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經河上公章句·卷四


恩始第六十三


爲無爲,

因成循故,無所造作

事無事,

〔不〕預設備,除煩省事也。

味無味。

深思遠慮,味道意也

大小多少。

陳其戒令也。欲大反小,欲多反少,自然之道也

報怨以德。

脩道行善,絶禍於未生也

圖難於其易

欲圖難事,當於易時,未及成也

爲大於其細。

欲爲大事,必作於小,禍亂從小來也。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從易生難,從細生著〕

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

處謙虚,天下共歸之也。

夫輕諾必寡信,

不重言也

多易必多難。

不慎患也。

是以聖人猶難之,

聖人動作舉事,猶〔猶〕進退,重難之,欲塞其源也

故終無難。

聖人終身無患難之事,由避害深也



校勘記

1、〔一〕影宋本原作「因成脩故」,强本作「因成修之」,顧本作「因循而成」,今從S三九二六改作「因成循故」。

2、〔二〕道藏本「造作」作「改作」,S三九二六作「造爲」。

3、〔三〕影宋本原作「豫有備」,强本、P二六三九、S三九二六作「豫設備」,道藏本作「預設備」,皆與經文之義不合,今從顧本改作「不預設備」。

4、〔四〕顧本作「味道之意」。

5、〔五〕强本與P二六三九皆無「之」。

6、〔六〕顧本作「行善修道」,明本意林作「修身行善」。

7、〔七〕道藏本「未生」作「未萌」。

8、〔八〕意林與天禄本無「其」。

9、〔九〕道藏本無「欲圖」,意林無「欲」。集注本「欲圖」作「欲同」。

10、〔一〇〕意林作「先於其時」。

11、〔一一〕道藏意林作「求成也」,明本意林作「未成也」。

12、〔一二〕S三九二六「於小」作「於細」。P二六三九「欲爲」作「欲作」。

13、〔一三〕此二句注僅集注本有,影宋本及其餘各本均無,疑係宋人所加,今姑存之。又顧本有注文「明上文所預圖」。

14、〔一四〕道藏本「聖人」作「大人」。

15、〔一五〕强本無「虚」,P二六三九「虚」字作「卑」。

16、〔一六〕P二六三九作「不重言思」。

17、〔一七〕影宋本少一「猶」字,據S三九二六補。

18、〔一八〕道藏本「源」上有「故」。

19、〔一九〕影宋本「由」作「猶」,據S二九二六、P二六二九、顧本、强本、治要與道藏本改。

字數:231,最後更新時間: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