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一
靈蘭,藏書之室,謂神靈相接,其氣如蘭,秘典,帝以岐伯之言,藏靈蘭之室,爲秘密之典章。蓋心爲君主,主明則下安,不明則危,是君道之所繫者大。帝聞岐伯之言,而悟爲君之道,故尊奉其言,齋戒擇吉,以藏靈蘭之室,故曰靈蘭秘典。
黃帝問曰:願聞十二臟之相使,貴賤何如?
使,去聲,下同。人身十二經脈,內合有形,皆謂之臟。藏者,臟也。十二臟中相爲傳使,有貴有賤,不可不知,故以爲問。
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
十二臟相使,探其貴賤,故贊其所問之悉,而請直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至貴者,莫如君。君者,人之主也。若以十二臟論之,則心者,君主之官也。虛靈萬應,故神明出焉。首舉心爲君主,而鄭重言之,所以示貴也。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相,去聲。位高近君,猶之相傅之官,受朝百脈,故治節由之出焉。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氣勇善怒,猶之將軍之官,運籌揆度,故謀慮由之出焉。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斷,去聲。生陽上升,無所偏倚,猶中正之官,識量惟膽,故決斷由之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膻中,即心包絡。心包代君行令,猶之臣使之官,宣通絡脈,故喜樂由之出焉。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胃主納,脾主運,皆受水穀之精,猶之倉廩之官,主入主出,五味各走其道,故五味由之出焉。脾與胃,以膜相連,故合言之。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糟粕所出,猶之傳道之官,食化而變糞,故變化由之出焉。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盛,音成。受胃之濁,水穀未分,猶之受盛之官,腐化食物,先化後變,故化物由之出焉。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腎藏精,男女媾精,鼓氣鼓力,故腎者,猶之作強之官,造化生人,伎巧由之出焉。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故三焦者,猶之決瀆之官,閤中上而歸於下,水道由之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藏,如字,下同。位居胞中,故膀胱者,猶之州都之官,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故津液藏焉。得陽熱之氣,而津液始達於皮膚,故氣化則能出矣。此心爲君主而諸官各守其職者如此。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爲天下則大昌。
承上文而總結之。凡此十二官者,貴賤相使,不得相失也。主明,心主神明也。下安,諸官各安其職也。以此心主之神明,而養生,則壽也。歿世不殆,壽及子孫也。以爲天下則大昌,壽及萬民也。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爲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十二官以君爲主。不明則危,貴賤混淆也。閉塞不通,十二官不相使也。形乃大傷,經脈之有形傷敗也。以此養生則殃,言不但不能養生,而災殃且至也。以爲天下,其宗大危,言不但自身危困,而宗祧且大危也。君主之尊,神明之貴,乃如是也,故當戒之戒之。此申明十二臟之貴賤相使,而首重君主之神明者如此。
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閔閔之當,孰者爲良!
當,去聲。承上文大危之意,而言至道在微。上文大危,乃人心惟危之義。此至道在微,乃道心惟微之義。道惟微也,故變化無窮,既微且變,則人孰知其原!不知其原,故窘乎哉!消者瞿瞿,瞿瞿,驚顧貌;猶言探其消息,仍瞿瞿然驚顧,而孰知其至要之所在也。閔,憂也。閔閔,憂之深也。當,切當也。深憂道之切當,而仍不知孰者之爲良也。所以嘆道之至微而難明也。
恍惚之數,生於毫釐,毫釐之數,起於度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承上文至道難明之意,而言恍惚難明之數,生於毫釐之至微。然雖至微,亦有可明,故又言毫釐之數,起於度量,可以度而知其長短,可以量而知其多少也。既可度量,則千之萬之而微者可以益大。微者可大,則推之大之,而道之形體乃制。制,正也。所以承道之至微,而又嘆道之至大也。
黃帝曰:善哉,余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帝聞岐伯之言,知神明之重,君主之貴,至道之微,至道之大,君臣契合,一德一心,故贊之曰:善哉,余今聞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謂心主神明,猶之精光之道也;主明下安,猶之大聖之業也;以心主神明,主明下安之意,而論至道之微,至道之大,猶之以精光之道,大聖之業,而宣明大道也。故非齋戒擇吉日,不敢受也。史臣復記黃帝果擇吉日良兆,書岐伯所授之言,藏諸靈蘭之室,以傳後世,而保守弗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