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十八·諸家氣法(三)

諸家氣法


胎息精微論

身不衰老,內食太和元氣爲首。清净自煉,委身放體,志無念慮,安定臟腑,洞極太和,長生久視,濳氣不動,意如流水【前波已去,而後波續處不返也】,行之不休,得道真矣。每日入净室,守玄元。玄元謂存玄門。玄中有玄,是我命;命中有命,是我形;形中有形,是我精;精中有精,是我氣;氣中有氣,是我神;神中有神,是我自然。德以形爲車,道以氣爲馬,魂以精爲根,魄以目爲戶。形勞則德散,氣越則道叛,精銷魂損,目勤魄微。是以靜形愛氣,全精寶視,道德凝密,魂魄固守。所以含道不言,得氣之真;肌膚潤澤,得道之根。手足流汗,精氣充濫,不飢不渴,龜龍胎息。綿綿長存,用之不勤,飲於玄泉,登於太清,還年返嬰,道之自然。至道不遠,近在己身,用心精微,命乃延永。夫道者,或傳服五牙【五牙者,五行之生氣。《黃庭經》云:存漱五牙,不飢不渴】、八方、四時、日月、星辰等氣,思自頂而入,自鼻而出,雖古經所載,然爲之者少見成遂,亦非食穀者所致行致耳。是以服氣者多不得其訣要,徒精勤矣。既得其門,復悟其訣,即在精勤不懈矣。【桑榆子曰:鳥鶡而至乎天地,是不知量彼五牙、八方、四時、日月、星辰等,教不爲初地者,設無成也,當俟其稍近之時可也。】

凡胎息服氣,從夜半後服內氣七嚥,每一嚥既,調氣六、七息,即更嚥之。每嚥如水流過坎聲,是氣通也。直下氣海中凝結,腹中充滿,如含胎之狀。氣從有胎中息【氣海中有氣充,然後爲胎息之道也】,氣成即清氣凝爲胎,濁氣而出【散從手足及髮而出也,胎成即萬疾自遣,漸通仙靈。今之學其氣長也,或得古方,或授自非道,皆閉口縮鼻,但貴息長。而不知藏擁閉畜,損傷正氣,殊非自然之息,但煩勞形神,無所裨益。

凡服氣之時,即須關節通、胃海開,納元氣固。納畢,即關節還閉,徐徐鼻出納外氣,自然內外不離,胎中氣亦不出。但濳屈指數息,從十至百數,從一百至二百、三百,此爲小通,即耳目聰明,百病皆愈。若抑塞口鼻,擬習胎息,殊無此理也。口鼻氣既不通,即畜損臟腑,有何益哉!

凡餌內氣者,用力寡而見功多。惟在安神靜慮,不煩不擾,則氣道疏暢,關節開通,內含元和,終日不散,膚體潤澤,手足汗出,長生之道,訣在此矣。從夜半後服七嚥,即閉氣,但內氣不出,鼻口常徐徐出納外氣,內氣都不相雜,至五更又服七嚥,平旦又服七嚥,都二十一嚥止。若休粮者,即不限此數,肚空即嚥內氣,嚥內氣常滿,自無飢渴。初似小難,久久習慣,自然內外之氣不相混雜也。漸漸關節開通也,毛髮疏暢,氣自來往,亦不假鼻中徐徐通外氣也。胎息之妙,窮於此也。

茅山賢者服內氣訣

側卧,右脅著地,微縮兩足,著頭向南面東,兩手握固,傍其頤,閉取內氣,極力開喉嚥之,如此七嚥一吐氣【若病時服氣,一咽兩嚥一吐,然後一七嚥一吐氣可也】;又調息令出入氣勻,準前又嚥,都四十嚥;乃起坐煉之;竪膝坐,兩手相叉抱膝,閉氣,鼓腹二七或三七,氣滿即吐,更調息,特不得令喘麤,調訖,又閉氣二七或三七一吐氣,使腹調適乃休,或汗出頭足皆熱,此氣遍也,即當飽滿,三關百節,宣通暢適,行之十年登仙,老容返少。

夫舊經皆存想,恐爲煩勞,卻使心意難行,服氣本於胎息,但無思念,自合元化之功。久久行之,當自知其妙矣。僕遊蒙山,遇此賢者,年可五十已下,其精神清朗,頗異於俗。因問,云貞觀已前遊此山,不道姓名,自稱老夫。僕遂殷勤拜之,蒙授此訣,行之頗甚弘益,妙哉!妙哉!

凡欲得道不死,腸中無屎【音滓】,欲得長生,五臟精明。故《黃庭經》云: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陰符》云:積火可以焚五毒,五毒則五味,五味盡,可以長生。西王母謂武帝曰: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離死厄。所謂益易者,能益精易形也。常法能愛精握固,閉氣吞液,則氣化爲血,血化爲精,精化爲液,液化爲骨。常行之不倦,精神充滿,爲之一年易氣;二年易骸【一本爲易血也】;三年易血【一本爲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筋【一云易髓】;六年易髓;七年易骨;八年易髮;九年易形;十年道成。位居真人,變化自由,即靈官、玉女而侍焉。

胎息根旨要訣

古修胎息者,尋其所著,皆未達於玄門,據其文字所陳,悉皆互有得失。或云:無氣是胎,閉氣不喘是息。各執一門,未有所趣,迷誤後學,疑惑益滋,而修生之人,性命已殆,足可悲哉!余今所得,實爲簡易,將來學人,保而深惜。夫云服氣,即胎息之妙用也。切在分析內、外氣,及在臟腑之氣,統一身之所生,不可得而知也。此氣須日日生之。凡麤氣在榮衛之中,爲喘鳴之氣。氣本麤者命促,氣本細者命長。眾氣在臟腑之內,爲運動之氣。此兩者並非修服之氣。其胎息者,是天地陰陽二氣,初結精之氣,氣結而爲形,形既成立,則精氣光凝爲雙瞳子。雙瞳子者,即父之精氣,號爲純陽之精,故能鑒視萬物。又受母之陰氣,而成玄牝者,即口鼻也。是知形爲受氣之本,氣爲成形之根,則此二氣爲形之根蒂者也。根蒂既成,則能隨母呼吸,綿綿十月,胎體成而生,故修養者效之。夫云復其根本,此胎息之要也。古皆云:氣海者,爲氣之根本。此說非也。爲不知其所止,是以復之無益。古仙皆口口相受,非著於文字之中,蓋欲貽其同志。所謂根本者,正對臍第十九椎,兩脊相夾脊中空處,膀胱下近脊是也,名曰命蒂,亦曰命門,亦曰命根,亦曰精室,男子以藏精,女子以月水,此則長生氣之根本也。今之所復其根本,修其所生,斯則形中母子,何不守之。

夫氣爲母而神爲子,氣則精液也。氣無形質,隨精液以上下,但先立形,則因形而住,氣爲其母而子不捨母,則依母而住,神氣住形中,故能住世長生久視。故修生之人,常令神與氣合,子母相守,自然玄牝無出入息也。莊周云:真人息以踵。言其息深深也。老子經云:深根固蒂,是爲復命。此乃命門元氣根本之旨也。將來君子,勿得輕泄耳。

胎息雜訣

一經云:但徐徐引氣出納,則元氣亦不出也,胎息者然。內外之氣不雜,此名胎息。然用功之人,閉固內氣訖,亦鼻中微微通氣往來,便令不至咽喉而返,氣則逆滿上冲,不可抑塞。如此,即徐徐放令通暢,候氣調,即復閉之。切在徐徐鼻中出入,勿令至喉,極力抑忍,爲之須臾,忽然自得調暢,內外泰矣【此蓋關節開,毛竅通故也】。到此,即千息亦不倦矣。又胎息之妙,切在無思無慮,體合自然,心如死灰,形如枯木,即百脉暢,關節通矣。若憂慮百端,起滅相繼,欲求至道,徒費艱勤,終無成功。【桑榆子曰:有苦惱之氣,有貪惡之氣,諸如此類,皆邪氣,橫中能爲元氣之關防,亦猶小人當路,則君子無所逞其才也。】此道至微至妙,出塵之士,方可爲之;未離名利之間,徒勞介意。【桑榆子曰:縱未出塵,但能使心不亂,不見可欲則可矣。】

一經云:嚥氣滿訖,便閉氣存想,意如流水,前波已去勿後浪續起。凡胎息用功後,關節開通,毛髮通暢,即依此,但鼻中微微引氣,相從四肢百脉孔出,往而不返也,後氣續到,但引之而不吐也。切在於徐徐。雖云引而不吐,所引亦不入於喉中,微微而散。如此,內氣亦不下流散矣。

尹真人服元氣術

夫人身中之元氣,常從口鼻而出,今制之令不出,便滿丹田,丹田滿即不飢渴,不飢渴蓋神人矣。是故人之始胎,不飲不啄,不飲不啄,故無出入息,即元氣復,元氣復即長生之道機也。所以然者,謂氣在丹田中二諸臟不隔,周流和布,無所不通,以其外不入,內不出,全元氣,守真一,是謂內真之胎息也。始生之後則飲食,飲食之後即腑臟實,腑臟實即諸臟相隔,諸臟相隔即丹田氣亡其本也。居乎臟腑之上,行乎心胸之中,數寸往來,安得長久?是以未終其分,已有枯首賽足、槁形喪氣之患,所以至人、有已見乎,故復其氣,還其本,使得延年長生者也。

夫服元氣,先須澄其心,令無思無爲,恬澹而已。故知絕粒者,乃長生之徑路;服氣者,爲不死之妙門。深信不疑,力行無倦。經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術曰:因其出息,任以自然,而出未至半,口鼻俱關,徐徐而已,氣即上行,即舉首以聲嚥之矣。仰息左,覆息右【其注在調氣篇載,以氣送通下胃氣【又云:以意引氣,送之至胃,胃中氣轉流下方,至丹田,丹田滿即流達於四肢也】,轉下流至丹田,又從容如初咽下。咽下餘息,息即丹田不隔,丹田不隔即入四肢,以意運行,即流布矣。大底氣息不欲出於玄牝,但令通流,須出皆須調適,不得麤喘也。若隔氣未達丹田,雖欲強爲,終難致矣。是以初服者皆多防滿,但資少食,必在勤行,勤心行即氣自流轉,自然之功著矣。所謂飲自然以御世,朝神以入微,始乎三五,成乎七九,若斯道者,豈虛語哉!謂氣入腹中,皆三處有隔。初學之者,先覺胃中防滿,噫氣不休,但少食爲之,即覺通於生臟,後自覺到丹田,然始覺氣周行身中,身中調暢,即神明自然致矣。故須居於靜處,尅意行之,功業若成,所在可也。如其妄動,氣即難行。初作之時,先覆仰,凡一日一夜,限取四時。四時不虧,即氣息相接,氣息相接,即丹田實,丹田實,即任意行之,中間停歇亦得。其四時,謂寅、午、戌、子時也。用仰勢法,低枕臥,縮兩肩、兩膝,伸兩手著兩肋;用覆勢法,以腹著床,以被搘胸,手足並伸。其仰嚥,即令氣從左下;覆嚥,令氣從右下。嚥氣之時,皆令作聲,有津液來,亦須別嚥,乃須出息氣之。若用入息,即生風隨入,不可不慎之。嚥氣中間,即別任意休息,待心喘俱定,然後乃可復爲之。初用氣時,必須安穩,坦然無事,氣則流通。若心有所拘,即窒塞不流注也。慎無疑慮,亦勿畏其敗失,亦勿慮其不成,但謀進取,勤勤之功,稍稍之效,自然至誠感神,神明自至矣。

夫服氣斷穀,不得思食,未能自靜,切須捺之。若渴或熱,即煮薜荔湯,飲之即定。湯中著少生薑,或煎薑蜜湯亦得。如覺心中滿悶,即咬嚼些甘草、桂心、五味子等並妙。但服氣不失其節,即氣自盈滿,縱出入行人事,或對賓客語言談話,種種運爲,百無妨廢。及成之後,更不服氣,氣亦自足。窮神極理,妙不可言。須食即食,須休即休,復食復氣,唯意所在。每日飲少許酒引氣,切慎果子、五辛、邪蒿、葫萎、芸薹、椿等,此物深亂人氣,慎勿食之。如能至心,三七日中,可以內視五臟,歷歷在目,神清形靜。行之七日,其效驗也已自知之,更須專精,二十日來不食,即腹中盡,腹中盡之後,喫一兩杯煮菜、苜蓿、芥菘、蔓菁及枸杞、葉葵等,並著少蘇油、醬、醋取味食之,勿著米、麪,所欲腹中谷氣盡耳。更四五日,除菜喫汁,又三數日後,即總停之。可三十日,即自見矣,所謂不寒不熱,不渴不飢,修行至此,世爲神人,即吾道成矣。

服元氣法

服元氣於氣海。氣海者,是受氣之初,傳形之始,當臍下三寸是也。嬰兒誕育時,惟臍帶與母胞相連,其帶空,中如管,則傳氣之所形,從此漸凝結也。人欲長生,必修其本,樹欲滋榮,必固其根。人不知根本,外求修助,萬無一成。氣海者與腎相連,屬壬癸水,水歸於海,故名氣海。氣以水爲母,水爲陰,陰不能獨生成,必以陽相配。心屬南方丙丁火,是盛陽之主,既知氣海以心守之,陽既下臨,陰即上報,是以化爲雲霧,蒸薰百骸九竅,無所不達,亦能爲津液,如甘雨以潤草木。正氣流行,他氣自匿,用久轉微,意思則久矣。初用與已成,不得同年而語。凡氣困者,身皆有疾,沉結在內,或醫藥不能療,尤須精誠,併去外想,閉氣於氣海,以手於臍下候之,氣應之候,衝容如瑞、如觸,或鳴,或痛,如掣,如物動於掌下,亦須靜候之。兼以目下注,是陽氣照陰,陰氣騰上又能爲津液也。如此久久,鼻中喘息都無出入,只覺氣海中時動用耳。初用意時,須平卧去枕,小努氣海,便得滿腹,作意勿令至心肺,至即心悶妨塞,即不能下照,下照是心守海也。良久,元氣遍身,無處不暖。每關節難通,若至腰關,尤難過之,當稍以氣閉,努之三兩間,突然便過,過後即氣常至腰踵。莊子云:息之以踵是也。已後筋骨常欲動用,每動有聲,是氣到無擁,常能如此,長生道也。竊用其道,不授口訣,反受其病。凡欲鼓腹,不在入氣是要訣。欲過腰關,當側卧縮兩腳,兼拳兩手,偃腰極努,如此,即不覺通也。不然,終成閉塞。若能常用不絕,雖在眾中密爲之,用心令熟,外事不擾,尤爲佳也。若膈上並頭面間有疾處,即上攻之,尋常即下至踵及氣海中,微微用之,息自消矣。久候液當滿口,如逆喫物,下消用之隨盡。每用氣後,必須微調息使散,若不散,他日爲瘡腫,終不爲佳。須先以意在疾處攻擊之,徐徐用意攻擊令散,疾差已後,即不得注令留滯,當遣通遍身,微微如霧露是其常也。收散俱歸海中。閉目爲想,開目爲存,存則不專乃著,著則氣滯。覺應則止,謂之常,覺覺而味謂之滯,候應專靜謂之守,流液滿口謂之報,報與應一也。朝飲少酒,暮食少麪,不可多之。

胎息口訣【并序】

序曰:在胎爲嬰,初生曰孩。嬰兒在腹中,口含泥土,喘息不通,以臍嚥氣,養育形兆,故得成全,則知臍爲、命門。凡嬰孩或有初生尚括,少頃輒不收者,但以煖水浸臍帶,向腹將三五過即蘇,乃知臍爲命門,信然不謬。修道者,欲求胎息,先須知胎息之根源,按而行之,喘息如嬰兒在腹中,故名胎息矣。乃知返本還元,卻老歸嬰,良有由矣。綿綿不閑,胎仙之道成焉。故先序經紀體用兼明備矣。

凡欲胎息,先須於靜室中,勿令人入,正身端坐,以左腳搭右腳上,解緩衣帶,徐徐按捺肢節,兩手握固於兩腿上,即吐納三五過,令無結滯,滌慮清閑,虛心實腹;左右徐徐搖身,令臟葉舒展,訖,還徐徐放著實;即鳴天鼓三十六過,漱滿華池;然後存頭戴朱雀,腳履玄武,左肩有青龍,右肩有白虎;然後想眉間一寸爲明堂,卻入二寸爲洞房,卻入三寸爲丹田宮【亦名泥丸宮】,宮中有神人,長二寸,戴青冠,披朱褐,執絳簡;次存中丹田【中丹田,心也,亦名絳宮】,中有神人,亦披朱褐;次存下丹田【在臍下二寸半紫微宮,亦名氣海也】,中有神人,亦披朱褐;【桑榆子曰:《金剛經》云: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彼所以立相生名者,以爲戒潔之階也。夫神豈止於上?豈住於下?豈留中間?舒澤彌乎大千挈之,亦復無物。若隨跡觀相,隨相強名,常河之沙,詎足以筭數。夫神也,變化不測,寧豈如九品郎,執笏兢兢不出局門哉。】次存五臟,從心起,遍存五臟六腑。存五臟中各出本方氣,及三丹田中素雲合爲一氣,於頭後出,煥煥分光九色上騰,可長三丈餘,想身在其中。此時即口鼻俱閉,心存氣海中,胎氣出入喘息,只在臍中。如氣急,即鼻中細細放通息。候氣平,還依前用心存之。以汗出爲一通,亦不限過數。如體熱悶,即心存氣遍身出,如飯甑中氣,此名滿息。久久行之,入玄寂中,出妙默中,再咽洞觀形中五臟六腑及大小腹,胃受一二升,如黃土色,脾長一尺二寸,在胃上,前後摩動不停,停則不和,飯食不消,如飯食不消,即是不摩矣。當須閉氣,以手摩腹一百下,即自然轉摩矣。次存心,心如紅蓮花未開下垂,長三寸,上有九竅,二竅在後,正面有黑毛,莖長二寸半;次存沛,肺似白蓮花開,五葉下垂,上有白脉,膜在心上覆心;次存肝,肝在心後,七葉,紫蒼色,上有黃脉,膜從左邊第三葉下,膽在此也,其膽色青黃,長二寸半;次存腎,腎狀如覆杯,黑色,卻著脊,去臍三寸,上小下大,左爲上,右爲下。遍觀一形,三十六位、乃三百六十骨節,皆有筋纏,骨青白如玉色,筋色黃白,髓若冰雪;有三百六十穴,穴穴之中皆有鮮血,如江河、池潭也。及見左腳中指第二節,是血液上源,其中湧出通流一形,一夜繞身三萬六千匝,至右腳中指第二節則化盡。所以人若睡,必須側卧拳跼,陰魄全也。亦覺,即須展兩腳及兩手,令氣通遍渾身,陽氣布也。若如此修行,即與經所言動息善時之義合矣。久久行之,口鼻俱無喘息,如嬰兒在胎,以臍通氣,故謂之胎息矣。綿綿不間。經三十年,以繩勒項,不令通氣,亦不喘息。喘息常在臍中,水底坐經得十日、五日亦可矣。以獨行此事,功效如前。若覓得真,更須修道。此事乃是一門,不可不作也。

雲笈七籤卷之五十八



[1]、道真:叢刊本、四庫本均作『真道』。
[2]、銷:通『消』。叢刊本、四庫本『銷』字後均有『則』字。
[3]、勤:此下叢刊本、四庫本均有『則』字。
[4]、或: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5]、五牙者:此起五句注文,叢刊本、四庫本均在下文『八方、四時、日月、星辰等氣』之後。
[6]、自:原奪,據叢刊本、四庫本補。
[7]、然:原奪,據叢刊本、四庫本補。
[8]、亦非食穀者所致行致耳:叢刊本、四庫本作『亦非食穀者所能行耳。』義勝原本。
[9]、要,徒精勤矣:此起三句,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10]、四時: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11]、『桑榆子曰』至『當俟其稍近之時可也』:叢刊本、四庫本均作正文,但低一格。
[12]、濁氣而出(散從手足及髮而出也):叢刊本、四庫本均作『濁氣從手足及髮中出』,義勝原本。
[13]、今之學其氣長也:叢刊本、四庫本均作『今之學服氣者』,義勝原本。
[14]、傷:原奪,據叢刊本、四庫本補。
[15]、畢:叢刊本、四庫本均作『鼻』,原本義勝。
[16]、不:此下叢刊本、四庫本均有『得』字。
[17]、但:叢刊本、四庫本均作『令』。
[18]、也: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19]、也: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20]、乃:原誤作『然』,據叢刊本、四庫本改。
[21]、皆: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22]、間:此下叢刊本、四庫本均有『之』字。
[23]、頗: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24]、則:叢刊本、四庫本均作『謂』。
[25]、謂:叢刊本、四庫本均作『告』。
[26]、爲之: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27]、氣本粗者命促:此起兩句,叢刊本、四庫本爲注文。
[28]、光:疑爲『先』之誤。
[29]、父:此下叢刊本、四庫本均有『母』字。
[30]、受:此下叢刊本、四庫本均有『父』字。
[31]、者: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32]、者: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33]、夫: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34]、正對臍第十九椎:四庫本作『正對臍下九』,而空缺二字。
[35]、兩脊相夾脊中空處:四庫本作『兩脊相夾其中空處』。
[36]、而: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37]、精:四庫本作『津』,原本義勝。
[38]、故:叢刊本、四庫本均作『則』。
[39]、也:叢刊本、四庫本均作『如』。
[40]、便令不至而返:此起至『即徐徐放令通暢』二十七字,叢刊本、四庫本均缺。便:疑爲『使』之誤。
[41]、在徐徐鼻中出入:叢刊本、四庫本均缺。
[42]、喉:此上叢刊本、四庫本均有『咽』字。
[43]、矣:叢刊本、四庫本均作『焉』。
[44]、一經云:此起至『內氣亦不下流散矣』一百零五字,叢刊本、四庫本均缺。
[45]、元:原奪,據叢刊本、四庫本補。
[46]、諸臟相隔即丹田氣:叢刊本、四庫本均爲注文。
[47]、所以至人有已見乎,故復其氣:叢刊本、四庫本均作『所以至人有見,能復其氣』。
[48]、者: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49]、爲:此下叢刊本、四庫本均有『沖然』二字。
[50]、而已:叢刊本、四庫本均作『可也』。
[51]、即:此上叢刊本、四庫本均有『氣既上行』四字。
[52]、載: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53]、須:叢刊本、四庫本均作『欲』。適:叢刊本、四庫本均作『息』。
[54]、防:叢刊本、四庫本均作『妨』。
[55]、防:叢刊本、四庫本均作『妨』。
[56]、身中調暢: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作爲注文。
[57]、令:此上叢刊本、四庫本均有『即』字。
[58]、氣之: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無。
[59]、若: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作『或』。
[60]、只:原誤作『喉』,據叢刊本、四庫本改。
[61]、節:此下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均有『皆』字。
[62]、此:四庫本作『是』。
[63]、攻擊令散:叢刊本、四庫本均作『與擊令散』。
[64]、開目爲存:叢刊本、四庫本均作『開口爲存』。
[65]、孩:叢刊本、四庫本均作『兒』。
[66]、將:四庫本作『捋』。
[67]、矣: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68]、乃知: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69]、閑:四庫本作『間』。
[70]、名:此下叢刊本、四庫本均有『爲』字。
[71]、披:叢刊本、四庫本均作『被』。
[72]、止:叢刊本、四庫本均作『立』。
[73]、寧: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74]、兢兢:原作『競』,並奪一個『兢』字,據叢刊本、四庫本改並補。
[75]、花:叢刊本作『化』。
[76]、其膽色青黃:叢刊本作『其膽色黃青黃』;四庫本作『其膽色雜青黃』。原本義勝。
[77]、乃: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78]、亦覺:叢刊本、四庫本均作『睡覺』,即睡醒之意。
[79]、間:原作『聞』,據四庫本改。
[80]、以:叢刊本、四庫本均無。
[81]、覓:四庫本作『果』。
字數:6282,最後更新時間: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