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經河上公章句·卷四
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爲小,儉約不奢泰。民雖衆,猶若寡少,不敢勞之也。
人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無怨惡於天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惡衣,不貴五色。
安其居,
樂其俗。
樂其質朴之俗,不轉移也。
相去近也。
1、〔一〕S三九二六「寡」作「{⿱宀直}」,後文同此。
2、〔二〕道藏本「小」字下有「國」。
3、〔三〕道藏本與取善集「儉」字上有「示」。顧本此句作「示以儉約,不爲奢泰」。
4、〔四〕顧本「民」字上有「人」。
5、〔五〕取善集無「猶」,强本「猶」作「由」。顧本、治要、道藏本「少」作「乏」,强本作「之」。
6、〔六〕顧本「之」作「役」。治要、S三九二六、强本、道藏本、
7、〔七〕影宋本原無「民」字,譣注文云:「使民各有部曲什伯」,則河上本顯有「民」字,今據强本補。
8、〔八〕天禄本「民」作「人」。集注本「有」作「長」。顧本「伯」作「百」。
9、〔九〕顧本此句作「貧富貴賤不相侵犯也」。S三九二六「不相犯也」作「不相侵暴」。
10、〔一〇〕影宋本漏「者」字,據S三九二六、顧本、强本與道藏本補。
11、〔一一〕影宋本「民」字原作「人」,據顧本、强本、S三九二六。道藏本與集注本改。又集注本無句首「不」字。道藏本「召」字作「實」,「良時」作「之時」。
12、〔一二〕顧本句首「君」字上有「人」。治要「爲民」作「爲人」。
13、〔一三〕强本無「而」。顧本「貪生」作「貴生」。
14、〔一四〕强本無「而」。
15、〔一五〕影宋本漏「民」字,據S三九二六、强本、集注本、治要與取善集補。又顧本「民」下有「各」字。强本「政」作「正」。
16、〔一六〕「徙離其常處」,S三九二六作「徙以離其常」,强本作「徙離其常也」,治要作「離其常處也」,道藏無「徙離」二字。
17、〔一七〕影宋本「輿」作「轝」,據S三九二六、治要與道藏本改。又釋文云:「輿,音餘,河上曰車。」
18、〔一八〕顧本、强本「静」作「浄」。
19、〔一九〕顧本、强本「煩」字作「繁」。
20、〔二〇〕影宋本「遊」誤作「游」,據顧本、强本、S三九二六、道藏本、集注本改。又治要無「遊娱也」。
21、〔二一〕顧本「去」作「弃」。
22、〔二二〕顧本「無」作「不」。
23、〔二三〕S三九二六「蔬食」作「以䟽食」。顧本「食」作「餐」。
24、〔二四〕S三九二六、道藏本「漁」並作「魚」。集注本此句作「不思食百牲也」。
25、〔二五〕治要「服」作「衣」。
26、〔二六〕顧本作「安其茅茨之居」。
27、〔二七〕意林、廣明幢「鄰」作「隣」。
28、〔二八〕廣明幢「狗」字作「㺃」,意林、强本、道藏本皆作「犬」。
29、〔二九〕影宋本漏「死」字,據S三九二六、强本、意林、治要、道藏本補。
30、〔三〇〕治要、意林並作「無情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