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子河上公章句
    1. 附録三
      1. 中華書局點校本《前言》
        1. 一、河上公章句之作者與年代
        2. 二、河上公章句之主要思想内容
        3. 三、河上公章句之傳世版本

老子河上公章句·附録三


中華書局點校本《前言》


老子道德經是我國古代學術名著,歷代注釋者甚多。河上公老子章句是現存老子注本中成書較早,影響較大者。但是,關於此書作者及成書年代,古今中外的學者雖已作了大量的考證,至今仍聚訟紛紜。下面我們就此書作者、時代、思想内容及版本情况略作介紹。

一、河上公章句之作者與年代

河上公章句相傳爲河上丈人或河上公所撰。西漢司馬遷最早提到河上丈人,史記樂毅列傳稱:

樂臣公學黄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蓋公教於齊高密、膠西,爲曹相國師。

據史書記載,上述河上丈人的弟子樂瑕公、樂臣公、蓋公,皆係戰國末至西漢初年的著名隱士,遊學齊國,以黄老之學顯名于世。戰國後期的齊國,正是黄老學派興盛之地。河上丈人作爲黄老學派的一位祖師,蓋亦爲戰國時人。此派學説的要旨是「貴清静而民自定」,主張以清静無爲治國安民。其説經蓋公傳授曹參,又因曹參入京爲漢相國,遂成爲西漢初統治者制定政策的指導思想。

但是司馬遷對河上丈人的生平事蹟已「不知其所出」。至于河上丈人爲老子書作章句,不僅司馬遷未曾提到,班固漢書藝文志不曾著録,現存漢代的所有典籍亦從未有言及之者。

漢末魏晉之際,又有人提到河上丈人。太平御覽卷五一〇引魏嵇康(二二三——二六二年)高士傳云:

河上公者,不知何國人也,謂之丈人。隱德無言,無德而稱焉。安丘先生等從之,修其黄老業。

又御覽卷五〇七引魏晉皇甫謐(二一五——二八二年)高士傳云:

河上丈人者,不知何國人也。明老子之術,自匿姓名,居河之濱,著老子章句,古世號曰河上丈人。當戰國之末,諸侯交争,馳説之士咸以權勢相傾,唯丈人隱身修道,老而不虧。傳業于安期生,爲道家之宗也。

按皇甫謐已提到戰國時河上丈人著老子章句,這説明至遲在魏晉之際該書已傳世。

三國志吴書薛綜傳稱:「吴太子少傅薛綜撰有二京解,即注解漢張衡二京賦。」薛注現保存在唐李善的文選注卷二和卷三。其中卷三的東京賦注引用了河上公老子注文,共三條。有兩條是李善注所引,有一條則係薛綜注所引,是河上公注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一句的注文。薛綜卒於吴赤烏三年(二四三年)春,如果文選卷三的薛注引文可靠,就更證明河上公章句的問世在三國以前。但這還不是河上公注成書的下限。據饒宗頤先生老子想爾注校箋一書考證:東漢末道教天師張陵或張魯所作的老子想爾注一書與河上注有關,「想爾注部分出自河上。想爾爲張陵或張魯作,蓋曾見河上公注,則河上注成書,明在張陵立教之前」。

東漢時期,受古文經學影響,章句之體風行。如樊英撰易章句,劉表有周易章句,桓榮、桓郁父子並有歐陽尚書章句,張魚、盧植各撰尚書章句,伏恭有齊詩章句,薛漢、張匡各有韓詩章句,景鸞、蔡邕皆作月令章句,樊儵删定公羊嚴氏春秋章句,楊終作春秋外傳改定章句,鄭衆有國語章句,包咸撰論語章句,趙岐、程曾各撰孟子章句,以及王逸楚辭章句,等等。章句之體,西漢已有,但東漢後期尤爲盛行。河上公老子章句在文體上正反映當時學風。而自魏王弼(二二六——二四九年)注解周易、老子之後,魏晉玄學新風大興,而經學章句之風衰謝,「通人惡煩,羞學章句」。(文心雕龍論説篇)因此河上章句之作,於理應在王弼之前。從思想内容來分析,河上注文主要以漢代黄老學思想解説老子,而與魏晉玄學家以哲學本體論解老有所不同,更不同於東晉南朝以後道教徒以羼雜佛學義理的重玄哲學疏解老子。這應是我們判斷河上章句時代的主要根據。

當然,河上章句的成書時代也不應早至戰國或西漢初。因爲漢書藝文志未曾著録此書。而且據孔穎達禮記正義稱:東漢學者馬融注周禮,始採用「就經爲注」形式,改變以前經文和注文分開的形式。河上公章句在形式上正是「就經爲注」的,應成書於馬融(七九——一六六年)之後。總之,河上公章句應成書於西漢之後,魏晉之前,大約在東漢中後期。王明先生老子河上公章句考推測章句約爲後漢桓帝或靈帝時黄老學者僞託戰國時河上丈人所作,其説大體可信。這樣説也不否認現存河上章句傳本中有魏晉以後所增益的文字。

河上公章句雖出於漢代,但其廣泛傳布,則與東晉南朝以來神仙道教的發展有關。道教徒的慣例,喜歡把晚出的道書託稱爲太上老君或某位神仙真人降世傳授的。道書中有許多編造的神人授經故事。晉代著名道教學者葛洪,在其神仙傳一書中,就首先編造了一個西漢初神人河上公傳授漢文帝老子章句的神話故事。據今本神仙傳卷三河上公傳稱:

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字。漢文帝時,公結草爲菴於河之濱。帝讀老子經,頗好之,敕諸王公及大臣皆誦之,有所不解數事,時人莫能道之。聞時皆稱河上公解老子經義旨,乃使齎所不決之事以問。公曰:「道尊德貴,非可遥問也。」帝即幸其菴,躬問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子雖有道,猶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公即捬掌坐躍,冉冉在虚空中,去地數丈。俛仰而答曰:「余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臣之有?」帝乃下車稽首曰:「朕以不德,忝統先業,才小任大,憂于不堪,雖治世事,而心敬道,直以暗昧,多所不了,唯願道君有以教之。」公乃授素書二卷,曰:「熟研之,此經所疑皆了,不事多言也。余注是經以來,一千七百餘年,凡傳三人,連子四矣,勿以示非其人。」言畢,失公所在。須臾,雲霧晦冥,天地泯合。帝甚貴之。論者以爲:文帝好老子之言,世人不能盡通,故神人特下教之。而恐漢文心未至信,故示神變。所謂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耶!

葛洪編造的神人河上公授書漢文帝故事,情節荒誕離奇,但卻爲後來的道教徒所深信不疑。東晉後期至南朝齊梁間,道教在江南各地迅速發展,不少貴族門閥士人信仰道教,僞託神仙真人降授的大批道經被編造出世,並形成傳習這些道經的道教門派。例如東晉興寧二年(三六四年),葛洪同鄉的丹陽郡句容縣士族許謐、許翽父子與道士楊羲合作,編造大批上清經,託稱魏夫人等神真降授,後經南朝齊梁著名道士陶弘景發揚弘大,形成以江東茅山爲中心的道教上清派。又如葛洪從孫葛巢甫,也在東晉末年造作大批靈寶經,僞託是太極真人降授葛洪祖父,三國時東吴道士葛玄,葛玄傳弟子鄭思遠,鄭又傳弟子葛洪。後經南朝劉宋著名道士陸脩静整理增脩,形成道教靈寶一派。

在這樣的背景下,南朝道教徒對早期天師道奉誦的道德經五千文,也加以整理增删,編造神話,形成道教三洞四輔經典體系中的太玄部經。尤其是號稱「祖述三張,弘衍二葛」的靈寶派道士,在這方面更是不遺餘力。例如老子道德經在東晉南朝被删定爲一種五千字的文本,並有人僞託葛玄作老子道德經序訣,大肆宣揚老子授尹喜五千文、河上公授漢文帝老子章句的神異故事。這篇文章有大段内容都取材於葛洪神仙傳和晉宋之際問世的靈寶經,尤其是現道藏中所收的上清太極隱注玉經寳訣、太極真人敷靈寶齋戒威儀諸經要訣等書。(關於葛洪老子道德經序訣,詳見本書附録)

上述上清太極隱注玉經寳訣等東晉南朝道經,對神仙傳的河上公傳經故事渲染得更爲神奇,如河上公被説成是太上真人(老子)降世的化身,誦讀河上真人章句可以登天成仙。太極隱注稱:

太極真人曰:……逮至漢孝文皇帝,好樂道德,精誠虚盡,太上真人降乎河上,以化文帝。真人時自誦經。帝未弘道義幽冥之理,既心之所渴,聞有異人,踊躍即親駕詣之,稽首禮問動静,諮請道真。真人爲其章句,略其一隅,通其所滯也。夫此經之賾難究矣,故曰不可思而議也,然自足令文帝託刊霄冥,保景乘雲,散轡飛龍,徑登天堂金華宫中,及諸天人講誦爲事矣,亦仙道之次者也。……夫讀河上真人一章,則徹太上玉京,諸天仙人叉手稱善,傳聲三界,魔王禮於堂中,酆都軌敬,稽首於法師矣。河上真人則道德經之法師也,所以尊其章句焉。

像這樣的神話,屬於神仙道教徒的宗教宣傳,本無足論,但由此亦可見河上公章句在當時道教中影響甚大。南北朝以至隋唐之際,以老子道德經(五千文本)、河上公章句、老子想爾注爲主,加上一些有關的符圖、儀式書和神仙傳記,組成了道教經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即太玄部道經。例如約成書於梁朝末或隋唐之際的道書三洞奉道科戒儀範,著録道教「高玄弟子」所受道經目録如左:

老子道德經二卷、河上真人注上下二卷、想爾注二卷、五千文朝儀一卷、雜説一卷、關令内傳一卷、誡文一卷。

右受稱高玄弟子(參見敦煌寫經P二三三七號)

又如道藏楹字號所收傳授經戒儀注訣,載太玄部道經目録如左:

太玄部卷第一:老君大字本道經上;

太玄部卷第二:老君大字本道經下;

太玄部卷第三:老君道經上道經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四:老君德經上德經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五:老君道經上想爾訓;

太玄部卷第六:老君德經下想爾訓;

太玄部卷第七:老君思神圖注訣;

太玄部卷第八:老君傳授經戒儀注訣;

太玄部卷第九:老君自然朝儀注訣;

太玄部卷第十:老君自然齋儀。

又如道藏肆字號所收唐先天元年道士張萬福撰傳授經戒法籙略説,載道德經目如左:

道德上下二卷、河上公注上下二卷、想爾注上下二卷、大存圖一卷、傳儀一卷、朝儀一卷、齋儀一卷。此太玄經所明,應受持脩行。

由於河上公章句爲道教徒所重視,成爲他們必須傳授修習的經典之一,於是在社會上流傳日漸廣泛。據梁朝虞龢論書表所載,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曾爲山陰道士書寫河上公老子,换取白鵝,傳爲書法史上一段佳話。王羲之本人是東晉士族中著名的五斗米道徒。到了南北朝末至隋唐之際,不信道教的僧人儒士也頗引述河上章句。如梁元帝金樓子立言篇、北周釋甄鸞笑道論並引河上公序,梁皇侃論語義疏引河上注文。隋蕭吉五行大義、唐初陸德明經典釋文、釋法琳辨正論、李善文選注、馬總意林,以及魏徵群書治要等書,也都引述河上公注文字。據唐六典國學所教授經載:唐初官方學校教授老子所用課本即爲河上公章句,直至開元七年,才以唐玄宗御注道德經取代河上注。但玄宗御注本所用老子經文仍爲河上本。開元初,學者劉知幾上書稱老子無河上公注,請廢河上而存王弼注。宰相宋璟、博士司馬貞等共黜其言,請二家兼行,玄宗下詔認可。由此可見河上注在當時影響之大。唐以後,河上、王弼二注作爲道德經的主要注本,一直廣爲流傳。

二、河上公章句之主要思想内容

河上公章句作爲東漢黄老學者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是以漢代流行的黄老學派無爲治國、清静養生的觀點解釋老子經文。天道與人事相通,治國與治身之道相同,二者皆本於清虚無爲的自然之道,這是河上公章句的基本思想。故陸德明經典釋文概括此書要旨爲「言治國治身之要」。

從天道自然無爲,元氣化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論出發,本着天人合一,國身相同的觀點,用自然法則來論述治國養生之道,尋求能使國家太平長治,個人長生久壽的方法,這是自戰國、秦漢以來黄老道家學説的基本内容。漢代發達的政治學和醫藥養生學,在思想上無不受到黄老學派的影響。但是西漢初期的黄老學,比較偏重於探討安邦治國的「經術政教之道」。河上丈人的这一齊國黄老學派「貴清静而民自定」的政治主張,由於適合漢初經濟凋敝,人民亟需休養生息的形勢,由蓋公傳於曹參,並得到漢文帝、竇太后等最高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在漢初盛行了七十餘年。及至漢武帝即位,採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經學成爲官方的統治思想,黄老學遂退出政治舞臺。

但是,作爲「經術政教之道」的黄老派政治學説雖然不時興了,以個人治身養性爲主旨的黄老學説卻在繼續發展。特别是在漢武帝迷信神仙方士,漢代社會追求長生成仙風氣盛行的背景下,黄老養生學的發展更得到十分有利的條件。到了東漢,黄老學已演變爲偏重個人養生成仙的學説。王充論衡道虚篇稱:「世或以老子之道爲可以度世,恬澹無欲,養精愛氣。」後漢書矯慎傳載吴倉致矯慎之書曰:「蓋聞黄老之言,乘虚入冥,藏身遠遯,亦有理國養人,施於爲政。」可見東漢人認爲黄老學的主旨是養生成仙,而非「理國養人,施於爲政」。東漢統治者中頗有人喜愛黄老養生之術,甚至以黄老作爲祭祀崇拜的神靈,禱祠求福。後漢書光武帝紀載皇太子勸諫光武帝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黄老養性之福,願頤愛精神,優遊自寧。」又楚王英傳稱:「英晚節更喜黄老,學爲浮屠,齋戒祭祀。」漢桓帝延熹八年,兩次遣使者去陳國苦縣祭老子,欲求成仙。邊韶老子銘曰:「延熹八年八月甲子,皇上尚德弘道,含閎光大,存神養性,意在凌雲。是以潛心黄軒,同符高宗,夢見老子,尊而祀之。」延熹九年,桓帝又親祀老子於濯龍宫,「設華蓋之座,用郊天樂」(後漢書桓帝記、郊祀志)。漢靈帝熹平二年,陳國相師遷奏前相魏愔與陳愍王劉寵共祭天神,希幸非冀,罪至不道。魏愔辭與王共祭黄老君,求長生福而已,無他冀幸(後漢書陳敬王羡傳)。可見到了東漢後期,祭黄老求長生已成爲帝王貴胄之常事。這種風氣對桓、靈之世民間奉祀黄老的原始道教組織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形成,有直接的影響。

從上述漢代黄老學説發展演變的過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河上公章句以黄老思想解説道德經的時代特徵。首先,河上公章句關於天地萬物生成過程的解釋,完全符合漢代黄老學的元氣自然論。河上公注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爲和」,其文云:

道始所生者一,一生陰與陽也;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爲天地人也。天地人共生萬物也,天施地化,人長養之也。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回心而就日。萬物之中皆有元氣,得以和柔,若胷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與氣通,故得久生也。

可見河上公是以黄老學宇宙論作爲個人養生的理論根據。這種思想,早在西漢黄老學集大成著作淮南子中已有完整的表述。關於天人相通的觀點在河上注中也有表述。如四十七章注稱:「天道與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氣相貫。」從這種觀點出發,河上公以天道自然無爲的法則論述了黄老學的兩項基本内容,即治國與治身之道。河上注文常以治國與治身並舉,「説聖人治國與治身同也」(三章)。治國的目的在於安定人民,致國太平長久,其要點在於愛惜民財,不爲泰奢淫侈,嗜武濫刑。治身的目的在於清静安寧,達到長生久壽,其要旨在於愛氣養神,除情去欲,不爲煩勞放縱。二者共同之處在於皆效法自然,「無爲養神,無事安民」。故河上注云:

治身者愛氣則身全,治國者愛民則國安。治身者呼吸精氣,無令耳聞也;治國者布施惠德,無令下知也。(十章)

治身者當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歸之也。治國者寡能,揔衆弱共使强也。(十一章)

聖人守大道,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之也。治身則天降神明,往來於己也。萬民歸往而不傷害,則國家安寧而致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則身安而大壽也。用道治國則國安民昌,治身則壽命延長,無有既盡時也。(三十五章)

法道無爲,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不勞煩也。(四十三章)

人能知止足則福禄在於己,治身者神不勞,治國者民不擾,故可長久。(四十四章)

治國者當愛惜民財,不爲奢泰;治身者當愛惜精氣,不爲放逸。夫獨愛民財、愛精氣,則能先得天道也。(五十九章)

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精散。(六十章)

治身治國安静者易守持也。(六十四章)

治國者行罰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傷神,貪財殺身,民不知畏之也。(七十四章)

河上公章句對治國與治身之道雖皆有論述,但其重點卻在治身養生,帶有東漢黄老學的特徵。故全書第一章開宗明義:

道可道——謂經術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非自然長生之道也。

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二句經文的原義,是説:可以用言詞表達的道並非「常道」。「常道」是老子哲學特有的概念,幽深玄妙,只可意會而不可言説。河上公解釋「常道」爲「自然長生之道」,而非「經術政教之道」,這未必符合老子原義,但卻表明了作者輕視治國而偏重養生長壽之道的傾向。第六十四章注云:「聖人學人所不能學。人學智詐,聖人學自然;人學治世,聖人學治身。」更清楚表明了作者輕治國而重治身的思想。

道家養生學的内容,主要是講怎樣通過精神形體的鍛鍊修養,達到戰勝疾病衰老,長生久壽,甚至不死成仙的目的。莊子刻意篇中已提到:「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爲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吕氏春秋與淮南子二書中皆有黄老論養生的内容。漢書藝文志著録的醫藥、房中、神仙家著作多託名黄帝、容成等上古真人,與黄老學有密切關係。但直接以黄老養生思想來解釋老子的漢代典籍,現存僅有河上公章句一書。

根據黄帝内經、馬王堆出土的醫藥養生書、導引關,以及江陵張家山出土的漢簡引書等資料來看,漢代醫藥養生方術門類頗多,主要有服食方藥、導引行氣、房中固精、守一存神等幾大類。服食方藥(包括草木藥與金石藥)的目的在於借助藥物的外力保養身體,延年祛病,後來道教的外丹方術即源於此。行氣、房中、存神等方術,則是要通過保養人體内的精氣神等維持生命的要素,調節人體自身功能以祛病延年,後世道教的内丹養生術由此發展而成。河上公章句的養生方法主要屬於内修方術。黄老養生家認爲:人身之精、氣、神三者是維持生命基本要素,或稱爲「三寶」。人之衰老病死,皆因三寶虧損枯竭,故欲長生者,必須重視精氣神的保養。故太平經有云:「人欲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也。」行氣、房中、存神,就是早期道家及道教保養精氣神的三大養生要術。河上公章句對此三項皆有論述。

首先,關於行氣術,河上公認爲人稟天地之和氣而生,和氣散則死亡,故善攝生者必須保養和氣。「治身者愛氣則身全」。保存的方法在於調節鼻口呼吸,使呼吸輕柔緩慢。故曰:

不死之道在於玄牝。玄,天也,於人爲鼻;牝,地也,於人爲口。鼻口之門,乃是通天地之元氣所從往來。鼻口呼噏喘息,當綿綿微妙,若可存,復若無有。用氣當寬舒,不當急疾勤勞也。(六章)

人能抱一使不離於身,則長存。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氣也。專守精氣使不亂,則形體應之而柔順。治身者呼吸精氣,無令耳聞也……治身天門謂鼻孔,開謂喘息,闔爲呼吸也。(十章)

其次,關於房中固精之道。河上公稱男女之精爲「精氣」,認爲「治身者當愛惜精氣而不爲放逸」。保養精氣的方法,一是在男女交合中節欲重施,勿使精氣漏泄,其次則有還精補腦之法。河上注稱:

愛精重施,髓滿骨堅。(三章)

人以氣爲根,以精爲蒂。如樹根不深則拔,菓蒂不堅則落。言當深藏其氣,固守其精,使無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長生久視之道。(五十九章)

治身者卻陽精以糞其身。(四十六章)

最後,關於保養精神之道。河上公認爲:「人之所以有生者,以有精神。精神託空虚,喜清静。飲食不節,忽道念色,邪僻滿腹,爲伐本厭神。」(七十二章)案河上公所謂的精神,不僅指的是人的心思觀念,而且有神靈的含義,即駐守人體五藏之中的魂靈。人之精神易受外界聲色財貨誘惑,産生嗜慾貪念,使精神勞動,離形而去,如此則生命危矣。故欲長生者必須除情去欲,保持五藏空虚,精神安静,形神相抱不離。河上注文屢言此道,如云:

人能除情欲、節滋味、清五藏,則神明居之也。(五章)

人能養神則不死也。神謂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人載魂魄之上得以生,當愛養之。喜怒亡魂,卒驚傷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肴,腐人肝肺。故魂静志道不亂,魄安得壽延年也。(十章)

治身者當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歸之也。(十一章)

上述行氣、固精、養神三項養生方術,上承漢代黄老道家之學,下啓魏晉神仙道教。東晉南朝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和上清派經典,對河上公章句的養生術又有進一步的發展。河上公章句之所以爲後世道教徒重視,其原因正在於此。

三、河上公章句之傳世版本

河上公章句自東晉南朝廣爲流傳,至唐初已出現不同版本。如唐初陸德明經典釋文所引河上公章句,就有所謂「河上本」與「河上一本」的區别。又據宋謝守灝混元聖記卷三稱:唐初傅奕考覈道德經衆本,勘數其字,河上丈人本、齊處士仇嶽家傳,有五千七百二十二字,河上公本,有五千五百五十五字,或五千五百九十字。又據唐成玄英老子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稱:河上公本道德經較五千文本多五百四十餘字。可見唐初河上章句的經文字數就有四種不同傳本。此外,隋蕭吉五行大義和唐釋法琳辨正論所引河上注文,也有不見於今本者。從唐代至今,經歷代道流學者傳抄、翻刻、點校、節録、引述,現存有關河上章句的版本和文獻資料甚多,僅筆者聞見所及就有數十種。大體可分爲以下幾大類:

一、唐代鈔本及引述文獻。敦煌遺書有唐鈔河上章句三種,即S四七七、S四六八一——P二六三九、S三九六二號寫本。另外陸德明經典釋文、魏徵群書治要、馬總意林、李善文選注等唐代典籍亦摘録或引述河上章句。鎮江焦山寺有唐刻河上本道德經幢。以上諸本皆殘闕不全,但尚可大致窺見唐代傳本原貌,並可以之鑒别後代傳本之優劣。唐代傳本各章無章名,是與後代傳本的重要區别。

二、日本舊鈔本和刻本。日本現存河上章句鈔本、刻本不少,其中有些較早的版本。如大阪圖書館藏天文舊鈔本、慶長頃活字本、京都大學藏近衛家本、仙臺瀧川君山藏舊鈔本、奈良聖語藏尊收藏鎌倉舊鈔本等等。據武内義雄老子研究第五章考校,日本鈔本比較接近唐鈔本原貌,在版本上勝過中國刻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鈔本卷首有葛洪所撰序文,其内容與中國刻本卷首之葛玄老子道德經序訣不同,卻與梁元帝金樓子、北周甄鸞笑道論、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唐顔師古注玄言新記明老部等書所引河上公序文内容相近。

三、宋刻本。宋刻河上章句的代表爲四部叢刊影印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建安虞氏刊本,以及天禄琳琅叢書影印宋劉氏麻沙本。二者文字幾乎完全相同,皆爲宋代麻沙坊刻本。此本卷首有葛玄序訣,各章前有章名,注文中附有音釋,並雜入王弼、唐明皇注語,且多用生僻異體字,這些都與敦煌唐本不符,當係宋人所加。明以後刻本多源於此本。

四、纂圖互注本。此本清人著録頗多,如孫星衍平津館鑒藏書籍記、陸心源儀顧堂書跋、葉昌熾滂喜齋藏書記、王頌蔚古書經眼録、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録等均有著録。各家所記行格款式略有不同,或謂之宋本,或定爲元本。此本刻印拙劣,搜羅繁雜。卷首有初真圖、金丹圖、老氏聖記圖、混元三寶圖等宋元道士練内丹圖解。注文中又録有音釋、重言、重意、互注、解曰等内容。其互注、解曰鈔自南宋林希逸老子口義。所收河上注文任意增删,與它本大異。大概此本爲南宋景定間龔士卨所刻,雖年代較早,但其校勘價值甚低。

五、道藏諸本。明正統道藏收入老子河上注一種,另有全録或節録河上注文的其它老子注本七八種。按道藏雖刻於明代,其前身則爲唐宋金元編修之舊道藏,故所收道書類頗有保存古本原貌者。如道藏本河上注及顧歡道德真經注疏、强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所録河上注文,比較接近唐鈔本,宋張氏道德真經集注、金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所録河上注文則近於宋刻本,其版本價值較高。

六、明清刻本。明清時代河上章句刻本及其它評點、注釋老子之書有引録河上注文者,多達數十種。其中如明世德堂刊六子本、明刊中都四子集本、清四庫全書本,雖號稱善本,但大抵本於宋刻本,其版本價值不高。

河上公章句作爲流傳既久且廣的老子古注,歷代研究整理者頗多。據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著録,唐道士王玄辯已有老子河上公釋義十卷。近代校刻此書者有清道光間高郵王用之刻重校老子河上公注二卷,光緒二十年湖南學庫山房元記書局校刻河上公章句(成都華西大學圖書館藏)。民國年間䝉文通先生曾以道藏諸本、四庫叢刊影宋本、天禄琳琅叢書影宋本、明世德堂本合校,原四川圖書館有石印䝉氏校本。台灣中華書局一九七一年出版鄭成海老子河上公章句斠理。

此次點校,筆者雖多方搜求,欲爲讀者提供一個比較精審可讀的本子,然才疏學淺,恐難達到目的。疏漏之處,還望讀者指正。

王卡
一九八四年四月



校勘記

 東里山人按:「注」,原作「助」。

字數:8293,最後更新時間: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