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乘經藏(一)
    1. 華嚴部第一
      1.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2.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四十卷)
        1.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
        2. 佛說兜沙經
        3. 佛說菩薩本業經
        4.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
        5. 菩薩十住行道品經
        6. 佛說菩薩十住經
        7. 漸備一切智德經
        8. 十住經(六卷)
        9.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三卷)
        10.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11.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12. 佛說如來興顯經(四卷)
        13. 度世品經(六卷)
        14. 佛說羅摩伽經(四卷)
        15. 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
        16. 普賢菩薩行願讚
        17. 文殊師利發願經
      3.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1.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
      4. 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
      5.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
        1.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
        2. 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一卷)
      6.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7. 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
      8.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五卷)
      9.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

閱藏知津卷第一

北天目沙門釋智旭彙輯

大乘經藏

華嚴部第一


述曰:「華嚴一部,別則剋指初成,通乃該乎一代。凡屬顯示稱性法門,不與二乘共者,咸歸此部。即如入法界品,是誠證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拱平章愛育黎首臣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世主妙嚴品第一,佛在菩提場中,初成正覺,一切器世間主,眾生世間主,正覺世間主,皆悉雲集。各得解脫法門,各有上首,同時各說十頌。復於師子座莊嚴具中,各出微塵數菩薩,亦各說頌。復興不可思議諸供養雲。如此華藏莊嚴世界海,如是一切法界海,亦復如是。

如來現相品第二,菩薩於供養具中,出問法頌,佛從齒間放光,照十方各一億世界海,出頌集眾;又從眉間放光,顯示十方。從足下入,即時有大蓮華,忽現佛前。佛毫相中,出一菩薩;名一切法勝音。并塵數眷屬,坐此蓮華。與十方菩薩,各各說頌。

普賢三昧品第三,普賢菩薩入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十方諸佛,現前讚歎。與智摩頂,從三昧起,大眾獲益。如來毛孔放光,頌讚。一切菩薩,亦皆讚請。

世界成就品第四,普賢菩薩說世界海十種事。

華藏世界品第五,普賢菩薩說世界海中一切世界種一切世界,及佛名號。

毘盧遮那品第六,普賢菩薩說往古大威光太子本行。(已上六品,是第一會)

如來名號品第七,佛在普光明殿,以神通力。集十色世界十智佛所文殊等十菩薩,文殊即唱名號差別法門。

四聖諦品第八,文殊隨說四諦名號差別。

光明覺品第九,佛放兩足輪光,悉照十方世界,一切處文殊菩薩說頌。

菩薩問明品第十,文殊與覺首等九菩薩,互相問答,發明法要。

淨行品第十一,智首菩薩啟問,文殊菩薩答以一切事中發願法門。

賢首品第十二,文殊菩薩啟問,賢首菩薩廣頌信心功德法門。(已上六品,是第二會。)

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如來不離一切菩提樹下,上升須彌。帝釋莊嚴殿座請佛,并說十頌。

須彌山頂上偈讚品第十四,法慧等十菩薩,從百剎塵數外十華世界十月佛所而來。佛放兩足指光。十慧菩薩,各說偈頌。

十住品第十五,法慧菩薩入無量方便三昧。十方各千剎塵數同名諸佛現前讚歎,與智摩頂,乃出定說十住法。說已,十方各萬剎塵數世界六種震動。各十剎塵數同名菩薩,來爲作證。

梵行品第十六,正念天子問,法慧菩薩說觀察無相法。

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天帝釋問,法慧菩薩廣說喻以顯之。十方各萬剎塵數世界,又六種震動,又有萬剎塵數同名諸佛,現身讚歎。

明法品第十八,精進慧菩薩問發心菩薩云何修習。法慧菩薩答以住十種不放逸法等。(已上六品,是第三會。)

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如來不離一切菩提樹,及須彌頂,而升夜摩。天王化座請佛,亦說十頌。

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功德林等十菩薩,從十萬剎塵數外十慧世界十眼佛所而來。佛放兩足上光。十林菩薩,各說偈頌。

十行品第二十一,功德林菩薩,入菩薩善思惟三昧。十方各萬剎塵同號諸佛現前讚歎,與智摩頂,乃起定說十行法。說已,十方各剎塵世界震動,各十萬剎塵同名菩薩,來爲作證。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亦功德林菩薩所說。(已上四品,是第四會。)

升兜率天宮品第二十三,如來不離一切菩提樹,及須彌頂夜摩宮,而升兜率。天王敷座嚴飾請佛,亦說十頌。

兜率宮中偈讚品第二十四,金剛幢等十菩薩,從萬剎塵數外十妙世界十幢佛所來集。佛放兩膝輪光,普照十方,令互相見。十幢菩薩,各說頌讚。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金剛幢菩薩入菩薩智光三昧,十方各十萬剎塵數同名諸佛現前讚歎,與智摩頂。乃起定說十回向法,說已,十方百萬剎塵數世界震動。各百萬剎塵數同名菩薩,來爲作證。(已上三品,是第五會。)

十地品第二十六,佛在他化自在天宮,與金剛藏等不可說大菩薩俱。金剛藏菩薩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十方各十億剎塵數同名諸佛現前稱歎,與智摩頂。乃出定唱十地名,還復默然。解脫月菩薩二請,金剛藏菩薩二止之。解脫月第三請,在會菩薩亦同聲頌請,佛放眉間光,普照十方,十方佛亦各放眉間光,普照此會,皆於虛空中成大光明雲網臺,出頌勸說,乃唱地義。說已,十方各十億塵剎震動,各十億塵剎同名菩薩來證。(此一品,是第六會。)

十定品第二十七,佛在普光明殿,入剎那際諸佛三昧,與十剎塵數菩薩俱。普眼菩薩請問普賢菩薩三昧,佛令自問普賢。時大會皆不得見普賢身座,乃至入十千阿僧祇三昧觀察,亦不能見。佛令更禮普賢,并遍十方觀察,發起大願,應可得見。大眾遵誨,普賢現身。雨十千雲,世界震動,光明遍照。佛自唱十大三昧名,敕普賢菩薩說之。

十通品第二十八,十忍品第二十九,皆普賢菩薩所說。

阿僧祇品第三十,心王菩薩問,如來自答。

壽量品第三十一,諸菩薩住處品第三十二,皆心王菩薩所說。

佛不思議法品第三十三,眾會心念不思議法。佛即加持青蓮華藏菩薩,向蓮華藏菩薩廣說佛所住法。

如來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普賢菩薩略說九十七種大人之相。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佛告寶手菩薩,菩薩將下生時,放光照地獄眾,蒙光生天。聞天鼓音,乃至證十地位等。

普賢行品第三十六,普賢復告大眾,極陳瞋心障道,應勤修十法,能具十種清淨等。十方各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剎塵世界震動,雨種種雲。各十不可說剎塵數同名菩薩,來爲作證。

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佛放白毫相光,普照十方。右繞十匝,入如來性起妙德菩薩頂。菩薩即起,請問大法。佛復口放光明,普照十方。右繞十匝,入普賢菩薩口,普賢身座。即過本時百倍,甫唱法門名字,大地悉皆震動。妙德再以頌問,普賢具演其義,於是十方各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剎塵數世界震動,雨種種雲。各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剎塵數同名諸佛,現前讚歎,授菩薩記。又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剎塵數同名菩薩,來爲作證,普賢復說勸持之頌。(已上十一品,是第七會。)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佛在普光明殿,與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剎塵數菩薩俱。爾時普賢菩薩入佛華莊嚴三昧,一切世界十八相動。從三昧起,普慧菩薩致二百問。普賢菩薩酬二千答。十方世界震動光照,一切諸佛現前讚喜。(此一品,是第八會。)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佛在給孤獨園,與普賢文殊等五百大菩薩及五百聲聞無量世主俱。心念請法,佛乃入師子嚬申三昧。樓閣及林,忽皆廣博。與不可說剎塵數世界量等,備極莊嚴。爾時十方各有不可說剎塵數菩薩雲集,興供現通。諸大聲聞,總不知見,善根異故。十方各一上首菩薩說頌讚佛。普賢菩薩以十種法句,開發顯示照明演說師子嚬申三昧。佛欲令諸菩薩安住此三昧故,復放白毫相光普照十方。令諸菩薩普見法界佛事,即以不可說剎塵三昧。入佛神變海方便門,出生大神變莊嚴雲。文殊菩薩觀察說頌宣明,時諸菩薩皆得塵數大悲門。不離佛所,悉於十方種種示現,利益眾生。文殊亦出自所住處,辭佛南行。舍利弗與六千共行弟子,承佛神力,見文殊眾會,發心同遊人間,令海覺等六千比丘,得覲文殊,成就佛法。文殊行至福城之東,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觀善財童子夙因,爲說大法。善財即隨文殊求菩薩道。文殊指示,令參知識。始從德雲比丘,終至普賢菩薩。(此一品,是第九會。)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四十卷) 伏戎羌遐 (南伏戎羌)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譯

即前經入法界品。而普賢菩薩既爲善財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復說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今時但取此最後一卷,續於前經八十卷後,並廣流通。然此一譯,文理俱優,不讓實叉難陀。而知識開示中,更爲詳明。切於日用,切救末世流弊,最宜一總流通。

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 湯坐朝問道垂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等譯

僅有三十四品。文義未全,故雖先譯,不復流通。

佛說兜沙經(五紙欠) (南通北壹)

後漢支婁迦讖譯

即如來名號品少分,及光明覺品少分。

佛說菩薩本業經(十一紙半) 仝前號

吳優婆塞支謙譯

即淨行品兼十住品。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九紙半) (南邇北率)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與上同本。

菩薩十住行道品經(七紙) 仝前號

西晉沙門竺法護譯

即十住品。

佛說菩薩十住經(四紙) 仝前

東晉沙門祇多密譯

亦即十住品。

漸備一切智德經(五卷) 仝前

西晉沙門竺法護譯

即十地品。

十住經(六卷) (南壹北體)

鳩摩羅什共佛陀耶舍譯

亦即十地品。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三卷) (南體北率)

西晉竺法護譯

即十定品,亦名普賢菩薩定意經。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紙半) 壹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即壽量品,是如來自說。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紙餘) (南夙北臨)

宋中印土沙門法賢譯

亦即壽量品,是不思議光王菩薩說。

佛說如來興顯經(四卷) (南體北邇)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即如來出現品。

度世品經(六卷) 壹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即離世間品。而末後有一段與如來問答,乃大本中所無。

佛說羅摩伽經(四卷) 體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即入法界品。從無上勝長者,至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共十二位善知識事。而內有咒語幾則。

大方廣佛華嚴經續入法界品(八紙) (南邇北壹)

唐中印土沙門地婆訶羅譯

從天主光天女,至德生童子有德童女。

普賢菩薩行願讚(四紙半) (南無北唱)

唐北天竺沙門大廣智不空譯

即行願品中偈。後有速疾滿普賢行願陀羅尼。

文殊師利發願經(二紙餘) (南籍北既)

東晉迦維羅衛國沙門佛陀跋陀羅譯

大略如普賢行願偈,而是五言。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九紙) (南邇北壹)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佛於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十方諸佛現菩薩形,爲觀音普賢等。無量菩薩現聲聞形,爲舍利弗等。及現作比丘尼八部神等。佛入三昧,名如來不思議境界。於諸相中。現十方佛剎。於諸好中,現往昔行門。於是德藏菩薩請問普賢菩薩,此三昧何名,云何得之?普賢爲說三昧名義。佛放眉間光,使有功用菩薩悉見空中毛端量處。及一一微塵中,皆有無量佛剎,皆有佛成正覺。亦見各各自身,於諸佛處供養聞法,皆證如來不思議境界三昧。爾時德藏菩薩復問修何福德,施戒智慧,證此三昧?普賢菩薩答云,供養三田,名福。不擇怨親善惡貧富,名施。自淨淨他,名戒。觀佛形像作現見想,及達唯心,名智。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十紙半) 仝前

唐于闐三藏法師提雲般若譯

與前經同本異譯,文頗艱澀。

大方廣佛華嚴經修慈分(六紙餘) 仝前

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等譯

佛在鷲峰山中,十方梵天來集。彌勒菩薩請問,佛爲說慈心妙觀法門。宜急流通。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十二紙餘) 仝前

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佛住法林菩提光明宮殿,與比丘及剎塵數菩薩不可說八部俱。文殊菩薩興問,伏一切諸蓋菩薩演說如來不思議法。信者當得種種三昧,及陀羅尼。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一卷) (南遐北殷)

附三秦錄

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一卷) (南遐北邇)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

二經並與前同本。先出。文筆不如。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四紙欠) (南邇北壹)

唐實叉難陀譯

佛在如來神力所持之處,普賢大眾之所圍繞。有十大菩薩,各與眷屬忽集。眾問普賢,此諸菩薩從何國來?普賢令其入定觀察,竟不能知。三番請問,普賢示以觀察之法,乃見皆在如來身中廣大國土佛道場內來集。

信力入印法門經(五卷) (南遐北邇)

元魏南天竺沙門曇摩流支譯

佛在普光法殿,文殊請問清淨初地之法。佛以六十餘種五法答之。次問普賢菩薩,云何諸佛無障礙智?乃至無障礙身?普賢歎其難見難知,文殊再請,乃具答之。答已。較量功德殊勝。能滅重罪。其不信者。罪亦無量。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五卷) (南竭北力)

宋中印土沙門法天譯

佛在鷲峰山中,與無量大菩薩俱。普賢與佛,問答法界深義。妙吉祥請問寶光明總持法門,佛令轉問普賢,因問覺與覺者二字之義。舍利弗廣歎菩薩智慧,不可角敵。次有法慧菩薩入定受加,出說十住法門(與華嚴經十住品長行偈頌俱同),普賢菩薩讚歎印證,舍利弗自歎從來未聞。佛命其廣集諸天,重請妙吉祥說法。妙吉祥許已,大地震動,十方雲集,乃相與問答,令眾獲益。普賢復問如來大悲之義,復請如來說寶光明總持陀羅尼。舍利弗又與妙吉祥問答妙法,住世幾何。妙吉祥復問佛持經之福,謗經之罪。普賢又問持經者當生何土,又問云何得此寶光明總持法。佛答以一法,謂不起煞意;又有二法,謂離於瞋恚,善言誘喻。阿難又問佛聞經之處。佛又爲普賢菩薩說偈。二卷有餘。(偈與華嚴經賢首品大同。)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 難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婆伽婆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現諸淨土,與大菩薩十萬人俱。文殊普賢等十二菩薩,次第請問因地修證法門。佛一一答之。

閱藏知津卷第一

字數:4237,最後更新時間: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