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子道經河上公章句
    1. 卷二
      1. 象元第二十五

老子道經河上公章句·卷二


象元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謂道無形,混沌而成萬物,乃在天地之前。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寂者無音聲,寥者空無形,獨立者無匹雙,不改者化有常

周行而不殆,

道通行天地,無所不入,在陽不焦,託蔭不腐,無不貫穿,〔而〕不危殆也

可以爲天下母,

道育養萬物精氣,如母之養子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我不見道〔之〕形容,不知當何以名之,見萬物皆從道所生,故字之曰道也。

强爲之名曰大

不知其名,强〔名〕曰〔大〕。大者,高而無上,羅而無外,無不包容,故曰大也

大曰逝,

其爲大,非若天常在上,非若地常在下,乃復逝去,無常處所也

逝曰遠,

言遠者,窮乎無窮,布氣天地,無所不通也。

遠曰反

言其遠不越絶,乃復〔反〕在人身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道大者,包羅天地,無所不容也;天大者,無所不蓋也;地大者,無所不載也;王大者,無所不制也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八極之内有四大,王居其一也

人法地,

人當法地安静和柔,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勞而不怨,有功而不置也

地法天,

天澹泊不動,施而不求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

天法道,

道清静不言,陰行精氣,萬物自成也

道法自然。

道性自然,無所法也。



校勘記

 〔一〕「謂道無形」,顧本與道藏本作「謂道也道無形」。

 〔二〕「混沌」集注本作「混然」。

 〔三〕集注本「化有常」作「君子常」。

 〔四〕顧本「通行」作「遍行」。

 〔五〕集注本「焦」作「燋」。

 〔六〕集注本作「記陰不竊」。

 〔七〕道藏本「貫」作「由」。

 〔八〕影宋本原無「而」字,據道藏本補。顧本此句作「不危不殆也」。

 〔九〕顧本「如」字上有「亦」字。

 〔一〇〕影宋本原無「之」,據顧本、强本、道藏本、集注本與取善集補。

 〔一一〕取善集無「之」字。

 〔一二〕取善集無「所」字。道藏本「所」字作「而」。

 〔一三〕道藏本作「强名之曰大」。

 〔一四〕「不知其名强名曰大大者」,影宋本原作「不知其名强曰大者」,强本作「不知而名曰强大者」,道藏本作「不知其名强名曰大」,皆與下文義不通順。今從顧本斷作「不知其名,强名曰大。大者」,下接「高而无上」云云,文義較通順。

 〔一五〕强本無「故」字。

 〔一六〕范應元本無「非若」二字。

 〔一七〕顧本無「所」字。

 〔一八〕「乎」字,顧本、强本、道藏本與范應元本並作「於」。

 〔一九〕强本與范應元「氣」字並作「炁」。

 〔二〇〕强本「反」作「返」。

 〔二一〕「不越絶」,顧本作「不超絶」,强本作「不超然絶遠」。

 〔二二〕影宋本原缺「反」字,據道藏本補。又顧本、强本及范應元本「反」字並作「返」。

 〔二三〕影宋本「天地」上原有「諸」字,據顧本删去。又治要無「包羅天地」四字。强本「無所不容」在此句前。

 〔二四〕治要無四「所」字。顧本與强本無後三「所」字。

 〔二五〕案影宋本在此句經文下有一大段七十八字注文,全係鈔録王弼之注,顯係後人以王注竄入,顧本、强本、道藏本、治要及集注本均無此段,今删去。

 〔二六〕道藏本無句首「而」字。

 〔二七〕集注本無「其」。强本「也」作「焉」。

 〔二八〕顧本於句首「人」字之下有「君」字。又「和柔」,影宋本原作「柔和也」,據治要、强本、顧本、道藏本與集注本改正。

 〔二九〕强本缺兩「之」字。

 〔三〇〕顧本「不」作「無」。

 〔三一〕「置」字影宋本原作「制」,據治要、顧本、强本、道藏本與集注本改。

 〔三二〕影宋本原作「湛泊」,今據顧本改作「澹泊」。又强本作「湛然」,亦可。

 〔三三〕道藏本「而」作「之」。

 〔三四〕影宋本「清静」原作「清浄」,今從治要、顧本與集注本。又强本、顧本與道藏本「道」字下多一「法」字。

 〔三五〕强本作「陰陽運行精氣」。

 〔三六〕顧本作「萬物不化自成」,道藏本作「萬物自然生長」。

 〔三七〕集注本作「道長生自然」。

字數:402,最後更新時間: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