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經·卷第一 文上


量才第四


夫人才能參差,大小不同,猶升不可以盛斛,滿則弃矣。非其人而使之,安得不殆乎?【傅子曰:「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機;三曰政才,以經治體;四曰學才,以綜典文;五曰武才,以禦軍旅;六曰農才,以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興國利;九曰辯才,以長諷議。」此量才者也。】

故伊尹曰:「智通於大道,應變而不窮,辯於萬物之情,其言足以調陰陽、正四時、節風雨。如是者,舉以爲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於道。【漢文帝問陳平曰:「君所主何事?」對曰:「陛下不知臣駑下,使臣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燮理陰陽,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內親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職。」上曰:「善!」漢魏相《書》曰:「臣聞《易》曰:『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人服。』天地變化,必由陰陽。陰陽之分,以日月爲紀。各有常職,不得相干。明主謹於尊天,慎於養人。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時,敬授人事。君動靜以道,奉順陰陽,則日月光明,風雨時節,寒暑調和。三者得敘,則災害不生,人不夭疾,衣食有餘矣。」此燮理陰陽之大體也,事具《洪範》篇。】不失四時,通於地利,能通不通,能利不利,如是者,舉以爲九卿,故九卿之事常在於德。通於人事,行猶舉繩,通於關梁,實於府庫,如是者,舉以爲大夫,故大夫之事常在於仁。【蜀丞相諸葛亮主簿楊顒曰:「坐而論道,謂之三公;作而行之,謂之卿大夫。」】忠正強諫而無有姦詐,去私立公而言有法度,如是者,舉以爲列士,故列士之事常在於義也。故道德仁義定而天下正。【《人物志》曰:「清節之德,師氏之任也;法家之材,司寇之任也;術家之材,三孤之任也;臧否之材,師氏之佐也;伎倆之材,司空之任也;儒學之材,保氏之任也;文章之材,國史之任也;驍雄之材,將帥之任也。」】

太公曰:「多言多語,惡口惡舌,終日言惡,寢卧不絶,爲眾所憎,爲人所疾。此可使要遮閭巷,察姦伺禍。權數好事,夜卧早起,雖劇不悔,此妻子之將也。先語察事,勸而與食,實長希言,財物平均,此十人之將也。忉忉截截,垂意肅肅,不用諫言,數行刑戮,刑必見血,不避親戚,此百人之將也。訟辯好勝,嫉賊侵凌,斥人以刑,欲整一眾,此千人之將也。外貌怍怍,言語時出,知人饑飽,習人劇易,此萬人之將也。戰戰慄慄,日慎一日,近賢進謀,使人知節,言語不慢,忠心誠畢,此十萬人之將也。【《經》曰:「夫將雖以詳重爲貴,而不可有不決之疑;雖以博訪爲能,而不欲有多端之惑。」此論將之妙也。】溫良實長,用心無兩;見賢進之,行法不枉,此百萬人之將也。勳勳紛紛,鄰國皆聞,出入豪居,百姓所親,誠信緩大,明於領世,能效成事,又能救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海之內,皆如妻子,此英雄之率,乃天下之主也。」【《人物志》曰:「聦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此其大體之別名也。夫聦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膽則說不行;膽力,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則事不立。若聦能謀始,而明不見機,可以坐論而不可以處事;若聦能謀始,明能見機,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慮變;若力能過人,而勇不能行,可以爲力人,未可以爲先登;力能過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料事,可以爲先登,未足以爲將帥。必聦能謀始,明能見機,行能決之,然後乃可以爲英,張良是也;氣力過人,勇能行之,智足料事,然後乃可以爲雄,韓信是也。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則能長世,高祖、項羽是也。」】

《經》曰:「智如源泉,行可以爲表儀者,人師也;智可以砥礪,行可以爲輔警者,人友也;據法守職而不敢爲非者,人吏也;當前快意,一呼再諾者,人隸也。故上主以師爲佐,中主以友爲佐,下主以吏爲佐,危亡之主以隸爲佐。」

欲觀其亡,必由其下。故同明者相見,同聽者相聞,同志者相從,非賢者莫能用賢。故輔佐左右所欲任使者,存亡之機,得失之要。

孫武曰:「主孰有道?【昔漢王見圍滎陽,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平曰:「項王爲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賞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嫚人少禮,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誠宜各去兩短,集其兩長,天下指麾不足定也。」魏太祖謂郭嘉曰:「袁本初地廣兵強,吾欲討之,力不能敵,何如?」嘉對曰:「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惟智勝,項羽雖強,終爲所擒。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雖兵強無能爲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紹雖兵强,紹以逆動,公以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故不攝;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紹外寬內忌,用人而旋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耳;公外簡易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能所宜,不問遠近,此度勝,四也。紹多計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作,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之,不爲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恡,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爲用,此德勝,六也。紹見人饑寒,恤念之情,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相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可也,此仁勝,七也。紹以大臣爭權,讒言或用;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紹好爲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曹公曰:「吾知之,紹爲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粮食雖豐,適所以爲吾奉也。」楊阜曰:「袁公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不斷則無威,少決則後事。今雖強,終爲所擒。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必能濟大事也。」】將孰有能?【袁紹率大眾攻許,孔融謂荀彧曰:「袁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爲其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任其事;顏良、文醜,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剋乎?」彧曰:「紹兵雖多,而法令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後事。許攸貪而犯法,必不能縱,不縱必爲變。顏良、文醜,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擒也。」後許攸貪不奉法,審配收其妻子,攸怒,奔曹公。又顏良臨陣授首,田豐以諫死,皆如彧所料也。】吾以此知勝負。」此之謂矣



校勘記

 校:「夭」 底本作{丿/犮}

 校:「人物志曰」 底本無此四字。

 校:「遮」 底本作{辶@鹿}

 校:「人物志曰」 底本無此四字。

 校:依文例,「力」下當有「者」字。

 校:「始」 底本原缺。

 校:「行」 底本原缺。

 校:「循」 底本作「修」。

 校:「而」下原𧗠「以」字。

 校:「行」 當爲「膽」。

 校:「紹雖兵强,紹以逆動,公以奉順以率天下」 《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作「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

 校:「作」 《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作「讓」。

 校:「可」 《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作「濟」。

 校:「或用」 《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作「惑亂」。

 校:「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 原作「決無疑法一而真精」。

 校:「吾以此知勝負此之謂矣」 原作「吾以此知勝之谓矣」。

字數:2051,最後更新時間: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