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堅瓠八集卷之三
    1. 李無競遇仙
    2. 睹蛙求學
    3. 小半觔謠
    4. 江斗奴
    5. 瞽識王教師
    6. 觀物吟
    7. 娶九姨
    8. 傅大士
    9. 濟顛贊
    10. 陳圖南
    11. 徐仙
    12. 宋明
    13. 撲滿
    14. 釣臺
    15. 改姓
    16. 天目山
    17. 謝疊山卻衣
    18. 李方山
    19. 楊妃上馬嬌圖
    20. 洞庭閨怨
    21. 韓信嶺
    22. 李昪詠燈
    23. 蠹魚
    24. 踏災行
    25. 總兵對
    26. 募修五臟廟疏
    27. 鄰女吹笛
    28. 美女燒香
    29. 美人踢毬
    30. 美人春睡
    31. 美人濯足
    32. 美女折花
    33. 美人騎馬
    34. 女兒港詩
    35. 箕仙
    36. 伏波祠
    37. 對啟佳句
    38. 杜鵑
    39. 辭職自遣
    40. 邵康節詩
    41. 楊妃羅襪
    42. 楊妃病齒
    43. 鑷白髮
    44. 阿呀歌
    45. 營壽藏
    46. 惠柔侍兒
    47. 詠豆瘢
    48. 感遇
    49. 銘心訓
    50. 祭半齒
    51. 病齒
    52. 無夢詩
    53. 足說
    54. 朱文公足疾
    55. 社酒治聾
    56. 湘東一目
    57. 眼謎
    58. 懺目
    59. 染髮

堅瓠八集卷之三

長洲石農褚人穫學稼纂輯


李無競遇仙

李無競入都調官。至朱仙鎮。見二句爭於道。老嫗曰。我終年匄乞。聚錢數百。此子將去。半載不償。無競取緡如所逋與之。匄者謝曰。吾實逋其錢。君行路人償之。以解吾鬭。家在隆和曲。筠柵青簾。乃吾居也。子能訪我。當有厚酬。無競異其言。後入隆和。果有簾柵。入門。見數句者地爐共火。堂上冠帶者。乃向匄也。揖無競坐。曰。可小酌禦寒。無競疑甚。遜辭。其人勤勸。但濡唇而已。時方大寒。盤中皆夏菓。取小桃三枚。匄者作詩曰。君子多疑即多娛。世人無信即無誠。吾家徑路平如砥。何事夫君不肯行。無競至邸。視桃乃紫金。因大悔恨。再訪之。已不見。詢問皆無有知者。無競琢其金爲飲器。年七十餘。面色紅潤。豈酒濡唇之力乎。

睹蛙求學

松陵俞羨長〖安期〗。農家子也。幼時父令送秧。踏死一蛙。告其父曰。我不拔秧矣。父叩其故。答曰。頃踏死一蛙。挺身於道。恍如人狀。因想人死亦猶蛙耳。欲求爲出類之人。惟有讀書做官。死後不至如蛙之湮沒無聞也。父異其言。而無力延師。遂遊衍於村塾。。聽其句讀。一日。忽動遊學之念。縱步而往。直至太倉州。入一高門。閽人問之。云欲借書讀。閽人以其村童。拒之。適主人送客出。詢知其故。遂留而俾師教之。乃王鳳洲也。後學業日進。攜至都中。一日。虞人獲一麂。諸大老競詠之。鳳洲詩先成。結句苦不佳。改削再四。終不恰意。羨長曰。余有二語。似可用。鳳洲未之許。諸老使吟之。羨長口。雖無頭𧢲異。不與犬羊同。眾共稱賞。

小半觔謠

某善治生。間市肉不得踰四兩。名小半觔。人遂以小半觔呼之。黃九煙〖問星〗曰。此盛德事也。因爲長謠紀之。市肉市肉。震驚神人。乃公終身不飲酒。窮年不茹葷。今朝胡爲忽市肉。咄咄怪事。疇可比倫。〖一解〗。市肉市肉。爰聚童僕。左手提衡。右手啟櫝。有銅如金。有錢如環。把授童僕。不覺掩淚酸心。〖二解〗。童僕受錢。愕胎相視。長跪請命。市肉寧幾。童曰一觔。公怒欲捶。僕曰半觔。怒猶不已。童僕皇恐。莫測公旨。〖三解〗。匐匍再請。聽公何云。徐伸四指。曰小半觔。小半觔者。半觔之半。半而又半。祿已踰算。〖四解〗。僕乃前行。公尾其後。側身躡足。潛伏閭右。僕詣肉肆。錢付屠手。屠方鼓刀。公突而前。曰我市肉。爾爲我添。一增再增。肉重於權。名小半觔。不啻六兩。公挾僕歸。大喜過望。〖五解〗。肉已至家。僕欲持去。公曰無遽。談何容易。比肉我當細區分。安得愴惶暴殄等兒戲。爲我呼㸑婢。此肉謹付汝。汝其善煎烹。一爲乾豆薦祖考。二爲賓客餉師生。三爲君庖饜我口。飫我腹。我與妻妾子女共咀啗。下及汝曹俱彭亨。貓鼠不得竊。犬豕不得爭。餘瀋滿注缶轢釜。須用戛戛嗚珍重。小半觔。此肉良匪輕。〖六解〗。市肉市肉。震驚神人。咄咄怪事。疇可比倫。我聞東海有麒麟。麻姑擘脯世莫陳。公之啖肉。毋乃啖麒麟。吁嗟乎小半觔。〖七解〗。我聞古有豢龍人。飂叔潛醢饗夏君。公之啖肉。毋乃膾龍肝披龍鱗。吁嗟乎小半觔。〖八解〗。我聞天廚內有熊蹯豹胎猩猩唇。惟辟列食羅八珍。公之啖肉。母乃啖熊磻豹胎猩猩唇。吁嗟乎小半觔〖九解〗

江斗奴

齊亞秀者。京師名娼。嘗侍長陵宴。出語人曰。知音天子也。每唱到關目處。即爲舉卮。晚年有目疾。女曰江斗奴。以色藝擅聲宣德問。海內清謐。上下皆以聲妓自娛。英公張輔尤奢參。嘗延三楊飲。命斗奴佐觴。二楊頗降詞色。西楊儼然。南楊乃舉令。各取古詩句有月字在下者云。梨花院落溶溶月。東揚云。舞低楊柳樓心月。西揚云。金鈴犬吠梧桐月。斗奴跪而請曰。妾亦得句。敢言乎。英公咄咄曰。汝當歌各月。毋徒誦也。斗奴歌曰。梨花院落光如雪。犬吠梧桐夜。佳人楊柳樓。舞罷銀蟾滅。者春月。者夏月。者秋月。總不如俺尋常一樣窗前月。諸公稱賞。西揚亦劇飲。東揚至擁之膝。連沃數觥。杯覆。斗奴以羅裙拭之。云血色羅裙翻酒污。英公叱曰。總爲母狗害事。斗奴應曰。妾所接皆公猴耳。眾人大噱。明旦。三公各以緋羅贈之。西楊曰。吾輩老矣。猶爲尤物所動。況少年乎。即奏禁百官宿娼者除名。

堯山堂。三楊與一兵官會飲。文定唱令各誦詩一句。月分四時者。令畢。文定指席中侍妓曰。不可謂秦無人。一妓遽成小詞。捧琵琶歌曰。到春來。梨花院落溶溶月。〖文定句〗。到夏來。舞低楊柳樓心月。〖文敏句〗。到秋來。金鈴大𠯈梧桐月。〖兵官句〗。到冬來。清香暗渡梅稍月。〖文貞句〗。呀。好也麼月。總不如俺尋常一樣窗前月。諸公劇飲。夜分而𣪚。

瞽識王教師

江斗奴演西廂記於勾欄。有江西人觀之三日。登場呼斗奴曰。汝虛得名耳。指其曲謬誤。并科段不合者數處。斗奴恚。留之。乃約明旦當來。而斗奴不測。以告其母。明旦亞秀設酒。俟其來。延坐告之曰。小女藝劣勞長者賜教。恨老妾瞽。不及望見光儀。雖然。尚有耳在。願望高唱以破衰愁。客乃抱琵琶而歌。方吐一聲。亞秀即曰。乞食漢非齊寜王教師耶。何以給我。顧斗奴曰。宜女不及也。客亦大笑。命斗奴拜之。留連旬月。盡其藝而去。

觀物吟

永樂初。道士鄧青陽〖羽〗隱居武當山之南巖。自言居武林時。忘情消白日。高臥看青山。動落花流水之機。適閒雲幽鳥之趣。遂成意外不期然而然之句。初無意於詩也。有觀物吟一卷。中一絕云。人生天地常如客。何獨鄉關定是家。爭似區區隨所遇。年年處處看梅花。其中所存可概見已。

娶九姨

漢劉曄未第時。娶趙冕長女。早亡。有二妹。復欲妻之。曄曰。若是武有之德。固不敢求。如言禹別之州。庶可從命。蓋不欲七姨而欲九姨也。或曰。諺云薄餅從上揭。劉郎𦆵及第。豈得便揀點人家女子耶。曄曰。非敢有擇。七姨骨相寒薄。不可爲婚。遂娶九姨。生七子。皆致貴顯。

傅大士

凡寺中有輪藏者必供一傅木士。問之僧眾。皆妄言無稽。讕言長語載一詩云。袈裟新補片雲寒。足躡儒鞋戴道冠。欲把三家歸一輒。揑沙終是不成團。蓋譏之也。俗云。其云道冠儒履釋袈裟。正此。而搜神記謂其名翕。義烏人。幼通三教書。自號善慧大士。此又不知何據。

濟顛贊

元僧道濟。風狂不餙細行。飲酒食肉。與市井浮沈。人咸以濟顛稱之。始出家靈隱寺。僧厭之。爲人誦經。累有果證。年七十三。端坐而逝。人爲贊曰。非俗非僧。非几非仙。打開荊棘林。透過金剛圈。眉毛廝結。鼻孔撩天。燒了護身符。落紙如雲煙。有時結茅宴坐荒土顛。有時長安市上酒家眠。氣吞九州。囊無一錢。時節到來。奄如脫蟬。勇出利市。八萬四千。稱歎不盡。而說偈言。嗚呼。此所以爲濟顛。

陳圖南

群談採餘。陳圖南莫知所出。有漁人舉網得物甚巨。裹以紫衣。如肉毬狀。擕以還家。溉釜爇薪。將煮食之。曁水初熱。俄雷電繞室大震。漁人惶駭。取出擲地。衣裂兒生。乃從漁人姓陳名摶。後藝祖召至闕。問天下始終事。摶對曰。一汴二杭。三閩四廣。再問對曰。非臣之所知也。明鄭鏜題詩曰。驢背無心大笑還。壺中有藥臥空山。三閩四廣英雄恨。都付先生一夢間。

徐仙

徐仙不知何代人。常於萍鄉郭西山間煉藥。有黃犬廻旋於丹鼎之旁。往返率以爲常。徐異之。以紅線擊其頸。視其所之。至桐坡枸杞叢中。隱而不見。但餘紅線在外。即掘其叢。得根如黃犬狀。持歸蒸之。芬香滿室。徐食之。由此仙去。今山上有徐仙亭。題詠甚多。縣丞卓津題卜算子詞云。流水小灣西。晚坐孤亭靜。不見高人跨寉歸。風水搖清影。 往古與來今。休用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孤月搖山冷。

宋明

春秋時。刺客朱明。幼喪父。膂力絕人。使氣好鬭。母撻之即止。臨終。將所服之襖。所持之杖。遺媳。語明曰。我死之後。爾或剛狠生事。爾妻穿此襖持此杖來諌。即同母也。毋逆我。明受教。後每與人競。妻穿衣持杖前唱曰。母得起禍。明遂納氣而歸。雖挫於人不較也。今人不學朱明之孝。而徒婦言是聽惜哉。

撲滿

撲滿。即今小兒積受罐。以土爲之。畜錢之具。可入不可出。滿則撲之。有聚而不能散者。致有撲滿之敗。可不戒哉。鄒長倩贈公孫弘撲滿一枚。元艾性夫有撲滿吟云。區區小器安足憐。黃金塞塢臍亦燃。宋景濓有撲滿說。意皆誚此。

釣臺

題嚴子陵釣臺詩甚多。有無名氏一詩云。范蠡忘名載西子。介推逃難累山燓。先生正爾無多事。聊把漁竿坐小村。

改姓

嚴子陵本姓莊。避顯宗諱。改姓嚴。子俞子詩云。千古英風想子陵。釣臺緣此幾人登。誰知避諱更嚴氏。灘與州名總誤稱。

天目山

郭璞錢塘天目山詩云。天目山前兩乳長。龍飛鳳舞到錢塘。海門一點巽風起。五百年間出帝王。及高宗中興。建都天目。及主龍山。至度宗甲戌。山崩。京城騷動。時有建遷蹕之議者。未幾宗鼎遂移。有人作詩云。天目山前水嚙磯。天心地脈露危機。西周浸冷觚稜月。未必遷岐說果非。

謝疊山卻衣

謝疊山被難北行。劉洞齋〖華父〗。送以寒衣。不受。曰罹羅納阱。何損麒麟。反君事佻。忍爲狗彘。凡勸吾入燕吐胸中不平而後死者。皆非忠於謀人者也。寜作男兒死爾。不可爲不義屈。豈敢曰將以有爲乎。平生學問。到此時要見分明。辱惠寒衣。義不當受。大顛果聰明識道理。胸中無滯礙。何必受昌黎先生衣服爲別耶。小詩寫心。謾發一笑。平生愛讀龔勝傳。進退有亡斷得明。范叔綈袍雖見意。大顛衣服莫留行。此時要着英雄樣。好漢應無兒女情。只願諸賢扶世教。餓夫含笑死猶生。

李方山

萬曆中。湖廣桃源李方山〖相〗。自負能詩。每與箕仙鬭捷。不能勝。因限曾登能韻。索詩于仙。仙即題曰。爲報西樓滅掃曾。謫仙還向此中登。百篇斗酒聊乘興。借問方山能。不能李始屈服。

楊妃上馬嬌圖

元陳伯敷〖繹曾〗。題楊妃上馬嬌圖云。此索清平調詞。赴沉香亭時耶。抑聞漁陽鼙鼓聲。赴馬鬼坡時耶。上馬固相似。情狀大不同。觀者當審諸。明桃源李沅南〖春熙〗十歲時。題其圖云。未上先愁墜。方行遽欲還。如何生畏馬。死葬馬嵬山。

洞庭閨怨

吳俗洞庭。凡閨中稿砧。半作浮梁蕩子。吳耳淵作閨怨云。征人別我去荊都。爲道春來便返吳。昨見陌頭桃已發。不知春亦到荊無。又寶鏡春寒掩不開。漫山紅紫亂成堆。征人不及梁間燕。落盡楊花未肯回。

韓信嶺

韓苑洛有韓信嶺踏莎行云。高嶺連雲。寒煙帶雨。長楊滿路悲風起。將軍墓上草蕭蕭。荒祠白日眠狐鼠。九里山前。未央宮裡。淒涼往事煩胸臆。烏江邠水兩悠悠。東流不盡英雄淚。且云欲弔淮陰。而原忠之詩甚婉。乃製小詞。淮陰欲弔思遲遲。已有原忠壁上詩。黃寉樓前無李白。西風惆悵寫新詞。又御史楊受堂詩云。將軍傳首日。高帝擊豨年。天下誰爲定。英雄不自全。固知兒女詐。豈識赤松賢。古廟重經處。傷心狗兔篇。斛山楊爵詩。遙憶當年拒蒯生。將軍心事自分明。可憐宇宙無窮恨。盡在中宵悲樹聲。秋齋周宣詩。虎鬭龍爭日擾攘。英雄堪羨亦堪傷。項亡畢竟無他志。齊破何疑作假手。自是龍顏似鳥喙。幾曾烏盡必弓藏。荒巖一點淒涼月。夜夜移光到寢堂。廟中題詠甚多。或咎淮陰不能如赤松。或謂不當假王以啟疑。或云遲疑以招禍。不知天下已定。勇略震主。高帝蓋無一日能忘情於淮陰。不至身首異處不已也。嗚呼。淮陰之心。則如青天白日云。

李昪詠燈

徐州李密。楊行察養爲子。九歲時。在徐溫家。令詠燈。昪云。一點分明値萬金。開時誰怕晚風侵。主公若也勤挑撥。敢向尊前不盡心。由是不以常兒待之。長乞溫冒姓名爲徐知誥。代溫秉政。受楊禪僭帝號。

蠹魚

讀書不識文理。爲蠹而已。明郭登詠蠹魚云。瑣瑣如何也賦形。雖無鱗甲有魚名。元來全不知文義。枉向書中過一生。

踏災行

哀介字可潛。有踏災行云。有一老翁如病起。破衲𥜓毶瘦如鬼。曉來扶向官道傍。哀告行人乞錢米。時予捧檄離江城。邂逅一見憐其貧。倒囊贈與五升米。試問何故爲窮民。老翁答言聽我語。我是東鄉李楅五。我家無本爲經啇。只種官田三十畝。延祐七年三月初。賣衣買得犁與鉏。朝耕暮耘受辛苦。要還私債輪官租。誰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絕無潮又竭。飲求一點半點水。卻比農夫眼中血。滔滔黃浦如溝渠。農家爭水如爭珠。數車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塗。官司八月受災狀。我恐徵糧喫官棒。相隨鄰里去告災。十石官糧望全放。當年嗝岸分吉凶。高田盡荒低田豐。縣官不見高田旱。將謂亦與低田同。文字下鄉如火速。逼我將田都首伏。只因嗔我不肯首。卻把我田批作熟。太平九月開旱倉。主首貧乏無可償。男名阿孫女阿惜。逼我嫁賣陪官糧。阿孫賣與運糧戶。即日不知在何處。可憐阿惜猶未笄。嫁向湖州山裡去。我今年已七十奇。饑無口食寒無衣。東求西乞度殘喘。無因早向黃泉歸。旋言旋拭腮邊淚。我忽驚慚汗沾背。老翁老翁復勿言。我是今年檢田吏。

總兵對

一總兵門對。門迎珠履三千客。戶擁貔貅百萬兵。一人云。總兵出征必輸人。在內者少。在外者多。改戶擁貔貅兵百萬。門迎珠履客三千。方善。湖廣一總兵得勝回。綵旗迎者千百。一教官有天下有名真宰相。世間無比大將軍。總兵大喜贈二婢。

募修五臟廟疏

張山來募修五臟廟疏文云。蓋聞神即吾心。必敬神神斯如在。命爲爾主。能順命命乃充昌。欲祈廟食之不窮。端賴人緣之畢集。茲有五臟神廟一所。形居腹地。勢近靈臺。厥義配乎五行。水火木金並依夫土。其地分爲五位。上下左右悉擁夫中。得之則生而不得則死。詎宜鄙作淫祠。饑來斯食而不平斯鳴。豈可稱曰左道。神奇化爲臭腐。妙用無窮。耕助以供粢盛。禮儀卒度。萬方共賴。百姓咸依。巍巍殿宇。創自人生於寅之年。赫赫威靈。壞於山上呼庚之日。六根欠淨。一雙耳枉聽晨鐘。四大皆空。九廻腸徒鳴法鼓。吸露餐風。聞之流涕。蒙袂輯屨。見者傷心。蓋廟存則神有所附。而人似花容。廟圯則神無所憑。而民多菜色。用是益深畏懼。亟望重修。但臣饑欲死。難逢雨粟之天。米貴如珠。愧乏飯蜂之術。叩告諸方檀越。敢希共賜慈悲。隨緣多寡。即一粒大並須彌。任意精粗。在十方皆堪供養。敢期見於面而盎於背。庶幾目有見而耳有聞。從此撑腸作柱。群瞻美奐而美輪。煮石爲梁。曾見攸寧而攸芋。半畝荒園。更可植鑽籬之菜。兩傍隙地。還堪種梭水之花。定然腹有攸歸。豈止神其不𠮵。

鄰女吹笛

高賓王〖觀國〗。聞鄰女吹笛。賦風入松詞曰。粉嬌曾隔翠簾看。橫玉聲寒。夜深不管柔荑冷。櫻朱度香噴雲鬟。霜月搖搖吹落。梅花蔌蔌驚殘。 蕭郎且放鳳簫間。何處停鸞。靜聽三弄霓裳罷。魂飛斷愁裡關山。三十六官天近。念奴卻在人間。

美女燒香

李在躬萬花金谷集。有美女燒香詩。三寸弓鞋步翠苔。想應天笠爇香來。眸凝秋水波初動。掌合金蓮花未開。腰細謾搖春日柳。臉紅猶帶雪天梅。不知暗祝緣何事。斜把金釵插〖一作撥〗冷灰。

美人踢毬

蹴踘當場二月天。香風吹下兩嬋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拂蛾眉柳帶煙。翠柚低垂籠玉筍。紅裙曵起露金蓮。幾回踢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

美人春睡

象牙筠簟碧紗籠。綽約佳人睡正濃。半抹曉煙籠芍藥。一泓秋水浸芙蓉。神遊蓬島三千界。夢遶巫山十二峰。誰把碁聲驚覺後。趕來香汗濕酥胸。

美人濯足

宸濠詠宮妃濯足。濯罷銀盆雪欲飄。橫耽膝上束鮫綃。匝來玉筍纖纖嫩。放下金蓮步步嬌。踢碎香風拋玉燕。踏殘花月上瓊瑤。五更索向鴛鴦枕。勾引郎官去早朝。

美女折花

讕言長語。有美女折花詩云。梳罷雲鬟出戶來。輕移蓮步海棠階。臨風折處香生手。對日看時影在懷。蜂簇露華凝翠鈿。蝶隨春色上金釵。曲闌干外苔痕濕。歸去多應換繡鞋。

美人騎馬

王西樓以樂府擅名。如擬美人騎馬云。露玉筍絲韁軟把。襯金蓮寶鐙輕踏。裙拖翡翠紗。扇掩泥金畫。似比昭君。只少面琵琶。天寶年間若有他。卻不把三郎愛殺。

女兒港詩

曾學士〖棨〗巢睫集。絕以唐。曹以寜校文江西。舟迴泊鄱陽湖女兒港。舟人問曹讀何書。曹呵之。舟人曰。予少從曾學士泊此港。有詩甚佳。曹索一誦。舟人即誦曹書之讕言長語中詩云。彭蠡湖邊女兒港。秋水未乾湖水長。女兒一去今幾秋。時有行人來擊舟。岸柳汀花濕紅翠。柳如顰眉花濺淚。茅屋參差石徑斜。港口人煙凡幾家。當初知是誰家女。後來嫁作誰家婦。嫁時湖上墮弓鞋。至今尚想凌波步。我欲回頭問小姑。小姑迢迢隔重湖。我欲從前大姑問。大姑默默凝新恨。紅顏薄命真堪惜。女兒名姓無人識。年去年來湖水春。空使行人弔陳跡。君不見古來大丈夫。老死湖山名亦無。此詩巢睫集中不載。豈非滄海遺珠。

箕仙

一人請箕仙。至自云何仙姑。一頑童戲問曰。洞賓先生安在。箕即題云。開口何須問洞賓。洞賓與我卻無情。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長河洗不清。其敏捷如此。

伏波祠

明辰陽揮使彭飛。能詩。題桃源伏波祠云。岳王庭下鞭秦檜。千古人思武穆忠。今日拜公江上廟。願將頑鐵鑄梁松。結語甚有思致。

對啟佳句

黃夢炎十一歲。鄉先生出一對云。少甘羅之一歲。早已能文。對云。加孔子之數年。可以學易。

黃炳辭武舉啟云。舉子忙。槐花黃。早已覺壯心之動。時文熟。秀才綠。要須取本色而歸。

杜鵑

吳康齋〖與弼〗。作詩學性理。唯杜鵑詩有情景。詩云。西川如景自忘歸。啼到江南意卻悲。古樹淡煙殘月曉。落花踈雨暮春時。空遺蜀帝千年恨。誰讀唐人再拜詩。欲向青山一相問。數聲不盡又何之。

辭職自遣

劉伯溫辭職自遣。作詩云。買箇黃牛學種田。結間茅屋傍林泉。因思老去無多日。且向山中過幾年。爲吏爲官皆是夢。能詩能酒總神仙。世間百事都增價。老了文章不値錢。

邵康節詩

邵康節詩云。老年軀體索溫存。安樂窩中別有春。萬事去心閒偃仰。四肢由我任舒伸。庭花盛處涼鋪簟。簷雪飛時軟布裀。誰道山翁拙於用。也能康濟自家身。

楊妃羅襪

群談採餘。有楊妃羅襪詩。仙子凌波去不還。獨留塵襪馬嵬山。可憐一掬無三寸。踏盡中原萬里翻。

楊妃病齒

吳草廬題楊妃病齒圖云。齒痛自顰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馬嵬時。又馮海粟〖子振〗云。華清宮。一齒痛。馬嵬坡。一身痛。漁陽鼙鼓動地來。天下痛。

鑷白髮

蔣復軒鑷白髮詩。勸君休鑷鬢毛斑。鬢到斑時亦自難。多少朱門年少子。業〖一作朔〗風吹上北邙山。〖一作張注詩〗又〔寜〕王詩云。黑髮叢中白數莖。幾番鑷盡白還生。而今白也由他曰。那得閒工與白爭。

阿呀歌

客持玉簪示村嫗。李晴菴從旁戲曰。嫗可得之以餙首。嫗驚聳移時。歛手告曰。此美質重器。維供壓雲鬟。伴翠鈿。非嬌姿妙麗莫敢御。然或稍失檢點。埩然墮地。不復瓦全。此阿呀簪也。何以見紿。感其言足以警世。作阿呀歌以廣之。如蘇學士之遇春夢婆云。坐上客。莫諠譁。停尊靜聽歌阿呀。秋江渺渺悲遷客。青衫枉淚濕琵琶。曾傳落雁啼烏曲。戰馬空嘶關塞笳。回首好雄如夢散。當筵勿進漁陽撾。阿呀二字鞭心處。利爪當胸着癢爬。好箇囫圇圇混沌。忽朝鑿破血蝦蟆。〖阿呀〗。南傾北陷難修補。卻仗娉婷一女媧。〖阿呀〗。揖讓征誅乖樣子。千王萬帝競如麻。〖阿呀〗。周公拮據鴞戕室。尼父棲遑狗喪家。〖阿呀〗。此望長生彼解脫。青牛過了白牛車。〖阿呀〗。長條直路平坦坦。跌腳尿泥食徑邪。〖阿呀〗。逆子亂臣失節婦。止緣一個念頭差〖阿呀〗。剖心割股忠和孝。挖肉成瘡也有疤。〖阿呀〗。你道恩情權寵盛。看來帶鎖重披枷。〖阿呀〗。平添白髮三眠柳。吹落紅顏半夜花。〖阿呀〗。電閃光中營利祿。爆聲撒處逞榮華。〖阿呀〗。彩雲虹散終成雨。白王蠅來便是瑕。〖阿呀〗。坐上客。莫喧譁。燒銀蠟。進流霞。老去固可惜。少年不須誇。富貴何足羨。貧賤勿咨嗟。青青庭下草。猶自有根芽。你看何物爲長久。你能不死你奢遮。勸君早把靈臺照。莫待臨行喚阿呀。

營壽藏

范石湖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賦詩曰。家山隨處可松楸。荷鍤擕壺似醉劉。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

惠柔侍兒

何文縝栗任館閣。飲於貴戚家。侍兒惠柔麗而黠。慕何風姿。密解手帕爲贈。約牡丹開時再集。何感其意。歸賦虞美人曲。隱其小名。以寓繾綣。云。分香帕子揉藍膩。欲去殷勤惠。重來直到牡丹時。只恐花枝知後故開遲。別來看盡閒桃李。日日闌干倚。催花無計問東風。夢作一雙蝴蝶遶芳叢。

詠豆瘢

唐陳黯甫。十歲能詩。年十三袖詩謁郡牧。其首篇詠河陽花。時面豆新愈。牧戲令自詠。即云。玳瑁應難比。斑犀定不如。天嫌未端正。滿面與粧花。由是名振州里。

感遇

尤悔菴先生感遇詞。調寄瀾江紅。我醉欲眠。且收了眼光青白。分付與。死使埋我。陶家之側。天下山川吞八九。腹中人物容千百。任諸君拍手笑狂生。乾坤窄。 破面鬼。焦頭客。福建子。山東賊。問何人請劍。何人投筆。我夢化爲蝴蝶舞。醉來敲破珊瑚玦。歎一腔熱血洒何時。青衫濕。

銘心訓

張亦山銘心訓云。人求我。非土卻是土。我求人。非金勝是金。人求我。勢急如星火。我求人。熱面冷如水。人求我。他苦即我苦。我求人。我親他不親。人求我。時刻要結果。我求人。終歲不能成。人求我。大事當小做。我求人。小事大人情。人求我。朝成暮不顧。我求人。貓狗是天尊。人何人兮我何我。人皆伶俐我獨魯。我何我兮人何人。何不將心去比心。千變萬化憑他做。到頭各自有調停。占盡便宜同一死。留個惺惺教子孫。

祭半齒

俞君宣〖琬綸〗。齒䖝嚙去半齒。埋之王園梅花下。因摘花祭之。泣而告曰。三十年辛苦爾噤之。二十年酸味爾嚼之。千萬斛愁慘兩嚙而忍之。徒有飲聲。不識笑口。爾固賤骨也。賤愈可憐。賤莫如馬。馬骨猶埋。矧爾乎。卜花下少行人處埋爾。鄰爾以花本。覆爾以花瓣。沁爾以花露。護爾以花神。蚓窟爲斧。蟻穴爲堂。草雨爲芳。蜂蝶爲死犮。使寒微片骨。雖賤能香。復懺來生。母墮業軀也。

憶惟吾生。三十有四。此日何日。齒落之始。毛骨無恙。半齒已死。人間煙火。爾先獲洗。言語凶咎。爾先謝委。舌本滋毒。七神所忌。半遠舌者。俾先脫穢。半近舌者。隨業未已。若有深意。微示眾齒。半雖未已。方眾則邇。零丁搖動。旋將繼此。誰料一齒。瘞之二地。瘞本分者。是惡足倚。

病齒

沈君烈〖承〗。詠病齒云。三日對書不能讀。支頤搖首雙閉目。半口無骨微覺肉。涎流於面下及腹。老大不好作兒哭。回聲強笑吻角縮。欲設痛喻無其族。略似鈍斧斫濕木。嗟乎。此牙咬菜噉豆粥。世間殘頦學不熟。貴人名字呼奴僕。得毋以此消齒福。所以齒中有鬼伏。

無夢詩

僧無夢遊方抄化。手持大木牌。題詩二絕曰。心爲車兮身爲軾。車動軾隨何意息。交梨火棗是誰無。自是不爲荊與棘。 身爲客兮心爲主。主人和平客安堵。若還客主不康〔寜〕。精神必定隨君去。正心養生之道。不過如此。可爲終身誦之。

足說

金長文〖昌〗。號遽園。有足說。云。腳者卻也。謂卻而勿前也。跟者艮也。謂良而勿動也。趾者止也。謂止而勿行也。腿者退也。謂退而勿進也。步之爲言近於驟。而文則從止也。履之爲用貴於屨。而義則從復也。先啟予手後啟予足者。志存於臨深履薄也。既洗足已敷座而坐者。道盡於着衣持缽也。

朱文公足疾

朱晦翁有足疾。得程道人鍼之而愈。戲贈以詩云。十載扶行持短筇。一鍼相値有奇功。出門放步人爭看。不是前來勃窣翁。旋而足疾復作。遣人追之曰。某非惜所謝之財。第恐以此詩而誤他人也。

社酒治聾

世言社日飲酒治聾。不知何據。石林燕語。載五代李〖濤〗。春社從李昉求酒詩云。社公 日沒心情。爲乞治聾酒一瓶。惱亂玉堂將欲遍。依稀巡到第三聽。時昉爲翰林學士。有月給內庫酒。故濤從乞之。

湘東一目

穎川王偉。有才學。爲侯景左僕射。景敗見禽。上五百字詩於元帝。帝愛其才。欲捨之。朝士多忌。請視偉檄文。云項羽重瞳。尚有烏江之敗。湘東〖帝初封湘東王〗一目。〔寜〕爲赤縣所歸。帝見大怒。釘偉舌於柱而殺之。

眼謎

魏咸陽王元禧謀反遁走。左右惟尹龍虎從之。禧昧不知所爲。謂龍虎曰。吾瞶瞶不能堪。試作一謎。當思解之。尹疑憶舊謎云。眠則俱眠。起則俱起。貪如豺狼。贜不人已。禧不以爲諷已。因解之曰。此是眼也。

懺目

沈君烈懺目文云。癸亥之春。沈子迎暄立於庭前。是日風作有聲。翼然觸塵而鬭。撲于𥈤問。初滅沒而無端。漸猙獰而活焉。啄晴欲破。摩眶欲穽。瞬如窗電。淚如乳泉。垢蒙敗棘之絮。氣吞濕突之煙。凡旬有五日而不得愈。乃爲文而告之于天。其辭曰。臣目無良。遊於臣面。目罪山積。臣實不見。荷降之罰。省其一線。比日以來。偶觀房稿。畢竟以此。開罪不小。臣今求哀懺悔。數其罪而請禱。房稿之中。皆新貴名。臣目何爲輒敢注睛。房槁之文。紙皆五色。臣目何爲輒分青。白。其有巍科。卓冠群雄。目或鄙夷。不抵枝蔥。其有虛譽。盛傳俗下。目或嬉笑。酷於怒罵。出子入史。錢所萬選。目或裂眥。斥爲花臉。離經叛註。犬所吠日。目或刮膜。揖爲上客。長才累牘。目送而去。或疵其篇。或駁其句。高言其賞。目攝而忘。或棄爲灰。或淡爲湯。或按書旨。抹筆如矢。或按題神。惜圈如珍。或所看法。但法先輩。不知變通。與時俱醉。或所識字。但識古初。不知權宜。依樣胡盧。或信耳鼻。應作是觀。目乃擅權。別用自專。或相皮毛。既竭爾力。目乃遁精。別具一隻。諸如此類。不可擢髮。無光不出。無釘不拔。此皆臣有以養成其驕氣。而目亦無以自解於薄罰。自今懺悔而後。願一心皈命於遮眼之菩薩。誓不敢較長量短。激濁揚清。惟國門一字之爲貴。而名經千佛之爲尊。抑或不然。將起而訝其生平乎。紅粉之粧。靚袨之餙。有目以來。未蒙拂拭也。或於夢遊稍感其魄。曲檻之迷。珠簾之映。有日以來。未蒙申敬也。或於憑高稍蕩其性。青銅之腥。黃金之氣。有目以來。未經受記也。或於市稍薰其涕。名山異水之觀。奇花珍木之蓄。有目以來。未經干凟也。或於卷編稍消其福。苟其以此而坐目以罪狀。求目以深文。臣固知天之不忍也。臣之目亦且泣下如雨。而不知所云。

染髮

劉禹錫云。近來年少輕前輩。好染髭鬚作後生。則是染鬚自唐已然。至元史天澤則涅白髮爲烏。世宗訝之。天澤曰。臣覽鏡見鬚髮頓白。恐報國之心自以老怠。故藥之使不異於少壯。庶此心之猶競耳。杜牧之云。公道世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天澤又矯揉而使之黑。以固其寵綏。則白髮亦無如天澤何矣。

罰飲從古有之。周禮。觥其不敬者。觥。罰爵也。檀亏。杜蕢揚觶而酌師曠。李調註。觶罰爵也。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皭者浮以大白。及舉白浮君。註。白罰爵之名。浮罰也。一說謂罰爵之盈。滿而浮泛也。白者。舉觴告白之意。陳後主令張貴妃等預製五言詩。令孔範等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諸書所載罰飲之說甚多。不能悉舉。然罰飲之數。多限以三。吳諺謂客來遲罰三鍾。未始無本。韓安國作几賦不成罰三升。蘭亭之會。王子敬詩不成。罰三觥。景龍文館記御詩序云。人題四韻。後者罰三杯。又郝隆不能詩。罰依金谷酒數。是三斗。至杜少陵百罰深杯亦不辭。特極言之耳。註引桑又在江總席上曰。雖深杯百罰。吾亦不辭爲證。

字數:8653,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