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經河上公章句·卷三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吾是以知無爲之有益。
不言之教,
無爲之益,
法道無爲,治身則有益〔於〕精神,治國則有益〔於〕萬民,不勞煩也。
天下希及之。
1、〔一〕影宋本漏「者」字,據治要、顧本、强本、S三九二六、P二六三九、道藏本與集注本補。道藏本「堅」作「剛」。
2、〔二〕影宋本漏「於」字,據治要、P二六三九、S三九二六、道藏本與范應元本補。
3、〔三〕强本、P二六三九與S三九二六句首有「夫」字。取善集「謂」字作「者」。
4、〔四〕影宋本此句原誤作「通神羣生也」,S三九二六作「通養群生」,P二六三九作「通神羣生」,道藏本與取善集作「通於神明濟於群生」,今從顧本與强本改作「通神明濟群生也」。
5、〔五〕道藏本「道」字下有「之」。
6、〔六〕顧本與道藏本「法道」倒作「道法」。
7、〔七〕影宋本「帥」作「師」,據治要、S三九二六與集注本改正。道藏本「以」作「於」。
8、〔八〕〔九〕影宋本缺兩「於」字,據道藏本補。顧本與P二六三九無上「則」字,「萬民」作「萬人」。
9、〔八〕〔九〕影宋本缺兩「於」字,據道藏本補。顧本與P二六三九無上「則」字,「萬民」作「萬人」。
10、〔一〇〕顧本「勞煩」倒作「煩勞」。
11、〔一一〕顧本作「天下者」。治要、P二六三九、强本與集注本作「天下謂」。
12、〔一二〕集注本無「有」。S三九二六無「道」字。
13、〔一三〕「無爲之治身治國也」,治要作「無爲之治,無爲之治,治身治國也」。强本作「無爲,無爲之治,治身治國者同也」。S三九二六作「無爲,治身治國者也」。道藏本作「之無爲,無爲之治,治身治國也」。顧本作「之無爲,治身治國也」。P二六三九作「無爲,無爲之治身治國者也」。各本互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