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靜志居詩話
    1. 卷十一
      1. 王廷陳
      2. 江暉
      3. 馬汝驥
      4. 王謳
      5. 汪應軫
      6. 陳良謨
      7. 許相卿
      8. 楊士雲
      9. 陸釴
      10. 張孚敬
      11. 張治
      12. 黃佐
        1. 附錄
      13. 廖道南
      14. 童承敘
      15. 倫以諒
      16. 周祚
        1. 附錄
      17. 馬敭
      18. 邵經邦
      19. 吳檄
      20. 浦瑾
      21. 張含
        1. 附錄
      22. 鄧黻
      23. 汪本
      24. 張綖
      25. 方邦望
      26. 陶成
      27. 文徵明
      28. 蔡羽
      29. 湯珍
      30. 張靈
      31. 陳鐸
        1. 附錄
      32. 徐霖
      33. 金鑾
      34. 邢參
      35. 王寵
      36. 沈翰卿
      37. 張詩
      38. 鄭作
        1. 附錄
      39. 程誥
      40. 高濲
      41. 傅汝舟
        1. 附錄
      42. 石麟
      43. 戚韶
      44. 鈕仲玉
      45. 趙金
      46. 徐繗
        1. 附錄
      47. 姜玄
      48. 馬駢
      49. 嚴時泰
      50. 姚淶
      51. 徐階
      52. 潘恩
      53. 鄭曉
      54. 張時徹
      55. 吳鵬
      56. 屠大山
        1. 附錄
      57. 李舜臣
      58. 陸銓
      59. 顧夢圭
      60. 高叔嗣
      61. 韋商臣
      62. 朱淛
      63. 狄沖

靜志居詩話


卷十一


王廷陳

王廷陳,字稚欽黃岡人。正德丁丑進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給事中。諫南巡,杖謫裕州知州,尋下獄。免歸。有夢澤集

稚欽逸藻波騰,雕文霞蔚,音高秋竹,色艷春蘭,樂府古詩,既多精詣,五言近體,亦是長城。固已邈後凌前,足稱才子。楚眺云:『眺迥臨高閣,三湘萬里餘。草邊雲夢獵,花下武陵漁。白日山川氣,清秋水竹居。仙蹤同霸業,消歇總愁予。』生日有感簡同館云:『五十年來是,行藏往日非。因之念親舊,存者亦幾希。弧矢心猶壯,文章力已微。操觚從二子,衰薄謝餘暉。』

江暉

江暉,字景孚仁和人。正德丁丑進士,改庶吉士。諫南巡,杖闕下。出爲廣德州知州,召授編修,進修撰,升河南按察僉事。有亶爰子集

景孚穿文鑿句,辭必自鑄。其文有令綝閟始理訓闡詰範𧦫巳邛臬揆原命稽彝九篇,誦之若神經怪牒,蓋倣魁紀公而作。王稚欽贈以詩云,『江生突兀揚文風,千奇萬怪難與窮。博物豈惟精爾雅,識字何止過楊雄。古心已出邱索上,邃旨或與神明通。求深索隱不肯置,一言忌使流俗同。令弟大篆逼鐘鼎,絕藝恥作斯邕等。生也爲文遣弟書,一出皆稱二難並。縱有史不可讀,滿堂觀者徒張目。少年往往致譏評,生也不言但捫腹。』讀未終篇,覺殷仲堪之眸子,裴叔則之頰毛,傳寫畢露矣。景孚詩,稍文從字順。然豈可與稚欽並稱邪?

馬汝驥

馬汝驥,字仲房綏德州人。正德丁丑進士,改庶吉士。諫南巡,罰跪闕下五日,受杖,出知澤州,召還爲編修,歷修撰,國子司業,南京右通政,南京國子祭酒,升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卒,贈尚書,諡文簡。有西玄集

仲房派沿北地。由其體鈍,存滓窳而舍神明。雖與稚欽齊稱,去而千里。

王謳

王謳,字舜夫白水人。正德丁丑進士,除工部主事,遷刑部員外,出爲按察僉事。有彭衙集

舜夫詩多至千六百篇,譬田甫田,種豆成萁,若苗有莠,當屬關中下農。夜行一篇,其污萊之嘉穀乎?其辭曰:『夜行如在旦,殘月清林光。雲氣集深澗,露華生早涼。白沙鬱浩浩,翠壁凝蒼蒼。寂歷松柏徑,經過花草香。雞聲互村落,曙色動柴桑。即事況多感,離心含永傷。』

汪應軫

汪應軫,字子宿紹興山陰人。正德丁丑進士,改庶吉士。諫南巡,廷杖,出知泗州嘉靖初,召復館職,授給事中,出爲江西按察僉事。有青湖文集

青湖泗州康陵南巡,中使傳旨,俾進美人善歌吹者。奏言:『泗州僻左,婦女不諳歌吹。惟民間醜婦能蠶,儻納之宮中,受蠶事,庶於治化有裨。』遂寖。事雖遷而實可傳也。及卒,鄉人私諡曰:清憲先生,蓋司諫爲直臣,牧民爲廉吏,講學爲醇儒,皆第一流也。其論學詩云:『語道豈指,扶世當從。黯然思聖功,二家皆真儒。』審擇於鹿之間,非偏黨陽明可知。

陳良謨

陳良謨,字中夫安吉州人。正德丁丑進士,除工部主事,歷官貴州參政。有天目山房稿

中夫生十月而孤,母都夫人躬教之學。既第,奉母入京邸,水涸,臥小舟中,夜呻吟。母責之曰:『貧生出入徒步。若初入官,便思安逸。縱此一念,吾立見汝敗矣。』中夫泣伏罪,歷任以清介聞。歸田後,入『峴山社』,年已九十,賦詩云:『夙駕侵寒露,歸帆拂暮星。』興復不淺。

許相卿

許相卿,字伯台海寧人。正德丁丑進士,官兵科給事中,補禮科,致仕。有雲村集

雲村澹於宦情,居紫雲山四十年,風花雪瀑,遊屐遍於巖椒,而不一入城市。其卒也,聞人嘉言輓以詩云:『平生城市無雙屐,何物榮衰到兩眉。』蓋實錄也。詩取適意,集出其手刪,自序謂:『棄其脫遺不可讀者,存其餘可讀者。』自題絕句云:『雲村病老語多哤,造次詩成雜腔。還溯開元論風格,拾遺壇上樹旌幢。』由今誦之,諸體亦自清潤,不全雜以腔也。若『老如舊歷渾無用,病戀殘燈亦暫明』,此則腔之佳者。霽色一律云:『霽色林廬晚,愁吟野水灣。斷雲虹外雨,殘日鳥邊山。海宇堪流涕,朝班秖強顏。獨嗟身世拙,早見鬢毛斑。』

楊士雲

楊士雲,字從龍雲南太和人。正德丁丑進士,改庶吉士,授工科給事中,歷戶科左給事中。有宏山集

給事未老抽簪,自號九龍真逸。坐臥小樓,訂尚書蔡傳之得失,撰黑水集證,自春秋以來迄於季,歷代人物,各詠以詩。又取天文、歷象、律呂,及皇極經世書,地志,皆分題成詠,可謂好學也已。其詩原出白沙定山,近取裁於楊用修。同時吳懋,以給事王廷表胡庭祿張含李元陽唐錡,爲『門六學士』。六人,皆產也。

陸釴

陸釴,字鼎儀崑山人。天順甲申,賜進士第二,授翰林編修,遷修撰,陞太常少卿,翰林侍讀,時與張泰陸容,稱『崑山三鳳。』有春雨堂稿

鼎儀西涯同登第,西涯時年十七,鼎儀瓊林醉歸詩所云『行過玉河三百騎,少年爭說李東陽』是也。西涯好推挽人才,求詩者至填塞戶限,乃賦詩以止作詩。鼎儀聞之失笑,戲作八止詩貽之,西涯申雞酒之約,未踐也。會謝鳴治陳師召西涯題詠,西涯遂渝止詩之約,偕兩公,載酒鼎儀邸舍,李明仲羅亨父亦至,即席分韻,詩成,書之卷軸。鼎儀又嘗與陸文量朱懋暹宅,有教坊弟子王秀侑觴,夜深風冽,琵琶絃屢斷,主人以洞簫繼之。舍絃按拍,清歌數曲,歌詞有『學士波』字,蓋方言也。鼎儀爲賦詩紀其事,有『醒後空慚學士波』之句。當日諸公,逢太平盛際,翰苑風流,經過輒成勝引。予嘗過北平孫侍郎蟄室,獲睹西涯陵祀歸和鳴治騎字韻詩,和者數十人,裝成行看子,足稱玉堂嘉話也。鼎儀邸在新堤,今已不知其處。

張孚敬

張孚敬,初名,字秉用永嘉人。正德辛巳進士,上疏言大禮,除南京刑部主事,再上疏,超擢翰林學士,升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歷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卒,贈太師。諡文忠。有寶綸樓和御製詩蘿峰集

蘿峰不由史館起家,特授學士。又以議禮,爲持名教者所輕。以是嫉詞林特甚,尤惡詩人文人,八才子無得免者。比諸,更覺深刻。

張治

張治,字文邦茶陵人。正德辛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以左贊善使交南,進學士,升吏部左侍郎,掌翰林院事,拜南京吏部尚書,入爲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卒,贈少保,諡文隱,改諡文毅萬歷初,復改諡文肅。有龍湖詩集

洞庭,山名也,楚有洞庭,湖名也。郭景純賦云:『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潛達旁通,幽岫窈窕。』蓋謂君山有石穴通包山,故包山亦以洞庭名。酈善長水經,二湖俱以洞庭爲目。誤也。張文肅夜過洞庭詩云:『曉發閶門,夕渡廣陵沚。日暮江帆遲,洞庭三百里。微風澹無波,明月照天水。隱隱見君山,鐘聲翠微裡。』是地也,而混於矣。善長北人,未析南條諸水。文肅茶陵,與洞庭湖密邇,豈得以君山邪?

黃佐

黃佐,字才伯香山人。正德辛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出爲江西按察僉事,調廣西,召入爲左司諫,歷侍讀,諭德,國子祭酒,少詹事,兼翰林學士。卒,贈禮部右侍郎,諡文裕。有泰泉集

文裕撰體頗正,而取材太陳,故格雖聳高,而氣少奔逸。然嶺表自『南園五先生』後,風雅中墜,文裕力爲起衰,如黎維敬梁公實輩,皆其弟子。嘉靖中,「南園後五年生』,二子與焉。蓋嶺南詩派,文裕實爲領袖,不可泯也。春夜大醉言志云:『拔劍起舞臨高臺,北斗插地銀河迴。長空贈我以明月,天下知心惟酒杯。門前馬躍簫鼓動,柵上雞啼天地開。倦遊卻憶少年事,醉擁如花歌落梅。』

附錄

蒙叟云:『公自注云:「欲盡理還之喻。」』

王元美云:『此公作美官講學,恐人得而持之,故也。』宮怨云:『上陽宮殿倚雲霞,天外時聞度翠華。魚鑰重重鎖窗戶,夜來春雨到黎花。』采蓮曲云:『隔花相見兩徘徊,蕩槳低頭笑不來。雙棲白鷺忽驚起,遙見浮萍一道開。』

廖道南

廖道南,字鳴吾蒲圻人。正德辛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侍講學士,謫爲徽州通判,尋復職。有元素子集

鳴吾詩,望之若精選體。然其質鈍,轄句束字,易於滯澀。

童承敘

童承敘,字士疇,一字漢臣沔陽人。正德辛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進侍講,歷中允司經局洗馬,國子司業,左春坊,左庶子。有內方集

庶子張文邦廖鳴吾號『中三才』。永陵以從龍侍臣遇之。詩篇比差優,論者擬之夏雲秋水,不可方物。失其倫矣。

倫以諒

倫以諒,字彥周南海人。正德辛巳進士,改庶吉士,歷官南京通政司,右參議。有石溪集

嶺表科名之盛,莫若南海倫氏。自諭德文敘會試、殿試俱第一,其子祭酒以訓會試第一,殿試第二,通參以諒鄉試第一,與郎中以詵皆二甲進士出身。然諸公文詠,皆各有集,傳者特少,其後人亦無繼起者。昔王筠論家門,謂:『崔氏雕龍,不過父子兩三世。非有七葉之中,人人有集,如吾門者。』以是知古人所重者著述,科名不足較也。白山以訓自號。穗石以詵自號。

周祚

周祚,字天保紹興山陰人。正德辛巳進士,除來安知縣,擢給事中。有定齋集

給事同懷兄弟四人,皆取甲第。而能不戀熱官,遠師北地,遊心風雅。即其不以門望驕人,可以停澆激薄矣。集四卷,元孫工部郎襄緒刊行之。

附錄

愚山云:『空同崛起,東南士大夫,多心非其學。天保越中走使,千里致書稱弟子。南方之士,北學於空同天保黃省曾也。』

馬敭

馬敭,字抑之上蔡人。正德辛巳進士,除兵部職方主事,改監察御史。有蓍臺集

蓍臺有意法古,特章句未遒。

邵經邦

邵經邦,字仲德仁和人。正德辛巳進士,除工部主事,改刑部署員外郎。建言,廷杖,發鎮海衛充軍。有宏藝錄

永嘉以議禮驟貴,繼爲陸子餘所劾,業勒歸矣。尋即召還。會陽月日蝕,先生上言:『議禮貴當,用人貴公。陛下私議禮之臣,是不以所議者,爲公禮也。夫禮惟當,乃可萬世不易。使所議非公,則禮可守也,亦可變也,可成也,亦可毀也。陛下果以禮爲至當,欲子孫世守,莫若厚其賚矛,全其終始,以答議禮之功。然後轉選碩德,置諸左右。使萬年之後,廟號世宗。不亦美乎?』永陵震怒,既予杖,復下獄,發邊衛充軍。之列辟,永陵猜忌之尤。李襄愍漢武帝唐憲宗發策,猶難免於瘐死。矧以人主生前,臣下輒敢預爲擬諡乎?沈孝廉景倩疑『世宗』二字,默契宸衷,遂從末減。亦未必然。予謂先生幸言之於嘉靖初年爾。使在西內營齋之日,則斷不能保首領矣。先生詩少敦琢,第七子盛行之日,不沿其流派,正見骨鯁處。

吳檄

吳檄,字用宣桐城人。正德辛巳進士,除襄陽推官,入官戶部主事,歷武選郎中,出爲湖廣參議,轉山東雲南副使,終陝西參政。有皖山集

王道思官司封郎,爲當國者所不悅,謫判毗陵嘉靖乙未三月之望,朝士出餞於海澱者八人,唐順之應德陳束約之張元孝少室李遂邦良李開先伯華熊過叔仁呂高山甫,其一則用宣也。海澱阜成門外,其地爲張昌國園林,昌國罹禍之後,亭臺悉圯,諸公置酒,爲之不樂。惟用宣詩先成,所云『絃管不隨流水奏,綺羅應化暮雲飛』者,是也。夏桂洲聞之,遂劾元孝二司官『無事漫遊』,竟下獄。七人者相次罷謫,惟用宣幸免爾。何元朗顧東橋嚴分宜飲,升堂,竟上座,酒行,嫌冷不堪,既易酒至,又嫌太熱,指顧揮霍,不知有主人。而分宜執禮愈恭。因謂使桂洲當此,則東橋不免有雙江之禍矣。蓋皆媢嫉,而當時之論,若似乎之傾陷,有甚於者。觀伯華海澱詩序,則桂洲西市之禍,朝士未始不有快意者矣。

浦瑾

浦瑾,字文玉無錫人。正德辛巳進士,麗水知縣。有桂巖集

文玉晚而通籍,牽絲作宰,之官三日而病,三月而殂。故邵國賢深惜之。詩如『池萍漲雨青浮岸,鄰樹分陰綠過牆』,『林迥微風生木末,江空落日上簾鉤』,『日斜天外初微雨,雲薄樓西忽斷虹』,頗與國賢同調。

張含

張含,字愈光永昌衛人。正德丁卯,中雲南鄉試。有禺山詩選

禺山雖北學於獻吉,然詩不盡出其流派,而一以用修爲歸。觀其襞積字句,乏自運之神,方之用修,遠不逮也。寄升菴云:『公子思歸幾歲華,王孫芳草徧天涯。樓頭艷曲包明月,海口新鉛蔡少霞光祿塞遙空遞雁,上林枝好只棲鴉。夢中記得相尋處,東寺鐘殘北寺斜。』

附錄

顧元言云:『愈光如蘭津夭矯,騰逸浮空。若「鴻雁不傳天外字,芙蓉空照水中花」,「銅柱蒹葭鴻雁響,城煙雨鷓鴣啼」,此例數篇,非雕飾曼語。』

葉元禮云:『禺山詩如峽中女子,野花山葉,翠㔩銀釵。非不飾姿弄鬢,拭粉遊紅。奈時作語。』

鄧黻

鄧黻、字文度。其先松江華亭人,徙常熟。中正德丁卯舉人。

文度鹿鳴後,喪母,遂不上公車。以通經博古爲務。嘗與客論文,其大略云:『文章粹於經,聖賢以其精藴而形諸辭。辭可以已,聖賢必無事於作,作焉者,不得已也。三代而下,放臣棄婦之辭,讀之尤足以興感者,性情也。今之爲文者,無古人之性情。與其所遇之時事,辭與意背,以諛爲容,以聚爲約,浮濫而無法則,可以無作。或言:西京之文近乎古,不知壞古人之文者,楊子諸人有責焉。』書出,陸子餘、歸熙甫皆是之。當嘉靖中,伯安道思應德既往,于鱗元美明卿伯玉本寧之派盛行,詩古文交失其真。文度之論,其力挽元氣者與?詩亦崛奇,不沿七子之習。

汪本

汪本,字以正人。正德丁卯舉人。有西巖集

十岳山人王寅新都秀運集,以詩壓卷,稱其『愁邊草木歇,夢裡關山多』之句。蓋是時新都風氣,咸以篁墩爲宗,獨以古爲師,故亟取之。旅邸述懷云:『歲月秋將晚,風塵鬢欲華。孤雲天外影,寒菊夢中花。濁酒賒難得,滄洲興未涯。何當返初服,歸駕鹿門車。』

張綖

張綖,字世文高郵人。中正德癸酉鄉試,除武昌通判,遷知光州。有南湖集

南湖學詞曲於王西樓,以此擅場。詩其餘事,如設菖蒲之菹,縱有嗜者,要非逸味。

方邦望

方邦望,字表民閩縣人。正德己卯舉人,惠州推官。有平洲集

表民郭澄卿皆喜爲詩。林文恪謂:『而短於才,而學不足以充之。』鄉曲之言,不阿所好,可使掌邦國之志矣。

陶成

陶成,字懋學寶應人。正德間舉人。

雲湖寫人物山水最工,予嘗從喬侍讀子靜處見之,歎爲絕品。凌谿,其女婿也,計偕入都,雲湖語之曰:『聞張家灣某氏,丁香花盛開,子盍隨我觀乎?』凌谿云:『去禮部試僅三日,公無往。』雲湖不許,明旦凌谿他避,雲湖乘箯輿徑去,醉主人家五日。榜發,凌谿中式。比雲湖還,鄉人醵錢賀凌谿雲湖於席上畫丁香一本,尤妙絕。洵曠達之士也。寄朱存仁一律云:『別來心事不堪聞,細雨孤燈獨念君。短髮漸看添亂雪,此身寧得化歸雲。東風楊柳題歌扇,夜雨琵琶醉舞裙。幾度江干空買櫂,未知何日到濆。』存仁,即凌谿之友。

文徵明

文徵明,初名,以字行,更字徵仲長洲人。以歲貢入京,用薦授翰林待詔。卒,私諡貞憲先生。有甫田集

先生人品第一,書、畫、詩次之。胥臺袁氏十懷詩,其一云:『內翰小子師,卓行古人傑。辭金抗幼齡,解組修晚節。丹青紛雲煙,篇翰爛虹蜺。瑚璉世所珍,昭代表三絕。』可謂片言中倫矣。先生嘗語何孔目元朗云:『我少年學詩,從陸放翁入,故格調卑弱。不若諸君,皆音也。』然則文之佳惡,先生得失自知。豈與左虛子輩,妄自誇詡者比哉!今甫田集詩十五卷,集外流傳者尚多。蓋先生作書最勤,兼畫必留題,予嘗見所寫朱竹,即以朱書題詩其上。惜無好事者,廣搜爲續集也。曩從父維木公治別業於碧漪坊北,池荷岸柳,有軒三楹,懸先生手書於壁,即池上一詩,云:『楊柳陰陰十畝塘,昔人曾此詠滄浪。春風依舊吹芳杜,陳跡無多半夕陽。積雨經時荒渚斷,跳魚一聚晚波涼。渺然詩思江湖近,便欲相攜上野航。』少時諷誦,至今猶未遺忘,因附錄之,視集中所載,尤出塵𡏖之表。拾遺珠於滄海,天下之寶,當與天下共之矣。

蔡羽

蔡羽,字九逵吳縣人。以太學生赴選,授南京翰林孔目。有林屋南館二集。

筆』,百世之師也。人其可自絕乎?孔目於詩文,高自標許,以少陵不足言,所著者建安西京不足言,所撰者先、兩。今其集具在,篇無妍辭,句無警策。此猶淮南帝前,自稱寡人,夜郎天末,不知大,妄人也已。其自序云:『古之言者必有得,有所得而不言,與無所得而言,均非也。』其言誠是矣。第不知何者爲孔目所得?雖有詩賦八百餘首,文二百首,恆河之沙,鉤金安在?愚山縱曲爲解嘲,其誰信諸?

湯珍

湯珍,字子重長洲人。以歲貢生除崇德縣丞,遷唐府奉祀,不赴,致仕歸。有小隱堂詩草

子重十試不利,晚就一官。其之崇德時,文徵仲作澹著色山水圖送之,景甚蕭遠。知其人定拔俗。讀浪淘沙詞,直詣劉賓客神境,非五岳九逵所能及也。其詞云:『淮河一道達清河,如此風波可奈何?東岸沙崩西岸長,南船來較北船多。』『灧澦瞿塘險未平,衝沙惡浪總堪驚。相逢盡說公無渡,道何曾斷客行。』

張靈

張靈,字孟晉吳縣人。

孟晉狂生,遊枝指生之門。其畫山水,足亞伯虎對酒一詩云:『隱隱江城玉漏催,勸君須盡掌中杯。高樓明月清歌夜,知是人生第幾回?』可稱絕唱。臨終詩云:『垂死尚思玄墓麓,滿山寒雪一林松。』如聆雍門之琴,頑艷亦爲淚下。

陳鐸

陳鐸,字大聲,下邳人。睢寧伯文之曾孫,世襲指揮,家南京。有秋碧軒、香月亭詩集。

附錄

愚山云:『大聲以樂府名於世,所爲散套,穩協流麗,被之絲竹,審宮節羽,不差毫末。居第之南,有秋碧軒七一居,精潔絕塵,與勝流談讌。山水仿沈啟南,自爲詩題其上,人知大聲善樂府,不知其能畫,又不知其工於詩也。』

徐霖

徐霖,字子仁吳人,徙南京。補諸生,坐事削籍。武宗南狩,召見,欲官之,固辭,賜飛魚服,扈從還京,後歸里。有麗藻堂稿

髯仙多能藝事,書畫之外,工填南北曲。文徵仲贈詩云:『樂府新傳桃葉句,彩毫徧寫薛濤箋。』所築快園康陵南巡,兩幸其居。有晚靜閣宸幸堂浴龍池。及扈蹕入都,每夜宿御榻前,與帝同臥起。永陵之初,威武近幸,多逮治坐罪。惟子仁脫然,亦滑稽之雄也。

金鑾

金鑾,字在衡隴西人,僑居南京。有徙倚軒稿

白門詩家,有金琮元玉金丹赤侯金大車子有金大輿子坤金鋹竹溪,均著詩集。諸之中,吾必以在衡爲巨擘焉。其五七言近體,風情朗潤,譬諸斛角靈犀,近之,遊塵盡辟矣。至若『明月照人千里共,涼風吹面五更多』,尤爲警策。

邢參

邢參,字麗文人。有處士集

麗文狷者,平生不事干謁,苦志讀書。除夜有海估以百金乞墓文,峻拒之,抱膝擁衣,饑以待旦,其介如是。明初高侍郎季迪,有『北郭十友』。麗文亦有『東莊十友』,吳爟次明文徵明徵仲吳奕嗣業蔡羽九逵錢同愛孔周陳淳道復湯珍子重王守履約王寵履仁張靈孟晉。故其詩云:『昔貴重北郭,吾輩重東莊。胥會誠難得,同盟詎敢忘。』麗文遺集罕傳,予從金處士借得手鈔本,錄竹枝一首云:『家住東白石磯,門前春水浣羅衣。朝來繫著木蘭櫂,閒看鴛鴦作隊一對飛。錢氏列朝詩神鬼門,載桃花仕女詩八絕,竹枝三首在焉。其二,則『山桃花開紅更紅』,『西湖荷葉綠盈盈』,皆麗文集中詩。所云:『紹興上舍葛棠夜飲,圖中美人,歌詩百絕侑觴。』乃好事者爲之,不足信也。

王寵

王寵,字履仁,更字履吉吳縣人。以諸生貢入太學。有雅宜集

履吉亦中材爾。諸公惜其早亡,譽之未免過實。聽琵琵云:『紫塞傳龍撥,崑邱學鳳鳴。春風吹白雪,總是斷腸聲。司馬千行淚,明妃萬里情。當杯愁未已,天末海雲生。』

沈翰卿

沈翰卿,字子羽江陰人。儒學生。有石灣集

子羽詩尚穩帖,如懷施武陵作,語雖未工,取其立格疎硬。詩云:『天子觀射臨澤宮,三矢中鵠欽英風。鹿鳴嘉賓慨未逢。高篇重許合大雅,置之建安七子中。』

張詩

張詩,字子言。本姓宛平人。有崑崙山人集

岳氏今雨瑤華崑崙山人詩壓卷。然詩實不工,方棠陵誚之曰:『君詩雖佳,第乏情實,如無山稱山,無水賦水,非歡而暢,不戚而哀是已。』是亦切中其病。

鄭作

鄭作,字宜述歙縣人,自號方山子。往來間,李夢陽流寓中,招致門下。有方山子詩選

宜述,際空同詩名未大盛時,北面稱弟子,以是空同深愛之。何大復所云『老鄭空同客』也。其詩經空同選擇,序而傳之,且爲作方山精舍記。又贈詩云:『近時好事最者誰?徽州鄭生差愛我。』今觀其詩,頗俊利,遠勝五岳山人聞雁云:『秋日江南去,春風塞北歸。祇愁羅網密,敢戀稻粱肥。獨往寒天遠,高飛舊侶稀。遊人夜不寐,感爾淚霑衣。』客中聞四弟消息云:『昨遇梁園使,孤城舍弟居。干戈長在目,烽火不通書。汝計猶長鋏,吾心已敝廬。兩鄉千里隔,相望各霑裾。』除夕云:『除夕愁難破,還家夢轉頻。十年江海客,孤館別離人。殘漏聽還盡,寒燈坐愈親。梅花滿南國,誰寄一枝春。』

附錄

王仲房云:『宜述家本商賈,讀書苦吟。爲人負氣任俠,故其詩雄渾跌宕,有風骨。』

程誥

程誥,字自邑人。有霞城集

自邑好爲汗漫之遊,山川郡邑,凡所經歷,必紀以詩。氣格專學空同,第才情稍鈍,色澤未鮮,五言庶稱具體。

高濲

高瀔,字宗呂侯官人。有霞居子集

少谷鰲峰北,從之遊者九人,鄉䣊目爲『十才子』。少谷詩所云『一時賢士俱傾蓋,滿地萍蹤笑舉杯』是也。九人者,高二十二宗呂居首,傅二木虛次之,餘有林九王七施二,其名不得而詳矣。宗呂家最貧,少谷稱其事母至孝,事兄至悌。又稱其甘貧守節,安安然人無知者。蓋門弟子之冠,少谷盛誇其文,於則美其行云。

傅汝舟

傅汝舟,字木虛,一名,號丁戊山人,一曰磊老侯官人。有前邱生行己外篇

前邱生詩,刻意學少谷子,故多崛奇語。句如『樹懸猿直,雲帶雁斜』,『宿雲長抱殿,遊鶴不歸松』,『野客逢迎少,山僧出入尊』,『白爲溟海浪,青盡島夷山』,『地溼菰蒲氣,風生鸛鶴毛』,皆鎚鍊而出,不肯猶人。汝楫有句云:『種桃求核,食棗想花。』頗饒韻致。汝楫,字木剡,亦有詩名,時號二。或是鰲峰九人之一乎?

附錄

徐興公云:『汝舟詩,雖師鄭吏部,而天然之趣尤勝。如「雖貧一榻能高臥,縱老名山恣遠尋」,「異書自得作者意,長劍不借時人看」,此等句,吏部當爲卻步矣。』

石麟

石麟,字永也桐城人。

永也白果歌,載龍眠風雅,未免冗長,予爲芟汰存之。其詞云:『先人卜築闢榛蕪,手種白果樹兩株。愛他離離秖結實,曾無花謝花開日。兩株樹各七分枝,樹下人家亦七支。聞昔蓂莢葉象十二月,南海一風草一節。由來草木知先幾,人中之幾知者稀。』其曾祖,字內含正統間居郭北古塘,享年一百有三,生七子,二十三孫。有同庚友許澹初魏谿叟,年九十時,棄家學道,不知所之。內含百歲之日,賦詩憶之云:『庚申共守人何在,甲午同生獨詠詩。』樹即內含所植也。

戚韶

戚韶,字龍囦松江華亭人。有集。

龍淵遠宗,近學,嘗遍和谷音古詩,七律頗饒跌宕之趣。孫少保毅齋王鶴坡張一桂集,題曰:『三詩翁』,鏤板傳之。三君,皆珠涇鎮人也。

鈕仲玉

鈕仲玉,字貞父吳江人。有五浮山人集

鳧溪漫稿豐存禮序之,而世罕傳。近其裔孫刊五浮山人集,跡其當時恆與孫太初黃勉之酬和,詩亦頗類太初,非勉之可及。返照一律云:『返照吞江色,歸雲護石田。半含吳地曲,不盡山偏。萬木迴元氣,群鴉接暝煙。飄然陸魯望,隨意泛湖船。』

趙金

趙金,字淮獻烏程人。布衣。正德中,詔徵不起。有浮休集

徵士南潯,著書闤闠間,入其門者,有如深壑。恆坐小艇,出入五湖,陶然自酌。南坦箬溪二尚書,結『峴山會』,造廬請偕往,不應也。年六十,營繭室,歛平生齒牙爪髮之已脫者,洗滌而囊盛之,以爲殉葬之具。賦全歸詩三章:其一云:『憶昔髫年時,嘗記齒初齔。歷歷真牙生,蔬食藉以進。邇來筋骨衰,齒牙搖且振。朝夕學種之,種之惟自慎。餘齡已七十,疎豁落殆盡。萬物有消長,死生當委順。』其二云:『十指之爪,乃筋之餘。搔彼白首,藉爾爬梳。一彈指頃,歲月其駛。時或蛻之,式用藏只。嗟嗟此爪,我心不違。他日觀化,亦從而歸。』其三云:『朝梳暮梳,白髮滿首。一朝禿盡,真成老醜。藏諸囊中,括之無咎。天地一毫,惟我所有。人言白髮,公道不負。我將全歸,其顏何厚?』又自爲生祭文輓詩,自是不復出,年八十九而卒。其詩不蹈時習,取境故超。

徐繗

徐繗,字紹卿吳縣人。有在笥集

紹卿學詩於蔡孔目,而標格矜爽。所謂弟子不必不如師。

附錄

劉子威云:『有兩徐生昌穀氣俊而疎,紹卿思新而緩。譬諸樂,或舒以促,或繁以殺,各以一成。』

姜玄

姜玄,字玄仲吳江布衣。有集。

布衣沈思,韻語具襄陽孟六之體,所欠筋骨。暮秋集白陽山人五湖田舍云:『倚檻開湖色,鉤簾見浦沙。晚田惟種秫,春浦亦宜瓜。落帽松風近,浮觴竹日斜。坐來忘出處,幽意愛家。』

馬駢

馬駢,字共甫江都諸生。

共甫爲知泉州府事,之子。與兄次甫用甫,並有詩名。紫泉集二十卷,今失傳。共甫撰有春秋探微十四卷,吾鄉曹侍郎有其書,而揚州新舊志,均未之載也。詩頗去陳言。

嚴時泰

嚴時泰餘姚人。官福建鹽運司同知。有牢盆集

山陰陳起侯浙士登科考,於弘治辛酉,載:『湖廣中式一人,嚴時泰,注云,辛未三甲。』按,辛未登第者,乃江夏人,晚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升工部右侍郎,致仕。楊用修贈詩,所云『昂昂夫子,矯矯人中龍。長才抱經濟,大雅含舂容。叩之清廟絚朱瑟,縣之東序鏗金鏞』者,是其人也。若餘姚嚴時泰,秖官福建鹽運同知,故其詩名牢盆集。集中有云:『憶我東南來,於時歲方晏。』又云:『暮叩西禪寺。』又云:『頗爲微官縛。』皆在中所賦,然則用修贈詩,別是一人。黃梨洲徵君輯姚江逸詩,誤運同即侍郎。未免爲起侯所惑矣。

姚淶

姚淶,字維東慈谿人。嘉靖癸未,賜進士第一。歷官翰林院侍講、學士。有明山存稿

文徵仲待詔翰林,相傳爲學士楊方城所窘,昌言於眾曰:『吾衙門非畫院,乃容畫匠處此?』何元朗叢說述之,而曰:『二人只會中狀元,更無餘物。衡山長在天地間,今世豈更有道著姚淶楊維聰者邪?』聞者以爲快心之論。然學士嘗與孫太初薛君采高子業相唱和,且聞山東李中麓富於藏書,特遣其子就學。即徵仲去官日,躬送至張家灣賦十詩送別,比之巍巍。至其贈行序,略云:『自敝,設科第以籠天下士,爵祿予奪,足以低昂其人。於是天下風靡,士無可稱之節者,幾八百餘年。然猶幸而有獨行之士,時出其間,以抗於世,而天下之人亦罔不高之。求之元魯山,於孫明復,二子豈有高第顯位爲可誇哉?徒以其矯世不湼之操,好古自信之志,足以風勵天下。而一時名流,皆樂爲之稱譽焉耳。今之世,如二子者,誠難其人。吾於衡山先生,竊以二子比之。而衡山之所造,則又有出于二子之所未純者。先生明經術以爲根本,采詩賦以爲英華,秉道誼以爲壇宇,立風節以爲藩垣。蓋嘗聞之,卻吏民之賻,以崇孝也。麾寧藩之聘,以保忠也。絕猗頓之遊,以勵廉也。謝之饋,以敦介也。不懾於台鼎之議,以遂其剛毅也。不慁於輶褻之招,以植其堅貞也。此數者,足以當君子之論,而先生未始以爲異也。聲震江表,流聞于天子之庭,先生亦烏得而逃哉!曩者先生之貢于春官也,朝廷錄其賢,拔而官之翰苑,儒者共指以爲榮,而先生不色喜。官僅三載,年僅五十餘,先生遽以南歸爲念。吾每謬言留之,而先生持益堅,三疏乞歸,竟得請以去。先生其有悟於達人之指邪?嗟夫!先生嘗試於鄉矣。有司以失先生爲恥,而先生之名益高。嘗官于朝矣。銓曹以不能留先生爲恨,而先生之節益重。榮出於科目之外,貴加乎爵祿之上。罻羅之所不能取,縶維之所不能縻,樊籠之所不能收,彈射之所不能驚。翩然高翔,如鳳凰之過疏圃,飲湍瀨,回蒙汜,下視泰山之鴟,啄腐鼠以相嚇者,何不侔之甚也。傳所謂:「難進而易退,易祿而難畜」者,其先生之徒與?自大道既漓,好惡立於一鄉,而不可達于天下之廣。毀譽狥於一時,而不可合於萬世之公。故吾之論先生,直以魯山明復爲喻,而使世之觀先生者,不當以三吳之士求之也。』繹其詞,傾倒爲何如者。而謂學士有是言邪?金華吳少君詩:『說謊定推何太史。』然則元朗乃好爲誑語者,奈愚山氏何氏之說,遂不錄學士詩,未免偏於聽矣。

徐階

徐階,字子升松江華亭人。嘉靖癸未賜進士第三,授翰林編修,抗疏論孔子廟制,斥爲延平府推官,稍遷浙江江西提學副使,入爲司經局洗馬,歷升禮部尚書,入直無逸殿,尋入東閣辦事,累官少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卒,贈太師,諡文貞。有少湖集

先祖妣徐安人,爲文貞公曾孫。余少日登世經堂,睹永陵手敕,羅列梁棟間。蓋得君久而不衰,罕有過焉者。當日,袁懋中於西內撰青詞,湛元明鈐山作詩序,貽笑士林。而公不露所長。讀少湖文集,有醇無疵,非諸公所易幾矣。

潘恩

潘恩,字子仁上海人。嘉靖癸未進士,累官南京工部尚書,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卒,贈太子少保,諡恭定。有笠江集

先大母徐安人,爲恭定公女孫所出。予七齡時,塾師課以屬封,不協。安人述舊事,謂:『公六歲能調四聲。』因以公所訂詩韻輯略授予,自是知別四聲矣。公詩,凡風雅什樂府五言雜體,靡不擬。又與高子業田叔禾相酬和,知其用力深,而取友之善也。

鄭曉

鄭曉,字窒甫海鹽人。嘉靖癸未進士,累官南京吏部尚書,尋以右都御史,協理戎政,改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諡端簡。有集。

端簡公家法甚嚴,遺訓子孫,倡優不許入門,違者以不孝論,屏諸宗譜之外。築別業於城東北隅,穿池中央,四面種蔬藥。賓客至者,燕於池上百可亭。亭陰有牡丹數本,嘗與夫人玩花,豚一蹄,魚一尾,雞子四枚,酒三行而已。嗣先妣孺人,爲公來孫。予嘗讀書其地,芋魁芥孫,豆棚瓜堰,恍若深村,今已屬之他姓矣。公銳意經史學,韻語不多作。然曾刊鳴唐萬選絕句以行,非不留心風雅也。

張時徹

張時徹,字唯靜鄞縣人。嘉靖癸未進士,授兵部主事,改禮部,出爲江西提學副使,歷福建參政,雲南按察使,山東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以僉都御史,撫四川,再撫江西,遷南京刑部侍郎,改兵部,進尚書。有芝園集

芝園樂府,不規摸古人,較之濟南覺勝。五律頗近初唐,七律潦倒麄疎,無譏焉已。長安道云:『月曉開長樂,風清遶建章。龍媒馳道出,鳳吹彩旌揚。繡陌生朱霧,銅溝映綠楊。渭橋春水漲,日日浴鴛鴦。』齋居云:『紫閣風雲迥,彤庭日月臨。明禋昭代典,肅戒小臣心。雨露春偏渥,星河夜不沈。長安千萬里,應獻太平吟。』

吳鵬

吳鵬,字萬里秀水人。嘉靖癸未進士,累官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有飛鴻亭集

尚書居里門,不自韜晦,以是鄉人皆惡之。會有詔,許佃浮屠廢寺爲民居,公子輸直于官,請佃楞嚴寺隙地,且酬僧徒以白金四百兩,因葺野樂園。蓋與勢估者,稍有別矣。園有堂曰先瀛,前爲圃曰閒閒,曰猗猗,曰忘機,曰都春,門曰吾如所。堂後有樓,曰雲日樓,前亭二:曰潄芳,曰臨賦,小沼環之。左右齋各一,曰悟真,曰守虛,園成,尚書自爲作記,告誡其子。謂:『宮室勿崇,土田勿闢,輿馬勿飾,服御勿奢,饔餼勿珍,執業勿懈,交遊勿濫,鄉鄰勿競,施予勿吝,辭受勿苛。』觀其出言也善,方諸怙寵滅義以惡終者,亦有間也。尚書詩文頗條暢,特少警策。當在拯民之饑,截漕粻數萬發之,而後請命。又敗永城師詔五河,膽略亦有過人者。比於陸完,差可恕爾。

屠大山

屠大山,字國望鄞縣人。嘉靖癸未進士,累官兵部左侍郎,巡撫應天,與戰失利,被逮繫獄。既而釋歸。有集。

附錄

屠長卿云:『公歸田後,與里中故人縱飲,酒酣援筆作歌,了不求工,而往往神來。非詞人嘔心所得。』

李舜臣

李舜臣,字懋欽,一字夢虞樂安人。嘉靖癸未會試第一,由戶部主事,改吏部,歷考功員外郎,出爲江西提學僉事,改南國子司業,轉尚寶卿,久之召爲太僕卿。有愚谷集

李獻吉九子詩李伯華仿之,亦作九子詩,以懋欽爲首。次以劉子素,又次羅達夫,餘則呂山甫熊叔仁唐應德趙景仁王道思潘子抑也。子抑太原人,王恭襄女婿。中嘉靖壬辰進士,以翰林編修,建言罷官。伯華詩所云『貴人懷私憤,假公得一逞』也。又詩云:『君氣最豪,權貴等鴻毛。身廢談邊務,家貧賣寶刀。』又云:『有書過千卷,有田不一頃。』亦一負奇之士,所著春谷集,不傳。李伯華明雋,僅錄其一詩而已。近見人編仕國人文竟不及其姓氏,惜夫!

陸銓

陸銓,字選之鄞縣人。嘉靖癸未進士,除刑部主事,諫大禮,廷杖。遷兵部員外,轉禮部郎中,爲張孚敬所忌。出爲福建按察副使,歷廣西按察使,廣東布政使。有石谿集

石谿論詩,專以性情爲主。嘗曰:『人不能爲人不能爲,時爲之也。其偶似者,之似之似爾。』故諸體不沿時習。五言如『鳥白雲中樹,山青雨後峰』,『亂帆爭入浦,羸馬怯過橋』,『竹成遊轎,蠶吐釣絲』;七言如『山田雨足秋仍熟,石室風高夏亦寒』,『絕壁有松人不到,深林無主鳥相忘』,『沙頭水急潮初落,山腹煙多雨未收』,『野樹巢空驚鶴去,淺沙船動覺潮來』,『輕便度嶺雙肩轎,小巧穿橋獨櫓舟』,『一別動經千里闊,百年消得幾回忙』,皆非陳言也。至若獄中次季舉之韻云:『聖怒不妨爲孝子,狂言豈敢託忠臣。』庶幾哉,忠厚之遺矣!

顧夢圭

顧夢圭,字武祥崑山人。嘉靖癸未進士,累官江西右布政使。有疣贅集

武祥清約自居,有同寒素。當參議粤藩,賦詩云:『夏月行部至雷州,思製一葛且復休。冬月行部至廉州,思製一裘且復休。故衣雖穿尚可補,秋毫擾民民亦苦。』胡威之清,何以過此。呂仲木擷梅花贈之曰:『武祥如此花矣。』聞者以爲美譚。

高叔嗣

高叔嗣,字子業祥符人。嘉靖癸未進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歷員外郎中,出爲山西參政,終湖廣按察使。有蘇門集

嘉靖初,後生英俊,稍稍厭棄子業以吏部郎謝病歸,時獻吉開封,辭必摸古。子業自序讀書園稿,謂:『本非所長,而強力慕之,度必取[⿰言冊]于眾。』其立意固殊。讀其詩,如食家梨止渴,雖爽而不伐性。如以水精鹽進酒,雖薄亦能醉人。李中麓六十子詩,于子業有云:『蘇門能入室,只升堂。』其傾倒也如此。

韋商臣

韋商臣,字希尹長興人。嘉靖癸未進士,除大理評事,疏救議禮諸臣,廷杖。謫靖江縣丞,累遷四川參議。有南苔集

南苔世爲廉吏,時以比胡威父子。歸田後,與蔣恭靖劉清惠孫僉事蔡同知唐主事陳參政良謨顧尚書應祥吳太僕朱太守懷幹張通政施知州李知縣吳副使參政一十五人,結『峴山逸老之社』。雖饎爨不給,而春秋必赴,能不改其樂云。父原載,中成化丁未進士,仕至黃州同知,有翠屏詩集不傳。南苔秋社和朱霅峰韻云:『近圃青千疊,遙山碧四圍。舟從天際至,觴向雨中飛。殘暑蒲葵扇,新涼薛荔衣。更憐天欲霽,返照弄餘暉。』霅峰者,名雲鳳烏程人,官刑部主事。蓋續入『逸老社』者。

朱淛

朱淛,字必東莆田人。嘉靖癸未進士,授湖廣道御史,建言,廷杖,放歸。有天馬山房遺稿

興國太后將至,禮部議由東安門入,覆議,由大明左門入。張璁曰:『雖天子,必有母也。焉可由旁門入乎?』于是從大明中門入。在永陵意中,惟知有興國太后而已。嘉靖三年,値慈壽皇太后誕辰,有旨命婦免朝賀。損巖上言:『興國太后朝賀既已舉行,慈壽誕辰,乃聞報罷,事體相類,禮數頓殊。臣切念武宗上賓,蒼生無主,當時爲孝廟後者,惟慈壽所欲立爾。手提神器,親授吾皇,孝宗在天之靈,所以望陞下之事母后者何如?天下臣民之心,所以望陛下之事母后者何如?今乃旬月之間,一舉一罷,彼此相較,形跡太分。何以慰孝宗在天之靈,副天下臣民之望。』疏入,永陵震怒,匪蔣文定力救,不能生矣。同時疏諍者,馬侍御明衡也。二公可謂格君心之非者。損巖詩無俗韻,誦之,想見其人。

狄沖

狄沖,字仲虛溧陽人。嘉靖癸未進士,歷官南京工部郎中。有春谿集

春谿歷仕不達,晚乃爲郎。故其詩云:『官銜四轉轉萬里,垂老始博尚書郎。』其詩清澈,類楊夢山。特全篇合作者少。

字數:11464,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