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注·上篇
絶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下篇〔云〕,爲學者日益,爲道者日損。然則學求益所能,而進其智者也。若將無欲而足,何求於益?不知而中,何求於進?夫燕雀有匹,鳩鴿有仇;寒鄉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則憂。故續鳧之足,何異截鶴之脛;畏譽而進,何異畏刑?唯(阿)〔訶〕美惡,相去何若。故人之所畏,吾亦畏焉。未敢恃之以爲用也。
荒兮其未央哉!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衆人迷於美進,惑於榮利,欲進心競,故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也。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兮若無所歸。
若無所宅。
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衆人無不有懷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餘」也。我獨廓然無爲無欲,若遺失之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
絶愚之人,心無所别析,意無所(好欲)〔美惡〕,猶然其情不可覩,我頽然若此也。
沌沌兮!
俗人昭昭,
耀其光也。
我獨昏昏;俗人察察,
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
情不可覩。
飂兮若無止。
衆人皆有以,
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而我獨頑似鄙。
無所欲爲,悶悶昏昏,若無所識,故曰「頑且鄙」也。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食母,生之本也。人(者)皆棄生民之本,貴末飾之華,故曰「我獨欲異於人」。
「唯」,唯諾。「訶」,説文:「大言而怒也。」原爲「阿」,據劉師培、易順鼎説校改。易説:「唯」、「阿」義同,於文不合,疑「阿」當作「呵」。按,劉、易之説是。據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本經文作「訶」,乙本經文作「呵」。「呵」乃「訶」之俗文。又,老子經文「善之與惡」當如注作「美之與惡」,帛書老子甲乙本均作「美」可證。
「反」字,據宇惠説校改。按,據文義,此處爲「相反」義,當作「反」。古文「返」可作「反」,然未有「反」作「返」者。
「如享太牢」之「如」字,道藏本及道藏集注本均作「若」。「如」、「若」義通。
「孩」,借作「咳」。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老子乙本經文正作「咳」字。説文:「咳,小兒笑也。」又,道藏本無「之」字,作「嬰兒未能孩也」。
「美惡」二字,據古逸叢書本校改。按,「好欲」當作「美惡」,「意無所美惡」,正與上文「心無所别析」文義相應。又,宇惠本作「好惡」,義亦可通。
「名」字,據古逸叢書本、道藏本、道藏集注本校改。按,「明」當是「名」字之音誤。二十五章王弼注:「名以定形。混成無形,不可得而定,故曰不知其名」;三十八章王弼注:「名則有所分,形則有所止。」又,王弼老子指略:「名必有所分,稱必有所由;有分則有不兼,有由則有不盡。」「名也者,定彼者也。」據此,知「名」爲有所别析之意。此注説:「無所别析」,則當作「不可爲名」爲是。再則,「名」不當爲「明」,亦可由十六章「知常曰明」注文之意證之。十六章王弼注説:「常之爲物,不偏不彰,無曒昧之狀,温涼之象,故曰知常曰明。」五十五章王弼注:「無形不可得見,〔故曰知常〕曰明也。」「常」,即「無所别析」,故知「無所别析」亦即「知常」,可稱爲「明」。此注既説「無所别析」,則不當説是「不明」,亦顯而易見者。
「分别别析也」,陶鴻慶説,當作「有所别析也」。「此章經文以『有爲』、『無爲』對舉成義,上文注兩言『無所别析』,疑此注『分别』即『有所』二字之誤。」又,宇惠説:「『分别别析也』下『别』字,恐爲『剖』字之誤。」
按,「生」字下疑脱一「民」字。此注當作:「食母,生民之本也。」下文「棄生民之本」句,正承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