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經河上公章句·卷四


任爲第七十三


勇於敢則殺,

勇〔於〕敢有爲,則殺〔其〕身

勇於不敢則活。

勇於不敢有爲,則活其身

此兩者

謂敢與不敢也

或利或害。

活身爲利,殺身爲害。

天之所惡,

惡有爲也。

孰知其故?

誰能知天意之故而不犯〔之〕

是以聖人猶難之。

言聖人之明德猶難於勇敢,况无聖人之德而欲行之乎

天之道,不争而善勝,

天不與人争貴賤,而人自畏之

不言而善應,

天不言,萬物自動以應時

不召而自來,

天不呼召,萬物皆負陰而向陽

繟然而善謀

繟,寬也。天道雖寬博,善謀慮人事,修善行惡,各蒙其報也。

天網恢恢,踈而不失

天所網羅恢恢甚大,雖踈遠,司察人〔之〕善惡,無有所失



校勘記

1、〔一〕影宋本漏「於」,據道藏本補。

2、〔二〕影宋本「則」作「即」,據S三九二六、P二六三九、顧本、强本、道藏本與集注本改。又影宋本漏「其」,據S三九二六與道藏本補。又顧本句末有「矣」。

3、〔三〕强本句末有「者也」。

4、〔四〕道藏本句首有「知」字,强本與P二六三九句首有「常知」二字。

5、〔五〕取善集句首有「兩者」二字。

6、〔六〕「而不犯之」,影宋本「漏」之字,强本、道藏本並作「不犯之」,顧本作「不敢犯也」,今從S三九二六作「而不犯之」。

7、〔七〕道藏本無「之」。

8、〔八〕S三九二六無「而」。顧本「欲行」作「敢行」,道藏本作「能行」。

9、〔九〕治要與P二六三九無「之」。

10、〔一〇〕治要、P二六三九、强本無「自」。S三九二六「自」作「皆」。

11、〔一一〕影宋本「以應時」原作「應以時」,今據S三九二六、P二六三九、治要、顧本、强本、道藏本與集注本改正。又顧本句首有「而」。

12、〔一二〕顧本、S三九二六句末多「萬物」二字,與下句首「萬物」二字相連。

13、〔一三〕道藏本「皆」字下有「自」。

14、〔一四〕釋文謂「繟」字河上作「墠墠,寬也」。

15、〔一五〕顧本「寬也」作「寬大也」。

16、〔一六〕P二六三九、S三九二六「網」作「綱」。

17、〔一七〕治要、S三九二六「踈」作「疏」。

18、〔一八〕危大有與道藏本「天所」作「天之」。顧本、道藏本、治要「網羅」作「羅網」,P二六三九、S三九二六作「羅綱」。

19、〔一九〕顧本、道藏本「雖」下有「則」,危大有本有「曰」。S三九二六與治要「踈」作「疏」。

20、〔二〇〕顧本、道藏本「司察」作「若司察」,危大有作「而察」。又危大有本「人」下有「之」字。

21、〔二一〕道藏本作「無所失也」,P二六三九作「無有失之」。

字數:228,最後更新時間: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