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經河上公章句·卷三
聖人無常心,
以百姓心爲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爲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注,用也。百姓皆用其耳目爲聖人視聽也。
聖人皆孩之。
1、〔一〕顧本「重」字上有「不」字。
2、〔二〕P二六三九「貴因循」作「動因循」。顧本與道藏本「若自」作「若似」。
3、〔三〕强本句首有「以」字。
4、〔四〕影宋本漏「聖人」二字,據S三九二六補。
5、〔五〕S三九二六句末有「者」字。
6、〔六〕影宋本此句原作「百姓雖有不善者」,今從治要改作「百姓爲不善」,與後文「百姓爲不信」句相應。
7、〔七〕顧本、强本與S三九二六「使」下有「爲」字。P二六三九「之」字作「而」。意林此段作「不善則教道使就善」。
8、〔八〕S三九二六作「得善矣」。
9、〔九〕〔一五〕顧本兩句並作「聖人德化」,S三九二六作「百姓得化」。
10、〔一〇〕顧本作「百姓爲善矣」。
11、〔一一〕〔一二〕S三九二六兩句末並有「者」字。
12、〔一一〕〔一二〕S三九二六兩句末並有「者」字。
13、〔一三〕S三九二六「使信也」作「使爲信」。P二六三九無「之」字。又意林此段略作「亦以教道」。
14、〔一四〕S三九二六作「得信矣」。
15、〔九〕〔一五〕顧本兩句並作「聖人德化」,S三九二六作「百姓得化」。
16、〔一六〕顧本此句作「百姓爲信矣」。
17、〔一七〕「怵怵」,釋文云:「河上本作惔」,又引簡文云:「河上公作怵。」陳景元謂「河上公本作怵怵」。
18、〔一八〕「怵怵常恐怖」,顧本作「常怵怵恐懼」。道藏本與S三九二六「恐怖」作「恐懼」。
19、〔一九〕S三九二六「驕奢」作「{⿰忄⿱有冋}奢」。
20、〔二〇〕顧本無句首「言」字,「渾」作「混」。S三九二六無「濁」。
21、〔二一〕S三九二六句首有「言」字。道藏本與集注本「孩嬰」並作「嬰孩」,S三九二六作「孩兒」,强本與P二六三九作「蠕虫」,顧本作「育」。
22、〔二二〕强本「長養之」作「養之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