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雜器物部
    1. 雜器物部 鼎 鎗 鉢 塸 盤 樽 卮 杯 碗
  • 藝文類聚卷第七十三

    雜器物部


    雜器物部 鼎 鎗 鉢 塸 盤 樽 卮 杯 碗

    說文曰。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彝器也。昔禹貢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以入山林川澤。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又曰。鼎。大上下小。

    爾雅曰。鼎絕大謂之鼐。圓弇上謂之鼒。鼒。子鼎。附耳外謂之翼。

    周易曰。鼎象也。九四曰。鼎折足。覆公餗。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上九。玉鉉。大吉。

    禮記曰。崇鼎貫鼎。大黃封父龜。天子之器。

    毛詩曰。絲衣其紑。載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

    三禮鼎器圖曰。牛鼎。受一斛。天子飾以黃金。諸侯白金。有鼻目。以銅爲之。三足。

    左傳曰。宋華督已殺孔父而弒殤公。召莊公于鄭而立之。以郜大鼎賂公。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納于太廟。非禮也。

    又曰。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離宮。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桀有昏德。鼎遷于商。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姦回昏亂。雖大輕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事具祥瑞部鼎篇。〕

    又曰。徐子及郯人莒人。會齊侯。盟于蒲隧。賂以甲父之鼎。

    墨子曰。巫馬子問墨子曰。鬼神孰與聖人明智。墨子曰。鬼神明於聖人。猶聰明耳目之與聾盲也。若夏后開使飛廉折金於山。以鑄鼎於昆吾。使翁難乙灼目若之龜。成曰。鼎成四足而方。不灼自成。不舉自藏。不遷自行。乙又言繇曰。逢逢白雲。一南一北。一西一東。九鼎既成。而遷三國。此知必千年。無聖之智。豈能知哉。

    史記曰。伊尹欲干湯而無由。乃爲有莘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

    又曰。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死。

    又曰。漢武時。汾陰巫錦。爲民祠魏睢后土。得鼎。鼎大。異於眾鼎。乃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行。上薦之。至中山。山有黃雲蓋焉。有鹿過。上自射之。因以祭。至長安。公卿大夫皆議。請尊寶鼎。有司皆曰。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也。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今鼎至甘泉。承休無疆。中山有黃白雲降蓋。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鼎宜見於祖禰。藏于帝庭。以合明應。制曰。可。

    淮南子曰。闔閭伐楚。五戰入郢。燒高府之粟。破九龍之鼎。〔高府。大倉也。形九龍於鼎以爲名。言大鼎也。〕鞭平王之墓。舍昭王之宮。

    說苑曰。湯時大旱七年。煎沙爛石。於是使人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節耶。使民疾耶。苞苴行耶。讒夫昌耶。宮室營耶。女謁成耶。何不雨之極也。言未已。天大雨。東觀漢記曰。永平六年。廬江太守貢寶鼎。

    吳越春秋曰。吳王闔閭。葬女於郭西昌門外。鑿地爲池。積土爲山。文石爲槨。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之。

    南越書曰。熙安縣山下。有神鼎。天清水澄則見鼎。刺史劉道錫。常使繫其耳而牽之。耳脫而鼎潛。既而執紖者莫不疾耳。蓋尉他之鼎。

    又曰。永城縣江前有神鼎。圓數里。耳高五六丈。葛稚川云。赤松子陶金丹鼎。

    晉中興書曰。神鼎見。鼎者仁器也。能息能行。不灼而沸。不汲而盈。煙熅之氣。自然所生也。亂則藏於深山。文明應運而至。故禹鑄鼎以擬之。〔事具祥瑞部鼎篇。〕

    【銘】後漢崔瑗竇大將軍鼎銘曰。大禹鑄鼎。象物百神。饗帝養賢。命錫宗臣。三距金鉉。公德配焉。雉膏之災。咸在擇人。惟王建國。分之彝器。鼎爲元寶。君臣享位。足勝其任。鬻保寶器。持盈若沖。滿而不溢。黃耳不革。玉鉉終吉。禹鏤其鼎。湯刻其盤。紀功申戒。貽則後人。

    後漢李尤鼎銘曰。五鼎大和。滋味集具。雖快其口。損之爲務。

    古鼎銘曰。王命尸臣。官此拘邑。賜爾和鸞。黼黻琱弋。尸臣拜手。曰。敢對揚天子丕顯休命。

    後漢崔駰仲山父鼎銘曰。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有福。足勝其任。公餗乃珍。於高思危。在滿戒溢。可以永年。天之大律。

    梁周捨鼎銘曰。天下寧康。異方同軌。九牧作貢。百司咸理。範金鑄器。戒鎮階所。波圓月鏡。傳之無已。

    東宮舊事曰。皇太子初拜。給銅龍頭鎗。

    笑林曰。太原人夜失火。出物。欲出銅鎗。誤出熨㪷。便大驚惋。語其兒曰。異事。火未至。鎗已被燒失腳。

    【詩】梁吳筠以服散鎗贈殷鈞詩曰。玉鉉布交文。金丹煥仙說。九沸翻成緩。七轉良爲切。執以代疏麻。長貽故人別。

    浮圖澄傳曰。澄以鉢盛水。燒香呪之。須臾。鉢中生青蓮華。

    西域傳曰。諸國志曰。佛鉢在乾阤越國。青玉也。受三斗許。彼國寶之。供養願終日花香不滿。則如言也。願一把滿。亦隨言也。

    交州雜事曰。太康四年。刺史陶璜。表送臨邑王花然〔○太平御覽七百五十九作范熊。此訛。〕所獻銀鉢一口。水精鉢一口。

    支僧載外國事曰。佛鉢在大月氏國。一名佛律婆越國。是天子之都也。起浮圖。浮圖高四丈七層。四壁裏有金銀佛像。像悉如人高。鉢處中央。在第二層上。作金絡絡鉢。鎖懸鉢。鉢是石也。其色青。

    又曰。摩竭提國。在迦維越之南。相去四十由旬。貝多樹去摩竭提三十里。一名毗波梨。佛唯在此一樹下坐。滿六年。長者女以金鉢盛牛乳糜上佛。佛得乳糜。往尼連禪河浴。浴竟。於水邊噉糜。噉糜竟。擲鉢水中。逆流可百步許。然後鉢復流河中。架梨那龍王接取鉢。在宮中供養。

    法顯記曰。弗樓沙國。有佛鉢。昔月氏王大興眾。來伐此國。欲取佛鉢。既服此國已。月氏王篤信佛法。欲持鉢去去。乃校飾大象。置鉢其上。象便伏地。不能得進。更作四輪車載鉢。八象共牽。復不能進。王知與鉢無緣。深自愧歎。即於此處起塔。及僧伽藍。

    【啟】齊王融謝安陸王賜銀鉢啟曰。素人之貴。有訪仙經。鐫刻可奇。見符神鼎。撤膳器於珍羞之席。降寶玩於簞瓢之門。

    梁劉孝儀謝鄱陽王賜銀鉢啟曰。珍窮貨貢。製極範金。用貴寶樽。文包龍鼎。雕鏤海籍。圖載山經。閱眾靈於器中。弄神姦於掌裏。足令任后所欲。遠慚漢世。少君有覿。遙羌齊寢。

    抱朴子曰。取金液及水銀。以黃土塸盛。置之猛火上。皆化爲丹。以此丹金爲盤碗。食其中。令人長生。袁彥伯羅山疏曰。善道門〔○太平御覽七百五十九作善道開。按當作單道開。〕尸。在石室北壁下。形骸朽壞。止有白骨在。昔成都識此道士。聞之使人慨然。其業行殊異。冀當蟬蛻解骨耳。石室中先有塸盛香。得便掃除燒香。

    【啟】梁皇太子謝敕賚廣門塸等啟曰。淮南承月之杯。豈均符采。西國浮雲之碗。非謂瑰奇。臣南珍靡究。未讀奏曹之表。方物罕逢。不識議郎之畫。

    周官曰。玉府。掌王之金玉。若合諸侯。則供珠盤玉敦。

    禮記曰。湯之盤銘。德日新。又日新。

    康誥曰。作新民。詩云。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盤銘。刻戒於盤。極猶盡也。君子新其德。盡其心力。不有餘也。〕

    左傳曰。莒人伐我東鄙。圍台。季武子救台。遂入鄆。取其鍾。以爲公盤。

    史記曰。毛遂謂楚王之左右。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血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唼盟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定從於殿上。遂右手持盤。而左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唼此血於堂下。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孫卿子曰。君者盤也。水者民也。盤圓則水圓。盤方則水方。

    神異經曰。西北有金樓。上有銀盤。廣五十丈。

    漢武內傳曰。西王母以七月七日降帝宮。命侍女索桃。須臾。以玉盤盛桃七枚。大如鴨卵。形圓色青。以呈王母。王母以四枚與帝。自食三枚矣。

    應劭漢官儀曰。封禪壇南有玉盤。盤中有玉龜。

    風土記曰。越俗。飲宴即鼓盤以爲樂。取大素圜盤。以廣尺六者。抱以著腹。以右手五指更彈之。以爲節。舞者應節而舉。

    【詩】梁沈約詠竹檳榔盤詩曰。梢風有勁質。景用道非一。平織方以文。穿成圓且密。

    【賦】魏毌丘儉承露盤賦曰。樹根芳林。濯景天池。嘉木靈草。綠葉素枝。飛閣鱗接而從連。層臺偃蹇以橫施。龜龍怪獸。嬉遊乎其中。詭類壯觀。雜遝眾多。若乃肇制模鎔。應變入神。窮數極理。究盡物倫。命班爾。召淳均。撰蘭藉。簡良辰。采名金於崐丘。斬扶桑以爲薪。詔燭龍使吐火。運混元以陶甄。毆陰陽而役神物。豈取力於烝民。用能弗營。不日而成。匪雕匪斲。天挺之靈。雄幹碣以高立。干雲霧而上征。蓋取象於蓬萊。實神明之所憑。峻極過於閬風。鳳高翔而弗升。遠而望之。若紫霓下鄰。雙鶤集焉。即而視之。若璆琳之柱。華蓋在端。上際辰極。下通九原。仙掌仙掌。既平且安。越古今而無匹。信奇異之可觀。又能致休徵以輔性。豈徒虛設於芳園。采和氣之精液。承清露於飛雲。

    【銘】後漢李尤盤銘曰。或以承觴。或以受物。既舉清觴。又成口實。

    魏毌丘儉承露盤銘曰。赫赫聖魏。紹天惟則。承露瑰生。爰詔懿德。下有蛟龍。偃蹇虯紛。上有層盤。厲彼青雲。脩莖擢擢。高弗可及。仙掌岧岧。零露是集。有直其體。有固斯基。休徵攸降。神明攸持。少昊惟好。我后斯同。以近眉壽。以保萬邦。

    魏陳王曹植承露盤銘曰。岧岧承露。峻極大清。神石礧磈。洪基岳停。下潛醴泉。上受雲英。和氣四充。翔鳳所經。匪我明后。孰能經營。近歷闡度。三光朗明。殊俗歸義。祥瑞混并。鸞鳳晨棲。甘露宵零。神明攸挾。高而不傾。奉戴巍巍。恭統神器。固若露盤。長存永貴。賢聖繼跡。弈世明德。不忝先功。保茲皇極。垂祚億兆。永荷天秩。

    晉殷仲堪酒盤銘曰。

         節 有 冝      藥 惑 最
          \│/        \│/
       禮───┼───體  狂───┼───觴
          /│\        /│\
         爲 酒 悅      醉 德 惡

    晉殷仲堪酒盤銘

    爾雅曰。彝卣罍。器也。小罍謂之坎。卣。中樽也。

    禮記曰。廟堂之上。罍樽在阼。犧樽在西。

    又曰。泰有虞氏之樽也。山罍夏后氏之樽。著殷樽。犧象周樽。

    莊子曰。百年之木。破爲犧樽。青黃以文之。其斷在溝中。比犧樽於溝中之斷。則美惡有聞〔○太平御覽七百六十一作間。〕矣。其於失性。一也。

    淮南子曰。聖人之道。猶中衢而設樽耶。過者斟酌。各得其宜。〔事具人部聖篇。〕

    又曰。夫奉一爵酒。不知於邑。〔言其輕也。〕挈萬石樽。則曰汗交。〔言其重也。〕又況羸〔○淮南子脩務篇作贏。〕天下之憂。而任海內之事者乎。二者重於樽亦遠矣。〔遠猶多也。〕

    漢書曰。成都侯商子邑。爲大司空。貴重。商故人皆敬之。事邑。唯樓護自安舊節。邑亦事之。不敢有闕。時請召賓客。邑居樽下。稱賤子上壽。坐百數。皆離席伏。護獨東向正坐。

    東觀漢記曰。劉文及蘇茂易〔○東觀漢記作臣於二字。〕永。上遣王霸討之。霸至。遂閇門堅守。勞賜吏士。作冒〔○太平御覽七百六十一作倡。〕樂。賦〔○賦字御覽無。疑衍。〕賊懽呼。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

    孔融別傳曰。融常歎曰。坐上客恆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事具人部敘志篇。〕

    【詩】魏文帝詩曰。良辰啟初節。高會構懽娛。明爵浮象樽。珍膳盈豆區。

    【銘】後漢崔駰樽銘曰。惟歲之元。朝賀奉樽。金罍犧象。嘉禮具存。獻酬交錯。萬國咸歡。

    後漢蔡邕酒樽銘曰。酒以成禮。弗繼以淫。德將無荒。過則荒沉。盈而不沖。古人所箴。尚鑒茲器。茂勗厥心。

    後漢李尤樽銘曰。樽設在堂。以俟俊乂。三山共承。雕瑑錯帶。

    晉孫綽樽銘曰。大匠體物。妙思入神。儀彼靈禽。制器爲人。虛以含有。文以飾身。湛此玄醴。延我嘉賓。興懷寄詠。聊以摽設。詳觀茲器。妙巧奇絕。酌焉則注。受滿則側。吐寫適會。未見其竭。與之無若。施而有節。玄應忘知。切存不伐。王公擬之。德齊上哲。

    宋何偃常滿樽銘曰。貞明麗象。昃食中望。唯茲奇器。神絕莫尚。斟酌賦受。不踰其量。鳧鷖之詩。豈伊異況。

    韓子曰。棠谿空見昭侯曰。今有白玉卮而無當。瓦器有當。君渴。將何以飲。曰。以瓦器。空曰。白玉卮美而君不〔○太平御覽七百六十一不下有以飲者三字。〕以其無當耶。曰。然。空曰。爲人君漏泄群臣語。猶玉卮無當也。空每見出。昭侯必獨臥。唯恐夢言泄妻妾。

    戰國策曰。昭陽爲楚伐魏。覆軍殺將。得八城。移師而攻齊。陳軫爲齊王使。見昭陽。再拜謝。賀戰勝。起而曰。臣竊譬。楚有祠者。賜其舍人酒一卮。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爲蛇。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爲之足。足未成。一人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爲之足。遂飲酒。〔具遊說篇。〕

    鹽鐵論曰。川源不能實漏卮。

    漢書曰。高祖奉玉卮。爲太上皇壽。

    又曰。初何武爲郡吏時。事太守何壽。壽知武有宰相器。故厚之。後壽爲大司農。其兄子爲廬江長史。時武爲楊州刺史。奏事在邸。春壽兄子適長安。壽爲具。召武弟顯及故人。酒酣。見其兄子曰。此子楊州長史。材能駑下。未曾省見。顯等甚慚。退以謂武。武曰。刺史古之方伯。上所以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吏治行有茂異。民有隱逸。乃當召見。不可以所私問。顯強之。不得已召見。賜卮酒。

    【賦】晉傅咸汙卮賦曰。人有遺余琉璃卮者。小兒竊弄。墮之不絜。意既惜之。又感物之汙辱。乃喪其所以爲寶。況君子行身。而可以有玷乎。有金商之瑋寶。稟乾剛之淳精。歎春暉之定色。越冬冰之至清。爰甄陶以成器。逞異域之殊形。猥陷身於醜穢。豈厥美之不惜。與觴杓之長辭。曾瓦匜之不若。

    【頌】後漢崔駰漢明帝頌曰。帝乃負扆。執冒覆珪。運斗杓以酬酢。酌酒旗之玉卮。

    山海經曰。犬戎國有一女子。方跪進玉杯食。

    禮記曰。父母沒而杯圈不能飲焉。口澤之氣存焉爾。〔孝子見親之器物哀。則不忍用也。圈。屈木所爲也。卮。匜之屬也。〕

    管子曰。桓公管仲鮑叔牙甯戚四人飲。公曰。盍不爲寡人壽。叔牙奉杯而起。

    文子曰。清之爲明。杯水見眸子。濁之言闇。河水不見太山。

    韓子曰。紂爲象著而箕子怖。以爲象著必不加於土〔○原訛上。據馮校本改。〕形。〔○太平御覽七百五十九作鉶。〕必將犀玉之杯。象著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薦豹胎。

    又曰。樂羊爲魏文侯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遺之。樂羊坐於幕下而饗之。盡一杯。

    淮南子曰。夫江河之腐胔。不可勝數也。然祭者用。大也。一杯酒。甘蠋潰其中。匹夫不嘗。小也。

    十洲記曰。周穆王時。西域獻夜光常滿杯。杯容三升。是白玉之精。光明照徹。夜以杯於庭中以向天。比旦而水汁滿中。汁甘而香美。斯實靈器。

    漢書曰。有盜高廟座前玉環。得盜。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盜宗廟服御物者爲奏。當棄市。上大怒曰。吾屬廷尉者。欲致族之。而君以法奏之。非所以奉宗廟意也。釋之免冠頓首謝曰。法如是足矣。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杯土。〔不欲指言。故以取土喻之。〕陛下何以加其法乎。文帝與太后言之。乃許之。

    又曰。元帝徵貢禹爲諫議大夫。禹奏。臣當從之東宮。見賜杯案。盡金銀飾。非當所以食臣下也。

    又曰。王嘉爲丞相。數上事。言不宜封董賢。上怒。有詔收〔○漢書八十六王嘉傳作假。〕謁者即。〔○漢書作節。〕召丞相詣廷尉詔獄。掾吏涕泣。共和藥進嘉曰。將相不對強吏陳冤。君侯宜引決。嘉引藥杯以擊地。謂官屬曰。丞相幸得備位三公。奉職負國。伏刑都市。以示萬眾。豈兒女子耶。何謂咀藥而死。

    又曰。朱博爲御史大夫。爲人廉儉。食不重味。案上不過三杯。夜寢早起。妻子希見其面。

    謝承後漢書曰。豫章宋叔平。爲定陵令。素杯。食麥飯。

    論衡曰。河東須〔○太平御覽七百五十九作項。〕曼都好道。去家三年而反。曰。去時有數仙人將上天。離月數里而止。月之旁甚寒凄愴。飢欲食。輒飲我流霞一杯。每飲數月不飢。

    王逸子曰。顏淵之簞瓢。則勝慶封玉杯。何者。德行高遠。能絕殊也。

    陶侃故事曰。侃上成帝螺杯一枚。

    南州異物志曰。鸚鵡螺。狀似霞。杯形如鳥。頭向其腹。視似鸚鵡。故以爲名。

    南越志曰。南海以蝦頭爲杯。鬚長數尺。金銀鏤。晉康〔○太平御覽七百五十九作廣。〕州刺史。常以杯獻。簡文用以盛藥。未及飲。無故酒躍於外。時廬江太守曲安遠。頗解術數。即令筮之。安遠曰。即三旬。後庭將有喜慶者。

    【銘】後漢馮敬通杯銘曰。樂則思舊。燕則思懽。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後漢李尤杯銘曰。小之爲杯。大之爲聞。杯聞之用。無施不可。以飲以享。慎其得正。用公之美。驕愆爲病。

    梁陸倕蠡杯銘曰。用邁羽杯。珍愈渠碗。實同蠡測。形均樸滿。伊我疲病。獨居無伴。所不此挹。誰誚誰緩。

    方言曰。楚魏宋之間。盌謂之盂。

    說文曰。盌。小盂也。

    吳志曰。曹公出濡須。甘寧爲前部督。受敕斫敵前營。孫權特賜米酒眾肴。寧乃以銀椀酌酒。自飲兩椀。乃酌與其都督。督伏。不肯時持。寧引自削置膝上。呵之曰。卿見知於至尊。孰與甘寧。甘寧尚不惜死。卿何以獨惜死乎。都督卻起拜。持酒通次酌。共各一銀椀。至更時。銜枚出斫敵。敵驚動。遂退。寧益貴重。

    咸康起居注曰。詔使遼東使叚遼等琉璃盌。

    【賦】魏陳王曹植車渠椀賦曰。惟斯椀之所生。于涼風之峻湄。采金光以定色。擬朝陽而發煇。豐玄素之暐曄。帶朱榮之葳蕤。縕絲綸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翩飄颻而浮景。若驚鵠之雙飛。隱神璞於西野。彌百葉而莫希。于時乃有明篤神后。廣彼仁聲。夷慕義而重使。獻茲寶於斯庭。命公輸使制匠。窮而麗之殊形。華色燦爛。文若點成。鬱蓊雲蒸。蜿蜒龍征。光如激電。影若浮星。何神怪之巨偉。信一覽而九敬。雖離朱之聰目。由炫燿而失精。何明麗之可悅。超群寶而特章。俟君子之閑宴。酌甘醴於斯觴。既娛情而可貴。故求御而不忘。

    魏應瑒車渠椀賦曰。惟茲椀之珍瑋。誕靈岳而奇生。扇不周之芳烈。浸瓊露以潤形。蔭碧條以納曜。噏朝霞而發榮。紛玄黃以肜裔。曄豹變而龍華。象蜿虹之輔體。中含曜乎雲波。若其眾色鱗聚。卓度詭常。絪縕雜錯。乍圓乍方。蔚術繁興。散列成章。楊丹流縹。碧玉飛黃。華氣承朗。內外齊光。

    魏徐幹車渠椀賦曰。圜德應規。巽從易安。大小得宜。客如可觀。盛彼清醴。承以琱盤。因歡接口。媚于君顏。

    晉潘尼琉璃椀賦曰。覽方貢之彼珍。瑋茲椀之獨奇。濟流沙之絕險。越葱嶺之峻危。其由來也阻遠。其所託也幽深。據重巒之億仞。臨洪溪之萬尋。接玉樹與瓊瑤。鄰沙棠與碧林。瞻閬風之崔嵬。顧玄圃之蕭參。光映日曜。圓成月盈。纖瑕罔麗。飛塵靡停。灼爍旁燭。表裏相形。舉茲碗以酬賓。榮密坐之曲宴。流景炯晃以內澈。清醴瑤琰而外見。

    隋江緫馬腦盌賦曰。翠羽流霞之杯。諒無聞於瑋麗。豈匹此之奇瑰。爰睹殊特。臻自西國。狀驚鶴之點潰。似遊龍之割刻。士衡譬之雲采。中郎羞其馬勒。于時北園清夏。東閣浮涼。山交枝而影雜。水沉葉而流香。蟬無風而吲短。鷺出逈而飛長。副君海渟岳峙。紙落金鏘。獲阿〔○疑當作河。〕宗之美寶。命河朔之名觴。寶出崐崙之仙阜。觴即玄洲之玉酒。酒既醉而還年。碗稍酌而延壽。仰天縱之體物。銘欹器兮何有。

    【書】秦嘉妻與嘉書曰。分奉金錯椀一枚。可以盛書水。琉璃椀一枚。可以服藥酒。

    【表】梁諸葛恢表曰。詔云。行當別離。以爲悵罔。分致氍㲣一。劍一。琉璃椀一。貴達心領錄之。天恩望極天地。施鈞不異遠近。

    字數:5880,最後更新時間: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