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靜志居詩話
    1. 卷七
      1. 錢復亨
      2. 蔡庸
      3. 李進
      4. 張璨
      5. 李孟璿
      6. 胡紀
      7. 俞膺
      8. 廖俊
      9. 潘亨
      10. 張振
        1. 附錄
      11. 沈恆
        1. 附錄
      12. 秦旭
      13. 蕭鎡
      14. 徐有貞
      15. 李賢
      16. 王誼
      17. 呂原
      18. 姚夔
      19. 項忠
      20. 葉盛
      21. 劉昌
      22. 陳獻章
      23. 岳正
      24. 劉珝
      25. 鄭文康
      26. 倪敬
      27. 夏寅
        1. 附錄
      28. 周鼎
        1. 附錄
      29. 郭登
      30. 楊翥
      31. 柯潛
      32. 楊守陳
      33. 童軒
        1. 附錄
      34. 王越
        1. 附錄
      35. 沈珒
      36. 李應禎
      37. 徐溥
      38. 張寧
        1. 附錄
      39. 邱濬
        1. 附錄
      40. 伍方
      41. 杜庠
      42. 黃瑜
      43. 聶大年
      44. 劉溥
      45. 湯允勣
      46. 蘇平
      47. 蘇正
      48. 蘇直
      49. 沈愚
      50. 鄒亮
      51. 王淮
      52. 王貞慶
      53. 彭韶
      54. 王佐
      55. 鄭紀
      56. 陸釴

靜志居詩話


卷七


錢復亨

錢復亨松江華亭人。蕭山儒學教諭。有講餘集

西湖船製不一,以色名者,有明玉、鎗金、金勝、寶勝、大綠、間綠、遊紅。申屠仲詩『紅船撑入柳陰去』,釋道原詩『水口紅船是妾家』是也。以形名者,有龍頭,白樂天詩『小航船亦畫龍頭』是也。有鹿頭,楊廉夫詩『鹿頭湖船唱赧郎』是也。形色雜者,有百花,十樣錦,錢復亨題畫詩『誰家樓外停歌舞,又上西湖十錦船』是也。以姓名者,有船、船、船,見吳自牧夢粱錄。蓋大者謂之頭船,最大者賈秋壑所造車船也。車船棚上無人撑駕,但用車輪腳踏而行,其速如飛。小者謂之瓜皮船,廉夫詩『小小渡船如缺瓜』,歐陽彥珍詩『瓜皮船子送琵琶』,張大本詩『瓜皮小船歌竹枝』,周正道詩『瓜皮船小水中央』是也。又有總宜船,取東坡居士『淡妝濃抹總相宜』之句名焉。李宗表詩『總宜船中載酒波』,凌彥翀詩『幾度湧金門外望,居民猶說總宜船』是也。四水潛夫武林舊事:『値探春競渡日,畫橈櫛比如魚鱗,無行舟之路。』楊謹思詩:『大船撾鼓銀酒缸,小船吹笛紅繡窗。』今則敗舫數艘,無復徵歌按舞者矣。

蔡庸

蔡庸,字惟中紹興山陰人。

惟中鐂孟熙唐愚士毛鼎臣齊名,時號徐氏席上聞歌一絕云:『休遣雙鬟唱竹枝,聽來渾不是當時。自從夢隔巫山雨,贏得秋風宋玉悲。』宛然劉夢得杜牧之遺音。

李進

李進,字孟昭嘉興人。永樂初,聘爲府學訓導。有西園先生集

孟昭鐵松居士懷用和士林詩選,取以壓卷。句如『杏花村裡青旗酒,楊柳隄邊畫鷁船』,『三月東風初去雁,一番新雨又飛花』,『菰蒲風外呼漁艇,楊柳陰中認酒樓』,均有晚人風致。

張璨

張璨,字藴之嵊縣人。

藴之取材選體,古意猶存。婕好春怨云:『太液柳垂絲,昭陽花滿枝。如何長信草,獨是得春遟。』

李孟璿

李孟璿,名海鹽人。以薦官府學訓導。有南莊集

海鹽半邏劉長卿詩所云『半邏鶯滿樹』也。近市有冢,土人相傳,是孱陵侯所葬。攷之吳志荊州記卒於公安,葬於蒲圻。則非冢明矣。按黃巾之亂,許昇呂榮,不辱於賊,爲所殺。麋府君歛錢葬之嘉興南,地名義婦堰。然則冢爲之冢也。南莊西溪兄弟,實居於是。予少日欲編輯『檇李先民詩』,李布衣麟友爲二族孫,錄其宗譜所載南莊西溪詩各數十,又有李景孟詩一卷,今已亡之,僅就英華集中兄弟各錄一首。景孟景泰甲戌進士,求其詩不復可得,附識於此。

胡紀

胡紀,字大年舒城人。永樂甲午舉人,歷官山東布政司左參議。

大年以孝行聞,父母之喪,俱廬墓次,猛虎引避,群鹿來馴,有司旌表其門。平生以詩畫書得名,稱淮西三絕。

俞膺

俞膺富陽人。

富陽春江隄,在城南,莧浦觀山三百餘丈,皆壘以石,縣令李濬所築。歲久圯,宣德十年,知縣事吳堂允升重築之。民感其惠,更名吳公隄云。吳公隄歌

廖俊

廖俊,字文英,號竹崖蒲圻人。中景泰元年鄉試,授漢州學正,調嘉定州。有芙蓉百詠

竹崖漢州學正,一日過開元寺,聞諸僧誦經,音韻朗然。歎曰:『不愈於學生乎?』乃擇其年幼者四人,趙杲方璧周冕張敖,置之先賢堂中,朝夕誨之。後舉進士,俱領鄉薦,而亦由貢生爲府通判。再調嘉定,手植海棠于學,賦詩云:『曾於雨裡覓蒼苔,幽洞移來手自栽。枝幹已成人欲去,好花他日爲誰開。』每賓興,以花盛開爲驗云。

潘亨

潘亨,字從禮淮安山陽人。景泰丙子舉人,同知武昌府事。有冰壑先生遺稿

冰壑詩格高聳,比於十才子,似覺軼倫。蟋蟀云:『愁對燈前影,時聞牀下聲。要知因物付,何用不平鳴!斷續許多意,淒涼無限情。誰家急砧杵,海內已休兵。』

張振

張振,字孟起嘉興人。

附錄

周青士云:『孟起貧居之作,曲盡窶人情狀。其詩云:『青眼交遊覺漸稀,側身天地可相依。若知白石真堪煮,何待黃精爲療饑。已過禁煙無熟食,不因沽酒典春衣。蒼苔碧草侵階長,高臥空齋晝掩扉。』誦之,若有鬼揶揄於劉伯龍之側也。

沈恆

沈恆,字恆吉長洲人。

附錄

愚山云:『沈氏二先生,貞吉,號南齋。恆字恆吉,號同齋,皆以字行。善繪事,工詩,兄弟自相唱酬,下至僮僕,皆諳文墨。同齋石田先生之父也。』

秦旭

秦旭,字景暘無錫人。有修敬先生集

景暘五峰之父。五峰天順間通籍,景暘詩名,著於鄉䣊久矣。成化壬寅,結碧山吟社惠山之麓,與者十人,陸勉懋成高直惟清陳履天澤黃祿公福楊理叔理李庶舜明陳公懋行之施廉彥清潘緒繼芳,其一則景暘也。時舜明年八十六,景暘八十五,天澤八十三,懋成八十二,惟清七十九,公祿七十三,叔理七十二,行之六十九,彥清六十一,惟繼芳年未五十,諸公強之入社,其後享年八十餘。是時常熟馬紹榮宗勉榜其門,長洲李應禎貞伯扁其堂,旴江左贊時翊名其亭,同邑邵寶國賢爲之記,長洲沈周啟南爲之圖,江左傳爲佳話。吟社九人皆處士,獨景暘以子貴,封武昌知府。行之好著書,故景暘詩云:『先生豈特天趣高,著書厭嚼前人糟。』後於弘治元年,上所著書,大要謂:『尚書周易大學中庸注失經迷,臣有一得,頗能析理。』通政使以奏,內自稱庶人,且穿鑿害道,乞正其罪。泰陵命焚其書,押遣還鄉。事載實錄,而談修惠山古今考遺之。

蕭鎡

蕭鎡,字孟勤泰和人。宣德丁未進士,累官太子少師,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有尚約集

蕭鵬舉學詩於劉槎翁,當日宋景濂烏繼善劉仲修交稱之。宮師,鵬舉之子,家法不墜。

徐有貞

徐有貞,初名,字元玉吳縣人。宣德癸丑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春坊諭德,擢僉都御史。天順初,用奪門功,拜華蓋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封武功伯。未幾下獄,戍金齒。尋赦還。卒。有武功集

武功羽林之作,源出右丞。其詩云:『珠袍年少子,名冠羽林中。獨佩流星劍,雙懸日月弓。陪遊向何處,還入華清宮。』次章云:『羽箭插腰間,騂弓臂上彎。自從來日馭,長得侍天顏。借問歸何晚,長楊射獵還。』

李賢

李賢,字原德鄧州人。宣德癸丑進士,授吏部主事,歷郎中,擢兵部右侍郎,改戶部,旋改吏部,進尚書,入直文淵閣,終少保,兼太子太保,華蓋殿大學士。卒,贈太師,諡文達。有古穰正續集

內閣紅芍藥一本,宣宗移自南大內植焉。代宗增植二本,左純白,右深紅,七年未花。裕陵復辟,徐武功有貞許襄敏薛文清李文達,同時入爲學士,中一本恰開四花,其一久而不落,既而三人皆去,惟文達獨留。明年春,萌芽,左二右三,中一本甚多。而彭文憲呂文懿林襄敏劉文安定之倪文僖錢文通李侍郎黃講學,同升學士,凡八人,文達因約花時共賞。夏四月開八花,是日講學不至。明日復開一花。僉謂講學當之。文達乃主賞花會,賦詩者四十人,裒成一集。蓋自宣德八年,本院有文淵閣賞雪詩,未有若是會之盛者。至正德中,大學士梁儲楊一清猶有詩倡和。嘉靖初,長洲陸粲爲庶吉士,賦詩云:『此花初種自宣皇,百曲雕闌七寶妝。玉堂學士看花早,賦成芸閣留詩草。』度其詩遺種尚存,其後不可問矣。

王誼

王誼,字內敬紹興山陰人。宣德初,待詔翰林,預修國史,以子貴,封工部右侍郎。

內敬兄弟,皆能遠師太白,一時之希聲也。內敬關山別意云:『蓮葉未青時,沙頭話別離。舟行期早發,日晏未曾移。』『遟迴一何久,念我平生友。莫問去程遙,且盡杯中酒。』『君今住何處,萬里長城路。路遠人跡稀,黃雲黯朝暮。』『隴阪歷欹傾,雙輪不暫停。時聞嗚咽水,流作斷腸聲。』『驅車無少息,又度長蘆北。八月雁南飛,天山草俱白。』『橫笛在高樓,關山月裡愁。離人聽此曲,白盡少年頭。』魏楚白謂其學供奉,長于詞得其形似。,字內悅正統初官溧水知縣,有江南意云:『郎居橫江口,妾住橫江上。生小慣風波,蓮舟喜搖蕩。』『蕩舟蓮花灣,花紅照人顏。舉頭見郎來,低頭隱花間。』『花疎不成隱,相見還相哂。都緣愁思深,留連夕陽盡。』『前浦伴將稀,那能不相違,含情明月下,各自櫂歌歸。』

呂原

呂原,字逢原秀水人。正統壬戌,賜進士第二,除翰林編修,歷右春坊,大學士,轉通政司右參議,仍入爲翰林院學士,以母喪歸。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懿。有介菴集

文懿不以詩名,所爲古風,引伸曲喻,不求工而自然精切。此有德者之言也。

姚夔

姚夔,字大章桐廬人。正統壬戌進士,累官禮部尚書,調吏部,加太子少保。卒,贈少保,諡文敏。有[⿱⿰先先⿰蟲蟲]矗堆稿

文敏久領容臺,修禮樂,其於先賢祀典,聞必舉行。因錢長沙之請,而建祠賈誼之井,因章布政之疏,而樹碑比干之祠,因商學士之章,追封董仲舒等伯爵,因左吏部之奏,而修護李泰伯之塋。他若爲金華四先生及劉因立祠,皆有裨名教。自公沒,而程敏政建議於前,張孚敬順之於後,舉凡戴聖劉向鄭眾賈逵河休馬融服虔鄭玄盧植王肅王弼任預范甯等一十三人,從祀孔子之廡者,皆罷之。真天資刻薄人所爲也。文敏忠州,弔陸宣公墓,賦詩云:『一讀遺文數行淚,拜瞻松柏不勝悲。』因而訪李吉甫白居易胡旦諸公,皆謫此地,問有祠否?土人爲言:『故有今廢。』乃檢行囊廩米一石倡之,屬州守廣文修舉,作詩以勉其成焉。可以愧諸老也已。

項忠

項忠,字藎臣嘉興人。正統壬戌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員外郎中,陞廣東按察副使,改山東,遷陝西按察使,陞右副都御史,進左都御史,刑部尚書,改兵部。卒,贈太子太保,諡襄毅。有藏史居集

襄毅以功業顯,詩文罕傳。其里居日,結檇李耆英之會,月一集於僧房道院中,同會者,雲南布政司參議金禮敬之四川按察司僉事梅江文淵福建按察司僉事戴祜元吉漳州知府姜諒用真武岡知州伍方公矩𥓘山知縣包鼐汝和,通判湯彥和,教授陳蒙福,主之者公也。會始於弘治戊午春,所賦詩文,文淵彙爲一集,府學教授新淦蕭子鵬序之,比於香山洛社云。

葉盛

葉盛,字與中崑山人。正統乙丑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出爲山西右參政,累官吏部左侍郎。卒,諡文莊。有涇東稿

文莊中外敭歷,不遑寧居。而見一異書,雖殘編蠹簡,必依格繕寫,儲藏之目,爲卷止二萬餘,然奇秘者多亞於冊府。二百年來,子姓蕃衍,瓜分豆剖,難以復聚。今披菉竹堂書目,譬諸鼎,要非近代物,惜不可得而睹矣。詩特餘事,選家恆置不錄,近其裔孫始重鋟刻行之。然有德必有言,後之學者,所當諷誦也。

劉昌

劉昌,字欽謨吳縣人。正統乙丑進士,授南京工部主事,歷員外,轉工部郎中,出爲河南提學副使,遷廣東參政。有胥臺鳳臺金臺嵩臺越臺諸稿。

欽謨無題五首,不脫人舊染。而世顧稱之。昔人之譏劉輿也,謂輿猶膩,近則污人。若欽謨瞿宗吉楊君謙張君玉之艷詩,其不污人也,僅矣。

陳獻章

陳獻章,字公甫新會人。正統丁卯舉人。用薦授翰林檢討。卒,諡文恭。從祀廟。有白沙集

成化間,白沙詩與定山齊稱,號體。然白沙雖宗擊壤,源出柴桑。其言曰:『論詩當論性情,論性情先論風韻,無風韻則無詩矣。』故所作,猶未墮惡道,非定山比也。其云:『百煉不如莊定山。』蓋謙辭爾。

岳正

岳正,字季方漷縣人。正統戊辰,賜進士第三。天順初,以左贊善兼修撰,直文淵閣,降欽州同知,謫戍肅州成化初,復官,未幾出爲興化知府。卒,諡文肅。有類博稿

季方謂:『作詩既要平仄,又要對偶,安得許多工夫?』頗以吟詠爲苦,而天眷之作,亦復成章。

案:文肅營建紀成詩,自注:『天眷美營建也。』

劉珝

劉珝,字叔溫壽光人。正統戊辰進士,累官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卒,贈太保,諡文和。有古直先生集

文和詩率意塗寫,不事翦裁,亦間有合格處。其送龍溪潘榮宗用詩云:『同年喜有九尚書。』九尚書者:睂州萬文康循吉歷城尹恭簡同仁博野劉文穆祐之華亭張莊懿[⿳⿰火火冖圭]尚文三原王端毅宗貫莆田陳康懿士英,其二則,皆正統十三年同榜也。宗用仕爲南戶部尚書,八人皆有易名之典,惟闕焉。

鄭文康

鄭文康,字時乂崑山人。正統戊辰進士,不仕。有平橋集

平橋集文勝於詩。嘗從徐立齋閣老,借含經堂所藏本讀之。愛其簡質,有類石守道尹師魯諸公。詩亦藴藉。

倪敬

倪敬,字汝敬無錫人。正統戊辰進士,官監察御史。有月樓集

毛珝吾竹題蘇子美滄浪亭詩云:『日暮客歸園館閉,鷺鷥飛上石碁盤。』侍御題畫作云:『溪雲靄靄樹團團,溪上幽亭六月寒。日暮看山人已去,水禽飛上石闌干。』頗與相類。然知非蹈襲,不妨並垂也。

夏寅

夏寅,字正夫松江華亭人。正統戊辰進士,除南京吏部主事,歷郎中,陞江西提學副使,參政浙江,遷山東右布政使。有史詠紀行集

正夫名亞欽謨,方似勝。

附錄

王元美云:『夏正夫如鄉里老人,衣錦見達官,非不嚴麗,但寒鄙可厭。』

周鼎

周鼎,字伯器嘉善人。正統中,官沭陽典史。有桐村疑舫齋土苴集

桐村開濟之略,戎幕宣勞,顧一尉白頭,又遭薏苡之謗。哀哉斯人,實命不淑。同時杜州牧貽詩云:『功名已覺邯鄲夢,衰老猶耕谷口田。』汪縣令詩云:『白首九旬還向學,黃粱一夢總成虛。』呂太常詩云:『斯文籍籍歸輿論,何物區區戀抱關。』沈處士詩云:『山縣軍書前吏跡,墓堂文字老生涯。』吳江史處士詩云:『行誼故絕人,文章復名世。碑版照南州,煌煌自無替。』集中詩題,有未死作云:『在塗嗟未歸,行橐日已貧。正如風中絮,未肯沒車塵。』嘲雁云:『何地不虞網,此身非故鄉。』誦之使人心惻。詩不見佳,第恥拾人遺唾,亦有志之士,明古實師事之。

附錄

愚山云:『伯器博極經史,爲弟子師,例當以掾曹得官,謝病不就。正統中,大征寇,沭陽伯金忠參贊軍務,辟置幕下。與千戶龔遂奇,從數騎,入尤溪山砦,降其眾而還。幕府不知也。寇平,遇土木之難,格其賞。久之,授沭陽典史,坐累下獄,事白致仕,遨遊三吳,賣文爲活。吳中墓志、譜牒,皆出其手。』

郭登

郭登,字元登武定侯諸孫。景泰初,官都督僉事,守大同,以功封定襄伯英廟復辟,謫戍甘肅成化初,復爵。卒,贈侯,諡忠武。有聯珠集

定襄力捍牧圉,功存社稷,聯珠一集,繼父兄掉鞅詩壇,西涯以爲初武臣之冠。即其山王楸樹諸篇,力已排奡。至詠梟之作,直兼之長,豈惟武臣,一時臺閣諸公,孰出其右?錫山俞汝成乃謂:『可式後之爲勳衛者。』是瞽者之言也。

楊翥

楊翥,字仲舉吳縣人。少與兄戍武昌爲鄉校師。仁宗驛召,授翰林編修,歷修撰,遷郕府長史。景泰初,擢禮部左侍郎,尋進尚書。有晞顏先生集

晞顏集,借之琴川毛氏蒙叟爲施鉛評云:『宜亟焚毀,勿暴其短於後世,可也。』未免太過。公長者,當存其言。以予所錄二首,亦自成章。

柯潛

柯潛,字孟時莆田人。景泰辛未,賜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歷右春坊,右中允,洗馬,遷尚寶少卿,陞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學士。有竹巖集

有金馬、石渠、蘭臺、東觀,有總明,有德教,則虛門、麟趾,北齊則仁壽、文林,則麗正、集仙,開元中,始定爲翰林院。其署與他公廨不同,中有徘徊精舍,四面步廊,畫壁花磚,假山叢竹。侈金鑾之密記,建學士之新樓,汴宋玉堂,尤加藻飾。洎乎南渡,雖屬偏安,而省舍一新,濯纓之泉,滌硯之澗,芸香之亭,污青之軒,以及蓬巒、松坡、蘭畦、芝館、藥洞、菊徑、橘洲、鶴砌,儲圖史翰墨於中,故論者以詞臣爲神仙之職也。初舊院,有修竹林。學士黃宗豫東里詩云:『一別詞垣數月餘,娟娟修竹近何如?』北京既建院,設玉河橋西堂後,有井,劉文安所鑿也,亭二間,凡八楹,柯學士所築也。井在左,亭居右,至今入翰苑者,以亭爲佳話。而堂後柏二株,亦學士所植。李長沙選館受業於,後教習庶常,以學士柏爲題,汪吉士有『一日百回行樹底』之句。悵然有感,衍爲長歌云:『我行樹陰日千匝,雨葉風枝自蕭颯。惟有諸生識我情,旁人不解空嘲狎。我見先生種樹年,我身尚短樹及肩。枝蟠江山地可縮,手斡造化天無權。瓊臺翠閣何森爽,院柳庭花敢爭長。芘蔭長留六月陰,盤迴直與孤雲上。材堪五鳳難爲用,根列九泉終不枉。零落青袍幾故人,琤琮玉佩空遺響。當時院長文安公井相西東。百年遺愛豈獨此,此樹欲比人中龍。柏猶如此我何似,已愧斑白非兒童。名收榱桷有先後,壽比金石無終窮。下堂再拜想顏色,仰面正拂長髯風。』於是倡和成卷,以貽學士之子使藏焉。蓋學士汲引後進,孜孜如不及,二百年來,樹猶勿翦勿拜,至今想其文采風流。僕嘗思文獻可徵,而詞林掌故,闕焉不講。在中禁日,會粹玉堂舊事,自,撰瀛洲道古錄一編,弟子長洲陸肯堂請事開雕,謂:『刊成凡入院者,必給一本,庶知以古人自期。』斯文不幸,陸生云亡,至今藏之篋衍,恐終歸覆醬,可歎惜也!

楊守陳

楊守陳,字維新,鄞縣人。景泰辛未進士,改庶吉士,除翰林編修,歷侍講洗馬,遷學士,擢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丞。卒,贈禮部尚書,諡文毅。有晉菴桂坊鏡川東觀金坡銓部諸集。

文毅難經伉伉,不屑拾淳熙諸儒遺唾,而詩格深穩,在之間。其史館感懷詩云:『在古左右史,言動悉分書。由至國初,有官注起居。不知自何歲,史職曠成虛。有故始闢館,編纂亦紛如。新人敘陳跡,寧免闊且疎。』又云:『崔杼弑其主,直筆遭刑誅。二弟相繼死,南史猶特書。古人守一職,往往思捐軀。可憐今世士,利害論錙銖。』蓋公留心史學,嘗草疏,言『國史有三天闕事未舉:一靖難後,不記建文君朝政,及死事諸臣。一景帝已復位號,實錄猶附書稱郕戾王。一章疏留中者不獲登實錄,宜宣付史館。』惜乎!疏雖草而未及上也。晚語徐少詹云:『平昔才無半斗,而勤作文;飲僅數合,而喜與客讌;行不能里許,而好遊。』蓋雅人之習尚然矣。

童軒

童軒,字士昂鄱陽人。以天官學入欽天監,家於南京,中景泰辛未進士,以吏科給事中撫寇,謫知壽昌縣,久之以太常少卿掌欽天監,以右副都御史總制松潘,歷陞吏部尚書致仕。有清風亭稿枕肱集

附錄

周吉甫云:『尚書九日詩云:「黃菊酒香人病後,白蘋風冷雁來初。」草堂詩云:「草堂夜雨生科斗,花逕春風叫栗留。」均佳句也。』

王越

王越,字世昌濬縣人。景泰辛未進士,天順中,以御史超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進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論出塞功,封威寧伯,佩征西前將軍印,尋加少保,兼太子太傅。卒,贈太傅,諡襄敏。有雲山老嬾集

威寧功紀旂常,盟申帶礪,立功已足不朽。而於詩沾沾自喜,長篇奔放,如快馬不受羈紲,未免有銜蹶之虞。雖意在取法盛,然往往流入擊壤一派。其送周宗太詩云:『可憐相見未能久,無那匆匆又分手。臨歧把袂且談詩,何用尋常一杯酒。古詩起於列國前,孔子刪爲三百篇。發乎情性止禮義,所以音律皆自然。後來風雅不復作,獨有離騷味堪嚼。已下雖頗淳,已食古人之糟粕。盛唐取諸杜少陵西晉取諸陶淵明少陵忠義所感激,淵明渾然而天成。五代之詩無足齒,人之詩理而已。抑揚辭氣欠從容,遂失溫柔敦厚旨。人之詩學晚,巧者自巧狂者狂。太音元氣日凋喪,詩道至此幾云亡。』又近體論詩云:『雕肝斲肺漫勞神,語不求奇意自新。爾雅本無難識字,離騷還有獨醒人。』蓋自道其所得也。

附錄

周青士云:『威寧詩不雕不琢,而符采奕然。五言如「一杯今夕酒,十載異鄉人」,「客裡有歸夢,眼前無故人」,「石橋平似掌,茅屋小於船」,「豆蔓穿籬過,苔錢上樹生」,「飛來沙上鷺,銜出水中魚」,「夜吟山月小,春夢海天遙;」七言如「四面好山朝日觀,一溪流水落天門」,「雲間雞犬迎遊客,雨後兒童埽落花」,「一路草香都是藥,滿林樹老盡生苔」,「閒身未老休扶杖,短髮無多不受簪」,「風向眼中吹出淚,霜於髯上凍成冰」,「愁人正似井中坐,好客忽從天上來」,「金縷且聽新樂府,鐵衣休話舊軍功」,「亭前春雨一林竹,溪上秋風兩岸蘆」,「路隔三千餘里遠,月經二十四迴圓」,「百年人得幾時健,一歲月無今夜明」,「自笑年來長送客,不知身是未歸人」,「鵲遺巢去鳩先入,蛛曳絲來蜨倒懸」,「山下夕陽芳草路,橋邊流水落花村」,「當時只學魯男子,今日不如阿大夫」,「莫笑買牛新學稼,也曾騎馬舊巡邊」,不求工而未嘗不工也。』

沈珒

沈珒,字公貴平湖人。景泰辛未進士,山東道御史。有橋門漫稿柏臺新稿

公貴少與兄公禮齊名。公禮,中正統壬戌進士,仕至廣州守。兄弟居父母喪,廬墓下,六年不肉食,先後哀毀卒,詔旌其宅,曰:『孝行之門。』公禮詩,有石窗漫稿,予少日曾見之,記有『䆉稏香生秋雨後,桔橰聲斷夕陽前』,『雨餘竹外僧歸寺,日出松顛鶴下巢』,『山花帶雨落成片,野鳥見人飛作群』之句。今其集不復再睹矣!錄公貴詩,附識於此。

李應禎

李應禎,名,以字行,更字貞伯長洲人。景泰癸酉舉人,授中書舍人。仕至南京太僕寺少卿。有李氏遺集

少卿入太學,中官牛玉請爲塾師,固拒之。在中書日,應制寫佛經進,曰:『臣聞爲天下國家有九經,不聞有佛經也。』不受命。可謂婞直矣!歸田後,與吳原博史明古張子靜輩,賦詩聯句,其寄友詩云:『別墅圍棋常載酒,晴湖泛月不張帆。』風流可想也。

徐溥

徐溥,字時用宜興人。景泰甲戌,賜進士第二,累官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卒,贈太師,諡文靖。有謙齋文錄

文靖詩不求工,然如『鳥跡平沙晚,花香小徑春』,『但使客長醉,何妨酒屢賒』,綽有風致。

張寧

張寧,字靖之海鹽人。景泰甲戌進士,官禮科給事中,兩使朝鮮,轉都給事中,出知汀州府。有方洲集

黃門賦才捷敏,不費沈思。兩使朝鮮,水館星郵,留題殆遍。陪臣朴元亨以刑曹判司爲館伴,詩篇酬和,殊不相下。及偕登太平館樓,黃門成七言長律六十韻,元亨誦至『溪流殘白春前雪,柳折新黃夜半風』之句,乃閣筆曰:『不能屬和矣。』使旋。爲大臣所忌,出守汀州。與岳文肅同日拜命致仕。歸而築方洲草堂於海澨,疊石爲山,上有峰曰蒼玉,曰拄頰,曰小飛來;巖曰宿雨,曰滴露;洞曰歸雲;坡曰蘭雪;岫曰茶煙;嶠曰詠月;礐曰卓筆;泉曰洗研;池曰映山,皆劖於石,而通目之曰:一笑山。家居三十年,歌詩畫筆,與雲東逸史齊稱。暮年無子,有二婢子,曰:寒晚翠,翦髮自誓,不下樓者四十年。有司以聞,詔旌爲雙節。釋明秀詩云:『交翦雲鬟報主恩,鏡臺花落洗頭盆。同心誓死方洲上,霜月寥寥夜照門。』一時和者甚眾。黃門嘗過杭州,潑墨寫目送飛鴻手揮五絃圖,縱橫潦草,侍婢笑之。題詩云:『閒尋敗筆作圖畫,小鬟立侍笑欲倒。山頭頹似土灰堆,樹根亂若蓬蒿草。』所云小鬟,殆即寒香晚翠乎?

附錄

蔣仲舒云:『靜之既離瑣闥,旋就乞身,追念舊恩,愴然興涕。歌詩本於才敏,終鮮沈思,大概一時之雄,終難百世之業。』

顧元言云:『方洲縱調騁情,頗稱作者。句如「林葉經霜盡,河水近午開,」殷璠所稱「意新理愜,」斯得之矣。』

邱濬

邱濬,字仲深瓊山人。景泰甲戌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編修,歷侍講學士,陞禮部侍郎,進尚書,加太子太保,入直文淵閣,尋加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卒,贈太傅,諡文莊。有瓊臺會稿

文莊於詩不事鍛鍊,而矩度自合。其與友人論詩絕句云:『吐語操持不用奇,風行水上繭抽絲。眼前景物口頭語,便是詩家絕妙辭。』其言未嘗不是,第恐學者因之流於率易,墮入定山一派,不可也。

附錄

李賓之云:『公之學,於詩固有所不屑專,而實專門者所不逮。』

程克勤云:『公詩如仙翁劍客,隨口所出皆,足驚人。雖雅俗正變,體裁不一,而格律精嚴,不失矩度。』

伍方

伍方,字公矩嘉興人。景泰甲戌進士,知武岡州,謫戍柳州。有柳菴集

公矩張靖之邱仲深,同年成進士,三人莫逆,時有倡酬。靖之詩云:『邱仲深伍公矩,元是長安看花侶。』又云:『江東雲,北樹,仲深不來公矩去,望斷斜陽舊遊處。』仲深亦有送公矩之柳州詩云:『平生故人伍公矩,少年學文今學武。興來拔劍爲我舞,顧儂豈是等伍。』末云:『山高兮水長,南歸若見張給事,引杯燒燭歌我送行章。』可謂篤同譜之義矣。柳菴集,予少日於金明僧舍見之,凡四冊,曾覽一過,今購之不復可得。僅從檇李英華集錄其一絕,雖不見好,存其人可也。

杜庠

杜庠,字公序長洲人。景泰甲戌進士,除知攸縣。罷歸。有楚遊稿江浙歌風集

公序張節之遊,同學者藐之。節之贈詩云:『炳蔚虎豹文,卓犖珊瑚枝。』學子因改視焉。嘗過赤壁題詩,張汝弼奇之,一時呼爲杜赤壁。仕既不達,污漫湖海間,自稱西湖醉老。莓牆椒壁,過輒留題,然不經意,其可存者,寡也。

黃瑜

黃瑜,字廷美香山人。景泰丙子舉人。長樂知縣。有雙槐詩集

井㠗宋端宗御舟至此。廷美詩云:『白雁過,江南破,更無一尺土可坐。自隨波流,塵沙暗天天亦愁。黃蘆苦竹風颼颼,鷓鴣雨中啼不休。上有深井山,下有仙女㠗。黑雲卷波白浩浩,漁舟不到御舟到。鰐魚鬐揚蛟尾掉,蒼天蒼天誰與告。』是詩依南海歐奏孚所藏錄本,與廣東通志所載不同。

聶大年

聶大年,字壽卿臨川人。用薦爲仁和訓導,陞教諭。景泰初,徵入翰林。卒。有冷齋集

聶大年掌教武林,揭對聯示諸生云:『文章高似翰林院,法度嚴於按察司』,以是見忤達官,九年不調。泰和王行儉掌銓衡,以詩寄戴文進索畫,自敘十年始成。大年題其後云:『公愛文進之畫,十年而不忘也。使公以十年不忘之心,待天下之賢,天下豈復有遺才哉!』語稍聞於,而不介意也。天順初,被徵入史局,病中以詩別行儉曰:『鏡中白髮難饒我,湖上青山欲待誰。千里故人分橐少,百年公論蓋棺遟。』行儉得詩,泣下曰:『大年欲吾銘其墓耳。』明日而大年卒。行儉爲作墓志曰:『吾以大年之才,必能自振,故久不擬薦。而乃止一校官邪?』大年諸體平熟,惟絕句小詩,差有韻致。比於劉泰士亨陸昂元偁馬洪浩瀾王澄天碧諸子,似勝之。

劉溥

劉溥,字原博長洲人。宣德初,授惠民局副使,後調太醫院吏目。有草窗集

劉原博湯公讓,盛有詩名。原博於除夕爲劉主事廷美終南進士行廷美懸之堂上,次日賀正客至,爭裂門籍紙傳寫。廷美笑曰:『此乃耗紙鬼也。』嘗語客云:『不讀二萬卷詩,看詩不得。』而公讓守宮詩出,一時驚歎,以爲有神。今觀之,殊堪作惡,時無英雄,遂有十才子之目。然就諸子而論,原博特多忠悱之言,於彼法中差勝。劉宗器贈詩云:『心事一於詩,激發何慨慷。靜中聊自怡,鬱抑賴舒暢。短章既從容,長篇亦跌宕。府藏出珍奇,鈞天奏空曠。正如巨陂中,魚龍交蕩漾。有時爲我歌,三歎而一唱。』未免矜譽過其實矣。

湯允勣

湯允勣,字公讓東甌襄武王曾孫。授錦衣百戶,轉千戶,景泰中,命通問上皇,歸進指揮僉事。成化初,以參將守延綏,戰沒。有東谷集

徐元玉言於裕陵曰:『湯允勣酒風漢耳。』鄒克明嘲以詩云:『湯家公子善誇詡,好似蚍蜉撼大樹。文章光焰萬丈長,卻說杜陵無好句。』當時公論,蓋未盡輸心也。程克勤爲作傳,稱其詩『豪邁奇崛,名家退避』,豈其然乎?然使不辱命,死於疆場,則誠豪傑之士矣。

蘇平

蘇平,字秉衡海寧人。舉賢良方正,不就。有雪溪漁唱

鄭谷鷓鴣崔玨鴛鴦謝逸蝴蜨袁凱白燕,皆以一詩,目之終身。至蘇秉衡繡鞋得名,風斯下矣。即其『南陌踏青春有跡,西廂立月夜無聲』二語,乃本於瞿宗吉少時香奩之作。所云:『燕尾點波微有暈,鳳頭踏月悄無聲』也,以吞剝而得虛譽,忸怩已甚。而秉衡妄爲大言,謂:『一代,今體詩僅王禹玉元夕一律,仿彿人。高青邱詩二千首,近體止吳女誦經一首可取爾。』當日鄒御史克明三誇詩,以秉衡爲首,其次湯公讓,其次劉原博克明名在十子之列,在同調亦不免嘲笑之,他可知已。

蘇正

蘇正,字秉貞弟。有雲壑集

蘇直

蘇直,字秉忠弟。有蘭畹集

秉衡兄弟,三荊同株,無分高下。

沈愚

沈愚,字通理崑山人。自號崆峒生。有篔籟吳歈二集。

景泰十子』,才多下中,通理特爲翹楚,同輩極其引重。劉原博題其集云:『清如玉樹含秋霜,麗如五色雲錦張,琅然天外度靈響,一曲一奏春風香。』蘇秉衡贈詩云:『玉山才子東英,豐姿皎皎冰壺清,胸中磊塊含元精。騷壇少年推獨步,天仙鬼仙何足數。』又云:『多君秖今英妙年,已有新詩滿人口。俊逸還凌前,清新肯落後。』王善甫贈詩云:『玉樹沈郎更瀟灑,芙蓉秋水涵冰姿。摩挲石壁寫新句,毫端墨汁光淋漓。』虔州黃進士詩云:『多情才子惜春華,樂府新聲對客誇。朱雀橋邊舊遊處,東風開遍小桃花。』誦之,可想見其人矣。余初見吳歈集,錄其三詩,近東田學士,示以先世手抄篔籟集,私印尚存,增益八首,詩諸體皆清穩,而絕句尤矯矯軼群,在之間。題畫二首云:『汀蒲短短柳毿毿,三月桃花水滿潭。擕酒抱琴同一醉,人生只合住江南。』『山邊臺榭水邊樓,秋月春花足勝遊。平底畫船如屋裡,人生只合住蘇州。』通理兄弟四人,誠學,以學官弟子入場屋,望見諸生蓬頭赤腳,歎曰:『待士如此,士可知矣!』遂走出,不復與試,以文筆自娛,嘗作劉過傳,西見而擊節曰:『如此人,當以翰苑處之。』或勸其入都往謁,不屑也。文敏,中正統壬戌進士,仕至福建按察副使,卒于官。仲季皆能詩,所著集不傳,學士誠學之雲孫也,與予同年入翰林,述其家世本末如是。

鄒亮

鄒亮,字克明長洲人。用薦授吏部司務,遷南京監察御史。有鳴珂潄芳二集。

克明受知於周文襄況守伯律,薦授官。嘗撰詩宗韻海,未就而卒。自稱梅崖,亦曰藻菴居士,病中自撰志銘,謂:修短有數。遺墓在長洲縣金鵝鄉,志中不及諸子姓名,非其所矜式也。

王淮

王淮,字柏原慈溪人。有大塊稿

柏原淹博,號行秘書,詩殊淺率。

王貞慶

王貞慶,字維善,一字善甫定遠人。駙馬都尉永春侯之子。有茗艼集

善甫懷慶公主所出,生於侯門,而能脫去紈綺之習。築別業於聚寶山中,闢一軒,繞以桂樹,因自號金粟主人。能書善飲酒,名其詩曰茗艼集羊城陳廷器序之。

彭韶

彭韶,字鳳儀莆田人。天順丁丑進士,除刑部主事。歷官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召入爲大理寺卿。累轉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諡惠安。有從吾滯稿

公以左僉都御史,巡視浙江,兼理鹽法,憐亭戶之苦,繪八圖上進,各系以詩,雖未盡工,然有元次山舂陵示官吏二詩風骨。若臨江詞一篇,慷慨激烈,信足以起頑懦。其云:『後來姦佞儒,巧言自粉飾。叩頭乞餘生,毋乃非直筆。』蓋指修實錄者而言。攷高皇帝實錄,一修於建文元年五月,至三年十二月書成,再修於靖難後,至樂元年六月書成,迨九年復修,至十六年五月書成。文皇帝實錄,修自洪熙元年五月,至宣德五年正月書成。四次纂修,總裁楊東里一人均與焉。即如書傳會選許觀景清實預纂修之列,今刊本猶書其名,而實錄去之。則建文諸臣在洪武中嘉言懿行,概從刪削,而顛倒其是非,可知已。彭公所指斥,殆爲東里言之乎?

煎鹽之法,惟海濱居民晰之,書生多未詳也。惠安經進鹽圖諸詩,已具其概,然不若施宿會稽志所載,靡有剩義。今節錄於後云:會稽亭戶煎鹽法,以海潮沃沙暴日中,日將夕,刮鹻聚而苫之,明日又沃而暴之,如是五六日,乃淋鹻取滷。然後試以蓮子,每用竹筒一枚長二寸,取老硬石蓮五枚,納滷筒中,一二蓮浮,或俱不浮,則滷薄不堪用,謂之『退滷』。蓮子取其浮而直,若三蓮浮則滷將成,四五蓮浮則滷成可用,謂之『足蓮滷』,或謂之『頭滷』。然石蓮試以滷,取最後升者爲『足蓮』,『足蓮』乃可驗滷,有無『足蓮』者,必借人已驗蓮滷,較蓮之輕重爲之,然後爲審。編竹爲槃,槃中爲百耳,以篾懸之,塗以石灰,纔足受滷,燃烈焰中,滷不漏而槃不焦灼,一槃可煎二十過,淋下滷水,或以他水雜之,但識其舊痕,以飯甑蓋之,於中㧒去面水,至舊處元滷盡在,所去者皆它水,或以甑箅隔之亦可,以他物則不可分矣。孔融論云:『敝箅不能救鹽池之滷。』意蓋指此。練化術云,飲食過鹹,以飯箅竹數條炙之,著其中,則汁便澹。蓋未易以理推也。覽此,讀惠安諸詩,可以豁然無滯義矣。

王佐

王佐,字彥舉,家本河東末侍父宦南雄,遂占籍南海洪武初徵至京師,授給事中。有聽雨軒瀛洲二集。

彥舉孫仲衍結社南園,開抗風軒以延嶺表名士。及爲給事,孝陵宋學士黃馬,帝爲作歌,命詞臣和:彥舉有『臣騎黃馬當赤心』之句,賜鈔一錠。然其詩遠不及仲衍,而當時之論云:『構辭敏捷,不如;句意沈著,不如。』不可謂定評也。

鄭紀

鄭紀,字廷綱仙遊人。天順庚辰進士,累官南京戶部尚書。有東園集

尚書無詩名,然如『古塹斜連江樹沒,飢烏低傍野人飛』,『橋頭雨歇溪初溜,天際雲收山漸多』,亦自琅然可誦。

陸釴

陸釴,字鼎儀崑山人。天順甲申,賜進士第二,授翰林編修,遷修撰,陞太常少卿,翰林侍讀,時與張泰陸容,稱『崑山三鳳。』有春雨堂稿

鼎儀西涯同登第,西涯時年十七,鼎儀瓊林醉歸詩所云『行過玉河三百騎,少年爭說李東陽』是也。西涯好推挽人才,求詩者至填塞戶限,乃賦詩以止作詩。鼎儀聞之失笑,戲作八止詩貽之,西涯申雞酒之約,未踐也。會謝鳴治陳師召西涯題詠,西涯遂渝止詩之約,偕兩公,載酒鼎儀邸舍,李明仲羅亨父亦至,即席分韻,詩成,書之卷軸。鼎儀又嘗與陸文量朱懋暹宅,有教坊弟子王秀侑觴,夜深風冽,琵琶絃屢斷,主人以洞簫繼之。舍絃按拍,清歌數曲,歌詞有『學士波』字,蓋方言也。鼎儀爲賦詩紀其事,有『醒後空慚學士波』之句。當日諸公,逢太平盛際,翰苑風流,經過輒成勝引。予嘗過北平孫侍郎蟄室,獲睹西涯陵祀歸和鳴治騎字韻詩,和者數十人,裝成行看子,足稱玉堂嘉話也。鼎儀邸在新堤,今已不知其處。

字數:10781,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