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圖緣


第四回 學霸相公受飽老拳之辱
家藏公子感不識面之恩


詞曰:

莫逞威狐,休誇狂狗,須知別有屠龍手。起首難聞君子窮,到頭終出小人醜。
暖自陽生,和爲春有,感恩豈望花和柳。謾言鶯燕全不知,得氣向人啼破口。

——右調《踏莎行》

話說花天荷出了縣門外,早有花灌小雨接著,忙將長衣脫去,束一束腰帶,找紮起來,端端立在對面照牆之下。等眾秀才一齊趕到面前,方用手一指道;「謂教諸兄。還是講文,還是用武?」眾秀才欺負良善慣了,不看勢頭,倚著人多,便一起上前亂打,道:「論甚文武。且打你這光棍一頓,試試手段,方知我學內相公不是好惹的。」原來這班秀才,嘴便硬,心便壞,卻都是中年以外,貪圖酒肉之人,毫無氣力。被花天荷用手一搪,早一個跌在半邊;用臂一隔,又早一個崩倒在地;輕輕一拳,早一個頭巾粉碎,抱著頭叫痛;略略一腳,又一個藍杉扯破,揉肚忍痛。不一時,早打得這些秀才東倒西歪,游頭散髮,不像模樣。此時方不敢上前,又不肯退去,有幾個不大受傷的,尚圍住花天荷亂罵。有幾個打傷的,披著頭髮,抹了一臉血,奔上堂去哭稟道:「反了,反了!學校斯文,凌辱至此,成何規矩!望父母老爺救命。」

本官看了道:「此皆諸兄自取,諸兄雖是學校,不可凌辱。他也出自斯文,又是有職官員,難道又可凌辱?」眾秀才道:「我們凌辱他,他於今好端端在那裏,沒有形跡;他凌辱我們,剝膚之慘,直至如此!父母老爺明明目擊,怎麼一概而論?必求父母老爺正法。若父母老爺任其蠱惑,過慮後患,亦求父母老爺拘禁元凶,申詳上司,以救生員們之命。」本官沉吟半晌道:「若論受傷,有加他罪之理。但他客中止一人,你們合學二十餘人,怎好倒爲諸兄稱冤?然這事弄大了,我縣中斷難了局,只好詳到府中,聽憑府太爺作主罷。」因立刻寫了文書,一面著人押送眾秀才即刻先到府中去,一面另差人請花爺暫到觀音庵過夜,明早備轎送到府中去。不許同行,恐路上又生事端、大家見縣官處分妥當,俱各無言。

原來縣中到府中有七十餘里,此時天已晚了,眾秀才忙忙上路,只行得不數里路就夜了,只得歇下。到了次日,賴、皮二人又生奸詐,買一張大黃紙,裁做旗樣,上寫」流棍花棟假冒監軍,凌辱學校。合學匍匐府堂,鳴鼓訴冤,仰祈斯文一脈,扶持公道」,黏在那竹竿上,叫人執了前行,以張勢燄。眾秀才卻包頭的包頭,縛臂膊的縛臂膊,都裝出受傷的醜態,跟在後面,以爲必勝。

不期事有湊巧,剛剛走入府城,恰恰桑總兵差來這趕花棟的將官,領了十幾個兵了,一陣馬沿途尋訪不見,也正入城。忽看見眾秀才黃旗上有假冒監軍花棟名字,遂大喜道:「花監軍有下落了。」因叫兵丁攔住眾秀才,問道:「監軍花老爺在那裏?我們要見他。」眾秀才見兵丁突然攔住要人,倉卒中摸不著他頭路,俱答應不出。還是賴、皮二人嘴頭利便,答道:「我們乃學中相公,到府訴冤,怎知什麼監軍?什麼花爺?」馬岳聽了大怒道:「你黃旗上現寫著花爺名字,怎推不知?我們是奉兩廣總督老大人軍令要人,不是兒戲!在那裏?可快請來相見。」眾秀才都嚇住了,賴秀才只得強應道:「我們解到府中來的,不是真的,乃是假的。」馬岳道:「既是假冒的,便有真的。在你們身上還我人來!」賴秀才聽了心下雖慌,又只得強辯道:「我們學中相公乃是斯文人,你們行伍是武途,各有一路,兩不相干,爲甚麼問我們要人?我曉得了,你們光棍一黨,將假作真,指望半路渾搶人去。故作此形狀。我們秀才家是不怕人的,況府城不比曠野,莫要胡爲!」馬岳轉笑道:「你們這班秀才怎恁的不通,一個監軍職官,真則真,假則假,那個不認得!若果是真的,我們奉總督令箭,自要請去;若是假的,搶他作甚?在那裏?只消請來一見便知。」賴秀才道:「他已先解到府中去了!就要人,也須到府中去交。」馬岳道:「既在府中,一發妙了。我自會問府官要。」說罷,一陣人遂鬧烘烘都牽連著同往府中。

來到了府前,府尊尚未出堂。因十幾兵丁,一二十個秀才,人多事急,遂傳鼓請了知府上堂。賴秀才就叫縣差將縣中的申文投上,馬岳也拿總督的憲牌一時取出來看,各各爭辯是非。知府-一看明。因問縣差道:「眾生員已到,這監軍花棟爲何不到?」縣差稟道:「本官恐同行路上生事。故前後分走,差也不遠,只在刻下就到了。」知府因對馬岳與眾生員道:「這事,你兩比俱不消爭辯。這花棟初奉詔旨過本府之時,來驗文憑,在此支給路費,本府也曾見過。真假易分。待他到了,若果是真,自應交還督府,申文學道,治諸生結黨毆辱有職官員之罪;若光棍假冒,本府自當爲諸生重究,以全斯文體面,再追究真盟軍蹤跡。以復總督之命。」遂叫縣差騎馬去催後差速到,兩下見府尊說得明白,俱退去在府門外伺候。不題。

卻言花天荷原打算見了知縣,息了詞訟,還想見柳生一面。不期與眾秀才爭鬧一番,立逼到府,況回家又是順路,再沒個又到縣來之理。心中放不下柳生,甚是不快,卻無法推辭,只得同著縣差上路。因自己有馬,遂不用縣中轎子、將入府城,忽見縣中前差飛馬來催趕道:「快去,快去!太爺坐在堂上立候。」後差問道:「爲何這等要緊?」前差人遂將兩廣的總督府差官來趕,與眾秀才爭鬧之事說了一遍,道:「故此太爺叫我催你們速去,要辨真假。」花天荷聽說督撫有人追趕,便吃了一驚,將馬立住不行,問道:「督撫追趕是真的麼?」前差道:「怎麼不真?現有一位將爺,帶領著一二十個兵丁,在府堂守候。」花天荷道:「既督撫有人追我,我不去了。」進扯轉馬頭要回去。後差看見,嚇慌了,趕上前死命扯住他韁繩不放道:「花爺這個害我們不得,放你們去了,府縣怎回?我們便是死了。」花天荷道:「我要去就去,要不去就不去。府縣卻管我不得。」後差苦求道:「府縣雖管花爺不得,卻會管小的們,小的們就死,也不敢放花爺回去。」花天荷進退兩難,只立馬沉吟。還是前差能幹。悄悄的通知地方,叫地方同後差看守,自卻一轡頭先趕到府中來報信。

卻說眾秀才看見督撫兵丁,已知花棟不是假冒,來免心慌,互相埋怨。又見太尊說要申學道,治毆辱職官之罪,一發著急。大家思量脫鉤,因挨上堂來稟道:「生員們與花棟原無冤仇,只因賴、皮二生員有詞告柳路在縣父母處,被這花棟消了,故生員們不服,與他爭論,故激惱到公祖大人台下,求公祖大人治他之罪。今既督撫要人。想公祖大人也不便盡法,生員們何苦與他辨甚真假。既不辨真假,生員在此也無謂。欲求公祖大人開恩,消了申文,以便生員們好回家去肄業。」知府聽了,笑道:」你們初意,只道這花棟是假監軍,故此作波浪。今見督撫要人,事漸真了,又思脫罪。論法,既到公庭,理應聽審。但是本府桃李,不得不曲加培植。」因將申文閱過道:「恕你們去罷。以後不許再生事端!」

眾秀才忙謝了出來,將走出府門,忽見縣中前差只一人飛馬跑來。馬岳與眾兵丁看見,忙問道:「花監軍怎麼還不到?」前差答道:「到是到了,又聽得說督撫的差將爺趕他,他就慌了,立意不肯來了,並急欲轉路躲去。」馬岳吃驚道:「於今現在那裏?」前差道:「現在南門外,我已交付後差並地方看守,因趕來報知太爺。」說罷,竟進府去了。馬岳見說在南門外,便不等說完,就帶了眾兵丁飛馬趕去了。

眾秀才聽了說花棟要躲去不肯來,大家又變了主意,道:「既不肯來,定是假的了。既是假的,我們怎肯端的饒得他過?」賴秀才道:「饒了他不打緊,後面柳家的事,便難下手了!說不得,只得還要去求太爺公審,就是太爺審得不公道,也就好從此移到柳家去。」大家都說道「有理」,遂不顧廉恥,又一齊走上府堂去,說道:「我們實實被花棟打傷了,這花棟若果是個真監軍,生員們就吃些虧,也只得忍耐了。今不敢來見,自係假充。既是假充,自是光棍。生員們忝列聖門,安肯受光棍之凌辱?必求公祖大人,添差拿來盡法,則生員們感培植之恩不淺矣。」知府聽了不悅,道:「諸兄可謂多事,既已擱起申文,不究也就罷了,又來纏撓些甚麼?你只認這花監軍不肯來就是假的。也須想一想,一個幕中的監軍官,也不爲顯爵,又廣閩隔省,又不調支錢糧,假冒它作甚?他不來者,定或是在督撫有甚不合處,既辭出,不願再去,故避之耳。未必是畏諸兄之訟而裹足也。我勸諸兄倒不如去了罷。若必要捉來,當堂審出情由,則罪有所歸,推辭不得,莫要追悔。」眾秀才道:「只求公祖大人捉來公審。若有罪尤,生員們甘受。」知府道:「既是這等。只得行了。」因取一根火簽、一個名帖,叫一個府差吩咐道:「這花監軍已有督撫兵將去見了,若是真的,可將名帖請來;若是假的,可以火簽拿來。不可差誤。」

府差領命,正要出來,忽馬岳同眾兵丁已簇擁著花棟入府來了。知府原是認得的,遠遠望見不假,就差人邀到迎賓館去坐。一面將簽消了,一面吩咐帶起眾生員。自己就到館中來相見,因向花天荷道:「花兄大才,既已奉詔至粵中,爲督撫欽敬,正展驥足之時,何故又匆匆而歸?」花天荷道:「晚生愚陋,初不自揣,妄持榆枋之見。一蒙恩詔,即馳赴軍前,思報效朝廷。不期過蒙督台垂青,收入幕中。入幕之後,見清霜紫電,殊不乏人,始自悔碌碌因人之有愧。幾欲辭歸,而督撫欲存之以爲馬骨,所請每每不允。故晚生計無所出,只得悄悄遁歸,庶不張督撫棄才之名,不知督撫何故又作此淮陰之追?」馬岳道:「花爺不要錯怪督台。督台原待花爺不薄。自花爺行後,甚是著急,故叫小將來追,今幸趕著,快請回去。」花天荷道:「此雖督撫美意,但學生此來,原是奉詔獻策。今策獻在督台,可用不可用,總聽督台裁度而行,要我何用!就追我回去,亦不過添幕中一贅疣耳。有何益也!此學生決志不復往矣。」馬岳道:「花爺這回使不得,俗語有云:朝中天子三宣,關外將軍一令。今督台掌著兩廣兵機,有令來追幕下一官,誰敢違拗?」花天荷道:「將軍之令,嚴若風雷,在其麾下者,誰敢不遵?但我花棟奉詔獻策,策不合用,尚是事外閒人,不可一例比也。乞馬爺代爲我善辭一聲,我花棟決不回去的了。」

馬岳聽了笑道:「這也不消與花爺爭得,督台已知我力量小,請花爺不去。幸喜給有文書在此,要借重太爺幫請。」因取文書遞與知府。知府看了,見文書末後有「倘或推阻,著所在府縣官勸駕」,因向花天荷道:「督台命本府勸駕,本府固不足輕重,但思督台發文書時,殷殷注此一語,則其屬望於兄台者深矣。本府聞士之懷才效用,合則留,不合則去,英雄事也。今花兄之去,必有所不合也。然人之相與,每有始不合,而終忽有所觸而感悟,以悔其不合者,此又合之,大機括也。今督台命馬兄遠追,又令本府勸駕,此其意,悔不合其合可想而知矣。花兄既負大才,而奉詔獻策一番,與其悻悻於不可合而去,又何如遷就不合而合,以成素志之功名之爲愈哉?幸熟思之!」花天荷聽了,大喜道:「承老大人大教,言言我心也。敬從,敬從!」馬岳見花天荷應允了肯去,不勝歡喜。就立起身要請行。

花天荷道:「行可也 但縣中申文尚有事在老大人台下,理宜聽斷,恐未便即行。」知府道:「此小事,自是諸生作孽,本府當申詳學道重懲之,不知花兄可能忘情否?」花天荷道:「此事晚生不平者,原爲柳子而起見。但求大人給示柳子,保其不爲諸惡魚肉,則晚生之氣平矣。至於諸生之懲,則法在老大人,晚生何敢與哉。」言訖,馬岳就立逼著起身而去。正是:

莫笑人生去又來,來來去去有安排。
不然閩浙隔千里,那許吹簫上鳳臺。

花天荷被馬岳匆匆立逼著,上馬去了不題。

卻說知府不負花天荷所托,果給一張告示與柳衙張掛,不許奸惡作害。又深惱眾秀才反覆奸惡,畢竟申詳學道,把那賴秀才的前程革了。正是:

衣巾莫怪革還褫,凡禍皆由自取之。
奉勸世人休作惡,得便宜處失便宜。
從前作過虧心事,王法齊來不肯饒。

賴秀才被革去衣巾,不思自己作惡,轉恨柳家。又暗暗尋他的釁端不表。

且說這柳京兆的夫人楊氏,一胎生了二個,一男一女。女先一個時辰生的,是姐姐。男後一個時辰生,是兄弟。姊弟二人是同胞而生,生得身材面貌就如印板印出一般,一毫也無差別。若不分男女,抱在一處,竟認識不出。又皆珠光玉潤,俊秀風流。柳京兆珍之如寶。姐姐取名柳煙,別字藍玉,兄弟取名柳路,別字青雲。到了七、八歲上,姊弟二人一樣聰明異常,教他讀書識字,到目便知。請先生來教書,柳路是明讀,柳煙是暗讀,到了十一歲上,姊弟二人文理俱通,柳京兆愈加歡喜。兒子教他習學舉業以繼書香,不許旁及詩詞,女兒習舉業無用,教他學作詩詞,以爲香奩詠雪之資。到了十四歲上,俱大有可觀。柳路正欲赴考,不幸京兆亡故了,守制三年,未免悲哀妨業。到了十六歲上,一個老成業師又死了,楊夫人要再請一個先生來坐館,卻訪不出老成先生,故此因循下了。楊夫人恐惹是非,終日便止許姐弟二人在內室互相師友,一刻也不放柳路出門。

柳路又賦高潔之姿,看人不上,從不交結一友。到十七歲,服已滿了,纔交十八歲,聞知有宗師將臨,柳路打點要考,楊夫人恐這兩年自讀荒疏,又要請個名師來教他。自有了這個信傳出去,故賴秀才聞知,就薦皮秀才要來坐館胡纏。楊夫人叫老家人去訪,訪知是兩個無賴秀才,故一力辭了。兩人懷恨,故告此謊狀,希圖詐騙。楊夫人知道,捨不得兒子出官,因楊夫人兄弟是個舉人,曾作過一任知縣,今閒在家,卻在府城中住,離縣七十里,只得差人去請他來,到縣說分上。但路遠一時不能到,恐怕差人需索,無人搪抵,只得把柳路藏在內面,只叫老家人答應。又恐怕兩秀才懷恨,叫差人作惡,老家人搪抵不來。正是憂愁危急之時,不期湊巧恰遇著花天荷來遊園,竟挺身認著柳路,跟著差人去見縣官。

楊夫人與柳路、柳煙聽見此事甚奇,又驚又喜,急急叫老家人隨去打聽消息。老家人去後,楊夫人母子放心不下,又叫幾個家人去暗暗打聽。吩咐道:「若有消息,即快來報我。」家人去不多時,早有一個走來報導:「這花相公到縣堂上,跪也不跪,竟衝撞太爺,說他糊塗,錯拿了人。於今打差人了。」楊夫人聽了又愁起來,道:「既知道錯了,打差人,少不得還要拿正的。這番來拿,差人被打,一發要狠了。」正說不完,只見又一個來報導:「好了,好了!那花相公將我家的冤屈細細對太爺說明了,太爺就叫原差把兩張牌票取出,竟一筆消了。」楊夫人與兒子女兒聽了,俱大歡喜道:「這花相公,怎肯如此用情,怎這等有力量?」隔不多一會,又一個來報。楊夫人先問道:「聽得牌票都消了,果有此事麼?」來報的道:「牌票果消了,只因消了牌票,眾秀才不服,都一齊走上堂來,與太爺與花相公廝鬧哩。」楊夫人道:「秀才們怎敢如此撒野,公堂上可以廝鬧的?」正說間,忽又一人來報導:「眾秀才於今都擁著花相公,出縣外去廝打去了。」

柳路聽了,因躍跌腳道:「此是我拖累他,他一個人,如何打得過許多秀才?」因對楊夫人說道:「待孩兒出去幫他。」楊夫人道:「休要胡說,你走路還沒氣力走,出去只好送與他們去打罷了。」柳路道:「縱打孩兒也是該的,這位花朋友被打,一發無辜,良心上怎麼過得?」楊夫人道:「只好快快催幾個人去相幫。」

母子正在算計僱人,忽又一個家人,笑嘻嘻走來報導:「到看這花相公不出,斯斯文文一個人兒,動起手來,轉有些斤兩。左一拳,右一腳,把這些秀才們都打得頭破血出,叫苦連天,又去稟官了。」大家聽了,方覺歡喜。柳路因說道:「如此看來,這花朋友定是個英雄豪傑了,但不知是那裏人,到此何幹?」柳煙道:「也須叫人去訪問明白了方好。」又隔了一會,老家人方回來細說道:「原來這花爺不是閒人,乃是奉詔至兩廣總督處獻策破峒賊的。因他獻的策好,在總督府做了一個幕府監軍,故太爺十分敬重他,聽他分上,竟把狀子消了,真萬分之美。只恨眾秀才不知局,擁了一陣與他廝打,我十分爲他膽寒,誰知這花爺到底是個武官,也不費一毫力氣,竟將眾秀才打得落花流水,不成模樣。故連太爺也主張不定,只得出文書,申詳到府裏太爺處去了。不知後來怎生結局?我想起此事,都是我們帶累他,他明日申到府中,我們如何丟得下,須跟他去看個下落,再作區處。」楊夫人道:「正該如此。你明日帶了些盤纏早去。」柳路道:「倘能完事,必須要請他來家,謝他一謝方好。不然,我們竟是土木了。」老家人道:「他因要見相公得極,故坐著不去,爲此遇著差人,算出這些事來。」柳路又問道:「這花爺不知多大年紀?既有力氣,打得倒許多秀才,想是個武夫了?」老家人道:「這花爺年紀只好二十來歲,甚是俊秀,好不斯文,說話藹然和氣,儒雅風流,全沒半點武夫之氣。」柳路道:「既儒雅風流,必定讀書,一發要見他、謝他了!」老家人道:「怎麼不讀書?要見相公,不能相見,信筆題了幾首詩,叫留與相公看,現在書館中,因亂哄哄幾乎忘了。」柳路道:「原來又題下了詩。」因叫館童快取來看。

只因這一看,有分教:感恩不了又害相思,兩下留情何曾見面。不知見了詩,又是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字數:5556,最後更新時間:20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