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注·上篇


十五章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强爲之容。豫焉若冬涉川,

冬之涉川,豫然若欲度,若不欲度,其情不可得見之貌也

猶兮若畏四鄰,

四鄰合攻中央之主,猶然不知所趣向者也。上德之人,其端兆不可覩,(德)〔意〕趣不可見,亦猶此也。

儼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凡此諸若,皆言其容象不可得而形名也

孰能濁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夫晦以理,物則得明;濁以静,物則得清;安以動,物則得生。此自然之道也。孰能者,言其難也。徐者,詳慎也。

保此道者不欲盈,

盈必溢也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蔽,覆蓋也



校勘記

 「若」,道藏本作「者」字。

 道藏集注本無「貌也」之「也」字。

 「猶然」,遲疑不決貌。道藏集注本無「趣向者也」之「者」字。

 「意」字,據陶鴻慶説校改。陶説:「十七章注云:『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見也,其意趣不可得而覩也。』與此同。」

 道藏取善集引此節注作:「藏精匿炤,外不異物,混同波塵,故曰若濁。」疑非王弼注文。

 道藏集注本脱此句注。

 道藏集注本脱此句注。

字數:231,最後更新時間: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