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子道德經注
    1. 下篇
      1. 四十九章

老子道德經注·下篇


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

動常因也。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各因其用,則善不失也。

德善。

無棄人也。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爲天下渾其心。

各用聰明

聖人皆孩之。

皆使和而無欲,如嬰兒也。夫「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者,能者與之,資者取之;能大則大,資貴則貴。物有其宗,事有其主。如此,則可冕旒充目而不懼於欺,黈纊塞耳而無戚於慢。又何爲勞一身之聰明,以察百姓之情哉!夫以明察物,物亦競以其明(應)〔避〕之;以不信(察)〔求〕物,物亦競以其不信應之。夫天下之心不必同,其所應不敢異,則莫肯用其情矣。甚矣!害之大也,莫大於用其明矣。夫(在)〔任〕智則人與之訟,(在)〔任〕力則人與之争。智不出於人而立乎訟地,則窮矣;力不出於人而立乎争地,則危矣。未有能使人無用其智力(乎)〔於〕己者也,如此則己以一敵人,而人以千萬敵己也。若乃多其法網,煩其刑罸,塞其徑路,攻其幽宅,則萬物失其自然,百姓喪其手足,鳥亂於上,魚亂於下。是以聖人之於天下歙歙焉,心無所主也。爲天下渾心焉,意無所適莫也。無所察焉,百姓何避;無所求焉,百姓何應。無避無應,則莫不用其情矣。人無爲舍其所能,而爲其所不能;舍其所長,而爲其所短。如此,則言者言其所知,行者行其所能,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吾皆孩之而已。



 此注與經文義不相屬。按,據古逸叢書本、道藏本及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等,於經文「爲天下渾其心」下均有「百姓皆注(帛書老子甲本作「屬」字)其耳目焉」一句。觀王弼注文「各用聰明」,正爲此而設。且經文當有此句,則下文「聖人皆孩之」才有着落。又據下節注文:「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吾皆孩之而已」也證明今本經文脱「百姓皆注其耳目焉」一句,以至使此注無所屬。

 道藏集注本無句末「者」字。

 道藏集注本「冕旒充目」之「充」作「垂」;「無戚於慢」之「戚」作「慽」。

 「避」字,據陶鴻慶説校改。按,陶説是。下文「無所察焉,百姓何避」,正承此言。此作「應」者,涉下文「不信應之」句而誤。又,十七章注:「以智治國,下知避之。」十八章王弼注:「行術用明以察姦僞,趣覩形見,物知避之。」並可爲證。

 「求」字,據陶鴻慶説校改。按,陶説是。下文「無所求焉,百姓何應」,正承此言。此作「察」者,因上文「以明察物」句而誤。

 「以其不信應之」,道藏本及道藏集注本均無「其」字。

 兩「任」字,據陶鴻慶引王念孫説校改。此語出淮南子詮言。王念孫校淮南子説:「『在』皆當爲『任』字之誤也。言當因時而動,不可任智任力也。上文曰:『失道而任智者必危』,又曰:『獨任其智失必多。故好智窮術也,好勇危術也。』皆其證。」(見讀書雜志九之十四)

 「於」字,據道藏集注本校改。又,道藏集注本此句注文作:「未有能使人無用智者,未有能使人無用其智力於己者。」按,此語出淮南子詮言:「(在)〔任〕智則人與之訟,(在)〔任〕力則人與之争。未有使人無智者,有使人不能用其智於己者也;未有使人無力者,有使人不能施其力於己者也。」淮南子之意爲,任用智力則人必與之訟争。人不能使他人無智力,然可使他人不能用其智力施諸己身。王弼引此作注,文義似稍有所不同。其意謂,智力不出於人,而出於己,故窮危矣。即上文所謂:「夫以明察物,物亦競以其明避之。」如此,則不僅不能阻止别人不任用智力,且不能阻止别人之智力不施加於己身。所以王弼下文又説:「己以一敵人,而人以千萬敵己也。」據此,則此注當如道藏集注本作:「未有能使人無用智〔力〕(據上下文義當有「力」字)者,未有能使人無用其智力於己者也」,於義爲長。

 「歙歙」,河上公本經文作「怵怵」,成玄英疏:「怵怵,勤懼之貌」。高亨説:「歙」,借爲「汲」、「級」,急也。老子此言是説:「聖人急急使天下人心渾濁,歸於無識無知」。馬叙倫説:「歙」,借爲「合」,「謂聖人之治天下,無所分别」。按,觀王弼注:「歙歙焉,心無所主也」之意,當以馬説爲長。

 「心無所主也」之「主」字,疑當作「注」,即與下文「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之「注」字義同。「注」義詳見校釋〔二七〕。

 「爲其所不能」之「不」字,道藏集注本作「否」。

 「而爲其所短」,古逸叢書本無「所」字。

字數:463,最後更新時間: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