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平廣記
    1. 卷第二百四十六 詼諧二
      1. 蔡謨
      2. 諸葛恢
      3. 周顗
      4. 韓博
      5. 習鑿齒
      6. 孫盛
      7. 祖納
      8. 郝隆
      9. 羅友
      10. 張融
      11. 何承天
      12. 王絢
      13. 何勗
      14. 謝靈運
      15. 劉繪
      16. 徐孝嗣
      17. 沈文季
      18. 沈昭略
      19. 胡諧之
      20. 梁武
      21. 柳信言
      22. 徐摛
      23. 徐陵
      24. 李諧
      25. 周捨
      26. 王琳

太平廣記


卷第二百四十六 詼諧二


  • 蔡謨
  • 諸葛恢
  • 周顗
  • 韓博
  • 習鑿齒
  • 孫盛
  • 祖納
  • 郝隆
  • 羅友
  • 張融
  • 何承天
  • 王絢
  • 何勗
  • 謝靈運
  • 劉繪
  • 徐孝嗣
  • 沈文季
  • 沈昭略
  • 胡諧之
  • 梁武
  • 柳信言
  • 徐摛
  • 徐陵
  • 李諧
  • 周捨
  • 王琳
蔡謨

王導妻妬,有衆妾在別館,妻知之,持食刀將往。公遽命駕,患牛遲,手捉麈尾,以柄助打牛。蔡謨聞之,後詣謂曰:「朝廷欲加公九錫。」自叙謙志,曰:「不聞餘物,唯聞短轅犢車,長柄麈尾。」大慚。【出《晉史》】【見《晉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三十五王導。】

《世説新語·輕詆篇》劉注引《妬記》引有此條,大詳于本條。全文如下:

丞相曹夫人性甚忌,禁制丞相不得有侍御,乃至左右小人亦被檢簡,時有妍妙,皆加誚責。王公不能久堪,乃密營別館,衆妾羅列,兒女成行。後元會日,夫人於青疏台中望見兩三兒騎羊,皆端正可念。夫人遥見,甚憐愛之,語婢:「汝出問,是誰家兒?」給使不逹旨,乃答云:「是第四、五等諸郎。」曹氏聞,驚愕大恙。命四駕,將黄門及婢二十人,人特食刀,自出尋討。王公亦遽命駕,飛轡出門,猶患牛遲,乃以左手攀四蘭,右手捉塵尾,以柄助御者打牛,狼狽賓士,劣得先至。蔡司徒聞而笑之,乃故詣王公,謂曰:「朝廷欲加公九錫,公知不?」王謂信然,自敘謙志。蔡曰:「不聞餘物,唯聞有短轅犢車,長柄塵尾。」王大愧。後貶蔡曰:「吾昔與安期、千里共在洛水集處,不聞天下有蔡充兒!【按《晉書·王導傳》、《晉書·蔡謨傳》,「充」乃「克」之誤。】」正忿蔡前戲言耳。

諸葛恢

諸葛恢與丞相王導共爭姓族先後。曰:「何以不言,而言?」答曰:「譬如言驢馬,驢寧勝馬也?」【出《啓顔録》】

周顗

庾亮周顗曰:「君何忻悦而忽肥?」曰:「君何憂慘而瘦?」曰:「吾無所憂,直是清虚日來,穢滓日去。」【出《世説新語》】【原作《南史》,誤。周顗晉人,不當見於《南史》。】

韓博

張天錫從事中郞韓博,奉表并送盟文。有口才,桓温甚稱之。嘗大會,使司馬刁彝曰:「卿是韓盧後。【戰國時韓國的黑色良犬。】曰:「卿是韓盧後。」笑曰:「以君姓,固相問耳。他人自姓,那得是韓盧後?」曰:「明公未之思爾,短尾者則爲刁。」闔坐雅嘆焉。【出《啓顔録》】

習鑿齒

苻堅襄陽,獲習鑿齒釋道安。時鑿齒足疾,見之,與語大悦。嘆曰:「昔,利在二;今破南土,獲士一人有半。」蓋刺其蹇也。初鑿齒嘗造道安譚論,自贊曰:「四海習鑿齒。」應聲曰:「彌天釋道安。」咸以爲清對。【出《晉春秋》】【苻堅攻克襄陽事,時在晉孝武帝太元四年。而《隋志》云孫氏書事訖哀帝,似不宜有孝武帝事,則此條《廣記》所題《晉春秋》,非指孫盛書可知也。】

《御覽》卷三七二所引《續晉陽秋》引有此條,文字稍異,全文如下:

習鑿齒以脚病廢於里巷,苻堅滅樊鄧,素聞其名,與釋道安俱舉而致焉。與語大悦。以其蹇疾,裁堪半丁,與諸鎮書曰:「晉氏平吴,利在二陸。今破漢南,得士一人半耳。」

孫盛

孫盛殷浩談論,往反精苦,客主無間。左右進食,冷而復暖者數四。彼我奮擲麈尾,毛悉脱落,【《世説新語箋疏》無「毛」字。】滿餐飯中。賓主遂至暮忘食。【「暮」《世説新語箋疏》作「莫」。】乃語曰:「莫作强口馬,【「莫」《世説新語箋疏》作「卿莫」。】我當捩卿鼻。【「捩」《世説新語箋疏》作「穿」。】曰:「卿不見決鼻牛,人當勞卿頸。【「勞」《世説新語箋疏》作「穿」,「頸」作「頰」。】【出《世説新語》】【原作《南史》,誤。孫盛晉人,不當見於《南史》。】

祖納

東晉光禄祖納,少孤苦,性至孝,常自爲母炊爨作食。王平聞其住,知其常親供養,乃以二婢餉之,因以爲吏。人有戲之者曰:「奴價倍於婢。」答曰:「百里奚亦何必輕於五羖之皮耶!」【出《世説》】

郝隆

郝隆爲南蠻參軍,三月三日,作詩曰:「娵隅躍清池。」桓温問何物,答曰:「蠻名魚爲娵隅。」曰:「何爲作蠻語?」曰:「千里投公,始得一蠻府參軍,那得不作蠻語!」【出《世説》】

羅友

羅友,家貧,乞禄於桓温。雖以才學遇之,而謂其誕肆,非冶民才,許而不用。後同府人有得郡者,爲宴叙別。友亦被命,至尤遲晚。問之,答曰:「臣昨奉教旨,【「臣」《渚宮舊事校釋》作「臣性嗜味」。】出門於中路見鬼,揶揄云:『我只見汝送人上郡,【「上郡」《渚宮舊事校釋》作「作郡」,下同。】何不見人送汝上郡。』」友始怖終慚,【《渚宮舊事校釋》於此有「迴還以解」四字。】不覺成淹緩之罪。笑其滑稽,而頗愧焉。後以爲襄陽太守。【出《渚宮舊事》】

張融

張融嘗乞假還,【據《南史·張融傳》,融爲齊人,事亦在齊。此稱「宋」者疑誤。】帝問所居,答曰:「臣陸居非屋,舟居非水。」上未解,問張緒曰:「近東出,未有居止,權牽小船上岸,住在其間。」上大笑。

太祖嘗面許融爲司徒長史,【「太」《南史·張融傳》作「世」,後同。】敕竟不出。乘一馬甚瘦,太祖曰:「卿馬何瘦!給粟多少?」曰:「日給一石。」帝曰:「何瘦如此?」曰:「臣許而不與。」明日,即除司徒長史。

寶積俱謁太祖於御前放氣,寶積起謝曰:「臣兄觸忤宸扆。」上笑而不問。須臾食至,寶積,不與同食,上曰:「何不與賢弟同食?」曰:「臣不能與謝氣之口同盤。」上大笑。【出《談藪》】

何承天

東海何承天徐廣之甥也。除著作佐郞,【「佐郞」《宋書·徐爰傳》、《御覽》卷五二一,當作「郎」。】年已邁,諸佐郞並名家少年,潁川荀伯子嘲之,常呼爲「奶母」。承天曰:「卿當云鳳凰將九子,奶母何言耶?」【出《談藪》】

王絢

王絢之子。六歲,外祖何尚之特加賞異。受《論語》至「監於二代」,【「周監於二代」談本作「鬱鬱乎文哉」。《會校》據《宋書·王絢傳》、《南史·王絢傳》改。】尚之戲曰:「可改爲『耶耶乎文哉』。」之人,呼父爲耶。捧手對曰:「尊者之名,安得爲戲?亦可道『草翁之風必舅?』」《論語》云「草上之風,必」。翁即王絢外祖何尚之,舅即尚之也。【出《啓顔録》】

何勗

江夏王義恭,性愛古物,常遍就朝士求之。侍中何勗已有所送,而徵索不已,甚不平。嘗出行,於道中見狗枷犢鼻,【「枷」《因話録》卷四作「枷敗」。】乃命左右取之還,以箱擎送之。牋曰:「承復須古物,今奉李斯狗枷,相如犢鼻。」【出《因話録》】

謝靈運

會稽太守孟顗事佛精懇,謝靈運輕之。謂曰:「得道應須慧業,丈人生天當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後。」深恨之。【出《南史》】【本條見於《宋書·謝靈運傳》(卷六十七列傳第二十七)、《南史·謝靈運傳》(卷十九列傳第九)。】

劉繪

劉繪南康郡,郡人郅類【「郅類」《南史·劉繪傳》作「姓賴」。】所居名穢里戲之曰:「君有何穢,而居穢里?」答曰:「未審孔丘何闕,而居闕里?」嘆其辯答。【出《談藪》】

徐孝嗣

僕射東海徐孝嗣修輯高座寺【「輯」《御覽》卷六五五作「緝」,《天中記》卷二六作「葺」,當是。】多在彼宴息。法雲師亦治蕭寺,日夕各游,二寺鄰接,而不相往來。孝嗣嘗謂法雲曰:「法師嘗在高座,而不游高座寺。」答曰:「檀越既事門,何不至蕭寺?」【出《談藪》】

沈文季

齊太祖之爲齊王也,置酒爲樂。清河崔思祖侍宴,【「思祖」《南齊書·崔祖思傳》、《南史·崔祖思傳》作「祖思」,當乙正。下同。】謂侍中沈文季曰:「羹、膾爲南北所推。」文季答曰:「羹、膾中乃是食,【「中」字當衍。】非卿所知。」思祖曰:「『炰鼈膾鯉』,似非之詩。」文季曰:「『千里蓴羹』,豈關之士?」帝稱美曰:「蓴羹頗須歸。」【出《談藪》】

沈昭略

黄門郞吴興沈昭略,侍中文叔之子,性狂俊,使酒任氣,朝士常憚而容之。嘗醉,負杖至蕪湖苑【「蕪」《南史·沈慶之傳》附《沈昭略傳》作「婁」。】琅邪王約,張目視之曰:「汝王約耶?何肥而痴?」曰:「汝是沈昭略耶?何瘦而狂?」昭略撫掌大笑曰:「瘦已勝肥,狂又勝痴。」景文之子。【出《談藪》】

胡諧之

豫章胡諧之,初爲江州治中,【「治中」《宋書·百官志》知州有別駕、祭酒,無治中。又《南齊書·胡諧之傳》載胡氏兩任江州別駕,應據以改。】太祖委任之。【「太」《南齊書·胡諧之傳》作「世」。】以其家人語傒,語音不正,乃遣宮内數人至諧之家教其子女。二年,上問之:「卿家語音正未?」答曰:「宮人少,臣家人多,非惟不能正音,遂使宮人頓成傒語。」上大笑,遍向朝臣説之。諧之歷位度支尚書、豫州刺史。【出《談藪》】

梁武

梁高祖嘗作五字疊韻曰:「後牖有榴柳。」命朝士並作。劉孝綽曰:「梁王長康强。」沈約曰:「偏眠船舷邊。」庾肩吾曰:「載七每礙埭。」徐摛曰:「臣昨祭廟,殘六斛熟鹿肉。」何遜曹瞞故事曰:「暯蘇姑枯盧。」吴均沈思良久,竟無所言。高祖愀然不悦,俄有詔曰:「吴均不均,何遜不遜,宜付廷尉。」【出《談藪》】

柳信言

安城王蕭佽,博學,善屬文。天保之朝,爲一代文宗,專掌詞令。沈博。【此處疑有脫文。】歷侍中、僕射、尚書令。有集三十卷,著《梁史》百卷。初,以文詞擅名,所敵擬者,唯河東柳信言。然内雖不伏,而莫敢與抗。及聞卒,時爲吏部尚書,賓客候之,見其屈一脚跳,連稱曰:「獨步來,獨步來。」衆賓皆舞抃,以爲笑樂。【出《渚宮舊事》】

徐摛

侍中東海徐摛【《梁書·徐摛傳》未載官侍中事。】散騎常侍之子也。博學多才,好爲新變,不拘舊體。常體一人病癰曰:「朱血夜流,黄膿晝瀉;斜看紫肺,正視紅肝。」又曰:「戶上懸簾,明知是箔;魚游畏網,判是見罾。」又曰:「狀非快馬,蹋脚相連;席異儒生,帶經長臥。」

,通直散騎常侍,聘主客魏收曰:「今日之熱,當由徐常侍而來。」答曰:「昔王肅,爲彼制禮儀。今我來聘,使卿復知寒暑。」不能對。【出《談藪》】

徐陵

北齊使來聘徐陵時年七十五,復有一人問曰:「徐常侍年幾?」徐陵又即答曰:「小如來五歲,大孔子三年。」謂七十五也。【出《談藪》】【按徐陵七十五歲時爲陳太建十三年,時梁齊早亡,此當有誤。】

李諧

陸晏子李諧郊勞。過朝歌城晏子曰:「之餘人,正應在此。」曰:「永嘉南渡,盡在外。」【出《談藪》】

周捨

汝南周捨少好學,有才辯。顧諧被使高麗,以海路艱,問於曰:「晝則揆日而行,夜則考星而泊;海大便是安流,從風不足爲遠。」

河東裴子野在晏筵,謂賓僚曰:「從事未嘗薑食。」曰:「稱不徹,曰未嘗。」一座皆笑。

學通内外,兼有口才,謂沙門法雲師曰:「孔子不飲盜泉之水,法師何以捉鍮石香爐?」答曰:「檀越既能戴纛,貧道何爲不執鍮?」【出《談藪》】

王琳

後梁王琳明帝時爲中書舍人,博學有才藻,好臧否人物,衆畏其口,常擬孔稚珪。文爲《表》,【「䱉】」《酉陽雜俎》作「」,下同。以託刺當時。其詞曰:「臣言,伏見除書,以臣爲糝蒸將軍,油蒸校尉,臞州刺史。脯臘如故者,肅承明命,灰身屏息,憑臨鼎鑊,俯仰兢懼。臣聞高沙走姬,非有意於綺羅。江陵城西二十里有高秀湖,其中有魚。白鮹女兒,豈期心於珠翠?江陵丙河縈結,呼曰𩵥臣美愧夏鱣,味慚冬鯉。常恐鮐腹之譏,懼貽鼈巖五甘反之誚。是以漱流湖底,枕石泥中。不意高賞殊宏,曲蒙鈞拔,遂得起昇綺席,忝預玉盤。遠厠玳筵,猥頒象筯。澤覃紫腴,恩加黄腹。方當鳴薑動桂,紆蘇佩欓。輕瓢纔動,則樞盤如烟。濃汁暫停,則蘭餚成列。婉轉緑韲之中,逍遥朱脣之内。銜恩噬澤,九殞弗辭。不任屏營之至,謹到銅鐺門,奉表以聞。詔答曰:『省表具知。卿乃池沼縉紳,波渠俊乂。穿蒲入荇,一作藻肥滑有聞。正膺兹選,無勞謝也。』」時惡之,或以譏誚聞,孝明亦弗之罪也。其文傳於江表【出《酉陽雜俎》】【本書卷二百三十四《䱉】表》亦收有此文。《酉陽雜俎》表前與此不盡相同。

字數:3485,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