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平廣記
    1. 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
      1. 因祇國
      2. 葛由
      3. 魯般
      4. 弓人
      5. 燕巧人
      6. 雲明臺
      7. 淫淵浦
      8. 新豐
      9. 張衡
      10. 王肅
      11. 淩雲臺
      12. 陳思王
      13. 吴夫人
      14. 區純
      15. 水芝欹器
      16. 蘭陵王
      17. 僧靈昭
      18. 七寶鏡臺

太平廣記


卷第二百二十五 伎巧一


  • 因祇國
  • 葛由
  • 魯般
  • 弓人
  • 燕巧人
  • 雲明臺
  • 淫淵浦
  • 新豐
  • 張衡
  • 王肅
  • 淩雲臺
  • 陳思王
  • 吴夫人
  • 區純
  • 水芝欹器
  • 蘭陵王
  • 僧靈昭
  • 七寶鏡臺
因祇國

周成王五年,有因祇國,去王都九萬里,來獻女功一人。善工巧,體貌輕潔,披纖羅繡縠之衣,長袖脩裾,風至則結其衿帶,恐飄飆不能自止也。其人善織,以五色絲内口中,引而結之,則成文錦。其國人又獻雲崑錦,文似雲從山嶽中出也;有列堞錦,文似雲霞覆城雉樓堞也;有雜珠錦,文似貫珮珠也;有篆文錦,文似大篆之文也;有列明錦,文似羅列燈燭也。幅皆廣三尺。其國丈夫皆勤於耕稼,一日鋤十頃之地。又貢嘉禾,一莖盈車。故時俗四言詩曰:「力耕十頃,能致嘉穎。」【出《拾遺録》】

葛由

葛由人。能刻木爲羊賣之。一旦乘羊入城,之豪貴,或隨之上綏山綏山高峻,在峨眉之西。隨者皆得道,不復還。故里語曰:「得綏山一桃,雖不能仙,亦足以豪。」山下多立祠焉。【出《法苑珠林》】【《法苑珠林校注》卷六十一引《搜神記》。見《搜神記》卷一。】

魯般

魯般燉煌人,莫詳年代,巧侔造化。於凉州造浮圖,作木鳶,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無何,其妻有姙,父母詰之,妻具説其故。其父後伺得鳶,楔十餘下,乘之,遂至吴會人以爲妖,遂殺之。又爲木鳶乘之,遂獲父屍。怨人殺其父,於肅州城南作一木仙人,舉手指東南。地大旱三年,卜曰:「所爲也。」齎物巨千謝之。爲斷其一手,其月中大雨。國初,土人尚祈禱其木仙。六國時,公輸班亦爲木鳶,以窺宋城【出《酉陽雜俎》】【據許逸民《酉陽雜俎校箋》一書,該篇屬於《朝野僉載》。】

弓人

宋景公造弓,九年乃成,而進之。弓人歸家,三日而卒。蓋匠者心力盡於此弓矣。後公登獸圈之臺,用此弓射之,矢越西霸之山,彭城之東,餘勁中石飲羽焉。【出《淮南子》】【今本《淮南子》無此條。《水經》睢水注又泗水注、《北堂書鈔》卷一二五、《藝文類聚》卷六〇、《文選》左太沖吴都賦注又鮑明遠擬古詩注又枚叔七發注、《事類賦注》卷一三、《太平御覽》卷三四七等引有此條。皆作《闕子》。】

《類聚》所引,詳于《太平廣記》,全文如下:

《闕子》曰:「宋景公使弓工爲弓,九年來見,公曰:『爲弓亦遲。』對曰:『臣不得見弓矣!』曰:『臣之精盡於矣!』獻弓而歸,三日而死。公張弓而射,矢逾孟霜之山,集彭城之東。其餘力逸勁,飲羽於石梁。」

燕巧人

燕王徵巧術人,請以棘刺之端爲沐母猴。母猴成,巧人曰:「人主欲觀之,必半歲不入宮,不飲酒食肉。而霽日出,視之宴陰之間,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見矣。」燕王曰:「恩養,不能觀也。」【出《藝文類聚》】【見《藝文類聚》卷九五獸部下「獼猴」條,引自《韓子》。】

雲明臺

始皇雲明臺,窮四方之珍木,天下巧工。【「天下巧工」《拾遺記》作「搜天下之巧工」。】南得烟丘碧樹,酈水燃沙,賁都朱泥,雲岡素竹;東得葱巒錦栢,縹檖龍杉,寒河星柘,岏山雲梓;西得漏海浮金,浪淵羽璧,條章霞桑,【「條章」《拾遺記》作「滌嶂」。】沈唐員籌;北得冥阜乾漆,陰坂文梓,褰流黑魄,暗海香瓊,珍異是集。有二人皆虚騰椽木,運斤斧於雲中,子時起功,至午時已畢。人皆言之「子午臺」也,亦言於子午之地,各起一臺,二説有疑。【出《拾遺録》】

淫淵浦

日南之南,有淫泉之浦。言其水浸淫從地而出,以成淵,故曰「淫泉」也。或言此泉甘軟,男女飲之則淫。其水小處可濫觴褰涉,大處可方舟沿泝,隨流屈直。其水激石之聲,似人之歌笑,聞者令人淫動,故俗謂之「淫泉」。時有鳧鴈,色如金,群飛戲於沙瀨,羅者得之,乃真金鳧也。昔酈山之墳,行野者見金鳧向南面,飛至淫泉寶鼎元年,張善日南太守,郡民有得金鳧以獻太守張善博識多通,考其年月,即是秦始皇墓金鳧也。

始皇爲塚,斂天下瓌異,生殉工人,傾遠方奇寶於塚中,爲江海川瀆及列山嶽之形。以沙棠沉檀爲舟檝,金銀爲鳧鴈,以琉璃雜寶爲龜魚。又於海中作玉象鯨魚,銜火珠爲星,以代膏燭,光出塚間,精靈之偉也。皆生埋巧匠於塚裏,又列燈燭如皎日焉。先所埋工匠於塚内,至被開時皆不死。巧人於塚裹,琢石爲龍鳳仙人之像,及作碑辭讚。及初發此塚,驗諸史傳,皆無列仙龍鳳之製,則知生埋匠者之所作也。後人更寫此碑文,而辭多怨酷之言,乃謂「怨碑」。《史記》略而不録矣。【出《拾遺録》】

新豐

高祖既作新豐,并移舊社,街巷棟宇,物色如舊。士女老幼,相擕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鷄鴨於通衢望塗,亦競識其家。匠人胡寬所爲也。移者皆喜其似而憐之,故競加賞贈,月餘,致累百金。【出《西京雜記》】

張衡

後漢張衡平子,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之,圓徑八尺,蓋合隆起,【「蓋合」《後漢書》作「合蓋」。】形如酒蹲,飾以篆文及山龜鳥獸之狀。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八龍,首各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罇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震,則罇動機發,龍吐丸而蟾蜍銜之。震動激揚,伺者因此覺知。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動之所在。儀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曾一龍發機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初咸怪其無徵,數日驛至,果地動,於是皆服其神妙。【出《後漢書》】【見《後漢書·張衡傳》(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九),與今本范書文字間有不同。】

王肅

王肅造逐鼠丸,以銅爲之,晝夜自轉。【出《酉陽雜俎》】

淩雲臺

淩雲臺樓觀極精巧,先稱平衆材,輕重當宜,然後造構,乃無錙銖相負揭。臺雖高峻,恆隨風搖動,而終無崩殞。魏明帝登臺,懼其勢危,別以大材扶持之,樓即便頽壞。論者謂輕重力偏故也。【出《世説》】

陳思王

陳思王有神思,爲鴨頭杓,浮於九曲酒池。王意有所勸,鴨頭則迴向之。又爲鵲尾杓,柄長而直,王意有所到處,於罇上鏇之,鵲尾則指之。【出《皇覽》】【原無出處。《太平廣記鈔》卷五〇引有此條,注出《皇覽》。似是。】

吴夫人

吴主趙夫人趙達之妹也。善畫,巧妙無雙,能於指間以彩絲織爲雲龍虬鳳之錦,大則盈尺,小則方寸,宮中謂之「機絶」。孫權常嘆未夷,軍旅之隙,思得善畫者,使圖作山川地勢軍陣之像。乃進其妹。使寫九州江湖方嶽之勢。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寶。妾能刺繡,列萬國於方帛之上,寫五嶽河海城邑行陣之形。」乃進於吴主,時人謂之「針絶」。雖棘刺木猴,【《韓非子·外儲説》:「燕王征巧術人,衛人請以棘刺之端爲母猴。」】雲梯飛鳶,無過此麗也。

昭陽宮,倦暑,乃褰紫綃之帷,夫人曰:「此不足貴也。」使夫人指其意思焉。答曰:「妾欲窮慮盡思,能使下綃帷而清風自入,視外無有蔽礙,列侍者飄然自凉。若馭風而行也。」稱善。夫人乃髮,以神膠續之。神膠出鬱夷國,接弓弩之斷絃者,其絃百斷百續。乃織爲羅縠,累月而成,裁之爲幔,内外視之,飄飄如烟氣轉動,而房内自凉。時尚在軍旅,常以此幔自隨,以爲征幕。舒之則廣縱數丈,卷之則可内於入文漆枕中,時人謂之「絲絶」。故有「三絶」,四海無儔其妙。後有貪寵求媚者,言夫人多耀於人主之目,因而致退黜。雖見疑墜,猶存録其巧工。及亡,不知所在。【出《王子年拾遺》】

區純

大興中,衡陽區純作鼠市。四方丈餘,開四門,門有木人。縱四五鼠於中,欲出門,木人輙以椎椎之。【出《晉陽秋》】【金靜庵認爲《晉陽秋》本名《晉春秋》,因晉簡文鄭太后諱春而改。如《宋書·州郡志》一於「富陽令漢舊縣本曰富春」條下云:「晉簡文鄭太后諱春,孝武改曰富陽。」】

《太平御覽》卷七五二,文字較詳:

又作鼠市於中,而四方丈餘,四門,門中有一木人,縱四五鼠。欲出門,木人輒推木掩之。門門如此,鼠不得出。

水芝欹器

西魏文帝造二欹器,其一爲二仙人,共持一鉢,同處一盤。蓋有山,山有香氣。別有一仙人持一金缾,以臨器上。以水灌山,則出於缾而注於器,烟氣通發山中,謂之「仙人欹器」也。其一爲二荷,同處一盤,相去盈尺,中有芙蓉,下垂器上。以水注芙蓉而盈於器。又爲鳧鴈、蟾蜍以飾之,謂之「水芝欹器」。二盤各有一牀一鉢,鉢圓而牀方。中有人焉,言三才之象也。器如觥形,滿則平,溢則傾。置之前殿,以警滿盈焉。【出《三國典略》】【原無出處,孫本、沈本作「三國典略」。當是。】

蘭陵王

北齊蘭陵王有巧思,爲舞胡子,王意欲所勸,胡子則捧盞以揖之,人莫知其所由也。【出《朝野僉載》】

僧靈昭

北齊有沙門靈昭,甚有巧思。武成帝令於山亭造流杯池,船每至帝前,引手取盃,船即自住。上有木小兒撫掌,遂與,絲竹相應。飲訖放杯,便有木人刺還。上飲若不盡,船終不去。未幾,靈昭忽拊心,疑有刀刺,須臾,吐血而終。【此條與七寶鏡臺並列,且同屬靈昭事,或亦爲《三國典略》之文,待考。】

七寶鏡臺

胡太后使靈昭造七寶鏡臺,合有三十六室。別有一婦人,手各執鎖。纔下一關,三十六戶一時自閉。若抽此關,諸門咸啓,婦人各出戶前。【出《三國典略》】【原作「皇覽」。《太平御覽》卷七一七引此,題爲《三國典略》,考文内之靈昭,乃北齊沙門(據《太平廣記》同卷僧靈昭),其年代與《三國典略》所述者合,《太平廣記》之出處誤也。事述北齊,必非出自《皇覽》(三國魏文帝時劉劭、王象、桓範、韋誕、繆襲等奉敕所撰的一部類書)。】

字數:2900,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