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注·上篇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凡有皆始於無,故未形無名之時,則爲萬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時,則長之、育之、亭之、毒之,爲其母也。言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妙者,微之極也。萬物始於微而後成,始於無而後生。故常無欲空虚,可以觀其始物之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徼,歸終也。凡有之爲利,必以無爲用;欲之所本,適道而後濟。故常有欲,可以觀其終物之徼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兩者,始與母也。同出者,同出於玄也。異名,所施不可同也。在首則謂之始,在終則謂之母。玄者,冥(也)默(然)無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謂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謂之然也。〔不可得而〕謂之然,則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若定乎一玄〕,則是名則失之遠矣。故曰「玄之又玄」也。衆妙皆從(同)〔玄〕而出,故曰「衆妙之門」也



校勘記

 「故」,道藏集注本作「其」字。

 「萬物」及「然」字均據陶鴻慶説補。陶説:「『萬物』二字當叠,『所以』下奪『然』字。……二十一章云:『以無形始物,不繫成物,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與此同。」

 「常無欲空虚」,道藏集注本及道藏集義本於「空虚」下均多「其懷」二字,則此句當讀作:「故常無欲,空虚其懷。」又,波多野太郎説,據下節注「常有欲,可以觀其終物之徼也」文例,疑此注「空虚」二字爲衍文,且「妙」字下當有一「也」字。按,波多野太郎説近是。「常無欲」即「空虚」或「空虚其懷」之意,亦即虚静而無思無欲之意。十六章王弼注:「以虚静觀其反復。凡有起於虚,動起於静,故萬物雖並動作,卒復歸於虚静,是物之極篤也。」又説:「窮極虚無,得道之常。」王弼以「無」爲天地萬物之「本」、「體」,天地萬物的生成是自然無爲的,所以説,只有從「常無欲」去觀察天地萬物的生成,才能了解「始物之妙」。注中「空虚」或「空虚其懷」疑均爲讀者釋「常無欲」之注文而誤竄入注文者。

 「母」,道藏本及永樂大典本均作「無」。

 「同出者」,道藏集注本作「出者」。

 「母」,道藏本及道藏集注本均作「毋」。文選遊天台山賦李善注引此節注文作:「兩者,謂始與母也,同出於玄也。異名,所施不同也。在首則謂之始,終則謂之母也。」按,「異名所施不可同也」句,疑當作「異名者,所施不同也」,於上下文義方安。

 此句據文選遊天台山賦李善注引文校改。易順鼎説:「文選遊天台山賦注引王弼注云:『玄,冥嘿無有也。』據此,則今本『冥』下衍『也』字;『默』下衍『然』字。」

 「同」字據陶鴻慶説校補。陶説詳見末條校。按,據經文作「同謂之玄」,此處當有一「同」字。

 「不可得而」四字,據陶鴻慶説校補。陶説詳見文末。按,此處爲重言上文「不可得而謂之然」,若作「謂之然」則於文義不可通。

 「若定乎一玄」五字,據道藏集注本校補。按,據上下文義當有此五字,否則下文「則是名則失之遠矣」句文義不暢矣。此句意爲,「玄」只是形容一種冥默無有的狀態,而不是一個確定的名稱。如果把「玄」作爲這種狀態的確定名稱,那麽這個名稱就「失之遠矣」,即不足以表達冥默無有的狀態了。

 「則是名」,道藏集注本作「則是其名」。道藏集義本「則」字作「謂」。又,宇惠説:「則」字衍。東條弘説:「則」疑爲「具」字之誤。波多野太郎説:「則」當作「制」字,形似而誤。

 「玄」字,據陶鴻慶説校改。陶説詳見文末。按,上文説「同出於玄」,可證此當作「皆從玄而出」方是。又,道藏集注本「從同」作「從門」。

 此節注文陶鴻慶説:「自『不可得而名』以下,謬誤幾不可讀。今以義考之,原文當云:『不可得而名,故不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謂之玄者,取於不可得而謂之然也。不可得而謂之然,則不可定乎一玄而已。故曰玄之又玄也。則是名則失之遠矣。衆妙皆從玄而出,故曰衆妙之門也。』注意謂經文不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謂之玄者,若不可得而謂之者然,猶言無以稱之,强以此稱之而已。既無稱而强以此稱,則不可定乎一玄。玄且不可定,況可以始與母者名之乎?故曰名則失之遠矣。『從同』當爲『從玄』,涉上文而誤。」按,據王弼老子指略之思想(「然則道、玄、深、大、微、遠之言,各有其義,未盡其極者也。然彌綸無極,不可曰細;微妙無形,不可名大。是以篇云『字之曰道』,謂之曰『玄』而不名也。」「故名號則大失其旨,稱謂則未盡其極。是以謂『玄』則『玄之又玄』,稱『道』則『域中有四大』也。」),陶説有可取之處,但也不盡然,因而此節注文未悉遵陶説校改。

字數:363,最後更新時間: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