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李延壽撰。共八十卷,含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西元420年),下迄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西元589年)。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與《北史》爲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李延壽父李大師仿《吳越春秋》體例,以編年體撰寫南、北朝史,李大師死後,李延壽改用紀傳體續修,刪補南朝宋、齊、梁、陳四書而寫成《南史》,敘事簡潔明瞭,列傳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孫,以家族爲單位合爲一卷,對於了解門閥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會,有一定的方便。其中刪減《宋書》較多,補充《梁書》爲多。但有應刪而未刪的,如宋、齊、梁、陳四朝受禪前後的九錫文和告天之詞等官樣文章;有過求簡練以致混亂不確切的,如把都督某某幾州諸軍事、某州刺史的官銜,一律省成某某州刺史加都督;也有由於對原書史文未能很好領會而把重要字句刪去的。《南史》中也有沈約《宋書》、蕭子顯《南齊書》等書中所未載的材料,雖細微瑣事較多,且雜以怪異謠讖,但也不乏有意義的史料,可與南朝四書互相補充。《宋書》未立文學傳,《南史》以因襲爲主,因而文學傳不包括宋而從南齊丘靈鞠開始。這說明李延壽譔寫《南史》《北史》的體制是彙集正史的紀傳,因而拘泥於原書,沒有達到李大師橫則溝通南北,縱則貫串幾代,綜合成爲新著的意圖。
文本來源:瀚典漢籍
- ◎南史目錄
- ◎卷一·宋本紀上第一【宋高祖武皇帝,少帝】
- ◎卷二·宋本紀中第二【太祖文皇帝,世祖孝武皇帝,前廢帝】
- ◎卷三·宋本紀下第三【太宗明皇帝,後廢帝,順皇帝】
- ◎卷四·齊本紀上第四【齊太祖高皇帝,世祖武皇帝】
- ◎卷五·齊本紀下第五【廢帝鬱林王,廢帝海陵恭王,高宗明皇帝,廢帝東昏侯,和帝】
- ◎卷六·梁本紀上第六【梁高祖武皇帝(上)】
- ◎卷七·梁本紀中第七【梁高祖武皇帝(下)】
- ◎卷八·梁本紀下第八【太宗簡文皇帝,世祖孝元皇帝,敬皇帝】
- ◎卷九·陳本紀上第九【陳高祖武皇帝,世祖文皇帝,廢帝】
- ◎卷十·陳本紀下第十【高宗孝宣皇帝,後主】
- ◎卷十一·列傳第一【后妃上】
- ◎卷十二·列傳第二【后妃下】
- ◎卷十三·列傳第三【宋宗室及諸王上】
- ◎卷十四·列傳第四【宋宗室及諸王下】
- ◎卷十五·列傳第五【劉穆之(曾孫祥 從子秀之) 徐羨之(從孫湛之 湛之孫孝嗣 孝嗣孫君蒨) 傅亮(族兄隆) 檀道濟(兄韶 韶孫珪 韶弟祗)】
- ◎卷十六·列傳第六【王鎮惡 朱齡石(弟超石) 毛脩之(孫惠素) 傅弘之 朱脩之 王玄謨(子瞻 從弟玄象 玄載 玄邈)】
- ◎卷十七·列傳第七【劉敬宣 劉懷肅(弟懷敬 懷慎) 劉粹(族弟損) 孫處 蒯恩 向靖(子柳) 劉鍾 虞丘進 孟懷玉(弟龍符) 胡藩 劉康祖(伯父簡之 簡之弟謙之 簡之子道產 道產子延孫)】
- ◎卷十八·列傳第八【趙倫之(子伯符) 蕭思話(子惠開 惠明 惠明子眎素 惠明弟惠基 惠基子洽 惠基弟惠休 惠休弟子介 介子允 引 惠開從孫琛) 臧燾(玄孫嚴 嚴族叔未甄 未甄子盾 厥 燾弟熹 熹子質)】
- ◎卷十九·列傳第九【謝晦(兄瞻 弟㬭 從叔澹) 謝裕(子恂 玄孫微 裕弟純 述 孫朓) 謝方明(子惠連) 謝靈運(孫超宗 曾孫幾卿)】
- ◎卷二十·列傳第十【謝弘微(子莊 孫朏 曾孫譓 玄孫哲 朏弟顥 顥弟𤅢 𤅢子覽 覽弟舉 舉子嘏 舉兄子僑)】
- ◎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一【王弘(子錫 錫弟僧達 曾孫融 弘弟子微 微兄遠 遠子僧祐 僧祐子籍 弘從孫瞻 弘玄孫沖 沖子瑒 瑜)】
- ◎卷二十二·列傳第十二【王曇首(子僧綽 孫儉 曾孫騫 騫子規 騫弟暕 暕子承 訓 僧綽弟僧虔 僧虔子慈 慈子泰 慈弟志 志弟子筠 志弟彬 寂)】
- ◎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三【王誕(兄子偃 偃子藻 藻弟子瑩 瑩從弟亮) 王華(從弟琨) 王惠(從弟球) 王彧(子絢 絢弟繢 繢孫克 彧兄子蘊 奐 奐弟份 份孫銓 錫 僉 通 勱 質 固)】
- ◎卷二十四·列傳第十四【王裕之(孫秀之 延之 阮韜 延之子綸之 曾孫峻 峻子琮) 王鎮之(弟弘之 弘之孫晏 晏從弟思遠) 王韶之 王悅之 王准之(從弟逡之 珪之 族子素)】
- ◎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五【王懿 到彥之(孫撝 撝子沆 沆從兄溉 洽 洽子仲舉) 垣護之(弟子崇祖 崇祖從兄榮祖 榮祖從父閎 閎弟子曇深) 張興世(子欣泰)】
- ◎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六【袁湛(弟豹 豹子淑 淑兄子顗 顗從弟粲 顗弟子彖 彖從弟昂 馬仙琕 昂子君正 君正子樞 憲 君正弟敬 泌)】
- ◎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七【孔靖(孫琇之 琇之曾孫奐) 孔琳之(孫覬) 殷景仁(從祖弟淳)】
- ◎卷二十八·列傳第十八【褚裕之(弟淡之 玄孫球 裕之兄子湛之 湛之子彥回 彥回子賁 蓁 蓁子向 向子翔 彥回弟澄 從父弟炤 炫 炫子澐 澐子蒙 蒙子玠)】
- ◎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九【蔡廓(子興宗 孫約 約弟撙 曾孫凝)】
- ◎卷三十·列傳第二十【何尚之(子偃 孫戢 偃弟子求 求弟點 點弟胤 胤從弟炯 尚之弟子昌㝢 昌㝢子敬容)】
- ◎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一【張裕(子永 岱 岱兄子緒 緒子完 充 永子瓌 瓌子率 率弟盾 瓌弟稷 稷子嵊 稷從子種)】
- ◎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二【張邵(子敷 孫冲 兄子暢 暢子融 寶積 徐文伯 嗣伯)】
- ◎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三【范泰(子曄) 荀伯子(族子萬秋) 徐廣(郗紹 廣兄子豁) 鄭鮮之 裴松之(孫昭明 曾孫子野) 何承天(曾孫遜)】
- ◎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四【顏延之(子竣 從子師伯) 沈懷文(子沖 從兄曇慶) 周朗(族孫顒 顒子捨 捨弟子弘正 弘讓 弘直 弘直子確)】
- ◎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五【劉湛 庾悅(族弟登之 仲文 仲文子弘遠 仲文族孫仲容) 顧琛 顧覬之(孫憲之)】
- ◎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六【羊欣 羊玄保(子戎 兄子希) 沈演之(子勃 兄孫顗 演之從子憲 憲孫浚) 江夷(子湛 曾孫斅 玄孫蒨 祿 五世孫紑 六世孫總 夷弟子智深) 江秉之(孫謐)】
- ◎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七【沈慶之(孫昭略 子文季 弟子文秀 從子攸之 攸之從孫僧昭) 宗慤(從子夬)】
- ◎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八【柳元景(元景弟子世隆 世隆子惔 惔弟惲 惲子偃 偃子盼 惲弟憕 憕弟忱 世隆從弟慶遠 慶遠子津 津子仲禮 敬禮)】
- ◎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九【殷孝祖(族子琰) 劉勔(子悛 孫孺 覽 遵 悛弟子苞 悛弟繪 繪子孝綽 繪弟瑱)】
- ◎卷四十·列傳第三十【魯爽 薛安都(從子深) 鄧琬(劉胡) 宗越 吳喜 黃回】
- ◎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一【齊宗室:衡陽元王道度 始安貞王道生 始安王遙光 曲江公遙欣(子幾) 安陸昭王緬 新吳侯景先 南豐伯赤斧(子穎冑 穎達) 衡陽公諶 臨汝侯坦之】
- ◎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二【齊高帝諸子上:豫章文獻王嶷(子子廉 子恪 子操 子範 子範子乾 子範弟子顯 子雲)】
- ◎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三【齊高帝諸子下】
- ◎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四【齊武帝諸子 文惠諸子 明帝諸子】
- ◎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五【王敬則 陳顯達 張敬兒 崔慧景】
- ◎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六【李安人(子元履) 戴僧靜 桓康 焦度 曹武(子世宗) 呂安國 周山圖 周盤龍(子奉叔) 王廣之(子珍國 張齊)】
- ◎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七【荀伯玉 崔祖思(祖思叔父景真 景真子元祖 祖思宗人文仲) 蘇侃 虞悰 胡諧之(范柏年) 虞玩之 劉休 江祏(劉暄)】
- ◎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八【陸澄 陸慧曉(子倕 孫繕 兄子閑 閑子絳 絳弟厥 厥弟襄 襄兄子雲公 雲公子瓊 瓊子從典 瓊從父弟琰 琰弟瑜 瑜從兄玠 從弟琛) 陸杲(子罩)】
- ◎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九【庾杲之(叔父蓽) 王諶(從叔摛 何憲 孔逷) 孔珪 劉懷珍(子靈哲 從父弟峻 劉沼 懷珍從子懷慰 懷慰子霽 杳 歊 懷珍從孫訏 懷珍族弟善明)】
- ◎卷五十·列傳第四十【劉瓛(弟璡 族子顯 瑴) 明僧紹(子山賓) 庾易(子黔婁 於陵 肩吾) 劉虬(子之遴 之亨 虬從弟坦)】
- ◎卷五十一·列傳第四十一【吳平侯景(子勱 勸 勔 勃 弟昌 昂 昱) 長沙宣武王懿(子業 孫孝儼 業弟藻 猷 猷子韶 駿 猷弟朗 明) 永陽昭王敷 衡陽宣王暢 桂陽簡王融(子象 象子慥) 臨川靖惠王宏(宏子正仁 正義 正德 正德子見理 正德弟正則 正則弟正立 正立子賁 正立弟正表 正信)】
- ◎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二【安成康王秀(子機 機弟推) 南平元襄王偉(子恪 恪弟恭 恭子靜 恭弟祗) 鄱陽忠烈王恢(子範 範子嗣 範弟諮 諮弟脩 脩弟泰) 始興忠武王憺(子亮 亮弟暎 暎弟曄)】
- ◎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三【梁武帝諸子】
- ◎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四【梁簡文帝諸子 元帝諸子】
- ◎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五【王茂 曹景宗 席闡文 夏侯詳(子亶 夔 魚弘) 吉士瞻 蔡道恭 楊公則 鄧元起(羅研 李膺) 張惠紹 馮道根 康絢 昌義之】
- ◎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六【張弘策(子緬 纘 綰) 庾域(子子輿) 鄭紹叔 呂僧珍 樂藹(子法才)】
- ◎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七【沈約(子旋 孫眾) 范雲(從兄縝)】
- ◎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韋叡(兄纂 闡 叡子放 孫粲 放弟正 正子載 鼎 正弟稜 稜弟黯) 裴邃(邃子之禮 兄子之高 之高弟之平 子忌 之高弟之橫)】
- ◎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九【江淹 任昉 王僧孺】
- ◎卷六十·列傳第五十【范岫 傅昭(弟映) 孔休源 江革(子德藻) 徐勉 許懋(子亨) 殷鈞(宗人芸)】
- ◎卷六十一·列傳第五十一【陳伯之 陳慶之(子昕 暄)】
- ◎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二【賀瑒(子革 弟子琛) 司馬褧 朱异 顧協 徐摛(子陵 陵子儉 份 儀 陵弟孝克) 鮑泉(鮑行卿 行卿弟客卿)】
- ◎卷六十三·列傳第五十三【王神念(子僧辯) 羊侃 羊鴉仁】
- ◎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四【江子一 胡僧祐 徐文盛 陰子春(子鏗) 杜崱(兄岸 弟幼安 兄子龕) 王琳 張彪】
- ◎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五【陳宗室諸王:永脩侯擬 遂興侯詳 宜黃侯慧紀 衡陽獻王昌(子伯信) 南康愍王曇朗(子方泰 方慶) 文帝諸子 宣帝諸子 後主諸子】
- ◎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六【杜僧明 周文育(子寶安) 侯瑱 侯安都 歐陽頠(子紇) 黃法𣰰 淳于量 章昭達 吳明徹(裴子烈)】
- ◎卷六十七·列傳第五十七【胡穎 徐度(子敬成) 杜稜 周鐵武 程靈洗(子文季) 沈恪 陸子隆 錢道戢 駱文牙 孫瑒 徐世譜 周敷 荀朗(子法尚) 周炅 魯悉達(弟廣達) 蕭摩訶(子世廉) 任忠 樊毅(弟猛)】
- ◎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趙知禮 蔡景歷(子徵) 宗元饒 韓子高 華皎 劉師知 謝岐 毛喜 沈君理 陸山才】
- ◎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九【沈炯 虞荔(弟寄) 傅縡(章華) 顧野王(蕭濟) 姚察】
- ◎卷七十·列傳第六十【循吏:吉翰 杜驥 申恬 杜慧度 阮長之 甄法崇(孫彬) 傅琰(孫岐) 虞愿 王洪範(李珪之) 沈瑀 范述曾 孫謙(從子廉) 何遠 郭祖深】
- ◎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儒林:伏曼容(子暅 暅子挺) 何佟之 嚴植之 司馬筠 卞華 崔靈恩 孔僉 盧廣 沈峻(太史叔明 峻子文阿) 孔子袪 皇侃 沈洙 戚衮 鄭灼(張崖 陸詡 沈德威 賀德基) 全緩 張譏 顧越(龔孟舒) 沈不害 王元規(陸慶)】
- ◎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二【文學:丘靈鞠(子遲 從孫仲孚) 檀超(熊襄 吳邁遠 超叔道鸞) 卞彬(諸葛勗 袁嘏 高爽) 丘巨源(孔廣 孔逭 虞通之 虞龢 司馬憲 袁仲明 孫詵) 王智深 崔慰祖 祖沖之(子暅之 孫皓 來嶷) 賈希鏡 袁峻 劉昭(子縚 緩) 鍾嶸(兄岏 岏弟嶼) 周興嗣 吳均(江洪) 劉勰 何思澄(子朗 王子雲) 任孝恭 顏協 紀少瑜 杜之偉 顏晃 岑之敬 何之元 徐伯陽 張正見 阮卓】
- ◎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三【孝義上:龔穎 劉瑜(董陽) 賈恩 郭世通(子原平) 嚴世期 吳逵 潘綜(陳遺 秦綿) 張進之(俞僉 張楚) 丘傑 師覺授 王彭 蔣恭 徐耕 孫法宗 范叔孫(吳國夫) 卜天與(弟天生) 許昭先 余齊人 孫棘(妻許 徐元妻許 錢延慶) 何子平 崔懷順 王虛之(顧昌衍 江柔之 江軻) 吳慶之 蕭叡明(鮮于文宗) 蕭矯妻羊(羊緝之女佩任 吳康之妻趙 蔣儁之妻黃 吳翼之母丁 會稽陳氏三女 永興概中里王氏女 諸暨屠氏女 吳興乘公濟妻姚 吳郡范法恂妻褚) 公孫僧遠 吳欣之 韓係伯 丘冠先 孫淡 華寶(薛天生 劉懷胤) 】
- ◎卷七十四·列傳第六十四【孝義下:滕曇恭(徐普濟 張悌) 陶季直 沈崇傃 荀匠 吉翂 甄恬 趙拔扈 韓懷明 褚脩 張景仁(宛陵女子 衞敬瑜妻王 劉景昕) 陶子鏘 成景儁 李慶緒 謝藺(子貞) 殷不害(弟不佞) 司馬暠 張昭(弟乾 王知玄)】
- ◎卷七十五·列傳第六十五【隱逸上:陶潛 宗少文(孫測 從弟彧之) 沈道虔 孔淳之 周續之 戴顒 翟法賜 雷次宗 郭希林 劉凝之 龔祈 朱百年 關康之(辛普明 樓惠明) 漁父 褚伯玉 顧歡(盧度) 杜京產 (孔道徽 京產子栖 剡縣小兒)】
- ◎卷七十六·列傳第六十六【隱逸下:臧榮緒 吳苞(趙僧巖 蔡薈 孔嗣之) 徐伯珍(婁幼瑜) 沈麟士 阮孝緒 鄧郁 陶弘景(釋寶誌) 諸葛璩 劉慧斐(兄慧鏡 慧鏡子曇淨) 范元琰 庾詵 張孝秀 庾承先 馬樞】
- ◎卷七十七·列傳第六十七【恩倖:戴法興(戴明寶) 徐爰 阮佃夫 紀僧真 劉係宗 茹法亮 呂文顯 茹法珍(梅蟲兒) 周石珍 陸驗(徐驎) 司馬申 施文慶 沈客卿 孔範】
- ◎卷七十八·列傳第六十八【夷貊上:海南諸國】
- ◎卷七十九·列傳第六十九【夷貊下:東夷 西戎 蠻 西域諸國 蠕蠕】
- ◎卷八十·列傳第七十【賊臣:侯景(王偉) 熊曇朗 周迪 留異 陳寶應】