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平廣記
    1. 卷第二百十六 卜筮一
      1. 管輅
      2. 淳于智
      3. 柳林祖
      4. 隗炤
      5. 郭璞
      6. 蔡鐵
      7. 吴中察聲者
      8. 王子貞
      9. 張憬藏
      10. 溱州筮者
      11. 蔡微遠
      12. 車三
      13. 李老
      14. 開元中二道士
      15. 蔣直

太平廣記


卷第二百十六 卜筮一


  • 管輅
  • 淳于智
  • 柳林祖
  • 隗炤
  • 郭璞
  • 蔡鐵
  • 吴中察聲者
  • 王子貞
  • 張憬藏
  • 溱州筮者
  • 蔡微遠
  • 車三
  • 李老
  • 開元中二道士
  • 蔣直
管輅

管輅洞曉術數。初,有婦人亡牛,從卜。曰:「可視東丘塚中,牛當懸向上。」既而果得。婦人反疑,告官按驗,乃知是術數所推。

洛中一人失妻。令與擔豕人鬭於東陽門。豚逸入一舍,突壤其墻,其婦出焉。

鄕里范玄龍苦頻失火。云:「有角巾諸生駕黑牛故車來,必留之宿。」後果有此生來,玄龍因留之。生急求去,不聽,遂宿。主人罷入。生懼圖己,乃持刀門外,倚薪假寐。忽有一物以口吹火,生驚,斫之死,而視之,則狐也。自是不復有災。

又有人捕鹿,獲之,爲人所竊。詣爲卦,云:「東巷第三家,候無人時,發其屋頭第七椽,以瓦著椽下。明日食時,自送還汝也。」其夜盜者父患頭痛,亦來自占。令歸之,病乃愈。

又治内吏失物。使候人靜,於寺門,令指天畫地,舉手四向。暮果獲於故處。【出《異苑》】

《三國志·管輅傳》注引有此條,與《異苑》卷九近,而與《太平廣記》此條文字頗有出入,全文如下:

嘗受辰傳所謂劉太常者曰:「輅始見聞,由於爲鄰婦卜亡牛,云當在西面窮牆中,縣頭上向。教婦人令視諸丘塚中,果得牛。婦人因以爲藏己牛,告官案驗,乃知以術知,故裴冀州遂聞焉。」又云:「路中小人失妻者,輅爲卜,教使明旦於東陽城門中伺擔豚人,牽與共鬥。具如其言,豚逸走,即共追之。豚入人舍,突破主人甕,婦從甕中出。」……中書令史紀玄龍,輅鄕里人,云:「輅在田舍,嘗候遠鄰,主人患數失火。輅卜,教使明日於南陌上伺,當有一角巾諸生,駕黑牛故車,必引留,爲設賓主,此能消之。即從輅戒,諸生有急求去,不聽,遂留當宿。意大不安,以爲圖己。主人罷入,生乃把刀出門,倚兩薪積間,側立假寐。欸有一小物直來過前,如獸,手中持火,以口吹之。生驚,舉刀斫,正斷腰,視之則狐。自此主人不復有災。」……又云:「隨輅父在利漕時,有治下吏民捕鹿者,其晨行還,見毛血,人取鹿處來詣廏告輅,輅爲卦語云:『此有盜者,是汝東巷中第三家也。汝經往門前,伺無人時,取一瓦子,密發其碓屋東頭第七椽,以瓦著下,不過明日食時,自送還汝。」其夜,盜者父病頭痛,壯熱煩疼,然亦來詣輅卜。輅爲發祟,盜者具服。輅令擔皮肉藏還著故處,病當自愈。乃密教鹿主往取。又語使復往如前,舉椽棄瓦。盜父病差。」又都尉治内史有失物者,輅使明晨於寺門外看,當逢一人,使指天畫地,舉手四向,自當得之。暮果獲於故處矣。

平原太守劉邠,取山鷄毛置器中,使筮之。曰:「高岳巖巖,有鳥朱身,羽翼玄黄,鳴不失晨。此山鷄毛也。」【出《異苑》】

《御覽》卷七二七所引《魏志》引有此條。與《異苑》卷九及《三國志·管輅傳》所述大同小異,比《太平廣記》此條復雜,今將《異苑》此條轉録如下:

平原太守劉邠,字令清,取印囊及山鷄毛置器中,使輅筮之。輅曰:「内方外圓,五色成文,含寶守信,出則有章,此印囊也。高嶽岩岩,有鳥朱身,羽翼玄黄,鳴不失晨,此山鷄毛也。」

淳于智

鮑瑗家多喪及病,淳于智爲筮之。卦成,云:「宜入市門數十步,有一人,持荆馬鞭,便就買取,懸東北桑樹上,無病。三年當得財。」如其言。後穿井,得錢及銅器二十萬。【出《獨異志》】

《御覽》卷七二七所引王隱《晉書》引有此條,文字大詳于《太平廣記》此條,全文如下:

上党鮑瑗家多喪病,貧苦,或謂之曰:「淳于叔平,神人也。君何不試就卜知禍所在?」瑗性質直,不信卜筮,曰:「人生有命,豈卜筮所移?」會智適來,思遠謂之曰:「君有通靈之思,而但爲貴人用。此君寒士,貧苦多屯蹇,可爲一卦。」智乃令詹作卦,卦成,謂瑗曰:「爲君安宅者,女子耶?」瑗曰:「是也。」「此人安宅失宜,既害其身,又令君不利。君舍東北有大桑樹,君徑至市,入門數十步,當有一人持新馬鞭者,便就請買。還以懸此桑樹,三年當暴得財也。」瑗承其言,詣市,果得馬鞭。懸之。正三年,浚井得錢十萬。銅鐵雜器,復可二十餘萬。於是家業用展,病者亦愈。

《搜神記》卷三所引,亦異于《太平廣記》此條,全文如下:

上党鮑瑗,家多喪病,貧苦。淳于智卜之,曰:「君居宅不利,故令君困爾。君舍東北有大桑樹。君徑至市,入門數十步,當有一人賣新鞭者,便就買還,以懸此樹,三年,當暴得財。」瑗承其言,詣市,果得馬鞭。懸之三年,浚井得錢數十萬。銅鐵器復二萬餘。於是業用既展,病者亦無恙。

柳林祖

有日者柳林祖善卜筮。其妻曾病鼠瘻,積年不差,漸困垂命。休祖遂占之,【「休」似應作「林」。《御覽》卷九一一引作「休」。】得《頤》之《復》。按卦曰:「應得姓者治之,當獲灸鼠而愈也。」既而鄕里有一賤家,果姓,自言能除此病。遂灸病者頭上三處,覺佳。俄有一鼠,色黄秀,逕前,噞噞然伏而不動。呼犬噬殺之,視鼠頭上,有三灸處。病者自差。【出《洞林》】【又名《易洞林》、《周易洞林》、《周易洞林解》。卷首引用書目作《洞林記》。郭璞撰《洞林》,見本書卷十三《郭璞》。】

隗炤

隗炤善《易》。臨終,謂妻子曰:「後雖大荒,勿賣宅。後五年,詔使負吾金,以吾所書板告之。」後如其言。妻賫板詣之,使者惘然,沈吟乃悟。取蓍筮之,卦成曰:「妙哉隗生,吾不負金。賢夫自藏金,以待太平。知吾善《易》,書板寄意。金有五百斤,盛以青瓷,埋在堂屋。去壁一丈,入地九尺。」妻掘之,果得金也。【出《國史補遺》】【沈本作《系蒙》。見於《晉書·隗炤傳》。】

《類聚》卷八三所引《録異傳》,文字大詳于《太平廣記》此條,全文如下:

隗炤者,汝陰鴻壽亭民,善於《易》。臨終,書板授其妻曰:「吾亡後,當大荒窮。雖爾,而慎莫賣宅也。到後五年春,當有詔使來頓此亭,姓龔,此人負吾金,卿以此板往責之。勿違言也。」亡後果大困,欲賣宅者數矣,憶夫言輒止。到期日,有龔使者果上亭中。妻遂齎板往貴使者。使者執板不知所言,曰:「我平生不踐此,何緣爾耶?」使者沈吟良久,謂曰:「賢夫何能?」妻曰:「夫善《易》,而未嘗爲人卜。」使者曰:「可知矣。」乃顧命侍者,取蓍而筮之。卦成,抵掌嘆曰:「妙哉隗炤生!含明隱跡,而莫之聞。可謂鏡窮達而洞吉凶者也。」於是告炤妻曰:「吾不相負金,賢夫自有金。乃知亡後當暫窮,故藏金以待泰平。所以不告兒婦者,恐金盡而困無已也。吾善《易》,故書板以寄意耶。金有五百斤,盛以青甒,覆以銅柈,埋在堂屋東頭,去壁一丈,入地九尺。」妻還掘之,皆如卜焉。

郭璞

楊州別駕顧球娣,【「娣」《搜神記》作「姊」。】生十年便病,至年五十餘,令郭璞筮之,得《大過》之《升》。其辭曰:「大過卦者義不嘉,塚墓枯楊無英華。振動游魂見龍車,身被重累嬰天邪。法由斬樹殺靈蛇,非己之咎先人瑕。案卦論之可奈何。」乃訪跡其家事,先世曾伐大樹,得大蛇殺之,女便病。病後,有群鳥數千,迴翔屋上。人皆怪之,不知何故。有縣農行過舍邊,仰視,見龍牽車,五色晃爛,甚大非常。有頃遂滅。【出《搜神記》】【馬國翰、黄奭以爲《搜神記》此條即取自《洞林》,故輯入其《洞林》輯本中。】

蔡鐵

南郡王義宣在鎮,府史蔡鐵者善卜。嘗在内齋見一白鼠,緣屋梁上,命左右射得之,内函中,命卜函中何物。卦成,笑曰:「得之矣。」曰:「狀之。」「白色之鼠背明戶,彎弧射之,絶其左股。鼠孕五子,三雄二雌。若不見信,剖腹而立知。」命剖之。皆如言,賜萬錢。【出《渚宮舊事》】

吴中察聲者

後魏末,有士至北間,目肓而妙察聲。丞相嗣渤海王使試之。聞劉桃枝之聲曰:「當代貴王侯將相死於其手,然譬如鷹犬,爲人所使耳。」聞趙道德之聲曰:「亦貴人也。」聞太原公之聲曰:「當爲人主。」聞之聲,不動。崔暹私掐之,乃繆言:「亦國王也。【「王」乃「主」字。】」王曰:「我家群奴猶當極貴,况吾身乎?」後諸王大臣賜死,多爲桃枝之所拉殺焉。而竟有蘭京之禍。受禪,是爲文宣王【出《三國典略》】

王子貞

貞觀中,定州鼓城縣魏全家富,母忽然失明。問卜者王子貞子貞爲卜之,曰:「明年有從東來青衣者,三月一日來,療必愈。」至時,候見一人着青紬襦,遂邀歸,爲重設飲食。【「歸爲重」《朝野僉載》作「爲」。】其人曰:「僕不解醫,但解作犂耳,爲主人作之。」其持斧繞舍求犂轅,見桑曲枝臨井上,遂斫下。其母兩眼煥然見物。此曲枝葉蓋井之所致也。【出《朝野僉載》】

張憬藏

郞中裴珪趙氏,有美色,曾就張憬藏卜年命。曰:「夫人目長而慢視。準相書,猪視者淫。婦人目有四白,五夫守宅。夫人終以奸廢,宜慎之。」怒而去。【「怒」《朝野僉載》作「笑」。】後果與人奸,没入掖庭。【出《朝野僉載》】

溱州筮者

杜景儉信都人也。本名元方垂拱中更爲景儉。剛直嚴正。進士擢第,後爲鸞臺侍郎、平章事。時内史李昭德以剛直下獄,景儉庭稱其公清正直。則天怒,以爲面欺,左授溱州刺史。初任溱州,會善筮者於路,言其當重入相,得三品而不著紫袍。至是夏終,服紫衫而終。【出《御史臺記》】

蔡微遠

瀛州安縣張懷禮滄州弓高晉行忠蔡微遠卜。轉式訖,謂曰:「公大親近,位至方伯。」謂曰:「公得京官,今年禄盡,宜致仕可也。」二人皆應舉,懷禮授左補闕,後至二州刺史。行忠授城門郞,至秋而卒。【出《朝野僉載》】

車三

車三者,華陰人,善卜相。進士李蒙宏詞及第,入京注官。至華陰,縣官令車三見,誑云李益云:「初不見公食禄。」諸公云:「應緣不道實姓名,所以不中。此是李蒙,宏詞及第,欲注官去。看得何官?」云:「公意欲作何官?」云:「愛華陰縣。」云:「得此官,但見公無此禄,奈何?」衆皆不信。及至京,果注華陰縣尉。授官相賀,於曲江舟上宴會,諸公令作序。日晚序成,史翽先起,於手取序看。裴士南等十餘人,又爭起看序。其船偏,遂覆没。李蒙士南等,並被没溺而死。【出《定命録》】

李老

開元中,有一人姓,不得名,假廕求官,數年未捷。忽一年銓試畢,聞西市李老善卜,造而問之。老曰:「今年官未合成。」生曰:「有人竊報我,期以必成,何不然也?」老人曰:「今年必不成,來歲不求自得矣。」生既不信,果爲保所累,被駁,生乃信老人之神也。

至明年,試畢,自度書判微劣,意其未遂,又問李老李老曰:「勿憂也,君官必成,禄在大梁。得之,復來見我。」果爲開封縣尉。又重見老人。老人曰:「君爲官,不必清儉,恣意求取。臨滿,請爲使入城,更爲君推之。」生至州,果爲刺史委任。生思李老之言,大取財賄。及滿,貯積千萬,遂謁州將,請充綱使。州將遣部其州租税至京,又見李老李老曰:「公即合遷官。」生曰:「某今向秩滿後選之,今是何時,豈得更有官也?」老曰:「但三日内得官,官亦合在彼郡,得之更相見也。」生疑之,遂去。明日,納州賦於左藏庫,適有鳳凰見其處,敕云:「先見者與改官。」生即先見,遂遷授浚儀縣丞。生益見敬李老,又問爲官之方。云:「一如前政。」生滿歲,又獲千萬。還鄕居數年,又調集,復詣李老李老曰:「今當得一邑,不可妄動也,固宜慎之。」生果授壽春宰。至官未暮,坐贓免。又來問李老。老曰:「今當爲君言之,不必慚諱。君先代曾爲大商,有二千萬資,卒於汴州,其財散在人處,故君於此復得之,不爲妄取也,故得無尤。此邑之人,不負君財,豈可過求也?」生大伏焉。【出《原化記》】

開元中二道士

開元二年,梁州道士梁虚舟以九宮推算張鷟云:「五鬼加年,天罡臨命,一生之大厄。以《周易》筮之,遇《觀》之《渙》,主驚恐。後風行水上,事即散。」又安國觀道士李若虚,不告姓名,暗使推之。云:「此人今年身在天牢,負大辟之罪乃可以免。不然,病當死,無有救法。」果被御史李全交致其罪,敕令處盡。而刑部尚書李日知,左丞張廷珪崔玄昇,侍郞程行謀咸請之,乃免死,配流嶺南。二道士之言,信有徵矣。【出《朝野僉載》】

蔣直

天寶十二載,永嘉蔣直云:「郡城内有白幕。」太守李江忽丁憂。欲歸北。又云:「公至縉雲郡却迴,當有一緋、一緑、一碧人來相推按,然終無事。」後果採訪使張愿着緋,大理司直杜喬着緑,判官張璘着碧,來推,遇赦而止。【出《定命録》】

字數:3743,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