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子道經河上公章句
    1. 卷二
      1. 巧用第二十七

老子道經河上公章句·卷二


巧用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迹

善行道者求之於身,不下堂,不出門,故無轍迹

善言無瑕讁

善言謂擇言而出之,則無瑕疵讁過於天下

善計不用籌策

善以道計事者,守一不移,所計不多,則不用籌策。而可知也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

善以道閉情欲、守精神者,不如門户有關楗可得開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善以道結事者,乃可結其心,不如繩索可得解也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

聖人所以常教人忠孝者,欲以救人性命

故無棄人;

使貴賤各得其所也。

常善救物,

聖人所以〔常〕教民順四時〔者〕,〔欲〕以救萬物之殘傷

故無棄物,

聖人不賤石而貴玉,視之如一。

是謂襲明。

聖人善救人物,是謂襲明大道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

人之行善者,聖人即以爲人師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資,用也。人行不善〔者〕,聖人猶教導使爲善,得以給用也

不貴其師,

獨無輔也。

不愛其資,

無所使也。

雖智大迷

雖自以爲智,言此人乃大迷惑。

是謂要妙。

能通此意,是謂知微妙要道也。



校勘記

 〔一〕廣明幢與道藏本「善行」下有「者」字。「迹」,廣明幢與意林作「跡」。釋文曰:「跡,河上作迹。」

 〔二〕意林無「於」。

 〔三〕意林「迹」作「跡」。

 〔四〕廣明幢與意林「善言」下有「者」字。「讁」字意林與道藏本作「謫」。案讁謫二字可通,廣韻曰:「讁,同謫。」

 〔五〕影宋本原無「之」字,據顧本、意林、强本與道藏本補。意林無「善言謂」三字。

 〔六〕强本「瑕疵」作「瑕病」,意林與道藏本無「疵」字。「讁」字集注本作「非」,强本、顧本、意林與道藏本均作「謫」。意林無「過於天下」四字。

 〔七〕廣明幢「善計」下有「者」字。

 〔八〕影宋本「守」上原有「則」字,據顧本與强本删。

 〔九〕顧本「不多」作「雖多」。

 〔一〇〕道藏本「籌策」作「善策」。顧本「策」字作「筭」。

 〔一一〕道藏本无「可」字。强本「知」字下有「者」字。

 〔一二〕「善閉」之下道藏本有「者」字。「楗」字影宋本作「揵」,道藏本作「鍵」,皆非。今從天禄本改作「楗」。説文:「楗,門限也。」

 〔一三〕影宋本「楗」字原作「揵」,據顧本、强本與天禄本改。道藏本無「楗」。又「可得開」,强本作「不可得開之」,顧本作「可得而開也」。

 〔一四〕道藏本「善結」下有「者」字。

 〔一五〕顧本、强本、道藏本均無「可」。

 〔一六〕强本「也」作「之」。

 〔一七〕强本「忠孝」作「忠正」。道藏本無「者」字。

 〔一八〕「性命」,影宋本誤作「在命」,據治要、顧本、强本、道藏本與集注本改正。又强本「性」字上有「之」字。

 〔一九〕影宋本原無「常」,據治要與顧本補。道藏本無「教民」二字。又影宋本無「者」,據治要補。

 〔二〇〕影宋本原無「欲」,於文義未足,據上文「欲以救人性命」,此處亦當有「欲」字。又「殘傷」顧本及道藏本並作「傷殘」。

 〔二一〕顧本「人物」作「萬物」。

 〔二二〕影宋本句首原缺「是」,據顧本、强本與道藏本補。又「大道」,顧本及强本並作「天道」。

 〔二三〕〔二五〕强本無兩「者」字。

 〔二四〕道藏本「即」作「則」。

 〔二三〕〔二五〕强本無兩「者」字。

 〔二六〕影宋本原無「者」,據强本補。

 〔二七〕道藏本無「聖人」二字。治要「猶教導」作「教道」。

 〔二八〕顧本無「得」,强本「也」作「之」。劉師培引河上公「給」作「資」。治要「以」字下有「爲」字。

 〔二九〕强本與道藏本「智」並作「知」。

 〔三〇〕顧本「智」字作「知」。

 〔三一〕道藏本「意」作「道」。

 〔三二〕顧本「是謂」下有「能」字。

字數:337,最後更新時間: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