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素問紹識
    1. 卷第一
      1.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素問紹識·卷第一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篇首至風勝則動及上古聖人論理人形一節太素並缺)


積陽爲天積陰爲地 此二句亦出京房易傳。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先兄曰。儒門事親可汗式中有飧泄不止。用桂枝麻黃湯案當參。

清陽爲天濁陰爲地 列子天瑞篇。清輕者上爲天。濁重者下爲地。(易緯乾鑿度同)淮南子天文訓。清陽者薄靡而爲天。(注薄靡者若塵埃飛揚之類)濁陰者凝滯而爲地。

氣傷於味 國語周語。五味實氣。

味厚則泄薄則通 先兄曰。泄謂大便。通謂小便。

厚則發熱 千金方作厚則秘塞。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 海保元備曰。之字古有則義。馬氏之意或爲然。(詩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箋我以黍離離時至稷則尚苗是鄭氏釋之爲則也)

氣味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湧泄爲陰 先兄曰。王意蓋謂味之辛甘者。其氣發散。故爲陽。味之酸苦者。其氣湧泄。故爲陰。諸注亦然。特馬氏不同。堅按王注至真要大論曰。湧吐也。泄利也。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 太素無則動熱勝四字。楊曰。邪風客於皮膚。則爲䐜腫也。耶熱燥於皮膚。則皮乾無汗。堅按腫言癰腫。楊說誤。先兄曰。王注六元正紀大論云。動不寧也。又云熱勝氣則爲丹熛。勝血則爲癰腫。勝骨肉則爲胕腫。按之不起。又云。干於外則皮膚皴揭。干於內則精血枯涸。干於氣及津液。則肉乾而更著於骨。

寒勝則浮 太素浮作胕。楊曰。檢義當腐。寒勝肉熱肉當腐。堅按楊說非是。王注六元正紀云。浮言浮起。按之起見也。

濕勝則濡寫 太素無寫字。楊曰。陰濕氣盛。則多汗也。堅按太素經注並非。六元正紀寫作泄。王云。濡泄。水利也。

五行 春秋繁露曰。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詳源識藏氣法時論下)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先兄曰。靈行針篇。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淮南子原道訓云。人大怒破陰。大喜墜陽。高誘注云。怒者陰氣也。陰爲堅冰。積陰相薄。故破陰。喜者陽氣也。陽氣升於上。積陽相薄。故曰墜陽也。

秋必痎瘧 太素作秋生㾬瘧。楊曰。㾬音皆。

在變動爲握 管子入國篇。偏枯握遞。注。遞著也。謂兩手相拱著而不申者謂之握遞。

樂恬憺之能 先兄曰。張云能者如關尹子所謂惟有道之士能爲之。亦能能之而不爲之之義。

故俱感於邪 王注至真要大論曰。外有其氣。而內惡之。中外不喜。因而遂病。是謂感也。先君子曰。此解能盡感字之義。

地有五里 月令。孟春之月曰。毋變天之道。毋絕地之理。毋亂人之紀。

天氣通於肺 聖濟經曰。天氣通肺。清者浮也。先兄曰。肺主鼻。是自鼻通於肺者也。

地氣通於嗌 太素嗌作咽。楊曰。咽中入食。以生五藏六府。故地氣通咽也。聖濟經曰。地氣通嗌。濁者入也。先兄曰。地氣指地土之氣而言。非飲食之氣也。不然。與谷氣通於脾相矛盾。

雷氣通於心 楊曰。心能覺動四支百體。故雷氣通心也。聖濟經曰。雷氣通心神者運也。

谷氣通於脾 太素谷作榖。楊曰。五榖滋味入脾。故榖氣通脾也。堅按此宜與甲乙等互證。

九竅爲水注之氣 太素水注二字復。楊曰。聲色芳味。如水從外流於上之七竅。注入經水溲後糟粕之水。從內出下二竅也。有本爲外注。理亦相似。

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 先兄曰。淮南精神訓。耳目者。日月也。血氣者。風雨也。琦曰疾字衍。

暴氣象雷 楊曰。人身中氣上下有聲。故象雷也。

逆氣象陽 楊曰。無陰之陽即爲災。故氣逆不和者。象於陽也。堅按象字難解。(次注逆氣降上降字宋本作陵宜改)

治肌膚 先兄曰。說文。肌。肉也。臚。皮也。籀文作膚。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肌。懻也。膚幕堅懻也。(玉篇北方名堅曰懻)禮運。膚革充盈。疏云。膚。革外薄皮。革。膚內厚皮。(說文獸皮治去其毛曰革)要之肌膚多連言。則肌皮中脆肉。膚肌外薄皮明矣。

水穀之寒熱 太素熱作溫。

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楊曰。謂以繆刺刺諸絡脈。謂以巨刺刺諸經脈也。

以我知彼 楊曰。謂醫不病。能知病人。

見微得過 過與五藏生成篇過在。及脈要精微論有過之脈同義。倉公傳有絡脈有過文。王引之經義述聞釋易中過字。曰過者差也。兩爻相失也。蓋此過字。其意相同。

善診者 說文。診。視也。從言㐱聲。段玉裁注曰。倉公傳。診脈。視脈也。從言者。醫家先問而後切也。

可刺而已 楊曰。以其善診病之始生。即以小針消息去之。不用毒藥者。此則其微易散者也。

其盛可待衰而已 楊曰。病盛不可療者。如堂堂之陣。不可即擊。待其衰時。然後療者。易得去之。如瘧病等也。

故因其輕而揚之 先兄曰。呂覽盡數云。精氣之來也。因輕而揚之。

因其衰而彰之 此衰字與上衰字義自異。此三句楊氏吳氏馬氏高氏則屬之針。徐氏張琦則屬之藥。王氏張氏志聰並不乍言其何。然王張意似言藥。志聰則似言針。且馬曰本節雖言用針。而用藥之理。亦不外是也。今審考之。謂爲藥治者。庶爲得理。

形不足者(至)補之以味 楊曰。謂寒瘦少氣之徒。補其陽氣也之。又曰。五藏精液少者。以藥以食五種滋味而補養之。先兄曰。吳云藥之爲性。氣爲陽。投之以養陽之品。則形肉溫而皮膚充。無不足之形矣。味爲陰。投之以益陰之物。則精液足而真元復。無不足之精矣。堅按格致餘論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何不言氣補。曰味陰也。氣陽也。補精以陰。求其本也。故補之以味。若甘草白朮地黃澤瀉五味子天門冬之類。皆味之厚者也。經曰。虛者補之。正此意也。上文謂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夫爲勞倦所傷。氣之虛。故。不足。溫者養也。溫存以養。使氣自充。氣完則形完矣。故言溫不言補。經曰。勞者溫之。正此意也。此說欠當。醫學入門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溫存以養。使氣自充。非溫藥峻補之謂也。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非膏粱之謂也。亦未是。(儒門事親曰經云勞者溫之溫謂溫存而養之今之醫者以溫爲溫之藥差之久矣此二書所本)

中滿者寫之於內 蘭室秘藏曰。中滿者寫之於內。謂脾胃有病。當令上下分消其氣。下焦如瀆。氣血自然分化。不待泄滓穢。

定其血氣各守其鄉 吳曰。定安也。諸經皆有血氣。宜安定之。使之各守其位。不得出位乘侮也。

氣虛宜𤙲引之 太素𤙲作掣。

字數:1972,最後更新時間: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