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志居詩話
柯維騏,字奇純,莆田人。嘉靖癸未進士,官南京戶部主事。有藝餘集。
宋、遼、金、元四史,惟金史差善,其餘潦草牽率,豈金匱石室之所宜儲?希齋撰新編,會宋、遼、金三史爲一,以宋爲正統,遼、金附焉。升瀛國公益、衛二王于帝紀以存統,正亡國諸叛臣之名以明倫,列道學於循吏之前以尊儒,歷二十載而成書,可謂有志之士矣。其詩文曰藝餘者,編宋史之暇作也。先是揭陽王昂撰宋史補,台州王洙撰宋元史質,皆略焉不詳,至柯氏而體稍備。其後臨川湯顯祖義仍、祥符王維儉損仲、吉水劉同升孝則,咸有事改修。湯、劉稿尚未定,損仲宋史記沈於汴水,余從吳興潘氏鈔得,僅存。然三史取材,紀傳則曾鞏、王偁、杜大圭、彭百川、葉隆禮、宇文懋昭。編年則李燾、楊仲良、陳均、陳桱。禮樂則聶崇義、歐陽修、司馬光、陳祥道、陳暘、陸佃、鄭居中、張暐。職官則孫逢吉、陳騤、徐自明。輿地則樂史、王存、歐陽忞、稅安禮、王象之、祝穆、潘自牧。著錄則王堯臣、晁公武、鄭樵、趙希弁、陳振孫。類事則徐夢莘、孟元老、李心傳、葉紹翁、呂中、馬端臨、趙秉善、劉祁。述文則趙汝愚、呂祖謙。諸書具在,以予淺學,亦曾過讀。其他宋、金、元人文集,約存六百家。郡縣山水志,以及野史說部又不下五百家。及今改修,文獻尚猶可徵。予嘗欲據諸書,考其是非同異,後定一書。惜乎,老矣未能也!
豐坊,字存禮,鄞縣人。嘉靖癸未進士,除禮部主事。以吏議免官。家居,坐法竄吳中,改名道生,字人翁。有南禺集。
南禺釋褐後,從其父學士熙諫大禮,受杖闕下。人方謂學士有子矣。逮父卒戍所,乃言非父本意,忽走京師上書:『請追崇興獻王宜稱宗,入太廟。』永陵用其言,而不錄其人也。歸益狂誕,恃才傲物,作僞欺人。撰子貢詩傳、申培詩說、魯詩世學、古書世學、石經大學,竄易經文,別裁異議。一時若泰和郭氏,京山李氏,澄海唐氏,多惑之,而不知本邪說也。芝園一序,可當聲罪檄,而憐才美意,實寓其中。此等人,第[空白]作犬豕相遇可耳。詩不必存,錄而論列之,期以祛後人之惑也。
附錄
張惟靜云:『存禮質稟靈奇,才彰卓詭,論事則談鋒橫出,摛詞則藻撰立成,士林擬之鳳毛,藝苑方之逸駟。然而性不諧俗,行或盭中,片語合意,輒出肺肝相啖,睚眥蒙嗔,即援戈矛相刺。亦或譽嫫母爲嬋娟,斥蘭荃爲薋菉,旁若無人,罕所顧忌。知者以爲激詭,不知者以爲窮奇也。由是雌黃間作,轉相詆諆,出有爭席之夫,居無式閭之敬。鶉衣[⿰絲藍]縷,溼突不炊,僮奴絕粒而逋亡,賓客過門而不入,顑頷窮獨,以終其身。不亦悲夫!』
陸垹,字秀卿,嘉善人。嘉靖丙戌進士,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有簣山集。
嘉靖初,吾鄉詩人,漸山而外,有菁山、簣山。漸山集,選家恆多采錄,兩公詩或見遺。譬諸圖繪,漸山丹青,兩公水墨,鑑賞者好有不同,非畫品有高下爾。
呂希周,字師旦,崇德人。嘉靖丙戌進士,歷官通政司使。有東匯詩集。
東匯於詩亦沾沾自喜,其集不甚傳,由其子請論定于陸武惠也。同里曹秋嶽侍郎,博徵文獻,集明三百年名公卿手書墨蹟,裝潢成冊,多至七百家,東匯雜詩在焉。比集中所載者較勝,亟錄之。侍郎沒後,古林書畫,散作雲煙,曩之過眼者,不復再睹矣,可惜哉!
華察,字子潛,無錫人。嘉靖丙戌進士,選庶吉士,改戶部主事,歷兵部郎中,再改翰林院修撰,遷侍讀學士,掌南院。有巖居稿。
學士豐於貲,[纖][纖]務嗇,晝夜持籌,不知吟詠性情,何由超詣乃爾?次韻答僅初見寄云:『地僻畏風雨,入春長掩扉。一從還山後,又見梨花飛。世事多貝錦,故人猶布衣。瑤琴勿輕奏,山水知音稀。』
屠應埈,字文升,平湖人。嘉靖丙戌進士,選庶吉士,改刑部主事,調禮部,歷員外郎中,仍改翰林修撰,陞侍讀,進春坊右諭德。有蘭暉堂集。
諭德取材六代,具體初唐,爛若春葩,將以秋實,是眾作之有滋味者。
王格,字汝化,京山人。嘉靖丙戌進士,選庶吉士,出知永新縣,陞刑部主事,調戶部,歷員外郎中,出爲河南僉事。曾南巡,行宮火,逮獄削籍。久之,授太僕寺少卿。有少泉集。
少泉矢口信筆,不費推敲,合作者寡,并非洞庭漁人之比。南風自此,繼夢澤而代興者,鮮矣。燈夜曲云:『千金一刻此芳春,況復天邊月色新。曲巷小橋隨意去,明燈何處不留人。』
陸粲,字子餘,一字浚明,長洲人。嘉靖丙戌進士,選庶吉士,改授工科給事中,坐劾張、桂,謫都勻驛丞,遷永新知縣。有貞山稿。
嘉靖間,元老類皆延攬賓客,雖貴谿、分宜亦然。惟張桂專與文士爲讎,丙戌庶常,一筆盡掃。貞山又多論劾,困抑終身。然晚極田廬文酒之樂,菽園著述,傳誦藝林。比之二柄臣,孰得孰失邪?
石文睿,字文思,台州寧海人。嘉靖丙戌進士,除太常博士。有白山集。
文思詩未成家。然如『寒生紅葉雨,秋老白蘋江』,『高塔靜觀塵土界,老僧閒數廢興年』,正是不俗。
江以達,字于順,貴溪人。嘉靖丙戌進士,授刑部主事,歷郎中,出爲福建僉事,轉湖廣提學副使。有午坡集。
午坡以北地文出廬陵睂山之上。又謂:昌黎詩不逮文,尚沿習氣。胥臺贈詩云:『賦窺宋賈室,詩登潘陸堂。』不免阿其所好矣。
聞人銓,字邦正,餘姚人。嘉靖丙戌進士,除寶應知縣,擢山西道御史,巡視兩關,歷湖廣按察副使。有芷蘭集。
邦正著錄陽明之門,撰飲射圖解,又雕劉昫舊唐書行世,津津好古,不易得也。句如『花落雨餘雨,風吹寒食寒』,情味不淺。
田汝成,字叔禾,錢塘人。嘉靖丙戌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繇員外轉禮部郎中,出爲廣東提學僉事,左遷滁州知州,陞貴州僉事,遷廣西左參議。有豫陽集。
叔禾挾黃勉之徧遊武林諸山,互相酬和。撰西湖遊覽志及志餘,亦稱好事。惜中興館閣錄、都城紀勝、武林舊事、夢粱錄、咸淳臨安志、大滌洞天紀諸書,皆未寓目,未免掛一漏十耳。詩品在范菁山、江午坡間。
樊鵬,字少南,信陽人。嘉靖丙戌進士,歷宮陝西按察僉事。有樊氏集。
望之少南同爲仲默鄉井,絜短論長,少南差勝。
袁袠,字永之,吳縣人。嘉靖丙戌進士,選庶吉士,改授刑部主事,調兵部。坐失火,下詔獄。謫戍湖州,用薦補南京兵部員外,出爲廣西提學僉事。有胥臺稿。
永之詩品在后岡之上,足與吾鄉漸山方駕。報顧東橋書云:『立言之道,其難有六:學難乎淵該,事難乎綜覈,辭難乎雅健,氣難乎冲和,識難乎貫融,志難乎沈澹。兼是六能,而假以歲月,庶矣。古之立言者,率多中歲。蓋少年輕俊,聞見未廣,計慮未周,詞鋒則銳,而論議剽捷,終乖軌轍。』今讀胥臺集,多中歲之詩。宜其聲既清會,辭亦藻拔也。
范言,字孔嘉,秀水人。嘉靖丙戌進士,授蒲圻知縣,改保定儒學教授,歷國子監丞,陞大理府同知。有菁陽集、四音存稿。
菁山先生不畏強禦,爲國子監丞時,嚴世蕃著紅袴入上舍,先生夏楚撻之。分宜次日造門謝,未幾而大理丞命下矣。嘉靖初,吾鄉稱詩,必以先生爲巨擘。屠諭德漸山長歌云:『菁山先生真崛奇,文章垂世光陸離。懸黎結綠世莫識,陽春白雪和者希。』是時漸山詩名籍甚,顧入室稱弟子焉。
趙時春,字景仁,平涼人。嘉靖丙戌進士,選庶吉士,改兵部主事,以建言下獄。尋補翰林編修,又以上疏,放歸。會邊警,起領民兵,自副使超拜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有浚谷集。
景仁慨當以慷,如擊唾壺,不必中節。送陶虞卿赴神機參將云:『宋殿三衙帥,唐環十六軍。官聯參斗柄,旌斾儼星文。羽衛迎黃道,龍光覲紫雲。時時仙仗入,清蹕早應聞。』留滯一律云:『留滯滄洲已浹旬,鶡冠終日滿風塵。浮雲何事來還往,歲月無情秋復春。海甸中宵來驛使,天涯盡處未歸人。不堪對酒翻惆悵,翠篠黃花幾度新。』
王慎中,字道思,晉江人。嘉靖丙戌進士,除戶部主事,改禮部,復改吏部,歷員外郎中,謫常州通判,稍遷南戶部主事,轉禮部員外,陞山東提學僉事,歷江西參議,河南參政。有玩芳堂摘稿、遵巖家居集。
劉淵材憾曾子固不能詩。余嘗見宋人所輯唐宋八家詩韻,則子固與焉,不得謂非詩家矣。評明人詩者,不及王道思,然道思五古文理精密,足以嗣響顏、謝。而論者輒言:『文勝于詩。』非知音識曲者也。十二夜月與張子同玩感述云:『高旻蕩浮翳,仲冬淑氣清。良夜何未央,憩坐臨前楹。舒景揚雲端,皓魄委廣庭。灝英鮮瑤席,華彩鑑雕櫺。稍稍風露重,微微河漢明。眷茲泰宇寬,展席諧芳朋。撫景遺俗迫,即事寡氛嬰。豈惟袪煩積,亦以湛心靈。戒盈君子德,和光達士情。葆曜貞有孚,養晦善自名。』
羅洪先,字達夫,吉水人。嘉靖己丑賜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進左春坊贊善,罷爲民。隆慶初,贈光祿寺少卿,諡文恭。有念菴集。
達夫遠師擊壤,近仿白沙、定山,然爽氣尚存,未墮塵霧。獨坐云:『數月不出戶,庭前多夕陰。閒看芳樹色,一倍舊年深。』山中雜詩云:『問我家何在?山深多白雲。巖前飛瀑下,對語不相聞。』後園續詠云:『棠梨花開深淺黃,燕子初飛日漸長。草亭坐久客不到,半雨半風春太狂。』『南村雲起北村晴,晴鳩雨鳩更互鳴。東風吹雨衣不溼,我在桃花深處行。』
唐順之,字應德,一字義修,武進人。嘉靖己丑進士,除兵部主事,改吏部,尋改翰林編修,歷右春坊司諫,上疏請朝東宮,奪職爲民。起兵部郎中,巡視薊鎮,還視師浙直,超拜僉都御史,巡撫淮揚。天啟中,追諡襄文。有荊川先生集。
荊川開濟之才,閎攬百家,靡不融會,毅然自任天下之重。倭人搆患,志在捍牧圉以保鄉曲。是時督師之權,惟甬江梅林是寄,公舍當局二人,誰可與談方略者?顧不知者,以公爲甬江所薦,介溪所知,因此薄公。豈惟昧于知人,并不識時務者矣。其建平倭之策,謂當禦之海外。故北自崇明,南至蛟門,乘桴破浪,身作先鋒,積勞而殞。是豈專馳騖于功名者邪?襄文之諡,允符公論也已。公初與遵巖論文,兩不相下,既乃舍所學從之。竊怪集中五言古詩特少,殆退舍以避遵巖也。至于律詩,質不傷文,麗而有體。
附錄
胡元瑞云:『嘉靖初,爲初唐者,唐應德、袁永之、屠文升、王汝化、任少海、陳約之、田叔禾等。爲中唐者,皇甫子安、華子潛、吳純叔、陳鳴野、施子羽、蔡子木等。俱有集行世。就中古詩冲澹,當首子潛,律體精嚴,必推應德。』
愚山云:『應德于學無所不窺,大則天文、樂律、地理、兵法,小則弧矢、勾股、壬奇、禽乙、刺鎗、拳棍、莫不精心叩擊,究極原委,以資其經濟有用之學。晚而受知分宜,僇力行間,身當倭寇,轉戰淮海,受事未幾,遂以身殉,可謂志士者也。正、嘉之間,爲詩者踵何、李之後塵,剽竊雲擾。應德與陳約之輩,一變爲初唐。於時稱其『莊嚴宏麗,咳唾金璧。』歸田以後,意取辭達,王、李乘其後,互相評砭。吳人評其初務清華,後趨險怪,考其所撰,若出二轍。非通論也。』
李開先,字伯華,章邱人。嘉靖己丑進士,除戶部主事,改吏部,歷員外,郎中,擢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館,罷歸。有閒居集。
中麓撰述,潦倒觕疎。然最爲好事,藏書之富,甲于齊東。詩所云『豈但三車富,還過萬卷餘』,又云『借抄先館閣,博覽及瞿曇』是也。先時邊尚書華泉,劉太常西橋,亦好收書,邊家失火,劉氏散佚無遺,獨中麓所儲,百餘年無恙。近徐尚書原一購得其半,予嘗借觀,愛籤帙必精。研朱點勘,北方學者,能得斯趣,殆無多人也。噫嘻!文淵閣藏書,例許抄覽,先具領狀,以時繳納,世所稱讀中秘書,蓋謂是已。奈典籍微員,收掌不慎,歲久攘竊抵換,已鮮完書,可爲浩歎。聞中麓後人,尚餘殘書數十部,巡撫丹徒張公物色之,中有陸農師禮象一編。張公歿後,訪之不能得矣。
呂高,字山甫,丹徒人。嘉靖己丑進士,授戶部主事,改兵部,歷郎中,出爲山東提學副使,轉行太僕少卿。有江峰漫稿。
詩莫盛於正德,文莫純於嘉靖之初,自後七子派行,而真詩亡,古文亦亡矣。山甫與富順熊過叔仁,名在八才子之列。雖未能驂乘王唐,亦一時之雋也。王浚川數當時作者,有唐子、羅子、趙子、王子,江右則有尹子、曾子、胡子、陳子。尹名臺,字崇基,有洞山集;陳名昌積,字子虛,有龍津集;曾、胡二子,不能悉舉矣。
陳束,字約之,鄞縣人。嘉靖己丑進士,選庶吉士,改授禮部主事,已復改編修,出爲湖廣僉事,徙福建,轉河南提學副使。有后岡集。
約之取組六朝,亦稱典則。咸寧山中雪霽晚行云:『雪霽乍見山,殘陽稍辭嶺。暝色起煙氛,寒光散墟井。田空獵犬還,林凍棲烏警。遙聞野寺鐘,初月生俄頃。』還浙夜泊江口云:『越嶂宜春望,江舠入夜乘。潮移諸島出,雲卷數峰層。近郭翻多戀,還家獨未能。北堂今夕夢,先已度西興。』送李子云:『山城細雨綠蕪滋,黃鳥關關送別時。海內爲鄰千里近,湖邊傾蓋十年遲。蟬聲驛路催官騎,草色河橋映酒旗。遙想經行多逸興,逢人莫不寄新詩。』
任瀚,字少海,南充人。嘉靖己丑進士,繇吏部主事,補春坊司直,兼翰林檢討。有忠齋稿。
少海遇青城山異人,授鴻寶修煉法,家中盤盎,皆點汞銀爲之。同時熊叔仁亦好服食煉形之說。而羅達夫之死燕齊,海上之士,或言其仙去。是時青詞丹籙,西內尚未營齋,而諸君愛道,實開其先已。少海『老去自吹秦觱栗,西征曾比漢嫖姚』之句,詩家類多稱之。
楊爵,字伯修,富平人。嘉靖己丑進士,除行人,擢河南道監察御史,上書劾夏言、郭勛,因極言朝政。廷杖繫獄者再,久而得釋。卒,追諡忠介。有斛山集。
斛山手觸逆鱗,甘以其身顯棄。封事大略謂:『目前之憂甚大。大抵因仍苟且,兵戎廢弛,公私困竭,奔競成俗,賄賂通行。遇災變而不憂,非祥瑞而稱賀,讒諂面諛,士風民俗,於此大壞。而國之所恃以爲國者,埽地盡矣。』又云:『天下之患,莫大乎以危爲安,以菑爲利,實則可憂,而以爲可樂。法家拂士日遠,而快意肆情之事,無敢有齟齬于其間。積弊而至于蠱,則不可得而救矣。』永陵見之震怒,下鎮撫司,重笞下獄。于時晉江周主事天佐救之而死,文登浦御史鋐再救之,而又死。繫獄五稔始得釋,纔旋里,永陵復諭東廠拘之。斛山之在獄也,校尉蘇宣,喬某楊棟,獄官洪百戶咸哀焉。及再被逮,緹騎亦憐之,不相促迫。斛山飯已即行,立門屏前,傳語家人曰:『有旨見逮,吾行矣。』觀者流涕。獄中撰周易辨錄。其論文云:『文以理爲主,以氣爲輔,不以偏邪之見亂其心,本諸聖賢之言,以充養之。如此,則造語皆自胸中流出,其吐詞立論,愈出愈新而無窮。如日月在天,窮居深谷,花石草木之微青,者自青,白者自白,仰之以生輝,觸之而成色矣。』旨哉言乎!詩則信口而作,不求工也。
林恕,字道近,長樂人。嘉靖己丑進士,歷官雲南按察使。有西橋集。
西橋近詩,依然林子羽、王安中流派。舟次白沙驛云:『長安何處所,孤櫂發閩關。白擁沙邊驛,青迴江上山。風濤添別淚,村酒破愁顏。羨爾溪中鳥,閒雲共往還。』宿唐浪村云:『黃精釀熟豆初花,籬落蕭疎遠市譁。地僻虞羅依岸曲,天寒漁火旁江叉。燕尋舊壘穿重幕,竹引新篁過別家。對景蕭然幽興發,可甘萍梗負年華。』
楊祜,字汝承,錢塘人,嘉靖己丑進士。有丹泉集。
汝承諸體瀟灑拔俗。今鄉䣊論詩,無人屈一指者,可歎也!湖夜五律云:『湖夜熒熒白,蘋風嫋嫋秋。斷霞斜照雨,冥霧溼依樓。萬國仍多難,浮生秖百憂。滄江有漁笛,何事獨悠悠?』九日登泰山云:『殊方此日逢重九,絕嶽高吟散遠愁。漢畤秦封空往事,紫萸黃菊自深秋。天清樓閣明三觀,野曠山河辨九州。獨是懷親憂國意,白雲滄海共悠悠。』
吳子孝,字純叔,長洲人。尚書一鵬子。嘉靖己丑進士,改庶吉士,授工部主事,以光祿寺丞,出爲湖廣參議,提督太和山。有玉涵堂稿。
純叔籍甚詩名,特格未高聳。其論詩云:『世之蕘童牧豎,矢口而成章,田翁野嫗,發聲而中節。彼蓋不知何者之爲詩?況詩之所以妙。何也?天地之機,洩之于人者,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也。夫詩以言傳,亦以言隱,求之于跡者,非也。求之于音者,亦非也。求之于揣摩擬議者,亦非也。』數語,足當正嘉詩人鍼砭。
沈謐,字靖夫,秀水人。嘉靖己丑進士,除行人,擢吏科給事中,終江西按察僉事。有石雲家藏集。
先生師於陽明甘泉,友于龍溪,窮研理學,故其詩品亦在元豐、淳熙之間。遊殊勝寺云:『畫舫連雲動,驚濤帶雨飛。青山天外出,白鶴寺邊歸。僧偈傳金粟,蟬聲隱翠微。洞庭乘興遠,直欲老漁磯。』
周顯宗,字子孝,濮州人。嘉靖己丑進士,除秀水知縣,歷官漢中知府。有桃村山人自適稿。
桃村於詩,未臻門徑,惟意所之。自序稱:『感興而作,不事強索,亦未嘗規規于古人。』自知之明,亦已審矣。集中絕句小詩,有偶合者。宿安平驛云:『湖靜冰初合,人喧市晚收。夜深誰共語,寒月獨登樓。』
張意,字誠之,崑山人。嘉靖己丑進士,官南職方郎,有日涉園稿。
誠之與兄情,後先取甲第。情有公餘寓拙稿,詩無足錄者,自序以爲『習氣未除,興到輒就,不求其工,自適其適』,可謂『得失寸心知』者也。
孔天允,字汝錫,汾州人。嘉靖壬辰賜進士第二,以王府親,外補陝西提學僉事,歷浙江右布政使。有文谷集。
管涔山人如新調鸚鵡,雖復多言,舌音終是木強。
蔡汝楠,字子木,德清人。嘉靖壬辰進士,除行人,遷南京刑部郎中,出知衡州府,歷江西參政,山東按察使,擢兵部侍郎,改南京工部。有自知堂稿。
白石詩名藉甚,與四皇甫相酬和。唐應德亟賞之,云:『白石今之名家也,一變而得古作者之精。僕非知音,亦三歎不能自已。』而其鄉錢守中撰竹里老人沈宗殷傳,備述正、嘉之際,湖州人物之盛。有云:『長興則吳布衣珫,安吉則陳大參良謨,烏程則凌訓導震,歸安則嚴知府鳳、吳知縣廉、唐主事樞,德清則沈僉事松,武康則駱編修文盛。而劉尚書麟自江右至,居蒙塢,孫山人一元自陝西至,居戴山』云云。獨不及白石,何與?
范欽,字堯卿,一字安卿,鄞縣人。嘉靖壬辰進士,累官兵部右侍郎。有天一閣集。
堯卿格律自矜,第取材太近。時倡和者,沈嘉則、呂中甫諸人,未免聲調似之。其藏書最富,今浙中舊族,若山陰鈕氏、祁氏、吳興潘氏、沈氏、檇李項氏、郁氏、高氏、胡氏,遺書盡散,惟范氏籤帙尚存。惜未能泝江就閱也!
顧存仁,字伯剛,太倉州人。嘉靖壬辰進士,除餘姚知縣,入爲禮科給事中,以言事廷杖,編管保安。隆慶初,起用,官至太僕寺卿。有東白草堂集。
陸子餘劾張、桂,作奏時,鬼嘯于庭。顧伯剛起草,則鬼近榻前,其聲迫矣。詰旦,鴉又鳴戶上。而兩公直言不諱,雖受廷笞,未嘗殞命。使有畏縮,何以成名乎?伯剛所言五事,其一論及黃冠。故答鴻山、漸山詩,有『湖海空傳佛骨書』之句也。是時金籙青詞猶未盛,而徙薪曲突,君子重其知先幾焉。
周復俊,字子籲,太倉州人。嘉靖壬辰進士,仕至太僕寺卿。有六梅館集。
子籲甄綜鄉黨之詩,爲玉峰詩纂。而以己詩,請楊用修評點,亦稱好事。第諸體多膚淺不足觀。
王梅,字時魁,平湖人。嘉靖壬辰進士,選庶吉士,除刑部主事,謫判滁州。有柘湖集。
柘湖風神韶亮,得無累之神。絕句小詩,尤見清拔。送林節推赴任瓊州云:『見說瓊州地,煙中疊浪開。遠天分島漵,晴蜃結樓臺。水館鮫人識,風檣賈舶來。桄榔秋樹好,莫怨夜猿哀。』登滁州城云:『淮北淮南節候同,荒臺無限北來鴻。愁成短夢青山外,倦倚高城夕照中。雲樹不堪連海岱,商歌何處起秋風。橫塘寂寂蘋花老,欲采寒香薦醉翁。』題畫云:『渺渺平蕪淺淺沙,垂楊疎處見人家。二年京洛緇塵滿,愛殺芳洲杜若花。』
尹耕,字子莘,蔚州人。嘉靖壬辰進士,由兵部郎中,出知河間府,升河南按察僉事,坐劾戍遼左。有朔野集。
李、何詩派並行,曾未幾時,而學李者漸少,宗何者日多。學李得其風骨者,前有凌溪,後有朔野而已。朔野以邊才自負,一蹶不振,坎壈而終。詩如曉角秋笳,聽者悽楚。韓淮陰侯廟云:『背水空留陣,良弓早見收。身危緣震主,面相止封侯。落日荒祠道,西風澗水秋。君臣終始義,爲爾淚長流。』秋興云:『銅龍春闢曉光寒,金水橋橫白玉欄。見說漢皇求大藥,故邀王母到長安。黃金夜獻文成竈,青鳥朝翔太乙壇。不是歲星陪帝輦,蟠桃誰奉殿中歡。』『薊門千里接雲中,燧火清宵警報同。合陣幾窺青海月,鳴鞭爭下黑山風。殘冬戰士衣仍薄,荒歲孤城廩欲空。南國十年輸輓盡,防秋諸將漫論功。』『十萬鳴弦報吉囊,野心狼子是花當。連姻故自輕中國,分道頻看入漢疆。推穀丈人空肉食,操戈遺孽尚蕭牆。不應干羽修文日,歲歲三關有戰場。』『威名萬里馬將軍,白首丹心天下聞。遼水旌旗餘殺氣,泰山松柏已高墳。條侯自靖中州變,竇憲曾銘塞外勳。獨倚凌煙思將略,暮天征雁下寒雲。』
桑喬,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壬辰進士,除戶部主事,改授監察御史,駕幸承天,扈從未行,乞歸,逮赴詔獄,廷杖,謫戍九江,卒戍所。隆慶初,贈光祿寺少卿。有詩文集。
子木按大同還,一日劾四尚書,嚴嵩與焉。可謂敢言矣。然幾殺其身,得不死者,幸爾。歐楨伯撰廣陵十先生傳,十先生者,儲瓘靜夫、王軏載卿、景暘伯時、趙鶴叔鳴、朱應登升之、蔣山卿子雲、曾銑子重、朱曰藩子價、宗臣子相,其一,則子木也。
包節,字元達,華亭籍,嘉興人。嘉靖壬辰進士,除東昌推官,徵授監察御史,出按湖廣,抗疏劾守陵大璫廖斌不法,爲斌反誣,下詔獄,謫戍莊浪衛。有臺中、湟中二集。
侍御悅研風雅,以文苑英華詩,可續昭明文選體,編成苑詩類選三十卷,亦稱好事。其所作,大約取材于是。西谷張氏惜其『立志太銳,任事太勇,嫉惡太嚴,爲讒者所中,才與命妨,志與時違,故所就止是。』亦知己之言也。九日宴西寧城樓云:『九日依邊郡,登高倍黯然。山風寒擁葉,城日澹浮煙。菊亦窮荒見,萸應故國偏。何期流竄客,猶接歲時筵。』贈俠少年云:『早隨飛將戰龍沙,日晚收營過狹斜。下馬直趨盧女肆,滿樓喧笑擁琵琶。』
馮汝弼,字惟良,平湖人。嘉靖壬辰進士,工科給事中,以言事,謫潛山縣丞,遷知太倉州,調揚州府同知,不赴。隆慶初,追贈布政司參政。有祐山集。
祐山入諫垣,値汪尚書鋐掌吏部,恃寵恣肆,言官劾之不動。祐山投袂起曰:『擊之不勝,則其志益驕。事有不可言者,吾當以死爭之。』疏入,帝怒,時禮科給事中揭陽蔡宗愷,河南道御史泰和曾翀,皆廷杖死。祐山與諸曁翁給事溥等八人,俱外謫。然翁終以此逐。斯隆慶初,有追贈之典也。祐山歸田後,睦鄰敦俗。鄉里德之。曾孫孝廉洪業守其家法,輕財博施,至今東湖言好義者,必曰馮氏。
王畿,字汝中,紹興山陰人。嘉靖壬辰進士,官南京武選主事。有龍溪集。
龍溪學術不純,詩亦駁雜。登西天目云:『早起登山去,芒鞋結束牢。但令雙足健,不怕萬峰高。』
高世彥,字仲修,號白坪,內江人。嘉靖壬辰進士,有自得齋稿。
白坪軒名自得,其詩意象從容。五言如『群鷗穿藻出,一鳥捕魚飛』,『月令如潮信,年光似水流』,『白雲棲樹杪,青竹露牆根』,『瑤瑟難爲調,牙籤剩有書』,『潮來沙作篆,雲過石爲衣』;七言如對月云『佳辰若此不易得,良夜何其分外明』,九日云『清時容我林泉嬾,黃菊笑人塵務勞』,自娛云『花陰數酌陶元亮,日課一詩梅聖俞』。蜀中尚楊用修派,詞多穠郁,而其詩清潤如此。所當洗眼觀也。
何維柏,字喬仲,南海人。嘉靖乙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監察御史,坐劾嚴嵩,廷杖。累官南京禮部尚書。諡端恪。有天山草堂存稿。
端恪詩,多雜講學語,合格者希。其乞休作云:『樂事尚饒新歲月,勝遊不改舊雲山。』侍其父與鄉人爲九老會。亦佳話也。
孫植,字斯立,平湖人。嘉靖乙未進士,除南京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書,諡簡肅。
簡肅家誡頗嚴,諸子析箸後,命每夕各出盤蔬榼酒共飲,飲必分題賦詩。其意以爲兄弟日親,則妻妾之言不得而間。蓋亦具苦心矣。公之先名固者,元處士,有詩名,聽雪齋集,嘉、隆間曾鏤板。惜也,今其子姓,莫有儲藏者!
許穀,字仲貽,上元人。嘉靖乙未進士,除戶部主事,改禮部,轉吏部郎中,遷南太常少卿,謫浙江運副,起爲江西提學僉事,陞南尚寶卿。有外臺、武林、省中、歸田諸稿。
石城詩,頗近『大歷十子』,畫鹿行云:『古來寫鹿誰最賢?邪律以後皆無傳。吾鄉近推快園叟,毫端物態俱天然。快園野叟氣豪蕩,此圖全得山林象。疑從靈囿翻然來,走入君家錦堂上。元圃平開藥草生,靈泉倒瀉溪流清。溪邊跂跂似求侶,草畔甡甡如有聲。野叟風流不可見,綵筆貽君足珍玩。霜毫豈羨芙蓉園,銅牌未數宜春苑。憐君自是全生者,百年意興惟原野。世路逃名不受羈,雲厓結伴寧相捨。予本江南一散人,悔將書劍誤風塵。披圖便欲捐簪珮,共採蘋蒿樂性真。』偶成云:『新作魚鹽吏,遙辭龍虎都。乾坤無棄物,江漢有潛夫。短笠三山雨,扁舟八月鱸。茲懷何日遂,把酒意踟躕。』
王維楨,字允寧,華州人。嘉靖乙未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歷修撰,諭德,陞南京國子祭酒,以省母歸,値地震陷死。有槐野存笥集。
王允寧、孫仲可皆學杜而不得其門。允寧自詡七律,然尤懦鈍。五言有句無篇,如『千里秋江水,孤舟月夜吟』,『高林風葉下,遠渚薄雲低』,『花樹迷官路,濤聲入縣門』,『山無雲斷處,塔有雁來時』,『三疊尊前酒,雙旌畫裡身』,『暮雲迷遠岫,春棹響空江』,『天險分秦塞,神謀度漢兵』,尚泠然可誦也。允寧死於地震,謗者謂:獲罪華山之神。攷同時死者,尚有楊尚書守禮、楊都御史邦奇、馬光祿卿理。李伯華詩所云『平生三老友,一夜委泥沙』也。諸公豈皆獲罪於神者邪?事在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蒲州震尤甚,山陰僖順王聰澍亦薨,又輔國將軍四人,承園將軍一人,鎮國中尉十七人,輔國中尉三人,庶人五人,縣主、郡君、淑人、各一人,夫人四人,齊厭死。伯華詩文云:『四方多變異,詎止平陽哀。戶曹倏降火,渭流卻逆洄。山崩兼泉湧,彗見復風霾。犬育在雞卵,蛇出由人懷。雨豆血淋漓,妖鳥羽毰毸。虎產於豬腹,人生自鱉胎。李樹忽結瓜,多而更且魁。夜見火城出,蓮從上釜開。』妖孽如此,天心可知。而西苑君臣,方以丹鼎青詞相尚,秖見白龜白鹿,頌瑞應者紛紛,真可長太息也。伯華詩太觕鄙,以其紀事特詳,故附錄,以資史局述五行志者。
又云:宮婢楊金英欲斃世宗於熟寢,以繩束帝喉,未絕,有張金蓮走告皇后,往救獲甦。此嘉靖壬寅年事也。訉得同謀者,楊玉香、邢翠蓮、姚淑翠、楊翠英、關梅秀、劉妙蓮、陳菊花、王秀蘭、徐秋花、鄧金香、張春景、黃玉蓮凡一十三人,悉磔之於市。王祭酒維楨孝烈方皇后輓歌云:『範內留芳訓,扶天有駿功。仙遊知跨鳳,聖念爲當熊。玉珮虛無裡,蒼雲悵望中。宜春花照眼,淚灑舊時叢。』聖念當熊,蓋指此也。
劉繪,字子素,一字少質,光州人。嘉靖乙未進士,授行人,選戶科給事中,轉刑科右給事中,出知重慶府。有嵩陽春詠。
潘恭定試士中州,得子素卷,曰:『此河岳英靈也。』子素既釋褐,給事省中,偕同官壽貴溪,貴溪手玉碗行酒,子素揮之。次日,疏其十罪,不報。明年六月朔,日食晝晦,永陵大恐,問天官主何占?子素請去言以塞天怒,言遂去位。子素亦出守。及言再相,嗾南省論罷。其大指謂:『飲酒酣歌,自稱豪俠,當場蹴踘,旁若無人。廣聚生徒而要譽,多張讌會以慆淫。』既歸田,講范、白之術。取負郭水田,疏爲大壑,種魚萬頭。牧馬山莊,得良駒六十匹。又責僮往來徐、揚,貨布及鹽,課入息以給賓客。其答楊用修書云:『人情有所寄,則有所忘。寄而意不縱,則忘之不遠。惟忘之遠,而後我無所貪,無所貪而後能適。』蓋亦自道也。與熊叔仁論文云:『仙釋二氏,非聖之書。吾既不從其道,卻借彼之言以資吾文,所謂文者,將何所爲乎?爲文而雜以二氏語,此唐宋間雜學之弊也。昌黎不道二氏語,與二氏言,必舉六經之言告之。子厚謂某秀才文,多引莊、列,頗奪正氣。論亦凜凜。至與二氏言,便盛稱其教,而雜諸戒律毗尼之說,卻不自覺。蘇氏記大悲勝相諸作,至爲偈語,準楞嚴、法華,大不宜也。』其持論甚正。詩非所長,比於伯華,稍事裁翦。
薛應旂,字仲常,武進人。嘉靖乙未進士,除慈溪知縣,轉南吏部主事,歷浙江提學副使,改陝西。有方山集。
方山以帖括擅長,既負時名,遂專著述。所續通鑑,孤陋寡聞,如王偁、李燾、楊仲良、徐夢莘、劉時舉、彭百川、李心傳、葉紹翁、陳均、徐自明,諸家之書,多未寓目。并遼、金二史,亦削而不書。惟道學宗派特詳爾。憲章錄一編,似未睹實錄而成者。若浙江通志,簡略太甚,俾後之欲知前事者,漫無考稽。文獻不足徵,是誰之過與?昔劉仲原父謂:『可惜歐九不讀書。』覽方山遺編,頗同此恨。詩其餘藝,不必論也。
施峻,字平叔,歸安人。嘉靖乙未進士,除南京刑部主事,歷郎中,出知青州府。有漣川集。
平叔以七律自詡,閭黨交稱焉。然殊不見好。諸體過修邊幅,未免氣餒。顧箬溪序之,謂:『唐以後詩,音調格律相尚,鍛煉益工,其氣益弱。』毋乃微辭也乎?
袁煒,字懋中,慈溪人。嘉靖戊戌賜進士第三,授翰林編修,歷侍講學士,禮部右侍郎,進尚書,召入直,改戶部,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卒,贈少師,諡文榮。有元峰集。
永陵自壬寅宮婢之變,即移御西苑萬壽宮,不復居大內。先是嘉靖二年四月,太監崔文等於欽安殿,修設齋供,請駕拜奏青詞,此金籙青詞之萌芽也。其後齋醮日盛,一時詞臣,以青詞受寵眷者甚眾,而最稱旨者,莫若袁文榮煒、董尚書份。如世所傳醮壇對聯云:『洛水元龜初獻瑞,陽數九,陰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原于道,道通元始天尊,一誠有感;岐山威鳳兩呈祥,雄聲六,雌聲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于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此則文榮所撰也。時禁中有貓,微青色,惟雙睂瑩潔,名曰霜睂。善伺帝意,帝甚憐愛之。貓死,命以金棺葬萬壽山,薦以齋醮文。榮撰詞,有『化獅爲龍』語,因題碑曰,虯龍冢云。王秀才逢年上文榮書曰:『閣下以時文發甲科,以青詞位輔相,安知世有所謂古文者哉?』快意之言,然未免直而無禮矣。
查秉彝,字性甫,海寧人。嘉靖戊戌進士,除黃州推官,徵授禮科給事中,歷戶科左右給事中。坐建言,謫定遠典史。稍遷建寧推官,陞刑部主事,改吏部,進郎中,遷太常少卿,改大理少卿,轉太僕卿,終順天府尹。有覺菴存稿。
京尹爲諸生時,夢受杖,暗室中仰見廟額,懸『天上春回』四字。後任戶科給事中,上疏劾嚴嵩父子。詔廷杖六十,謫定遠典史。恍憶前夢,因賦詩云:『九重天上春回日,二十年前夢裡身。』京尹爲今吉士慎行、嗣瑮高祖,嘗出家集見示,鈔撮數首,近覓笥中散紙不得,僅存長律一篇。贈吳諫議奉使琉球云:『玉冊傳殊域,天朝簡近臣。漢官陳法從,周禮貴王人。橫海樓船使,明河博望津。長空浮遠樹,疊浪淨高旻。馳傳祥飆護,揚旌水怪馴。彭湖晴似練,天界雪如銀。雨過龍宮曉,雲開貝闕真。千年存故國,八葉沛恩綸。異俗數文教,通儒羨席珍。一新唐號令,不數漢和親。磊落凌霄氣,昂藏報主身。鳴珂期不遠,民瘼陞前陳。』
周怡,字順之,寧國太平人。嘉靖戊戌進士,除順德府推官,擢吏科給事中,以言事,受杖繫獄,久得釋。隆慶初,起遷太常少卿。及卒,鄉人私諡莊簡先生。天啟初,追諡恭節。有訥齋集。
訥齋封事,因翟嚴二輔臣,市恩修怨而發。疏中有云:『陛下日事禱祀,而四方之水旱災傷,未能消也。歲開納銀之例,而府庫未能充也。歲頒蠲租之令,而百姓未能足也。時下選將練士之命,而邊境未能寧也。』深觸永陵之怒,廷杖之,下錦衣獄,踰年乃釋。既而與楊爵、劉魁仍逮繫。所著訥齋集,大半獄中與爵等倡和作也。
茅坤,字順甫,歸安人。嘉靖戊戌進士,除青陽知縣,以憂歸,補丹徒知縣,徵授禮部主事,改吏部,左遷廣平通判,陞南京兵部主事,出爲廣西按察僉事,歷副使。有白華樓、玉芝山房、耄年諸稿。
世傳唐、宋八大家之目,係鹿門茅氏所定,非也。臨海朱伯賢定之於前矣。彼云六家者,合三蘇爲一爾。今文抄本,大約出於王道思、唐應德所甄錄。茅氏饒於貲,遂開雕以行。即其評語,稱關壯繆爲關壽亭,不亦刺謬甚與?文既卑卑,詩亦庸鈍。觀其酬酢,多醫卜星相之流,知非意所存也。
喬世寧,字景叔,耀州人。嘉靖戊戌進士,繇南京刑部郎中,遷四川按察僉事,歷湖廣提學副使,河南參政,終四川按察使。有邱隅集。
何仲默視學秦中,景叔親受詩法,譚必移日。故其詩整而不浮,可與許少華肩並,餘蔑有過焉者。長安道云:『長安道,直以迂。環五城,開九衢。外羅天市拱皇居,中懸日月耀金樞。朱輪驄馬如流水,長安道上禁馳驅。誰家少年俠邪徒,雄豪去天尺五餘,白日殺人當路衢。司隸過不問,況乃執金吾。人言輦轂之下,朝犯法,暮伏誅。吁嗟此徒天日無!霍家奴,衛家奴。』春雁云:『春風纔幾日,江雁已春聲。關路何時返,鄉愁爲爾生。望窮遙漢影,不盡倚樓情。卻憶金河北,人同出塞行。』
王問,字子裕,無錫人。嘉靖戊戌進士,除戶部主事,歷郎中,遷廣東按察僉事,以父老請歸。及卒,門人私諡曰文靜先生。有仲山詩選、秖役稿、原筮齋集、崇文館稿。
仲山兼擅畫書詩,畫多遊戲,詩不起草。五言平衍者多,歌行稍覺頓挫,近體亦嫌率易,越縑宣紙,流徧人間。披覽手書,或與集中詩有異。由其才多,下筆不能自休,字句轉易,皆於俄頃也。
俞憲,字汝成,無錫人。嘉靖戊戌進士,歷官湖廣按察使。有遼海、金陵、蓬萊、轂下、外臺、去楚、當弈諸集。
汝成手輯盛明百家詩,足稱好事。而甄綜未當,舍彼蘭蕙,反存菉葹。卷首題識,都不成文。
陸樹聲,字與吉,松江華亭人。嘉靖辛丑會試第一,改庶吉士,授編修,累官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定。有集。
平泉在史館,相嵩壽日,同館皆更緋衣入賀,公獨青袍立,嵩目懾之,不爲意也。其後定陵踐位,即家拜禮部尚書。江陵將援之入閣,授以意,佯爲不覺,竟托疾歸,江陵大慍。比歸,遂不復出,天下高之。卒時年九十有八,與魏文靖同,洵人瑞也。
王崇古,字學甫,蒲州人。嘉靖辛丑進士,除刑部主事,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以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總督三邊,以右都御史,總督宣大,加太子少保,進兵部尚書,召入協理戎政,加少保。卒,贈太保,諡襄毅。有山堂彙稿。
襄毅詩格聳高,橫槊自喜。然按之不無懦響。登鍾山戍樓云:『危樓高結跨飛虹,古塔崚嶒對梵宮。北去關河連塞上,西來風物自秦中。洞門暗向前山轉,石井深連幽澗通。扼險應期追一范,不堪搖落成煙空。』
萬士和,字思節,宜興人。嘉靖辛丑進士,歷官禮部左侍郎。卒,諡文恭。有萬文恭公摘稿。
履菴出荊川之門,詩派從其師指授。然荊川集中罕存酬和之作,故履菴有『姓名不掛更何論』之句。及督學貴陽以後,詩另入一格。荊川乃許之曰:『讓汝出頭。』蓋荊川初入館局,詩學初唐,晚年效邵堯夫,謂其天機自動,未免頹然自放矣。履菴雖宗擊壤,而習染未深。觀其黔南諸作,頗有似柳柳州者。烏撤道中云:『地當高處峰隨轉,雲到窮時路更賒。夏半火刀方佈種,晚來牛馬不歸家。瘴煙寒鎖蠻村樹,嵐霧晴迷客子槎。干羽未能馴鬼國,秖貪關市中鹽茶。』
洪朝選,字舜臣,同安人。嘉靖辛丑進士,歷官刑部右侍郎。有芳洲集。
舜臣強直自遂,爲勞堪羅織,斃之獄中。士林多爲扼腕。時王道思、唐應德輩,銳意古文辭,舜臣雖不與八才子之列,而實聯鑣並驅。道思與李中溪書云:『吾鄉洪芳洲先生文,直得韓、歐、曾、王家法。吾輩駮雜,視之有愧。』其傾倒至矣!詩非擅長。
李時行,字少偕,番禺人。嘉靖辛丑進士,除嘉興知縣,徵授南京兵部主事。有青霞集。
少偕罷官歸里,與梁公實、黎維敬、歐楨伯、吳蘭皋結社,稱『南園後五先生』。其詩體格雖卑,然亦清穩無叫囂之習。別吳山人擴云:『客中仍送客,離思渺難任。岐路一尊酒,故人千里心。歸雲衝落雁,寒角亂秋砧。湖海風塵裡,前期何處尋。』
任環,字應乾,長治人。嘉靖甲辰進士,歷官山東右參政。卒,贈光祿寺卿。
倭人入犯,任公大小數十戰,功最多。歸熙甫詩云:『江南列郡盡乘城,藏穴何人肯出兵。惟有使君躬擐甲,劉家港口看潮生。』公軀瘦瘠,倭人目曰『瘦官人』,望而避之。詩特其寄興,然亦明淨。和張石川野航云:『蘆花汀畔獨移船,一曲滄浪興杳然。已付世情流水外,遂令心事老江邊。閒憑魚浪傳書帖,淨愛鷗沙占酒筵。便與先生訂幽約,乘槎直欲犯青天。』
張才,字茂參,西安衛人。嘉靖甲辰進士,歷官按察僉事。
元美評茂參詩,比之『荒傖渡江』。茂參之言曰:『自六義輟講,而詩教寖衰,五傳異觀,而文體漸裂,今昔殆不相及矣。務艱者氣鬱而不信,樂易者神渙而弗耀,侈博者意累而靡潔。至或思不通圓,而極貌摸倣,識未周洽,而委心剽敚,支戾勿經,踳駮可厭,篇帙雖富,豈足稱哉?』其意亦似不滿於瑯琊、歷下二子。度其集必有可觀,而惜其罕傳。里有姚叟澣,曾問蒙叟,『茂參何名。』蒙叟不能答。則其論詩之旨,聞之者益鮮矣。
附錄
王元美云:『張茂參如荒傖渡江,揖讓簡略,故是中原門第。』
劉鳳,字子威,長洲人。嘉靖甲辰進士,官至河南按察僉事。有澹思、太霞二集。
子威局守于鱗『唐無古詩』一語,歎爲知言。其詩襞積纂組,節節俱斷,俾讀者茫然如墮雲霧中。吳趨土風清嘉,不意出此鈍漢。所著澹思、太霞二集,類一時顯名者序之,盛相揚詡。而吳市賣卜人袁孟逸,每向人抉擿其字句鉤棘,文義紕繆者,以爲姍笑。子威聞而大怒,愬之有司。有司既撻之,而數之曰:『若敢復姍笑劉侍御詩文邪?』伏地對曰:『民寧更受笞數十,不能妄諛劉侍御也。』蓋草野之公論尚存,勝於士大夫曲狥多矣。
朱曰藩,字子價,寶應人。嘉靖甲辰進士,除烏程知縣,遷南京刑部主事,改兵部,轉禮部郎中,出知九江府。有山帶閣集。
升之詩倣北地,子價則法用修。其在金陵,懸用修畫像於寓齋,焚以東官香,薦以陽羨茶,賦人日草堂之詩。與唐李才江尊賈浪仙爲佛,事絕相類。然其詩實與用修派遠,由其牽絲西吳,蓋心慕蔡白石,故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