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經河上公章句·卷二
道常無名,
道朴雖小,微妙無形,天下不敢有臣使道者也。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始制有名。
始,道也。有名,萬物也。道無名,能制於有名;無形,能制於有形也。
名亦既有,
天亦將知之。
知之,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1、〔一〕强本「道」作「大道」。
2、〔二〕影宋本「弛」原作「施」,據顧本、道藏本與集注本改。
3、〔三〕强本此句上有「能大能小」四字。
4、〔四〕釋文云:「天下莫能臣也,河上本作天下不敢。」
5、〔五〕道藏本無「道無爲」三字。
6、〔六〕顧本與道藏本「德也」作「德化」。
7、〔七〕「天相應合」,道藏本作「天地相合」,顧本作「天地更相應合」。
8、〔八〕「天即降下」,影宋本原作「天即下」三字,道藏本作「則天降」,顧本作「則天降下」。今據道藏本與顧本補「降」字。
9、〔九〕廣明幢句末有「焉」字。
10、〔一〇〕影宋本缺「甘露」二字,從道藏本補。
11、〔一一〕道藏本此句作「而皆自均調如一」。
12、〔一二〕强本此句作「故身致毁辱」。
13、〔一三〕影宋本「法道」誤作「去道」,據顧本、道藏本、集注本改正。
14、〔一四〕顧本此句作「天亦將知自止」。
15、〔一五〕顧本作「夫知止」。案據顧本注文,疑河上一本經文作「天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16、〔一六〕道藏本「神靈」作「神明」。
17、〔一七〕影宋本「譬言」誤作「言言」,據顧本與集注本改正。道藏本此處作「譬道在天下」五字。
18、〔一八〕「相流通也」,道藏本作「之相流通」,顧本作「流行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