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乘經藏(第二十四)
    1. 法華部第四
      1. 無量義經(一卷)
      2. 妙法蓮華經(七卷)
        1. 正法華經(十卷)
        2. 妙法蓮華經(八卷)
        3. 薩曇芬陀利經
        4.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卷)
      3. 法華三昧經
      4. 廣博嚴淨不退轉法輪經(四卷)
        1. 不退轉法輪經(四卷)
        2. 阿惟越致遮經(四卷)
      5. 大薩遮尼犍子授記經(十卷)
        1. 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
      6. 金剛三昧經(二卷)
      7. 大法鼓經(二卷)
      8.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

閱藏知津卷第二十四

北天目沙門釋智旭彙輯

大乘經藏

法華部第四


述曰:「凡是開權顯實,授聲聞成佛記,發跡顯本,明成佛甚久遠,及但明一乘修證之法,無二無三者,皆此部收。」

無量義經(一卷) (前有劉虯序) 草

蕭齊中天竺沙門曇摩伽陀耶舍譯

德行品第一。大莊嚴菩薩讚佛。說法品第二。大莊嚴問,何法速成菩提?佛答:有一法門,能令速成菩提,謂無量義,從一法生,一法者,名爲實相。十功德品第三。

此說法華之前茅也,故收入法華部中。

妙法蓮華經(七卷) 草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佛在耆闍崛山,先說無量義經,次入無量義定,眉光東照萬八千土,彌勒疑問,文殊述往事以釋之。

方便品第二。世尊出定,告舍利弗,諸佛方便不可思議,唯佛與佛,乃能知之,即止不說。舍利弗三請,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乃唱唯一大事。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切皆當作佛,實無三乘。

譬喻品第三。授舍利弗記,說火宅喻。

信解品第四。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目犍連,領解佛旨,說窮子喻。

藥草喻品第五。佛印四人所說,而推廣之。

授記品第六。授大迦葉等四人記。

化城喻品第七。先說大通智勝佛時,十六王子覆講結緣事,次說化城喻。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富樓那爲上首,五百弟子皆得受記,說繫珠喻。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阿難,羅𥈑羅爲上首。

法師品第十。佛因藥王菩薩,告八萬大士,持此經,速得佛。并說鑿井喻。

見寶塔品第十一。多寶佛塔從地涌出,大聲讚善,釋迦如來以神力,三變淨土,分身諸佛咸集,與欲開塔,多寶如來,分半座與釋迦同坐,釋迦大聲唱告勸持。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說如來往昔求法,事阿私仙得聞妙法,今授提婆達多大菩提記。文殊入海弘經,龍女獻珠成佛。

持品第十三。藥王大樂說等,各各發願持經,佛授大愛道及耶輸記。又視八十萬億那由他諸菩薩。諸菩薩亦發願持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文殊請問末世持經方法,佛以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答之,兼說輪王髻珠喻。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六萬恒沙菩薩,各將眷屬,從地涌出,大眾懷疑,彌勒興問。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佛自明成道已來甚久,以釋眾疑,說醫王喻。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明在會聞法獲益之多,及明五品弟子功德。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法師功德品第十九。明法師得六根清淨。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明往古比丘,以隨喜行,得淨六根,速成佛道。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出廣長舌,放毛孔光。謦欬彈指,聲遍十方。

囑累品第二十二。三摩眾菩薩頂而囑付之。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宿王華菩薩請問,佛爲說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然身然臂事。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佛放眉間光,照東方世界,召此菩薩來作佛事。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無盡意菩薩請問,佛爲說十四無畏,三十二應,種種功德。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菩薩及天神等各各說咒,護法。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明往古淨德夫人,淨藏淨眼二子,同化父王見佛。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佛爲普賢重示四法,普賢說咒護持。

此一部經,乃如來究竟極談,具明施設一代時教所以然之線索,如家業之有總帳簿,如天子之有九鼎也,非精研智者大師玄義文句,不盡此經之奧,仍須以荊谿尊者釋籤妙樂輔之。

正法華經(十卷) 木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與上經同,但藥草品中,有迦葉問答,及生盲喻。五百弟子授記品初,有入海取寶喻。法師品名爲藥王如來品。有寶蓋王及千子與善蓋太子法供養事。一切咒皆翻梵成華。囑累品在最後。

妙法蓮華經(八卷) (前有序) (南蓋北賴)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共達摩笈多譯

多用什師譯文,但添藥草品後生盲一喻耳。陀羅尼品在第二十一。囑累品在最後。提婆達多品,合入見寶塔品,故止有二十七品。

薩曇芬陀利經(半卷) 草

附西晉錄

即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別出。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卷) (南[○@缺]北草)

鳩摩羅什譯文闍那笈多譯頌

按藏中法華經普門品,無重頌,今既補入全經,則此品便爲重出,然舉世流通,功驗最多,智者大師有別行玄疏,四明尊者復有記解,最精最妙,不可不閱。

法華三昧經(半卷) 草

劉宋枳園寺沙門釋智嚴譯

眾會欲問佛,佛放口光遍十方,即不見佛身相,大眾各入三昧,觀察不可得,羅閱王辯通,及女利行等來,佛從地涌,坐蓮華上,利行問佛,乃至得道,與眾問答,諸女發心皆出家,王亦出家,得授記。

廣博嚴淨不退轉法輪經(四卷) 髮

劉宋枳園寺沙門釋智嚴共寶雲譯

文殊師利以神通力,同舍利弗到十方世界供佛,集一切菩薩同到祇園,請轉不退法輪,說堅信堅法八人四果聲聞支佛密義,令諸眾會,捨離諸想,其諸羅漢,復作成就五逆,滿足五欲,遠離正見等密語,眾會驚疑,文殊釋之,佛現舌相,普授聞經不退轉記,波旬入會,佛復以密語遣之,大眾騰疑,佛爲解釋,次有三菩薩來。一自稱是如來。一自稱是世尊,一自稱是佛。眾又騰疑,佛爲解釋。於是眾菩薩各以偈讚,阿難請問較量功德,師子童女,及比丘尼、居士婦、發心受持,捨離女身,乃至明不信罪報,大眾悔過,請佛守護流通。

不退轉法輪經(四卷) 髮

安公涼土譯經在北涼錄

阿惟越致遮經(四卷) (南此北蓋)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二經並與上同。

大薩遮尼犍子授記經(十卷) 豈

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

序品第一。佛住鬱闍延城,嚴熾王園,於大眾中,現殊勝身相。

問疑品第二。文殊偈讚請問,佛止之,文殊復問。

一乘品第三。明二種十二法,能發菩提,又布施乃至方便,各十二種妙行,又如來有十二勝妙功德,淨佛國土,爲利眾生,示十二濁,實唯一乘,分別說三。

詣嚴熾王品第四。大薩遮詣王所也。

王論品第五。薩遮爲嚴熾說聖王法,及小王法。

請食品第六。王請薩遮。

問罪過品第七。王問智人亦有罪否,薩遮次第舉諸人過,并王過,及自過。

如來無過功德品第八。薩遮爲王備演如來所有功德,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大慈大悲,三念處,三不護,一切種智,十自在,三十七品,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及常無盡法身。

詣如來品第九。薩遮與王,同來見佛。

說法品第十。舍利弗與薩遮論見佛聞法事,佛爲薩遮發跡。

授記品第十一。授薩遮大菩提記。

信功德品第十一。

此經文義俱暢,宣說世出世法,曲盡其妙,急宜流通。

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三卷) 養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與上經同,缺王論品,而於如來功德。亦有缺略。

金剛三昧經(二卷) (南賢北難)

出北涼錄

序品第一。佛於靈山,先說大乘一味真實法,即入金剛三昧,阿伽陀比丘說偈讚歎。

無相法品第二。佛從三昧起,更宣一味法,解脫菩薩,更請爲末世眾生,宣說入一味法。

無生行品第三。心王菩薩問得無生忍義。

本覺利品第四。無住菩薩問轉入唵摩羅義。

入實際品第五。大力菩薩問答。

真性空品第六。舍利弗問答。

如來藏品第七。梵行長者問答。

總持品第八。地藏菩薩問答,并囑阿難受持。

大法鼓經(二卷) 染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佛在祇洹,海眾雲集,說有非有法門。波斯匿王,擊鼓吹貝而來。佛言:我今當說大法鼓經,先命迦葉觀察眾會,堪聞與否,乃有百千萬億阿僧祇分聲聞緣覺,初業菩薩,皆從座去,餘一切住。然後廣讚迦葉。命於此法少問其義,所謂如來常樂我淨,不般涅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無有三乘,實唯一乘。一切空經,是有餘說。惟有此經,是無上說,亦說化城窮子等喻,次囑迦葉,於末世中,護持此法。迦葉辭謝不堪,佛言:迦葉於我滅後,護持此法,有四十年,若至正法餘八十年時,惟一切世間樂見童子能持。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一卷) (一名觀普賢觀經一名出深功德經) (南罔北短)

劉宋罽賓國沙門曇摩蜜多譯

阿難、迦葉、彌勒,同問如來滅後修行大乘法要,佛爲說普賢觀門,及懺悔六根罪法。此與法華普賢勸發品,相爲表裏。故智者大師法華懺儀,全宗此經。

閱藏知津卷第二十四


校勘記
[1]、「授」,《總目》作「受」,待查。
字數:2600,最後更新時間: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