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子道德經注
    1. 下篇
      1. 七十章

老子道德經注·下篇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可不出户窺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無爲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惑於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於榮利,故曰「莫之能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

宗,萬物之(宗)〔主〕也;君,萬(物)〔事〕之主也。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唯深,故知之者希也。知我益希,我亦無匹,故曰「知我者希,則我(者)貴」也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被褐者,同其塵;懷玉者,寶其真也。聖人之所以難知,以其同塵而不殊,懷玉而不渝,故難知而爲貴也。



 「主」字,據陶鴻慶説校改。陶説:「宗亦主也。注釋『宗』、『君』二字義無區别。疑原文當云:『宗,萬物之主也。』」按,陶説是。四章:「淵兮似萬物之宗」,注:「形雖大,不能累其體;事雖殷,不能充其量。萬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淵兮似萬物之宗乎?」亦以「主」釋「宗」,可爲證。

 「事」字,據道藏集注本校改。陶鴻慶亦説當作:「君,萬事之主也。」經文及下節注文均作「事有君」可證。

 此句注文文義不明,疑有錯誤。宇惠説:「不得不知之也」句下「不」字疑爲「而」字之誤。按,疑「有知」之「有」爲「無」之訛,「不知」之「不」爲「我」之訛。經文説:「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注文正釋此意,故當作「故無知之人,不得我知之也」。「無知之人」,指不懂得「言有宗,事有君」之道理的人,因此,也就不能懂得「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亦即「不得我知之也」。「不得我知之」,如説:不能知道我,所以經文説:「知我者希」,注:「唯深,故知之者希也。」

 「我亦無匹」之「亦」字,陶鴻慶説:「當作『益』。」

 「者」字,據道藏集注本校删。按,觀王弼注文之義不當有「者」字。注文之義謂,知我者愈少,於是我就貴重了。下節注文説:「聖人之所以難知,以其同塵而不殊,懷玉而不渝,故難知而爲貴也」,正申述此意。若有「者」字,則「則」字當作「效法」義解,則於上下文義不可通。注文所以衍此「者」字,乃由於老子經文:「則我者貴」句已衍「者」字而沿誤。馬叙倫據傅奕本校訂,經文「則我者貴」,無「者」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經文此句亦均作「則我貴矣」可證。

 「懷」,馬叙倫説:「當作『褱』,説文:『褱,{⿳六包𧘇}也。』今通用『懷』。」「懷玉」,即把玉包裹起來,不使其顯露出來。按,馬説是。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經文「懷」字,正均作「褱」。

 「不渝」,道藏取善集引作「不顯」。按,「渝」爲變、汚之義。觀此注上下文義作「不渝」不可通,而以作「不顯」義爲長。「懷玉而不顯」,意即把寶玉包裹起來,不使其顯露。又,「渝」字疑爲「矜」字之誤。上文説:「懷玉者,寶其真也。」四十一章:「質真若渝」,王注:「質真者,不矜其真,故〔若〕渝」,可證此處當作「不矜」。「同塵而不殊」、「懷玉而不矜」對文同義。此處作「不渝」者,疑涉四章王弼注:「同塵而不渝其真」句而誤。

字數:205,最後更新時間: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