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經河上公章句·卷四
用兵有言:
吾不敢爲主,
而爲客;
不敢進寸,而退尺。
是謂行無行,
仍無敵,
執無兵。
雖欲執持之,若無兵刃可持用也。何者?傷彼之民罹罪於天,遭不道之君,愍忍喪之痛也。
禍莫大於輕敵,
故抗兵相加,
1、〔一〕集注本「託己」作「託此」。
2、〔二〕影宋本無「我」,據道藏本與S三九二六補。顧本此句作「我不敢先興兵也」。强本無「我不敢」三字。
3、〔三〕S三九二六、治要、顧本、强本「倡」皆作「唱」。
4、〔四〕道藏本無「用」。强本「當」作「常」。
5、〔五〕顧本「城」下有「池」。
6、〔六〕危大有本「止」字作「正」。
7、〔七〕影宋本漏「欲」,據危大有補。
8、〔八〕影宋本及各本此句原作「不行執也」,於義不通,今據危本改正。
9、〔九〕S三九二六「臂」字作「{⿰𫵔辛}」。注文同。
10、〔一〇〕影宋本無「攘臂」二字,據顧本補。道藏本此句作「雖有大怒者」,强本作「不怒」,P二六三九、S三九二六作「大怒」,皆未善。
11、〔一一〕道藏本無「若」。
12、〔一二〕影宋本此句原作「雖欲仍引之心」,天禄本作「雖欲仍於之心」,顧本與道藏本作「雖欲行仍引之心」,皆難以解説,今從危大有本删去句末「心」字。又危本此句與下句兩「仍」字並作「扔」。
13、〔一三〕S三九二六「仍也」作「仍引」,P二六三九作「仍之」。
14、〔一四〕S三九二六「執持」作「執治」。
15、〔一五〕危大有此句作「若無兵可持也」。
16、〔一六〕S三九二六「民」字下有「無辜」二字。P二六三九「之」字作「者」。
17、〔一七〕S三九二六「不道」作「无道」。道藏本「不」字上有「於」字。
18、〔一八〕强本「䘮」作「哀」。道藏本「䘮」上有「傷」字。顧本此句作「不忍䘮之也」,P二六三九作「隱忍哀痛之」。
19、〔一九〕P二六三九、S三九二六「欺輕」倒作「輕欺」。集注本「敵家」作「敵人」。
20、〔二〇〕强本此句作「輕戰則敗亡也」,顧本作「輕戰而貪財寳也」。
21、〔二一〕S三九二六此句作「輕敵則幾亡吾寳」。
22、〔二二〕影宋本「敵家」作「敵者」,集注本作「敵人」,今據顧本、强本、治要、P二六三九與道藏本改正。又S三九二六與道藏本「欺輕」並倒作「輕欺」,P二六三九無「輕」字。
23、〔二三〕S三九二六「身也」作「於身」。
24、〔二四〕影宋本漏「相」,據强本補。P二六三九「相戰」作「對戰」。
25、〔二五〕道藏本與治要此句作「則哀勝也已」,P二六三九作「則哀者勝矣」。
26、〔二六〕S三九二六「仁」作「人」。
27、〔二七〕道藏本「不遠於死」作「不遠於己」,强本作「不近於死也」,顧本作「必遠於輕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