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素問懸解
    1. 卷五
      1. 病論
        1. 風論(三十二)

素問懸解·卷五·病論


風論(三十二)


黃帝問曰:風之傷人也,或爲寒熱,或爲熱中,或爲寒中,或爲癘風,或爲偏枯,或爲風也,其病各異,其名不同,或內至五臟六腑,不知其解,願聞其說。

問義詳下文。

岐伯對曰: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衰飲食,其熱也則消肌肉,使人怢慄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風氣藏於皮膚之間,泄其衛氣,衛氣愈泄而愈斂,故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以疏泄爲性,善行而數變,有時風強而衛不能斂,腠理開則灑然寒,有時衛強而風不能泄,皮毛閉則熱而悶。其寒也則飲食衰減,其熱也則肌肉消爍,使人怢慄戰搖而不能食,名曰寒熱。此或爲寒熱之義也。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內眥,其人肥則風氣不得外泄,爲熱中而目黃,人瘦則外泄而寒,爲寒中而泣出。

陽明行身之前,起於承泣,(穴在目下。)風氣與陽明之經俱入,循脈而上至目內眥(陽明,胃脈,入胃者,入胃之經,非入胃腑,故循脈上行),其人肥則腠理致密,風氣不得外泄,郁其經腑之陽,爲熱中而目黃(木主五色,入土爲黃,陽明戊土爲風邪所閉,風木鬱遏於濕土之中,肝竅於目,是以目黃)。人瘦則皮毛疏豁,風氣外泄,亡其經腑之陽,爲寒中而泣出(腎主五液,入肝爲淚,風木升泄,是以泣出),此或爲熱中、或爲寒中之義也。

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腧,散於分肉之間,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膹䐜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或名曰寒熱。癘者,由營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胕與腐同。

太陽行身之後,起於睛明,(穴在目內眥。)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腧(臟腑諸腧),散於周身分肉之間,與衛氣干礙,其道路不通利,衛氣梗阻,故使肌肉膹郁䐜脹而發瘡瘍,衛氣有所凝滯而不行,無以充養肌肉,故其肉有不仁也(麻木不知痛癢)。風寒客於經脈而不去,瘡癘叢生,名曰癘風,或名曰寒熱。癘者,由衛氣壅阻,營血熱腐,其脈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顏色敗,皮膚瘍潰(肺主衛氣,開竅於鼻,衛阻肺病,故鼻柱壞。血主華色,營血熱腐,故色敗也)。「仲景脈法」:風氣相摶,必成隱疹,身體爲癢,癢者名泄風,久久爲痂癩,即此理。此或爲癘風之義也。

風中五臟六腑之腧,亦爲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爲偏風。

五臟六腑之腧,皆在太陽之經,風與太陽俱入,中於五臟六腑之腧,隨腧穴而入臟腑,亦爲臟腑之風,此或內至五臟六腑之義也。不入臟腑,隨穴腧而各入其左右經脈之門戶,所中則筋膜捲縮,而爲偏風,此或爲偏枯之義也。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爲腦風。風入系頭,則爲目風,眼寒。新沐中風,則爲首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爲內風。飲酒中風,則爲漏風。久風入中,則爲腸風飧泄。外在腠理,則爲泄風。

風府,督脈之穴,在項後,風氣隨風府而上,入於腦內,則爲腦風。風入繫戀頭目,則爲目風,眼寒(眼流冷淚)。新沐(沐發)中風,則爲首風。入房汗出中風,裏氣方虛,則爲內風。飲酒中風,汗液漏泄,則爲漏風。久風入中,耗其肝血,風木陷沖,則爲腸風飧泄。若不入中,而外在腠理,肌表疏泄,則爲泄風。此或爲風也之義也。(或爲風也,爲諸風也,指腦風以下言)

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

首風之狀,風泄於上,頭面多汗惡風。風在頭上,遏其陽氣,當先其風發之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室,至其風發之日,表氣疏泄,則病少愈也。

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

漏風之狀,皮毛蒸泄,常不可單衣,(身體煩熱故也。)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表泄惡風,衣服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也。

泄風之狀,上漬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乾,身體盡痛則寒,其風不能勞事。

泄風之狀,上焦漬濕多汗,汗出泄於衣上,口中乾燥,身體盡痛,汗多陽亡則寒,其風不能勞事也。

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乃爲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

內外感傷,皆由風閉皮毛,郁其裏氣而成,故風者百病之長也。其先不過感冒,而人之本氣,百變不同,至其變化,乃各因人之本氣損傷,而爲他病也。無有常方,然致有諸色風氣也。

帝曰:五臟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岐伯曰: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爲肝風,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爲心風,以季夏戊己傷於邪者爲脾風,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爲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邪者爲腎風。

五臟各以自王之日傷於風邪者,臟氣虛而皮毛疏也。

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

肝以風木而主疏泄,故多汗惡風。肺主悲,木病而金刑之,肺氣旺,故善悲。蒼,木色也。肝脈循喉嚨,入頏顙,風動津耗,故嗌乾。肝氣不舒則善怒。肝主筋,宗筋痿廢,故時憎女子。肝竅於目,故診在目下,肝病者眥青(《靈樞·五閱五使》語),故其色青也。

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

心爲君火,性亦疏泄,故多汗惡風。心主喜,病則心神不暢,故焦絕而善怒嚇。赤,火色也。《難經》:心色赤,其聲言,故病甚則言不可快。心竅於舌,故診在口,其色赤也。

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墮,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脾爲濕土,濕蒸竅泄,故多汗惡風。土氣困乏,故身體怠墮。脾主四肢,故四肢不欲動。黃,土色也。脾主五味,故病則不嗜食。鼻在面部之中,其位應土,故診在鼻上,其色黃也。

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短氣時咳,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

肺主收斂,收斂失政,故多汗惡風。白,金色也(皏,白色)。肺氣上逆,故短氣時咳。日暮肺金不降,氣道愈阻,故晝差暮甚。眉上,闕庭之部,外司肺候,故診在眉上,其色白也。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

腎主蟄藏,蟄藏失政,故多汗惡風。水浸頭面,故痝然浮腫(「腹中論」:病腎風者,面胕然)。腎脈貫脊,經郁,故脊痛不能正立。炲,水色也。腎開竅於二陰,隱曲,前陰也,不利,不通利也。脾主肌肉,水邪侮土,故診在肌上,其色黑也。

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膈塞不通,食飲不下,腹善滿,失衣則䐜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胃脈下人迎,入缺盆,胃氣上逆,濕熱鬱蒸,故頸上多汗惡風。臟腑諸風,皆多汗惡風者,風性疏泄,竅開而表虛也。胃土上逆,濁氣升填,故胸膈閉塞,飲食不下也。胃腑瘀濁,故善脹滿。失衣則風乘表虛侵襲皮毛,郁其腑氣,故作䐜脹。食寒不消.故生泄利。胃主肌肉,濁氣堙塞,飲食不化,莫能生長肌肉,故其診形瘦而腹大也。

帝曰:勞風爲病何如?岐伯曰:勞風法在肺下,其爲病也,使人強上冥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爲勞風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則傷肺,肺傷則死也。帝曰:善。(此段舊誤在「評熱病論」。)

勞風者,勞傷而感風邪者也。勞風法在肺下,肺主皮毛,感則皮毛閉束,郁其肺氣,肺氣壅阻,故生嚏噴嗽喘之證,而勞風之原,則法在肺下,肺下者,胃也。緣勞傷中氣,胃土上逆,肺無降路,而再感風邪,閉其皮毛,又復不得外泄,郁遏沖逆,是以病也。其爲病也,使人項背強上,雙目冥視,唾出於口,膠黏若涕,惡風而振寒,此爲勞風之病。治法以救其俯仰爲主,以其氣逆而不降,則其身仰而莫俯,調其氣道,升降復舊,則俯仰如常矣。蓋肺金清降,霧氣化水,注於膀胱,水道通利,則肺氣不郁,法在膀胱通利,巨陽引精而已。而巨陽引精之權,全在陽明胃土下行,肺有降路,則氣化水生,下注水府,而川瀆流通,肺郁清徹矣。陽明右降,巨陽引精者,三日而病已,中年胃弱,降令稍遲者五日,末年胃衰,降令再遲者七日,肺郁悉下,氣道清通,咳出青黃濁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則升降復而俯仰平,其病全瘳。不出則肺郁不下,痞塞蒸腐,而傷肺臟,肺傷則死也。(化生肺癰之類)

字數:2624,最後更新時間: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