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德經論兵要義述
    1. 進道德經論兵要義述狀

道德經論兵要義述


進道德經論兵要義述狀


朝議郎使持節漢州諸軍事守漢州刺史充威勝軍使賜緋魚袋王真上

右臣伏以君之至明,貴能下聽;臣之至誠,貴有上聞。微臣性識庸愚、智慮寡薄,久從戎府,不到朝廷。特蒙陛下曲貸殊私,擢居重任,四年之內,再領方州。無分聖主憂勤,不救生靈罷弊,胡顏尸素,久冒寵榮,夙夜兢慚,啟處無地。

臣每伏念筋力駑鈍,無可以驅馳,身命輕微,不足以報效。退難補過,進實思忠,願獻芻蕘,庶裨萬一,至於上明天道、中酌人情、下稽地理,莫不竭盡臣子之誠,冀報君父之德。惟《詩》也三百,義必在於無邪;惟《經》也五千,理必歸於自正。

伏惟皇帝陛下,體至道,爲人君,以無事理天下,一自臨馭,萬國康寧。日月不照之鄉,聲教猶暨;霜露表均之地,恩信仍加。刑罰措而得謂無冤,干戈戢而亦不復用。無爲無事,雖休勿休。海內歡娛,天下幸甚!是以微臣狂簡,輒敢竊疏前件《論兵要義述》上下兩卷。今離爲四卷,并敘表等,不揆荒蕪,用申懇款。伏乞聖慈昭鑒,俯賜優容,布問公卿,式明穿鑿,然後退死溝壑,臣所甘心。瀝血吐誠,伏待罪責。不勝悃迫,戰越之至。謹差子將尚璀,謹具別封進上。

謹奏。

元和四年七月日

字數:402,最後更新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