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堅瓠三集卷之四
    1. 茶瓶湯候
    2. 戲嘲茶馬
    3. 飛吟亭詩
    4. 牛詩
    5. 詠美人指甲
    6. 紫姑詠手
    7. 蘇繡鞋
    8. 老態詩
    9. 衡山圖記
    10. 惠利夫人
    11. 東坡巾
    12. 集唐嘲續娶
    13. 天竺觀音
    14. 左國璣
    15. 虞伯生詞
    16. 妓出家
    17. 刺伯顏詞
    18. 詠瞽者
    19. 帥才相量
    20. 詩疑呂仙
    21. 淨浴
    22. 弔伯顏詩
    23. 王昭儀
    24. 徐君寶妻
    25. 尼覺清詩
    26. 胡御史張少傅
    27. 楮衾
    28. 食蕈
    29. 鄧氏詩
    30. 玄兔
    31. 海外全書
    32. 弔四狀元詩
    33. 胡王詠女史
    34. 史公謹
    35. 品梅
    36. 佛龕弊紙詩
    37. 儲靜夫對
    38. 朝雲
    39. 題臥雪圖
    40. 張仙
    41. 趙墓嚴臺
    42. 弔唐荊川
    43. 神仙粥
    44. 霍洞
    45. 和尚對
    46. 張三影
    47. 吳伯通
    48. 馬湘蘭
    49. 蜜翁翁
    50. 老儒被辱
    51. 孫鳳洲詩
    52. 打夾帳
    53. 楊清劉濁
    54. 乩詠蠶繭
    55. 郤金堂四箴
    56. 胡澹庵
    57. 尹鬔頭
    58. 蝦助詩
    59. 河滿子
    60. 龜鱉
    61. 匍匐圖

堅瓠三集卷之四

重刻褚石農堅瓠集卷之四


茶瓶湯候

鶴林玉露。載李南金煮茶詩云。砌蟲唧唧萬蟬催。忽有千車捆載來。聽得松風并澗水。急呼縹色綠瓷杯。其論固已精矣。然㵸茶之法。湯欲嫩而不欲老。蓋湯嫩則茶味甘。老則過苦矣。若聲如松風㵎水而遽㵸之。豈不過於老而苦哉。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止而㵸之。然後湯適中而茶味甘。此南金之所未講者也。因補以詩云。松風檜兩到來初。急引銅瓶離竹鑪。待得聲聞俱寂後。一甌春雪勝醍醐。

煎茶初滾曰蟹眼。漸大曰魚眼。故俗以未滾者爲盲湯。

戲嘲茶馬

龍圖劉燁。嘗與劉筠聚會飲茗。問左右湯滾未。皆言已滾。筠曰。僉曰鯀哉。書經語。𤍺曰。吾與點也。四書語。一日連騎趨朝。筠馬病足行遲。𤍺問馬何遲。筠曰。只爲五更三。𤍺曰。何不七上八。言馬蹄即玷。該落步行。

飛吟亭詩

世傳呂洞賓唐進士也/詣京師應舉。遇鍾離翁於岳陽。授以仙訣。遂不復之京師。今岳陽飛吟亭。是其處也。後有人題詩於亭上云。覓官千里赴神京。鍾老相傳蓋便傾。未必無心唐事業。金丹一粒誤先生。盧景綸酷愛其旨趣。蓋夫子告沮溺之意也。

牛詩

李家明滑稽善諷。從後主登臺望牛山。見牛臥樹陰下。後主曰。牛苦熱矣。家明上絕句云。曾遭寗戚鞭敲角。又被田單火燎身。閒背斜陽嚼枯草。向來問喘更無人。

詠美人指甲

宋劉改之造詞贍逸。賦沁園春以詠美人指甲與足曰。銷薄春冰。碾輕寒玉。漸長漸彎。見鳳鞋泥污。偎人強剔。龍涎香斷。撥火輕翻。學撫瑤琴。時時欲剪。更掬水魚鱗波底寒。纖柔處。試摘花香滿。鏤棗成斑。時將粉淚偷彈。記綰玉曾教柳傳看。算恩情想着。搔便玉體。歸期暗數。畫徧闌干。每到相思沉吟靜處。斜倚朱唇皓齒間。風流甚。把仙郎暗搯。莫放春閒。 洛浦淩波。爲誰微步。輕塵暗生。記踏花芳徑。亂紅不損。步苔幽砌。嫩綠無痕。襯玉羅慳。銷金樣窄。載不起盈盈一段春。嬉遊倦。笑教人款捻。微褪些根。有時自度歌聲。悄不覺微尖點拍頻。憶金蓮移換。文鴛得侶。繡茵催袞。舞鳳輕分。懊恨深遮。牽情半露。出沒風前煙縷裙。知何似。似一鉤新月。淺碧籠雲。邵清溪亨貞嗣其體調以詠眉目曰。巧鬭彎環。纖凝嫵媚。明裝未收。似江亭曉玩。遙山拂翠。宮簾暮捲。新月橫鉤。掃黛嫌濃。塗鉛訝淺。能畫張郎不自由。傷春倦。爲皺多無力。翻做嬌羞。填來不滿橫秋。料着得人間多少愁。記魚箋緘啟。背人偷歛。雁鈿膠併。運指輕揉。有喜先占。長顰難效。柳葉輕黃金在否。雙尖鎖。試臨鸞一展。依舊風流。 漆點填眶。鳳稍侵鬢。天然俊生。記隔花瞥見。踈星炯炯。倚䦨凝注。止水盈盈。端正窺簾。夢騰並枕。睥睨檀郎長是青。端相久。待嫣然一笑。密意將成。困酣曾被鶯驚。強臨鏡挼挱猶未醒。憶帳中親見。似嫌羅密。尊前相顧。翻怕燈明。醉後看承。歌闌鬭美。幾度孜孜頻送情。難忘處。是鮫鮹搵透。別淚雙零。

紫姑詠手

夷堅志。吉州一士邀紫姑神作詩。適姜某女在側。因請詠手。即書曰。笑折櫻挑力不禁。時攀楊柳弄春陰。管絃曲裡傳聲慢。星月樓前歛拜深。繡幕偷回雙舞袖。綠窗閒整小眉心。秋來幾度桃花褥。一作羅襪爲憶相思放卻針。信筆而成。頗有雅致。

蘇繡鞋

蘇平。字秉衡。號雪溪道人。浙之海昌人。景泰天順中。以詩文遊江湖。詠繡鞋詩得名。人目爲蘇繡鞋。詩云。幾日深閨繡得成。着來便卻可人情。半彎羅襪淩波小。兩瓣金蓮落地輕。南陌踏青春有跡。西廂立月夜無聲。掃花偶濕蒼苔露。曬向窗前趁晚晴。蘇正。字秉禎。號雲壑。其同胞昆仲也。

懸笥瑣探云。鄒御史亮作三𡘆詩。謂蘇平湯允績劉溥。

老態詩

蕭山魏文靖。正統初爲司訓。臞然若不勝衣。一日席間袁柳莊相之曰。公異日必至極品。眾皆掩口。自亦以袁爲誚已。後以教導有功。陞少卿。至吏部尚書。性好吟詠。不以工拙爲計。有老態詩。漸覺年來老病磨。兩肩酸痛脊梁跎。耳聾眼暗牙根蛀。腿軟腰疼鼻淚多。臟毒頭風時又舉。痔瘡疝氣不能和。更兼酒積微微發。三歲孩童長若何。詩雖俚鄙。曲盡老態。至九十有八而卒。後見雜錄。載趙松雪老態一詩。甚佳老態年來日日添。黑花飛眼雪生髯。扶衰每藉過眉杖。食肉先尋剔齒籤。右臂拘攣巾不裹。中腸慘慼淚常淹。移床獨坐南窗下。畏冷思親愛日簷。

衡山圖記

文衡山生年與靈均同。因取唯庚寅吾以降句爲圖書。有一守自北方來。聞知衡山善畫。因問人曰。文先生前更有善畫過之者乎。或以唐伯虎對。又問伯虎何名。曰。唐寅。守即躍起曰。文先生屈已尊人如此。人問何故。曰。吾見文先生圖書曰。唯唐寅吾以降。聞者噴飯。

惠利夫人

八閩志。莘七娘五代人。從夫征討。夫沒于明溪鄉。七娘即居明溪。死後合葬于驛左。一夕客假館驛中。夜聞吟詩甚悲。達旦客語鄰。并書其詞壁間。鄉人搆室墓前祀之。禱祀響應。冠至鄉人懇禱。即殄渠魁。端平間。調寨兵成建康。告行時。聞廟中鉦鼓喧騰。迨兵迴。言是日與敵會戰。有神兵陰助。克之。於是上聞。賜廟額顯應。封惠利夫人。文文山題詩曰。百萬貔貅掃犬羊。家山萬里受封彊。男兒若不平強冠。死愧明溪聖七娘。

東坡巾

明蘇郡守胡可泉纘宗。與客登虎丘。見戴角巾者三人。往來自如。可泉召而問之。答曰。生員。以奚冠命題。各試一破。皆塞責應命。因間其所冠者何冠。答曰。東坡巾。可泉曰。若等既知爲東坡巾。然東坡何爲用此巾。三人相顧無以對。客從旁解釋遣之。客亦不解。請其故。可泉曰。昔東坡被論坐。囹圄中所戴首服。則常服不可也。公服不可也。乃製此巾以自別。後人遂名曰東坡巾。是乃東坡之囚巾耳。今但慕其名。而不究其義。適爲可笑。

集唐嘲續娶

有老夫娶少婦。朞年而殞。管子寧先生熙集句嘲之。一朵梨花壓海棠。有時顛倒着衣裳。風塵荏苒音書絕。天上人問兩渺茫。 一朵梨花壓海棠。羅裙宜着繡鴛鴦。人生富貴須回首。魏國山河半夕陽。 纖纖初月上鴉黃。一朵梨花壓海棠。舊枕未容春夢斷。爲郎憔悴卻羞郎。 潘安惆悵滿頭霜。一朵梨花壓海棠。去日漸多來日少。離人到此倍堪傷。 似說春風夢一場。江流曲似九迴腸。卻將此日思前日。一朵梨花壓海棠。 萬轉千迴嬾下床。丁丁漏永夜何長。驚回一枕遊仙夢。一朵梨花壓海棠。一余亦效顰。戲代少婦追思云。一朵梨花壓海棠。白頭翁入少年場。主人非病常高臥。醉倒簷前白玉床。 一朵梨花壓海棠。芸窗思貼弱肌香。誰知白髮龍鍾者。雲雨巫山枉斷腸。 數年塵面再新敉。一朵梨花壓海棠。半夜燈前思舊事。滿窗明月滿簾霜。 此日思君恨更長。空餘涕淚兩三行。夜深忽夢少年事。一朵梨花壓海棠。

天竺觀音

宋孝宗時。大旱。有詔迎天竺觀音。就明慶寺請禱。或作詩云。走殺東頭供奉班。傳宣聖旨到人間。太平宰相堂中坐。天竺觀音卻下山。趙溫叔。由是免相。

左國璣

開封舉人左國璣。李空同之舅。左有一妹嫁某。某不憐其妹。取妓以充後房。一日妓逃。左作詩嘲之云。桃葉歌殘事可傷。家池莫養野鴛鴦。閉門運目春容減。仍對無鹽老孟光。

虞伯生詞

元柯敬仲九思。際遇文宗。起家爲奎章閣鑑書博士。以避言路居吳下。虞邵庵賦風入松長短句寄之云。畫堂紅袖倚清酣。華髮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裡停驂。書詔許傳宮燭。香羅初剪一作試朝衫。御溝冰判水挼藍。飛燕又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錦字泥緘。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詞翰兼美。膾炙一時。

妓出家

能改齋漫錄。唐陽郇伯作妓人出家詩曰。盡出花鈿與四鄰。雲鬟剪落向殘春。暫驚風燭難留世。便是池蓮不染身。貝葉欲翻迷錦字。梵聲初落誤梁塵。從今艷色歸空後。湘浦應無解佩人。湘山野錄作陳彭年詩。誤。又輟耕錄。李當當元教坊名妓。姿藝超出流輩。忽翻然有悟。遂著道士服。段吉甫天祐贈之以詩曰。歌舞當今苐一流。洗敉拭面一作今日別青樓。便隨南岳夫人去。不爲蘇州刺史留。璚館月明簫鳳下。綺窗雲散鏡鸞收。卻嫌癡絕潯陽婦。嫁得啇人已白頭。

刺伯顏詞

太師伯顏檀權。戕殺士類。山東憲吏曹明善。時在都下。作岷江綠二曲以風之。大書揭千午門之上。伯顏怒。令左右暗察得實。肖形捕之。明善出避吳中僧舍。居數年伯顏敗。方入京。其曲曰。長門柳絲千萬縷。總是傷心處。行人折柔條。燕子銜芳絮。都不由鳳城春做主。又長門柳絲千萬結。風起花如雪。離別重離別。攀折復攀折。苦無多舊時枝葉。又清江引。

詠瞽者

草木子。元啞御史。春日與瞽者並馬出遊晉陽。因贈以詩云。就鞍和袖綰絲韁。也逐王孫出晉陽。人笑但聞誇景物。風來應解識笙簧。馬蹄響處無芳草。鶯舌調時有綠楊。休道不知春色好。東風桃李一般香。

帥才相量

元伯顏丞相與張九元帥席上。各作喜春來詞。伯顏云。金魚玉帶羅襴扣。皂蓋朱憣列五候。山河判斷在俺筆尖頭。得意秋。分破帝王憂。張九云。金裝寶劍藏龍口。玉帶紅絨掛虎頭。綠楊影裡驟驊騮。得志秋。名滿鳳凰樓。帥才相量。各言其志。

詩疑呂仙

虞伯生幼年過蘇門酒樓。題詩于壁。書連十八書。其詩曰。耳目聰明一丈夫。飛行人極隘寰區。劍吹白雪妖邪滅。袖拂春風枯槁蘇。氣集酒酣雙國士。情如花擁萬天妹。如今一去無消息。只有中天月影孤。時疑爲呂洞賓所作。爭傳誦之。

又元白雲平章求仙于燕京西山頂。一日偶出。滕玉霄訪之。不値。因題詩于壁曰。西風短褐吹黃埃。何不從我遊蓬萊。振衣長嘯下山去。後夜月明騎鶴來。竟不留名。白雲見之。疑呂仙所題。朝野輻。寵𧶘山積。後知玉霄所題。白雲厚賂之。戒以勿泄。

淨浴

蘇東坡有淨浴如夢令詞云。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又云。自淨方能洗彼。我自汗流呀氣。寄語澡浴人。且共肉身遊戲。但洗但洗。本爲人間一切。

弔伯顏詩

輟耕錄。後至元間太師秦王伯顏專權𡕎政。貪惡無比。貶嶺南道江西至隆興卒。一作薦福寺寄棺驛舍。有人題于壁曰。百千萬定猶嫌少。垛積金銀北斗邊。可惜太師無運智。不將些子到黃泉。又草木子亦載弔伯顏一詩云。人臣位極更封王。欲逞聰明亂舊章。一死有誰爲孝子。九泉無面見先皇。輔秦應已如啇鞅。辭漢終難反子房。虎視南人同草芥。天教遺臭在南荒。蓋嘗出令毆人歐打南人。不許還報。

王昭儀

宋宮人王昭儀。名惠清。字冲華。丙子北行。題滿江紅詞于驛云。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春風雨露。玉樓一作階金闕。名播椒蘭一作蘭簪妃后裡。歡承笑語一作暈朝蓮臉。君王側。忽一朝一作聽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說。一作銅駝恨。何堪說。對河山百二。淚沾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願嫦娥相顧肯從容。隨圓缺。中原士人多誦之。昭儀後爲女道士。

徐君寶妻

岳州徐君寶妻某氏。被擄至杭。主者數欲犯之。終以巧計脫。蓋某有令姿。主者不欲遽逼之也。一旦得間。焚香再拜。題滿庭芳詞一闋于壁。投池中以死。詞曰。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入。歌樓舞榭。風捲落花愁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鑑徐郎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後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

尼覺清詩

湛甘泉與霍渭厓拆毀庵觀滛祠。豹韜衛營中一庵。亦在毀中。有尼覺清題詩於壁云。慌忙收拾舊袈裟。檢點行囊沒一些。袖拂白雲歸洞口。肩挑明月繞天涯。可憐松頂新巢寉。卻負籬邊舊種花。分付犬貓隨我去。休教流落俗人家。堯山堂作方獻夫賜告里居。規僧房以益宅。僧作是詩。

胡御史張少傅

嘉靖壬辰。北直學院胡明善。待士慘刻。庠序甚怨。以私取房山所窠石爲碑。事發擬侵盜園林樹木。以石窠近皇陵故也。是年七月問。慧星見東井。自辛卯至是已三見。有旨令大臣自陳。張少傅孚敬遂致仕。爲句以紀其事云。石取西山。胡明善殃從地起。星行東井。張孚敬禍自天來。又曰。慧孛掃除無駐足。石裨壓倒不翻身。

楮衾

江西徐大山。尹處州龍泉縣。有一僧獻一楮衾。并上以詩曰。寒泉寫出剡溪藤。白勝秋霜冷若水。願比一簾清似水。梅花紙帳伴孤燈。大山見之甚喜。因與之宴。令一婢隔壁而歌。僧聞其曲韻悠楊。因窺之。乃一老婢。天黥滿面。醜不可狀。因復作一詩云。隔壁時聞一曲歌。渾疑七寶帳中花。瞥然一見翻成恨。元出盧仝處士家。

食蕈

松陽詩人程渠南。滑稽士也。與僧覺隱草木子作信道元。同齋食蕈。覺隱請渠南賦蕈詩。應聲作一絕句云。頭子光光腳似丁。祗宜豆腐與菠。釋迦見了呵呵笑。煮殺許多行腳僧。覺隱聞之亦噴飯。

鄧氏詩

明宜山鄧氏能詩。嫁同邑吳某。以罪被逮赴省。鄧寄以衣而侑以一絕云。欲寄寒衣上帝都。連宵裁剪眼模糊。可憐寬窄無人試。淚逐東風酒去途。又題畫菊云。良工妙手恁安排。筆底移來紙上裁。葉綠花黃長自媚。等閒不許蝶蜂來。

玄兔

治世正音。載曾子。棨應制玄兔詩云。月華星彩毓珍奇。兩度西來貢玉池。八竅盡含蒼露濕。一身渾是黑雲垂。吐生定是從玄圃。渴飲多應向墨池。頓首天階欣快睹。宛同神禹賜圭時。後見巢𥈤集玄兔詩云。傳聞三穴久儲請。日啖玄霜異質成。八竅總含蒼霧濕。一身斜嚲黑雲輕。行來青瑣應難覓。立向瑤階卻盡驚。自是太平多瑞物。願隨毛穎詠千城。前詩蓋應制之時倉卒而賦。集中所載。不惟點竄章句。而原韻亦更。前人云。詩不厭改。有是夫。

海外全書

秦始皇二十八年。東行郡縣。命方士徐福入海求仙。福將童男女各三千人。盡移寶玩書冊。至海島止。王不歸。始皇三十二年始下焚書之令。則徐福所擕之書皆未焚。以前之全冊也。五經應是孔子手定之書。史記應有子長未見之事。得睹此等全冊。則漢儒諸家之爭。晉魏諸人之譌可以證之。漢成帝隋煬帝唐太宗明高皇等重賞購書。何不搜求其地乎。海島亦是人間。非如天上難至。嘉靖間。有人建言。宜乘琉球日本封王之便。從東南諸外國求徐福所擕書。其言不行。乃古今一大缺陷事也。

弔四狀元詩

輟耕錄。載平江驛有弔四狀元詩曰。四榜狀元逢此日。他年公論定難逃。空令大守提三尺。不見元戎用六韜。元舉何如兼善死。公平爭似子威高。世間多少偷生者。黃甲由來出俊髦。元舉王宗哲。字至正。戊子科三元。時爲湖廣憲僉。兼善泰不花字。時爲台州路達魯花赤。公平李齊字。時爲高郵府知府。子威李黼字。時爲江州路總管。此四公者。或大虧臣節。或盡忠王事。或遇難而亡。故云。若論其優劣。則江州第一。台州次之。高郵又次之。憲僉不足道也。

胡王詠女史

明初海寧胡虛曰。號斗南。能詩。七修類稿。載其題楊妃教鸚鵡念心經云。春寒卯酒睡初醒。笑倚東窗白玉屏。早悟眼前空是色。不教鸚鵡念心經。題綠珠墜樓云。花飛金谷彩雲空。玉笛吹殘步障風。枉費明珠三百斛。荊釵那及嫁梁鴻。後正統間。錢塘王蘭野致。亦以詩鳴於時。嘗題楊妃云。禁苑養驕兒。兒驕母命危。褒斜山路險。不似在宮時。題綠珠云。主難因妾起。妾心安肯違。身爲金谷土。魂作彩雲飛。冲雅規刺。皆得風人餘意。

虛白有雙孔笛詩云。混沌難分濁與清。鑿開空翠太分明。有聲本自無聲出。二氣還從一氣生。碧海夜寒龍並語。瑤臺月白鳳諧鳴。依稀黃鶴樓中廳。吹落梅花雪滿城。詠萍云。重重疊疊砌魚鱗。根帶渾無半寸深。偏爲太陽遮水面。不容明月印波心。千層浪打依然聚。幾度風吹不肯沉。多少錦鱗藏葉底。教人無計下鉤尋。格律雖卑。亦親切有薀。

史公謹

太倉史公謹能詩。工繪事。贈吳羽士有松下剪雲縫鶴氅。花間滴露寫鵝經之句。金陵瑣事。載其詩甚多。弱冠從軍滇陽。洪武末。有薦其才。授應天府推官。未幾。左遷湘陰縣丞。遂流寓金陵。自號吳門野樵。長於寒林雪景。自題其畫曰。雨餘山色翠如苔。樹杪寒煙濕未開。童子無端掃紅葉。隔林知有故人來。

品梅

楊用修王元美品題梅花詩。皆取杜少陵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爲看去亂鄉愁。李義山王鱗寂寂飛斜月。素手停停待夕陽。此論一出。卻令淡煙踈影之句。頓爾減價。金陵黃吏部首卿有句云。野客佩寒星欲墮。佳人釵暖和初融。焦弱侯有句云。花開暮雪人歸後。香滿寒庭月上時。一似義山一似少陵。

佛龕弊紙詩

金陵盛仲交時泰遊祈澤寺。從佛龕中得弊紙。上書一律云。研池滿座落花香。墨透纖毫染漢章。靜臥衲衣雲似水。高懸紙帳月如霜。杯浮野渡魚龍遠。錫振空山虎豹藏。幸對爐煙坐終日。煮茶清話得徜徉。後書友人褚偩。呈雪庭法師座前清覽。洪武辛亥暮春。書于清隱小軒。金陵瑣事云。負字本中。惜不知何許人。

儲靜夫對

儲靜夫弱冠遊庠。不循矩度。學官示以句曰。賭錢喫酒養婆娘。三者備矣。儲應聲曰。齊家治國平天下。一以貫之。學官謝之。成化癸卯舉解元。甲辰會試。亦第一。

朝雲

東坡侍妾朝雲。嘗令就秦少遊乞詞。少遊贈云。靄靄迷春態。英英媚曉光。不應容易下巫陽。袛恐翰林前世是襄王。暫爲清歌駐。還因暮雨忙。瞥然歸去斷人腸。空使蘭臺公子賦高唐。東坡見而賞之。

題臥雪圖

金陵金元善𤪽。號松居。精于醫。旁及繪事。曾寫袁安臥雪圖。兄元玉題云。一片堅貞天地知。甘貧豈但雪中飢。平生恥作千人態。縱使晴天也不宜。元玉亦善畫梅。有逃襌老人筆意。其煮茶詩。有細浪捲風生蟹眼。怒濤翻月起龍腥之句。

張仙

世所傳張仙像。乃蜀王孟㫤挾彈圖也。昶美豐姿。喜獵善彈。乾德三年。蜀亡。花藥夫人隨輦入宋。後心嘗憶昶。因自畫昶像以祀。藝祖見而問之。答曰。此我蜀中張仙神也。賢奕作灌口二郎神。祀之令人有子。歷言其成仙後之神異。故宮中多奉以求子。傳於民間。郎仁寶云。張仙名遠霄。五代時遊青城山得道者。蘇老泉曾夢之挾二彈。以爲誕子之兆。老泉奉之。果得軾轍。有贊見集中。人但知花藥假托。不知真有張仙也。

趙墓嚴臺

宋趙清獻公墓。在衢州城東。有題詩于地之驛曰。千夫荷擔出山阿。膏血如何有許多。不若扁舟徑歸去。休從清獻墓前過。嚴子陵釣臺。在富陽江之涯。有過臺而詠者曰。君爲利名隱。我爲利名來。羞見先生面。黃昏過釣臺。乘扁舟而過清獻之墓。知爲利名。而夜過釣臺。二人尚德之心深矣。

弔唐荊川

唐荊川順之罷官後。家居著書。頗自特立。因趙甬江文華以逢合嚴介谿。遂得復職。陞淮楊巡撫。殊失初心。鄉人以詩弔之曰。海門潮湧清淮水。燕塞雲埋白羽旄。子美文章空寄世。孔明事業等輕毛。避人焚草寧辭諫。策馬先師不憚勞。莫訝今朝歸未得。出山何似在山高。又越中王龍溪送行詩云。與君廿載臥雲林。忽報徵書思不禁。登閣固知非昔日。出山終是負初心。青春照眼行應好。黃鳥求朋意獨深。默默囊琴且歸去。古來流水幾知音。

神仙粥

神仙粥專治感冒風寒暑濕。頭疼骨痛。并四時疫氣流行等癥。初得病兩三日。服此郎解。用糯米半合。生薑五大片。河水二碗。於沙鍋內煮一二滾。次入帶鬚大蔥白五七介。煮至米熟。再加米醋小半盞。入內和勻。乘熟吃粥。或只吃粥湯。即於無風處睡以出汗爲度。此以糯米補養爲君。薑蔥發散爲臣。一補一散。而又以酸醋歛之。甚有妙理。屢用屢驗。非尋常發表之劑可比也。

霍洞

昨非庵日纂。霍洞嘗宿田舍。見吏催科詩云。北風吹晴屋滿霜。翁兒赤體悲無裳。閨中幼婦飢欲泣。忍飢取麻燈下緝。一身勿暇私自憐。鳴機軋軋明窗前。織成五丈如霜布。翁作襴裙兒作褌。明朝官吏催租急。依然赤體當風立。又値歲飢。洞見太守騎從出遊。作詩云。朝來五馬去尋春。誰信家家甑有塵。枕席道旁宜細問。恐非芳草醉眠人。守聞其詩。爲之罷遊。

和尚對

永樂時尚書某。題詩于寺。一僧和之。後尚書至寺詰究曰。我不即加汝罪。但出一對。能對。恕之。云。和尚和尚書詩。因詩言寺。僧不能對。候解縉入朝求救。縉曰。候我回朝代對。云。上將上將軍位。以位立人。和尚回對。尚書已知其必解學士句也。

張三影

吳興張先。字子野。天聖八年進士。善詩詞。人謂之張三中。蓋能道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也。子野謂人曰。我張三影也。詩有浮萍斷處見山影。詞有簾幕捲花影。墮絮輕無影。后山詩話載其事。高齋詩話以子野詩句。有三影者最佳。改後二影。爲雲破月來花弄影。隔牆送過鞦韆影。人目之爲張三影。

又石林詩話云。子野能文章樂府。年八十五。猶蓄聲妓。東坡作詩曰。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十鬢眉蒼。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柱下相君猶有齒。江南刺史已無腸。平生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後堂。七修云。全篇俱用張姓故事。詩人謂張君瑞與崔鶯鶯事。漢成帝嘗微行過陽阿主作樂。見趙飛燕而悅之。先是童謠曰。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蓋帝微行。嘗與張放俱。而稱富平候家。故曰張公子。又曰燕燕張祐妾。堯山堂云。詩人謂張藉。公子謂張祐。柱下謂張蒼。安昌謂張禹。但江南刺史註係劉禹鍚。然全篇皆用張姓事。不應此句獨用劉事。或坡公用隱僻事。未之詳考耳。

同時又有張子野亦名先。博州人。天聖三年進士。歐陽文忠公誌其墓。

吳伯通

明西蜀吳伯通爲浙省學道取士專看工夫時初學作文多不根取者甚少乃群往御史臺求試御史復發吳吳出題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論題乃一滾出來文難措辭而論又性理終場者少大爲吳所辱嘲之者曰三年王制選英才督學無名告柏臺誰知又落吳公網魚鱉黿鼉滾出來

馬湘蘭

金陵名妓馬守真。字湘蘭。以豪俠得名。能詩。有酒是消愁物。能消幾個時之句。有坐監舉人請見。拒之。後中甲榜。授留都禮部主事。適有訟湘蘭者。主事命拘之。眾爲居間。不聽。既來見。怒曰。人言馬湘蘭徒虛名耳。湘蘭應曰。惟其有昔日之虛名。所以有今日之實禍。主事笑而釋之。吳中王百榖穉登生日。湘蘭造吳捧觴。詩酒唱和。窮山水之勝而返。湘蘭死後。哀挽成怢。百榖有詩十二首。走金陵奠之。或謂張賓王曰。聞君作湘蘭祭文甚佳。張曰。我乃訪赤壁賦作者。其人使誦之。張但舉一語云。此固一世之雌也。而今安在哉。聞者絕倒。

蜜翁翁

西堂記聞云。昨夜陰山賊吼風。帳中驚起黑髯翁。平明不待全師出。連把金鞭打鐵驄。此詩頗爲邊人傳誦。有張師雄者。居洛中。好以甘言媚人。洛人呼爲蜜翁翁。會官塞上。一夕傳敵犯邊。師雄倉惶震恐。衣皮裘兩重。伏土窟中。秦人呼土窟爲土空。有人改前詩以嘲之曰。昨夜陰山賊吼風。帳中驚起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師出。連着皮裘入土空。

老儒被辱

戒庵漫筆。東橋徐氏。世敦禮讓。後裔衰薄。有老儒邵夢嚴者。亦被其陵竄。邑人作詩唁之曰。漁梁溪上水東之。魯道於今一變齊。押闔場中多智伯。陽春調裡少鍾期。捐階不是徐行日。仇餉渾非亟拜時。八十年來函丈老。月明無可一枝棲。

孫鳳洲詩

長沙有朝士某還鄉。意氣盈滿。賓至則鼓吹喧闐。有執友書孫鳳洲贈歐陽圭齋詩於扇。以餽之。詩云。圭齋還是舊圭齋。不帶些兒官樣回。若使他人居一作登二品。門前簫鼓鬧如雷。朝士見詩大慚。即輟鼓吹。

打夾帳

凡交易事。居間者索私贈。爲之後手。又名打夾帳。馬仲良之駿督滸墅關。出羨餘市田。以贍學宮。其價稍厚。又捐俸禁靈巖山採石。一時居間者皆乘之要利。或作語嘲之曰。子路與申棖同坐。子路譏棖曰。棖也慾。焉得剛。棖遂曰。由也不得其死然。子路大怒。愬之夫子。夫子曰。罪在棖。用牌書打申棖字送子夏。適子夏喪明。認字不真。驚曰。誰人打甲帳。

楊清劉濁

成化中。汝寧楊太守甚清。附郭汝陽劉知縣甚貪。太守夜半微行。至一草舍。有老嫗夜績。呼其女曰。寒甚。命取瓶中酒。酒將盡。女曰。此一杯是楊太守也。復斟一杯曰。此是劉大爺。蓋酒初傾則清者在前。後則濁矣。聞者賦詩曰。憑誰寄語臨民者。莫作人間第二杯。

談苑云。有人問崇德縣民長官清否。答曰。漿水色。言不清不濁也。

乩詠蠶繭

郡有邀紫姑神者。一士請詠蠶繭。乩即書云。一窩春意自溫純。巧奪天工物象靈。抽吐絲綸三萬丈。纏綿家國十千齡。始終有跡幾雲錦。端緒無窮補袞針。保障繭絲君自識。天花亂墜陋迴文。

郤金堂四箴

張侗初云。吾家郤金堂舊有四箴。先太史本其意而潤飾之。箴曰。士大夫當爲子孫造福。不當爲子孫求福。謹家規。崇儉朴。訓耕讀。積陰功。此造福也。廣田宅。結姻援。爭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澹而長。求福者濃而短。士大夫當爲此生惜名。不當爲此生市名。敦詩書。尚氣節。慎取與。謹威儀。此惜名也。競標榜。邀津貴。騖矯激。習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靜而休。市名者躁而拙。士大夫當爲一身用財。不當爲一家傷財。濟宗黨。廣束修。救飢荒。助義舉。此用財也。靡宮苑。教歌舞。奢讌會。聚寶玩。此傷財也。用財者損而盈。傷財者滿而詘。士大夫當爲天下養身。不當爲天下惜身。省嗜慾。減思慮。戒忿怒。節飲食。此養身也。規利害。避勞怨。營窟宅。守妻子。此惜身也。養身者嗇而大。惜身者羶而細。

胡澹庵

宋胡澹庵貶海外十年。北歸日。飲于湘潭胡氏園。喜侍姬黎倩。題詩一絕贈之云。君恩許歸此一醉。傍有梨頰生微渦。乃知情慾移人。賢者不免。厥後朱文公見之。題絕句以自警云。十年浮海一身輕。歸對梨渦一作梨姬卻有情。世上無如人慾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尹鬔頭

尹鬔頭名從龍。菙州人。囊有宋理宗時度牒。弘正間至金陵。成同朱公供養之甚處。能出陽神。分身數處赴齋。朱公問尹曰。我欲一見洞賓呂祖可乎。尹曰可。公于朔日出水西門外劉公廟拈香。當約洞賓來一會。及拈香歸。寂無所見。乃責尹以說謊。尹曰。公曾見路上一道人。醉枕酒瓶而睡者乎。公曰有之。尹曰。道人枕瓶。兩口相對。分明呂字也。公自不悟。那敢說謊。復遺人四路覓之。皆云纔去未遠耳。一貴人閨女弱病。形容俱變。名醫莫效。母愈憐愛之。邀尹視之曰。有癆䖝。尚可醫。貴人請用何藥。曰。藥力不能治。只消與我同宿一夜。便好也。貴人大怒。不許。後見女殊無生理。母又涕泣言之。貴人許可。尹令紙糊一室。不得留錢大一孔。設一榻。不用帳。令女去其衵衣。用手摩足心。極熱如火。抵女陰戶。東西而睡。戒女云。喉中有䖝出。可急叫我。女不能合眼。而尹鼻息如雷。天將明。女報䖝從口中飛出。尹起四顧覓之不見。曰從何處鑽去。定要害一人也。蓋乳母不放心。因開一孔窺之。癆䖝已入其腹矣。父母視之。女顏色已變。尹笑而去。後數月女方擇婿。而乳母已死矣。又一經紀家娶婦。後尹偶至見婦。急走上前抱咬其頸。方咬兩口。被舅姑隔開。尹且歎息曰。可恨只咬斷兩股。尚有一股未斷。奈何。皆不解爲何說。後夫婦反目。遂自縊。三股繩僅有一股未斷。遂死。方服其先見云。府廠見尹仙跡太露。恐惑亂人心。押使歸華州。監押軍人云。每押發皆有常例安家。今你料無銀錢。妻子何以過活。尹曰。汝家所需不過柴米有何難辦乎。與你兩符。一貼竈上。一貼米桶。用時自足也。後果然。及華州歸。要用柴米俱不能得矣。鬔頭住華州鐵寉觀中。騎鐵鶴飛昇。

蝦助詩

蝦助海錯也。一名水母。即海蜇。其形一片如輪菌。無目。凡行蝦必附之。故云蝦助。元薩天鍚作詩云。層浪濡床綴蝦行。水母含秋孕地靈。海氣凍成紅玉脆。天風寒結紫雲腥。霞衣腿色脂流滑。瓊縷烹香酒力醒。疑是楚江萍實老。誤隨潮汐落滄溟。

河滿子

宋盛度以久任泣於上前。遂參知政事。王博文倣度泣。亦自龍圖學士爲樞密。蕭定基爲殿中侍御。亦泣上前。士人匿名以河滿子嘲之。一日奏事。上曰。聞外有河滿子。定基曰。知之。時有謔曰。殿院一聲河滿子。龍圖雙目淚君前。聞者笑之。

龜鱉

高文虎作西河放生池記。有鳥獸魚鱉咸若。本夏事。誤引爲商。太學諸生爲謔詞哂其誤。陳晦行草制。以舜卜禹用昆命元龜字。倪侍郎駁之。陳疏辨古今命相。多用此語。陳遂擢臺端。倪罷去。時嘲云。舍人舊錯商周鱉。御史新爭舜禹龜。時傳以爲笑。

匍匐圖

福州陳烈動遵古禮。蔡君謨居喪莆田。烈往弔之。將至境。語門人曰。詩云。凡民有喪。匍匐救之。今將與二三子行此禮。於是鳥巾襴鞟。偕二十諸生望門以手據地。膝行號慟而入。婦人望之皆走。君謨匿笑受弔。李泰伯覯畫匍匐圖。爭相傳玩。

字數:9166,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