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素問紹識
    1. 卷第一
      1. 五藏生成篇第十

素問紹識·卷第一


五藏生成篇第十(太素缺篇首一段)


其主腎也 先兄曰。高云。外合外榮者藏之成。主者藏之生。五行之理。制而後生。主者生之謂也。火受水制。則水有餘而木氣旺。木旺則生火。制之乃所以生之。

翠羽 先兄曰。說文。翠青羽雀也。出鬱林。從羽卒聲。

 楊曰。縞工道反。白練。堅按任氏大椿釋繒曰孰帛曰練。生帛曰縞。(段氏說文注引繒說文帛也)

裹朱 先兄曰。說文。絑。純赤也。堅按段氏曰。凡經傳言朱皆當作絑。朱其段借字也。朱者赤心木也。

色味當五藏 先兄曰。張云。當。合也。志云。當。承也。值也。

諸脈者皆屬於目 先兄曰。吳云。以經脈考之。膀胱之脈。起於目內眥。胃之脈交頞中。膽脈起於目銳眥。大腸之脈貫頰。小腸之脈上頰。至目銳眥。其支者至目內眥。三焦之脈。至目銳眥。又心脈系目系。是諸脈皆屬於目也。

諸血者皆屬於心 先兄曰。陰陽應象大論。心主血。痿論。心主身之血脈。

諸氣者皆屬於肺 先兄曰。靈五味篇。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肺循喉咽。

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 楊曰。諸脈髓筋血氣等五屬血氣。皆於四支八溪。朝夕往來。先兄曰。子華子云。一人之身爲骨。凡三百有六十。精液之所朝夕也

足受血而能步 先兄曰。吳云人之所以能步能握能攝者。雖繫於筋。若無血以養筋。則痿弱無力。

故爲痹厥 吳曰。言痹厥而不言泣。痹可以兼泣也。

人有大谷十二分(至)少十二俞 太素俞作關。楊曰。小曰溪。大曰谷。溪谷。皆流水處也。故十二經脈。名爲大谷。三百六十五胳。名曰小溪。據前後體例無五十四。手足十二大節名十二關。堅按楊溪谷解非是。春秋繁露曰。天以終歲之數。成人之身。故小節三百六十六。副日數也。大節十二分。副月數也。蓋小節大節。即小溪大谷也。

針石緣而去之 先兄曰。張注本於吳氏。

診病之始五決爲紀 始紀押韻。管子等古書多見之。如老子十四章能知古始。是謂道紀。亦是。

下虛上實 本事方曰。下虛者腎虛也。故腎厥則頭痛。又曰治腎氣不足。氣逆上行。頭痛不可忍。謂之腎厥。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宜玉真圓。(硫黃二兩石膏半夏各一兩硝石一分上細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或米飲下)更灸關元穴百壯。良方中硫黃丸亦佳。(用硫黃硝石二味)

狥蒙招尤 太素狥作侚。楊曰。侚蒙。謂眩冒也。招尤。謂目招搖。頭動戰尤也。尤音宥。先兄曰。本事方云。狥蒙者。如以物蒙其首。招搖不定。目眩耳聾。皆暈之狀也。故肝厥頭暈。腎厥巔痛。不同如此。(沈承之據於此)莊子怵然有恂目之志。釋文李頤又作眴眩也。蓋狥蒙即眩冒。又檀弓詠斯猶注吐。猶。當作搖。聲之誤也。搖。謂身搖動也。秦人猶搖聲相近。堅按楊說爲是。而先兄意相符。但楊以招尤屬之頭目。似謬。考說文。柖。樹搖貌(段曰榣各本作搖今正)搖樹動也。段氏注曰。柖之爲言招也。樹高大則如能招風者然。漢志郊祀歌。體招搖若永望。注。招搖申動之貌。按此招搖與柖榣同。又頁部曰。𩑣顫也。段注曰。按玄應書兩引說文皆作𩑌云。謂掉動不定也。蓋演說文語通俗文云。四支寒動。謂之顫𩑌。(今按玄應書又曰載𩑌字體作顫又作𢥇同之見反)蓋上虛下實。故眩暈昏冒。身體振掉。不能自持。此恆見之證也。(說文顫頭不定也又有版字曰顫也玉篇𤴨尤咒切頭搖也與𩑣同據此楊注似宜從然尤既與搖同且招尤連言不必系頭目頭動故從頁實非招尤本義也如顫字則本是頭動假以爲身搖)本事方曰。上虛者。肝虛也。故肝虛則頭暈。又曰頭暈清頭目。治肝厥。鉤藤散。(鉤藤陳皮半夏麥門冬茯苓茯神人參甘菊花防風各半兩甘草一分石膏一兩上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煎服)

甚則入肝 先兄曰。張云此下三節。不言甚則入藏。蓋文之缺而義則同也。

䐜脹 先兄曰。說文。䐜。起也。

支鬲胠脅 先兄曰。按鬲與膈同。支拄隔塞也。

下厥上冒 先兄曰。冒又作瞀。莊子予適有瞀病。李頤曰。瞀風眩貌。司馬彪云。瞀讀爲𥈆)

五色微診 先兄曰。張云微診。沴有精微也。

外疾 先兄曰。吳云。外疾。用心於外而致疾也。張云。外疾。外邪也。堅按琦曰二字疑衍。

上堅而大 琦曰。上字疑衍。王氏以寸口釋之。非也。堅而大。沉實之診。陰凝之象也。故積氣在小腹與陰。

字數:1378,最後更新時間: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