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學紀聞注


卷十六考史


漢河渠考

1、

美哉功,萬世永賴。云何世,決爲害?蓋自戰國,壅川壑鄰,決通隄防,重以暴。水失其行,故瀆遂改。碣石九河,皆淪於海。微其魚,遺黎之思,披圖案諜,用綴軼遺。

按】齊桓公時,九河既同爲一。卒于襄王九年戊寅,至定王五年己未四十二年。而周譜云:「定王五年,徙。」水經注:「周定王五年,徙故瀆。」蓋下流既壅,水行不快,上流乃決,理所當然。之患始此,恐不待戰國也。

云】此敘全以賈讓王橫之語爲據。齊桓之説,出自緯書,在班固後,不足徵信。閻子引之,以爲定王河徙之由,未必然也。

云】緯書固不足信,然謂其出班氏後,何氏之謬也。

【繼序按】周譜所云「定王五年」,乃之後定王,一作貞王,而合稱貞定王者也。使是前之定王,則五年當魯宣公之七年,春秋書「大旱」而不書「徙」,有是理哉?

元圻案】正義引春秋緯寶乾圖云:「移爲界,在齊吕填遏八流以自廣。」公羊疏引尚書中候云:「齊桓之霸,遏八流以自廣。」漢書溝洫志:「成帝初,賈讓奏言:『隄防之作,近起戰國,雍防百川,各以自利。』王莽時,大司空掾王橫言:『周譜定王五年徙,則今所行,非之所穿也。』」

2、

孝文十二年,酸棗東,潰金隄

元圻案】此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文。

陳留郡酸棗縣【原注】今屬開封府集證:「今屬河南衞輝府延津縣。」置縣。【原注】地多酸棗,因以爲名。金隄河隄在東郡白馬云:「脱縣字。」界。括地志:「一名千里隄,在滑州白馬縣東五里。」郡縣志:「在酸棗縣南二十三里。」【原注】輿地廣記酸棗縣金隄,「漢文金隄即此」。王尊東郡太守,請以身填金隄程子曰:「火德,多水災;土德,少患。」

按】宋敏求曰:「唐河朔地,天寶後久屬藩臣,縱有事,不聞朝廷,故一部唐書僅載者薛平鄭滑節度使瓠子一事耳。」余謂仍有一事,蕭倣傳:「爲義成軍節度使,滑州,累歲水壞西北防,徙其流遠去,樹隄自固,人得以安。」

云】册府元龜:「開元十年六月,博州黃河隄壞,湍悍洋溢,不可禁止。令三州刺史乘傳旁午分理,按察使蕭嵩總其事。」

元圻案】漢書溝洫志:「賈讓言:『金隄高一丈,自是東,地稍下,隄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又王尊傳:「,字子贛涿郡高陽人。遷東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隄躬率吏民,投沉白馬,祀水神河伯親執圭璧,使巫策祝,請以身填金隄,因止宿,廬居隄上。吏民數千萬人皆叩頭救止終不肯去。及水盛隄壞,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旁,立不動。而水波稍却迴還。吏民嘉壯之勇節。」

3、

孝武元光三年,河水徙,從頓丘東南流入勃海,復決濮陽瓠子,注鉅野,通北。【原注】鄃音輸。後漢注:音俞。

按】文當於「東南」二字截住作句,下「流入勃海」另讀。勃海,今天津衞漢地理志所謂「至章武入海」是也。

元圻案】史記河渠書:「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決於瓠子,東南注鉅野。」漢書武紀:「元光三年春,河水徙,從頓丘東南流入勃海。夏五月,河水濮陽,氾郡十六。」溝洫志:「元光中,決於瓠子,東南注鉅野,通於。」溝洫志又云:「是時武安侯田蚡爲丞相,其奉邑食北,決而南,則無水災,邑收入多。言於上曰:『江河之決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彊塞,彊塞之未必應天。』是以久不復塞也。」〇案:決之地,史特終言不塞之故耳。「北」四字,似無庸并引。

東郡頓丘縣【原注】今澶州開德府濮陽清豐兩縣。〇集證:「濮陽洪武初省入開州清豐開州今並屬直隸大名府。」漢勃海郡,在勃海之濱。【原注】今諸州之地。〇云:「原注是正文。」水經注:「禹貢曰:『夾右碣石,入于。』山海經:『碣石之山繩水出焉,東流注於。』之入海,舊在碣石,今川流所導,非禹瀆也。周定王五年,徙故瀆。班固曰:『竭,移。』」以上皆水經注第五卷文。瓠子,今開德府濮陽縣西有瓠子口瓠子,河名也。集證:「今開州城南有瓠子渠。」濟州鉅野縣東北有大野澤,即鉅野也。集證:「今屬山東曹州府,縣東北有鉅野澤。」禹貢:「大野既豬。」清河郡鄃縣通典州郡十「德州平原縣」注:「故城在德州平原縣西南。」【原注】大名府夏津縣,本鄃縣程氏曰:砱礫,至又改向頓丘東南流。

按】程大昌禹貢論本是「周定王徙故瀆」,非「砱礫」字面。「砱礫」者,蔡氏所竄,繆妄甚矣。詳辨見胡朏明禹貢錐指,余實助之。

本載云】「砱礫」,人都不曉,余以漢書滎陽漕渠,如淳曰:「今礫溪口是也。」滎陽在今縣西五十里,何嘗徙此!大昌亦本非「砱」字,而傳妄加,王氏誤襲用之耳。

云】胡渭生曰:「程大昌禹貢論本是『周定王徙故瀆』,非『砱礫』字面。『砱礫』者,蔡氏妄竄。」

元圻案】春秋二十年「公與晉侯齊侯盟於澶淵」,注在頓丘東南。水經注五:「大河故瀆又東逕鄃縣故城東。」今山東臨清州夏津縣東北有故鄃縣城。〇溝洫志注,師古曰:「礫谿,谿名,即水經所云涑水又東過礫谿者。」

4、

元封二年,自泰山還至瓠子,自臨塞決,築宣防宫

元圻案】史記河渠書:「於是天子已用事萬里沙,則還自臨決,沈白馬玉璧于。於是卒塞瓠子,築宫其上,名曰宣房。」〇漢書武紀:「元封二年,夏四月,還祠泰山,至瓠子臨決。」〇溝洫志:「上既封禪,巡祭山川,其明年,乾封少雨。上迺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於是上以用事萬里沙,則還自臨決,湛白馬玉璧,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寘決。於是卒塞瓠子,築宫其上,名曰宣防。」

水經二十四:「瓠子河東郡濮陽縣。」【原注】注:「縣北十里爲瓠河口,亦謂瓠子堰宣房堰。」括地志:「故龍淵宫,俗名瓠子宫,亦名宣防宫云:「防、房,古字通。」濮陽縣北十里。」決,在鄄城集證:「今山東曹州府濮州東二十里舊城集,故鄄城也。」以南,濮陽以北,廣百步,深五丈。【原注】通典:「秦始皇二十二年,攻,決,灌其都。決處遂大,不可復補。」漢王橫云。九域志:「濮州雷澤縣瓠子河。」澶州濮陽縣瓠子口萬里沙萊州掖縣濟州東阿縣魚山,一名吾山瓠子歌曰:「吾山平,鉅野溢。」東阿,今屬鄆州

元圻案】「在鄄城以南」以下十五字,是武紀蘇林注文。溝洫志:「上既臨決,悼功之不成,迺作歌曰:『功無已時矣吾山平,吾山平兮鉅野溢。』」

集證曰】今山東泰安府東阿縣之西北有魚山

5、

北行二渠,復舊迹。

元圻案】此河渠書溝洫志文,「導」俱作「道」。

河渠書:「乃厮二渠以引其案:溝洫志「厮」作「釃」。孟康曰:「分也。」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于大陸,播爲九河,同爲逆河,入于勃海。」【原注】孟康曰:「二渠,其一出貝丘西南南折者也,其一則漯川也。」臣瓚曰:「入海乃在碣石元光二年更注勃海時不注也。」〇云:「此行原注是正文。」貝丘貝州清陽縣【原注】熙寧四年省入清河縣。〇集證:「今山東東昌府清平縣地置貝丘。」漯水,出東郡東武陽【原注】省入大名府莘縣澶州朝城縣。〇集證:「今山東東昌府莘縣東有武陽故城,曹州府朝城縣東南有東武陽城,西南有故漯河。」千乘【原注】青州千乘縣。〇集證:「今青州府樂安縣千乘。」入海。降水故瀆,在冀州南宫縣東南六里。大事記:「周威烈王十三年,晉河岸傾,壅龍門,至于底柱。」春秋患見史傳始於此。

按】春秋成公五年:「夏,梁山崩。」公羊傳:「壅三日不流。」穀梁傳:「梁山崩,壅遏三日不流。」又先於威烈王十三年。

元圻案】史記正義曰:「大陸澤邢州趙州界,一名廣河澤,一名鉅鹿澤也。」〇水經注五:「風俗通曰:『,播也,播爲九河,自此始也。』『同爲逆河』,鄭玄曰:『下尾合曰逆河,言相逆受矣。』」又曰:「大河故瀆又東,逕貝丘故城南,即司馬彪郡國志所謂貝中聚也。」又曰:「風俗記曰: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

6、

自塞宣房後,復北決於館陶,分爲屯氏河

元圻案】此溝洫志文。

地理志:「魏郡館陶縣河水别出爲屯氏河,東北至章武入海。」【原注】館陶,今屬大名府通典:「魏州貴鄉縣屯氏河大河故瀆,俗曰王莽河章武縣滄州魯城縣省入清池縣。」九域志:「大名府館陶縣夏津縣屯氏河南樂縣大河故瀆。」

集證】今山東東昌府館陶縣西有衞河,自直隸元城縣流入,即屯氏河舊渠也。東魏貴鄉縣,今直隸大名府大名縣,東南有屯氏故河元城縣屯氏故河,一名王莽河明洪武初,以清池縣省入滄州,今屬直隸天津府。州西南有古屯氏河,一名毛河山東臨清州夏津縣北有屯氏枯河南樂縣,今屬直隸大名府

元圻案】水經注五:「屯氏河繹幕縣南,分爲二瀆。屯氏别河北瀆,至陽信縣故城北,地理志勃海之屬縣也』,東注于海。屯氏别河南瀆,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瀆東出,亦通謂之篤馬河,即地理志所謂『平原縣篤馬河,東北入海,行五百六十里』者也。」

7、

元帝永光五年,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絶。

元圻案】此溝洫志文。

清河靈縣鳴犢河口。案:此師古注文。地理志:「清河郡靈縣河水别出爲鳴犢河,東北至,入屯氏河。」【原注】靈縣省入博州博平縣。蓨音條,縣屬德州,後屬冀州

集證】今山東東昌府博平縣東北有廢靈縣,又東北有故黃河春秋晉條邑漢脩縣改爲蓨縣河間路,今直隸河間府景州

元圻案】水經注五:「大河故瀆又東北逕靈縣南。『河水于縣别出爲鳴瀆河。』」〇地理志「蓨」作「脩」,師古音同,屬信都國

8、

成帝建始四年,東郡金隄。河隄成,以五年爲河平元年。三年,復決平原,流入濟南千乘

元圻案】成帝紀:「建始四年,秋,東郡金隄河平元年,春三月,詔曰:『東郡,流漂二州,校尉王延世隄塞輒平。其改元爲河平。』」溝洫志:「後二歲,復決平原,流入濟南千乘,所壞敗者半建始時,復遣王延世治之。」

平原棣州集證:「今山東濟南府平原縣西南,有平原故城,大河故瀆在西北。」濟南淄州集證:「今山東濟南府淄川等縣。」千乘故城,在淄州高苑縣北。集證:「今山東青州府高苑縣北,有故千乘城。」

9、

鴻嘉四年,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溢。李尋等言:「議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決,可且勿塞,以觀水勢。」

元圻案】此溝洫志文。李尋傳:「,字子長平陵人也。治尚書,好洪範災異,又學天文、月令、陰陽。哀帝初,遷黃門侍郎、騎都尉。」

信都冀州信都縣,北過降水即此。亦曰枯洚渠,西南自南宫縣界入本自「信都縣」以下二十五字作小注,今從本。禹貢九河既道」,爾雅:「一曰徒駭,二曰太史,三曰馬頰,四曰覆鬴,五曰胡蘇,六曰簡絜,七曰鉤盤,八曰鬲津,其一之經流。」【原注】先儒不知「之經流」,遂分簡絜爲二。〇元圻案:林之奇尚書解七:「曾氏旼曰:『自徒駭至於鬲津,皆是複名,先儒以「簡絜」爲單名,固不倫矣。爾雅所載,但有八名,其一不名者,之經流也。先儒不知河之經流不爲異名,故分「簡絜」而爲二。』漢許商曰:『徒駭本道,東出分爲八支。』審如許商所言,則徒駭乃分爲八;審如曾氏之言,則是其一爲經流,而其八者皆其支派也。然據下文曰:『又北,播爲九河,同爲逆河,入於海。』九者並列支派,則其勢均也,安得以其一爲經流,以其八爲支派哉?九河之地在漢平原郡以北。許商曰:『徒駭胡蘇鬲津,今在成平東光鬲縣界中。』唐孔氏云:『上言三河,下言三縣,則徒駭成平胡蘇東光鬲津鬲縣,其餘不復知也。』爾雅九河之次,從北而南,既知三河之處,則其餘六者,太史馬頰覆鬴東光之北、成平之南,以簡絜鉤盤東光之南、鬲縣之北,理或然也。」徒駭【原注】寰宇記:在滄州清池許商云在成平。〇云:「地理志勃海郡成平』下注云:『虖沱河,民曰徒駭河。』」〇案:邵氏爾雅正義曰:「今河間府交河縣東有漢成平故城。」馬頰【原注】郡縣志:在德州安德寰宇記:在棣州滴河北。輿地記篤馬河也。〇集證:「地理今釋:『山東濟南府平原縣北有篤馬河,東北經陵縣德平商河樂陵諸縣界,其流或斷或續,相傳即馬頰河也。』」覆鬴【原注】通典:在德州安德。〇集證:「地理今釋:『濟南郡德州覆釜河。』」〇案:「鬴」,一作「釜」。郭氏音云:「鬴,古釜字。」胡蘇【原注】寰宇記:在滄州饒安臨津無棣三縣。許商云在東光。〇集證:「饒安,今滄州臨津,今南皮縣無棣,今慶雲縣。並屬河間府。」〇案:邵氏爾雅正義曰:「今河間府東光縣漢東光故城。」簡絜【原注】輿地記:在臨津。〇集證:「地理今釋:『河間府南皮縣城外有簡河絜河,二河相去最近。』」〇案:爾雅注云:「簡水道簡易,絜水多約絜。」是分爲二也。邵氏正義曰:「史記正義云:簡河貝州歷亭縣界,金史地理志南皮縣潔河。」鉤盤【原注】通典寰宇記:在滄州樂陵東南,從德州平昌來。輿地記:在樂陵。〇集證:「地理今釋:『濟南府樂陵縣東南有鉤盤河,自平原德平二縣界流入,至海豐縣東入海。』」〇案:「盤」,爾雅作「般」。陸氏釋文云:「本又作『盤』。本作『股』,云水曲如鉤,折如人股,故曰鉤股。」今案禹貢正義引李巡云:「鉤盤,言河水曲如鉤,屈折如盤也。」與陸氏所見本不同。鬲津【原注】寰宇記:在樂陵東,西北流入饒安通典:在饒安許商曰:在鬲縣輿地記:在無棣。〇集證:「地理今釋:『德州西南有鬲津河,東經吴橋寧津德平樂陵慶雲諸縣界,至海豐縣大沽口入海。』」〇案:邵氏爾雅正義曰:「疏云:『徒駭九河之最北者,鬲津九河之最南者。』爾雅之文,從此而説也。太史馬頰鉤盤,文在胡蘇之上,則三者在成平之南、東光之北也。覆釜,文在胡蘇之下,則三者在東光之南、鬲縣之北也。鬲縣故城在今德州北。」太史【原注】不知所在。〇案:爾雅注云:「今所在未詳。」邵氏正義曰:「疏引李巡云:『太史大使徒衆,通其水道,故曰太史。』疏引孫叔然云:『太史者,大使徒衆,故依名云。』釋文引『或云太史者,史官記事之處』。導河書云:『太史德州安德縣東南,經滄州臨津縣西,未之詳也。』」世近古,止得其三,人遂得其六,歐陽忞輿地記又得其一。或新河載以舊名,或一地互爲兩説,皆似是而非,無所依據。案:程大昌禹貢山川地理圖敘説曰:「自,講求九河甚悉。世近古,止得三派。人集累世積傳之語,乃説九得其六,近古而采獲者少,遠古而采獲者多,已不可信。至其顯然譌誤者,班固明以滹沱徒駭,而不悟滹沱不與古相涉。樂史所説馬頰,乃以篤馬河當之,此類皆其明不可據者也。」鄭氏以爲齊桓塞其八流以自廣。夫曲防之所禁,塞桓公所爲也。程氏大昌禹貢論以爲九河之地,已淪於海,謂今滄州之地,北與平州接境,相去五百餘里,九河當在其地。酈道元亦謂「九河碣石,苞淪於海」。【原注】篤馬河平原縣,今德州樂史以爲馬頰,誤矣。

按】九河淪於海,乃王莽王橫一家之言,未詳考驗者。辯見尚書古文疏證

方樸山云】先儒謂徒駭之經流也,蔡氏無所因承,苟出胸臆,何庸述而志之,上誣爾雅

【三箋盛柚堂百二云】九河以下,全本蔡九峰書傳。原注皆當作正文。

程易田云】九河爾雅之次,五曰胡蘇,居九者之中。邢昺疏云:「溝洫志許商曰『徒駭胡蘇鬲津』,蓋舉首中尾之三河以包其六,是以下文即著其地,曰『今見在成平東光鬲縣界中』,然則徒駭成平胡蘇東光鬲津鬲縣矣。九河之次,從北而南,則太史馬頰覆鬴三河在東光之北,居成平之南,簡絜鉤盤二河在東光之南,居鬲縣之北。」胡蘇九河之中出者無疑矣。其名曰扶蘇者何也?言九河分布派流胡蘇然,舉其中者象形名之,得包其九也。扶蘇曷爲其象分布派流之形也?「胡蘇」猶「扶蘇」,七發曰「龍門之桐根扶蘇」,注引説文:「扶蘇,四布也。」史記上林賦「垂條扶於」,郭璞曰「猶扶蘇也」。扶蘇、扶於,轉之皆得爲「胡蘇」。而胡蘇之命名,居九河之中,餘河則四布於其外,故得象分布派流之形也。孫炎曰:「胡蘇,水流多散胡蘇然。」説義最精。然指一河言,而不知其爲象九河之形,猶皮傅也。閒嘗博覽而證明之。周官司戈盾職云:「及舍,設藩盾。」注云:「盾可爲藩衞者,如今之扶蘇與。」據義,扶蘇,時見有之物也。詩山有扶蘇毛傳云:「扶蘇,扶胥小木也。」曰小木,則非木名可知。蓋扶蘇疊韻字,蘇胥又雙聲相轉。

元圻案】水經注五:「齊桓霸世,塞廣田居,同爲一。故自堰以北,館陶廮陶貝丘廣川信都東光河間樂成以東,城地並存,川瀆多亡。」〇案:堰,謂沙丘堰。〇程大昌禹貢論上:「二郡,隅海而立,其側出而在海北者也,其橫海而在海西者也。以古九州言之,純爲則中分其地,南當爲,北當爲者也。九河之播在大陸北,大陸深州東西相距,則九河,當趨北斜行,是既以爲鄉矣。斜北之極,又有逆河承之,乃入於海,則逆河之地,當距不遠矣。合境南北言之,以里數地,蓋五百而遥,以北五百里海水爲九河逆河故地,而取其北傍驪城碣石以爲境,對東之碣石,則正逆河注海之地也。逆河當於此地注海,而碣石正直其地,其不真爲禹河碣石也乎?張揖嘗言碣石已在海中,而酈道元引其言以主王橫九河淪海之論,豈亦有見於此耶?」

10、

平當使領隄,奏:「按經義治水,有決河深川,無隄防壅塞之文。」

元圻案】此溝洫志文,事在哀帝初年,賈讓於是陳治上中下三策。

程子曰:「河北隄,無隄。堙洪水,故無功,則導之而已。」

按】玉海曰:「以禹貢行河,以春秋斷獄,以三百五篇當諫書,六經之用,果止於是歟?是自夫子既成六經後,尚爲未試之書也。」痛心哉斯言!〇或有以「九澤既陂,陂亦堤也」解者,然陂水所鍾處非川也。

11、

賈讓言:「龍門,辟伊闕,析底柱,破碣石。」

元圻案】見溝洫志

水經:「河水南過河東北屈縣【原注】唐慈州吉昌集證:「今山西平陽府吉州。」西,【原注】注:「吕氏春秋曰:『龍門未闢,吕梁未鑿孟門,大溢逆流,名曰鴻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孟門龍門之上口也。」〇元圻案:「今本水經注四作:『淮南子曰:龍門未闢,吕梁未鑿,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故穆天子傳曰:北登孟門九河之隥。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爲之巨阸,兼孟門津之名矣。』然淮南子實無此文。吕氏春秋開春論愛類篇曰:『昔上古龍門未開,吕梁未發,孟門,大溢逆流,無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於是疏,爲彭蠡之障。』故厚齋淮南子吕氏春秋與?抑今本水經注誤作淮南子與?厚齋當日蓋必有所據。」河水又南過皮氏縣【原注】河中府龍門。〇集證:「今山西絳州河津縣。」西,又南出龍門口。」【原注】注:「大禹河積石,疏決梁山,即所謂龍門也。崩浪千尋,懸流萬丈,迄於下口。慎子曰:『下龍門,非駟馬之追也。』潏水李氏曰:『同州韓城北有安國嶺,東臨大河,有廟,在山斷河出處。龍門,起於唐張仁愿所築東受降城之東,自北而南,至此山盡。兩岸石壁峭立,大河盤束於山峽間,至此山開岸闊,豁然奔放,聲如萬雷。』」〇按:「東受降城,在今朔州北三百五十里,本漢定襄郡成樂縣,去禹貢龍門一千五百餘里,輕百姓力竟至此乎?真正妄談,不足與辨。」〇云:「按如此則自東而西矣。」通典:「絳州龍門縣【原注】今屬河中府龍門山,即大禹所鑿。三秦記云:『魚鼈上之即爲龍,否則點額而還。』」通典州郡七。黃河北去縣二十五里,乃龍門口輿地記十三:「同州韓城縣龍門山顔氏曰:『龍門山,其東在今龍門縣北,其西在今韓城縣北,而從其中下流。』」水經注:「砥柱,山名。治洪水,破山以通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三穿既決,水流疏分,亦謂之三門山。」水經河水又東過砥柱間」注。伊闕碣石見前。按:「伊闕並未見前。宋地理志補注云:『熙寧五年,廢伊闕縣爲鎮,入河南。六年,改隸伊陽。』」

元圻案】水經注四:「北屈縣,即夷吾所奔邑,王莽朕北也。汲郡古文曰:翟章,次于南屈應劭曰:有南故加北。國語曰:與二,君之疆也。」又「河水又南過皮氏縣西」,注:「皮氏縣王莽延平也,故城在龍門東南,不得延逕皮氏,方届龍門也。」又十五「洛水又東北過伊闕中」,注:「京相璠曰:今洛陽西南五十里伊闕前亭矣。服虔曰:前,讀爲泉,地也。伊水又北入伊闕,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春秋闕塞也。昭公二十六年,『趙鞅使女寬闕塞』是也。陸機云『有四闕』,斯其一焉。」又曰:「爾雅曰:鱣,鮪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爲龍矣,否則點額而還。」又:「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巖際鐫斷,遺功尚存。」

12、

淇口以東。

元圻案】溝洫志:「賈讓奏言:『臣竊按視遮害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迺有金堤,高一丈。自是東,地稍下,隄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往五六歲,河水大盛,增丈七尺,壞黎陽南郭門,入至隄下。水未踰隄二尺所。從隄上北望,河高出民屋,百姓皆走山上。水留十三日,隄潰二所,吏民塞之。臣循隄上,行視水勢,南七十餘里,至淇口,水適至隄半,計出地上五尺所。今可從淇口以東爲石隄,多張水門。』」

通典州郡八:淇水共山,東至衞州衞縣界入,謂之淇水口。」

集證】今衞輝府淇縣西北有淇水,下流入衞河

13、

新莽始建國三年,魏郡,泛清河以東數郡。

元圻案】此漢書王莽傳文。

魏郡相州大名府清河恩州集證:「今山東東昌府恩縣。」

14、

明帝永平十三年,王景汴渠成。

元圻案】此後漢書明帝紀文。

詔曰:「自汴渠決敗,六十餘歲。【原注】平帝時。今既築隄理渠,絶水立門,分流,復其舊迹。」明帝紀郡縣志河南道:「汴渠河南府河陰縣【原注】漢滎陽縣孟州。〇集證:「今河南開封府滎澤縣。」南二百五十步,亦名蒗蕩渠滎澤,開渠以通王景修渠。」【原注】漢書滎陽漕渠,如淳曰:「今礫谿口是也。」水經注:「王景滎水故瀆東注浚儀,謂之浚儀渠。」〇按:「如淳曰『今礫谿口』,歷來注本皆然,不知蔡氏當日何緣讀『今』作『砱』,遽生出『砱礫』地名,謂徙此,兩見其書傳虞翻曰:『立乎學校,臣竊恥之。』」〇云:「胡東樵水經注濟水篇欲攻蔡九峰『砱礫』之失,而自造爲『北礫谿』、『南礫谿』,則分一水爲二水矣。」

元圻案】後漢書循吏王景傳:「永平十二年,議修汴渠,乃引見,問以理水形便。遂發卒數十萬,遣王吴修渠築隄,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乃商度地勢,鑿山阜,破砥績,直截溝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復潰漏之患。明年渠成。」又曰:「時有薦能理水者,顯宗詔與將作謁者王吴共修作浚儀渠墕水法,水乃不復爲害。」〇水經注五:「河水又東過滎陽縣北,蒗𦿆渠出焉。」注:「大禹滎澤,開之以通,即所謂蒗𦿆渠也。漢平帝之世,決壞,未及得修,汴渠東侵,日月彌廣。明帝永平十二年,議治汳渠,上乃引樂浪王景,與將作謁者王吴治渠,明年渠成。順帝陽嘉中,又自汴口以東,緣積石,爲堰通渠,咸曰金隄靈帝建寧中,又增修石門,以遏渠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河水又東逕八激隄北。漢安帝永初七年,令謁者太山于岑,于石門東積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衝波,謂之八激隄。」又七,文:「濟水合流,東至北礫谿南,東出過滎陽北。」顧氏震曰:「『北』字後人所加。漢書溝洫志顔師古水經泲水東過礫谿』,無『北』字,可辨證。」注:「濟水又東,礫石溪水注之。」顧氏震曰:「此十字及近刻並訛作,『礫石溪』上又加『南』字。胡渭禹貢錐指云:『上有北礫谿,故以此爲南礫谿,「石」字衍。』考下云『世謂之礫石澗』,則『石』字非衍明矣。礫谿滎陽縣下,此亦言于滎陽縣下,豈有兩滎陽縣乎?後人不察前屬文,後屬注文,故妄加南北字耳。」據此則胡東樵南、北礫谿之説,蓋承水經注俗本之訛,非自造也。

15、

章帝建初三年,罷虖沱石臼河

元圻案】後漢書章帝紀:「建初三年,四月乙巳,罷常山虖沱石臼河漕。」注:「石臼,河名也,在今定州唐縣東北。漕,水運也。」〇正文疑脱「漕」字。

虖沱代州繁畤縣東南,流經五臺山北,東南流過定州入海。鄧訓虖沱石臼河,從都慮羊腸倉石臼河定州唐昌縣東北。【原注】本漢苦陘縣,今省入安喜縣。〇案:「石臼河」以下十一字,述章懷注文。考後漢注無「昌」字。唐書地理志定州唐縣宋史地理志中山府定州政和三年升爲府,改賜郡名曰中山,縣七,有安喜,有,無唐昌,亦無并入安喜之文,當更考。通典州郡:「嵐州宜芳縣集證:「今太原府嵐縣。」漢汾陽縣。積粟所在,謂之羊腸倉,石磴縈委,若羊腸焉。」【原注】水經注:「按郡國志常山南行唐縣石臼谷。」

集證】今直隸正定府行唐縣漢南行唐後魏行唐,西有磁河

元圻案】後漢書鄧訓傳:「,字平叔第六子也。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從都慮羊腸倉,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連年無成,轉運所經三百八十九隘,前後没溺死者不可勝算。建初三年,拜謁者,使監領其事。考量隱括,知大功難立,具以上言。肅宗從之,遂罷其役,更用驢輦,歲省費億萬計,全活徒士數千人。」〇此條疑當入後「漕運考」。

16、

張騫傳:「天子案古圖書,名所出山曰崑崙。」

元圻案】漢書張騫傳:「漢中人也。」「崑崙」作「昆侖」。

漢武帝于闐案:于闐,即今之和闐,在葉爾羌東南,多玉石。山出玉,因名所出曰崑崙博雅廣雅曰:「崑崙虚赤水出其東南陬,河水出其東北陬,洋水出其西北陬,弱水出其西南陬,河水入東海,三水入南海。」釋水後漢書明帝紀永平十七年注云:「崑崙山肅州酒泉縣西南。山有崑崙之體,故名之。」【原注】朱文公曰:「二書之語似得其實。水經崑崙嵩高五萬里,恐不能若是之遠。」通典以下皆州郡四「議曰」之文。「今吐蕃中河,從西南數千里向東北流,見與積石山下河相連。聘使涉歷,無不言之。吐蕃自云:『崑崙山在國中西南,則之所出也。』尚書云:『織皮崑崙析支渠搜案:應劭曰:「禹貢析支,屬雍州,在河關之西千餘里。人所居,謂之河曲羌。」〇水經注三:「河水朔方東轉,逕渠搜縣故城北。」西戎即敘。』後漢書云:『西羌漢金城郡之西南,濱于賜支。』案: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國近南岳。及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南地是也。濱于賜支禹貢所謂析支者也。」注:「河關,縣,屬金城郡。」地是也。續漢書:『河關【原注】縣,屬金城郡,今積石軍西可千餘里,有,謂之賜支,蓋析支也。』然則析支積石之西,案:漢書地理志:「金城郡河關積石山在西南中。河水行塞外,東北入塞内,至章武入海,過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〇酈道元曰:「積石山西羌之中,燒當所居也。」之上流明矣。崑崙吐蕃中,當亦非謬。」【原注】楚辭注:「爾雅:『崑崙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離騷:「邅吾道夫崑崙。」九歌:「登崑崙兮四望。」

按】通典疑所謂「古圖書」即禹本紀,最是。〇唐藝文志吐蕃黃河録四卷。

云】此條乃附見,不應置章帝之下、靈帝之上。

元圻案】水經注二:「涼土異物志曰:蔥嶺之水,分流東西,西入大海;東爲源,禹記所謂崑崙者焉。張騫使大宛而窮源,謂極于此,而不達于崑崙也。」水經河水:「其一源出于闐國南山,北流與蔥嶺所出河合。」漢書西域傳云:「有兩源,一出蔥嶺山,一出于闐于闐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鹽澤者也,去玉門陽關三百餘里,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爲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中國河云。」顧氏震曰:「蒲昌海羅布淖爾,在闢展西南。積石山青海境,積石之西五六百里即星宿海,今呼鄂敦撘拉朱思本所謂『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者也。酈道元之所潛出于積石,宜即指星宿海。」〇邵氏爾雅釋水正義曰:「源所出之山,人謂之紫山新唐書吐蕃傳劉元鼎使吐蕃還,記其經見曰:『由洪濟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狹,春可涉,秋夏乃勝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直大羊同國,古所謂崑崙者也,東距長安五千里,源其間,流澄緩下。東北直莫賀延磧尾殆五百里,磧廣五十里,北自沙州,西南入吐谷渾寢狹,故號磧尾。隱測其地,蓋劍南之西。』今西寧府界西南千四百餘里有大山,厥色紫黑,是産金銀,人所謂紫山,稱斯名矣。自紫山以西,又南迤西連諸山,綿亘二千里,其即古崑崙之虚與。」

17、

靈帝光和六年,金城河溢。

元圻案】此靈帝紀文。

金城郡,今蘭會西寧湟州積石軍

集證】今甘肅西寧府

元圻案】水經河水又東過金城允吾縣北」,注:「水逕其南,不在其北。南有湟水出塞外。」


歷代田制考


18、

廢井田,開阡陌。【原注】周顯王十九年。

集證漢地理志:「秦孝公商君制轅田,開阡陌。」師古曰:「南北曰阡,東西曰陌。」史記六國表周顯王之十九年,爲秦孝公之十二年,「初聚小邑爲三十一縣,令。爲田開阡陌」。

通典州郡四議曰:「按制步百爲畝,畝百給一夫。商鞅,以一夫力餘地利不盡,於是改制,二百四十步爲畝,百畝給一夫。又以地曠而人寡,地狹而人稠,誘三晉人發地利,優其田宅,復其子孫,而使人應敵於外。大率百人,則五十人爲農,五十人習戰。兵强國富,職此之由。」朱文公開阡陌辯曰:「説者之意,皆以『開』爲『開置』之『開』,言廢井田而始置阡陌也。按阡陌者,舊説以爲田間之道,蓋因田之疆畔,制其廣狹,辨其橫從,以通人物之往來,即周禮所謂遂上之徑,溝上之畛,洫上之涂,澮上之道也。然風俗通云:『南北曰阡,東西曰陌。』又云:『南以東西爲阡,南北爲陌。』二説不同。今以遂人田畝夫家之數考之,當以後説爲正。蓋陌之爲言百也,遂、洫從而徑、涂亦從,則遂間百畝,洫間百夫,而徑、涂爲陌矣。阡之爲言千也,溝、澮橫而畛、道亦橫,則溝間千畝,澮間千夫,而畛、道爲阡矣。阡陌之名,由此而得。至於萬夫有川,而川上之路周於其外,與夫匠人井田之制,遂、溝、洫、澮亦皆四周,則阡陌之名,疑亦因橫從而命之也。然遂廣二尺,溝四尺,洫八尺,澮二尋,則丈有六尺矣。徑容牛馬,畛容大車,涂容乘車,案:地官遂人疏曰:「知『徑容牛馬』之等義如此者,此從川上有路差之。凡道皆有三塗,川上之路則容三軌,道容二軌,塗容一軌,軌皆廣八尺。其畛差小,可容大車一軌,軌廣八尺。自然徑不容車軌,而容牛馬及人之步徑,是以春秋有牽牛蹊,蹊即徑也。」一軌道,二軌路,三軌則幾二丈矣。此其水陸占地不得爲田者頗多,所以正經界,止侵争,時蓄洩,備水旱,爲永久之計。商君以急刻之心,行苟且之政,但見田爲阡陌所束,而耕者限於百畝,則病其人力之不盡;但見阡陌之占地太廣,而不得爲田者多,則病其地利之有遺。又當世衰法壞之時,歸授之際,必有煩擾欺隱之姦,而阡陌之地切近民田,又必有陰據自私而税不入於公上者,是以盡開阡陌,悉除禁限,而聽民兼并買賣以盡人力,墾闢棄地,悉爲田疇,不使有尺寸之遺以盡地利,使民有田即爲永業,而不復歸授,以絶煩擾欺隱之姦;使地皆爲田,田皆出税,以覈陰據自私之幸。此其爲計,正猶楊炎疾浮户之弊,破租庸以爲兩税,唐書食貨志:「凡授田者,丁歲輸粟二斛,稻三斛,謂之租。丁隨鄉所出,歲輸絹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綿三兩,麻三斤,非蠶鄉則輸銀十四兩,謂之調。用人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爲絹三尺,謂之庸。自開元以後,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轉死,田畝賣易,貧富升降不實,而租庸調法弊壞。至德宗楊炎,遂作兩税法,夏輸無過六月,秋輸無過十一月,置兩税使以總之。」蓋一時之害雖除,而千古聖賢傳授精微之意於此盡矣。故秦紀鞅傳皆云:『爲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税平。』蔡澤亦曰:『決裂阡陌,以静生民之業,而一其俗。』語見史記本傳。所謂『開』者,乃破壞剗削之意,而非創置建立之名。所謂『阡陌』,乃三代井田之舊,而非之所置矣。所謂『賦税平』者,以無欺隱竊據之姦也。所謂『静生民之業』者,以無歸授取予之煩也。」大事記解題曰:「決裂云者,三代井田之制,分畫堅明,封表深固,非大用力以決裂之,不能遽掃滅其迹也。秦始皇三十一年,使黔首自實田。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使井田不廢,何患田之不實乎!」

程易田云】應劭風俗通之言,見於秦本紀索隱所引者,作「河東以東西爲阡,南北爲陌」。朱子開阡陌辯風俗通之言見於戴侗六書故者,亦作「河東以東西爲阡,南北爲陌」。今風俗通及此載朱子之所引者,並譌「河東」爲「河南」,蓋不知「南東其畝」之制,而轉寫者妄改之也。夫阡陌之名,自從遂人百畝千畝、百夫千夫生義。但畝有南東,則阡陌各有縱橫。其曰遂、洫縱而溝、澮橫者,乃鄭康成氏以南畝圖之以曉人者,非謂天下之田盡遂、洫縱而溝、澮橫也。若東其畝,則又遂、洫橫而溝、澮縱矣,胡可以南畝之圖概遂人之制哉!畝有東南,故應氏具兩説以别之,不可以偏廢也。至於匠人阡陌,則因乎遂人而名之,義不繫乎畝與夫之千百,而不妨襲其阡陌,而阡陌之所謂不可典要,惟變所適也。余曾作阡陌考圖而詳辨之矣。

19、

漢董仲舒請限民名田。

元圻案】漢書食貨志:「董仲舒曰:『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仟伯,貧者無立錐之地。興,循而未改。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

名田,占田也。各爲立限,不使富者過制,貧弱之家可足也。【原注】武帝時,賈人有市籍者及家屬,皆無得名田。〇案:正文是師古注文,小注是史記平準書文。「名田」上有「籍」字。胡氏曰:「限田終不能行者,以人主自爲兼并,無以使民興於廉也。」

元圻案】胡致堂讀史管見三:「董仲舒欲以限田漸復古制,其意甚美,而終不能行者,以人主自爲兼并,無異於也。」

20、

趙過教民爲代田。

程易田云】趙過爲代田,見漢書食貨志:「一畝三甽,歲代處。一夫三百甽,而播種於甽中。」蓋一夫百畝,甽以疆畝,本百畝也。今於畝中更爲三甽以播種,於是一夫三百甽矣。甽壟相間,三百甽亦三百壟。代田者,更易播種之名。甽播則壟休,歲歲易之,以甽處壟。以壟處甽,故曰「歲代處」也。

代,易也。師古注文。周官大司徒:「不易、一易、再易之地,有三等。」【原注】公羊傳注:「司空謹别田之高下善惡,分爲三品。上田一歲一墾,中田二歲一墾,下田三歲一墾。」左傳:「作爰田。」晉語云:「作轅田。」轅,易也。賈逵注文。漢地理志:「秦商君制轅田。」【原注】轅與爰同,易也。食貨志:「歲耕種者爲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爲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爲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案:司馬法曰:「歲受耕之,爰自其處。」鹽鐵論未通篇:「御史曰:『古者制田,百步爲畝,民井田而耕,什而籍一。先帝哀憐百姓之愁苦,衣食不足,制田二百四十步而一畝,率三十而税一。』」

21、

師丹建言限名田。

元圻案】漢書食貨志:「哀帝即位,師丹輔政,建言云云。天子下其議。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請:『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國中。列侯在長安,公主名田縣道,及關内侯、吏民名田皆毋過三十頃。』用事,董賢隆貴,皆不便也。遂寢不行。」

王嘉奏曰:「詔書罷苑,而以賜董賢二千餘頃。均田之制,從此墮壞。」

元圻案】漢書王嘉傳:「,字公仲平陵人也。建平三年代平當爲丞相,奏封事云云。」苑,作「菀」。師古曰:「菀,古苑字。」

22、

新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買賣。

元圻案】此食貨志文。又曰:「後三年,知民愁,下詔諸食王田得賣買。」

23、

建武十五年,詔州郡檢覈墾田户口。

集證後漢書光武紀:「建武十五年,六月庚午,詔下州郡,檢覈墾田頃畝及户口年紀。」百官志注,胡廣曰:「秋冬歲盡,各計户口墾田、錢穀入出,上其集簿。丞尉以下,歲詣郡課校。」

通典食貨曰:「自秦孝公隳經界,立阡陌,雖獲一時之利,而兼并踰僭興矣。阡陌既弊,又爲隱覈。隱覈之法,憑乎簿書;今本通典作「又謂隱覈在乎權宜,權宜憑乎簿書」。簿書既廣,必藉衆功。藉衆功,則政由群吏;政由群吏,則人無所信矣。」

24、

後魏孝文太和九年,詔均田:「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集證:「不栽樹者謂之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

集證通典食貨門:「孝文太和元年,三月詔:『一夫制田四十畝,男三十畝,無令人有餘力,地有遺利。』時李安世上疏曰:『今雖桑井難復,宜更均量,審其徑術,令細人獲資生之利,豪右靡餘地之盈。』帝深納之,由是始議均田。九年,冬十月丁未,詔均給天下人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畝。身没則還田。諸宰民之官,各隨遠近給公田有差。職分田始於此。」

劉氏【原注】曰:「後魏均田制度,似今世佃官田及絶户田出租税,非如三代井田也。兵革不息,農民少而曠土多,故均田之制存。至承平日久,丁口滋衆,官無閒田,不復給授,故田制爲空文。唐志云『口分、世業之田壞而爲兼并』,似指以爲井田之比,失之遠矣。」

元圻案】唐書食貨志曰:「口分、世業之田壞而爲兼并,租庸調之法壞而爲兩税。」

25、

北齊河清三年,令民一夫受露田八十畝,婦人四十畝。

集證通典:「北齊河清三年,令男子十八受輸調,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調。職事及百姓請墾田者,名爲永業田。一夫受露田八十畝,婦人四十畝。每丁給永業二十畝爲桑田,不在還受之限。土不宜桑者給麻田。」

26、

隋文帝開皇十二年,京輔三河地少人衆,發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狹鄉每丁纔至二十畝。

集證通典食貨門:「隋文帝令自諸王以下至都督,皆給永業田,各有差,多至百頃,少至三十頃。其丁男、中男永業、露田皆遵後齊之制,並課植以桑榆及棗。其田宅率三口給一畝。開皇九年,墾田千九百四十萬四千二百六十頃,每户二頃餘。十二年,文帝以天下户口歲增,京輔及三河地少而人衆,議者咸欲徙就寬鄉。帝乃發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狹鄉每丁纔至二十畝,老小又少焉。」

元圻案】唐書食貨志曰:「田多可以足其人者爲寬鄉,少者爲狹鄉。」

27、

唐武德七年,初定均田。丁、中之民,給田一頃。篤疾減十之六,寡妻妾減七。皆以什之二爲世業,八爲口分。

元圻案】此通鑑唐高祖紀文。唐書食貨志曰:「制:度田以步,其闊一步,其長二百四十步爲畝,百畝爲頃。凡民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中,二十一爲丁,六十爲老。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頃,其八十畝爲口分,二十畝爲永業。老及篤疾廢疾者,人四十畝,寡妻妾三十畝,當户者增二十畝,皆以二十畝爲永業,其餘爲口分。」

范氏曰:「初定均田,有給田之制,蓋由有在官之田也。其後給田之制不復見,蓋官田益少矣。」林氏【原注】曰:「制步百爲畝,百畝僅得之四十餘畝。之口分,人八十畝,幾倍於古。蓋貞觀之盛,户不及三百萬,永徽唯增十五萬。若則王畿千里,已有三百萬家之田,列國不與焉。是以制受田倍於,而地亦足以容之。狹鄉雖裁其半,猶可以當成周之制。然按一時户口而不爲異日計,則後守法難矣。」【原注】既無振貧之術,乃許之賣田,後魏以來弊法也,是以啓兼并之漸。〇案:小注亦林勳語。永徽中,多豪右,占田踰制,賈敦頤舉没三千餘頃賦貧民。

元圻案】唐書食貨志曰:「貞觀初,户不及三百萬。四年,米斗四五錢,外户不閉者數月,人行數千里不齎糧,號稱太平。高宗承之,海内艾安。長孫無忌等輔政,天下未見失德。即位之歲,增户十五萬。」又循吏傳:「賈敦頤曹州冤句人。貞觀中,數歷州刺史。永徽中遷洛州。」「多豪右」以下,皆本傳文。

28、

開元九年,宇文融爲勸農使,括逃户及籍外田。

元圻案】通鑑唐紀玄宗開元九年:「正月,監察御史宇文融上言:『天下户口逃移,巧僞甚衆,請加檢括。』丁亥,制:『州縣逃亡户口,聽百日自首,或於所在附籍,或牒歸故鄉,各從所欲。過期不首,即加檢括,謫徙邊州。公私敢容庇者抵罪。』以宇文融充使,括逃移户口及籍外田。奏置勸農判官十人,分行天下。州縣希旨,務於獲多,虚張其數,或以實户爲客,凡得户八十餘萬,田亦稱是。」

29、

陸贄論兼并之家,私斂重於公税,請爲占田條限。

元圻案】唐書食貨志:「疏曰:『有田之家,坐食租税。京畿田畝税五升,而私家收租畝一石。官取一,私取十,穡者安得足食?宜爲占田條限,裁租價,損有餘,優不足。』以讒逐,事無施行者。」

30、

後周世宗元稹均田圖賜諸道,詔艾潁等分行諸州,均定田租。【原注】會要云:「見元稹同州時所上均田表,因製素爲圖。」

元圻案】通鑑後周紀世宗顯德五年:「七月,帝欲均田租。丁亥,以元稹均田圖徧賜諸道。十月,詔左散騎常侍須城艾潁等三十四人分行諸州,均定田租。」注:「時詔曰:『近覽元稹長慶集,見在同州時所上均田表,較當時之利病,曲盡其情,俾一境之生靈,咸受其賜,傳於方册,可得披尋,因令製素成圖,直書其事。』」

今按元稹同州奏均田曰:「因農務稍暇,令百姓自通手實狀,又令里正書手等傍爲穩審,並不遣官吏擅到村鄉,略無欺隱。除去逃荒,其餘頃畝取兩税元額,通計七縣沃瘠,一例作分抽税。」蘇氏曰:「三代之君,開井田,畫溝洫,謹步畝,嚴版圖,因口之衆寡以授田,因田之厚薄以制賦。經界既定,仁政自成,下及,風流已遠。然其授民田有口分、世業,皆取之於官。其斂民財有租庸調,皆計之於口。其後變爲兩税,户無客主,以見居爲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爲差。貧者急於售田,則田多而税少;富者利於避役,則田少而税多。僥倖一興,税役皆弊。嘉祐中,薛向孫琳始議方田,量步畝,審肥瘠,以定賦税之入。云:「今之丈量銷圩,正方田法也。」熙寧中,吕惠卿復建手實,抉私隱,崇告訐,以實貧富之等。元豐中,李琮追究逃絶,均虚數,虐編户,以補失陷之税。此三者,皆爲國斂怨,所得不補所失。昔宇文融括諸道客户,州縣觀望,虚張其數,以實户爲客,雖得户八十餘萬,歲得錢數百萬,而百姓困弊,實召天寶之亂。均税之害,何以異此!」張子曰:「治天下不由井地,終無由得平。道止是均平。」集證:「張子語載見吕大臨所作行狀。」

元圻案】玉海百七十六:「嘉祐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命孫琳林之純席與言李鳳高本等相度均税,又令分往均田。五年,四月丙戌,詔三司置局詳定。三司使包拯、諫議吕居簡、户部副使吴中復領其事。熙寧五年,重修定方田法,推行自京都始。元豐八年,十月丙戌,罷之。崇寧四年,二月十六日,尚書省言:『神宗詔講方田,以土色肥磽别田美惡,定賦調多寡。今以熙寧方田敕可行者爲方田法。』宣和二年,六月十六日,罷方田。」

31、

南唐烈祖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税。

元圻案】通鑑後晉紀高祖天福六年:「唐王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税,民間稱其平允。自是調兵興役及他賦斂,皆以税錢爲率,至今用之。」


歷代漕運考


32、

渭渠

元圻案】漢書武紀:「元光六年,春,穿漕渠通。」溝洫志:「時鄭當時爲大司農,言『異時關東漕粟從上,度六月罷,而渭水道九百餘里,時有難處。引穿渠起長安,傍南山下,至三百餘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罷』。上以爲然,令人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以漕,大便利。」

渭水熙州狄道縣東北,至華州華陰劉仲馮曰:「今汭至長安僅三百里,固無九百餘里,而云『穿渠起長安,旁南山』,中間隔數大川,無緣山成渠之理。此説可疑,今亦無其迹。」西都賦後漢班固著,見本傳、文選「通溝大漕,潰。」

元圻案】水經注十九:「其渠自昆明池南傍山原,東至于,且田且漕,大以爲便。今無水。」又曰:「左傳閔公二年,『虢公犬戎隊。』服虔曰:『隊,謂汭也。』杜預曰:『水之隈曲曰汭。』即船司空所在矣。」〇劉仲馮,名奉世清江人。父敞原父,叔父攽貢父,同著兩漢刊誤,號「三劉漢書」。陳振孫曰:「漢書顔監之後,舉世宗之,未有異其説者。至劉氏兄弟始爲此書,多所辨正發明。」案其書今已佚,吴仁傑兩漢刊誤補遺中頗存其説,仲馮此條蓋亦刊誤中之一則也。

33、

褒斜道,故道。

元圻案】漢書溝洫志曰:「人有上書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張湯問之,言:『抵故道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斜水,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絶水至,間百餘里,以車轉,從。如此,漢中穀可致,而山東無限,便於底柱之漕。』上以爲然。拜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里。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師古注:「故道屬武都,有蠻夷,故曰道,即今鳳州界也。」

褒水,在興元府褒城縣【原注】出衙領山,至南鄭斜水,在京兆府武功縣【原注】出衙領山,北流至故道,今鳳州梁泉縣

元圻案】水經注二十七:「沔水一名沮水庾仲雍云:是水南至關城,合西漢水漢水又東北合沮口,同爲漢水之源也。故如淳曰:此方人謂漢水沔水。是互相通稱矣。漢水又東合褒水,水西北出衙領山,東南逕大石門,歷故棧道下谷,俗謂千梁無柱也。褒水又東南歷褒口,即褒谷之南口也。北口曰,所謂北出褒斜褒水又南逕褒縣故城東,褒中縣也,本褒國矣。」

集證明地理志:「陝西漢中府褒城縣,東北有褒谷,亦曰商谷。自此出連雲棧,北抵斜谷之道也。南有沔水,又城東有褒水,亦曰黑龍江,下流入沔水鳳翔府郿縣西有衙領山褒水出其南,流入斜水出其北,流入。又西南有斜谷,南入漢中,有斜谷關。」

34、

河内

元圻案】漢書地理志:「河内郡高祖元年爲殷國,二年更名。」〇後漢書寇恂傳:「光武南定河内,拜恂河内太守。時軍食急乏,以輦車驪駕轉輸,前後不絶。」

二州之地。

集證】今河南懷慶衞輝二府。

35、

東冶零陵桂陽嶠道。

元圻案】後漢書鄭弘傳:「弘建初八年代鄭衆爲大司農。舊交阯七郡貢獻轉運,皆從東冶汎海而至,風波艱阻,沈溺相係。奏開零陵桂陽嶠道,於是夷通,至今遂爲常路。」

東冶福州閩縣零陵郡,南臨源嶺【原注】永州桂陽郡臘嶺【原注】郴州

按】臨源嶺越城嶺,第五。臘嶺騎田嶺,第二。

36、

下辨

元圻案】後漢書虞詡傳:「武都鄧太后有將帥之略,遷武都太守。先是運道艱險,舟車不通,驢馬負載,僦五致一。乃自將吏士,案行川谷,自下辨數十里中,皆燒石翦木,開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庸者,於是水運通利,歲省四千餘萬。」注:「,今興州順政縣下辨,今成州同谷縣。」

沮縣武都興州順政【原注】沔水發源於此,一名沮水。今沔州下辨縣漢下辨道武都西魏同谷成州同谷【原注】續志:「下辨東三十餘里有峽,中當水泉,生大石,障塞流水,至春夏輒溢。虞詡使人燒石,以水溉之,石皆裂,因鐫去石,遂無汎溺之患。」

按】新唐書地理志:「嚴礪長舉縣西疏嘉陵江二百里,焚巨石,沃醯以碎之,通漕以饋成州戍兵。」「醯」字尤妙。

集證地理今釋:「沮縣,即今陝西漢中府略陽縣。東南至沔縣,西南入漢水,名曰沮口。」〇成州,今甘肅階州成縣

37、

斜谷

元圻案】三國志蜀後主傳:「建興十年,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民講武。十一年冬,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閣。十二年春二月,斜谷出,始以流馬運。」

郡國志:「右扶風武功縣斜谷。」注:「褒斜谷,在長安西南。南口,北口,長百七十里,其水南流。」【原注】武功,今鳳翔府郿縣

元圻案】杜佑通典食貨門漕運漕不及「河内」以下四事,此可以補其略。

38、

陳項壽春

元圻案】三國志魏鄧艾傳:「遷尚書郎。時欲廣田畜穀,爲滅賊資,使陳項已東至壽春以爲『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引水澆溉,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乃著濟河論以喻其指。」

通典州郡:「潁州魏汝陰郡鄧艾屯田於此。」陳項陳州宛丘項城縣壽春,見前。晉志:「修廣淮陽百尺二渠,上引流,下通。」【原注】通典陳州宛丘縣百尺堰隋志潁川郡北舞縣百尺溝郡縣志百尺堰潁州汝陰縣西北一百里。

集證宛丘,今河南陳州府淮寧縣壽春,今江南鳳陽府壽州明地理志:「河南陳州治東有百尺溝,即沙水下流也。」

39、

淯水楊口

集證晉書杜預傳:「都督荆州平,還鎮。修召信臣遺跡,激用諸水,以浸原田萬餘頃,分疆刊石,使有定分。開楊口,起夏水巴陵千餘里,内瀉長江之險,外通之漕。」

漢地理志上:「南陽郡滍水魯陽縣魯山,東北至定陵【原注】魯陽汝州魯山縣定陵故城在蔡州堰城縣西北。淯水酈縣西北,南入。」【原注】故城在鄧州臨湍縣通典州郡十三:「復州沔陽縣漢雲杜縣杜預荆州刺史,開楊口巴陵徑千餘里。内避長江之險,通之漕,即此也。」【原注】零陵桂陽

集證明地理志:「河南汝州魯山縣,東北有魯山,西有堯山。南有滍水,源出堯山,流入葉縣界,合昆水沙河水南陽府南陽縣東有淯水,一名白河,下流至湖廣襄陽縣界入漢水湖廣沔陽州景陵縣,今改天門。西北有雲杜廢縣,南有沔水,西南有楊水,北注,亦曰楊口,亦曰中夏口,又爲楊林口。」

元圻案】水經曰:「滍水南陽魯陽縣西之堯山。」注云:「滍水又東逕魯陽縣故城南,城即劉累之故邑也。有魯山,縣居其陽,故因名焉。」案堯山魯山同在魯陽縣,故滍水所出,史以爲魯山水經以爲堯山水經又曰:「滍水又東北過潁川定陵縣西北,又東過郾縣南,東入于。」注云:「滍水東逕西不羹亭南,亭背汝水,于定陵城北,東入郾縣在南,不得過。」水經又曰:「淯水弘農盧氏縣攻離山。」注云:「淯水導源,東流酈縣故城北。郭仲産曰:酈縣故城在攻離山東南。」

40、

石門

集證晉書桓温傳:「使豫州刺史袁真譙梁,開石門以通水運。譙梁而不能開石門,水運路塞。」

水經注:「滎瀆水河水,有石門,謂爲滎口石門。」

集證明地理志:「河南鄭州河陰縣西有石門渠,即古滎口也,亦曰汴口。又西有河口倉時置。」〇河陰縣,今併入開封府滎澤縣

元圻案】水經注七又曰:「靈帝建寧四年,于敖城西北壘石爲門,以遏渠口,謂之石門,故世亦謂之石門水。門廣十餘丈,西去三里。」

41、

千金堨

永嘉元年,修千金堨許昌以通運。晉書懷帝紀文。水經注十六:「河南縣城東十五里有千金堨洛陽記曰:千金堨,舊堰穀水時更修,積石爲堨。開溝渠五所,謂之五龍渠。渠上立堨。【原注】堨是都水使者陳協造。水歷堨東注,謂之千金渠。」【原注】許昌許州,今潁昌府許田鎮劉曜石生金墉,決千金堨以灌之。

元圻案】水經注又曰:「張方,破千金堨永嘉初,汝陰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之,以利漕運,公私賴之。」

42、

黎陽渭水廣通渠大興城潼關

集證隋書食貨志:「開皇三年,以京師倉廩尚虚,詔於等水次十三州,置募運米丁。又於衞州黎陽倉洛州河陽倉陝州常平倉華州廣通倉,轉相灌注,漕關東及之粟,以給京師。四年,又詔宇文愷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名曰廣通渠。」

蒲州【原注】河中府汴州【原注】開封府黎陽【原注】今濬州汾州【原注】慈州晉州【原注】平陽京兆府萬年縣,隋改爲大興縣廣通渠,在華州,置廣通倉【原注】隋紀:「幸灞水,觀漕渠。」潼關,在華州華陰縣渭水,在萬年縣北五十里,東流二百四十里至華陰縣,東北流三十五里,自永豐倉,謂之渭口

集證河中府,今山西蒲州府濬州,今河南衞輝府濬縣慈州,今山西汾州府大興縣,今陝西西安府咸寧縣,縣東有灞水,又有灞橋華州,今屬陝西同州府華陰亦屬同州府潼關,在華陰縣東。永豐倉,亦曰渭口倉

元圻案】元和郡縣志二:「華州華陰縣永豐倉,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渭河口,置。義寧元年,因倉又置監。」

43、

山陽瀆

集證隋書文紀:「開皇七年,四月庚戌,於揚州山陽瀆,以通漕運。」

楚州山陽縣【原注】今淮安州

集證】今江蘇淮安府山陽縣山陽瀆,即邗溝也。

44、

砥柱

集證隋書食貨志:「開皇三年,遣倉部侍郎韋瓚,向以東募人,能於洛陽運米四十石,經砥柱之險達於常平者,免其征戍。」

陝州硤石縣【原注】今省入陝縣底柱山,俗名三門山,在縣東北五十里。河水分流包山,山見水中若柱然。又以治洪水,山陵當水者破之,三穿既決,出其間,有似於門,故亦謂三門唐太宗勒銘。

元圻案】水經曰:「河水又東過陝縣北。又東過大陽縣南。又東過砥柱間。」注云:「砥柱,山名也。昔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決,水流疏分,指狀表目,亦謂之三門矣。山在虢城東北,大陽城東也。」〇太宗銘辭見唐文粹

45、

通濟渠水,板渚邗溝

集證隋書煬帝紀:「大業元年,發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洛水達於,自板渚通於。」〇通鑑曰:「又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揚子入江。」

通典州郡:「汴渠河南府河陰縣南二百五十步,今名通濟渠隋煬帝開導,西通,南達【原注】河陰後屬孟州汴州通濟渠隋煬帝開引黃河水以通漕運,兼引汴水,即浪{氵宕}【原注】與「莨蕩」同。〇案:本「莨」作「蒗」,水經作「蒗𦿆」,注同。元和郡縣志作「莨宕」。渠也。」【原注】隋志浚儀縣九域志:「汴水,古通濟渠也,在開封縣。」周語鬭」,注云:「王城之南,王城之北,東入于。至靈王時,穀水盛,出於王城之西,而南流合於洛水。」【原注】山海經:「澗水西北流,注于穀水。」通典:「穀水澗水,經苑中入于。」板渚水經:「河水又東合氾水,又東逕板城北。」顧氏震曰:「此十三字皆注文,原本及近刻俱誤作。」注云:「有津,謂之板城渚口。」【原注】在孟州氾水左傳哀公九年:「,溝通。」注云:「於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末口,通糧道也,今廣陵韓江是。」【原注】邗溝,自山陽揚子,渠廣四十步,自楚州寶應縣北流入

按】王氏注「末口」與水經注合,足證今注疏作「宋口」者非。又「自楚州寶應縣」十字宜衍,蓋上文是,不應旋云也。

集證浚儀,今河南開封府祥符縣。縣東有開封廢縣。氾水,今開封府氾水縣,東有板渚寶應縣,今屬揚州府

元圻案】水經注三十:「昔將伐,北霸中國,自廣陵城東南築邗城,城下掘深溝,謂之韓江,亦曰邗溟溝。自東北通射陽湖地理志所謂渠水也。西北至末口。」

46、

永濟渠

元圻案】元和郡縣志十六:「貝州永濟縣永濟渠,在縣西郭内。漢武館陶,分爲屯氏河,東北經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蓋屯氏古瀆隋氏修之,因名永濟。」

國史志:「大名府永濟縣永濟渠。」【原注】今省爲鎮,入臨清縣

云】隋大業四年,正月,詔穿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通鑑考異曰:「雜記以爲引汾水者,謬也。」

元圻案】隋書煬帝紀亦作沁水通鑑注:「:『沁水上黨穀遠縣羊頭山世靡谷。』師古曰:『今至懷州武陟縣界入。』穀遠沁源縣。」考異曰:「永濟渠,即今御河,未嘗通汾水。」

47、

東萊海口。

東萊郡萊州,西至海二十九里,北至海五十里,東南至海二百五十里。

云】此征之運道也。大業八年,敕運黎陽洛口太原等倉穀,向望海頓胡三省曰:「當在遼西。」

集證隋地理志:「東萊郡,舊置光州開皇五年改曰萊州。」

48、

三門河陰柏崖集津倉【原注】鹽倉。含嘉倉太原倉

元圻案】唐書食貨志:「玄宗二十一年,裴耀卿京兆尹,請『罷陸運,而置倉河口,使江南漕舟至河口者,輸粟於倉而去,縣官雇舟以分入。置倉三門東西,漕舟輸其東倉,而陸運以輸西倉,復以舟漕,以避三門之水險』。玄宗以爲然。乃於河陰河陰倉河清柏崖倉三門東置集津倉,西置鹽倉;鑿山十八里以陸運。自漕者,皆輸河陰倉。自河陰西至太原倉,謂之北運,自太原倉以實關中。」

裴耀卿三門東西置倉,開山十八里爲陸運以避其險,卒泝而入【原注】三門山見前砥柱地理志:「河南府河陰縣開元二十二年置,領河陰倉【原注】會昌三年屬孟州。〇案:地理志:「河北道孟州河陰縣開元二十二年析氾水滎澤武陟置,隸河南府,領河陰倉會昌三年來屬。有梁公堰,在間,開元二年,河南李傑因故渠濬之,以便漕運。」河清縣咸亨四年置柏崖縣,尋省,有柏崖倉河南道河南府河清,本大基武德二年置,隸懷州,八年省。咸亨四年析河南洛陽新安王屋濟源河陽復置,并置柏崖縣,尋省柏崖先天元年更名。會昌三年隸孟州,尋還屬,後廢。咸通三年復置。有柏崖倉。」陝州平陸縣三門,西有鹽倉,東有集津倉陝縣太原倉。」河南道陝州六典:「東都含嘉倉,自含嘉倉轉運以實京之太倉。自運於陸,自至京運於水。」【原注】楊慎名含嘉倉出納使。〇云:「慎名慎矜,非。按通鑑慎矜知太府出納,慎名含嘉倉也。」劉晏移書曰:「郊見三門集津遺迹。」【原注】曾子固曰:「興承制,置集津之運,轉關中之粟以給大梁。」李泌集津三門,鑿山開車道,以避底柱之險。【原注】九域志:「陝州平陸縣三門集津鎮。」

元圻案】唐書楊慎矜傳:「父隆禮,罷太府。玄宗訪其子可代父任者,宰相以慎餘慎矜慎名皆得父清白。帝擢慎矜監察御史,知太府出納;慎餘太子舍人,主長安倉慎名大理評事,爲含嘉倉出納使。」又劉晏傳:「,字士安曹州南華人。領東都河南江淮轉運、租庸、鹽鐵、常平使。乃自按行,浮,達于,入于。右循底柱硤石,觀三門遺跡;至河陰,見宇文愷梁公堰,厮通濟渠,視李傑新堤,盡得其利病。然畏爲人牽制,乃移書於宰相元載。」〇曾子固語見本集政要策「漕運」條。〇唐書李泌傳:「貞元元年拜陝虢觀察使。始鑿山開道至三門,以便饟漕。」食貨志:「益鑿集津倉山西逕爲運道,屬于三門倉。」〇通鑑唐紀德宗貞元二年:「二月,李泌奏自集津三門鑿山開車道十八里,以避底柱之險,是月道成。」

集證河清縣,今河南孟津縣河南陝州山西解州平陸縣接境,州西南有故太原倉

49、

滻水望春樓廣運潭

集證唐食貨志:「韋堅兼水陸運使。運渠,起門,抵長安,通山東租賦。乃絶,並而東,至永豐倉合。又於長樂坡瀕苑牆鑿潭於望春樓下,以聚漕舟。」玉海一百八十二:「會要天寶元年,三月,陝郡太守韋堅滻水,開廣運潭望春東,自華陰永豐倉以通。至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名潭曰廣運。」地理志天寶三載。

地理志唐志關内道京兆府萬年縣南望春宫,臨滻水,西岸有北望春宫,宫東有廣運潭華州華陰縣漕渠,自苑西引渭水,因石渠,會,經廣運潭至縣入天寶三載韋堅開。」【原注】會要:「自華陰永豐倉以通。」望春樓,在禁苑東南高原之上。姚南仲曰:「王者必據高明,燭幽隱,所以因龍首而建望春。」

元圻案】元和郡縣志二:「華州華陰縣天寶三年,左常侍兼陝州刺史韋堅開漕河,自苑西引渭水,因古渠至華陰,運永豐倉三門倉米以給京師,名曰廣運潭。以爲水陸轉運使。天寶中,每歲水陸運米二百五十萬石入大曆後,每歲運米四十萬石。」〇唐書姚南仲傳:「南仲華州下邽人。乾元初,擢制科,遷累右補闕。大曆十年上疏云云。」

50、

上津扶風洋川

元圻案】通鑑唐紀肅宗至德元載:「奏請貢獻之、之靈武者,皆自襄陽上津路抵扶風,道路無壅,皆薛景仙之功也。」二載:「上至鳳翔旬日,隴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會,庸調亦至洋川漢中。」胡三省注:「庸調泝而上。」

商州上津縣【原注】漢長利縣扶風郡鳳翔府【原注】自襄陽上津路抵扶風德宗上津道置館。洋川郡洋州【原注】泝而上至洋川,陸運至扶風汴水堙廢漕運,自【原注】梁州興元府

集證】今湖北鄖陽府鄖縣西有廢長利縣洋州,今陝西漢中府洋縣隋梁州改爲興元府,今爲漢中府

51、

汴水梁公堰

劉晏疏浚汴水,見宇文愷梁公堰通典州郡:「汴口堰,在河陰縣西二十里,又名梁公堰隋開皇七年,使梁睿增築古堰,遏。」【原注】會要:「開元二年,李傑汴州東有梁公堰,堰破漕梗,發丁夫浚之,省功速就,刻石水濱,紀其績。」

52、

甬橋渦口蔡水

元圻案】通鑑唐紀德宗建中二年:「六月,李正己遣兵扼徐州甬橋渦口梁崇義阻兵襄陽,運路皆絶,人心震恐。進奉船千餘艘,泊渦口不敢進。上以和州刺史張萬福濠州刺史。萬福馳至渦口,立馬岸上,發進奉船,淄青將士停岸睥睨不敢動。」胡三省注:「甬橋徐州南界汴水上,後置宿州於此。渦口渦水之口。」唐書食貨志:「李納田悦兵守渦口梁崇義,南北漕引皆絶,京師大恐。水陸轉運使杜佑,以運路出浚儀十里入琵琶溝,絶蔡河,至陳州而合。自汴河,官漕不通,若導流培岸,功用甚寡;疏雞鳴岡首尾,可以通舟,陸行纔四十里,則黔中嶺南之粟可方舟而下,繇白沙東關,歷,涉東都,無濁之阻,減故道二千餘里。會李納李洧徐州歸命,路通而止。」

甬橋,在宿州符離縣渦口,在濠州鍾離縣九十里。杜佑運路出浚儀十里入琵琶溝,絶蔡河,至陳州而合。【原注】李勉蔡渠引東南饋。通典州郡:「汴州浚儀縣蔡水。」【原注】九域志祥符縣蔡河建隆宋太祖受禪,庚申建元。元年,浚蔡河,設斗門。二年,導閔水案:玉海二十二:「命右領軍上將軍陳承昭督其役。」新鄭蔡水合,貫京師,南歷,達壽春,以通淮右之漕。以西南爲閔河,東南爲蔡河開寶宋太祖九年戊辰改元。六年,改閔河惠民河【原注】與蔡河一水。〇案:自「導閔水」以下及注,俱見通鑑周世宗顯德六年注。李泌曰:「漕運,自,以甬橋爲咽喉。」

集證明地理志:「安徽鳳陽府宿州漢符離縣埇橋在北,亦名符離橋懷遠縣東北有渦口渦水河南鹿邑縣流入境,至縣東入,故謂之渦口。」〇舊圖經:「琵琶溝,形似琵琶,故名,在開封城南。西從中牟界入通濟渠煬帝欲幸江都,始鑿此溝。」

元圻案】玉海二十二:「輿地廣記:『汴河,蓋古莨蕩渠也。首受黃河水,開浚以通漕運,兼引汴水,亦曰通濟渠元豐中,導通入,謂之清汴蔡河,蓋古琵琶溝也。』」〇通鑑唐紀四十三胡三省注:「宋白曰:『建中初,杜佑改漕路,自浚儀西十里路,其南涯引流入琵琶溝,經蔡河陳州。是故道,自汴河,利涉,故官漕不復由此道,始開之。』」〇唐書李勉傳:「元卿鄭惠王元懿曾孫。代宗節度德宗立,就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53、

運路。

元圻案】通鑑唐紀德宗建中四年:「侍御史萬俟著運路,重圍既解,諸道貢賦繼至,用度始振。」胡三省注:「『萬』當作『万』,万俟,複姓也。開運路,轉財賦以至奉天。」案:德宗涇原兵變幸奉天朱泚進兵圍之。

通典州郡:「金州集證:「今陝西興安府。」西京九百九十一里。商州陝西商州西京三百里。」

54、

渭橋東渭橋

元圻案】通鑑唐紀四十二胡三省注:「宋白曰:『武德永徽之後,姜行本薛大鼎褚朗皆言漕運未能通濟。後監察御史王師順請運之粟于之間,始置渭橋倉。』」〇唐書食貨志:「貞元初,詔浙江東西節度使韓滉淮南節度使杜亞,運米至東、西渭橋倉。」

渭橋三輔故事:「秦昭王作,長三百八十步。」郡縣志:「中渭橋,在咸陽縣東南二十二里。」關内道一。渭水南,去縣三里東渭橋,在萬年縣東。後漢注:「渭橋本名橫橋,在咸陽縣東南。」

元圻案】通鑑唐紀四十五胡三省注:「宋敏求長安志三輔黃圖曰『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度,以象牽牛』,蓋指此之中橋而爲若言也。橋之廣至及六丈,其柱之多至於七百五十,約其地望,即唐太極宫之西而太倉之北也。程大昌曰:『此橋舊止單名渭橋水經曰「水之上有梁謂之橋」者是也。後世加中以冠橋上者,爲長安之西别有便門橋萬年縣之東更有東渭橋,不得不以中别之也。』」

55、

揚子院淮陰項城

元圻案】玉海百八十二:「會要:『元和十一年十二月,始置水運,以餽討淮西諸軍。揚子等諸院米,自淮陰泝流至壽州西四十里入潁口,又泝流至潁州沈丘界五百里至於陳州項城,又泝流五百里入於溵河,又三百里輸於堰城,得米五十萬石,附之以茭一千五百萬束,計其功省運七萬六千貫。』舊紀長慶二年八月丁丑,『轉運使王播開潁口圖』。」

揚州揚子縣【原注】今屬州。〇集證:「今揚州府儀徵縣。」廣明僖宗七年庚子改元。元年,高駢奏改揚子院爲發運使。淮陰縣楚州集證:「今淮安府山陽縣。」項城縣陳州河南陳州項城縣東有潁水,西有溵水流入焉。潁水陽城縣河南府登封縣東。陽乾山,東至下蔡安徽鳳陽府壽州西北有下蔡城。溵水唐志地理志河南道:「陳州溵水縣【原注】今改商水縣。〇商水縣,今屬河南陳州府水出潁川陽城縣少室山,東入。」

後周

56、

汴水埇橋【原注】見前。泗上

元圻案】通鑑後周紀世宗顯德二年:「汴水末潰決,自埇橋東南悉爲污澤。上謀擊,先命武寧節度使武行德發民夫,因故堤疏導之,東至泗上。議者皆以爲難成。上曰:『數年之後,必獲其利。』」胡三省注謂「淮南既平,藉以通漕也」。

地理有兩泗水,其一自乘氏睢陵,又一水卞縣方與泗上,今招信軍相對泗口也。

云】汴縣泗水是也。乘氏菏氏之誤,酈道元已糾之,厚齋誤矣。

元圻案】漢書地理志上:「濟陰郡乘氏泗水東南至睢陵,過郡六,行一千一百一十里。」地理志下:「魯國卞泗水西南至方與,過郡三,行五百里,青州川。」〇水經:「泗水魯卞縣北山。」注:「地理志曰:出濟陰乘氏縣,又云出卞縣北,北山,皆爲非矣。山海經曰:泗水東北。余昔沿歷,路經,因令尋其源流。水出卞縣故城東南,桃墟西北。墟有漏澤,澤西際阜,俗謂之嬀亭山。阜側有三石穴。自此連岡通阜,西北四十里許。岡之西際,便得泗水之源矣。博物志曰:陪尾。蓋斯阜者矣。泗水又西南流,逕魯縣分爲二流。」水經:「泗水又南過方與縣東,菏水從西來注之。」注:「泗水又東逕角城北,而東南流注于。考諸地説,或言泗水睢陵,亦云于下相,皆非實録也。」

集證】今山東曹州府曹縣東北有乘氏廢縣。安徽泗州府盱眙縣西有睢陵廢縣。卞縣,今山東兖州府泗水縣方與,今山東濟寧州魚臺縣泗口,今江蘇淮安府清河縣

57、

五丈河

元圻案】通鑑後周紀世宗顯德四年:「詔疏汴水北入五丈河,由是舟楫皆達於大梁。六年,命袁彦五丈渠,東過梁山泊,以通之漕。」

五丈河開寶六年改爲廣濟河。自都城北歷,其廣五丈,以通東方之漕。通鑑胡三省注文。又引曰:「浚五丈河東流於定陶,入于,以通運路。」建隆二年,浚五丈河【原注】命陳承昭於京城之西,夾汴河造斗門,自滎陽鑿渠百餘里,引二水通城濠,入斗門,架流於,東匯於五丈河,以便東北漕運。索河爲源。禹貢菏澤【原注】九域志祥符縣東明縣。〇集證:「今開封府蘭陽縣宋東明縣也。」

58、

蔡水【原注】見前。

元圻案】通鑑後周紀:「世宗顯德六年,命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大梁城東導汴水入于蔡水,以通之漕。」胡三省注:「魏收地形志曰:『汴水大梁城東分爲蔡渠。』九域志曰:『浚儀縣琵琶溝,即蔡河也。』」

蔡河貫京師,兼閔水洧水潩水以通之漕,蓋古琵琶溝也。元祐四年,知陳州胡宗愈議古八丈溝可開浚,分蔡河之水自爲一支,由楊侃皇畿賦:「天設二渠,曰。通江會海,縈畿帶甸。千倉是興,萬庾是建。」

元圻案】水經:「洧水河南密縣西南馬領山。」注:「水出山下,亦言出潁川陽城山,山在陽城縣之東北,蓋馬領之統目焉。」水經:「潩水河南密縣大騩山。」注:「大騩,即具茨山也。黃帝具茨之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圖于華蓋童子,即是山也。」

59、

原武

元圻案】通鑑後周紀世宗顯德六年:「六月,鄭州原武,命宣徽南院使吴廷祚發近縣二萬餘夫塞之。」胡三省注:「原武縣鄭州九域志:在州北六十里。」

原武縣鄭州今屬河南懷慶府

元圻案】文獻通考國用門東萊吕氏之言曰:「古者天子中千里而爲都,公侯中百里而爲都。天子之都,漕運東西南北所貢入者不過五百里;諸侯之都,漕運所貢入者不過五十里。所以三代之前,漕運之法不備。雖如禹貢所載『入於,亂於』之類,所載者不過是朝廷之路,所輸者不過幣帛九貢之法,所以三代之時,漕運之法未甚講論。到春秋之末、戰國之初,諸侯交相侵伐,争事攻戰,是時稍稍講論漕運之法。然所論者尚只是行運之漕,至於國都之漕,亦未甚論,且如管子所論『粟行三百里則無一年之積,粟行四百里則無二年之積,粟行五百里則衆有饑色』,如孫武所謂『千里餽糧,士有饑色』,皆是出征轉輸。至其所以輸國都不出五百里、五十里,國都所在,各有分故,當時亦尚未講論。惟是後來併諸侯,罷五等,置郡,然後漕運之法自此方詳。運天下之粟,輸之北河,是時蓋有三十鍾致一石者。地里之遠,運粟之多,故講論之詳,方自此始。後來歷代最盛無如。在高后時,中都所用者省,歲計不過數十萬石而足,是時漕運之法亦未講。到得武帝,官多徒役衆,在關中之粟四十萬猶不足給之,所以鄭當時開漕渠、六輔渠之類,蓋緣當時用粟之多,漕法不得不講。然當之漕在武帝時,諸侯王尚未盡輸天下之粟,至以後,諸侯王削弱,方盡輸天下之粟。之東南漕運,至此始詳。當高帝之初,天子之州郡與諸侯封疆相間雜,諸侯各據其利,粟不及於天子。是時所謂淮南東道皆天子奉地,如賈生説,是初如此。至漢武帝時,亦大概有名而無實。其發運粟入,當時尚未論。到得時方論,何故?漢會稽之地,去中國封疆遼遠,開墾者多,粟不入京師,以京師之粟尚不自全,何況諸侯自封殖?且如吴王濞作亂,枚乘之説,言京都之倉不如之富,以此知當時諸侯殖利自豐,不是運之粟。到時,全倚辦之粟。唐太宗以前,府兵之制未壞,有征行便出兵,兵不征行,各自歸散於田野,未盡仰給大農,所以唐高祖太宗運粟於關中,不過十萬。後來明皇府兵之法漸壞,兵漸多,所以漕粟自此多。且唐睿宗明皇以後,府兵之法已壞,是故用粟乃多。向前府兵之法未壞,所用粟不多。漕運時,李傑裴耀卿之徒未甚講論,到二子講論,自是府兵之法既壞,用粟既多,不得不講論。且如漕係鄭當時之議,都不曾見於之世李傑裴耀卿之議,都不曾見於高祖太宗之世,但只見於明皇之時,正緣漢武官多役衆。唐中以後,府兵之法壞,聚兵既多,所以漕運不得不詳。大抵這兩事常相爲消長,兵與漕運常相關。所謂宗廟社饗之類,十分不費一分,所費廣者,全在用兵,所謂漕運,全視兵多少。且唐肅宗代宗之後,如河北諸鎮皆强,租賦不領於度支,當時有如吐蕃回紇爲亂,所用猶多。寶應至德之間,歲遣兩河諸鎮,所以全倚辦之粟。議論漕運,其大略自,自,自,自,各自征輸,水次各自置倉,如集津倉洛口倉含嘉倉河陰倉渭橋轉相般運,道途之遠,此法遂壞。自當時劉晏再整頓漕運之法,之道各自置船,船不入船不入船不入。水之曲折,各自便習,其操舟者所以無傾覆之患,國計於是足。所以人議論之多,惟爲最急。德宗時,緣米不至,六軍之士脱巾呼於道,韓滉運米歲至,德宗、太子置酒相慶,可見人倚辦於此,如此其急。時漕運,大率三節,是一節,河南是一節,陝西長安是一節。所以當時漕運之臣,所謂無如此三節,最重者京口。初,京口之粟,並會於京口京口是諸郡咽喉處。初時,潤州之粟至於京口,到得中間,河南陝西互相轉輸,然而三處惟是最切,何故?皆自發足。所以韓滉由漕運致位宰相,李錡因漕運飛揚跋扈以致作亂,以此三節,惟是京口最重。所謂漕,一時所運,臨時制宜,不足深論。到得本朝,定都於,是時漕運之法分爲四路:東南之粟,自至京師;若是陝西之粟,便自三門白波黃河至京師;若是一路粟,自惠民河至京師;京東之粟,自廣濟河至京師。四方之粟,有四路四條河至京師。當時最重者,惟是汴河最重,何故?河西之粟,無阻,及入,大計皆在。其次北方之粟,自三門白河,自入京師,雖惠民廣濟來處不多,其勢也輕。本朝置發漕兩處,最重者是真州陸路轉輸之勞,其次北方之粟,底柱之門,舟楫之利。若其他置發運,如惠民河廣濟河,雖嘗立官,然不如兩處之重。此本朝之大略如此。然而本朝所謂歲漕六百萬石,所專倚辦,其所謂三門白波之類,非大農仰給之所,惟是最重。在祖宗時,陸路之粟至真州入轉般倉,自方入船,即下貯發運司,入,方至京師。諸州回船,却自真州請鹽散於諸州,諸州雖有費,亦有鹽以償之,此是本朝良法。凡以往來,遲速必視風勢。本朝發運使相風旗,有官專主管,相風旗合則無罪,如不合便是姦弊。夫船之遲速何故以風爲旗?蓋緣風動四方,萬里只是一等,所以使得相風旗。真州便是揚子江,後來本朝改號曰真州。運法未壞,諸州船只到真州請鹽回,其次入、入京師。後來發運歲造船,謂之發運官船,與諸州載米發運,申明船不出。諸州又自造船,雖有此約束,諸州船終不應副,因此漕法漸壞,惟發綱發運未罷。及蔡京爲相,不學無術,不能明考祖宗立法深意,遂廢改鹽法,置直達法,無水處不如此。是時姦吏多,雖有漕運之官,不過催督起發,其官亦有名而無實。大抵用官船逐處漕運時,便都無姦計。若用直達法,經涉歲月長遠,故得爲姦,所費甚多,東南入京之粟亦少,故太倉之粟少,似東南蓄積發運,有名無實,此召亂之道也。本朝漕運之法壞自蔡京東京發運本原大略如此。」〇漕運源流,因革利弊,備於此矣,故附録於後。


兩漢崇儒考


60、

漢高祖十二年,過,以太牢祠孔子

元圻案】漢書高祖紀:「十二年十一月,自淮南還,過,以太牢祠孔子。」

史記世家:「孔子魯城泗上,弟子及人往從冢而家者百有餘室,因命曰孔里世世相傳以歲時奉祠孔子冢,而諸儒亦講禮鄉飲大射於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頃。故所居堂弟子内,云:「『故所居堂弟子内』七字疑有脱誤。」〇云:「當云『弟子所居堂内』。」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至於二百餘年不絶。高皇帝,以太牢祠焉。諸侯卿相至,常先謁然後從政。」皇覽曰:「孔子冢去城一里,冢塋百畝,冢南北廣十步,東西十三步,高一丈二尺。冢前以瓴甓爲祠壇,方六尺,與地平。本無祠堂,冢塋中樹以百數,皆異種,人世世無能名其樹者。民傳言,孔子弟子異國人,各持其方樹來種之。」案:此裴駰史記集解所引。又云:「孔子塋中不生荆棘及刺人草。」水經注二十五云:「從征記曰:『二水,交於魯城東北十七里。闕里牆,按:「以正義伍緝之從征記校『泗牆』二字,當作『面泗』。」南北一百二十步,東西六十步,四門各有石閫,北門去洙水百餘步。』孔叢曰:『夫子墓塋方一里。』」人藏孔子所乘車於廟中,是顔路所請云:「四字附會。」者也。獻帝時,廟遇火燒之。儒林傳:「高帝項籍,舉兵圍中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絶。豈非聖人之道今本史記「道」作「遺」。化,好禮樂之國哉!」

61、

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經博士。元朔五年,爲博士置弟子。

元圻案】此漢書武帝紀文。

晉灼曰:「西京無太學。」漢藝文志曲臺后倉九篇」下注。公孫弘曰:「請因舊官而興焉。其肄習之地,則太常也。傳授之師,則五經博士也。」漢書儒林傳三輔黃圖:「太學,在長安西北七里。」關中記:「在安門之東,杜門之西。」集證云:「宋敏求長安志引。」何武歌太學下,王咸舉幡太學下,則有太學矣。或曰:晉灼初言,黃圖武帝時。

按】漢書武帝紀:「贊曰:興太學。」

云】觀韓延壽傳,則其時郡邑已有學宫,不獨文翁所倡設也,但不能皆備耳。

元圻案】唐書藝文志「乙部地理類」:「潘岳關中記一卷。」〇漢書王褒傳:「益州刺史王襄使中和樂職宣布詩,選好事者令依鹿鳴之聲習而歌之。時氾鄉侯何武爲僮子,選在歌中。久之,等學長安,歌太學下,轉而上聞。」〇鮑宣傳:「下廷尉獄,博士弟子王咸舉幡太學下,曰:『欲救鮑司隸者會此下。』諸生會者千人。」〇吴仁傑兩漢刊誤補遺五:「曲臺后倉九篇。晉灼曰:『西京無太學。』仁傑曰:太學興于元朔三年。按儒林傳詔太常議,予博士弟子,太常請『因舊官而興焉,爲博士官置弟子員』是也。先是董仲舒對策,『願興太學,以養天下之士』。史謂立學校之官,自仲舒發之。故武紀以是列之贊語,宣帝以是載于議尊號詔文,是太學興于武帝時明甚。賈誼曰:『學者,所學之官也。』韓延壽『修治學官』,注謂『庠序之舍』。文翁『修起學官』,招『學官弟子』,注謂『學之官舍』。然則儒林傳所云興舊官及博士官,非太學而何?下文『郡國縣官有好文學者,與計偕』,故文翁傳云:『武帝時,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烏有天下皆立學,而天子之都乃反無太學之理?元朔五年書『丞相公孫弘請爲博士置弟子員』,按太常議本文爲『博士』下有『官』字,脱之耳。通鑑知其誤,故武紀書曰『博士官』,蓋取儒林文足之也。且史載何武等習歌詩太學下,博士弟子王咸舉幡太學下,孰謂西京無太學也哉!王尊事師郡文學官,此郡文學之官舍如博士官也。師古曰:『郡有文學官,而事之以爲師。』豈忘前注耶?『官』當讀作『館』。『官有渝』,九家作『官』,作『館』,古官、館通。」〇何武揚州刺史,行部必先即學官見諸生,試其誦讀,問以得失。注:「學官,學舍也。」

62、

宣帝甘露三年,詔諸儒講五經同異於石渠閣

元圻案】漢書宣帝紀:「甘露三年,詔諸儒講五經同異,太子太傅蕭望之等平奏其議,上親稱制臨決焉。」儒林施讐傳:「詔拜爲博士,甘露中,與五經諸儒雜論同異於石渠閣。」

三輔故事:「石渠閣未央宫殿北,藏祕書之府。」施讐傳師古注引。〇案:文選班固兩都賦敘李善注引三輔故事曰:「石渠閣大祕殿北,以閣祕書。」與師古所引文不同。黃圖云:「蕭何造,其下礱石爲渠以導水。云:「慮浥爛也。」所藏入所得之圖籍。」

云】古人藏圖籍之地,必穿池沼,蓋亦以五行之運爲制火也。

元圻案】元帝時,孔霸以帝師賜爵號褒成君,奉孔子後。

63、

成帝綏和元年二月,封孔吉殷紹嘉侯【原注】匡衡梅福以爲宜封孔子世爲後。劉向説上宜興辟廱,設庠序。【原注】未作而罷。〇見禮樂志

元圻案】漢書梅福傳:「成帝久無繼嗣,以爲宜建三統,封孔子之世以爲後。孤遠,又譏切王氏,故終不見納。元帝時,匡衡議,以爲『王者存二王後,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統也。禮記孔子曰:「某人也。」先師所共傳。宜以孔子世爲後』。上以其語不經,遂見寢。至成帝時,梅福復言宜封孔子後以奉後。綏和元年,遂下詔封孔子世爲殷紹嘉公。」〇成帝紀:「綏和元年二月,封孔吉殷紹嘉侯。三月,進爵爲公。」

64、

平帝元始元年,封孔均褒成侯

元圻案】此平帝紀文。

漢表:「殷紹嘉侯沛郡案:外戚恩澤侯表元始二年更爲宋公褒成侯瑕丘。」【原注】今兖州瑕丘縣後漢孔僖傳:「平帝時,封孔均,追謚孔子褒成宣尼公事在平紀建武十三年,光武紀在十四年四月。復封褒成侯,子嗣。永元和帝元年己丑改元。四年,徙封褒亭侯。」

元圻案】孔均本名,避王莽更名。〇文獻通考學校四:「按西漢時,孔氏之裔,侯者二人:紹嘉侯,奉後也;褒成侯,奉孔子之後也。建武中興,襲爵如故。紹嘉之後,不知所終。褒成之後,至和帝永元四年徙封褒亭侯。」〇錢氏大昕曰:「按孔龢碑載,『元嘉三年,司徒雄等奉稱褒成侯四時來祠』。又韓敕碑立於永壽二年,其陰有褒成侯孔建壽名。洪氏隸釋安帝紀延光三年賜褒成侯帛,及此二碑俱稱褒成,以證未嘗徙封,其説當矣。考郡國志褒成侯國,則褒成之封當是亭侯,非縣侯,史例當書褒成亭侯,或舊史偶脱『成』字,蔚宗不察,誤以爲徙封褒亭爾。魏文帝黃初二年,詔稱『褒成之後,絶而莫繼』,可證世無改封褒亭之事也。」

65、

世祖建武五年,初起太學,帝還視之。十九年,又幸太學。中元元年,起辟廱。

元圻案】後漢書光武紀:「建武五年,初起太學。車駕還宫,幸太學,賜博士弟子各有差。中元元年,初起明堂、靈臺、辟廱。」〇東觀漢記一:「光武紀建武五年,初起太學,諸生吏子弟及民以義助作。帝自歸,幸太學,賜博士弟子有差。」〇又:「十四年,封孔子孔志褒成侯。」〇又:「中元元年,初起明堂、靈臺、辟雍。」〇桓榮傳:「建武十九年,拜爲博士。車駕幸太學,會博士論難於前。」

66、

明帝永平二年,臨辟廱,行大射養老禮。十五年,至,詣孔子宅。

元圻案】後漢書明帝紀:「永平二年,三月,臨辟雍,初行大射禮。十月,幸辟廱,初行養老禮。十五年,幸彭城,還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親御講堂,命皇太子諸王講經。」〇東觀漢記二:「明帝永平八年,上臨辟廱,行養三老五更禮。」

67、

章帝建初四年,詔諸儒會白虎觀,議五經同異。元和二年,至,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於闕里,作六代之樂,會孔氏男子六十二人

元圻案】後漢書章帝紀:「建初四年十一月,詔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承制問,侍中淳于恭奏,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議奏元和二年三月,幸,祠孔子於闕里,及七十二弟子,賜褒成侯及諸男女帛。」

68、

安帝延光三年,祀孔子及七十二子於闕里,還幸太學。

元圻案】後漢書安帝紀:「延光三年,三月,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於闕里。自相、令、丞、尉及孔氏親屬、婦女、諸生悉會,賜褒成侯以下帛各有差。車駕還京師,幸太學。」

洛陽記陸機撰。「太學在洛陽城故開陽門外,去宫八里。講堂長十丈,廣三丈。」光武紀注引。述征記:「在國子學東二百步。」引見太平御覽五百三十四。漢官儀:「辟廱去明堂三百步,車駕臨辟廱,從北門入。三月九日案:今本光武紀注引漢官儀「九日」作「九月」。又儒林傳注引漢官儀作「春三月、秋九月習鄉射禮」。王氏此條及玉海引皆作「九日」,誤也。於中行大射禮。」【原注】永平四年、八年,和帝永元十四年,順帝陽嘉元年、二年,靈帝熹平六年,並臨辟廱。孔子宅,在兖州曲阜縣,故魯城歸德門内,闕里之中,背矍相圃之東北也。」孔子宅」以下,皆明帝紀注文。梅福曰:「今仲尼之廟,不出闕里。」請封孔子之世爲殷後,書載本傳。永平二年,郡縣學校行鄉飲,祀孔子禮儀志猶未立廟也。梁天監四年,初立孔子廟梁書武帝紀唐武德二年,始詔國子學立廟。貞觀四年,詔州縣學皆作孔子廟北宫白虎門,於門立觀。

元圻案】唐書禮樂志五:「武德二年,始詔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七年,高祖釋奠焉,以周公爲先聖,孔子配。貞觀二年,左僕射房玄齡、博士朱子奢建言:『周公尼父俱聖人,然釋奠於學,以夫子也。大業以前,皆孔子爲先聖,顔回爲先師。』乃罷周公,升孔子爲先聖,以顔回配。四年,詔州、縣皆作孔子廟。」〇後漢書丁鴻傳注:「白虎,門名。於門立觀,因以名之。」

69、

順帝永建六年,修繕太學,凡造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元圻案】後漢書順帝紀:「永建六年,九月,繕起太學。」儒林傳敘曰:「順帝翟酺之言,迺更修黌宇。凡所造構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試明經下第補弟子,增甲乙之科員各十人,除郡國耆儒皆補郎、舍人。」

水經注十六:「置太學於國子堂東。石經東有一碑,陽嘉八年立,按:「陽嘉止四年,『八』當作『元』,『作畢』即立碑也。」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學,年積毁壞。永建六年九月,詔修太學,用作工徒十一萬二千人,陽嘉元年今本水經注有「八月」字。作畢。碑南面刻頌。』」【原注】獻帝初平四年,太學行禮,幸永福城門臨觀其儀。光和五年,幸太學。〇云:「光和五年,靈帝事。」〇按:「光和幸太學爲靈帝事,初平四年則獻帝也。」

70、

靈帝熹平四年,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刻石立太學門外。

元圻案】此後漢書靈帝紀文。

水經注十六:「光和六年,刻石鏤碑,載五經,立於太學講堂前東側。蔡邕自書丹於碑。洛陽記:高一丈許,廣四尺。」

按】洪氏隸釋曰:「蓋諸儒受詔在熹平,而碑成則光和年也。」余故以詩「苦縣光和尚骨立」,光和石經言,下即承以「不復得」,益明。

元圻案】熹平四年乙卯至光和六年癸亥,凡九年。

71、

魏文帝黃初二年,封孔羨宗聖侯

元圻案】三國志魏文帝紀:「黃初二年,詔以議郎孔羨宗聖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魯郡修起舊廟,置百户吏卒以守衞之。又於外廣爲室屋,以居學者。」

武帝泰始三年封二十三世孫奉聖亭侯後魏高祖延興三年,封二十七世孫崇聖大夫太和十九年,孝文,親祠孔子廟,改封二十八世孫崇聖侯北齊顯祖天保元年封三十一世孫恭聖侯周武帝大象二年改封鄒國公隋文帝仍舊封,煬帝大業四年改封紹聖侯唐貞觀十一年,封裔孫德倫褒聖侯案:以上俱後漢書儒林孔僖傳注文。開元二十七年,以孔子後爲文宣公宋太平興國二年,孔宜襲封文宣公至和仁宗三十二年甲午改元。二年,祖無擇言不可以祖謚加後嗣,詔封宗愿劉原父覆議,宗愿孔子四十世孫。衍聖公,今世襲。後魏高祖太和十六年,謚孔子文聖尼父唐貞觀二年,升孔子先聖;十一年,尊爲宣父武后天授元年隆道公開元二十七年,謚爲文宣王宋祥符元年,幸曲阜,謁文宣王廟,謚玄聖文宣王;五年,改謚至聖

元圻案】宋王栐燕翼貽謀録四:「先聖後,自先聖文宣王,而襲爵者稱文宣公仁宗至和二年,三月,用太常博士祖無擇議,改爲衍聖公,蓋取襲封之義。」〇宋史祖無擇傳:「無擇,字擇之上蔡人。進士高第,直集賢院。時封孔子後爲文宣公無擇言:『前代所封曰宗聖,曰奉聖,曰崇聖,曰恭聖,曰褒聖唐開元中尊孔子文宣王,遂以祖謚而加後嗣,非禮也。』於是下近臣議,改爲衍聖公。」〇王明清揮麈前録曰:「避聖祖諱,易爲至聖熙寧中,欲加謚至神元聖帝李邦直以爲不可,卒從其議。」〇猗覺寮雜記曰:「國學立孔子廟,始武德二年。以孔子先聖顔子先師,始貞觀中。以孔子文宣王顔子兖公,十哲爲侯;文宣王南面,十哲夾坐,曾參等爲伯,始開元二十七年。孟子配享,則始於元祐元年。」〇通鑑後周紀太祖廣順二年:「六月,帝如曲阜,謁孔子祠。既奠,將拜,左右曰:『孔子陪臣也,不當以天子拜之。』帝曰:『孔子百世帝王之師,敢不敬乎?』遂拜之。又拜孔子墓,命葺孔子祠,禁孔林樵採。訪孔子顔淵後,以爲曲阜令及主簿。」〇明世宗時禮部議曰:「人以聖人爲至,聖人以孔子爲至。宋真宗孔子至聖,其意已備。今宜於孔子神位題『至聖先師孔子』,去其王號及大成文宣之稱,改大成殿先師廟大成門爲廟門。其四配稱復聖顔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十哲以下,凡及門弟子皆稱先賢某子,左丘明以下皆稱先儒某子,不復稱公、侯、伯。」



校勘記

 孫通海校:「洚」,元刊本作「降」。

 孫通海校:自「信都縣」以下二十五字,元刊本作小注。

 孫通海校:「鑿」,元刊本作「發」。

 孫通海校:「今」,元刊本作「砱」。

 孫通海校:「蓄」,元刊本、清嘉慶本作「畜」。

 孫通海校:「正」,清嘉慶本作「止」。

 孫通海校:「元年」,原作「九年」,據元刊本、清嘉慶本改。

 孫通海校:「最盛」,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全備」。

 孫通海校: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官多役衆」,無「徒」字。

 孫通海校:「漕法」,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漕運」。

 孫通海校:「不是」,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不足」。

 孫通海校:「都」,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却」。

 孫通海校:「都」,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却」。

 孫通海校:「處」,四庫本歷代制度詳説卷四漕運作「次」。

 孫通海校:「會」上,元刊本、清嘉慶本有「大」字。

字數:27894,最後更新時間: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