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經河上公章句·卷二
孔德之容,
唯道是從。
唯,獨也。大德之人不隨世俗所行,獨從於道也。
道之爲物,唯怳唯忽。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此。
此,今也。以今萬物皆得道〔之〕精氣而生,動作起居,非道不然。
1、〔一〕「有大德之人」,强本作「大德之容」。
2、〔二〕道藏本「謙卑」作「謙冲」。
3、〔三〕强本無「之」字。
4、〔四〕「怳忽」,顧本作「怳惚」,强本與集注本作「恍惚」。
5、〔五〕影宋本此句原作「於其無所定也」,强本與顧本作「於其所也」。今從道藏本改。
6、〔六〕天禄本「象」字作「像」。
7、〔七〕「唯」字顧本與强本均作「雖」。古「唯」、「雖」、「惟」可通用,説見王引之經傳釋詞,此處「唯」字應讀作「雖」。又「忽怳」,顧本作「惚怳」,强本與集注本作「恍惚」,道藏本作「窈冥」。
8、〔八〕「其中獨有萬物法象」,影宋本原作「之中獨爲萬物法象」,於義不通。顧本作「其中獨爲萬物設法象」,亦費解。今據道藏本改。又顧本、天禄本與集注本「象」字均作「像」。
9、〔九〕俞樾云:「惚兮怳兮」二句,應在「恍兮惚兮」二句之下。案今道藏河上本正與俞説相合。
10、〔一〇〕顧本「唯」作「雖」,强本作「之」。又顧本「怳忽」作「怳惚」,强本作「恍惚」,集注本作「恍忽」。
11、〔一一〕影宋本「生化」原作「主化」,集注本作「造化」。今據强本改正。
12、〔一二〕顧本「唯」作「雖」。道藏本缺「無形」二字。
13、〔一三〕强本「也」作「之」。顧本「也」字上有「以立形神」四字。
14、〔一四〕影宋本「道」字原作「存」,據上下文義應作「道」,今從顧本、强本、道藏本及集注本改。又影宋本「神妙」原作「其妙」,今從顧本、道藏本與集注本改。强本無「神妙」二字,亦通。
15、〔一五〕强本「有」字作「真」。
16、〔一六〕强本無「藏」字。
17、〔一七〕道藏本此句作「信在其中」。
18、〔一八〕影宋本「從」字原作「自」。今據顧本、强本、道藏本、集注本與取善集改。
19、〔一九〕俞樾曰:甫與父通,河上注曰「父始也」,然則衆甫即衆父矣。
20、〔二〇〕「言道禀與」,顧本「道」字下多一「能」字。道藏本無「與」字。强本無「道禀與」三字。
21、〔二一〕强本「始」字作「之」。
22、〔二二〕廣明幢無「之」字。釋文云此句「河上一本直云吾何狀也」。
23、〔二三〕道藏本無此句注文。强本無「從」字。顧本「從」字上有「萬物」二字。
24、〔二四〕强本「萬物」下有「之精」二字,「道」字下有「之」字。影宋本原無「之」字,從强本補。
25、〔二五〕强本與顧本句首均多一「人」字。
26、〔二六〕强本「非」字下有「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