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志》

白圭志四卷十六回 (清)崔象川撰
清嘉慶間才子佳人小說。作者崔象川,生平不詳。本書晴川居士《序》稱:「戊午之夏,博陵崔子攜書一部,名曰《白圭志》,請余為序。」戊午為嘉慶三年(1798),可知成書在嘉慶三年或稍前。「博陵」為戰國齊地,在今山東茌平縣西北。崔象川當為山東人。本書敘才子張庭瑞與佳人楊菊英、劉秀英的婚戀故事,主要情節又以一個奪財害命的公案為背景,所謂「白圭志」,是陰府福建王授予福建巡撫的一塊白圭上的銘文,記敘了奪財害命的真相,由此而查明真兇。此案與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關係並不緊密。情節頭緒多端,線索交錯複雜,這一點較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嘉慶十年(1805)繡文堂刊本,內封框上橫題「嘉慶乙丑新鐫」,框內題「何晴川評白圭志」、「繡像第八才子書」、「繡文堂梓」。首「序」,末署「晴川居士題」。目錄葉題「第八才子書白圭志傳」,署「博陵崔象川輯」。圖四葉,共人物繡像八幅。「凡例」六則。正文卷首題「第八才子書白圭志」,署「博陵崔象川輯」。正文半葉八行,行十六字。版心題「白圭志」。回前有總評。藏鄭州大學圖書館、天津圖書館、遼寧圖書館。鄭州大學圖書館藏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本。
嘉慶十年(1805)補餘軒刊本,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天津圖書館、山東大學圖書館。補餘軒還有嘉慶十一年(1806)刊本,圖四葉,正文半葉八行,行十六字。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嘉慶十二年(1806)永安堂刊本四集十六回,內封框上橫題「嘉慶丁卯新鐫」,框內右欄題「紀曉嵐評第十才子」,左框大字題「繡像白圭全傳」,小字署「永安堂梓」,首「序」,末署「晴川居士題」。「凡例」六則。目錄葉題「第十才子書白圭志」,署「博陵崔象川輯」。分元、亨、利、貞四集(四卷),每集四回。圖四葉,共八幅人物繡像。正文卷首題「第八才子書白圭志」,署「博陵崔象川輯」。正文半葉八行,行十六字。版心題「白圭志」。回前有總評。藏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有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影印本。
三讓堂木活字本,圖四葉,正文半葉八行,行十六字。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雙紅堂文庫。
經國堂刊本,圖四葉,正文半葉八行,行十六字。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咸豐八年(1858)聚錦堂刊本,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咸豐九年(1859)右文堂刊本,圖四葉,正文半葉八行,行十六字,藏大連圖書館。此外,還有近文堂藏板本、成都文德堂刊本、盛德堂刊本、務本堂刊本、江左書林刊本(有「掃葉山房督造書籍」印記)、經綸堂刊本、廈門文德堂藏板本、裕德堂刊本以及石印本等等。
(田志文)
——以上摘自石昌渝主編《中國古代小説總目·白話卷》(山西教育出版社西元2004年版)。
- ◎序
- ◎凡例
- ◎第一回 小梅村衡才施德 大江口方山遇孩
- ◎第二回 絕張宏廬山從學 遇菊英月下訂盟
- ◎第三回 建章無意遇緣人 美玉醉狂招橫禍
- ◎第四回 後花園小姐投古井 前陽山菊英遇鬼緣
- ◎第五回 美玉張村冒庭瑞 菊英洞房識奸人
- ◎第六回 劉小姐唱和有意詩 張美玉招引無頭禍
- ◎第七回 朱子壋劉忠得夢 城隆廟張宏殺身
- ◎第八回 說新文絕斷劉園約 講道德掩倒吳江盟
- ◎第九回 假書生妙論驚巡按 真才女奇文奪會魁
- ◎第十回 德泉庵道士解夢 文華殿聖主招婿
- ◎第十一回 張狀元衣錦還鄉 武探花居喪守服
- ◎第十二回 祭城隍劉張三結盟 接聖旨兄妹兩承恩
- ◎第十三回 考江寧王彥奇雙士 拜張村庭瑞荐兩賢
- ◎第十四回 文華殿六才並試 絲綸閣四女均潛
- ◎第十五回 選宮妃秀菊雙被執 招駙馬登華兩成婚
- ◎第十六回 紫微省二才成佳偶 懷遠樓二姓畢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