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經河上公章句·卷四
大國者下流,
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勝牡,
以静爲下。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
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1、〔一〕影宋本無「者」,據S三九二六與取善集補。
2、〔二〕影宋本漏「江海」二字,據顧本、S三九二六與取善集補。又道藏本此句作「治大國如江海者居下流」。
3、〔三〕顧本與S三九二六「細」字上有「於」。S三九二六「逆」作「𨒫」。P二六三九「微」字作「流」。
4、〔四〕影宋本無「者」,據顧本、强本、S三九二六補。
5、〔五〕道藏本「士」字上多一「之」字。
6、〔六〕影宋本「唱」作「昌」,道藏本作「倡」,集注本作「愠」,今從顧、强二本與S三九二六、P二六三九改正。
7、〔七〕「能屈男」,影宋本誤作「勝屈於男」,集注本作「屈於男」,强本、P二六三九、S三九二六均作「能屈男」,顧本作「能屈男者」,道藏本與西域殘片作「能屈於男」。今從强本與敦煌本。
8、〔八〕道藏本作「勝陰陽」,西域殘片作「隱勝陽」。取善集句末有「者」字。
9、〔九〕影宋本誤作「以安盡」。今據强本、顧本、P二六三九、S三九二六補「其」字。又據顧本、强本、S三九二六、P二六三九、道藏本、集注本與取善集改「盡」爲「静」。
10、〔一〇〕P二六三九、S三九二六、顧本、强本與取善集皆無「之」字。
11、〔一一〕道藏本無「静爲謙下」四字。
12、〔一二〕西域殘片「取」下有「於」字。道藏本與P二六三九「取」字並作「聚」。
13、〔一三〕顧本「之」作「者」。
14、〔一四〕顧本「有」作「取」。
15、〔一五〕顧本與道藏本「大小」倒作「小大」。
16、〔一六〕P二六三九「而取」作「而{⿱取𠇍}」,道藏本作「以{⿱取𠇍}」。
17、〔一七〕强本「義」下有「讓」字。
18、〔一八〕影宋本「不失下」誤作「不可失」,據顧本、道藏本、集注本與取善集改正。
19、〔一九〕影宋本「小國」誤作「人國」,據顧本、强本、道藏本、集注本與取善集改正。又顧本「牧」作「取」。
20、〔二〇〕影宋本「入」誤作「使」,道藏本作「欲」,今從S三九二六改作「入」。
21、〔二一〕P二六三九與S三九二六均無「夫兩者」。
22、〔二二〕道藏本「大」上有「故」字。
23、〔二三〕道藏本句末多一「欲」字。
24、〔二四〕道藏本「又宜爲謙下」作「尤宜謙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