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平廣記
    1. 卷第二百五十五 嘲誚三
      1. 張鷟
      2. 石抱忠
      3. 鄭愔
      4. 宋務光
      5. 傅巖
      6. 侯味虚
      7. 賈言忠
      8. 司馬承禎
      9. 李敬玄
      10. 格輔元
      11. 祝欽明
      12. 姜師度
      13. 姜晦
      14. 魏光乘
      15. 邵景
      16. 黄幡綽
      17. 賀知章
      18. 王維
      19. 甘洽
      20. 喬琳
      21. 契綟秃
      22. 宋濟
      23. 安陵佐史
      24. 崔護

太平廣記


卷第二百五十五 嘲誚三


  • 張鷟
  • 石抱忠
  • 鄭愔
  • 宋務光
  • 傅巖
  • 侯味虚
  • 賈言忠
  • 司馬承禎
  • 李敬玄
  • 格輔元
  • 祝欽明
  • 姜師度
  • 姜晦
  • 魏光乘
  • 邵景
  • 黄幡綽
  • 賀知章
  • 王維
  • 甘洽
  • 喬琳
  • 契綟秃
  • 宋濟
  • 安陵佐史
  • 崔護
張鷟

則天革命,舉人不試皆與官,起家至御史、評事、拾遺、補闕者,不可勝數。張鷟爲謡曰:「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杷推侍御史,椀脱校書郞。」時有沈全交者,傲誕自縱,露才揚己,高巾子,長布衫,南院吟之,續四句曰:「評事不讀律,博士不尋章。麪糊存撫使,眯目聖神皇。」遂被杷推御史紀先知捉向右臺,對仗彈劾,以爲謗朝政,敗國風,請於朝堂決杖,然後付法。則天笑曰:「但使卿等不濫,何慮天下人語?不須與罪,即宜放却。」先知於是乎面無色。

豫章賀若瑾眼皮急,項轅粗,號爲「飽乳犢子」。【出《朝野僉載》】

石抱忠

石抱忠檢校天官郞中,與侍郞劉奇張詢古同知選。抱忠素非靜慎,劉奇久著清平,詢古通婚名族。將分鈐,時人語曰:「有錢下好,無錢下好,士大夫下好。」斯言果徵。復與許子儒同知選,劉奇獨以公清稱。抱忠師範子儒,頗任令史勾直,每注官,呼曰:「勾直乎?」時人又爲之語曰:「碩學師劉子,儒生用典言。」抱忠後與同棄市。選人或爲擯抑者,復爲語曰:「今年柿子併遭霜,爲語石榴須早摘。」抱忠始平,嘗爲諧詩曰:「平明發始平,薄暮至何城庫塔朝雲上,晃池夜月明。略杓橋頭逢長史,欞星門外揖司兵。一群縣尉驢騾驟,數箇參軍鵞鴨行。」【出《御史臺記》】

鄭愔

鄭愔曾罵選人爲痴漢,選人曰:「僕是痴,漢即是公。」令詠痴,人曰:「榆兒復榆婦,造屋兼造車。十七八九夜,還書復借書。」本姓,改姓,時人號爲「鄚鄭」。【出《朝野僉載》】

宋務光

有監察御史不工文,而好作不已。既居權要,多爲人所諛,不之覺也。每篇輒爲宋務光書以光臺,月俸幾盡。其妻謂曰:「公經生,素非文筆,所稱篇詠,不爲外人所傳。此必臺中玩公,折俸助厨耳。奈何受人嗤玩?」自後雖吟詠不輟,不復出光臺錢矣。或問之,以妻言對。諸御史退相謂曰:「彼有人焉,未可玩也。」乃止。【出《御史臺記》】

傅巖

傅巖魏州人,本名佛慶。嘗在左臺,監察中霤,而中霤小祠,無犧牲之禮。比迴,悵望曰:「初一爲大祠,乃全踈薄。」殿中梁載言詠之曰:「聞道監中霤,初言是大祠。狼傍索傳馬,偬動出。衛司無帟幕,供膳乏鮮肥。形容消瘦盡,空往復空歸。」【出《御史臺記》】

侯味虚

戶部郞侯味虚著《百官本草》,題御史曰:「大熱,有毒。」又朱書云:「大熱,有毒,主除邪佞,杜姦回,報寃滯,止淫濫,尤攻貪濁。無大小皆搏之,畿尉簿爲之相。畏還使,惡爆直,忌按權豪。出於州諸縣,其外州出者,尤可用。日炙乾硬者爲良。服之長精神,減姿媚,久服令人冷峭。」【出《朝野僉載》】【趙守儼收入《朝野僉載》補輯之卷。沈鈔本作「出《御史臺記》」。】

賈言忠

賈言忠撰《監察本草》云:「服之心憂,多驚悸,生白髮。」時義云:【「義」或作「議」。】「裏行及試員外者,爲合口椒,最有毒。監察爲開口椒,毒微歇。殿中爲蘿蔔,亦曰生薑,雖辛辣而不爲患。侍御史爲脆梨,漸入佳味。遷員外郞爲甘子,可久服。或謂合口椒少毒而脆梨毒者,此由觸之則發,亦無常性。唯拜員外郞,號爲摘去毒。歡悵相半,喜遷之,惜其權也。」【出《御史臺記》】

司馬承禎

盧藏用始隱於終南山中宗朝累居要職。道士司馬承禎睿宗迎至京,將還職,藏用終南山謂之曰:「此中大有佳景處,何必在遠!」承禎徐答曰:「以僕所觀,乃仕宦捷徑矣。」藏用有慚色。【出《大唐新語》】

李敬玄

中書令李敬玄爲元帥,討吐蕃,至樹敦城,聞劉尚書,着鞾不得,狼狽而走。時將軍王杲、副總管曹懷舜等驚退,遺却麥飯,首尾千里,地上尺餘。時軍中謡曰:「洮河李阿婆鄯州王伯母,見賊不敢闘,【「敢」《朝野僉載》作「能」。】總由曹新婦。」【出《朝野僉載》】

格輔元

格輔元拜監察,遷殿中。充使,次龍門遇盜,行裝都盡,袒被而坐。監察御史杜易簡戲詠之曰:「有恥宿龍門,精彩先瞰渾。眼疲呈近店,【「疲」《御史臺記輯注》作「瘦」。】睡響徹遥村。【「村」《御史臺記輯注》作「林」。】探囊非舊識,【「探囊非」《御史臺記輯注》作「捋囊將」。】掣被異新婚。誰言驄馬使,【「驄馬使」指御史。典出《後漢書·桓典傳》(卷三十七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翻作蟄熊蹲。」【出《御史臺記》】

祝欽明

禮部尚書祝欽明頗涉經史,不閑時務,博碩肥腯,頑滯多疑,臺中小吏號之爲「媼」。媼者,肉塊,無七竅。秦穆公時野人得之。【出《朝野僉載》】

姜師度

先天中,姜師度長安城中穿渠,繞朝堂坊市,無所不至。上登西樓望之,師度堰水瀧柴栰而下,遂授司農卿。於後水漲則奔突,水縮則竭涸。又前開黄河,引水向棣州,費億兆功,百姓苦其淹漬,又役夫塞口。開元六年,水泛溢,口堰破,棣州百姓一概没盡。師度以爲功,官品益進。又有傅孝忠爲太史令,自言明天象,專行矯譎。京中語曰:「姜師度一心看地,傅孝忠兩眼相天。」神武即位,知其矯,並斬之。【出《朝野僉載》】

姜晦

姜晦爲吏部侍郞,眼不識字,手不解書,濫掌銓衡,曾無分別。選人歌曰:「今年選數恰相當,都由座主無文章。案後一腔凍猪肉,所以名爲姜侍郞。」【出《朝野僉載》】

魏光乘

兵部尚書姚元崇,長大行急,魏光乘目爲「趁蛇鸛鵲」。【「趁」《朝野僉載》作「趕」。】黄門侍郞盧懷慎好視地,目爲「覷鼠猫兒」。殿中監姜皎肥而黑,目爲「飽椹母猪」。紫微舍人倪若水黑而無鬚鬢,目爲「醉部落精」。舍人齊處冲好眇目視日,云「暗燭底覓虱老母」。舍人吕延嗣長大少髮,目爲「日本國使人」。又目舍人鄭勉爲「醉高麗」。目拾遺蔡孚「小州醫博士詐諳藥性」。又有殿中侍御史,短而醜黑,目爲「烟熏地朮」。目御史張孝嵩爲「小村方相」。目舍人楊伸嗣爲「熱熬上猢猻」。【「熬」《朝野僉載》作「𨫼】」。目補闕袁輝爲「王門下彈琴博士」。目員外郞魏恬爲「祈雨婆羅門」。目李全交爲「品官給使」。目黄門侍郞李廣爲「飽水蝦蟆」。由是坐此品題朝士,自左拾遺貶新州新興縣尉。【出《朝野僉載》】

邵景

邵景【「景」《御史臺記輯注》作「炅」,下同。《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二、《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唐語林》卷五均作「炅」。】安陽人。擢第授汾陰尉,累轉歙州司倉,遷至右臺監察、考功員外。時神武皇帝即位,與殿中御史蕭嵩韋鏗,俱昇殿行事,職掌殊別。而制出,俱授朝散大夫,而無命。狀貌類胡,鼻高而鬚多。同時服朱紱,對立於庭。獨簾中竊窺而詠曰:「一雙胡子著緋袍,一箇鬚多一鼻高。相對鏡前捺且去聲立,自慙身品世閒毛。【「閒」《御史臺記輯注》作「間」。】」舉朝嘆詠之。他日,睿宗承天門,百僚備列,忽風眩而倒。肥而短,詠之曰:「飄風忽起團圞旋,倒地還如着脚。莫怪殿上空行事,却爲元非5五品才。」【出《御史臺記》】

黄幡綽

安西牙將劉文樹,口辯,善奏對,明皇每嘉之。文樹髭生頷下,貌類猴。上令黄幡綽嘲之。文樹切惡猿猴之號,乃密賂幡綽不言之。【「不」《開天傳信記》作「祈不」。】幡綽許而進嘲曰:「可憐好箇劉文樹,髭鬚共頦頤別住。文樹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强似文樹。」上知其賂遺,大笑。【出《開天傳信記》】

賀知章

秘監賀知章有高名,告老歸中,明皇嘉重之,每事加異。知章將行,泣涕辭,上問何所欲,曰:「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賜之,歸爲鄕里之榮。」上曰:「爲道之要,莫若於信,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卿之子必信順之人也,宜名之曰孚。」再拜而授命焉。久而謂人曰:「上何謔我邪,我實人,孚乃瓜下爲子,豈非呼我兒爲瓜子邪。」【出《開天傳信記》】

王維

宰相王璵好與人作碑誌,有送潤毫者,誤扣右丞相王維門。曰:「大作家在那邊!」【出《盧氏雜説》】

甘洽

甘洽王仙客友善,因以姓相嘲。曰:「,計爾應姓。爲你面撥獺,抽却你兩邊。」仙客應聲曰:「,計你應姓。爲你頭不曲,迴脚向上安。」【出《啓顔録》】

喬琳

朱泚始亂,源休姚令言等收圖書,貯倉廩,作蕭何事業。退語僞黄門侍郞蔣鍊曰:「若度其才,即吾爲耳。」識者聞之,爲不奈官職。喬琳性好諧謔,因語舊僚曰:「源公真謂火迫鄼侯爾。」【出《大唐新語》】【亦見於《杜楊雜編》卷上。】

契綟秃

京城有僧,性甚機悟,病足。有人於路中見,嘲之曰:「法師是雲中郡。」僧曰:「與君先不相知,何因辱貧道作『契綟秃』?」其人詐之曰:「『雲中郡』言法師高遠,何爲是辱?」僧曰:「雲中郡是天州,翻爲偷氊,是毛賊;毛賊翻爲墨槽,傍邊有曲録鉄,翻爲契綟秃。何事過相罵邪?」前人於是愧伏。【出《啓顔録》】

宋濟

許孟容宋濟爲布素之交。及知舉,不第。放榜後,頗慚,累請人申意,兼遣門生就看。不得已,乃謁焉。但分訴首過,因命酒,酣,乃曰:「雖然,某今年爲國家取卿相。」時有姚嗣卿,及第後翌日而卒,因起慰曰:「邦國不幸,姚令公薨謝。」大慚。【出《盧氏雜説》】【《類説》卷四九《盧氏雜説》、《天中記》卷三八所引《盧氏雜説》引有此條。作:「許復大言曰:『今年爲國取卿相爲狀頭,姚嗣宗是也。』後數日,姚卒,宋往見許曰:『國家不幸,姚令公薨。』」】

安陵佐史

安陵人善嘲,邑令至者,無不爲隱語嘲之。有令,口無一齒,常畏見嘲。初至,謂邑吏:「我聞安陵太喜嘲弄,汝等不得復踵前也。」初上,判三道,佐史抱案在後,曰:「明府書處甚疾。」其人不覺爲嘲,乃謂稱己之善,遂甚信之。

居數月,佐史仇人告曰:「言『明府書處甚疾』者,其人嘲明府。」令曰:「何爲是言?」曰:「『書處甚疾』者是『奔墨』,『奔墨』者翻爲『北門』,『北門』是缺後,『缺後』者翻爲『口穴』,此嘲弄無齒也。」令始悟,鞭佐史而解之。【出《啓顔録》】

崔護

劉禹錫云:崔護不登科,怒其考官苗登,即之三從舅也。乃私試爲判頭毁其舅,曰:「甲背有猪皮之異。人問曰:何不去之?有所受。」其判曰:「人之袒重耳,駢脅再觀。相里之剥苗登,猪皮斯見。」初,東畿尉,相里造爲尹,曾欲笞之,袒其背,有猪毛長數寸。故又曰:「當偃兵之時,則隧而無用;在穴食之日,則搖而有求。」皆言其尾也。【出《嘉話録》】

字數:3151,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