1. 太平廣記
    1. 卷第二百五十四 嘲誚二
      1. 趙神德
      2. 賈嘉隱
      3. 歐陽詢
      4. 高士廉
      5. 裴略
      6. 劉行敏
      7. 竇昉
      8. 狄仁傑
      9. 楊茂直
      10. 左右臺御史
      11. 杜文範
      12. 御史裏行
      13. 張元一
      14. 吉頊
      15. 朱隨侯
      16. 李詳

太平廣記


卷第二百五十四 嘲誚二


  • 趙神德
  • 賈嘉隱
  • 歐陽詢
  • 高士廉
  • 裴略
  • 劉行敏
  • 竇昉
  • 狄仁傑
  • 楊茂直
  • 左右臺御史
  • 杜文範
  • 御史裏行
  • 張元一
  • 吉頊
  • 朱隨侯
  • 李詳
趙神德

初,梁寶好嘲戲。曾因公行至貝州,憇客館中。閑問貝州佐史,云:「此州有趙神德,甚能嘲。」即令召之。顔甚黑,廳上凭案以待。須臾,神德入,兩眼俱赤。至階前,梁寶即云:「趙神德,天上既無雲,閃電何以無准則?」答云:「向者入門來,案後唯見一挺墨。」又云:「官裏料朱砂,半眼供一國。」又答云:「磨公小拇指,塗得太社北。」更無以對,媿謝遣之。【出《啓顔録》】

賈嘉隱

賈嘉隱年七歲,以神童召見。長孫無忌徐世勣於朝堂立語。戲之曰:「吾所倚者何樹?」曰:「松樹。」曰:「此槐也,何得言松?」嘉隱曰:「以公配木,何得非松邪?」長孫復問之:「吾所倚何樹?」曰:「槐樹。」長孫曰:「汝不能復矯對邪?」嘉隱曰:「何煩矯對,但取其鬼對木耳。」

年十一二,貞觀年被舉,雖有俊辯,儀容醜陋。嘗在朝堂取進止,朝堂官退朝並出,俱來就看。餘人未語,英國公李勣先即諸宰貴云:「此小兒恰似獠面,何得聰明?」諸人未報,賈嘉隱即應聲答之曰:「胡頭尚爲宰相,獠面何廢聰明。」舉朝人皆大笑。【出《國史異纂》】

歐陽詢

宋國公蕭瑀不解射,九月九日賜射,箭俱不著垜,一無所獲。歐陽詢詠之曰:「急風吹緩箭,弱手馭彊弓。欲高翻復下,應西還更東。十迴俱著地,兩手併擎空。借問誰爲此,多應是宋公。」【出《啓顔録》】

高士廉

高士廉掌選,其人齒高,有選人自云解嘲謔,士廉時著木履,令嘲之。應聲云:「刺鼻何曾嚏,踏面不知嗔。【「嗔」《朝野僉載》作「瞋」。】高生兩箇齒,自謂得勝人。」士廉笑而引之。【出《朝野僉載》】

裴略

初,裴略宿衛考滿,兵部試判,爲錯一字落第。此人即向僕射温彦博處披訴。彦博當時共杜如晦坐,不理其訴。此人即云:「少小以來,自許明辯,至於通傳言語,堪作通事舍人,并解作文章,兼能嘲戲。」彦博始迴意共語,時廳前有竹,彦博即令嘲竹。此人應聲嘲曰:「竹,風吹青肅肅。凌冬葉不凋,【「凌」《歷代笑話集》作「陵」。】經春子不熟。虚心未能待國士,皮上何須生節目。」彦博大喜,即云:「既解通傳言語,可傳語與廳前屏墻。」此人走至屏墻,大聲語曰:「方今聖上聰明,闢四門以待士,君是何物,久在此妨賢路?」即推倒。彦博云:「此意著。」此人云:「非但著膊,亦乃着肚。」當時杜如晦在坐,有此言。彦博如晦俱大歡笑,即令送吏部與官。【出《啓顔録》】

劉行敏

有人姓,飲酒歸,犯夜,被武侯執縛,五更初,猶未解。長安劉行敏,鼓聲動向朝,至街首逢之,始與解縛。因詠之曰:「崔生犯夜行,武侯正嚴更。幞頭拳下落,高髻掌中擎。杖跡胸前出,繩文腕後生。愁人不惜夜,隨意曉參横。」

武陵楊文瓘,任戶部侍郎。以能飲,令宴渾王,遂錯與延陀兒宴。行敏詠曰:「武陵敬愛客,終宴不知疲。遣共渾王飲,錯宴延陀兒。始被鴻臚識,終蒙御史知。精神既如此,長嘆復何爲。」

李叔慎賀蘭僧伽,面甚黑;杜善賢長安令,亦黑;行敏詠之曰:「叔慎騎烏馬,僧伽把漆弓。喚取長安令,共獵北山熊。」【出《啓顔録》】

竇昉

許子儒舊任奉禮郞。永徽中,造國子學,子儒經祀,當設有階級,後不得階。竇昉詠之曰:「不能專習禮,虚心彊覓階。一年辭爵弁,半歲履麻鞋。瓦惡頻蒙𢸗音國,墻虚屢被杈音初皆反【「杈」《啓顔録箋注》作「扠」。】映樹便側睡,過匱即放乖。歲暮良功畢,言是越朋儕。今曰綸言降,【「曰」《啓顔録箋注》作「日」。】方知愚計喎音口懷反。」【出《啓顔録》】

狄仁傑

狄仁傑倜儻不羇,嘗授司農員外郞,【「郞」《御史臺記輯注》作「卿」。】每判事,多爲正充卿同異。【「充」《御史臺記輯注》作「員」,見下文。】仁傑不平之,乃判曰:「員外郞有同側室,正員卿位擅嫡妻。此難曲事汝君,終是不蒙顔色。」正員頗亦慚悚。時王及善豆盧欽望,拜左、右相。仁傑以才望,時議歸之,頗冀此命。每戲豆盧,略無屈色。豆盧俱善長行,既拜,謂時宰曰:「某無材行,濫有此授。」謂曰:「公二人並能長行,何謂無材行。」或曰左相事,云適已白右相。謂曰:「不審喚爲右相,合呼爲有相。」豆盧問故,曰:「公不聞,聰明兒不如有相子,公二人可謂有相子也。」二公强笑,意亦悒悒。【出《御史臺記》】

楊茂直

楊茂直任拾遺。有補闕姓,精九經,不練時事。每自言明三教。時有僧名道儒,妖訛,則天捕逐甚急。所在題云:「訪僧道儒。」茂直薛兼金戲謂曰:【「兼金」《御史臺記輯注》作「謙光」。《唐會要》卷五六《左右補闕拾遺》:「天授三年,左補闕薛謙光上疏曰……」,應作「薛謙光」。】「敕捕僧道儒,足下何以安閒?」云:「何關吾事?」茂直曰:「足下明三教,僧則佛教,道則老教,何不關君事?」乃驚懼,興寢不安,遂不敢歸,寓於曹局數宿。祈左右偵其事意,復共誑之,憂懼不已,遇人但云:「實不明三教。」茂直等方寬慰云:「別訪人,非三教也。」乃敢出。【出《御史臺記》】

左右臺御史

孝和朝,左、右臺御史有遷南省仍内供奉者三,墨敕授者五,臺譏之爲「五墨三仍」。【「臺」《御史臺記輯注》作「右臺」。】左臺呼右臺爲「高麗僧」,言隨僧赴齋,不呪愿嘆唄,但飲食受而已。譏其掌外臺,在京輦無所彈劾,而俸禄同也。自右臺授左臺,號爲「出蕃」;自左臺授右臺,號爲「没蕃」。每相遇,必相嘲謔不已。【出《御史臺記》】

杜文範

杜文範襄陽人也。自長安尉應舉,擢第,拜監察御史,選殿中,授刑部員外,以承務郎特授西臺舍人。先時與高上智俱任殿中,爲侍御史張由古宋之順所排蹙,與上智遷員外。既五旬,由古之順方入省。文範衆中謂之曰:「二侍御史,俱是俊才。」由古問之,答曰:「若非俊才,那得五十日騎土牛,趁及殿中?」舉衆歡笑。【出《御史臺記》】

御史裏行

武后初稱,恐下心未安,乃令人自舉供奉官,正員外多置裏行。有御史臺令史將入臺,值裏行御史數人聚立門内,令史不下驢,衝過。諸御史大怒,將杖之。令史云:「今日之過,實在此驢。乞先數之,然後受罰。」許之。謂驢曰:「汝技藝可知,精神機鈍,【「機」《隋唐嘉話》作「極」。】何物驢畜,敢於御史裏行!」於是御史羞慚而止。【出《國朝雜記》】

張元一

則天朝,蕃人上封事,多加官賞,有爲右臺御史者。因則天嘗問郞中張元一曰:「在外有何可笑事?」元一曰:「朱前疑着緑,逯仁傑著朱。閻知微騎馬,馬吉甫騎驢。將名作姓李千里,將姓作名吴栖梧。左臺胡御史,右臺御史胡。」胡御史胡元禮也;御史胡,蕃人爲御史者,尋改他官。

革命,舉人貝州趙廓眇小,起家監察御史,時人謂之「臺穢」,李昭德詈之爲「中霜穀束」,元一目爲「梟坐鷹架」。時同州魯孔丘爲拾遺,【「魯孔丘」《朝野僉載》作「孔魯丘」。】有武夫氣,時人謂之「外軍主帥」,元一目爲「鶖入鳳池」。蘇味道才學識度,物望攸歸;王方慶體質鄙陋,言詞魯鈍,智不逾俗,才不出凡,俱爲鳳閣侍郞。或問元一曰:「孰賢?」答曰:「九月得霜鷹,十月被凍蠅。」或問其故,答曰:「得霜鷹俊捷,被凍蠅頑怯。」時人伏能體物也。

契丹孫萬榮之寇幽州河内王武懿宗爲元帥,引兵至趙州。聞賊駱務整從北數千騎來,王乃棄兵甲,南走荆州,軍資器械遺於道路。聞賊已退,方更向前。軍迴至都,置酒高會,元一於御前嘲懿宗曰:「長弓短度箭,馬臨堦騙。去賊七百里,隈墻獨自戰。甲杖總抛却,【「總」《朝野僉載》作「縱」。】騎猪正南躥。」上曰:「懿宗有馬,何因騎猪?」對曰:「騎猪,夾豕走也。」上大笑。懿宗曰:「元一宿構,不是卒辭。」上曰:「爾付韻與之。【「付」《朝野僉載》作「叶」。】懿宗曰:「請以奉韻。【「奉」《朝野僉載》作「菶」。】元一應聲曰:「裏頭極草草,掠鬢不菶菶。未見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則天大悦,王極有慚色。懿宗形貌短醜,故曰:「長弓短度箭。」

靜樂縣主河内王懿宗妹,妹短醜。武氏最長,時號大哥。【「哥」《朝野僉載》作「歌」,下同。】縣主與則天並馬行,命元一詠,曰:「馬帶桃花錦,裙銜緑草羅。定知幃帽底,【「幃」《朝野僉載》作「紗」。】儀容似大哥。」則天大笑,縣主極慚。

納言婁師德長大而黑,一足蹇,元一目爲「行轍方相」,亦號爲「衛靈公」,言防靈柩方相也。天官侍郞吉頊長大,好昂頭行,視高而望遠,目爲「望柳駱駝」。殿中侍御史元本竦髆傴身,黑而且瘦,目爲「嶺南考典」。駕部郞中朱前疑粗黑肥短,身體垢膩,目爲「光禄掌膳」。東方虬身長衫短,骨面粗眉,目爲「外軍校尉」。唐波若矮短,目爲「鬱屈馬」。目李昭德「卒子鋭反歲胡孫」。修文學士馬吉甫眇一目,爲「端箭師」。郞中長儒子視望陽,目爲「呷醋漢」。氾水蘇徵舉止輕薄,目爲「失孔老鼠」。【出《朝野僉載》】

吉頊

張元一腹粗而脚短,項縮而眼跌,吉頊目爲「逆流蝦蟆」。【出《朝野僉載》】

朱隨侯

韶州曲江朱隨侯,女夫李逖,游客𠇍朱九【「𠇍】」作「爾」。並姿相少媚,廣州人號爲「三樵七肖反」。人歌之曰:「奉敕追三樵,隨侯傍道走。迴頭語李郞,喚取𠇍朱九。」張鷟隨侯爲「臛亂土梟」。【出《朝野僉載》】

李詳

李詳河内人,氣俠剛勁。初爲梓州監示尉主書考日,刺史問:「平已否?」獨曰:「不平。」刺史曰:「不平,君把筆書考。【「筆書」《朝野僉載》作「筆」。】曰:「請考使君。」即下筆曰:「怯斷大事,好勾小稽。自隱不清,疑人總濁。考中下。」刺史默然而罷。【出《朝野僉載》】

字數:2877,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