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龍文鞭影
    1. 三江

龍文鞭影


三江


古帝鳳閣,刺史雞窻。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時鳳凰巢於阿閣。先是帝問鳳象於天老,天老詳述其象,且曰:“鳳出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見則天下大安。”帝乃齋於殿中,鳳凰蔽日而至,集梧桐,食竹實,沒身不去。

晉宋宗,字處宗,沛人。官兗州刺史。得一長鳴雞,愛養窗前,後忽做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玄致。由是處宗玄業大進,時人稱爲“窗禽”。

亡秦胡亥,興漢劉邦。

秦胡亥,始皇幼子,始皇崩,趙高、李斯矯詔殺太子扶蘇,立胡亥爲二世,秦因以亡。初,始皇因盧生秦籙圖書,曰:“亡秦者,胡也。”乃遣蒙恬發兵三十萬,北築長城,自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威鎮匈奴。初不知胡乃胡亥也。

○袤,音茂。

漢高祖劉邦,沛人。起自亭長,初稱沛公。用三傑破秦滅楚,大興漢室,傳世十二,祚四百年。至光武而中興漢室,至先主而鼎立蜀中,後主禪降魏,漢始亡。

戴生獨步,許子無雙。

後漢戴良,字叔鸞。議論高奇,多駭流俗。同郡謝季孝問曰:“子自視天下孰可爲比?”答曰:“我若仲尼長東魯,大禹出西羌,獨步天下,無與爲偶也。”

○又王坦之字文度,與郗超並爲桓溫長史,時人語曰:“盛德彬彬郗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

漢許慎,字叔重。性純篤。少博學經籍,馬融嘗推敬之。時人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初,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傳爲《五經異議》,又作《說文》十四篇以獻,特舉孝廉。

○又南北朝伏挺,少敏悟,及長,博有才思。任昉曰:“此子日下無雙。”又漢黃香博通經典,能文章,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柳眠漢苑,楓落吳江。

漢苑中有柳,狀如人形,因號之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不差時刻,李義山《江之嫣賦》曰:“豈如河畔牛星,隔歲止聞一過;不比禁中人柳,終朝剩得三眠。”

○江之嫣,美人名。

《新唐書·文藝傳上·崔信明》:“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嘗矜其文,謂過李百藥,議者不許。揚州録事參軍鄭世翼者,亦驁倨,數恌輕忤物,遇信明江中,謂曰:‘聞公有“楓落吳江冷”,願見其餘。’信明欣然多出衆篇,世翼覽未終,曰:‘所見不逮所聞。’投諸水,引舟去。”後遂以“楓落吳江”借指詩文佳句。

魚山警植,鹿門隱龐。

魚山在泰安府東阿縣西,曹植嘗登此山臨東阿。忽聞巖岫裏有誦經聲,清通深亮,遠谷流響,肅然有靈,不覺斂矜祗敬,即效而則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擬所造。又植徙封東阿後,登魚山,喟然有終焉之志。今陳思王墓在山上。

○按山即《瓠子歌》之吾山也,山又有神女智瓊祠。

後漢龐德公,襄陽人。終年不入城府,荊州刺史劉表數延請,不能屈。後攜妻子登鹿門山採藥不返。

○按鹿門山在襄陽府城東三十里,襄陽侯習郁立神祠於山,刻二石鹿夾神道口,謂之鹿門山。

○孟浩然少亦隱此。

浩從牀匿,嵩避杖撞。

唐孟浩然字浩然,年四十,始遊京師,與王維友善。維私邀入內署,適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維以實對,帝曰:“朕聞其人而未見也。”詔浩然出,誦所爲詩,至“不才明主棄”,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採訪使韓朝宗約浩然偕至京,欲薦諸朝。會與故人劇飲歡甚,不赴。朝宗怒,辭之,浩然亦不悔也。

漢明帝性褊察,喜以耳目隱發爲明。公卿大臣,數被詆毀;近臣尚書以下,至遭提曳。嘗以事怒郎藥崧,以杖撞之。崧走入牀下。帝怒甚,急言曰:“郎出。”崧乃曰:“天子穆穆,諸侯皇皇,未聞人君,自起撞郎。”

○又田鳳爲尚書郎,入奏事。靈帝目送之,題柱曰:“堂堂乎張,京兆田郎。”

劉詩瓿覆,韓文鼎扛。

明劉基,字伯溫,青田人。元進士,爲江浙儒學副提舉,棄官隱青田山。太祖徵基入見,陳時務十八策。北伐中原,遂成帝業,封誠意伯。所作文章爲一代之宗,所著有《犁眉公集》、《覆瓿集》,卓然元音。諡文成。

○ 漢鉅鹿侯芭從揚雄受《太玄》《法言》,劉歆謂雄曰:“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其若《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

唐韓愈,字退之,河陽人。擢進士第,官至吏部侍郎。詩與李白、杜甫稱三傑,有詩云:“龍文百斛鼎,健筆乃獨扛。”公自言其詩也。

○班固《寶鼎》詩:“寶鼎見兮色紛縕,煥其炳兮被龍文。”又黃庭堅贈米元章詩:“虎兒筆力能扛鼎。”虎兒,元章子友仁小字。

願歸盤谷,楊憶石淙。

盤谷在河南濟源縣北,唐李願隱此。韓愈《送願歸盤谷序》云:“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或曰,謂其環兩山之間,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

○按西平王李晟子名願,曾仕至武寧節度使,與愈序中意不合,當另有一人。

鎮江府城南,有楊一清石淙精舍,在丁卯橋側。一清,字應寧,其先雲南安寧人。公少能文,以奇童薦爲翰林秀才,憲宗命內閣擇師教之。年十四,舉鄉試,登成化八年進士。父景葬丹徒,遂家焉。李夢陽記云:石淙有虎丘之丘,曹溪之溪,螳螂之川,自昆明池來者,奔流數千里,其地崩湍激石,泠然金石之音,故云石淙。

弩名克敵,城築受降。

宋韓世忠於金入寇時,造克敵弓以當敵騎衝突。其發可至百步,其勁可穿重甲。淳熙九年,淮東總領朱佺言:“鎮江一軍乃世忠部曲,諸軍計弩手八千八百四十二人,人合用兩弓,一弓一日上教,一弓備出戰,合用弓萬七千六百八十有四。往歲調發,不免損失,乞下鎮江都統司足其額。”

受降城在山西大同府西北。

○《李陵傳》:“詔抵受降城休士。”注:“受降城本公孫敖所築。休,息也。”《一統志》:中東西三城皆唐朔方總管張仁愿所築,仁願請乘虛取漠北地,於河北築三受降城。當虜南寇路,斥地三百餘里。至此,突厥不敢逾山牧馬。

○仁願,華州下邽人,封韓國公。

韋曲杜曲,夢窗草窗。

西安府南有韋曲,地近樊川,唐韋安石別業,擅林泉花竹之勝。貴家園亭,侯王別墅,多萃於此。

○《三秦記》:“韋曲在皇子陂之西。”又有杜曲,唐杜岐公佑致仕,與昆仲時賢遊縱其間。杜固謂之南杜,杜曲謂之北杜。韋、杜二氏俱顯仕,時人語云:“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南宋吳文英,字君特,四明人。從吳毅夫遊,工詞,有《夢窗甲、乙、丙稿》四卷。尹惟曉云:“求詞於吾宋,前有清真(周邦彥也),後有夢窗,此非予之言,四海之公言也。”

○又周密,字公謹,濟南人。僑居吳興,自號弁陽嘯翁,又號蕭齋。精於詞,有《草窗詞》二卷,一名《蘋洲漁笛譜》。

○宋儒周茂叔齋前草不除,曰:“與自家生意一般。”

靈徵芻狗,詩禍花尨。

明陳士元著《夢古逸旨》有云:“夢亦覺也者,如莊子夢爲蝴蝶,梁世子夢爲魚鳥是也。覺亦夢也者,如太史芻狗之夢,周宣芻狗之占是也。”注:《魏志》:周宣,字孔和。太史問宣夢見芻狗,宣曰:“得飲食。”他日又問夢見芻狗,曰:“墮車折腳。”他日又問夢見芻狗,曰:“有火災。”太史曰:“三問皆非夢,聊試君耳,何以皆驗?”

明高啓,字秀迪,自號青邱子,長洲人。洪武初召修《元史》,擢戶部侍郎。工詩。以題宮女圖觸高帝之怒,藉坐魏觀事伏法,年三十九。詩云:“女奴扶醉踏蒼苔,明月西園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靜有誰來。”又御史張尚禮作宮怨詩,帝以其能摹寫宮閫心事,下蠶室死。

○魏觀築臺,啓上作梁文。

嘉貞絲幔,魯直彩缸。

唐郭元振美丰姿,宰相張嘉貞欲納爲婿,曰:“吾有五女,命各持一絲於幕後,子牽之,得者爲婦。”元振牽一紅絲,得第三女,賢而色美。元振後拜相。

○武后索元振所爲文章,上《寶劍篇》。

○又李林甫有六女,於堂壁開一橫窗,蒙以絳紗,凡子弟進謁者,令女於窗下自選,號選婿窗。

宋黃魯直之子求婚於蘇邁之女,納吉時以紅彩纏其缸。

燈。通“釭”。

○婚姻有六禮,一曰納采,二曰問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徵,五曰請期,六曰親迎。

○蘇邁,東坡長子。

字數:2383,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