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刻褚石農堅瓠四集卷之一
    1. 心相
    2. 宅相
    3. 風水
    4. 白黑荳
    5. 托故移寓
    6. 改戒石銘
    7. 吳氏女
    8. 紅友
    9. 吃語詩
    10. 四喜添字
    11. 野叟獻詩
    12. 賈巡按懲惡
    13. 李西涯失朝
    14. 進藥
    15. 藥山淨瓶
    16. 詩呈冢宰
    17. 賣癡呆
    18. 打得好
    19. 錢婆留
    20. 黃花女兒
    21. 美人八詠
    22. 秋日宮詞
    23. 關漢卿春情
    24. 殿帥捄火
    25. 張小舍
    26. 曾純甫詞
    27. 驪山碑字
    28. 滕屠鄭酤
    29. 皛毳飯
    30. 大冬烘
    31. 徐文貞諭僕
    32. 華容令
    33. 嘲肥矬
    34. 金佛還寺
    35. 詩丐
    36. 樓米
    37. 神對
    38. 老妓題詩
    39. 劍池石扉
    40. 鬼詩
    41. 乩仙題詞
    42. 墜馬傷足
    43. 妻妾爭寵
    44. 抱琴訪友
    45. 古琴化女
    46. 東坡詞
    47. 紐扣詩
    48. 題路程圖
    49. 丐面掌痕
    50. 承發房詩
    51. 償金獲報
    52. 貍嚙雞
    53. 和盜詩
    54. 遊客酬縑
    55. 水燈
    56. 揚州
    57. 劉長生石像
    58. 三黜說
    59. 蔡𥬁娘
    60. 長孫歐陽相嘲
    61. 紅線

重刻褚石農堅瓠四集卷之一

甬上留香閣主人較刋


心相

灼艾集。吳處厚論心相。有三十六善。與捫蝨新話所載。互有不同。撮其異者。旁注小字。附見於下。焚香讀書。一也。有剛有柔。二也。慕善近君子。三也。安分知命。有美食分人四也不近小人。五也。委曲行陰德方便事。六也。能治家。七也。不厭人乞覓。八也。能改過。利人克己九也。不逐惡貪殺。十也。聞事不驚張。十一也。與人期不失信。十二也。不改行易操。十三也。夜臥不便睡着。十四也。馬上去不回頭。十五也。十四也。無作好作惡。十五也。無不談亂。人不憎怒十六也。不譚閨閫事。不文過飾非十七也。作事周匝。十八也。不忘人恩。十九也。有大量二十也。揚善掩惡。不毀善害惡二十一也。急難中濟人寬慰人。二十二也。不助強欺弱。二十三也。不忘故舊。二十四也。爲事與眾用之。二十五也。知人詐譌含容之。不多言妄語二十六也。得人物每事慚愧。二十七也。語有序。二十八也。當人語次不先起。二十九也。喜言善事。三十也。不嫌惡衣食。三十一也。不面訐人。方圓隨時三十二也。省約惜福。行善不倦三十三也。知人飢渴勞苦。三十四也。不念舊惡。三十五也。常思退步結果。竭力救難三十六也。全者福祿令終。不全禍福半之。故相形不如相心。求人相不如自相。

宅相

戒庵漫筆。空青先生風水論云。陽宅有三十六祥。居家尚理義。一也。子孫耕讀。二也。儉勤。三也。無峻宇雕牆。四也。六婆不入門。五也。無俊僕。六也。每聞紡織聲。七也。能睦鄰族。八也。早完官稅。九也。庭除洒掃。十也。門外多士君子。十一也。閨門嚴肅。十二也。尊師重醫。十三也。宴客有節。無長夜之飲。十四也。不延妓女至家。十五也。不敢暴殄天物。十六也。居喪循禮。十七也。交易分明。十八也。女人不登山入廟。十九也。祭祀必恭必敬。二十也。幼者舉動必稟命於家長。二十一也。故舊窮親在座。二十二也。閽人謙婉。二十三也。家僮無鮮衣惡習。二十四也。不喜爭訟。二十五也。不信禱賽。二十六也。不聽婦人言。二十七也。寢興以時。二十八也。不間嘻笑罵詈。二十九也。婚娶不慕勢利。三十也。田宅不求方圓。三十一也。主人有先幾遠慮。三十二也。務養元氣。三十一也。座右多格言莊語。三十四也。能忍。三十五也。常畏清議。畏法度。畏陰騭。三十六也。三十六祥全者。鬼神福之。子孫保之。不則下手速修。所謂移門換向趨吉避㓙之真訣也。

風水

宋倪思父云。住場好不如肚腸好。墳地好不如心地好。又宋壺山謙父贈地理師云。世人盡知穴在山。豈知穴在方寸間。好山好水世不欠。苟非其人尋不見。我見富貴人家墳。往往葬時本貧賤。迨其富貴力可求。人事極時天理變。前輩口占云。你也看。我也看。自有天然地一段。重重包裡在中間。不須錢買無人見。錢水部仁夫詩云。尋山本不爲親謀。大半多因富貴求。肯信人間好風水。山頭不在在心頭。

白黑荳

性理。古人澄治思慮。於坐處置兩器。每起一善念。則投白荳一粒於器中。每起一惡念。則投黑荳一粒於器中。初時黑荳多白荳少。後曰荳多黑荳少。後來遂不復有黑荳。最後雖白荳亦無之矣。

托故移寓

太倉陸文量少美豐儀。天順中應試金陵。館人有女。善吹簘。夜奔公寢。文量紿以疾。與期後夜。女退。文量作詩云。風清月白夜窗虛。有女來窺笑讀書。欲把琴心通一語。十年前已薄相如。遲明托故遷去。是秋領鄉薦。

改戒石銘

韻語晨鐘。宋太宗書戒石銘示守令。後貪酷如故。有輕薄子附益之曰。爾俸爾祿。難厭難足。民膏民脂。轉吃轉肥。下民易虐。絻捉便着。上天難欺。且待臨時。

吳氏女

宋湖州吳氏女。美慧能詩。坐姦擊獄。時王龜齡爲守。命以冬木雪消春日且至爲題。作長相思令。女援筆立就曰。煙霏霏。雲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醉眼開。睡眼開。踈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龜齡賞嘆而釋之。

紅友

寉林玉露。常州宜興縣黃上村。東坡南遷北歸。與單秀才閒步至其地。地主擕酒來餉曰。此紅友也。坡曰。人知有紅友而不知有黃封。可謂快活。余嘗因是言而推之。金貂紫綬。誠不如黃帽青蓑。朱轂繡鞍。誠不如芒鞋藤杖。醇醪豢牛。誠不如白洒黃維。玉戶金舖。誠不如松窗竹屋。無他。其天者全也。

吃語詩

文海披沙。東坡有吃語詩云。故居劍閣隔錦官。柑果薑桂交荊菅。奇孤甘掛汲古綆。僥覬敢揭鉤金竿。已歸耕稼供稿秸。公貴幹蠱高巾冠。更改句格各謇吃。姑固狡獪加間關。又戲武昌王居士詩云。江于高居堅關扃。𤙶耕躬稼用掛經。萬竿擊舸菰茭隔。笳鼓過軍雞狗驚。解襟顧景各箕踞。擊劍𢋫歌幾舉觥。荊笄供膾愧攪聒。乾鍋更戛甘瓜羹。一友舉孝簾。口吃。唯流音念不正。一日兩中。與徐興公各賦絕句。爲吃人念不得詩以遺之。余得二首云。綠柳龍樓老。林蘿嶺路涼。露來蓮漏冷。兩淚落劉郎。又梨嶺連連路。蘭陵累累樓。琉璃憐冷落。郎輦懶來留。興公得一首云。留戀蘭陵令。淋漓兩淚流。嶺蘿涼弄瀨。路柳綠連樓。

四喜添字

湧幢小品。舊有四喜詩曰。久旱逄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降慶戊辰科。有以教官登第館選者山陰王對南家屏相戲曰。四喜只五言。未足爲喜。當添二字曰。十年久早逢甘雨。萬里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獨夜。某公大笑曰。莫說莫說。是教官金榜掛名時了。聞者絕倒。萬曆壬辰科。閩縣翁青陽正春以教官登第。賜第一甲第一名。同館黃平倩汝良戲曰。四喜七言猶未了當。當於後再添三字。眾問之。曰苐一句添帶珠子。苐二句曰舊可兒。苐三句曰選駙馬苐。四句曰中狀元。翁聞亦解頣。

醒睡編。又有失意詩曰。寡婦擕兒泣。將軍被敵擒。失恩公主面。下第舉人心。

野叟獻詩

楊文懿守陳字維新。其先未有仕者。至文懿與弟守阯相繼發解登第。守隨守隅曁子茂元茂仁茂義成進士。父子兄弟。同朝七人。俱爲顯官。居第在縣南鏡川。有野叟獻詩曰。昔年曾向此中過。門巷幽深長薜蘿。令祖先生方秉鐸。賢孫學士未登科。將軍曹氏墳連隴。賣酒王婆店隔河。今日重看新第宅。煙波緩棹聽絃歌。文懿歎賞。謂叟曰。君詩誠吾家傳也。當珍示後人云。

賈巡按懲惡

嘗熟賈宗鍚巡按江西。群豪屏跡。後少懈。學士張元禎以詩投之曰。禹門三級浪滔天。處處漁翁罷釣船。昨日鄰家邀我飲。盤中依舊有魚鮮。賈謝教。竟窮惡黨。

李西涯失朝

李西涯居翰林時。會失朝有罰。翰林舊有語曰。一生事業惟公會。半世功名只早朝。西涯改只爲失。續兩句云。更有運灰并運炭。貴人身上不曾饒。

進藥

嘉靖中。邊警甚急。朱方進長生藥以希進用。或題詩驛壁云。武將冒封文職死。都門牢閉九邊開。滿天驛路紅塵起。又報朱郎進藥來。

無鍚顧可學。以兩司考察罷歸。乃從方士煉秋石。入京獻之。云可卻病延年。時上方事長生之術。服之頗驗。三四年間。超遷至禮部尚書。縉紳𨢄之。弗與交。惟分宜華亭及羽流陶仲文等。時時相聚。講房中術而已。每行長安道上氓隸輩競觀之。呼曰。顧嘗尿來矣。以音與尚書相似也。死諡榮僖。隆慶初削奪。

藥山淨瓶

頂門針李翺。仰慕藥山。直造座前。藥山端然不動。翺曰。見面不如聞名。拂衣便去。山召回云。何得貴耳而賤目。翺遂致拜。起問如何是道。山上指天。下指淨瓶。問翺曰。會麼。翺曰不會。山曰。雲在青天水在瓶。翺乃贈詩云。鍊得身心似寉形。千株松下兩函橫。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

詩呈冢宰

正德間。朝議欲起三原王冢宰宗貫。汝南強景明寄詩云。八十耆年一品官。歸來清節雪霜寒。雖然海內歸心在。可奈君前下拜難。鷗鷺恐疑威鳳起。風雲長護老龍蟠。三公事業三槐傳。留取宗名久遠看。公得詩大悅。竟不起。年九十有三卒。

賣癡呆

蘇州除夕小兒謠。云賣癡呆。十貫賣汝癡。萬貫賣汝呆。現買儘多送。要賒隨我來。又范至能賣癡呆詞。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叫呼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買。二物於人誰獨無。就中吳人仍有餘。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櫟翁塊坐重簷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云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

打得好

姚園客露書。易公守莆田。一以寬厚爲政。有夫毆婦者。甲見其已甚。爲不平。毆其夫。婦見甲毆其夫。還同夫毆甲。甲言爲爾出氣。反同毆我。拉以見易。易批其詞云。福州剪子雲南刀。廣東茶銚蘇州絛。擲示兩造。兩造不解。易復取足之云。打得好。打得好。兩造笑謝而去。

錢婆留

湘山野錄。梁太祖即位。封錢武肅爲吳越王。時有諷錢拒其命者。錢笑曰。吾豈失爲孫仲謀耶。遂殺之。改其鄉臨安縣。爲錦衣軍。省塋壟。延父老。旌鉞鼓吹。振耀山谷。自昔釣遊之所。盡蒙以錦繡。至樹石或有封官爵者。舊貿鹽肩擔。亦裁錦韜之。一鄰媼九十餘。攜壺槳相迎於道。鏐下車亟拜。媼撫其背。呼其小字曰。錢婆留。喜汝長成。蓋初生時。光怪滿室。父懼。將沉於了溪。此媼酷留之。遂字焉。爲牛酒大酺以飲鄉人。別張蜀錦爲廣幄。以飲鄉婦。凡男女八十已上金尊。百歲已上玉尊。時黃髮飲玉者十餘人。鏐起執爵。唱𨘣鄉曲以娛賓曰。三郎𨘣鄉兮掛錦衣。吳越一王駟馬歸。臨安道上列旌旗。碧天明兮愛日輝。父老遠近來相隨。家鄉眷兮會時稀。斗牛光起天無欺。時父老雖聞歌進酒。不曉其義。鏐亦覺其歡意不甚浹洽。再酌酒高唱山歌以見意。詞曰。爾輩見儂底歡喜。別是一般滋味子。常在我儂心子裡。歌闋。合聲𢋫贊。叫笑振席而別。

黃花女兒

吳士召乩仙署曰黃花女兒。問其氏族。曰金閶王氏。生時與黃生歡好。一生愛插黃花。人呼黃花女兒。問卿是夭逝耶。曰年十五而殞。問黃生安在。曰相繼亡矣。今與同寢處。若人間伉儷也。眾乞詩。遂題數語云。忘不了對攏雙袖。忘不了佳期月下偷。忘不了柳遮花映黃昏後。忘不了羅帳綢繆。忘不了紗窗風雨清明候。忘不了多病心情懶下樓。風流薀藉。字有餘香。

美人八詠

陳克明有美人八詠。春夢云。梨花雲繞錦香亭。蝴蝶春融軟玉屏。花外鳥啼三四聲。夢初驚。一半兒昏迷。一半兒醒。春困云。鎖窗人靜。日初醺。寶鼎香消火尚溫。斜倚繡牀深閉門。眼昏昏。一半兒微開。一半兒旽。春妝云。自將楊柳品題人。笑撚花枝比較春。輸與海棠三四分。再偷勺。一半兒胭脂。一半兒粉。春愁云。厭聽野鵲語雕簷。怕見楊花撲繡簾。拈起繡鍼還倒拈。雨眉尖。一半兒微舒。一半兒歛。春醉云。海棠紅暈潤初妍。楊柳纖腰舞自偏。笑倚玉奴嬌欲眠。粉郎前。一半兒支吾。一半兒軟。春繡云。綠窗時有唾茸粘。銀甲頻將綵線撏。繡到鳳凰心自嫌。按春纖。一半兒端詳。一半兒掩。春夜云。柳綿撲檻晚風輕。花影橫窗淡月明。翠被麝蘭薰夢醒。最關情。一半兒溫和。一半兒冷。春情云。自調花露染霜毫。一種春心無處描。欲寫寫殘三四遭。絮叨叨。一半兒連真。一半兒草。

秋日宮詞

張小山秋日宮詞云。花邊嬌月靜妝樓。葉底蒼波冷翠溝。池上好風閒御舟。可憐秋。一半兒芙蓉。一半兒柳。詠梅云。枝橫翠竹暮寒生。花淡紗窗殘月明。人倚畫樓羌笛聲。惱詩情。一半兒清香。一半兒影。

關漢卿春情

關漢卿春情詞云。雲鬟霧鬢勝堆鴉。淺露金蓮濕絳紗。不比等閒牆外花。罵你俏冤家。一半兒難當。一半兒耍。碧紗窗外靜無人。跪在床前忙要親。罵了箇負心回轉身。雖是話兒嗔。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

殿帥捄火

臨安志。宋臨安紹定辛卯之火。太廟俱灰。而史彌遠府獨全。或作韓胄誤蓋殿帥馮時力爲撲護耳。洪舜俞詩云。殿前將軍猛如虎。救得汾陽令公府。祖宗神靈飛上天。可憐九廟成焦土。則權臣之威加天子一等矣。

張小舍

張小舍居維亭。世爲公家弭盜。故吳諺有天弗怕。地弗怕。只怕維亭張小舍之語。按張小舍名浩。字彥廣。號南坡。沈石田之外祖徐武功有貞撰張處士墓誌。石田乞之也。

曾純甫詞

宋南渡後。汴京繁華。鞠爲煙草。曾純東甫使過汴。賦金人捧露盤詞云。記神京。繁華地。舊遊蹤。正御滿春水溶容。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驄。解衣沽酒醉絃管。柳綠花紅。 到如今。餘霜鬢。嗟前事。夢魂中。但寒煙滿目飛蓬。雕欄玉砌。空餘三十六離宮。寒笳驚起暮天雁。寂寞東風。

驪山碑字

驪山下逍遙別業。蓋韋嗣所建。中宗嘗幸之。賦詩勒石在焉。一夕忽失碑字換墨題云。曉星明滅。白露點秋風落葉。故址頹垣。冷煙衰草。前朝宮闕。長安道上行客。依舊名深利切。改變容顏。消磨今古。隴頭殘月。

滕屠鄭酤

王荊公素不樂滕元發鄭毅夫。目爲滕屠鄭酤。二公性豪邁。不病其言。毅夫爲相。偶送客出郊外。過朱亥塜。俗謂之屠兒原。作詩云。高論唐虞儒者事。賣交負國豈勝言。憑君莫笑夷門客。卻是屠酤解報恩。

皛毳飯

語林。蘇東坡嘗與劉貢父言。某與舍弟習制科時。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人間有八珍也。貢父問三白之說。坡言是一碟鹽。一碟生羅蔔。一碗飯。貢父大笑。久之。一作黃山谷。以簡招坡吃皛飯。坡不復省憶。比至赴食。見案上所設。惟蘿蔔鹽飯而已。始悟貢父以三白爲皛。援箸食之幾盡而去。後數日。東坡亦召貢父食毳飯。貢父雖知其戲。但不知所設何物。及往。談論過午。並不設食。貢父饑甚。索飯。坡云少待。如此再三。坡答如故。貢父曰饑不可忍矣。坡徐曰。鹽也毛。蘿蔔也毛。飯也毛。蓋蜀音謂無曰毛。非毳而何。貢父捧腹曰。固知君報東門之役。然慮不及此。坡始命設饌。抵暮乃去。

大冬烘

鄭侍郎薰。主文衡。疑顏標是魯公之後。即以標爲狀元。謝日問之。標曰。寒進無此。始知誤取。時嘲之曰。主司頭腦太冬𤉇。錯認顏標作魯公。按冬烘是不了了之語。蜀人多稱之。

避暑錄話。崇寕末。安國同爲郎。成都詹某爲諫官。以安國嘗建言移寺省。上章擊之。略云。謹按某官。人材闒冗。臨事冬烘。以某蜀人也。安國性隱而口吃。每戟手躍於眾曰。吾不辭譴逐。但冬烘爲何等語。於是傳之益廣。遂目爲冬烘公。

徐文貞諭僕

徐文貞歸里。適海剛峰蔡春臺莅吳。按其事。鄉人多登門罵詈。文貞諭僕云。慎勿報復。譬之犬嚙人。人亦嚙犬耶。口占云。昔年天子每稱卿。今日煩君罵姓名。乎馬呼牛俱是幻。黃花白酒且陶情。

華容令

郁勳弱冠爲華容令。素善謔。作詩曰。華容知縣是區區。三甲多因不讀書。縣丞主薄皆僚友。通判同知總上司。忙裡無心吞冷飯。閒中有口嚼乾魚。前世業緣今世苦。華容知縣是區區。

嘲肥矬

吳明卿國倫二子。皆肥而矬。並饒才致。喜譚謔。常往謁汪伯玉道昆。辭歸。索贈言。伯玉知其好詼諧。乃口占云。泰伯由來有後昆。身如泥塑面如盆。喘月一雙肥水犢。拜風兩箇壯江豚。並肩儘教填深巷。獨立還堪塞大門。其弟自謂稍清於兄。乃啟伯玉曰。小姪不似家兄太胖。老伯何不少分別。伯玉應聲曰。正無結句。只以兄此念足之。懸知嫋娜無君分。不必爭長踮腳跟。

金佛還寺

汴報國寺有金佛三尊。蓋宋真宗所鑄。後開封府主某八寺。至後殿。見門局鑰。疑僧所私在內。令開。見佛像光芒閃爍。問知金身。越數月。喚僧借一尊到衙求嗣。僧不與。府主怒。吏陶某獻計。假僧之門徒請僧。僧至半途。一人邀入。內奉茶。有眾拿下。知是娼婦家。送府下獄。陶說之。私將金佛一尊暗送。釋僧。僧于佛前斷小指。焚香拜祝。鬱鬱而死。府主後將佛漆身送回家。果得一男。乳名佛生。左手無小指。彌月。府主飲酒間。一笑而死。後男長成聰慧。家遭火焚。一貧如洗。佛生遂出家。扛擡漆佛。沿門募化。亦不知其爲金也。後汴寺。僧夢佛還鄉。次日。佛生擡佛進寺。僧見像。語其故。佛生見與二尊相同。遂終止寺中。

詩丐

湧幢小品。詩丐者樂安人。李姓名興。生年六十七。患風痱。籧篨口箝。眼喎手攣。欲食則僕臥於地。乃能下咽。欲言則畫地作字。始達其意。然頗能詩。董時望未第時。遇丐。僉令獻董。詩丐首肯。須臾成句云。鵰鶚直中羽霄漢遠。龍泉高射斗牛光。清時早展爲霖手。莫遣蒼生望八荒。成化甲辰。時望成進士。欲使養丐於官。辭以老母在。時望禮而厚遣之。爲迷其事。

弘光末。南京失守。一丐題詩武定橋上曰。三百年來養士朝。如何文武盡皆逃。綱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條。投秦淮河而死。食祿偷生。有愧此丐多矣。

樓米

吳江一士扶乩。有神至。眾未問而笑。乩曰。諸生何笑。對曰。我笑汝未必神耳。乩曰。諸生能解謎否。鬨且笑曰。能做文章。何況於謎。乩曰。有二字作一謎。曰長十八。短八十八。箇女兒低處立。混沌看來一箇字。四面看來四箇不。汝輩猜之。眾皆不解。乃曰我輩只會文字。何暇及謎。乩曰。爾說會做文字。如何考了四等第二。蓋爲首者近考名數如此。於是眾咸拜問謎是何字。乩云。乃樓米二字也。

神對

湧幢小品。劉珙少時。謁夢于大乾惠應祠。金牌上有曲巷勒回風五字。未曉所以。迨登第。除諸王宮教授。一夕。上幸宮邸。問諸王何業。珙答以屬對。時月照窗隙。上曰。可令對斜窗抝明月。諸王方思索問。珙遽以曲巷勒回風。上曰。此神語也。

老妓題詩

太平興國寺。牡丹盛開。冠蓋駢集。僧舍有老妓題詩寺壁曰。曾趁東風看幾巡。冒霜閒喚滿城人。殘枝剩粉憐猶在。欲向彌陀借小春。見者稱賞。遂復車馬盈門。

劍池石扉

虎丘劍池。云是闔閭埋玉處。一潭清冷。深不可測。宋紹定戊子。忽乾暵。中有石扉。遊人見扉上二絕云。望月登樓海氣昏。劍池無底浸雲根。老僧只恐山擕去。日暮先教鎖寺門。 劍去池空一水寒。遊人到此憑䦨干。年來世事消磨盡。只有青山依舊看。

鬼詩

祝永清遊湖湘間。泊舟沙際。夜聞哀吟。明日。見沙上大書一律云。長鯨吹浪海天昏。兄弟同時弔屈平。千古不消魚腹恨。一家誰識雁行冤。紅妝少婦空臨鏡。白髮慈親尚倚門。最是五更悽絕處。一輪明月照雙魂。

乩仙題詞

唐時舉子不第。恥歸故里。僦居寺剎。謂之過夏。有人請乩仙。飛筆題詞曰。淒涼天氣。淒涼院宇。淒涼時候。孤鴻叫斜月。寒燈伴殘漏。落盡梧桐秋影瘦。鑑古畫眉難就。重陽又近也。對黃花依舊。後書過夏子題。此蓋金臺殞恨玉樓賫志者也。

墜馬傷足

李西涯謔邵半江墜馬傷足云。十年雙足嬾詞場。我亦憐君墜後傷。歷塊敢誇千里駿。乘船翻笑四明狂。扶顛老僕空隨路。學僕嬌兒漫倚堂。應是崔家亭下鷺。獨拳秋雨向寒塘。

妻妾爭寵

有妻妾爭寵者。夫不能調和。乃獨眠一室。命婢伴宿。中夜吟詩云。兩隻船兒獨自撑。一篙不到便相爭。下韻未續。婢忽歎氣。夫遂得句云。丫鬟歎氣因何故。野渡無人舟自橫。

抱琴訪友

雪庵和尚題抱琴訪友圖云。三尺焦桐七線琴。迢迢遠遠訪知音。題未畢。一道人過。足云。不知誰是知音者。彈破乾坤萬古心。

古琴化女

蘇東坡宿靈隱山房。夜聞窗外有女子歌云。音音音。你負心。真負心。辜負俺到如今。記得當初低低唱。淺淺斟。一曲値千金。如今拋我在古牆陰。秋風荒草白雲深。斷橋流水何處尋。淒淒切切。冷冷清清。東坡推窗郎之。見女子冉冉沒于牆下。明日掘取。得古琴一張。

東坡詞

蘇東坡述懷。有行香子詞云。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休苦勞神。似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取天真。不如歸去。作箇閒人。背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紐扣詩

解大紳見女人衣上。用數重紐扣。作詩謔之曰。一幅鮫綃剪素羅。美人體態勝姮娥。春心若肯牢關鎖。紐扣何須用許多。

題路程圖

紹興間。西湖白塔橋。印賣朝京路經。或題詩云。白塔橋邊賣地經。長亭短驛甚分明。如何只說臨安路。不數中原有幾程。

丐面掌痕

成化間。湖州凌漢章。針術神靈。擅名吳浙。曾於市中見一丐。形軀長大。貌兇惡。頰上天生一手掌痕。有十餘丐從之。既去。漢章問於市人。市人曰。此丐姓聶。父某。爲司務官。因早朝吏。失攜笏板。怒而掌其面。僕地死。後妻有娠。聶一日。忽見前吏入門。徑入其室。遂生一子。掌痕宛然在面。父心知之。始能言。即有報仇之語。比長。日以殺父爲事。雖謹防之。幾被其弒者屢矣。不得已逃避他鄉。不知所往。其子遂縱酒色。蕩盡家業。至爲丐。漢章感其事。作詩記之曰。平生不信有陰魂。丐面而今見掌痕。寄語世間君子道。莫教結怨種冤根。

承發房詩

碧里雜存。余於禮部承發房。見壁問一詩曰。骨骼今年異。衣裳昔日殊。讀書須努力。寫字莫胡塗。白水翻三峽。青山出兩都。吾衰竟何以。賴爾得相須。不知何人作。亦無題。詳味之必蜀人有辦事者。寄子之詩也。雖雜之少陵集中。亦不能辨。

償金獲報

宋劉懋。越鄉授徒。歲暮歸。道逢孕婦。攜兒欲赴水。詢之。知爲債所迫。因傾囊中七金與之。歸而妻詢之。亦無慍色。篘酒炙蝦爲膳。因口占云。蝦小紅爐炙。酒熟布裙篘。歲旦開門。見續題云。門將金鎖鎖。簾掛玉鉤鉤。居數日。有以吉壤告者曰金鉤。掛玉簾形也。懋以葬母。遂生文簡𤍼。文安

明進賢舒翁。以館榖救途中投水婦。抵家無米。採苦菜食之。夜間聞神語云。今宵食苦菜。明年產狀元。果生芬。正德丁丑魁天下。

貍嚙雞

碧堅雜存。吳康齋與弼以司成之子家貧。絺綌禦冬。躬耕食力。人不能堪。而怡然終身。嘗有詩曰。淡如秋水貧中味。和似春風靜後功。家蓄一雞司晨。爲貍所嚙。作詩焚於土榖神祠曰。吾家住在碧巒山。養得雄雞作鳳看。卻被野貍來嚙去。恨無良犬可追還。甜株樹下毛猶濕。苦竹叢頭血未乾。本欲將情訴上帝。題詩先告社公壇。後一夕。雷雨。天明。人見貍震死壇前。

和盜詩

湧幢小品。泰和鄧學詩。性至孝。元末。母子爲盜所獲。盜魁知其儒者且孝。哀之。與酒食。口占一詩。命之和。約和免死。盜詩曰。當此干戈際。負母沿街走。遇我慈悲人。與汝一杯酒。我亦有佳兒。雪色同永藕。亦欲如汝賢。未知天從否。鄧和曰。鐵馬從西來。滿城人驚走。我母年七十。兩腳如醉酒。白刃加我身。一命懸絲藕。感公恩如天。未知能報否。盜喜。道之出城。得遠去。後以薦爲教職考終。嗟嗟。此盜有人心。可令應舉。或加納授官。定爲循良之吏。

遊客酬縑

唐末。徐寅博學能文。善詩賦。謁朱全忠。誤犯其諱。全忠色變。寅狼狽走出。未及門。全忠呼知客。將責以不先告語斬之。寅欲遁去。恐不得脫。乃作過太原賦以獻其略曰。千金漢將。感精魄以神交。一眼胡奴。望英風而膽落。全忠讀至此大喜。令軍士誦之。敕一字酬一縑。贈絹五百餘疋。全忠嘗自言夢淮陰侯授兵法。一眼胡奴。指李克用也。

水燈

俗傳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僧家建盂蘭盆會。放燈西湖。謂之照冥。張伯雨集句云。共泛蘭舟燈火鬧。不知風露濕青冥。如今池底休鋪錦。此夕槎頭宜掛星。爛若金蓮分夜炬。空于雲母隔秋屏。卻憐牛渚清狂甚。苦欲燃犀走百靈。明劉邦彥亦有詩云。金蓮萬朵漾中流。疑是潘妃夜出遊。光射魚龍離窟宅。影搖鴻雁亂汀洲。凌波未必通銀浦。趁月偏憐近綵舟。忽憶少年清泛處。滿身風露獨憑樓。

揚州

隋唐以後之揚州。秦漢以前之邯鄲。皆大賈走集。笙歌粉黛。繁華之地。古語云。騎鶴上揚州。以騎寉爲神仙事。而揚州又人間佳麗地也。前人詩云。一上維揚路覺遙。野塘煙柳認隋朝。美人南國生猶盛。芳草東風怨未消。唐張祐詩云。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有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王建詩云。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是澄平日。猶自笙歌徹夜聞。徐凝詩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揚州。杜牧寄揚州韓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王人何處教吹簫。

劉長生石像

萊州有神仙洞。郡人劉長生學仙處也。有石像臥榻。面有小竅。水出不涸。郡人云。舊有太守劉某。見石像面有贅疣。因命工削平。後劉面生一瘡。如削狀。祭之方愈。故創處常有水出。陳尚書洪謨詩曰。面帶微痕淚若流。可憐太守過爲謀。仙家慣說能屍解。一石緣何念不休。

三黜說

崇正甲戌會元。乃金壇李竹君青。時艾千子南英不第。自刻遺墨。贅以題解。并摘元卷中疵語。欲揭之。禮部主司聞之大恐。謀於呂匪庵一經先生。以任禮部郎磨勘。乃其職也。匪菴曰。潥陽陳百吏。尚未出都。速將百金搆其文。代刻元稿傳送。此事可解。主司如言刻成。千子見之心服。急毀前文。其事乃寢。竹君嘗著三黜說。魯之季。三家擅命。以士師爲爪牙吏。非其親暱不授。受是職者。皆奴隸使也。每三家飛片紙。則盥手擎頂。若奉尺一之君令於上。曰臣誰敢不奉詔者。時上師有有肉無骨之誚。黨強鋤弱。怨聲塞路。迨孔子攝相。特簡柳下惠爲士師。其初視事也。即榜語於門曰。舍狐狸。問豺狼。或曰。此專爲三家發也。於是三家黨羽。皆屏息不敢咳唾。曰畏柳士師。而一時磔黠小民。又微窺士師風旨。專候權門短長爲巷議。三家銜之。召同黨謀之野。曰柳士師爲我害。奈何。有彈者。吾予之金。公伯寮脇肩謟笑。欣然以彈文獻。問何爲詞。則指袒裼祼䄇爲詞。謂士師民望也。褻官箴而狎比放誕。是教侮也。盍黜之。魯君猶豫。三家執奏。於是惠一黜。則有爲辯者日。惠肅以居官。和以容眾。何害。三家曰一黜而懼。未可知也。姑復之。惠執法如故。三家復集同類謀之朝。曰柳士師仍爲吾害。奈何。有彈者。吾進之官。叔孫武叔。頤指氣使。躍然以彈文進。問何爲詞。則執伊弟盜跖爲詞。謂士師所以戢盜也。弟干禁而兄居顯要。是翼惡也。必黜之。魯君狐疑。三家固爭。於是惠二黜。則又有爲辯者日。兄兄弟弟罪不相及。何害。三家曰。再黜而悔。未可知也。姑復之。惠執法又如初。三家悍焉。謂柳士師終爲予毒也已。夫坐以袒裼祼䄇。薄愆耳。牽以盜跖。駕禍耳。莫若以瞹昧隱罪。使自辯與代辯俱窮。時家臣陽貨。鼓掌獻計曰。請以坐懷一事爲案。其彈文出諸袖中。則云夫士師將以禁奸也。乃以暮夜潛奔之女。而居然坐懷。毋乃淫而莫須有乎。且安知非有約而投。以不亂自文也。聞是女先以許夫。因坐懷事離婚。畏其爲士師也不舉。黜之何如。斯時也。三家以重怨積怒。持說甚堅。而蔽賢媚惡之臧文仲輩。復從旁執奏。於是魯君黽勉下令曰。柳下惠。淫夫也。永不復用。噫。此一事也。其說暮夜。其人女子。使自辯代辯。俱以事屬曖昧。終難措喙。三黜後禁錮終身矣。

蔡𥬁娘

夷堅志。南城陳不矜光道。自桂林罷官歸。過洞庭。夢絲衣童。言是洞中龍子。奉命告君。勿食蒜韭及犬。後三年當有所遇。及期六月如啇州。道經藍田。宿于藍橋驛。夢向童子執節而來曰。仙子侯君。遂導以行。峻崖峭壁。童以節扣石壁。聞鏗然掣鎖聲。入內楝宇華煥。金璧絢赫。進抵中堂。見一女方笄。姿態縹緲。隱几寫書。顧客至。喜延對席。談說如雲。陳乘間調之曰。獨居悶乎。笑曰。神聖無悶。既而置酒同飲。人間方酷暑。陳但覺清涼如深秋。因言吾本蔡員外女。名嬄。字清娘。小名次心。幼時善秦𥬁。母更字曰𥬁娘。君仙材也。得與君遇。幸矣。因出白玉牌授之請曰。君既遊物外。不可無紀。陳操成十絕句曰。玉貌青童洞裡回。洞中仙子有書催。書詞問我何多事。何不驂鸞早早來。長恐凡材不合仙。喜逢神女執因緣。雲中隱隱開金鎖。路八麻仙小有天。海石榴花映綺窗。碧芙蓉朵亞銀塘。青鸞不舞倉虯臥。滿院春風白日長。沉沉香霧映房櫳。剪剪簷頭盡日風。汗雨頊稀塵慮息。始知身在蕊珠宮。老聃西逝即浮屠。莫怪窗間貝葉書。長哂楊妃仙格勢。卻教鸚鵡念真如。常怪樂天長恨詞。釵鈿寄語大傷悲。于今始信蓬萊上。也憶人間有問時。得到仙都白玉堂。氤氳香澤滿衣裳。非龍非麝非沉水。疑是諸天異國香。玉女倚天多喜笑。素娥如月與精神。假饒不許長年住。猷勝人間不遇人。瓊槳飲罷日西沉。瞬息觀遊抵萬金。塵累滿懷那住得。鳳簫休作別離音。玉水本流三島上。蟠桃生在五雲問。若非去處那真實。劉阮昏迷錯往還。寫畢復飲。款洽終宵。曾不及亂。女命侍兒以簫度離鳳之曲。曲終而寤。

長孫歐陽相嘲

全唐詩話。長孫無忌嘲歐陽詢形狀猥陋云。聳膞山成字。埋肩畏出頭。誰令麟閣上。畫此一獼猴。詢應聲云。索頭連背煖。漫襠畏肚寒。祗緣心渾渾。所以面團團。太宗笑曰。詢殊不畏皇后耶。

紅線

全唐詩話。紅線潞州節度薛嵩青衣。善彈阮咸琴。手紋隱起如紅線。因以名之。一日紅線辭去。冷朝陽爲詩曰。採菱歌怨木蘭舟。近客魂銷百尺樓。還似洛妃乘霧去。碧天無際水東流。

字數:9105,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