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籍考卷七十九

史傳

〔甘氏(伯宗)名醫傳〕(宋史作歷代名醫錄)新唐志七卷 佚

〔李氏(濂)醫史〕明史十卷 存

凡例曰。歷代名醫。凡史傳所載者。謹備錄之於前五卷矣。其有散見各家文集者。亦錄之以備遺。則俱列於後五卷。一古之名醫。前史已有傳者。既錄之矣。乃若張仲景王叔和啟玄子。皆醫之宗也。良不可無傳。今皆補之。其絕無事實。如巫咸巫彭矯氏俞氏盧氏崔文子公孫光之類。則闕之。一凡各家文集中所載。序記雜文。凡為名醫而作者實繁。其篇悉弗錄。蓋不可勝錄也。一諸名醫學本素難。方術醇正者。則錄之。如晉書所載佛圖澄單道開之類。頗涉勾誕。悉黜不錄。恐滋後人之惑。一凡區區別有見聞。本傳之所未及者。或間有一得之愚。亦潛附傳後。以諗觀者。一近代名醫。如劉守真張子和李明之諸子。平生著述頗多。其治療奇驗。不可勝數。而金元史載之甚略。今姑依史錄之。不敢增也。

明史稿曰。李濂。字川父。祥符人。舉正德八年鄉試第一。明年成進士。授沔陽知州。稍遷寧波同知。擢山西僉事。嘉靖五年。以大計免歸。年才三十有八。濂少負俊才。時從俠少年。聯騎出城。搏獸射雉。酒酣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為人。一日作理情賦。友人左國璣持以示李夢陽。夢陽大嗟賞。訪之吹臺。濂自此聲馳河雒間。既罷歸。益肆力於學。遂以古文名於時。初受知夢陽。後不屑附和。里居四十餘年。著述甚富。

四庫全書提要曰。醫史十卷。明李濂撰。是編採錄古來名醫。自左傳醫和以下。迄元李杲。見於史傳者。五十五人。又採諸家文集所載。自宋張擴以下。迄於張養正。凡十人。其張機王叔和王冰王履戴原禮葛應雷六人。則濂為之補傳。每傳之後濂亦各附論斷。然如醫和診晉侯。而知趙孟之死。據和所稱主不能御。吾是以云。蓋以人事天道斷之。而濂以為太素脈之祖。扁鵲傳中。趙簡子齊桓公虢君。各不同時。自為史記好奇之誤。而濂不訂正。葛洪自屬道家。但偶集方書。不聞浩驗。乃一概收入。則陶弘景之撰名醫別錄。有功本草。何以見遺。褚澄遺書。偽託顯然。乃不能辨別。反證為真本。至於宋僧智緣。本傳但有善醫二字。別無治驗。特以太素脈知。與張擴具有醫案者迥別。載之醫家。尤為濫及。遠濟魯古。(按濟魯古原作直魯古。今改正。)亦更無一事可述。但以長亦能醫。專事針灸二語。遽為立傳。則當立傳者。又何限乎。濂他書頗可觀。而此書乃冗雜特甚。殊不可解。惟其論倉公神醫。乃生五女。而不生男。其師公乘陽慶亦年七十餘。無子。以證醫家無種子之術。其理為千古所未發。有足取焉。

〔程氏(伊)醫林史傳〕醫藏目錄四卷 未見

〔醫林外傳〕醫藏目錄六卷 未見

〔史傳拾遺〕醫藏目錄一卷 未見

〔王氏(宏翰)古今醫史〕未見

按上見於吳縣誌。

〔程氏(云鵬)醫人傳〕未見

程云鵬曰。醫人傳。軒岐而下。代不乏人。(採輯成編。)表其功能。闢其謬誤。學者獲所適從。生民安得無濟。

按〔殷氏(仲春)醫藏目錄〕一卷 存

殷仲春曰。平生嗜醫家書。恨不多見。僕在寧國。日暇無事。而江西朱純宇先生。處久識寧國諸醫家。並仕宦家。以饒道尊命。挾一刺借觀。然後知醫書之治瀚也。今列為十數函。標為函目。使仁人求其書。而廣濟於群生也。饒道尊為浙省提學。酷愛醫家之籍。所收甚富。寧國日出所藏考訂校正。雖不訖其卷帙。聊記名目焉。

又曰。按醫藏錄者。取諸如來法藏。權立其名。以濟度群生也。世人珍重嚴敬者。莫如內典。廣被獲濟者。亦莫過內典。昔庾信竊佛記。以藻麗其文。罪生孽現。予借如來藏名。以救困厄。即如汲黯矯詔發粟。以濟饑民。漢武英主而不罪。又如周室不朝。桓文不得不令諸侯也。況佛藏有藥師之經。勒禮懺誦。即得清涼解厄。醫藏為世實罪過或宥。

〔王氏(宏翰)古今醫籍志〕未見

按上見於吳縣誌。

字數:1239,最後更新時間: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