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注·下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物生而後畜,畜而後形,形而後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何(由)〔因〕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勢也。唯因也,故能無物而不形;唯勢也,故能無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則莫不由乎道也。故推而極之,亦至道也。隨其所因,故各有稱焉。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故(曰)不得不(失)〔尊〕;(尊)〔失〕之則害,〔故〕不得不貴也。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實)〔質〕,各得其庇蔭,不傷其體矣。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因」字,據陶鴻慶説校改。陶説:「於道言『由』,於物不當言『由』,本作『何因而形?物也』。下文云:『唯因也,故能無物而不形』,承此言。」按,陶説是,「因」、「由」形近而誤。
「隨其所因」之「因」字,疑當作「由」。王弼老子指略説:「稱必有所由」,義與此同。
「故曰」之「曰」字,據陶鴻慶説校删。按,此處並非復述經文,不當有「曰」字。
「命並作爵」四字,據道藏集注本校删。道藏集注本説:「明皇、王弼二本『命』並作『爵』。」此當爲校者按語,意謂明皇、王弼兩種本子中經文「莫之命而常自然」之「命」字,均作「爵」字。非王弼注文甚明,不知何時竄爲注文。紀昀及易順鼎均説:「此係校語誤作王弼注。」
「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句,據易順鼎、宇惠説增補並校改。易説:「初學記卷九、文選辨命論注並引老子曰:『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王弼曰:『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今注奪去六字,又『質』誤爲『實』,遂至不詞。」按,道藏集注本「謂成其實」正作「謂成其質」,可見原脱「亭謂品其形,毒」六字,後而改「質」字爲「實」。又,「各得其庇蔭」句,東條弘説,疑「各」上脱「物」字,當作「物各得其庇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