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類聚卷第二

天部下


〔○本卷宋本缺。據明本補。〕

天部下  雪 雨 霽 雷 電 霧 虹

毛詩曰。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又曰。今我來斯。雨雪霏霏。

又曰。上天同雲。雨雪雰雰。

又曰。雨雪瀌瀌。見晛日消。〔晛。日氣也。〕

左氏傳曰。楚子次于乾谿。雨雪。王皮冠。秦復陶。〔秦所遺羽衣也。〕翠被豹舄。執鞭以出。

山海經曰。由首之山。小威之山。空桑之山。並冬夏有雪。

金匱曰。武王伐紂。都洛邑未成。陰寒。大雪深丈餘。甲子旦。不知何五大夫。乘馬車。從兩騎。止門外。王使太師尚父謝賓。幸臨之。尚父使人持一器粥出。進五車兩騎。軍〔○太平御覽十二作畢。〕使者具以告。尚父曰。五車兩騎。四海之神與河伯雨師耳。尚父各以其名進之。五神皆驚。相視而嘆。

穆天子傳曰。雨雪。天子獵于鈃山之西阿。

又曰。北風雨雪。天子遊黃臺之丘。騖於苹澤。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黃竹詩。〔事具文部。〕

晏子春秋曰。景公時。雨雪三日。公被狐白之裘。晏子入。公曰。怪哉。雨雪三日不寒。晏子曰。古之賢君。飽而知人饑。溫而知人寒。公曰。善。出裘發粟。以與饑寒者。

王孫子曰。昔衛君重裘累茵而坐。見路有負薪而哭之者。問曰。何故也。對曰。雪下衣薄。是以哭之。於是衛君懼。見於顏色。曰。爲君而不知民。孰以我爲君。於是開府金。出倉粟。以賑貧窮。

史記曰。東郭先生。衣弊。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無下。足盡踐地。〔事具人部。〕

漢書蘇武傳曰。單于幽武。置大窖中。絕不與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爲神。漢武內傳曰。西王母云。仙之上藥。有玄霜絳雪。

琴操曰。曾子耕太山之下。天雨雪。凍。旬日不得歸。思其父母。作梁山歌。

論衡曰。雲霧。雨之徵也。夏則爲露。冬則爲霜。溫則爲雨。寒則爲雪。雨露凍凝者。皆由地發。不從天降。

孟子曰。滕文公卒。葬有日矣。天大雨雪。甚。至牛目。群臣請弛期。太子不許。惠子諫曰。昔王季葬渦山之尾。欒水齧其墓。見棺前和。文王曰。先君欲見群臣百姓矣。乃出爲帳。三日後葬。今先王欲小留而撫社稷。故使雪甚。弛期而更爲。曰。此文王之義也。

氾勝之書曰。取雪汁以漬原蠶矢。漬之五六日。釋。因摩之。雜穀種。使稼能早。故謂雪五穀之精也。

秦子曰。今欲馳光日下。顯白雪中。不可得已。

晉諸公贊曰。東羸王滕〔○本書八十三引異苑作東瀛王騰。太平御覽十二引晉書作東瀛公騰。〕於常山屯營。時大積雪。常山門前方數丈融液。滕怪而掘之。得玉馬。高尺餘。

錄異傳曰。漢時大雪。積地丈餘。洛陽令身出按行。見民家皆除雪出。至袁安門。無有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問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干人。令以爲賢。舉爲孝廉。

皇甫謐高士傳曰。焦先〔○原訛光。據本書六十四引改。下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寢。遭大雪至。先袒臥不移。人以爲死。就視如故。〔事具居處部廬篇。〕

世說曰。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散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語林曰。王子猷居山陰。大雪夜。眠覺。開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徬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溪。即便夜乘輕船就戴。經宿方至。既造門。不前便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楚辭招魂曰。魂兮來歸。北方不可以止。增冰峨峨。飛雪千里。又曰。霰雪紛其無垠。

又曰。霰雪霏霏。糅其增加。

又曰。霰雪紛紛而薄木。

又曰。桂棹兮蘭枻。斲冰兮積雪。

釋名曰。雪。綏也。水下遇寒而凝。綏綏然下也。

韓詩外傳曰。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雪花曰霙。雪雲曰同雲。

西京雜記曰。太平之代。雪不封條。凌弭毒害而已。自上而下曰雨雪。〔○此七字。初學記二引作詩傳。當另作一條。〕

左傳曰。平地尺爲大雪。雪有七尺雪。〔○此五字亦見初學記二。引春秋考異郵爲注。疑本爲古左氏傳說。與公羊說同。〕

崔鴻北涼錄曰。先酒泉南有銅鉇〔○初學記二。太平御覽二作駞。〕出。言虜犯者大雨雪。沮渠蒙遜遣工取之。得銅萬斤。

毛詩曰。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班婕妤怨歌行曰。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遊不雜。〔○本條初學記二。御覽十二引作宋齊語。此脫書名。〕

宋玉曰。陽春白雪。國中屬和者。不過十人。

莊子曰。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

洛神賦曰。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詩】宋鮑照詠雪詩曰。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集君瑤臺裏。飛舞兩楹前。

齊虞羲望雪詩曰。歲杪雲晝昏。玄池冰夜結。遠風金河起。吹我玉山雪。

梁簡文帝雪朝詩曰。同雲凝暮序。嚴陰屯廣隰。落梅飛四注。翻霙舞三襲。實斷望如連。恆分似相及。已觀池影亂。復視簾珠濕。

又詠雪詩曰。晚霰飛銀礫。浮雲暗未開。入池消不積。因風隨復來。思婦流黃素。溫姬玉鏡臺。看花言可折。定自非春梅。

又詠雪顛倒使韻曰。鹽飛亂蝶舞。花落飄粉匳。

梁沈約詠餘雪詩曰。陰庭覆素芷。南階褰綠葹。玉臺新落構。青山已半虧。

梁任昉同謝朏花雪詩曰。土膏候年動。積雪表辰暮。散葩似浮玉。飛英若總素。東序皆白珩。西浥盡翔鷺。山經陋蜜榮。騷人貶瓊樹。

梁丘遲望雪詩曰。氛氳發紫漢。雜沓被朱城。倏忽銀臺構。俄頃玉樹生。綿綿九軌合。昭昭四區明。

梁裴子野上朝值雪詩曰。沐雪款千門。櫛風朝萬戶。集霰渝丹黻。流雲飄繡柱。滴瀝垂土膏。闌干懸石乳。

又詠雪詩曰。飄颻千里雪。倏忽度龍沙。從雲合且散。因風卷復斜。拂草如連蝶。落樹似飛花。若贈離居者。折以代瑤華。

梁吳均詠雪詩曰。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不見楊柳春。徒看桂枝白。

又詠雪詩曰。雪逐春風來。過集巫山野。瀾漫雖可愛。翻揚〔○原訛陽。據馮校本改。〕詎堪把。問君何所思。昔日同心者。坐須風雪霽。相期雒城下。

梁何遜詠雪詩曰。凝階似月夜。拂樹曉疑春。蕭散忽如盡。徘徊已復新。若逐微風起。誰言非玉塵。

梁劉孝綽對雪詩曰。桂華殊皎皎。柳絮亦霏霏。詎比咸池曲。飄颻千里飛。恥均班女扇。羞灑曹人衣。浮光亂粉壁。積照朗彤闈。

梁庾肩吾詠花雪詩曰。瑞雪墜堯年。因風入綺錢。飛花灑庭樹。凝瑛結井泉。寒光晦八極。同雲暗九天。已飄黃竹路。共慶白渠田。

陳徐陵詠雪詩曰。瓊林玄圃葉。桂樹日南華。豈若天庭瑞。輕雪帶風斜。三農喜盈尺。六出舞崇花。明朝闕門外。應見海神車。

【賦】晉孫楚雪賦曰。堯九載以山栖兮。湯請禱於桑林。罔二聖以濟世兮。孰繁衍以迄今。嗟亢陽之踰時兮。情反側以寑興。豐隆灑雪。交錯翻紛。膏澤偃液。普潤中田。肅肅三麥。實獲豐年。

晉李顒雪賦曰。何時雪之嘉澤。亦應變而俱凝。隨同雲而下降。固霑渥之所興。

宋謝惠連雪賦曰。歲將暮。時既昏。寒風積。愁雲繁。梁王不悅。遊於兔園。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風於衛詩。詠南山於周雅。相如於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聞。雪宮建於東國。雪山峙於西域。岐昌發詠於來思。姬滿申歌於黃竹。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陰德。連氛累藹。揜日韜霞。霙淅瀝而先集。雪紛糅而遂多。其爲狀也。散漫交錯。氛氳蕭索。藹藹浮浮。瀌瀌奕奕。連翩飛灑。徘徊委積。始緣甍而冒棟。終開簾而入隙。既因方而爲珪。亦遇圓而成璧。眄隰則萬頃同縞。瞻山則千巖俱白。於是臺如重璧。逵似連璐。庭列瑤階。林挺瓊樹。若乃積素未虧。白日朝鮮。爛兮若燭龍銜曜照崑山。及其流滴垂冰。緣霤承隅。粲兮若馮夷剖蚌列明珠。亂曰。白羽雖白。質已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未若茲雪。因時興滅。玄陰凝。不昧其潔。太陽曜。不固其節。節豈我名。潔豈我貞。憑雲升降。從風飄零。值物賦象。任地列形。素因遇立。污隨染成。縱心皓然。何慮何營。

周劉璠雪賦曰。天地否閉。凝而成雪。應乎玄冬之晨。在於冱寒之節。蒼雲暮同。嚴風曉別。散亂徘徊。雰霏皎潔。違朝陽之曜煦。就凌陰之慘冽。混二儀而並色。覆萬有而皆空。既奪朱而成素。實矯異而爲同。始飄颻而稍落。遂紛糅而無窮。曉攝光而映淨。夜合影而通曨。似北荒之明月。比西崑之閬風。

宋謝莊雜言詠雪曰。火洲滅。日壑清。龍關沙蒸。河徼雲驚。晷未沉而井閟。寓方霾而海溟。始葐蒀以蕤轉。終徘徊而煙曳。狀素鏡之晨光。寫金波之夜晰。

【贊】晉庾肅之雪贊曰。百籟哀吟。廣莫長揮。霰雨馺灑。皓雪其霏。輕質飄颻。與風迴散。望之凝映。浩若天漢。即之皎潔。色踰玉粲。

晉羊孚雪贊曰。資清以化。乘氣以霏。遇象能鮮。即潔成暉。

宋謝惠連雪贊曰。氣遍霜繁。年豐雪積。彼厲我和。爾素子白。其德懿矣。玩之庭隙。權陋瑤臺。暫踐盈尺。

梁沈約雪贊曰。火競乃上炎。陰矯亦下潤。獨有凝雨姿。貞晼而無殉。排雲寧自高。晞光本非恡。委谷不辭深。因巖豈知峻。潔貌雖同賞。英心共誰振。

爾雅曰。暴雨謂之凍。小雨謂之霢霂。久雨謂之霪。霪謂之霖。

管子曰。春秋祭〔○太平御覽十作發。〕五政。一曰。論幼孤。赦有罪。二曰。賦爵列。授祿位。三曰。修溝洫。復亡人。四曰。治封疆。正阡陌。五曰。無殺麑䴠。無絕華萼。五政苟時。春雨乃來。

尸子曰。神農氏治天下。欲雨則雨。五日爲行雨。旬爲穀雨。旬五日爲時雨。正四時之制。萬物咸利。故謂之神。

東觀漢記曰。沛獻王輔。善京氏易。永平五年。少雨。上御雲臺卦。自以周易林占之。其繇曰。蟻封穴戶。大雨將至。以問輔。輔曰。蹇。艮下坎上。艮爲山。坎爲水。山出雲爲雨。蟻穴居。時〔○初學記二。御覽十作知。〕雨將至。故以蟻爲興居。〔○居字初學記。御覽無。〕

黃子發相雨〔○原訛與。據馮校本改。〕書曰。常戊申日。候日欲入時。日上有觀雲。不問大小。視四方黑者大雨。青者小雨。

戰國策曰。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曰。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事具獵部。〕

楚辭曰。雷填填兮雨冥冥。令飄風兮先駈。使凍雨兮灑塵。

尚書大傳曰。天之無烈風淫雨。意中國有聖人乎。〔淫雨謂之霖。〕

河圖帝通紀曰。雨者。天地之施也。

曾子曰。天地之氣和則雨。

山海經曰。爲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尚書洪範。休徵。曰肅時雨若。〔君仁敬則時雨從之。〕

毛詩曰。有渰萋萋。興雲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又曰。月離于畢。俾滂沱矣。

左氏傳。衛大旱。卜有事於山川。不吉。甯莊子曰。昔周饑。剋殷而年豐。今邢無道。諸侯無伯。天其或者欲使衛討邢乎。從之。師興而雨。

家語曰。齊有一足之鳥。飛公朝。下于殿前。舒翅而跳。齊侯遣使訪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昔童兒有屈其一腳。振訊兩臂而跳。且謠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今齊有之。其應至。將有水爲災。

老子曰。驟雨不終日。

春秋說題辭曰。一歲三十六雨。天地之氣宣。十日小雨。應天文。十五日大雨。以斗運也。

山海經曰。羽山其上多雨。而符陽之山多怪雨。雲風之所出也。

莊子曰。時雨降矣。而猶浸灌。不亦勞乎。

又曰。宋景公時。大旱三年。卜之。以人祠乃雨。公下堂頓首曰。吾所以求雨。將自當之。言未卒。天下大雨方千里者何。德於天而惠於民也。

六韜曰。文〔○說苑十三作武王事。〕王問散宜生。卜伐殷。吉乎。曰。不吉。鑽龜。龜不兆。數蓍。蓍不交而如折。將行之日。雨。輜重車至軫。行之日。幟折爲三。散宜生曰。此凶。四不祥。不可舉事。太公進曰。是非子之所知也。祖行之日。雨輜重車至軫。是洗濯甲兵也。

鹽鐵論曰。周公太平之時。雨不破塊。旬而一雨。必以夜。

列仙傳曰。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事具仙部。〕

謝承後漢書曰。百里嵩爲徐州刺史。境遭旱。嵩行部。傳車所經。甘雨輒至。〔事具職官部刺史篇。〕

管輅別傳曰。輅過清河太守。時天旱。輅曰。今夕當雨。樹中已有少女微風。樹間又有陰鳥和鳴。又少男風起。眾鳥亂翔。其應至矣。須臾。風雲興。玄氣四合。大雨注傾。

風俗通曰。玄冥。雨師也。

論衡曰。道至天者。祥風起。甘雨降。雨霽而陰曀者。謂之甘雨。

風土記曰。六月有大雨。名濯枝雨。

益部耆舊傳曰。趙瑤爲閬中令。遭旱。請雨於靈星。應時大雨。

楚國先賢傳曰。樊英忽謂學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後有從蜀郡來者。云是日大火。須臾大雨。火遂滅。〔事具火部。〕

【詩】魏陳王曹植喜雨詩曰。天覆何彌廣。苞育此群生。棄之必憔悴。惠之則滋榮。慶雲從北來。鬱述西南征。時雨中夜降。長雷周我庭。嘉種獲膏壤。登秋畢有成。

魏阮瑀詩曰。苦雨滋玄冬。引日彌且長。丹墀自殲殪。深樹猶沾裳。客行易感悴。我心摧已傷。登臺望江沔。陽侯沛洋洋。

晉張載霖雨詩曰。霖雨餘旬朔。濛昧日夜墜。何以解愁懷。置酒招親類。悲歌結流風。逸響迴秋氣。

晉張協苦雨詩曰。黑蜧躍重川。商羊舞野庭。飛廉應南箕。豐隆迎號屏。雲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霖瀝過二旬。散漫亞九齡。階下伏泉踴。堂上水苔生。尺燼重尋桂。紅粒貴瑤瓊。

又雜詩曰。金風扇素節。丹霞啟陰期。騰雲似涌煙。密雨如散絲。寒花發黃彩。秋草含綠滋。

又雜詩曰。朝霞迎白日。丹氣臨陽谷。翳翳結繁雲。森森散雨足。

晉傅玄詩曰。徂暑未一旬。重陽翳朝霞。厥初月離畢。積日遂滂沱。屯雲結不解。長溜周四阿。霖雨如倒井。黃潦起洪波。湍深激牆隅。門庭若決河。炊爨不復舉。灶中生蛙蝦。

宋謝莊喜雨詩曰。鵝起知風舞。礎潤識雲流。洌泉承夜湛。零雨望晨浮。合穎行盛茂。分穗方盈疇。

宋謝惠連喜雨詩曰。朱明振炎氣。溽暑扇溫飆。羨彼明月輝。離畢經中宵。思此西郊雲。既雨盈崇朝。上天愍憔悴。商羊自吟謠。

宋鮑照喜雨詩曰。營社達群陰。屯宮掩積陽。族雲飛泉室。震風沉羽鄉。升雰浹地維。傾潤瀉天潢。彌木抽翠條。炎卉耀朱芳。關市欣九賦。京廩開萬箱。

又苦雨詩曰。連陰積澆灌。滂沱下霖亂。沉雲日夕昏。驟雨淫朝旦。蹊濘走獸希。枝寒鳥飛晏。密霧冥下溪。聚雲屯高岸。

齊謝朓觀雨詩曰。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既灑百常觀。復集九成臺。空濛如薄霧。散漫似輕埃。

梁簡文帝賦得入階雨詩曰。細雨階前入。灑砌復沾帷。漬花枝覺重。濕鳥翻飛遲。儻令斜日照。併欲似遊絲。

梁孝元帝詠細雨詩曰。風輕不動葉。雨細未沾衣。入樓如霧上。拂馬似塵飛。

梁劉苞望夕雨詩曰。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雲。緣階起素沫。竟水散圓文。河柳低未舉。山桃落已芬。清樽久不薦。淹流遂待君。

梁虞蹇〔○疑作騫。〕擬雨詩曰。清風送涼氣。薄暮蕩炎氛。虹照漣漪水。電出嵯峨雲。落暉散長足。細雨織斜文。

梁劉孝綽秋雨臥疾詩曰。賈君徭役少。潘生民務稀。及此同多暇。高臥掩重闈。寂寂榆桑晚。滂沱曀不晞。電隙時光帳。風簾乍扣扉。

梁劉孝威和皇太子春林晚雨詩曰。雲樹交爲密。雨日共成虹。電舒長男氣。枝搖少女風。葉珠垂滴水。檐繩下溜空。蝶濡飛不颺。花沾色更紅。明離信養德。能事畢春宮。誰堪偶鳳吹。唯有浮丘公。又望雨詩曰。清陰蕩暄濁。飛雨入階廊。瞻空亂無緒。望霤耿成行。交枝含晚潤。雜葉帶新光。浮芥離還聚。沿漚滅復張。浴禽飄落毳。亂荇散餘香。寄言楚臺客。雄風詎獨涼。

梁庾肩吾從駕喜雨詩曰。西岳浮樽桂。東皇事浴闌。赦詔還京兆。歸神出灌壇。濕風含洒氣。陰雲助麥寒。典農欣受職。治粟喜當官。復此隨車雨。民知天可安。

梁朱超對雨詩曰。當夏苦炎埃。習靜對花臺。落照依山盡。浮涼帶雨來。重雲吐飛電。高棟響行雷。灑樹輕花發。滴沼細萍開。泛沫榮階草。奔流起砌苔。

北齊劉逖對雨有懷詩曰。重輪宵犯畢。行雨旦浮空。細落疑含霧。斜飛覺帶風。濕槐仍足綠。沾桃更上紅。無由似玄豹。縱意坐山中。

周庾信和趙王喜雨詩曰。玄霓臨日谷。封蟻對雲臺。投地欲起電。倚柱稍驚雷。白沙如濕粉。蓮花類玉杯。驚鳥灑翼度。濕鴈斷行來。浮橋七星起。高堰六門開。厥田終上上。原野自莓莓。

又喜雨詩曰。離光初繞電。震氣始乘雷。雲逐魚鱗起。渠隨龍骨開。崩沙雜水去。臥樹擁槎來。嘉苗雙合穎。熟稻再含胎。

又對雨詩曰。繁雲猶暗嶺。積雨未開庭。階含侵角路。鑊滿溜疏萍。濕楊生細椹。爛草變初螢。徒勞看蟻封。無事祀靈星。

陳陰鏗閑居對雨詩曰。四溟飛旦雨。三徑絕來遊。震位雷聲發。離宮電影浮。山雲遙似帶。庭葉近成舟。茅簷下亂滴。石竇引環流。寄言一高士。如何麥不收。

又詩曰。蘋藻降靈祗。聰明諒在斯。觸石朝雲起。從星夜月離。八川奔巨壑。萬頃溢澄陂。綠野含膏潤。青山帶濯枝。嘉禾方合穎。秀麥已分岐。寄語紛綸學。持竿詎必知。

【賦】魏文帝愁霖賦曰。脂余車而秣馬。將言旋乎鄴都。玄雲黯其四塞。雨濛濛而襲予。塗漸洳以沉滯。潦淫衍而橫湍。豈在余之憚勞。哀行旅之艱難。仰皇天而太息。悲白日之不暘。思若木以照路。假龍燭之末光。

魏陳王曹植愁霖賦曰。迎朔風而爰邁兮。雨微微而逮行。悼朝陽之隱曜兮。怨北辰之潛精。車結轍以盤桓兮。馬躑躅以悲鳴。攀扶桑而仰觀兮。假九日於天皇。瞻沉雲之泱漭兮。哀吾願之不將。

又愁霖賦曰。夫何季秋之淫雨兮。既彌日而成霖。瞻玄雲之晻晻兮。聽長霤之淋淋。中宵夜而歎息。起飾帶而撫琴。

魏應瑒愁霖賦曰。聽屯雷之恆音兮。聞左右之歎聲。情慘憒而含欷兮。起披衣而遊庭。三辰幽而重關。蒼曜隱而無形。雲曖曖而周馳。雨濛濛而霧零。排房帳而北入。振蓋服之沾衣。還空床而寢息。夢白日之餘暉。惕中{宀/晤}而不效兮。意悽悷而增悲。

晉潘尼苦雨賦曰。氣觸石而結蒸兮。雲膚合而仰浮。雨紛射而下注兮。潦波湧而橫流。豈信宿之云多。乃踰月而成霖。瞻中塘之浩汗。聽長霤之涔涔。始蒙瀎而徐墜。終滂霈而難禁。悲列宿之匿景。悼太陽之幽沉。雲暫披而驟合。雨乍息而亟零。旦漎漎以達暮。夜淋淋以極明。黿鼉遊於門闥。蛙蝦嬉乎中庭。懼二源之并合。畏黔首之爲魚。處者含瘁於窮巷。行者歎息於長衢。

晉陸雲愁霖賦曰。在朱明之季月。反極陽之重陰。興介丘之膚寸。墜崩雲之洪沉。谷風扇而攸遠。苦雨播而成淫。天泱漭以懷慘。民嚬蹙而愁霖。於是天地發揮。陰陽交激。萬物混而同汲。玄黃浩而無質。雷憑虛以振庭。電凌牖而曜室。霤鼎沸以駿奔。潦風馳而競疾。豈南山之暴躋。將溟海之暫溢。毒其雨之未晞。悲夏日之方永。瞻大晨以積息。仰天衢而引領。

晉傅咸患雨賦曰。夫何遠寓之多懷。患淫雨之有經。自流火以迄今。歷九旬而無寧。庶太清之垂曜。睹日月之光明。雲乍披而旋合。霤暫輟而復零。將收雷之要月。棄嘉穀於已成。前渴焉而不降。後患之而弗晴。惟二儀之神化。奚水旱之有并。湯亢陽於七載兮。堯洪汎乎九齡。天道且猶若茲。況人事之不平。

又喜雨賦曰。於是祀〔○當作祝。〕融熾景。羲和警轡。亢陽火憤。野無生類。悠悠億兆。同茲慘悴。伊我皇之仁德兮。配燾育於二儀。屢刻躬而勤政兮。廣請禱於靈祗。孰謂天高。其聽不遼。孰謂神遠。厥應孔昭。潔齊致虔。于茲三朝。陰鬱怫而騰起。陽菴薆而自消。飛廉扇谷風之翼翼。靈嶽興慶雲之飄颻。遂乃重陰四會。溟邈無垠。方中降雨。亙夜迄今。生我百穀。粒我蒸民。昔洪水滔天於唐堯之朝。亢旱爲災於殷湯之世。下民其咨。莫能俾乂。歷稔九七。僅免斯害。猶以疇咨爲美談。躬禱爲勳代。

晉成公綏陰霖賦曰。百川泛濫。潢潦橫流。沉竈生鼃。中庭運舟。

又時雨賦曰。兩儀協合。二氣煙熅。洪川起波。名山興雲。

宋傅亮喜雨賦曰。惟二儀之順動。數有積而時偏。墊襄陵於唐籍。慼雲漢於周篇。匪叔葉之或遘。在盛王其固然。伊元嘉之初載。肇休明於此年。懿玉燭之方熙。慍積陽之獨愆。涸涼泉於井谷。委嘉穎於中田。嗟我皇之翼翼。悵臨朝而輟娛。踵沖謙於禹湯。協至誠於在余。且東作之未晏。庶雨露之夙濡。遵懸子徙廛。尤魯侯之焚巫。祗桑林之六禱。修季宰之再雩。誠在幽其必貫。感何遠而不孚。聆晨鸛於高垤。候宵畢於天隅。發曾雲於觸石。晦重陽於八區。春霆殷以遠響。興雨霈而載塗。灑豐浸於中疇。覃餘潤於嘉蔬。殷嗇人於菑畝。衍將繁於中衢。嗣良頌於多稔。兆嘉夢於樵漁。矧具〔○原訛其。據馮校本改。〕臣之逢運。又均休而等虞。陶曲成於暮稔。金歸駕於董疏。

梁張纘秋雨賦曰。霢霂興乎爽節。膚寸起於曾岑。乃娛情而脫體。猶冬陽與夏陰。褰南帷以寓目。敞北戶而披衿。商律戒於茲辰。涼雨感而已作。甘泉集而溟溟。油雲興而漠漠。溫飆革於早暮。炎涼改於今昨。乍斜檐而上階。或從風而灑幕。周小庭而密下。泫高枝而疏落。淥池泛澹。員波儵爍。低昂弱篠。葳蕤叢薄。

說文曰。霽。雨止也。

魏略曰。延康元年。大霖雨五十餘日。魏有天下。乃霽。將受大祚之應也。

晉中興書曰。咸和四年。陰霖五十餘日。蘇峻滅後乃霽。

長沙耆舊傳曰。文虔字仲孺。時霖雨廢民業。太守憂色。虔補戶曹掾。虔奉教齋戒。在社三日。夜夢見白頭翁謂曰。爾來何遲。虔具白所夢。太守曰。昔禹夢繡衣男子。稱滄水使者。禹知水脈當通。若掾此夢。將可比也。明日。果大霽。

扶南傳曰。金陣〔○原作障。據馮校本改。〕國。入四月便雨。六月乃止。少有晴日。

【詩】晉嵇含悅晴詩曰。勁風歸巽林。玄雲起重基。朝霞炙瓊樹。夕景映玉芝。翔鳳晞輕翮。應龍曝纖鬐。百穀偃而立。大木顛復持。

宋謝瞻答康樂秋霽詩曰。夕霽風氣涼。閑房有餘清。開軒滅華燭。月露皓已盈。

梁簡文帝開霽詩曰。景落商飆靖。煙開四郊謐。偃蹇暮山虹。游揚下峰日。水文城上動。城樓水中出。竟徵共治功。空臥淮陽秩。

梁王筠夕霽詩曰。連山卷族雲。長林息眾籟。密樹含綠滋。遙峰凝翠靄。物華方入賞。跋予心期會。

周庾信初晴詩曰。濕花飛未遠。陰雲歛尚低。鷰〔○原訛鸞。據馮校本改。〕燥還爲石。龍殘便是泥。

【賦】魏文帝喜霽賦曰。乃命駕而言歸。啟吉日而北巡。厭群萌之至願。感上下之明神。密雲興之坱北。〔○當作圠。〕甘雨降以灑塵。既灑塵而爲塗。惟平路之未晞。激清風以漂潦。發皎日之陽暉。振余策而長驅。忽臨食而忘饑。

魏陳王曹植喜霽賦曰。禹身誓於陽旰。〔○當從淮南子脩務篇作盱。〕卒錫圭而告成。湯感旱於殷時。造桑林而敷誠。動玉輞而雲披。鳴鸞鈴而日陽。指北極以爲期。吾將倍道以兼行。

晉陸雲喜霽賦曰。靖屏翳之洪隧。戢太山之觸石。凌風絕而謐寧。歸雲反而徽霍。改望舒之離畢。曜六龍於紫閣。於是朱明啟候。凱風來南。復火正之權司兮。默后土於重陰。夷中原之多潦兮。反高岸於嵩岑。萎禾竦而振穎兮。偃木竪而爲林。陰陽交泰。萬物方遒。炎神送暑。素靈迎秋。四時逝而代謝。大火忽其西流。年冉冉其易頹。時靡靡而難留。

【文】宋孝武帝祈晴文曰。幽明失序。就陰則滯。連雲霖淫。注而不替。潤既違時。澤而非惠。幸輟霖而吐景。權停風而歛翳。昭鸞輅於天郊。光龍旂於田際。耒耨得施。黍稷獲藝。增高廩於嘉年。登十千於茲歲。

易曰。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又曰。震爲雷。動萬物者。莫疾於雷。

禮記曰。仲春之月。日夜分。雷乃發聲。仲秋之月。雷乃收聲。

大戴禮夏小正曰。正月。雉震鳴鴝。鼓其翼也。正月必雷。雷不正聞。唯雉聞。

毛詩曰。殷其雷。在南山之陽。

又曰。虺虺其雷。

左傳曰。藏冰以時。則雷出不震。棄冰不用。則雷不發而震。

尚書中候曰。秦穆公出狩。天震大雷。下有火。化爲白雀。銜丹書。集公車。〔事具祥瑞部。〕

史記曰。高祖母曰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時雷電冥晦。〔事具帝王部。〕

山海經曰。翔次之山。有鳥名橐䨽。服其毛羽。令人不畏雷也。

淮南子曰。陰陽相薄。感而爲雷。

焦贛易林曰。白日揚光。雷車避藏。雲雨不下。各自正鄉。

物理論曰。積風成雷。

易曰。雷風相薄。

洪範五行傳曰。夫雷。人君象也。入能除害。出能興利。

河圖帝紀通曰。雷。天地之鼓也。

又曰。黃帝以雷精起。

鶡冠子曰。夫耳之主聰。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原訛頭。據馮校本改。〕塞耳。不聞雷霆。

論衡曰。圖畫之功。〔○初學記一。太平御覽十三作工。〕圖雷之狀。畾畾如連鼓形。又圖一人若力士。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椎之。

晉陽秋曰。王褒母。性畏雷。及母死。每雷震。輒就墓側啟曰。褒在此。褒在此。

盛弘之荊州記曰。胡〔○水經注二十九作湖。〕陽縣。春秋蓼國。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爲石室避之。悉以文石爲階砌。今猶存。

王韶孝子傳曰。竺彌父生時畏雷。每至天陰。輒至墓。伏墳悲哭。有白兔在其左右。

華陽國志曰。曹公從容謂先主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會雷大震。先主曰。聖人言。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致此。公亦悔失言。

雷於天地爲長子。以其萬物爲出入也。雷二月出地百八十日。雷出則萬物出。八月入地百八十日。雷入則萬物入。入則除害。出則興利。人君之象也。〔○本條初學記一引於郎顗上書下。北堂書鈔一百五十二。太平御覽十三作洪範五行傳。此脫書名。〕

孟奧北征記曰。凌雲臺東南角一百步。有白石室。名爲避雷室。

續搜神記曰。義興人姓周。永和中。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有一女出門。望見周。曰。日已暮。周求寄宿。向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官喚汝推雷車。女子乃辭去。明朝視宿處。乃見一新冢。

爾雅曰。疾雷謂之霆。

穀梁傳曰。陰陽相薄。感而爲雷。激而爲霆。五經通義曰。震與霆。皆霹靂也。公羊注曰。雷疾而甚者爲震。震與霆。皆謂霹靂也。雷謂電之先。〔○初學記一作電謂之雷光也。〕

易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穀草木皆甲坼。

山海經曰。飛魚如豚。赤文無羽。食之辟兵。不畏雷也。

淮南子曰。叢輕折軸。眾呼成雷。庶女叫天而雷下擊。景公臺損。支體傷折。海水大出。

漢書〔○太平御覽十三作續漢書。〕曰。桓帝建和二年。六月乙卯。雷震憲陵寢屋。是梁太后聽兄冀枉誅喬也。

蔡順母平生畏雷。〔○本條初學記一。太平御覽十三作周斐汝南先賢傳。此脫書名。〕自亡後。每有雷。順輒還〔○初學記。御覽作環。〕冢泣曰。順在此。

論衡曰。雷霆迅疾。擊折樹木。壞敗屋室。時犯殺人。俗以爲天取龍。其犯殺人。謂之有陰過。

雜兵書曰。雷電霹靂。破軍內若樹木屋舍。急徙去。吉也。雷電風所從來。不可逆而伐。宜慎之。

論語讖曰。雷震百里。聲相附近。宋均注曰。雷動百里。故因以爲言也。雷聲謂諸侯之政教所至。相附近也。

說文曰。雷霆餘聲鈐鈐。〔○太平御覽十三作鈴鈴。〕所以挺出萬物也。

【詩】晉傅玄雜言詩曰。雷隱隱。感妾心。傾耳清聽非車音。

又曰。童女掣電策。童男挽雷車。

又驚雷歌曰。驚雷奮兮震萬里。威陵宇宙兮動四海。六合不維兮誰能理。

【賦】晉李顒雷賦曰。伊有陽之肇化兮。陶萬殊於天壤。結鬱蒸而成雷兮。鼓訇稜之逸響。若乃駭氣奔激。震響交搏。濆淪隱轔。崩騰磊落。來無轍跡。去無阡陌。君子恐懼而修省。聖人因象以制作。

毛詩曰。燁燁震電。

易曰。離爲電。

又曰。雷電噬嗑。

月令曰。仲春始電。

晉書曰。王戎視日不昡。目爛爛若巖下電。

山海經曰。列缺。電名。

莊子曰。陰氣伏於黃泉。陽氣上通於天。陰陽分爭故爲電。玉女投壺。天爲之笑則電。〔○此十字。本書十七引作神異經。此脫書名。當另作一條。〕

河圖握拒起曰。大電繞樞星。炤郊野。感符寶而生黃帝。〔事具符命部。〕

淮南子曰。電以爲鞭策。〔電。激氣也。〕

甘泉賦曰。電倏閃於牆藩。

【賦】晉顧凱之雷電賦曰。太極紛綸。元氣澄練。陰陽相薄。爲雷爲電。是以宣尼敬威忽變。夫其聲無定響。光不恆照。砰訇輪轉。儵閃羅曜。若乃太陰下淪。少陽初升。蟄蟲將啟。動靈先應。殷殷徐振。不激不憑。林鍾統節。褥暑煙熅。星月不朗。衣床若焚。爾乃清風前颯。蕩濁流塵。豐隆破響。列缺開雲。當時倦容。廓焉精新。豈直驚安竦寐。乃以暢精悟神。天怒將凌。赤電先發。窺巖四照。映流雙絕。雷電赫以驚衡。山海磕其崩裂。

爾雅曰。地氣發。天不應。曰霧。霧謂之晦。

帝王世紀曰。黃帝時。天大霧三日。帝遊洛川之上。見大魚。殺三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始得圖書。

黃帝玄女之宮戰法曰。黃帝與蚩尤對。力戰九不勝。黃帝歸於太山。三日三夜。天霧冥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所謂玄女者。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萬隱萬匿。首當何從起。

曾子曰。陰陽之氣亂則霧。

龍魚河圖曰。山冬天霧十日已上不除者。山崩之候。

地鏡圖曰。古之王者。行遊諸侯。其所居國。國必有三日浸。變而爲日中之霧。

陳留風俗傳曰。雍丘縣有祠。名曰夏后公祠。神井能致霧。

漢武帝內傳曰。東方朔乘雲飛去。仰望。大霧覆之。不知所在。

東觀漢記曰。馬援謂官屬曰。吾在浪泊西里烏〔○東觀漢記作摀。〕閒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薰蒸。仰視烏鳶。跕跕墮水中。

謝承後漢書曰。河南張楷。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時關西人裴優。亦能作三里霧。自以不如楷。往從學之。楷避不肯見。

英雄記曰。曹公赤壁之役。行至雲夢大澤中。遇大霧。迷失道。

魏略曰。劉雄鳴每出行。雲霧中識道不迷惑。時人因謂能爲雲霧。

望氣經曰。六月三日有霧。歲熟。

博物志曰。王肅〔○太平御覽十五作爾。〕張衡馬均。昔俱冒霧行。一人無恙。一人病。一人死。問其故。無恙者云。我飲酒。病者飽食。死者空腹。

王隱晉書曰。樂廣爲尚書郎。尚書令衛瓘見奇之。命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鏡。每見。令人瑩然。若披雲霧睹青天。

神仙傳曰。欒巴爲尚書。忽一旦天大霧。對坐不相見。失巴所在。尋問之。云其日還成都。親故別。時亦風雨晦冥。

袁山松宜都山川記曰。郡西北有丹山。天晴。嶺忽有霧起。迴轉如煙。不過再朝。雨必降。

【詩】梁孝元帝詠霧詩曰。三晨生遠霧。五里暗城闉。從風疑細雨。映日似遊塵。乍若飛煙散。時如佳氣新。

又詩曰。曉霧晦階前。垂珠帶葉邊。五里浮長隰。三晨暗遠天。旁通似佳氣。卻望若非煙。疏簾還復密。斷棟更疑連。還思逢樂廣。能令雲霧褰。

梁伏挺行舟值早霧詩曰。水霧雜山煙。冥冥見曉天。聽猿方忖岫。聞瀨始知川。漁人惑隩浦。行舟迷泝沿。日中氛靄盡。空水共澄鮮。

周王褒詠霧應詔詩曰。七條開早陌。五里闇朝氛。帶樓疑海氣。含蓋似浮雲。方從河水上。預奉綠圖文。

禮記月令曰。季春之月。虹始見。孟冬之月。虹藏不見。

釋名曰。虹。陽氣之動。虹。攻也。純陽攻陰氣也。又曰。夫人陰陽不合。婚姻錯亂。淫風流行。男女互相奔隨之時。此則氣盛。故以其盛時合之也。

說文曰。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陰氣也。

毛詩曰。螮蝀在東。莫之敢指。一名挈貳。〔○按挈貳見爾雅釋天。此有脫文。〕

河圖稽曜鉤曰。鎮星散爲虹蜺。春秋運斗樞。樞星散爲虹蜺。

尚書考靈曜鄭玄注曰。日旁氣白者爲虹。

莊子曰。陽炙陰爲虹。

黃帝占軍訣曰。攻城。有虹從外南方入飲城中者。從虹攻之勝。白虹繞城不匝。從虹所在乃擊。

蔡邕月令章句曰。虹。螮蝀也。陰陽交接之氣。著於形色者也。雄曰虹。雌曰蜺。蜺常依陰雲而晝見於日衝。無雲不見。大陰亦不見。率以日西見於東方。故詩云。螮蝀在於東。蜺常在於旁。四時常有之。唯雄虹見藏有月。

戰國策曰。唐睢謂秦王曰。聶政刺韓傫。白虹貫日。

列士傳曰。荊軻爲燕太子謀刺秦王。白虹貫日。

異苑曰。古者有夫妻。荒年菜食而死。俱化成青絳。故俗呼美人虹。

又曰。晉陵薛願。義熙初。有虹飲其釜澳。噏響便竭。願輦酒灌之。隨投隨涸。便吐金滿器。於是災弊日祛。而豐富歲臻。

楚辭天問曰。白蜺嬰茀。胡爲此堂。〔蜺。雲之有色。似龍。茀。白雲萎蛇者也。〕

又曰。虹蜺紛其朝覆兮。夕淫淫而霖雨。

【賦】梁江淹赤虹賦曰。俄而赤蜺電出。蚴虯神驤。曖昧以變。依稀不常。非虛非實。乍滅乍光。赩赫山頂。照燎水陽。雖圖緯之有載。曠世識之未逢。既咨嗟而躑躅。聊周流而從容。餘形可覽。殘色未去。曜萎蕤而在草。映青蔥而結樹。霞晃朗而下飛。日通籠而上度。

【詩】董思恭詠虹詩曰。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飛餘。橫彩分長漢。倒色媚青渠。梁前朝影出。橋上晚光舒。願逐旌旗轉。飄飄侍直廬。

蘇味道詠虹詩曰。紆餘帶星渚。窈窕架天潯。空因壯士見。還共美人沈。逸勢含良玉。神光藻瑞金。獨留長劍彩。終負昔賢心。

字數:10146,最後更新時間: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