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注》
《漢書》,二十四史之一,又稱《前漢書》,班彪、班固父子相續編撰,積二十餘年乃成。
《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誌》併稱爲「前四史」。《漢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西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西元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全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爲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
《漢書》把《史記》的「本紀」省稱「紀「,「列傳」省稱「傳」,「書」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漢代勳臣世家一律編入傳。這些變化,被後來的一些史書所沿襲。《漢書》記載的時代與《史記》有交叉,漢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漢歷史,《漢書》常常移用《史記》。但由於作者思想境界的差異和材料取捨標準不盡相同,移用時也有增刪改易。《漢書》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藝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統地敘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體的律令規定。《地理志》記錄了當時的郡國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和戶口數字,有關各地物產、經濟發展狀況、民情風俗的記載更加引人注目。《藝文志》基本取自劉向《七略》,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謂:「劉歆《七略》……首之《輯略》,以總集諸書之要,則分列品題,實六略耳。班固《藝文志》,增入三家,而省其十家,共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篇,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歆原書三萬三千九十卷,固節其猥冗,僅得十之三四」。《藝文志》把《輯略》中的總序列於六略之前,大序列於六略之後,小序列於三十八種之後。此文考證了各種學術別派的源流,記錄了存世的書籍,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圖書目錄。宋·王應麟作《漢書·藝文志考證》十卷,對三百八十多種圖書進行了詳細考訂。《食貨志》是由《平準書》演變來的,但內容更加豐富。分上下兩卷,上卷談「食」,即農業經濟狀況;下卷論「貨」,即商業和貨幣的情況。《漢書》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從太昊帝記到吳廣,有「古」而無「今」,爲後人所譏責。後人非常推崇《漢書》的《百官公卿表》,首述秦漢分官設職的情況,各種官職的權限和俸祿的數量,然後用分爲十四級、三十四官格的簡表,記錄漢代公卿大臣的升降遷免。它篇幅不多,卻把當時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變遷清清楚楚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據《隋書·經籍誌》記載,自東漢至南北朝期間,爲《漢書》作注者近二十家,而以註釋音義居多,然諸書皆佚。
今所傳淸前《漢書》註疏校訂,唐顏師古《漢書注》深爲學者所重。
淸人於《漢書》用功頗勤,各重要之註疏考訂著作如:王念孫《讀漢書雜誌》、周壽昌《漢書注校補》,長於音訓和文義;沈欽韓《漢書疏證》、 錢大昭《漢書辨疑》、朱一新《漢書管見》、沈家本《漢書瑣言》,精於考證,訓詁和校勘也頗有可取。
清人有關《漢書》表志的校補之作甚多,成就亦較大。有代表性的佳作多收入《二十五史補編》及《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二書中。其中夏燮的《校書八表》、梁玉繩的《人表考》、楊守敬的《漢書地理誌補校》、姚振宗的《漢書藝文志拾補》最爲重要。
而淸末王先謙集六十七家考訂之作的精華,撰《漢書補註》。其個人發明雖不多,但旁采諸家之說,經多年窮究,使疑難不解之處得以通曉,因而至今仍受國內外史學界推崇。這些註釋,對於《漢書》中的字音、字義和史實等均有詳細考證,成就斐然,至今無可替代,是閱讀《漢書》最基本的參考書。其缺點是對錢大昭、周壽昌等人的觀點,采摭均有未備。所以清代學者的考訂之書仍不可輕廢,而近現代學者的新成果,更需格外重視。
淸後至今有楊樹達《漢書窺管》、《漢書補註補正》,長於訓詁校勘。陳直《漢書新證》系統利用居延和敦煌出土的漢簡、漢碑、秦漢銅器、漆器等古器物文字,秦漢印璽、封泥和瓦當等文字,以作新證,多所發明。其中對《百官公卿表》的發伏疏證,尤為精當。金少英《漢書食貨志集釋》,則是研究漢代經濟的重要參考書。岑仲勉《漢書西域傳地里校釋》,則是研討西域地名沿革的必讀書。
文本來源:漢川草廬。已替換原文本的圖片文字。原文本缺《漢書敍例》,今據網上文本補之。
- ◎漢書目錄
- ◎漢書敍例
- ◎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
- ◎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
- ◎卷二·惠帝紀第二
- ◎卷三·高后紀第三
- ◎卷四·文帝紀第四
- ◎卷五·景帝紀第五
- ◎卷六· 武帝紀第六
- ◎卷七·昭帝紀第七
- ◎卷八·宣帝紀第八
- ◎卷九·元帝紀第九
- ◎卷十·成帝紀第十
- ◎卷十一·哀帝紀第十一
- ◎卷十二·平帝紀第十二
- ◎卷十三·異姓諸侯王表第一
- ◎卷十四·諸侯王表第二
- ◎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
- ◎卷十五下·王子侯表第三下
- ◎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 ◎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 ◎卷十八·外戚恩澤侯表第六
- ◎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 ◎卷二十·古今人表第八
- ◎卷二十一上·律曆志第一上
- ◎卷二十一下·律曆志第一下
- ◎卷二十二·禮樂志第二
- ◎卷二十三·刑法志第三
- ◎卷二十四上·食貨志第四上
- ◎卷二十四下·食貨志第四下
- ◎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
- ◎卷二十五下·郊祀志第五下
- ◎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
- ◎卷二十七上·五行志第七上
- ◎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 ◎卷二十七中之下·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 ◎卷二十七下之上·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 ◎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 ◎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
- ◎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 ◎卷二十九·溝洫志第九
- ◎卷三十·藝文志第十
- ◎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列傳第一
- ◎卷三十二·張耳陳餘列傳第二
- ◎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韓王信傳第三
- ◎卷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第四
- ◎卷三十五·荊燕吳傳第五
- ◎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
- ◎卷三十七·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 ◎卷三十八·高五王傳第八
- ◎卷三十九·蕭何曹參傳第九
- ◎卷四十·張陳王周傳第十
- ◎卷四十一·樊酈滕灌傅靳周傳第十一
- ◎卷四十二·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
- ◎卷四十三·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
- ◎卷四十四·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
- ◎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
- ◎卷四十六·萬石衞直周張傳第十六
- ◎卷四十七·文三王傳第十七
- ◎卷四十八·賈誼傳第十八
- ◎卷四十九·爰盎鼂錯傳第十九
- ◎卷五十·張馮汲鄭傳第二十
- ◎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傳第二十一
- ◎卷五十二·竇田灌韓傳第二十二
- ◎卷五十三·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
- ◎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
- ◎卷五十五·衞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
- ◎卷五十六·董仲舒傳第二十六
- ◎卷五十七上·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上
- ◎卷五十七下·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下
- ◎卷五十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第二十八
- ◎卷五十九·張湯傳第二十九
- ◎卷六十·杜周傳第三十
- ◎卷六十一·張騫李廣利傳第三十一
- ◎卷六十二·司馬遷傳第三十二
- ◎卷六十三·武五子傳第三十三
- ◎卷六十四上·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上
- ◎卷六十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下
- ◎卷六十五·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 ◎卷六十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 ◎卷六十七·楊胡朱梅云傳第三十七
- ◎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
- ◎卷六十九·趙充國辛慶忌傳第三十九
- ◎卷七十·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 ◎卷七十一·雋疏于薛平彭傳第四十一
- ◎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
- ◎卷七十三·韋賢傳第四十三
- ◎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傳第四十四
- ◎卷七十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
- ◎卷七十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
- ◎卷七十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第四十七
- ◎卷七十八·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 ◎卷七十九·馮奉世傳第四十九
- ◎卷八十·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 ◎卷八十一·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
- ◎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
- ◎卷八十三·薛宣朱博傳第五十三
- ◎卷八十四·翟方進傳第五十四
- ◎卷八十五·谷永杜鄴傳第五十五
- ◎卷八十六·何武王嘉師丹傳第五十六
- ◎卷八十七上·揚雄傳第五十七上
- ◎卷八十七下·揚雄傳第五十七下
- ◎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
- ◎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
- ◎卷九十·酷吏傳第六十
- ◎卷九十一·貨殖傳第六十一
- ◎卷九十二·游俠傳第六十二
- ◎卷九十三·佞幸傳第六十三
- ◎卷九十四上·匈奴傳第六十四上
- ◎卷九十四下·匈奴傳第六十四下
- ◎卷九十五·西南夷兩粵朝鮮傳第六十五
- ◎卷九十六上·西域傳第六十六上
- ◎卷九十六下·西域傳第六十六下
- ◎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 ◎卷九十七下·外戚傳第六十七下
- ◎卷九十八·元后傳第六十八
- ◎卷九十九上·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 ◎卷九十九中·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 ◎卷九十九下·王莽傳第六十九下
- ◎卷一百上·敘傳第七十上
- ◎卷一百下·敘傳第七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