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平廣記
    1. 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數一
      1. 寶誌
      2. 史溥
      3. 耿詢
      4. 尉遲敬德
      5. 魏徵
      6. 婁師德
      7. 王顯
      8. 張寶藏
      9. 授判冥人官
      10. 王無
      11. 宇文融
      12. 路敬潛
      13. 甘子布
      14. 李迥秀
      15. 狄仁傑
      16. 崔元綜
      17. 蘇味道
      18. 盧崇道
      19. 劉仁軌
      20. 任之選

太平廣記


卷第一百四十六 定數一


  • 寶誌
  • 史溥
  • 耿詢
  • 尉遲敬德
  • 魏徵
  • 婁師德
  • 王顯
  • 張寶藏
  • 授判冥人官
  • 王無
  • 宇文融
  • 路敬潛
  • 甘子布
  • 李迥秀
  • 狄仁傑
  • 崔元綜
  • 蘇味道
  • 盧崇道
  • 劉仁軌
  • 任之選
寶誌

梁簡文之生,誌公武帝:「此子與寃家同年生。」其年侯景生於鴈門。亂,誅蕭氏略盡。【出《朝野僉載》】

史溥

陳霸先未貴時,有直閤吏史溥,夢有人朱衣,執玉簡,自天而降,簡上金字書曰:「陳氏五世,三十四年。」及後主史溥尚在。【出《獨異志》】

耿詢

大業中,耿詢造渾儀成,進之。帝召太史令袁克、少府監何稠等檢驗。三辰度數,晝夜運轉,毫釐不差。帝甚嘉之,賜物一百段,欲用爲太史令。聞之,笑曰:「故未得此官,六十四五,所不論耳,然得太史令即命終。」後宇文化及簒逆,爲太史令。化及不識,謀欲歸,事覺被害,時年六十五。觀之藝能數術,蓋亦張衡郭璞之流。【出《大業拾遺》】

尉遲敬德

末,有書生居太原,苦於家貧,以教授爲業。所居抵官庫,因穴而入,其内有錢數萬貫,遂欲攜挈。有金甲人持戈曰:「汝要錢,可索取尉遲公帖來,此是尉遲敬德錢也。」書生訪求不見,至鐵冶處,有鍛鐵尉遲敬德者,方袒露蓬首,鍛鍊之次。書生伺其歇,乃前拜之。尉遲公問曰:「何故?」曰:「某貧困,足下富貴,欲乞錢五百貫。得否?」尉遲公怒曰:「某打鐵人,安有富貴?乃侮我耳!」生曰:「若能哀憫,但賜一帖,他日自知。」尉遲不得已,令書生執筆,曰:「錢付某乙五百貫。」具月日,署名於後,書生拜謝持去。尉遲公與其徒拊掌大笑,以爲妄也。書生既得帖,却至庫中,復見金甲人,呈之,笑曰:「是也。」令繫於梁上高處,遣書生取錢,止於五百貫。

敬德神堯,立殊功,請歸鄕里。敕賜錢,并一庫物未曾開者,遂得此錢。閲簿,欠五百貫,將罪主者,忽於梁上得帖子。敬德視之,乃打鐵時書帖,累日驚嘆。使人密求書生,得之,具陳所見。公厚遣之,仍以庫物分惠故舊。【出《逸史》】

魏徵

魏徵爲僕射,有二典事之長參,時方寢,二人窗下平章。一人曰:「我等官職,總由此老翁。」一人曰:「總由天上。」聞之,遂作一書,遣「由此老翁」人者,送至侍郞處,云:「與此人一員好官。」其人不知,出門心痛。憑「由天上」者送書。明日引注,「由老人」者被放,「由天上」者得留。怪之,問焉,具以實對,乃嘆曰:「官職禄料由天者,蓋不虚也。」【出《朝野僉載》】

婁師德

婁師德揚州江都尉,馮元常亦爲尉,共見張冏藏冏藏曰:「二君俱貴,位不如唯取錢多,即官益進。若取一錢,官即落敗。」後浚儀尉,多肆慘虐,巡察以爲彊,奏授雲陽尉。又緣取錢事雪,以爲清彊監察。竟不敢取一錢,位至台輔,家極貧匱。位至尚書左丞,後得罪,賜自盡。至納言卒。【出《朝野僉載》】

王顯

王顯文武皇帝嚴子陵之舊,每掣褌爲戲,將帽爲歡。帝微時,常戲曰:「王顯抵老不作繭。」及帝登極,而謁,因奏曰:「臣今日得作繭耶?」帝笑曰:「未可知也。」召其三子,皆授五品,獨不及。謂曰:「卿無貴相,朕非爲卿惜也!」曰:「朝貴而夕死足矣。」時僕射房玄齡曰:「陛下既有龍潛之舊,何不試與之?」帝與之三品,取紫袍、金帶賜之,其夜卒。【出《朝野僉載》】

張寶藏

貞觀中,張寶藏爲金吾長史。常因下直歸櫟陽,路逢少年畋獵,割鮮野食。倚樹嘆曰:「張寶藏身年七十,未嘗得一食酒肉如此者,可悲哉!」傍有一僧指曰:「六十日内,官登三品,何足嘆也!」言訖不見。寶藏異之,即時還京。時太宗苦於氣痢,衆醫不効,即下詔問殿庭左右,有能治此疾者,當重賞之。時寶藏曾困其疾,即具疏,以乳煎蓽撥方進。【「撥」《全唐五代筆記》作「茇」,下同。】上服之,立差。宣宰臣,與五品官。魏徵難之,逾月不進擬。上疾復發,問左右曰:「吾前飲乳煎蓽撥有効。」復命進之。一啜又平。因思曰:「嘗令與進方人五品官,不見除授,何也?」懼曰:「奉詔之際,未知文武二吏。」上怒曰:「治得宰相,不妨已授三品官。我天子也,豈不及汝耶?」乃厲聲曰:「與三品文官。」授鴻臚卿,【「授」《全唐五代筆記》作「立授」。】時正六十日矣。【出《獨異志》】

授判冥人官

唐太宗極康豫,太史令李淳風見上,流淚無言。上問之,對曰:「陛下夕當晏駕。」太宗曰:「人生有命,亦何憂也!」留淳風宿。太宗至夜半,上奄然入定,【《朝野僉載》無「上」字。】見一人云:「陛下暫合來,還即去也。」帝問:「君是何人?」對曰:「臣是生人判冥事。」太宗入見,判官問六月四日事,【「判」《朝野僉載》作「冥」。】即令還。向見者又迎送引導出。淳風即觀玄象,不許哭泣,須臾乃寤。至曙,求昨所見者,令所司與一官,遂注道一丞。上怪問之,選司奏:「奉進止與此官。」上亦不記,旁人悉聞,方知官皆由天也。【出《朝野僉載》】

王無

王無,好博戲,善鷹鷂。文武聖皇帝微時,與蒲戲爭彩,有李陽之宿憾焉。帝登極,藏匿不出。帝令給使將一鷂子於市賣之,索錢二十千。不之知也,酬錢十八貫,給使以聞。帝曰:「必王無也。」遂召至,惶懼請罪。帝笑而賞之,令於春明門待諸州庸車三日,並與之。坐三日,屬灞橋破,唯得麻三車,更無所有。帝知其命薄,更不復賞。頻請五品,帝曰:「非不與卿,惜卿不勝也。」固請,乃許之,其夜遂卒。【出《朝野僉載》】

宇文融

劉禹錫曰:「官不前定,何名真宰乎?」永徽中,盧齊卿卒亡。及蘇,説見其舅李某爲冥司判官,有吏押案曰:「宇文融合爲宰相。」舅曰:「宇文融豈堪爲宰相?」吏曰:「天曹符已下,數日多少,即由判官。」舅乃判一百日。既而拜宰相,果百日而罷。【出《嘉話録》】

路敬潛

懷州録事參軍路敬潛綦連耀事,於新開推鞫,免死配流。後訴雪,授睦州遂安縣令。前邑宰皆卒於官,欲不赴,其妻曰:「君若合死,新開之難早已無身,今得縣令,豈非命乎?」遂至州,去縣水路數百里上,見寢堂西間有三殯坑,【《朝野僉載》無「見」字,張據沈本加。】皆埋舊縣令,命坊夫填之。有梟鳴於屏風,又鳴於承塵上,並不以爲事。每與妻對食,有鼠數十頭,或黄或白,或青或黑,以杖驅之,則抱杖而叫。自餘妖怪,不可具言。至一考滿,【「一」《朝野僉載》作「四」。】一無損失。【「損」《朝野僉載》作「所」。】選授令,除衛州司馬。入爲郞中,位至中書舍人。【出《朝野僉載》】

甘子布

甘子布博學有才,年十七爲左衛長史,不入五品。登封年病,以驢翬彊至嶽下,天恩加兩階,合入五品,竟不能起。鄕里親戚來賀,衣冠不得,遂以緋袍覆其上,帖然而終。【出《朝野僉載》】

李迥秀

李迥秀爲兵部尚書,有疾,朝士問之。曰:「僕自知當得侍中,有命固不憂也。」朝士退,未出巷而薨。有司奏,有詔贈侍中。【出《定命録》】

狄仁傑

狄仁傑之貶也,路經汴州,欲留半日醫疾。開封縣霍獻可追逐當日出界,狄公甚銜之。及回爲宰相,已爲郞中,欲中傷之而未果。則天命擇御史中丞,凡兩度承旨,皆忘。後則天又問之,狄公卒對,無以應命,唯記得霍獻可,遂奏之。恩制除御史中丞。後狄公曰:「某初恨公,今却薦公,乃知命也,豈由於人耶?」【出《定命録》】

崔元綜

崔元綜則天朝爲宰相,令史奚三兒云:「公從今六十日内,當流南海。六年三度合死,然竟不死。從此後發初,更作官職。後還於舊處坐,壽將百歲,終以餒死。」經六十日,果得罪,流於南海之南。經數年,血痢百日,至困而不死。會赦得歸,乘船渡海,遇浪漂没,同船人並死。崔公獨抱一板,隨波上下,漂泊至一海渚,入叢葦中。板上一長釘,刺脊上,深入數寸。其釘板壓之,在泥水中,晝夜忍痛呻吟而已。忽遇一船人來此渚中,聞其呻吟,哀而救之,扶引上船,與踏血拔釘,良久乃活。問其姓名,云是舊宰相。衆人哀之,濟以糧食,隨路求乞。於船上卧,見一官人著碧,是其宰相時令史,喚與語,又濟以糧食,得至京師。六年之後,收録乃還。選曹以舊相奏上,則天令超資與官。及過謝之日,引於殿庭對。崔公著碧,則天見而識之,問得何官,具以狀對。乃詔吏部,令與尉。及引謝之日,又敕與御史。自御史得郞官,累遷至中書侍郞,【《舊唐書》卷九〇本傳作「累遷尚書左丞、蒲州刺史」,未及中書侍郎一職。】九十九矣。子姪並死,唯獨一身,病卧在牀。顧令奴婢取飯粥,奴婢欺之,皆笑而不動。崔公既不能責罰,奴婢皆不受處分,乃感憤不食,數日而死矣。【出《定命録》】

蘇味道

蘇味道三度合得三品,並辭之。則天問其故,對曰:「臣自知不合得三品。」則天遣行步,視之曰:「卿實不得合三品。」十三年中書侍郞平章事,不登三品。其後出爲眉州刺史,改爲益州長史,敕賜紫綬。至州日,衣紫畢,其夜暴卒。【出《定命録》】

盧崇道

太常卿盧崇道坐女婿中書令崔湜反,羽林郞將張仙坐與薛介然口陳欲反之狀,俱流嶺南。經年,無日不悲號,兩目皆腫,不勝悽戀,遂並逃歸。崇道至都宅藏隱,爲男娶崔氏女未成,有内給使來,取充貴人。崇道乃賂給使,別取一家女去入内。事敗,給使具承,掩崇道,并男三人亦被糺捉,敕杖各決一百,俱至喪命。【出《朝野僉載》】

劉仁軌

青州刺史劉仁軌知海運,失船極多,除名爲民,遂遼東効力。遇病,卧平壤城下,褰幕看兵士攻城。有一卒直來前頭背坐,叱之不去,仍惡罵曰:「你欲看,我亦欲看。何預汝事?」不肯去。須臾,城頭放箭,正中心而死。微此兵,仁軌幾爲流矢所中。【出《朝野僉載》】

任之選

任之選張説同時應舉。後爲中書令,之選竟不及第。來謁張公,公遺絹一束,以充糧用。之選將歸,至舍不經一兩日,疾大作,將絹市藥,絹盡疾自愈。非但此度,餘處亦然,何薄命之甚也!【出《朝野僉載》】

字數:2999,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