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困學紀聞注
    1. 卷九
      1. 天道
        1. 1、諸籍所載天地相間距離 晷儀千里差一寸 西北爲天門東南爲地户 二十八宿周迴直徑之數 人一息中天行八十餘里
        2. 2、天起牽牛地起畢昴
        3. 3、天無實形 地上空虚者皆天
        4. 4、黃帝書謂水浮天而載地 佛道書論風水虚空
        5. 5、三禮義宗論天有四和
        6. 6、諸籍論日月星之徑
        7. 7、二十八宿度唯斗有餘分 賈逵論日月行度 沈括論黃道 蔡淵言以赤道爲度之因
        8. 8、李肇言漢至唐日星差度 各家日星歲差不同 各家言冬至日在星度數
        9. 9、渾天覆觀以靈憲爲文 蓋天仰觀以周髀爲法 各家言蓋天渾儀所立
        10. 10、星官之書自黃帝始 鬭苞授考
        11. 11、刻景長短
        12. 12、觀象賦作者張淵名避諱
        13. 13、大象賦作者李播辨
        14. 14、唐志謂王希明作步天歌 鄭樵辨丹元子作步天歌 步天歌有圖言下見象
        15. 15、五星聚者有三 天文地理與王道變革
        16. 16、尹史見月生齒占有兵變 趙尹皋傳天數
        17. 17、星家有甘石巫咸三家
        18. 18、傅説爲良相爲列星諸説
        19. 19、天剛君堅之説
        20. 20、元祐元符末日食異象
        21. 21、月食不當既而既
        22. 22、上古世質人淳九星垂明 中古道德稍衰標星藏曜 北斗七星所指
        23. 23、雲陰中之陽風陽中之陰 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
        24. 24、歸心篇星説倣天問 天問不若莊子天運簡妙 傅玄有擬天問
        25. 25、古詩黃姑即河鼓之音訛
        26. 26、善風怒風寧風之義 漢代田法能風與旱 韓愈訟風伯
        27. 27、五色雲爲咎徵
        28. 28、龍城録月落參橫語誤
        29. 29、王及甫天經
        30. 30、星始見於辰終則伏於戌 堯典中星舉四時 月令中星舉十二時 鄭樵中星辨
        31. 31、班固分七曜列入二志
        32. 32、凡星皆出辰没戌 辰字説
        33. 33、弧星近井建星近斗 箕斗井壁連四方爲名
        34. 34、王景崇被衮冕厭星變
        35. 35、二儺攘日星之氣 儺存愛民之意
        36. 36、測景在浚儀岳臺 岳臺由來
      2. 曆數
        1. 37、顓頊曆太初曆元起考
        2. 38、考靈曜命曆序有甲寅元 甲寅曆於孔子時效 孔子脩春秋用殷曆 考春秋交會不與殷曆應 春秋諸公曆亂而不正
        3. 39、曆有小曆大曆 符天曆調元曆欽天曆
        4. 40、曆動而右移律動而左轉
        5. 41、曆不差不改不驗不用
        6. 42、蓂莢爲曆草 蓂莢生於庭爲帝堯成曆 朱草合朔梧桐知閏
        7. 43、魏伯陽京房虞翻言納甲 朱子發論納甲 沈括論易納甲之法
        8. 44、五運六氣之説
        9. 45、十二相屬
        10. 46、鴻荒年數 劉恕疑年譜 開辟後見皇極經世
        11. 47、李彌乾以十一星推人命 三命是律五星是曆
        12. 48、定之方中等詩爲擇地法 我辰安在爲論命之説 不利子商見姓之有五音 吉日之詩見支幹有吉凶
        13. 49、漏刻經云漏刻之法
        14. 50、周公作捐悶 孔子造三不能比兩 東萊子造四維 數術記遺
        15. 51、老子謂玄揚子謂太玄 太玄經皆老子緒餘
        16. 52、潛虚爲心學法揚雄 連山歸藏諸籍見謹始義 太玄潛虚見天地之心 潛虚之元爲一妙心法
        17. 53、四季之氣十二日一代
        18. 54、治曆有積算差驗
        19. 55、曆元起冬至卦氣起中孚

困學紀聞注


卷九


天道

1、

三五曆紀案:唐書藝文志「雜史類」:「徐整三五曆紀二卷。」「天去地九萬里。」藝文類聚一。淮南子天文訓以爲五億萬里。春秋元命包:「陽極於九,周天「周天」上今本有「故」字。八十一萬里。」洛書甄曜度本文有「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句,不宜漏引。「一度千九百三十二里。天地相去十七萬八千五百里。」後漢書王符傳注引洛書甄曜度,無「天地相去十七萬八千五百里」十二字。孝經援神契:「周天七衡六閒,相去萬九千里太平御覽無「里」字。八百三十三里三分里之一,合十一萬九千里。從内衡以至中衡,中衡以至外衡,各五萬九千五周髀,疑脱一「百」字。里。」太平御覽一。〇周髀算經:「七衡周而六閒,以當六月節。六月爲百八十二日八分日之五。」君卿注:「節六月者,從冬至至夏至,日百八十二日八分日之五爲半歲。六月節者,謂中氣也,不盡其日也。」又曰:「是故一衡之閒,萬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三分里之一,即爲百步。」君卿注:「此數夏至、冬至相去十一萬九千里,以六閒除之得矣。法與餘分皆半之。」又曰:「春分秋分,日在中衡。春分以往,日益北五萬九千五百里而夏至;秋分以往,日益南五萬九千五百里而冬至。」周髀音義:「七衡者,七規也。謂規爲衡者,取其衡運則生規。規者,正圓之謂也。六閒,兩衡相去之閒也。」關令内傳:「天地南午北子,相去九千萬里;東卯西酉,亦九千萬里。四隅空相去九千萬里。天去地四十千萬里。天有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里,地亦如之,各以四海爲脈。」太平御覽二。論衡説日篇:「天行三百六十五度,積凡七十三萬里。天去地六萬餘里。」靈憲後漢張衡撰。「自地至天,一億萬六千二百五十里。垂天之晷,薄地之儀,皆千里而差一寸。」後漢天文志注引張衡靈憲曰:「八極之維,徑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北則短減千里,東西則廣增千里。自地至天,半於八極,則地之深亦如之。通而度之,則是渾已。將覆其數,用重鉤股。懸天之景,薄地之儀,皆移千里而差一寸得之。」與此文不同。王氏所引,蓋據太平御覽周髀:「天離地八萬里。冬至之日,雖在外衡,常出極下地上二萬里。」周禮疏:「按考靈曜:『從上臨下八萬里,天以圓覆,地以方載。』河圖括地象:『西北爲天門,東南爲地户。天門無上,地户無下。周髀注:「天不足西北,是天門。地不滿東南,是地户。」極廣長,南北二億三萬一千今本周禮疏作「三千」。周髀注引括地象亦云「三千」。五百里,東西二億三萬三千里。』周髀注引作「二億二萬三千五百里」。廣雅釋天:『天圜南北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東西短,減四步。周六億十萬七百里二十五步。從地至天,億一萬六千七百八十七里半。下度地之厚,與天高等。』天度云:『東方七宿七十五度,南方七宿百一十二度,西方七宿八十度,北方七宿九十八度四分度之一。四方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二十八宿閒相距,積百七萬九百一十三里,徑三十五萬六千九百七十里。』」以上皆周禮大司徒職正義所引之文。〇廣雅「天圜」作「天圍闢」。又案「天圍闢」至「天高等」一段,言天度也。「東方七宿」以下,言宿度也。「天度云」當作「宿度云」,王氏引正義而未正其誤。月令正義:「考靈曜云:『一度二千九百三十二里千四百六十一分里之三百四十八。云:「句讀未詳。」〇程易田云:「某分里之某,句讀甚明白,而義門云『句讀未詳』,蓋不知古人紀數命分之句。」周天百七萬一千里,是天圓周之里數也。以圍三徑一言之,直徑三十五萬七千里,此二十八宿周迴直徑之數也。然二十八宿之外,上下東西各有萬五千里,是爲四遊之極,謂之四表。周髀曰:「欲知北極樞璿周四極,以夏至夜半時,北極南遊所極;冬至夜半時,北遊所極;冬至日加酉之時,西遊所極。」據四表之内,并星宿内總三十八萬七千里。天之中央上下正半之處,一十九萬三千五百里。地在於中,是地去天之數也。』」安定胡先生周易口義云:「南極入地下三十六度,北極出地上三十六度,狀如倚杵,此天形也。晉書天文志上:「時,中常侍王蕃劉洪乾象曆,依其法而制渾儀,立論考度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覆地上,半覆地下。其二端謂之南極、北極。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兩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彊。』」一晝一夜之閒,凡行九十餘萬里。人一呼一吸,謂之一息。一息之閒,天行八十餘里。人之一晝一夜有一萬三千六百餘息,是故一晝一夜而天行九十餘萬里。」安定之説,周易義海撮要朱子語録釋「天行健」取之。〇元史伯璿論天地云:「胡氏云『一息天行八十里』,則萬三千六百息,當有一百八萬八千里。今但云『天行九十餘萬里』,豈一時計算之未審耶?抑後人傳寫之有誤耶?」致堂胡氏讀史管見謂:「天雖對地而名,未易以智識窺。非地爲云:「校『地』下無『爲』字。」有方所可議之比也。」

元圻案】隋書經籍志「雜傳類」:「關令内傳一卷,鬼谷先生撰。」〇晉書天文志上:「周髀者,即蓋天之説也。其本庖犧氏立周天歷度,其所傳則周公受於人志之,故曰周髀。」〇四庫全書總目天文算法類:「周髀算經二卷,音義一卷。案隋志『天文類』首列周髀一卷,趙嬰注。又一卷,甄鸞重述。是書内稱周髀長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蓋髀者股也,於地立八尺之表以爲股,其影爲勾,故曰『周髀』。其首章周公商高問答,實勾股之鼻祖。舊本題云『漢趙君卿注』,其自敘稱,蓋即君卿之名。然則隋志趙嬰,殆即趙爽之訛歟?」〇又小學類:「廣雅十卷,魏張揖撰。稚讓清河人。太和中官博士。其書因爾雅舊目,博採儒箋注及三蒼説文諸書,以增廣之,於揚雄方言亦備載無遺。祕書學士曹憲爲之音釋,避煬帝諱,改名博雅,故至今二名並稱,實一書也。」〇宋王偁東都事略:「胡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以布衣論樂,拜校書郎。嘉祐中遷太子中允,充天章閣侍講。以太常博士致仕。」

2、

河圖括地象云:「天左動起於牽牛,地右動起於畢。」周禮大司徒疏。尸子云:「天左舒而起牽牛,地右闢而起畢、昴。」【原注】爾雅注:「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元圻案】尸子説,見太平御覽三十七。郭璞注,見釋天邵氏正義曰:「左傳疏引孫炎云:『星紀,日月五星之所終始也,故謂之星紀。』注本孫炎。」逸周書周月解云:「日月俱起于牽牛之初,右回而行,月周天進一次而與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歷會于十有二辰,終而復始,是謂日月權輿。」漢書律曆志云:「斗綱之端,指牽牛之初以紀日月,故曰星紀。」

3、

楊倞荀子云:「天無實形,地之上空虚者,盡皆天也。」其説本於張湛列子注,謂:「自地而上則皆天矣,故俯仰喘息,未始離天也。」

元圻案】楊倞注,見荀子不苟篇張湛注,見列子天瑞篇。〇陳振孫曰:「楊倞大理評事。張湛,字處度光禄勳。」

4、

黃帝書曰:「天在地外,水在天外,水浮天而載地。」案:葛洪釋「渾天」,亦引此三句。又曰:「地在太虚之中,大氣舉之。」皆見晉書天文志上。道書謂「風澤洞虚,金剛乘天」,佛書謂「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虚空,虚空無所依」。「風澤洞虚」者,風爲風輪,所爲大氣舉之也。澤爲水輪,所謂浮天載地也。「金剛乘天」者,道家謂之「剛風」,岐伯謂之「大氣」,葛稚川云「自地而上四千里,之外,其氣剛勁」者是也。案:抱朴子:「去地四千里,風力猛壯,有剛風世界。」張湛列子湯問曰:「太虚無窮,天地有限。」朱文公曰:「天之形雖包於地之外,而其氣常行乎地之中。」則「風輪依虚空」可見矣。

元圻案】魏鶴山師友雅言:「黃帝書云:『地在太虚之中,大氣舉之。』又云:『天在地外,水在天外,表裏皆水,兩儀運轉,乘氣而浮,載水而行。』又云:『地乘氣載水,氣無涯,水亦無涯。水亦氣也。』二程康節論及六合之外,以爲惟聞之周茂叔者,恐是此。」〇文苑英華八百六十四,顧況廣陵白沙大雲寺碑曰:「地輪依水,水輪依火,火輪依風,風輪依虚空,虚空無所依,佛體也。變佛體爲金色界,地輪是也。金色界中有香水海,水輪是也。香水海中有光明藏,火輪是也。復有寶林,香花瀰漫,周遍佛土,風輪是也。」〇四庫全書總目道家類:「抱朴子内外篇八卷,晉葛洪撰。抱朴子者,所自號,因以名書。内篇論神仙吐納、符籙尅治之術,外篇則論時政得失、人事臧否。」

5、

三禮義宗:「天有四和,崑崙之四方,其氣和暖,謂之和。天道左轉,一日一夜,轉過一度。日月左行於天而轉,一日一夜,帀於四和。」愚按周髀云:「天地四極四和。」注謂:「四和者,謂之極。子午卯酉,得東西南北之中。」義宗之説本此。

元圻案】周髀注:「四和者謂之極。子午卯酉得東西南北之中,天地之所合,四時之所交,風雨之所會,陰陽之所和,然則百物阜安,草木蕃庶,故曰四和。」

6、

白虎通日月篇曰:「日月徑千里。」徐整長曆曰:「大星徑百里,中星五十,小星三十。」太平御覽七。晉魯勝正天論謂:「以冬至之後,立晷測影,準度日月星。按日、月裁徑百里,無千里。星十里,不百里。」未詳其説。

元圻案】晉書隱逸傳:「魯勝,字叔時代郡人也。著正天論云云。」〇徐整長曆曰:「日月徑千里,周圍三千里,下於天七千里。」〇顔氏家訓歸心篇曰:「一星之徑,大者百里。」

7、

月令正義引前漢律曆志二十八宿之度,不載四分度之一。愚謂天度列爲二十八宿,唯斗有餘分。續漢志云:「司馬彪作。」斗二十六,【原注】四分退二。〇案:後漢書作「四分退一」。晉志斗二十六,【原注】分四百五十五。皆有餘分。唐一行大衍曆議太初曆,「今赤道星度,其遺法也」。續漢志黃道度與前志不同。賈逵論云:「五紀論『日月循黃道,南至牽牛,北至東井,率日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七』。今史官一以赤道爲度,不與日月行同。」後漢書律曆志沈存中云:「長興沈括。」〇夢溪筆談謂:「二十八宿度數,皆以赤道爲法,唯黃道度有不全度者。蓋黃道有斜有直,故度數與赤道不同。」「同」,本作「等」,誤。蔡伯静西山先生長子,朱子門人。亦謂:「曆家欲求日月交會,故以赤道爲起算之法。」月令正義引赤道度,其以是歟?【原注】淮南子天文訓:「箕十一四分一。」與晉志不同。

元圻案】前漢律曆志:「二十八宿之度:角十二,亢九,氐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東七十五度。斗二十六,牛八,女十二,虚十,危十七,營室十六,壁九,北九十八度。奎十六,婁十二,胃十四,昴十一,畢十六,觜二,參九,西八十度。井三十三,鬼四,柳十五,星七,張十八,翼十八,軫十七,南百一十二度。」本不載四分度之一,故正義亦不載。〇後漢律曆志:「斗二十四,牛七,女十一,虚十,危十六,室十八,壁十,北方九十六度四分一。奎十七,婁十二,胃十五,昴十二,畢十六,觜三,參八,西方八十三度。井三十,鬼四,柳十四,星七,張十七,翼十九,軫十八,南方百九度。角十三,亢十,氐十六,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東方七十七度。右黃道度三百六十五四分一。」與前志不同。晉書律曆志後志。〇沈括夢溪筆談七:「曆法步歲之法,以冬至斗建所指,至明年冬至所得辰刻衰秒,謂之斗分。故『歲』文從步從戌。戌者,斗魁所抵也。」〇宋章俊卿山堂考索曰:「古人所以注意於斗分之疏密者,日月初躔、星辰之紀也。日月合朔於斗,以紀一歲之星辰。一陽生於此,萬物萌於此,律曆起於此也。」〇唐書曆志:「僧一行日度議曰:『四分法雖疎,而先賢謹於天事,其遷革之意,俱有效於當時。故太史公等觀二十八宿疎密,立晷儀,下刻漏,以稽晦朔、分至、躔離、弦望,其赤道遺法,後世無以非之。故雜候清臺,太初最密。』」〇劉向總六曆,别是非,作五紀論。〇後漢律曆志:「賈逵論云:『其斗、牽牛、輿鬼,赤道得十五,而黃道得十三度半;行東壁、奎、婁、軫、角、亢,赤道十度,黃道八度;或月行多而日月相去反少,謂之日卻。案黃道值牽牛,出赤道南二十四度,其直東井、輿鬼,出赤道北二十四度。赤道者爲中天,去極俱九十度,非日月同道,而以遥準度日月,失其實行故也。』」〇周髀算經:「月度疾,日度遲,日月相逐於二十九日、三十日間。日行天七十二周,月行天千一十六周,及合乎建星。」〇山堂考索曰:「赤道,天度也。黃道,日度也。東漢以前,黃道、赤道之度混而爲一,之所紀者是也。東漢以後,始分爲二,故赤道之度差多,黃道之度差少。一行之所紀者是也。」〇書録解題正史類:「後漢志三十卷,祕書監河内司馬彪紹統撰,梁剡平原劉昭宣卿補注。蔚宗本書,未嘗有志,劉昭所注,乃司馬彪續漢書之八志爾。序文固云『志今闕,乃借舊志注以補之』,其與范氏紀傳,自别爲一書。其後紀傳孤行,而志不顯。乾興初,孫奭始建議校勘,但云補亡補闕,而不著其爲書也。」

8、

「日右轉,星左轉,約八十年差一度。漢文帝三年甲子冬至,日在斗二十二度;唐興元德宗五年改元興元元年甲子冬至,日在斗九度。九百六十一年差十三度。」見李肇國史補案:今本國史補三卷中無此條。裴胄董生云。「正觀貞觀正觀,避諱。三年己丑冬至,日在斗十二度。每六十年餘差一度。」此李淳風之説也。「漢太初武帝三十七年改元太初元年丁丑冬至,日在斗二十度。至慶曆甲申,崇天曆冬至,日在斗五度八十四分。每八十五年退一度。」【原注】每年不及者一分差。武經總要。歲差之説不同。賈逵云:「古曆冬至日在建星,即今斗星。後漢律曆志太初曆冬至日在牽牛初。」何承天上新曆法表云:「冬至日在須女十度。太初曆冬至日在牽牛初四分,景初曆在斗二十一。」祖沖之請改元嘉曆疏云:「初用曆,冬至日在牛六度。太初曆日在牛初,四分法日在斗二十二。」「晉姜岌以月蝕案:宋書志南齊書祖沖之傳「月蝕」下,俱有「檢日」二字,當補入。知冬至在斗十七。今參以中星,課以蝕望,冬至日在斗十一。通而計之,未盈百載,所差二度。」以上見宋書曆志下。沈存中云:「顓帝曆冬至日宿斗初,今宿斗六度。堯典日短星昴,今日短星東壁。」

元圻案】前漢律曆志注:晉灼曰:「賈逵太初曆冬至日在牽牛初者,牽牛中星也。古曆皆在建星。建星即斗星也。太初曆四分法在斗二十六度。史官舊法,冬夏至常不及太初曆五度。四分法在斗二十一度,與行事候法天度相應。」〇夢溪筆談七:「正月寅,二月卯,謂之建,其説謂斗杓所建,不必用此説。但春爲寅、卯、辰,夏爲巳、午、未,理自當然,不須因斗建也。緣斗建有歲差,蓋古人未有歲差之法。顓帝曆:『冬至日宿斗初。』今宿斗六度。古者正月斗建寅,今則正月建丑矣。又歲與歲合,今亦差一辰。堯典曰:『日短星昴。』今乃日短星東壁。此皆隨歲差移也。」〇山堂考索曰:「歲差之説,有以四十五年差一度者,大明曆是也。有以百八十六年差一度者,虞𠠎曆是也。有以百八十二年差一度者,梁祖沖之大同曆是也。有以八十四年差一度者,唐開元大衍曆是也。虞喜謂五十年差一度,何承天謂百年差一度,皆未得其實。宋朝紀元曆以七十八年差一度,最爲密率。」〇朱子語類曰:「天行至健,一日一夜一週天,必差過一度。日稍遲一度,月又遲十三度有奇。天只管差過,故曆法亦只管差。時昏旦星中于午,月令差于未,以來又差,今比時似差及四分之一。古時冬至日在牽牛,今卻在斗。」〇明王可大象緯新篇曰:「鄧平改曆之後,洛下閎謂八十年後當差一度,當時史官考諸上古中星,知太初曆已差五度,而未究。至晉虞喜始覺其差,乃以天爲天,歲爲歲,立差法以追其變而算之,約以五十年日退一度,然失之太過。宋何承天倍增其數,以百年退一度而又不及。至劉焯取二家中數,以七十五年爲近之,然亦不甚密。至一行,乃以大衍曆推之,得八十三年而差一度。自以來,曆家皆宗其法,然猶未也。至元朝郭守敬算之,約六十六年而差,算已往減一算,算將來加一算,而歲差始爲精密。」〇四庫全書總目小説類:「唐國史補三卷,唐李肇撰。其官尚書左司郎中時所作也。歐陽修歸田録,自稱以是書爲式。」〇晁氏讀書後志兵類:「武經總要四十卷,曾公亮丁度撰。康定中,朝廷恐群帥昧古今之學,命公亮采古兵法及本朝計謀方略,凡五年奏御。制度五卷,邊防五卷,故事十五卷,占候五卷。」〇宋書何承天傳:「承天官廷尉,攷定元嘉曆。」〇南齊書祖沖之傳:「字文遠范陽薊人也。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曆,比古十一家爲密,沖之以爲尚疎,乃更造新法。永明中遷長水校尉。」

9、

信都芳曰:「渾天覆觀,以靈憲爲文;蓋天仰觀,以周髀爲法。」劉智謂「黃帝爲蓋天,顓頊造渾儀」,隋書天文志春秋文曜鈎謂「帝堯羲和立渾儀」,晉書天文志而本朝韓顯符渾儀法要序以爲伏羲立渾儀,未詳所出。

元圻案】北史藝術傳:「信都芳,字玉琳河間人也。少明算術。著樂書遁甲經四術周髀宗。其序曰:『蓋器測影而造,渾器量天而作。渾天覆觀』云云。」〇晉書天文志:「蔡邕周髀者,即蓋天之説也。周髀家云:『天員如張蓋,地方如碁局。天旁轉,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隨天左轉,故日月實東行,而天牽之以西没。』」又曰:「順帝張衡制渾象,至吴王蕃依其法而制渾儀,立論考度曰:『前儒舊説,天地之體,狀如鳥卵,天包地外,猶殼之裹黃也;周旋無端,其形渾渾然,故曰渾天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二端謂之南極、北極。』」〇開元占經:「晉劉智論天曰:『或問云:「顓頊造渾儀,黃帝爲蓋天。蓋天以天象笠,極在其中,日月以遠近爲晦明。渾儀以天裹地,地載以氣,天以迴轉,而日月出入以爲晦明。二説其誰得之?」劉智曰:「昔者聖王治曆明時,作圓蓋以圖列宿,極在於中,回之以見天象。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定日數。日行於星紀,轉回右行,故圖規之以爲日行道。欲明其四時所在,故於春也則以青爲道,於夏也則以赤爲道,於秋也則以白爲道,於冬也則以黑爲道,四季之末各十八日,則以黃爲道。蓋圖已定,仰觀雖明,而未可正昏明,分晝夜。故作渾儀以象天體,亦以極爲中,而朱規爲赤遊,周環去極九十一度有奇。考日所行,冬夏去極遠近不同,故復畫爲黃道,夏至去極近,冬至去極遠,二分之際,交於赤道。二道有表裏,以定星宿之進退,爲術乃密。」』」〇宋書天文志:「徐爰曰:王蕃云:『渾儀羲和氏之舊器。』」〇晉書劉寔傳:「,字子房,以儒行稱。平原管輅嘗謂人曰:『吾與劉潁川兄弟語,使人神思清發。』」〇唐書藝文志:「劉智正曆四卷,薛夏訓。」〇夢溪筆談八:「司天監銅渾儀,景德中曆官韓顯符所造。」〇玉海四:「至道中,韓顯符渾儀法要十卷,伏羲立渾儀』云云。」

10、

後漢天文志:「黃帝始受河圖鬭苞授規日月星辰之象,案:宋羅泌路史引此文,「日月」上有「正」字,文義較明。故星官之書自黃帝始。」隋志云爾。鬭苞似是人名氏,當攷。

云】「河圖鬭苞」,恐是緯書名目,故曰「受」,深寧疑爲姓名者非。

集證】按劉恕通鑑外紀:「帝既受河圖,得其五要,乃設靈臺,立五官,以敘五事。命鬼臾蓲占星,鬭苞授規正日月星辰之象,於是乎有星官之書。命羲和占日,尚儀占月,車區占風。」鬭苞鬼臾蓲等並稱五官,其爲人名氏可知。或曰,闓苞受河圖篇名,見文選石正容與孫皓書注,志蓋誤「闓」爲「鬭」也。

元圻案】孫子荆爲石苞與孫皓書注引河圖闓苞受曰:「帝感苗裔出應期。」

11、

刻之長短,由日出之蚤晚;景之長短,由日行之南北。【原注】此語蓋出於方氏禮記解

12、

觀象賦後魏張淵撰。【原注】見後魏書初學記云「宋張鏡」,非也。

方樸山云】人避諱耳。

元圻案】魏書藝術傳:「張淵,不知何許人。明占候,曉内外星分。嘗著觀象賦。」其辭載本傳。賦敘略曰:「歲次析木之津,日在翼星之分,閶闔晨鼓而蕭瑟,流火夕暵以摧頽。乃仰觀太虚,縱目遠覽,遂援管而爲賦。」〇北史藝術傳張深文選謝莊月賦注引之作張泉,蓋皆避唐高祖諱。

13、

大象賦唐志藝文志「天文家」黃冠子李播撰,李台集解淳風之父也。今本題楊炯撰,畢懷亮注。館閣書目張衡撰,李淳風注。薛士龍書其後曰:「專本巫咸星贊,旁覽不及隋書。時君能致之「之」,本作「諸」。蘭臺,集「蘭臺」上有「芸閣」二字。坐卧渾儀之下。其所論著,何止此耶?」愚觀賦之末曰:「有少微之養寂,無進賢之見譽。恥附耳以求達,方卷舌以幽居。」則爲李播撰無疑矣。高祖時棄官爲道士,時未有隋志,非旁覽不及也。張衡靈憲楊炯渾天賦唐文粹四。後人因以此賦附之,非也。

元圻案】李播大象賦曰:「卷舌列天讒之表,附耳屬天高之隅。天高望氣,天讒備巫。卷舌安其寂默,附耳矜其諂諛。」又曰:「長垣崇司城之備,少微彰處士之懿。」又曰:「虎賁之徵猛士,進賢之訪幽人。」〇史記天官書:「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索隱宋均云:「隋,謂垂下也。」〇天官書又曰:「畢爲罕車,其大星旁小星爲附耳。附耳摇動,有讒亂臣在側。」〇晉書天文志:「平道西一星曰進賢,主卿相舉逸才。卷舌一星在昴北,主口語,以知佞讒也。曲,吉;直而動,天下有口舌之害。」〇唐書方伎傳:「李淳風岐州雍人。父,仕隋高唐尉。棄官爲道士,以論撰自見。」〇蕭山王宗炎曰:「『卷舌列天讒之表』,是臚賦列星。其末云:『有少微之養寂,無進賢之見譽。參器府之樂肄,掌貫索之刑書。恥附耳之求達,方卷舌以幽居。且扃扉而絶駟,奈臨河而羨魚。』則其自敘生平。蓋嘗官協律及典獄之職者。」〇薛士龍季宣書大象賦後文,見浪語集二十七,原文似多脱誤。

14、

步天歌唐志藝文志「天文家」謂「王希明丹元子」,今本「司天右拾遺内供奉王希明撰,喬令來注」。二十八舍歌三垣頌五行吟總爲一卷。鄭漁仲曰:「丹元子,隱者之流也,不知名氏,作步天歌,句中有圖,言下見象。王希明晉志釋之。」然則王希明丹元子蓋二人也。

元圻案】鄭樵六經奥論天文總辨曰:「步天歌唐書以爲王希明作,而實非也。丹元子,隱士之流也。作其歌,没其名。至唐王希明,則引以釋之。是書一出,號爲精天文者,皆未足以盡天文。何也?蓋古今天文志,徒有星形,而遠近未得其信。如步天歌,則句中有圖,言下見象,不知休祥而深知休祥者。」〇讀書志曰:「或云王希明自號丹元子。」書録解題載:「聿斯歌一卷,青蘿山布衣王希明撰。不知何人。」又似未嘗官拾遺供奉。

15、

沈約宋志:「五星聚者有三:將伐,聚房;齊桓將霸,聚箕;漢高,聚東井。以王,以霸。」天文志襄陵許氏,字崧老謂:「恒星不見,星隕如雨,齊桓之祥也。沙鹿崩,晉文之祥也。將興而天文隳,欲作而地理決,王道之革也。」

云】果爾,則天固不以爲祥也。

元圻案】許氏之説,吕本中春秋集解取之。注已見卷六第十七頁。

16、

後漢永建初,永建順帝初元。李郃上書曰:「尹史,見月生齒,齕畢大星,占有兵變。趙君曰:『天下共一畢,知爲何國也?』下於獄。其後公子牙謀殺君,如所言。」【原注】天文志注:李氏家書太史公天官書,「昔之傳天數者,趙尹皋」,又謂「因時務論其書傳」。尹史尹皋本脱下「尹」字。也。其占驗僅見於此,趙世家不載。

云】五條以抄本補。

元圻案】史記趙世家公子牙,攷世家武靈王立,五國相王,獨否,令國人謂己曰君。二十七年,立王子何以爲王,封長子代安陽君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公子章即以其徒與田不禮作亂。今稱趙君,其即武靈歟?然則公子牙或即公子章之誤也。〇後漢書天文志注:「古今注:『永建元年二月甲午,客星入太微。五月甲子,月入斗。』李氏家書曰:『時天有變氣,李郃上書諫』云云。」案袁宏後漢紀順帝永建元年正月,司徒李郃以疾疫策罷,不得有上書事,蓋家書傅會之説。〇後漢書方術傳:「李郃,字孟節漢中南鄭人也。通五經,善、風、星。元初四年,代袁敞爲司空。北鄉侯立,復爲司徒。已見前傳。」〇果有上書事,本傳亦不容不載。

17、

星家有巫咸三家。案:天官書集解:「徐廣曰:『甘公也,本是人。』」正義曰:「七録戰國時作天文星占八卷。」「石申人,戰國時作天文八卷也。」太史公天官書謂「殷商巫咸」。攷之伊陟贊于巫咸,作咸乂四篇」,書序文。又曰:「在太戊巫咸乂王家。」孔安國云:「,氏也。」君奭注。馬融謂「之巫也」,集證:「陸氏釋文馬融云:『巫,男巫名。之巫也。』」鄭康成謂「巫官」,孔穎達云:「父子並爲大臣,必不世作巫官,言巫氏是也。」咸乂序正義文。後漢天文志乃云「巫咸」,當以爲正。【原注】史記正義:「巫咸人,今蘇州常熟縣西海隅山上有巫咸巫賢冢。」併識之,以廣異聞。郭璞巫咸山賦序:「巫咸以鴻術爲帝堯之醫。」此又一巫咸也。

云】以前,巫官非細職,蓋之流,以後始賤之。

集證郭璞賦載藝文類聚地部。〇隋志:「石氏甘氏天文占各八卷,巫咸五星占一卷。」〇日知録:「據尚書傳,則巫咸之爲賢相明矣,而後之言天官者宗焉,言卜筮者宗焉,言巫鬼者宗焉。言天官,則史記所謂『殷商巫咸』是也;言卜筮,則吕氏春秋所謂『巫咸作筮』是也;言巫鬼,則莊子所云『巫咸祒曰來』,楚詞離騷所云『巫咸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史記所云『巫咸之興自此始』。索隱曰:『太史公巫咸臣,以巫接神,事太戊,使禳桑穀之災,故云然。』許氏説文所云『巫咸初作巫』,又『其死而爲神』,則秦詛楚文所云『不顯大神巫咸』是也。」

18、

莊子大宗師言:「傅説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古賦有云:「傅説奉中闈之祠。」案:李播大象賦:「天江爲太陰之主,傅説奉中闈之祠。」注云:「傅説一星在尾北後河中,蓋後宫女巫也。」今本云苗爲注。良相,豈爲後宫女巫祈子而禱祠哉?此天官之難明者也。

云】祠傅説,可對奉姜嫄

云】此猶近世以張仲爲司命而主科名之説也。

元圻案】通志天文略一:「『傅説』一星,在尾後河中。謹按『傅説』一星,惟主後宫女巫禱祠求子之事。謂之『傅説』者,古有傅母,有保母,傅而説者,謂傅母喜之也。今之婦人求子,皆祀婆神,此『傅説』之義也。偶傅説,與此同音,諸子百家更不詳審其義,則曰『傅説騎箕尾而出』,殊不知箕尾專主後宫之事,故有『傅説』之佐焉。」

19、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篇云:「天不剛則列星亂其行,君不堅則邪臣亂其官。故爲天者務剛其氣,爲君者務堅其政。」丁鴻日食封事:「天不可以不剛,不剛則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彊,不彊則宰牧縱橫。」其言出於此。

元圻案】後漢書丁鴻傳:「,字孝公潁川定陵人也。肅宗與諸儒論定五經同異於北宫白虎觀。時人歎曰:『殿中無雙丁孝公。』和帝四年,代袁安爲司徒。是時竇太后臨政,兄弟各擅威權,因日食上封事。」其辭具載本傳。「書奏,帝以爲太尉兼衞尉,屯北宫。於是收竇憲大將軍印綬,及諸弟皆自殺。」

20、

元祐末,日食不盡如鈎。案:哲宗紀,在元祐九年三月,是年改元紹聖元符末,日食正陽之朔。元符三年四月朔,哲宗之十五年也。此皆有陰慝見於祲象,志壹之動氣也。

21、

元祐七年,三月望,月食既。王巖叟言:「漢曆志:『月食之既者,率二十三食而復既。』按元豐神宗十一年戊午改元元豐八年八月望,食之既,今未及二十三食神宗十一年戊午至哲宗元祐七年壬申,凡十五年。而復既,則是不當既而既也。」愚謂月食之既,猶儆戒如此,況日食乎!

元圻案】宋史王巖叟傳:「巖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仁宗初置明經科,巖叟十八,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元祐六年,拜樞密直學士、簽書院事。司馬光稱之曰:『吾寒心栗齒,憂在不測,公處之自如,至於再三,或累十數章,必行其言而後已。』」月食之疏,本傳不載,此條可補宋史之闕。

22、

素問太始天元册文有「九星」之言,王冰按:「『冰』當作『砅』。砅,古『厲』字。」注云:「上古世質人淳,九星垂明。中古道德稍衰,標星藏曜,故星之見者七焉。九星謂天蓬、天芮、天衝、天輔、天禽、天心、天任、天柱、天英,此蓋從標而爲始,遁甲式法,今猶用焉。」楚辭劉向七歎云:「訊九鬿【原注】音祈。與六神。」注:「九鬿,謂北斗九星也。」王逸注。補注謂:「北斗七星,輔一星,在第六星旁。又招摇一星,在北斗杓端。北斗經疏云:『不止於七,而全於九,加輔、弼二星故也。』」洪興祖補注。〇案:宋史天文志:「輔星在第六星左,弼星在第七星右。」素問注不同。曲禮「招摇在上」注:「招摇星在北斗杓端,主指者。」正義引春秋運斗樞云:「北斗七星,第一天樞,廣雅:「一曰樞。」第二旋,星經作「璇」。晉書天文志:「二曰天璇。」第三機,星經晉志俱作「璣」。第四權,第五衡,晉志:「五曰玉衡。」第六開陽,星經作「闓陽」。第七摇光。星經作「瑶光」。摇光則招摇也。」淮南子時則訓注:「招摇,斗建也。」楚辭補注以招摇在七星之外,恐誤。【原注】徐整長曆曰:「北斗七星間相去九千里,皆在日、月下。其二陰星不見者,相去八千里。」

按】王砅詩,即「我之曾祖姑,爾之高祖母」一首也。肅宗寶應時人,自號啓元子。首注素問八十一篇者,精於醫。唐人物志云:「王砅仕至太僕令,年八十餘以壽終。」近注都遺此。〇「素問太始天元册文有九星之言」,板作「醫書素問之中亦嘗有九星之言」。又「從標而爲始」下,板缺「遁甲式法,今猶用焉」八字,多「所謂九星者此也」七字。

元圻案】素問天元紀大論六十六:「鬼臾區曰:『臣積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九星,上古之時也。上古世質人淳,歸真反樸,九星懸朗,五運齊宣。中古道德稍衰云云,今猶用焉。」〇此條改「懸朗」作「垂明」,避諱也。〇四庫全書總目醫家類:「黃帝素問二十四卷,唐王砅注。漢志黃帝内經十八篇,無素問之名。後漢張機傷寒論引之,始稱素問晉皇甫謐甲乙經序鍼經九卷,素問九卷,皆爲内經,與漢志十八篇之數合。名,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稱爲京兆府參軍。晁公武讀書志王砅杜甫集贈重表姪王砅詩,亦復相合。然宋志皆作『冰』,而世傳槧本亦作『冰』字,或公武杜甫詩而誤。」〇漢書天文志:「北斗七星,用昏建者杓。杓端有兩星,一内爲矛,招摇;一外爲盾,天蠭。」注,孟康曰:「近北斗者招摇,招摇爲天矛。」石氏星經:「招摇星在梗河北,入氐二度,去北辰四十一度。」據此則洪氏以招摇在七星之外,實有所本。〇錢氏養新録十七:「按説文無『鬿』字,當爲『魁』之訛。古書『斗』爲『𣂑』,與『斤』相似,因誤爲『鬿』,并讀如祈音,失其義矣。北斗九星,魁居其首,故有九魁之稱。」

23、

王介甫云:「雲,陰中之陽;風,陽中之陰。」朱文公語類云:「緯星,陰中之陽;經星,陽中之陰。」按素問天元紀大論:「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元圻案】素問曰:「清陽爲天,濁陰爲地。地氣上爲雲,天氣下爲雨。」〇漢天文志:「風,陽中之陰,大臣之象也。」〇埤雅:「雲陽而出於陰,風陰而出於陽。」蓋祖荆公之説。〇周禮大宗伯疏:「二十八宿隨天左轉爲經,五星右旋爲緯。」〇素問天元紀大論:「鬼臾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云云。」

24、

顔之推歸心篇顔氏家訓之第十六篇。孔毅父云:「武仲。」星説,亦倣屈子天問之意。然天問不若莊子天運之簡妙。巫咸祒之言,不對之對,過柳子天對矣。【原注】傅玄擬天問,見太平御覽

元圻案】莊子天運曰:「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争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綱維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巫咸祒曰:『來,吾語女。天有六極五常,帝王順之則治,逆之則凶。九洛之事,治成德備,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〇書録解題:「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書舍人新淦孔文仲經父、禮部侍郎武仲常父、户部郎中平仲毅父撰。先聖四十八世孫。黃太史頌當時人才,有曰『二蘇聯璧,三孔分鼎』。」〇四庫書著録。〇柳宗元天對,見本集。〇毅父平仲之字,注誤。

25、

古詩「黃姑織女時相見」之句,此所云「黃姑」,即「河鼓」也,音訛而然。此條乃宋張邦基墨莊漫録語。

方樸山云】李義山自注其詩,引古詩云:「王姑阿母時相見。」

云】黃姑星,牽牛星之别名。爾雅以河鼓星爲牽牛,非是。

集證藝文類聚載古歌云:「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元圻案】周密癸辛雜識:「七夕牛女渡河之事,古今之説多不同。非惟不同,而二星之名莫能定。荆楚歲時記云『黃姑織女時相見』,太白詩云『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是皆以牽牛爲黃姑。然李後主詩云『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遥相望』,則又以織女爲黃姑,何耶?又歲時記又以黃姑即河鼓,爾雅則以河鼓爲牽牛。晉天文志云:『河鼓三星,即天鼓也。牽牛六星,天之關梁,又謂之星紀。』又云:『織女三星,在天紀東端,天女也。』漢天文志又謂:『織女天之貞女。』其説皆不一。」〇案:爾雅釋天:「星紀,斗、牽牛也。」又曰:「河鼓謂之牽牛。」邵氏正義曰:「此所以别於星紀之牽牛也。」然則爾雅蓋謂河鼓亦名牽牛,非以河鼓爲即星紀之牽牛。謝山於此似未詳攷。石氏星經織女三星、河鼓三星圖皆作鼎足形。或以河鼓爲織女,蓋因星象之似而誤。以河鼓爲牽牛,蓋因不詳審爾雅而誤。河鼓、黃姑語之轉耳。

26、

黃帝風經曰:「調長祥和,天之善集證:「御覽『善』作『喜』。」風也。折揚奔厲,天之怒風也。」【原注】見御覽。〇案:埤雅引之,「長」作「暢」,兩「風」字俱作「氣」。周官小祝:「寧風旱。」春官之屬。代田之法能風與旱。此昌黎所以訟風伯也。

元圻案】春官小祝:「掌小祭祀,逆時雨,寧風旱。」〇漢書食貨志:「以趙過爲搜粟都尉。能爲代田,一畮三甽。歲代處,故曰代田,古法也。」又曰:「比盛暑,隴盡而根深,能風與旱,故薿薿而盛也。」〇韓文公訟風伯曰:「維兹之旱兮,其誰之由?我知其端兮,風伯是尤。」

27、

太平御覽以五色雲列於咎徵。宋景平元年,有雲五色如錦,而徐羨之廢帝。集證:「宋書符瑞志:『少帝即位,景平元年四月,有五色雲見西方。』」御覽八百七十七咎徵部「五色雲」,引宋書曰:「前廢帝景平元年,有雲五色如錦。其年五月,司空徐羨之廢帝爲滎陽王。」韓魏公五色雲見之事,不見於國史,疑家傳之增飾也。

云】此條從閻氏所得鈔本增。

元圻案】晁氏讀書志:「韓魏公家傳十卷,韓忠彦撰。録其父平生行事。」〇家傳曰:「天聖五年,仁宗初臨軒試進士,名在第二。時唱名第一甲方終,太史奏日下有五色雲見。」〇是年第一人王堯臣

28、

龍城録「月落參橫」之語,容齋隨筆辨其誤。然古樂府善哉行云:「月没參橫,北斗闌干。親交在門,忘寢與餐。」本作「湌」。〇見太平御覽四百十。龍城録語本此,而未嘗考參星見之時也。

云】本「龍城」一條不連刻,前空三行。

云】龍城録託名柳子厚作。

集證書録解題:「龍城録一卷,柳宗元撰。龍城,謂柳州也。羅浮梅花夢事出其中。唐志無此書,蓋依託也。」〇容齋隨筆十:「今人梅花詩詞,多用『參橫』字,蓋出柳子厚龍城録所載趙師雄事。然此實妄書,或以爲劉無言所作也。其語云:『東方已白,月落參橫。』且以冬半視之,黃昏時參已見於丁,至夜則西没矣,安得將旦而橫乎?秦少游詩:『月落參橫畫角哀,暗香消盡令人老。』承此誤也。唯東坡云:『紛紛初疑月挂樹,耿耿獨與參橫昏。』乃爲精當。老有『城擁朝來客,天橫醉後參』之句,以全篇考之,蓋初秋所作也。」

29、

天經紹興三十年按:「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庚辰。」王及甫上。按:「及甫同州進士。」朱文公謂:「類集古今言天者,極爲該備。」

元圻案】書録解題曆象類:「天經十九卷,同州進士王及甫撰進。不知何人。」〇玉海三云:「詔祕省勘詳,其人洞曉星曆,令與特奏召試。」〇朱子答蔡伯静書云:「天經論撰甚詳悉,亦甚不易,但回互蓋天,頗費力。」

30、

星始則見於辰,終則伏於戌。自辰至戌,正於午,中於未。堯典舉四時之正,以午爲中。月令舉十二時之中,以未爲中。【原注】以火星論之,以午爲正,故堯典言「日永星火,以正仲夏」。以未爲中,故月令言「季夏昏火中」。至申爲流,故曰「七月流火」。以辰爲見,以戌爲伏,故曰「火見於辰,火伏而蟄者畢」。諸星亦然。詩定之方中亦以十月中於未也。朱子曰:「時昏旦星中於午。月令差於未,以來又差。今比時似差及四分之一。」

元圻案】此條正文及注,皆取鄭樵六經奥論中星辨之文,朱子説則王氏所續。〇鄭氏中星辨云:「言天文者,以斗建,以昏中,皆定戌時。如此則六經之書,凡言見者,見於辰也;凡言正者,正於午也;凡言中者,中於未也;凡言流者,流於申也;凡言伏者,伏於戌也。中星之説,雖經傳無明文,要之其説有二。有正於午者謂之中,有中於未者謂之中。堯典四仲迭建之星,則以午爲中。月令昏旦之星,則以未爲中。以午爲中者,謂人君南面而聽天下,考中星以正四時,故以午爲中。若以論星辰之出没,則又不然。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天勢東南高而西北下。凡星辰之運,始則見於辰,終則伏於戌,自辰至戌正於午、中於未焉,故以未爲中。且以火星論之,維其以午爲正,故堯典言『日永星火,以正仲夏』;維其以未爲中,故月令言『季夏昏火中』;維其至申爲流,故曰『七月流火』;維其以辰爲見、以戌爲伏,故曰『火見於辰,火伏而後蟄者畢』。不特火星爲然,諸星亦然。如曰『定之方中』,亦以十月取中於未也。大抵巳、午、未皆南方,則以午爲中,辰、巳、午、未、申、酉、戌爲火伏見之始終,則以未爲中,兩言盡之矣。堯典則舉四時之正而言之,月令則舉十二時之中而言之,此其所以不同也。」

31、

後魏天象志曰:「史以日暈五星之屬列天文志,薄蝕彗孛之比入五行説。七曜一也,而分爲二,故陸機云『學者所疑』。」

元圻案】班孟堅敘傳曰:「炫炫上天,縣象著明。日月周輝,星辰垂精。降應王政,景以燭形。舉其占應,覽故考新。述天文志春秋之占,咎徵是舉。告往知來,王事之表。作五行志。」其後後漢皆因之。〇北史魏收傳:「,字伯起,小字佛助鉅鹿下曲陽人也。天保元年,除中書令。二年,詔撰史。於是與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幹專總斟酌,以成魏書。衆口諠然,號爲『穢史』。」

32、

凡星皆出辰没戌,故五星爲五辰,十二舍亦爲十二辰。

元圻案】夢溪筆談七:「事以『辰』名者爲多,皆本於『辰巳』之『辰』,今略舉數事。十二支謂之十二辰,一時謂之一辰,一日謂之一辰,日、月、星謂之三辰,北極謂之北辰,大火謂之大辰,五星中有辰星,皆謂之『辰』。今考子丑至戌亥謂之十二辰者,左傳云:『日月之會是爲辰。』一歲日月十二會,始于東方蒼龍角亢之舍,起於辰,故以所首者名之。子丑戌亥之月既謂之辰,則十二支、十二時皆子丑戌亥,則謂之辰無疑也。一日謂之一辰者,以十二支言也。以十干言之,謂之今日;以十二支言之,謂之今辰,故支干謂之日辰。日、月、星謂之三辰者,日、月、星至于辰而畢見,以其所首者名之,故皆謂之辰。」「四時所見有早晚,至辰則四時畢見,故日加辰爲晨,謂日始出之時也。」

33、

弧與建星非二十八宿,而昏明舉之者,由弧星近井,建星近斗。【原注】月令正義。二十八宿連四方爲名者,唯箕、斗、井、壁四星。【原注】詩正義。

云】四方唯不言西。

元圻案】月令:「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正義曰:「昏旦中星皆舉二十八宿,此云弧星中,建星中者,以弧星近井,建星近斗,度多星體廣不可的指,故舉弧、建以定其中也。」〇史記天官書:「南斗爲廟,其北建星。」〇高誘曰:「弧九星近井,建六星在斗上。」皇侃曰:「弧當井之十六度,建當斗之十度。」〇小雅大東正義:「二十八宿連四方爲名者,惟箕、斗、井、壁四星而已。壁者室之外院,箕在南則壁在室東,故稱東壁。稱參旁有玉井,則井星在參東,故稱東井。推此則箕、斗並在南方之時,箕在南而斗在北,故言南箕、北斗也。」

34、

唐天文志:「咸通懿宗年號。中,熒惑、鎮、唐志作鎮星。太白、辰星聚於畢、昴,在之分。詔鎮州王景崇被衮冕,軍府稱臣以厭之。」衰世之政,其怪如此,是謂人妖,何以弭變!

35、

月令凡二儺,月令作「難」,釋文乃多反。一以季春,一以仲秋。鄭康成謂:「陰氣右行,季春之中,日行歷昴;陽氣左行,仲秋之月,宿直昴、畢。昴有大陵積尸之氣,氣佚則厲鬼隨而出行,於是索室敺疫以逐之。王居明堂禮曰:『季春出疫于郊,以攘春氣。仲秋九門磔攘,以發陳氣,禦止疾疫。』」以上皆注。然則民之疾,係乎日星之行度。古者聖君範圍於上,賢相燮理於下,是爲天地之良醫。皇建有極,五福錫民,莫不壽考且寧。儺所以存愛民之意而已。

元圻案】「季春之月」,正義:「天氣左轉,故斗建左行,謂之陽氣。日月右行,日月比天爲陰,故云陰氣右行。元命包云:『大陵主尸。』熊氏石氏星經:『大陵八星在胃北,主死喪。』」「仲秋之月」,正義曰:「天左旋,星辰與斗建循天而行,此月斗建在酉,酉是昴、畢本位,大陵既是積尸,秋時又得陽氣,增益疾病。」〇吕氏春秋季春紀高誘注曰:「命國人儺,索宫中區隅幽闇之處,擊鼓大呼,驅逐不祥,如今之正歲逐除是也。」

36、

唐天文志:「測景在浚儀岳臺。」按宋次道云:「敏求。」東京記:「宣德門天街西第一岳臺坊,今祥符縣西九里有岳臺。」圖經云:「昔魏主遥事霍山神,築此臺,禱於其上,因以爲名。」

元圻案】唐書天文志一:「一行大衍曆,詔太史測天下之晷,求其土中,以爲定數。其議曰:周禮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鄭氏以爲:『日景于地,千里而差一寸。尺有五寸者,南戴日下萬五千里,地與星辰四游升降于三萬里内,是以半之,得地中,今潁川陽城是也。』太史監南宫説南平地,設水準繩墨植表而以引度之,自滑臺白馬,夏至之晷,尺五寸七分。又南得浚儀岳臺,晷尺五寸三分。」〇五代王朴奏進欽天曆表云:「古之植圭於陽城者,以其近故也,蓋尚慊其中,乃在之東偏。開元十二年,遣使天下候影,南距林邑國,北距橫野軍,中得浚儀岳臺,應南北弦,居地之中。皇家建國,定都于。今樹圭置箭,測岳臺晷漏,以爲中數。晷漏正,則日之所至,氣之所應得之矣。」〇玉海百六十二:「浚儀祥符二年改祥符。」〇爾雅釋山:「霍山南嶽。」注:「即天柱山。」〇漢書地理志:「廬江郡灊縣天柱山在南。」〇書録解題地理類:「東京記三卷,龍圖閣直學士宋敏求次道撰。」


曆數


37、

太初曆「以前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至於元封七年,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漢書律曆志。〇案: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孟康注:「此爲甲寅之歲。」易緯是類謀云:「攝提招紀。」注云:「攝提招紀,天元甲寅之歲。」〇甲寅自古以爲起曆之元,故爾雅紀歲名,不始於子而始於寅。大事記解題:「按通鑑目録皇極經世太初元年,歲次丁丑』,當考。」愚按大衍曆議云:「洪範傳曰:『曆記始於顓頊上元太始閼蒙攝提格之歲,畢陬之月,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正月爲陬。」朔日己巳立春,七曜俱在營室五度。』顓頊曆元起乙卯,太初曆元起丁丑,推而上之,皆不值甲寅,猶以日月五緯復得上元本星度,故名曰閼蒙攝提格之歲,而實非甲寅。」【原注】其説可以補解題之遺。

云】原注九字是正文。

集證大衍曆議唐曆志漢藝文志考後漢志:「顓頊造曆,元用乙卯。」蔡邕論曰:「顓帝曆術曰:『天元正月己巳朔旦立春,俱以日月起於天廟營室五度。』」

元圻案】章俊卿山堂考索曰:「史記曆書武帝太初曆之詔曰:『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其更以元封七年爲太初元年,年名閼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是以太初元年爲甲寅年也。故史記曆術甲子篇太初元年爲甲寅。又五年,天漢元年也,爲戊午。又五年,太始元年也,爲壬戌。自此順數周六十餘年,皆以家年號紀之,是太初元年爲甲寅曉然矣。又按東漢志漢安二年,宗訢等建議以爲興元年,歲在乙未。又四十五年,文帝後元三年也,歲在庚辰。又五十八年武帝太初元年也,歲在丁丑。今考之通鑑編年,與宗訢之議脗合,而劉孝孫勘日度之議,亦曰武帝太初元年丁丑。然則所謂太初曆元用丁丑,即以太初元年爲元也,非推上古之元也。太史公所紀武帝之詔,是推上古之元得甲寅之歲,其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故武帝特以太古甲寅歲爲起曆之元也。故曰『其更以元封七年爲太初元年』,猶言以七年爲上古甲寅之歲也。上古太初應合璧連珠之瑞,今以太初紀年,元起丁丑,亦與甲寅同耳,非元封七年即甲寅也。然則太史公曆術甲子篇以古初甲寅爲元,順紀六十餘年大餘小餘之數,此其起曆之數,此其起曆之術也。後人不悟太初元年年號傚古初之意,即以太初天漢太始年號分配年名之下者,非也。太史公出於武帝時,安能預知六十年後年號,而先書於歷述年名之下哉!此必後人增益之無疑也。唐一行日度議洪範傳曰『曆始於顓帝上元太始閼逢攝提格之歲,畢聚之月,朔日己巳立春,七曜俱在營室五度』是也。觀此則知上元太始,猶言上元太初也。顓帝曆以甲寅爲元,故曆亦以顓帝之元爲元也。又曰:太初曆元起丁丑,顓帝曆起乙卯,推而上之,皆不值甲寅。猶以日月五緯復得上元本星度,故命閼逢攝提格之歲,而實非甲寅也。觀此言則又知曆書曰『年名閼逢攝提格』者,以甲子朔旦冬至而爲起曆之元,故命之曰以甲寅云爾,未必日月合璧、五星連珠正當顓帝甲寅年也。劉歆三統曆太初前一世,得五星會庚戌之歲,以爲上元。顓帝曆元用乙卯,洪範傳云用甲寅,又何也?太史公曆術甲子篇天漢征和等年號,在劉歆三統曆譜則有之,此必後人以此曆譜附入太史公曆術也。」〇大事記,注見卷六第四十一頁。

38、

大衍曆議曰:「考靈曜命曆序皆有甲寅元,其所起在四分曆案:後漢章帝紀:「元和二年,春二月甲寅,始用四分曆。」庚申元後百十四歲。緯所載壬子冬至,則其遺術也。」大衍曆中氣議唐曆志漢志魯釐公五年,正月辛亥朔旦冬至,殷曆以爲壬子。漢書律曆志。〇大衍曆議:「僖公五年,周曆漢曆唐曆皆以辛亥南至。」隋志:「春秋緯命曆序云:『僖公五年正月壬子朔旦冬至。』」隋書律曆志然則緯與殷曆同。故劉洪曰:「甲寅曆孔子時效。」劉洪説見後漢律曆志命曆序所謂「孔子春秋殷曆」也。晉志姜岌曰:「考其交會,不與殷曆相應。」案:晉律曆志曰:「後秦姚興時,當孝武太元九年甲申,天水姜岌三紀甲子元曆,其略曰:『命曆序曰:孔子爲治春秋之故,退脩之故曆,使其數可傳於後。如是春秋宜用殷曆正之。今考其交會,不與殷曆相應,以殷曆春秋月朔,多不及其日。又以檢率多一日,率少一日。』」〇唐一行日度議曰:「命曆序以爲孔子春秋殷曆,使其數可傳於後,考其蝕朔,不與殷曆合。蓋間治甲寅元曆者託之,非古也。」春秋分記宋眉山程公説伯剛撰。曰:「正皆建子也,今推之曆法,積之氣候,驗之日食,則春秋隱之正皆建丑。之正,建子及丑者相半。至之正而後建子,間亦有建亥者。非一代正朔自異尚也,曆亂而不之正也。」

元圻案】後漢書律曆志注:「袁山松書曰:『劉洪,字元卓泰山蒙陰人,魯王之宗室也。延熹中以校尉應太史徵,拜郎中。善算,與蔡邕共述律曆記,考驗天官。及造乾象術,十餘年,考驗日月,與象相應。』」〇春秋分記,注見卷六第四十頁。〇孔穎達曰:「古時真曆,遭戰國而亡。黃帝顓頊六曆,雖詳於五紀之論,皆之際假託爲之。」

39、

曆有小曆,有大曆。唐曹士蔿七曜符天曆,一云合元萬分曆,本天竺曆法,以顯慶五年庚申爲曆元,雨水爲歲首,世謂之小曆,行於民間。石晉調元曆用之。後周王朴校定大曆,削去符天之學,爲欽天曆

集證五代史司天考:「唐建中時,術者曹士蔿始變古法,以顯慶五年爲上元,雨水爲歲首,號符天曆,然祇行於民間,而馬重績乃用以爲法,遂施於朝廷,賜號調元曆。」又王朴傳:「周顯德二年,詔王朴校定大曆,乃削去近世流俗之學,以周變率策之數,步日月五星,爲欽天曆。」

元圻案】書録解題曆象類:「羅計二隱曜立成曆一卷。稱大中大夫曹士蔿,亦莫知何人,但云起元和元年入曆。」

40、

劉貺曰:「曆動而右移,律動而左轉。」

元圻案】劉貺大樂令壁記上:「杜夔世之樂郎,不識旋宫之義;荀勖晉朝之博識,莫知古律之則。曆動而右移,律動而左轉。律以曆合,氣以錯行。金奏隨律而變宫,以宣地靈;登歌與曆而改調,以應天氣。歌奏相命,所以合天地之情也。」〇唐書劉知幾傳:「子,字惠卿。好學,多所通解。擢起居郎,歷右拾遺、内供奉,獻續説苑十篇。」

41、

劉洪曰:「曆不差不改,不驗不用。未差無以知其失,未驗無以知其是。失然後改之,是然後用之。」下云:「此謂允執其中。今術未有差錯之謬,術未有獨中之異,以無驗改未失,是以檢將來爲是者也。」〇見後漢律曆志李文簡云:「。」以爲至論。

按】李燾傳:「乾道四年,新曆成,劉洪此論於疏,乞申飭曆官討論。」〇無名氏宋史全文:「孝宗乾道四年八月,行乾道曆。禮部郎李燾言:『曆久必差,自當改法。曆家精微,莫如大衍大衍行於世,亦不過三四十年,後學膚淺,其能行遠乎?抑嘗聞「曆不差不改」云云。此劉洪要言至論也。』」

42、

蓂莢謂之曆草。案:述異記:「爲仁君,曆草生階。」田俅子曰:「爲天子,蓂莢生於庭,爲帝成曆。」文選張平子東京賦注。大戴明堂篇謂:「朱草日生一葉,至十五日生十五葉,十六日一葉落,終而復始。」【原注】律賦有朱草合朔。〇宋書符瑞志:「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曆莢』。」〇尚書中候:「即位七十載,朱草生郊。」古有云:「梧桐不生則九州異。」注謂:「一葉爲一月,有閏十三葉。」【原注】平園閏月表用梧桐之葉十三。

按】平園周必大號。

集證漢志「墨家」:「田俅子三篇。」宋吴淑事類賦注:「遁甲云:『梧桐不生,則九州異君。』注:梧以知日月正閏,生十二葉,一邊有六葉,從下數一葉爲一月,有閏則十三葉。視葉小者,則知閏何月也。」

43、

納甲之法,朱文公謂:「今所傳京房占法,見於火珠林者,是其遺説。參同契云:「魏伯陽作。」借以寓行持進退之候。」案:朱子答袁機仲書曰:「參同之書,本不爲明,乃姑借此納甲之法,以寓其行持進退之候。然其所言納甲之法,則今所傳京房占法,見於火珠林者,是其遺説。沈存中筆談解説甚詳,亦自有理。」〇京房易傳:「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離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陰陽,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變易立節。」虞翻云:「日月垂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象月出庚,八日兑象月見丁,十五日乾象月盈甲壬,十六日旦巽象月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月消丙,三十日坤象月滅乙。丹鉛録引此作「月滅乙癸」。案參同契曰「壬癸配甲乙,乾坤括終始」,則「乙」下當有「癸」字。晦夕朔旦坎象水流戊,日中離象火就己。」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宋朱震漢上易納甲圖説魏伯陽會稽人,其傳蓋有所自。云:「魏伯陽上虞虞仲翔餘姚,然考仲翔所説學,本於孟喜。其初立注,奏曰:『臣高祖零陵太守孟氏易,曾祖平輿述其業,祖爲之最密。臣父日南太守,受有舊書。』則仲翔之淵源遠矣。京房之師焦延壽,亦傳孟喜之學者也。今以時代考之,伯陽蓋與仲翔祖相輩行。」漢上朱氏云:「乾納甲、壬,坤納乙、癸,震納庚,巽納辛,坎納戊,離納己,艮納丙,兑納丁。庚、戊、丙三者得於乾,辛、己、丁三者得於坤。始於甲、乙,終於壬、癸,而天地五十五數具焉。」又有:「九天九地之數,乾納甲、壬,坤納乙、癸。自甲至壬,其數九,故曰九天。自乙至癸,其數九,故曰九地。」九天九地之説者,九天之上,六甲子也;九地之下,六癸酉也。

云】河圖玉版已有納甲之説。又云:納甲之法不盡同,如揚雄葛洪所言,又異於京房

集證魏伯陽參同契聖人上觀章:「三日出爲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東北喪其朋。節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

元圻案】夢溪筆談七:「有納甲之法,未知起於何時。予嘗攷之,可以推見天地胎育之理。乾納甲、壬,坤納乙、癸者,上下包之也。震、巽、坎、離、艮、兑納庚、辛、戊己、丙、丁者,六子生於乾坤之包中,如物之處胎甲者。乾之初爻交于坤,生震,故震之初爻納子、午;乾之初爻,子、午故也。中爻交于坤,生坎,初爻納寅、申;震納子、午,順傳寅、申,陽道順。上爻交于坤,生艮,初爻納辰、戌。亦順傳也。坤之初爻交于乾,生巽,初爻納丑、未;坤之初爻,丑、未故也。中爻交於乾,生離,初爻納卯、酉;巽納丑、未,逆傳卯、酉,陰道逆。上爻交乾,生兑,初爻納己、亥。亦逆傳也。乾坤始于甲乙,則長男長女乃其次,宜納丙、丁;少男少女居其末,宜納庚、辛。今乃反此者,卦必自下生,先初爻,次中爻,末乃至上爻,此之序,然亦胎育之理也。」

44、

五運六氣,一歲五行主運各七十二日。少陰君火,太陰濕土,少陽相火,陽明燥金,太陽寒水,厥陰風木,而火獨有二。天以六爲節,故氣以六朞爲一備。地以五爲制,故運以五歲爲一周。左氏元年載醫之言曰:「天有六氣,注:「謂陰、陽、風、雨、晦、明也。」降生五味。」即素問五六之數。洪範月令,其致一也。云:「天五地六,見於大易。天六地五,見於國語。故漢志云:『五六天地之中合。』然左氏之説又與素問微不同。」楊退脩謂:「五運六氣,通之者唯王砅。然遷變行度,莫知其始終次序。」程子曰:「氣運之説,時十日一雨,五日一風始用得。」

集證沈括筆談:「黃帝素問有五運六氣。五運者,甲己爲土運,乙庚爲金運,丙辛爲水運,丁壬爲木運,戊癸爲火運也。」

元圻案】筆談七:「六氣,方家以配六神。所謂青龍者,東方厥陰之氣也。其性仁,其神化,其色青,其形長,其蟲鱗。兼是數者,唯龍而青者可以體之,然未必有是物也。其他取象皆如是。唯北方有二,曰玄武,太陽水之氣也;曰螣虵,少陽相火之氣也。其在於人爲腎,腎亦二,左爲太陽水,右爲少陽相火。火降而息水,水騰而爲雨露,以滋五臟。上下相交,此坎離之交,以爲否泰者也。中央太陰土,爲勾陳,勾陳之配則脾也。」〇程氏遺書十九:楊遵道伊川語曰:「觀素問文字氣象,只是戰國時人作,謂之三墳書則非也。道理卻總是,其閒只是氣運使不得。錯不錯未説,就使其法不錯,亦用不得,除是『十日一風,五日一雨』,始用得。且如説今年氣運當潦,然有北潦,南旱時,此且做各有方氣不同。又卻有一州一縣之中潦旱不同者,怎生定得?」〇遺書作「十日一風,五日一雨」,恐是坊本之誤。

45、

朱文公嘗問蔡季通:「十二相屬起於何時?首見何書?」又謂:「以二十八宿之象言之,唯龍與牛爲合,而他皆不類。至於虎當在西而反居寅,雞爲鳥屬而反居西,又舛之甚者。」韓文考異:「毛穎傳封卯地謂十二物,未見所從來。」愚按:「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午爲馬之證也;「季冬出土牛」,丑爲牛之證也。蔡邕月令論云:「十二辰之會,案:蔡邕月令問答,「會」作「禽」,當從之。五時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雞、亥豕而已。其餘虎以下,非食也。」月令正義云:「雞爲木,羊爲火,牛爲土,犬爲金,豕爲水。但陰陽取象多塗,故午爲馬,酉爲雞,不可一定也。」見孟春之月「食麥與羊」正義。十二物,見論衡物勢篇按:「獨不及辰之禽龍。」〇集證論衡言毒篇:「辰爲龍,巳爲蛇。」説文巳部亦謂巳爲蛇象形。

集證論衡物勢篇:「寅,木也,其禽虎。戌,土也,其禽犬。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亥,水也,其禽豕。巳,火也,其禽蛇。子亦水也,其禽鼠。午亦火也,其禽馬。酉,雞也。卯,兔也。申,猴也。」又按乾鑿度孔子曰:復表日角」,注云:「表者,人體之章識也。名復者,初震爻也。震之體在卯,日出於陽,又初應在六四,於辰在丑爲牛,牛有角,復人表象。」是丑爲牛之證。史記陳世家:「太史筮敬仲完,卦得,云若在異國,必姜姓。」正義曰:「六四變,此爻是辛未,上體巽,未爲羊,巽爲女,女乘羊,故爲。」是未爲羊之證。九家易説卦曰:「犬近奎星」,蓋戌宿值奎也。是戌爲犬之證。易林坤亦云「三年生狗,以成戌母」。

元圻案】唐彦遠法書要録曰:「梁庾元威論書:『王融圖古今雜體,有六十四書。湘東王韋仲定爲九十一種,謝善勛增其九法,合成百體。内有鼠書、牛書、虎書、兔書、龍書、蛇書、馬書、羊書、猴書、雞書、犬書、豕書,此十二時書也。』」

46、

帝堯元年甲辰,至宋德祐丙子,按:「瀛國公在位二年。」凡三千六百三十三年。帝堯而上,六閼逢無紀。致堂讀史管見云:「有書契以來,凡幾鴻荒,幾至德矣。廣雅:『自開闢至獲麟,二百七十六萬歲,案:此説本緯書元命包乾鑿度。見後漢書律曆志分爲十紀。』蓋茫誕之説。」劉道原疑年譜謂:「大庭無懷氏,無年而有總數。」之年,衆説不同。三統曆西周,與汲冢紀年商曆差異,況開闢之初乎?王質景文張孝祥于湖集序云:「渾淪以前,其略見於釋氏長含經云:「此姚秦時妖僧妄造,其可據乎?宏詞人之陋如此。」開闢以後,其詳見於邵氏皇極經世。」

集證廣雅釋天:「天地闢,設人皇以來,至魯哀公十有四年,積二百七十六萬歲,分爲十紀,曰九頭、五龍、攝提、合雒、建通、序命、循蜚、因提、禪通、疏仡。」

元圻案】書録解題史部編年類:「疑年譜一卷,年略譜一卷,雜年號附,劉恕撰。謂春秋周平魯隱史記本紀軒轅列傳伯夷年表共和共和魯隱,其間七十一年,即與春秋相接矣。先儒敘庖犧女媧,下逮三代,享國之歲,衆説不同。懼後人以疑事爲信,故周厲王以前三千五百一十九年爲疑年譜。而共和以下至元祐壬申一千九百一十八年爲年略譜。」〇隋書經籍志「佛經總説」:「姚萇時,天竺沙門佛陀耶舍長阿含經四分律。」〇四庫全書總目術數類:「皇極經世書十二卷,宋邵子撰。其書以元經會,以會經運,以運經世。起於帝堯甲辰,至後周顯德六年己未。凡興亡治亂之迹,皆以卦象推之。」〇國朝王氏鳴盛曰:「王氏知諸家説開闢之年爲茫誕,豈知元年甲辰以下亦茫誕乎?近儒史學,唯萬斯同季野善於稽覈,識見獨精。所譔紀元彙考,斷自共和庚申始。今本亦從此逆溯至唐堯元年甲辰者,乃後人所附益也。」〇案:司馬子長史記黃帝以來訖共和世表共和以後始爲年表,爲千古特識。

47、

以十一星行曆推人命貴賤,始於唐貞元順宗年號,在位止一年。都利術士李彌乾【原注】聿斯經本梵書。〇案:宋劉熙古續聿斯經一卷。程子謂:「三命是律,五星是曆。」晁氏謂:「泠州鳩曰:『武王,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五星之術,其來尚矣。」

云】此推步,非占驗也。

集證唐藝文志「曆算類」:「都利聿斯經二卷,貞元都利術士李彌乾傳自西天竺,有壉公者譯其文。」〇丹鉛録:「律居陰而治陰,因地主氣也,故曰三命爲律,觀情以律。曆居陽而治陽,因天主事也,故曰五星爲曆,觀性以曆。」

48、

定之方中公劉之詩,擇地之法也。案:周書曰:「别其陰陽之利,相土地之宜,水地之便。」晁錯曰:「相其陰陽之和,嘗其水泉之味,審其土地之宜,觀其草木之饒。」古人之擇地,如此而已。「我辰安在」,小弁論命之説也。以上引真西山送吴正叟序文語。云「不利子商」,九年左傳則見姓之有五音,詩吉日「維戊」、「庚午」,則見支幹之有吉凶。

云】宫、公劉二詩,蓋古人建都卜宅,以求陰陽之和,而非葬經之可藉口。「我辰安在」,豈是論命?姓有五音,古人有此説,亦不足據。「維戊」、「庚午」,特以内外事分剛柔,亦非擇日也。

49、

五代史馬重績傳:「漏刻之法,以中星考晝夜爲一百刻,六十分刻之二十爲一時,時以四刻十分爲正,此自古所用也。」今攷五代會要晉天福三年,晉高祖己亥。司天臺奏漏刻經云:「晝夜一百刻,分爲十二時,每時有八刻三分之一。六十分爲一刻,一時有八刻二十分。云:「十二時占九十六刻,餘四刻破爲二百二十四分,故各得八刻二十分也。一時凡五百分。」四刻十分爲正前,十分四刻爲正後,二十分中心爲時正。上古以來,皆依此法。」歐陽公作史,於「六十分」之上闕「八刻」二字,不若會要之明白。

按】五代史馬重績傳正有「八刻」二字,則王氏所見本不如今本矣。

元圻案】明史天文志:「西洋之説,命日爲九十六刻,使每時得八刻無奇零,以之布算製器,甚便也。」〇書録解題正史類:「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歐陽修撰。其爲説曰:『昔孔子春秋,因亂世而立法。余爲本紀,以治法而正亂君。諸臣止事一朝曰「某臣傳」,其更事歷代者曰「雜傳」。』尤足以爲世訓。」又典故類:「五代會要三十卷,王溥撰。」〇四庫書著録。

50、

數術記遺云:「世人言『三不能比兩』,乃云捐悶與四維。」甄鸞藝經曰:「捐悶者,周公作。先布本位,以十二時相從。徐援稱捐悶是奇兩之術。」以上皆甄鸞注文。御覽藝經作「悁悶」。三不能比兩者,孔子所造,布十干於其方,戊己在西南。四維,東萊子所造,布十二時四維。

集證太平御覽七百五十五引藝經曰:「悁悶者,先悶本位,以十二時相從。文曰:『同有文章,虎不如龍。豕者何爲,來入兔宫。王孫晝下,乃造黃鍾。犬往就馬,非類相從。羊奔蛇穴,牛入雞籠。』」「四維者,布十二時四維之一。其文曰:『天行星紀,石隨龍淵。風吹羊圈,天門地連。兔居蛇穴,馬到猴邊。雞飛猪鄉,鼠入虎躔。』」

元圻案】數術記遺曰:「於太山劉會稽,問曰:『數有窮乎?』會稽曰:『吾曾游天目山中,見有隱者,莫知其名,號曰天目先生。余亦以此意問之。先生曰:「世人言『三不能比兩』,乃云捐悶與四維。數不識三,妄談知十。」』」〇四庫全書總目天文算法類:「數術記遺一卷,舊題漢徐岳撰,北周甄鸞注。東萊人。晉書律曆志所稱吴闞澤劉洪乾象曆東萊徐岳者是也。隋志具列九章算經七曜術算等目,而獨無此書之名,至唐志始著於録。」〇甄鸞别注云:「劉洪乾象東萊徐岳。」

51、

桓譚新論曰:「老子謂之玄,揚子謂之太玄。」案:後漢書張衡傳注:「桓譚新論曰:『揚雄玄書,以爲玄者,天也,道也。言聖賢制法作事,皆引天道以爲本統,而因附續萬類、王政、人事、法度,故伏羲氏謂之「易」,老子謂之「道」,孔子謂之「元」,而揚雄謂之「太玄」。』」與此所引不同。石林謂:「太玄老子緒餘。老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老子第四十二章之文。河上公以此爲「道化章」。三之爲九,故九而九之爲八十一章。老子上篇三十七章,下篇四十四章,共八十一章。太玄以一玄爲三方,自是爲九,而積之爲八十一首。」【原注】金樓子云:「揚雄太玄經楊泉太元經。」

元圻案】張衡傳注:「桓譚新論曰:『玄經三篇,以紀天地人之道,立三體有上中下,如禹貢之陳三品。三三而九,因以九九八十一,故爲八十一卦。以四爲數,數從一至四,重累變易,竟八十一而徧,不可損益。以三十五蓍揲之。玄經五千餘言,而傳十二篇也。』」〇金樓子雜記篇下:「桓譚新論華譚又有新論揚雄太玄經楊泉又有太元經。」〇隋書經籍志「儒家」:「楊子太元經十四卷,徵士楊泉撰。」

52、

潛虚,心學也;以元爲首,心法也。人心其神乎,潛天而天,潛地而地。温公之學,子雲之學也。案:程子太玄中首曰:「中,陽氣潛萌於黃鍾之宫,信無不在乎中。」首一曰:「藏心于淵,美厥靈根。測曰:藏心于淵,神不外也。」太息之曰:「揚子雲之學已嘗至此地位!」先天圖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生乎心,豈惟先天哉!連山始艮,終而始也;歸藏先坤,闔而闢也。,太極之動也;,一陽之初也。皆心之體,一心正而萬事正,謹始之義在其中矣。邵子曰:「,其見天地之心乎?」觀物外篇愚於亦云。之元,即之元,即春秋之元,云:「附會。」一心法之妙也。張文饒衍義以養氣釋元,似未盡本旨。

元圻案】晁公武讀書志曰:「潛虚是五行爲本,五五相乘爲二十五,兩之爲五十。首有氣、體、性、名、行、變、解七圖。然其辭有闕者,蓋未成也。」〇玉海三十六:「張行成潛虚衍義十六卷。」案:四庫全書總目術數類張行成皇極經世索隱二卷,觀物外篇衍義九卷。行成,字文饒,一字子饒臨邛人。始末不甚可考。玉海乾道二年六月,以行成可採,除直徽猷閣

53、

管子幼官篇:「冬十二始寒盡刑,十二小榆賜予,十二中寒收聚,十二中榆大收,十二寒至静,今本「静」或作「盡」。十二大寒之陰。」按:「有『十二大寒終』句,不宜漏。」注云:「陰陽之數,日辰之名。」盤洲按:「盤洲洪适號。」於閏十一月用中榆立閏,蓋出於此。

元圻案】四庫全書總目法家類:「管子二十四卷,舊本題管仲撰。劉恕通鑑外紀傅子曰:『管仲之書過半便是後之好事者所加,乃説管仲死後事。輕重篇尤復鄙俗。』」其注舊題房玄齡撰。據晁氏讀書志,蓋尹知章作也。〇幼官篇曰:「春、夏、秋、冬氣十二日一代,春、秋各八,冬、夏各七,通一歲三百六十日。春、秋候平氣中,冬、夏候極氣終而始,中氣常贏,極氣常短。」〇周益公平園續集洪文惠神道碑曰:「公諱,字景伯,初名,字伯温,一字景温鄱陽人。相孝宗,謚文惠。罷相後,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自歸,得負郭地百畝。因列岫雙溪之勝,復置臺榭,引水流觴,種花藝竹,名曰盤洲。有盤洲集一百卷。」

54、

國史志云:「曆爲算本。治曆之善,積算遠,其驗難而差遲。治曆之不善,積算近,其驗易而差亦速。」

55、

曆元起於冬至,卦氣起於中孚。豳詩於十月「曰爲改歲」。以十一月爲正,蓋本此。【原注】「曰爲改歲」,用正;「何以卒歲」,乃正。



校勘記

 孫通海校:上二「極」字,元刊本、清嘉慶本作「樞」。

 孫通海校:「斗綱之端」,按漢書律曆志晉灼注此句下當更引「連貫營室,織女之紀」二句八字。

 孫通海校:「爲」,元刊本、清嘉慶本作「謂」。

 孫通海校:按「九星」以下一段爲上文「九星懸朗」句的注文。

 孫通海校:「四時所見有早晚」四句,見於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上。

 孫通海校:「名」,元刊本、清嘉慶本作「命」。

 孫通海校:「起」,元刊本、清嘉慶本作「始」。

字數:20861,最後更新時間: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