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目卷第四
    1. 第三論藏
      1. 一大乘論
        1. 一釋經論
          1. 一西土大乘釋經論
          2. 二此土大乘釋經論
        2. 二宗經論
          1. 一西土大乘宗經論
          2. 二此土大乘宗經論
        3. 三諸論釋
          1. 一西土大乘諸論釋
          2. 二此土大乘諸論釋
      2. 二小乘論
    2. 第四雜藏
      1. 一西土撰述
        1. 附外道論
        2. 附疑偽經
      2. 二此方撰述(分十五科)
        1. 一懺儀
        2. 二淨土
        3. 三台宗
        4. 四禪宗
        5. 五賢首宗
        6. 六慈恩宗
        7. 七密宗
        8. 八律宗
        9. 九纂集
        10. 十傳記
        11. 十一護教
        12. 十二音義
        13. 十三目錄
        14. 十四序讚詩歌
        15. 十五應收入藏此土撰述

閱藏知津·總目

卷第四


北天目沙門釋智旭編次

第三論藏

二分一大乘論二小乘論

一大乘論

又三一釋經論二宗經論三諸論釋

一釋經論

又二一西土二此土

一西土大乘釋經論

  • 十住毘婆沙論(十五卷) (南志滿北規仁)
  • 十地經論(十二卷) (南惻造北離節)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六紙欠) (南竟北隸)
  •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七卷) (南造北顛)
  • 大寶積經論(四卷) (南弗北虧)
  •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七紙欠) (南次北顛)
  • 寶髻經四法優波提舍(一卷) (南弗北靜)
  • 轉法輪經優波提舍(九紙) 仝上
  • 三具足經優波提舍(一卷) (南造北節)
  • 佛地經論(七卷) (南次北節)
  •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三卷) (南離北弗)
  •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二卷) 仝上
  • 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十二紙) (南優北鍾)
  •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密多理趣釋(二卷) (南竟北稿)
  • 般若波羅密多理趣經大安樂不空三昧真實金剛菩薩等一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二紙半) (南竟北隸)
  • 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二紙欠) (南取北止)
  • 仁王般若陀羅尼釋(六紙餘) (南學北杜)
  • 諸教決定名義論(三紙半) (南壁北古)
  • 聖佛母般若波羅密多九頌精義論(七紙半) 仝上
  • 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二紙半) (南書北星)
  •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六紙餘) (南壁北通)
  • 事師法五十頌(二紙餘) (南優北言)
  • 大智度論(一百卷) (南友投分切磨箴規仁慈隱北傅訓入奉母儀諸姑伯叔)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論(三卷) (南次北受)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論頌(七十七偈) (南次北顛)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論(三卷) (南弗北受)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論釋(三卷) (南弗北虧)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二卷) (南離北弗)
  • 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二卷) (南離北虧)
    • 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二卷) 仝上
  • 大般涅槃經論(九紙餘) (南弗北顛)
  • 涅槃經本有今無偈論(五紙半) 仝上
  • 遺教經論(一卷) (南離北顛)

二此土大乘釋經論

  •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四十卷北作六十卷) (南頗至最北用至威)
  •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六十卷北作九十卷) (南精至丹北沙至禹)
    •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三十卷) 稷稅熟
  •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三卷北作四卷) (南丹北跡)
  • 華嚴經指歸(一卷) (南青北跡)
  •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二卷) 仝上
  •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略疏之鈔(三十卷) 治本於
  •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疏(四卷) (南石北)
  • 佛說阿彌陀經疏(七紙) (南青北百)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 (南法北約)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四卷今作八卷) (北主南)
  • 維摩詰所說經註(六卷北作十卷) 務
  • 維摩詰所說經疏(十卷) (元朝藏中謙字號南北二藏並)
  • 維摩詰所說經記(六卷) (元朝藏中謹字號南北二藏並)
  • 四教義(六卷) 弊
  • 金光明經玄義(二卷) (南遵北會)
  • 金光明經文句(六卷) (南約北盟)
  • 盂蘭盆經疏(一卷) (南青北百)
  • 首楞嚴經義海(三十卷) (南九州禹北翦頗牧)
  • 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二十卷) 綿邈
  • 請觀音經疏(一卷) (南煩北法)
  • 金剛般若經疏(一卷) (南法北會)
  • 金剛經疏論纂要(三卷) 農
  • 釋金剛經刊定記(七卷) 農
  •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五卷) 韓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疏(九紙) (南青北百)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集註(一卷) (南石北)
  • 妙法蓮華經玄義(二十卷) (南寔寧北密勿)
  • 妙法蓮華經文句(二十卷) (南更霸北實寧)
  • 觀音玄義(二卷) (南何北遵)
  • 觀音義疏(二卷) 仝上
  • 妙法蓮華經要解(二十卷) 曠遠
  • 大般涅槃經玄義(二卷) (南踐北滅)
  • 大般涅槃經疏(古十八卷南作二十六卷北作三十三卷) (南土會盟北滅虢踐)
  • 佛遺教經論疏節要(一卷) (南丹北跡)
  • 菩薩戒義疏(二卷) (南遵北何)

二宗經論

又二一西土二此土

一西土大乘宗經論

  • 瑜伽師地論(百卷) (南節至靜北猶至氣)
    • 菩薩地持經(八卷) (南登北安)
    • 決定藏論(三卷) (南好北性)
    • 王法正理論(一卷) (南心北退)
  • 顯揚聖教論(二十卷) (南情逸北分切)
  • 顯揚聖教論頌(一卷) (南心北退)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七卷) 仝上
  •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十六卷) (南動神北磨箴)
  • 辯中邊論頌(五紙半) (南爵北靜)
  • 辯中邊論(三卷) 仝上
  • 中邊分別論(二卷) (南移北情)
  • 攝大乘論本(三卷) 仝上
    • 攝大乘論(三卷) (南物北隱)
    • 攝大乘論(二卷) 仝上
  • 楞伽經唯識論(十九紙) (南都北靜)
    • 大乘唯識論(十紙) 仝上
    • 唯識二十論(八紙) 仝上
  • 唯識三十論(三紙餘) (南自北沛)
  • 大乘成業論(一卷) (南爵北匪)
  • 業成就論(一卷) 仝上
  • 大乘五蘊論(七紙) (南都北投)
  • 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 (南爵北匪)
    • 因明正理門論(一卷) 仝上
  • 因明入正理論(五紙) (南自北沛)
  • 大乘百法明門論(一紙餘) (南華北沛)
  • 觀所緣緣論(二紙餘) (南華北投)
    • 無相思塵論(二紙半) 仝上
  • 三無性論(二卷) (南邑北沛)
  • 顯識論顯識品(十一紙餘) (南自北沛)
  • 轉識論(六紙) (南都北沛)
  • 大乘起信論(二卷唐譯) (南邑北情)
    • 大乘起信論(一卷) 仝上
  • 大宗地玄文本論(八卷今作四卷) (南羅北疑)
  • 十二門論(一卷) (南守北造)
  • 菩提心離相論(七紙) (南書北星)
  • 菩提資糧論(六卷) (南滿北仁)
  • 發菩提心論(二卷) (南邑北沛)
  • 廣釋菩提心論(一二仝卷) (南壁北疑)
  • 菩提心觀釋(二紙餘) (南履北臨)
  •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六紙) (南華北逸)
    •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六紙欠) (南壁北通)
  • 壹輸盧迦論(三紙欠) (南華北沛)
  • 六十頌如理論(三紙餘) (南書北星)
  • 大乘二十頌論(一紙餘) 仝上
  • 大乘破有論(一紙餘) 仝上
  • 方便心論(一卷) (南邑北逸)
  • 迴諍論(一卷) (南華北逸)
  • 中論(四卷) (南神北箴)
  • 般若燈論(十五卷) (南疲守北惻造)
  • 大乘中觀釋論(九卷今作四卷) (南壁北通)
  • 順中論(二卷) (南移北情)
  • 百字論(七紙欠) (南華北逸)
  • 百論(二卷) (南守北造)
  • 廣百論本(一卷僅十紙) 仝上
  • 十八空論(一卷) 仝上
  • 取因假設論(七紙半) (南華北匪)
  • 觀總相論頌(十一偈) 仝上
  • 掌中論(二紙) (南華北逸)
  • 解拳論(二紙欠) 仝上
  • 入大乘論(二卷) (南都北靜)
  • 佛性論(四卷) (南爵北匪)
  • 究竟一乘寶性論(五卷) (南自北性)
  • 大乘寶要義論(十卷今作五卷) (南書北星)
  • 大乘集菩薩學論(二十五卷今作十一卷) (南府北轉疑)
  • 集大乘相論(上下共十四紙) (南書北星)
  •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上下仝卷) 仝上
  • 六門教授習定論(一卷) (南華北匪)
  • 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 (南意移北次弗)
  • 大莊嚴經論(十五卷) (南逐物北慈隱)
  • 菩薩本生鬘論(十六卷今作十卷) (南經北右)
  • 大丈夫論(二卷) (南都北靜)
  • 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五紙) (南華北逸)
  • 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四紙半) (南華北逸)
  • 大乘掌珍論(二卷) (南都北性)
  • 如實論(一卷) (南華北逸)
  • 手杖論(六紙欠) (南華北匪)
  • 寶行王正論(一卷) (南邑北逸)
  • 佛說法集名數經(六紙欠) (南忠北則)
  • 惟日雜難經(十三紙半) (南終北明)
  • 五門禪經要用法(一卷) (南令北英)
  • 坐禪三昧法門經(二卷) (南令北墳)
  • 禪法要解經(二卷) (南榮北集)
  • 思惟要略法(八紙半) (南終北英)
  • 菩薩訶色欲法(一紙欠) (南宜北稿)
  • 禪要訶欲經(三紙餘) (南令北聚)
  • 小道地經(三紙餘) (南籍北既)
  • 修行道地經(八卷) (南終北明)
    • 道地經(一卷) (南慎北明)
  • 眾經撰雜譬喻(二卷) (南所北群)
  • 舊雜譬喻經(二卷) (南所北聚)
  • 雜譬喻經(二卷北作一卷) (南所北群)
  • 雜譬喻經(二卷) (南所北英)
  • 菩提行經(四卷今作二卷) (南甚北亦)
  • 讚法界頌(六紙) (南力北言)
  • 廣發大願頌(一紙餘) (南甚北英)
  • 佛三身讚(八行偈) (南興北言)
  • 佛一百八名讚(二紙餘) (南臨北言)
  • 一百五十讚佛頌(七紙餘) (南籍北隸)
  • 佛吉祥德讚(上中下仝卷) (南無北漆)
  • 聖觀自在菩薩功德讚(七言四十六偈) (南竟北言)
  • 讚觀世音菩薩頌(三紙欠) (南籍北言)
  • 聖者文殊師利發菩提心願文(十三行) (南思北澄)
  •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讚佛法身禮(三紙餘四十偈) (南竟北隸)
  • 百千頌大集經地藏菩薩請問法身讚(六紙欠) (南無北隸)

二此土大乘宗經論

  • 肇論(三卷) (二藏俱)
  • 寶藏論(一卷) 敦
  • 大乘止觀法門(四卷) (南踐北途)
  • 法華經安樂行義(一卷) (南煩北土)
  •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二卷) (南煩北途)
  • 摩訶止觀(二十卷) (南困衡北霸趙)
  • 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十卷) (南刑北煩)
  • 六妙門禪法(一卷) (元藏謹字號南北藏並)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二卷) (南踐北途)
  • 釋摩訶般若波羅密經覺意三昧(一卷) (南煩北法)
  • 四念處(四卷) 仝上
  • 法界次第初門(三卷) (南剪北刑)
  • 淨土十疑論(一卷) (南起北刑)
  • 觀心論 (二藏俱)

三諸論釋

又二一西土二此土

一西土大乘諸論釋

  •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 (南心北退)
  • 攝大乘論釋(十卷) (南持北枝)
    • 攝大乘論釋(十五卷) (南操好北友投)
    • 攝大乘論釋(十卷) (南堅北連)
  • 攝大乘論釋(十卷) (南雅北交)
  • 成唯識論(十卷) (南縻北義)
  • 成唯識寶生論(五卷) (南自北沛)
  • 大乘廣五蘊論(十三紙半) (南都北投)
  • 觀所緣緣論釋(八紙餘) (南華北投)
  • 釋摩訶衍論(十卷) (元藏笙字號南北藏俱)
  • 廣百論釋論(十卷) (南真北廉)

二此土大乘諸論釋

  • 華嚴懸談會玄記(四十卷) 鉅野洞庭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六卷) (南韓北約)
  •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六卷) (南遵北會)
  • 金光明經文句記(十二卷) (南約法北盟何)
  • 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四卷) (南煩北法)
  •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神寶記(四卷) (南弊北韓)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略疏連珠記(一卷北作二卷) (南青北百)
  • 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釋(四卷今作二卷) (南書北星)
  • 法華玄義釋籤(二十卷) (南晉楚北多士)
  • 法華文句記(二十卷北作三十卷) (南趙魏北晉楚更)
  • 觀音玄義記(四卷) (南何北遵)
  • 觀音義疏記(四卷) (南何北遵約)
  •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四卷) 土
  •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一卷) 敦
  • 大乘起信論疏(五卷) 巖
  •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十五卷) 巖岫
  • 肇論新疏游刃(二十卷) 杳冥
  •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 (南假途滅虢北魏困橫假)
  • 止觀義例(二卷) (南踐北途)
  • 止觀大意(十紙餘) (南翦北起)
  • 觀心論疏(三卷北作五卷) (南起北刑)

二小乘論

  • 立世阿毘曇論(十卷) (南聚北弁)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 (南邙面北甲帳)
  • 舍利弗阿毘曇論(二十二卷北作三十卷) (南群英杜北驚圖寫)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北作十卷) (南背北陛)
  • 施設論(七卷今作三卷) (南壁北通)
  • 阿毘達磨發智論(二十卷) (南二京北傍啟)
    • 阿毘曇八犍度論(三十卷) (南夏東西北彩仙靈)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二百卷) (南圖至席北心至縻)
    • 阿毘曇毘婆沙論(八十二卷北作八十卷) (南宮至驚北都至京)
  • 鞞婆沙論(十四卷) (南鍾隸北肆筵)
  • 阿毘達磨俱舍論(三十卷) (南笙陞階北樓觀飛)
    •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 (南鼓瑟吹北禽獸畫)
    • 阿毘達磨俱舍論頌本(一卷) (南吹北畫)
  •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八十卷) (南納至通北背至涇)
  •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四十卷) (南廣內左達北宮殿盤鬱)
  •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 (南洛浮北設席)
  •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三卷) (南浮北席)
  •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十八卷) (南渭據北對楹)
    • 眾事分阿毘曇論(十二卷) (南據涇北陞階)
  • 阿毘曇心論(四卷) (南承北瑟)
  • 法勝阿毘曇心論(六卷) (南承北納)
  • 雜阿毘曇心論(十一卷北作十六卷) (南明既北鼓瑟)
  • 阿毘曇甘露味論(二卷) (南既北楹)
  • 入阿毘達磨論(二卷) (南墳北笙)
  • 五事毘婆沙論(二卷北作一卷) (南杜北席)
  • 阿毘曇五法行經(九紙半) (南籍北墳)
  • 尊婆須密菩薩所集論(十卷北作十五卷) (南集墳北吹笙)
  • 成實論(二十卷) (南典亦北丙舍)
  • 四諦論(四卷北作三卷) (南漆北逸)
  • 解脫道論(十二卷) (南稿北階納)
  • 隨相論(二卷) (南既北筵)
  • 緣生論(一卷) (南華北匪)
  • 大乘緣生論(十紙半) (南壁北右)
  • 十二因緣論(三紙) (南華北沛)
  • 止觀門論頌(四紙欠) (南華北匪)
  • 金剛針論(八紙欠) (南書北星)
  • 彰所知論(二卷南作一卷) (南羅北通)
  • 三法度論(三卷) (南墳北畫)
    • 四阿含暮抄解(二卷) (南籍北英)
  • 三彌底部論(二卷) (南隸北畫)
  • 分別功德論(三卷) (南漆北笙)
  •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七紙欠) (南籍北既)
  • 辟支佛因緣論(一卷) (南漆北逸)
  • 四品學法(一紙半) (南宜北稿)
  • 異部宗輪論(七紙餘) (南漆北席)
    • 十八部論(六紙半) 仝上
    • 部異執論(八紙餘) 仝上

第四雜藏

二分一西土撰述二此方撰述

一西土撰述

  • 佛說四十二章經(六紙) (南尺北璧)
  • 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三卷) (南宜北英)
  • 八大人覺經(一紙欠) (南賢北維)
  • 菩薩內習六波羅密經(三紙欠) (南賢北悲)
  • 出曜經(本名論二十卷) (南定篤初北廣內)
    • 法句譬喻經(四卷) (南籍北亦)
    • 法句經(二卷) (南所北群)
    • 法集要頌經(四卷) (南甚北隸)
  • 佛本行經(七卷) (南初北達)
  • 佛所行讚經(五卷) (南美北典)
  • 僧伽羅剎所集佛行經(五卷) (南宜北典)
  • 僧伽斯那所撰菩薩本緣經(四卷) (南令北聚)
  • 師子素馱娑王斷肉經(三紙) (南賢北景)
  • 十二游經(四紙半) (南終北英)
  • 達磨多羅禪經(二卷) (南榮北集)
  • 內身觀章句經(三紙欠) (南令北聚)
  • 法觀經(四紙半) 仝上
  • 三慧經(十一紙) (南籍北墳)
  • 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五紙餘) (南宜北既)
  • 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七紙半) (南甚北英)
  • 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六紙半) (南甚北漆)
  • 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七紙餘) (南籍北漆)
  • 迦葉結經(八紙欠) (南籍北聚)
  • 密跡力士大權神王經偈頌(一卷南無偈頌二字) (南學北杜)
  • 請賓頭盧經(一紙餘) (南甚北墳)
  • 那先比丘經(三卷) (南業北聚)
  • 阿育王譬喻經(五紙餘) (南基北墳)
  • 百喻經(二卷) (南令北群)
  • 無明羅剎經(一卷) (南所北群)
  •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七紙半) (南甚北漆)
    • 勸發諸王要偈(六紙餘) (南甚北隸)
    •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七紙欠) 仝上
  • 大勇菩薩分別業報略經(八紙) (南甚北墳)
  • 十不善業道經(一紙餘) (南優北英)
  • 賢聖集伽陀一百頌(五紙餘) (南甚北英)
  • 勝軍化世百喻伽陀經(七紙欠) (南盡北則)
  • 六道伽陀經(五紙) 仝上
  • 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二卷) (南優北亦)
  • 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三紙欠) (南夙北臨)
  • 付法藏因緣經(本名傳六卷) (南榮北集)
    • 馬鳴菩薩傳
    • 龍樹菩薩傳
    • 提婆菩薩傳(三傳仝卷共九紙半) (南籍北漆)
  • 婆藪槃豆傳(九紙) (南甚北漆)
  • 阿育王傳(五卷) (南基北漆)
    • 阿育王經(十卷南作五卷半北作六卷) (南基北墳)
  • 阿育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一卷) (南所北群)

附外道論

  • 勝宗十句義論(十紙作一卷) (南吹北納)
  • 金七十論(三卷) (南羅北疑)

附疑偽經(本是此土撰述。但既名經,不可攝於十五科中,故姑附此。)

  • 大明仁孝皇后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二卷) (南大北史)

二此方撰述(分十五科)

一懺儀

  • 慈悲道場懺法(十卷) (南茂北公)
  • 方等三昧行法(一卷) (南起北刑)
  • 法華三昧懺儀(一卷) (南實北輔)
  •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二紙半)(即附懺儀後)
  • 慈悲水懺法(三卷)
  • 金光明懺法補助儀(一卷)
  • 金光明最勝懺儀(五紙半)
  • 往生淨土懺願儀(十二紙)
  •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十四紙)
  •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十五紙餘)
  • 熾盛光道場念誦儀(十三紙半)
  • 觀自在菩薩如意輪咒課法(十紙半)
  • 禮法華經儀式(一紙餘)
  • 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六紙餘) 右十二種並仝上
  • 集諸經禮懺悔文(二卷北作四卷) (南功北桓)
  • 天台智者大師齋忌禮讚文(六紙餘) (南實北起)

二淨土

  •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九紙) (南實北輔)
  • 淨土境觀要門(六紙餘) (南刑北起)
  • 蓮宗寶鑑(七卷) 素
  • 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一紙餘) 貞

三台宗

  • 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一卷) 起
  •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一卷) (南起北約)
  • 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一卷) (南翦北起)
  • 天台八教大意(一卷) (南翦北韓)
  • 國清百錄(四卷) (南起北弊)
  • 永嘉集(一卷) 起
  • 金剛錍(一卷) (南翦北起)
  • 始終心要(一紙) (南翦北起)
  • 十不二門(九紙)
  • 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
  • 修懺要旨(九紙)
  • 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一卷) 右五種並仝上
  • 天台傳佛心印記(八紙) (南刑北起)
  • 天台四教儀(一卷) (南翦北會)
  • 天台四教儀集註(十卷) 稼

四禪宗

  • 宗鏡錄(百卷) (南阿至孰北策至谿)
  • 景德傳燈錄(三十卷) (南桓公輔北合濟弱)
  • 續傳燈錄(三十六卷) (南合濟弱扶北)
  • 傳法正宗記(十卷) (南綺北迴)
  • 傳法正宗論(二卷) (南迴北綺)
  • 宗門統要續集(二十卷北作二十一卷) (南漢惠北扶傾綺)
  • 禪宗正脈(二十卷) 勸賞
  •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二十一卷) (南雞田赤北)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卷) (南密北扶)
  • 古尊宿語錄(四十八卷) (南密勿多士北)
    • 黃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并宛陵錄一卷) 素
  • 萬善同歸集(六卷) 史
  • 唯心訣(九紙餘) 素
  • 定慧相資歌(四紙欠) 素
  • 警世(二紙欠) 素
  • 明覺禪師語錄(六卷) (南迴北綺)
  •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十七卷) (南扶傾北漢惠)
  •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三十卷) 說感武
  • 天目中峰和尚廣錄(三十卷) 丁俊乂
  • 真心直說(一卷) 敦
  •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一卷) 敦
  • 禪宗決疑集(一卷) 素

五賢首宗

  • 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已乏單本)
  • 注華嚴法界觀門(一卷) (南青北跡)
  • 華嚴法界玄鏡(一卷北作二卷) (南青北百)
  •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十二紙) (南青北跡)
  • 華嚴金師子章(未有別行)
  • 金師子章雲間類解(十三紙) (南青北百)
  • 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 敦
  • 原人論(八紙半) (南青北跡)
  • 華嚴原人論解(四卷) 茲
  • 註華嚴七字經題法界觀門三十頌(二卷史)

六慈恩宗

  • 真唯識量(出宗鏡錄)
  • 八識規矩補注(二卷) 敦
  • 六離合釋(附補注後)

七密宗

  • 陀羅尼雜集(十卷) (南封北卿)
  • 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二卷) (南營北封)
  • 密咒圓因往生集(一卷) 仝上

八律宗

  • 曇無德部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三卷北作四卷) (南猶北存)
  • 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 (南功北尹)
  • 護命放生儀軌法
  • 受用三水要行法
  • 說罪要行法(三法仝卷) (南功北桓)

九纂集

  • 諸經要集(二十卷北作三十卷) (南八縣家給北路俠槐)
  • 經律異相(五十卷) (南路至戶北經至相)
  • 法苑珠林(百卷) (南勒至時北高至祿)
  • 釋迦譜(十卷) (南將相北書)
  • 釋迦氏譜(一卷) (南相北壁)
  • 釋迦方誌(二卷北作三卷) 仝上
  • 翻譯名義集(十四卷) 貢新
  • 大明三藏法數(四十卷) (北昆池碣石南)
  • 教乘法數(四十卷) 穡俶載南
  • 禪林寶訓(四卷) 黍
  • 緇門警訓(十卷) 陟
  • 百丈清規(八卷) 黜

十傳記

  • 佛祖統紀(四十五卷) (南城昆池碣北)
  • 佛祖歷代通載(三十六卷) 畝我藝黍
  • 歷代三寶記(十五卷) (南主云北營桓)
  • 高僧傳(十四卷) (南輦驅北伊尹)
  • 續高僧傳(三十一卷北作四十卷) (南轂至世北佐至衡)
  • 有宋高僧傳(三十卷) (南祿侈富北宅曲阜)
  • 法顯傳(一卷) (南兵北微)
  • 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北作十卷) (南千兵北孰)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 (南高北奄)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 (南兵北尹)
  • 比丘尼傳(四卷北作二卷) (南功北微)
  • 神僧傳(九卷) (北城南)

十一護教

  • 弘明集(十四卷) (南車駕北八縣)
  • 廣弘明集(三十卷南作三十三卷北作四十卷) (南駕至策北家至兵)
  • 集古今佛道論衡實錄(四卷) (南給北壁)
  • 續集古今佛道論衡(一卷) 仝上
  • 集神州塔寺三寶感通錄(三卷北作四卷) (南兵北富)
  • 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六卷) (南冠北縣)
  • 破邪論(二卷) (南冠北微)
  • 辯正論(八卷北作九卷) (南陪北旦)
  • 十門辯惑論(二卷) (南冠北微)
  • 甄正論(三卷) (南輦北微)
  • 護法論(一卷) (南營北旦)
  • 鐔津文集(二十卷) 孟軻
    • 輔教篇(三卷) (南回北漢)
  • 元至元辯偽錄(五卷) (南營北岳)
  • 三教平心論(二卷) 黜
  • 折疑論(五卷) 茲

十二音義

  • 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北作二十六卷) (南云亭雁北郡秦并)
  • 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二卷北作四卷) (南塞北并)
  • 紹興重雕大藏音(三卷) (南塞北百)

十三目錄

  • 出三藏記集(十五卷北作十七卷) (南跡百北戶封)
  • 眾經目錄(七卷今作六卷) (南郡北宗)
  • 眾經目錄(五卷) (南百北嶽)
  • 大唐內典錄(十一卷北作十六卷) (南并岳北侈富)
  • 武周刊定眾經目錄(十五卷) (南郡秦北宗泰)
  • 古今譯經圖記(四卷) (南岳北輕)
  • 續古今譯經圖記(一卷) 仝上
  • 開元釋教錄(舊二十卷南作二十五卷北作三十卷) (南宗至禪北車駕肥)
  • 開元釋教錄略出(四卷北作五卷) (南禪北輕)
  • 大藏聖教法寶標目(十卷) (南門北岱)
  •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十卷) (南紫北禪)
  • 大明重刊三藏聖教目錄(三卷) (南塞北)

十四序讚詩歌

  •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製序文(一卷) (北主南)
  •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經(四十卷) (北云亭雁門南)
  • 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神僧名稱歌曲(五十一卷) (北紫至城南)

十五應收入藏此土撰述

  •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論(四十卷今合經百二十卷)
  •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四卷)
  • 解迷顯智成悲十明論(一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一卷)
  • 維摩詰所說經無我疏(十二卷)

右釋經

  • 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六卷)

右密宗

  • 念佛三昧寶王論(三卷)
  • 淨土或問
  •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四卷)
  • 楚石禪師西齋淨土詩(二卷)
  • 淨土生無生論(一卷)
  • 西方合論(十卷可作六卷)
  • 樂邦文類(六卷可作十二卷)
  • 龍舒淨土文(十卷)
  • 往生集(三卷)
  • 西方發願文

右淨土

  • 四明尊者教行錄(七卷)
  • 十不二門指要鈔詳解
  • 三千有門頌略解
  • 永嘉禪宗集註(可作四卷)
  • 傳佛心印記註

右台宗

  • 心賦註(四卷)
  • 石門文字禪(三十卷)
  • 智證傳(十卷可作五卷附寶鏡三昧)
  • 正法眼藏(三卷)
  • 大慧書(二卷)
  • 雪巖欽禪師語錄
  • 高峰妙禪師語錄
  • 天如則禪師語錄
  • 楚石琦禪師語錄
  • 紫柏老人全集(三十卷)
  • 方便語
  • 壽昌經禪師語錄(二卷)

右禪宗

  • 唯識開蒙

右慈恩宗

  • 林間錄(二卷)
  • 羅湖野錄(二卷)
  •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一卷)
  • 緇門崇行錄(一卷)

右纂集

  • 釋氏通鑑(十二卷)
  • 禪林僧寶傳(三十卷)

右傳記

  • 原教論(一卷)
  • 通翼
  • 佛法金湯編(十六卷)
  • 廣養濟院說

右護教

  • 大明釋教彙門目錄(四卷) 標目(四卷) 彙目義門(四十一卷)

右目錄

閱藏知津總目卷第四(終)

字數:6854,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